資源簡介 堿金屬知識歸納 一、鈉及其化合物 1、知識網絡: 2、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Na+O2=2Na2O 2Na+O2 Na2O2 2Na+S Na2S 2Na+Cl2 2NaCl 2Na+2H2O=2NaOH+H2↑ 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Na+2CH3COOH=2CH3COONa+H2↑ Na2O+H2SO4=Na2SO4+H2O Na2O+CO2=Na2CO3 2Na2O+O2 2Na2O2 Na2O+H2O=2NaOH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2NaOH+CO2=Na2CO3+H2O NaOH+CO2=NaHCO3 NaOH+HCl=NaCl+H2O 2NaCl(熔化) 2Na+Cl2↑ 2NaCl+2H2O 2NaOH+H2↑+Cl2↑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Na2CO3+CO2+H2O=2NaHCO3 Na2CO3+CH3COOH=CH3COONa+CO2↑+H2O Na2CO3+HCl=NaHCO3+NaCl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Ca(OH)=CaCO3↓+2NaOH 2NaHCO3 Na2CO3+CO2↑+H2O 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HCl=NaCl+CO2↑+H2O NaClO+CO2+H2O=HClO+NaHCO3 3、金屬鈉露置在空氣中的變化過程: 銀白色金屬鈉 4、Na2CO3與鹽酸的互滴反應 (1)向鹽酸里逐漸滴加入Na2CO3溶液(開始時酸過量)開始就有氣體放出; (2)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鹽酸(開始時酸不足)開始無氣體產生: HCl+Na2CO3=NaCl+NaHCO3(無氣泡) HCl+NaHCO3=NaCl+CO2↑+H2O 注: 不同的滴加順序產生不同的現象,這就是不用其他試劑鑒別Na2CO3溶液和鹽酸的原理。 二、堿金屬單質化學性質比較堿金屬 Li Na K Rb Cs顏色狀態 銀白色晶體 銀白色晶體 銀白色晶體 銀白色晶體 銀白色晶體略帶金色密 度 由小到大(K與Na相反)熔 點 依次降低金屬性 依次增強焰色反應 紫紅色 黃色 紫色(要隔鈷玻璃) 跟O2反應產物 Li2O Na2O、Na2O2 K2O、K2O2、KO2 Rb2O、Rb2O2、RbO2 Cs2O、Cs2O2、CSO2跟水反應 現 象 不融化,較劇烈 融化,劇烈 爆炸 爆炸 爆炸產 物 LiOH和H2↑ NaOH和H2↑ KOH和H2↑ RbOH和H2↑ CsOH和H2↑跟酸反應 置換出氫氣,生成堿金屬鹽保存方法 石蠟中 煤油中 三、例題分析 例1.將4.6g鈉與1.6g硫粉迅速混合起來,并放在石棉網上加熱,反應后生成的固體是( ) A、淡黃色固體混合物 B、硫與硫化物 C、過氧化鈉與硫化鈉 D、氧化鈉與硫化鈉 解析: 在加熱條件下,鈉既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Na2O2,也能與S反應生成Na2S,鈉又是過量的。 答案:A、C 例2. 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將該粉末與足量的鹽酸反應有氣體X逸出,X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后體積縮小(同溫同壓下測定)。若將原來混合粉末在空氣中用酒精燈加熱,也有氣體放出,且剩余固體的質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質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 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 D、無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解析: 混合粉末加鹽酸有氣體產生說明其中可能有Na2O2、Na2CO3、NaHCO3。又由于氣體X通過NaOH溶液后體積縮小,說明氣體X中同時含有O2和CO2。則原混合粉末中肯定存在Na2O2,還可能是Na2CO3或NaHCO3中的一種或兩種。 將原混合粉末加熱有氣體放出,說明NaHCO3肯定存在。而混合物經加熱后質量增大,只能是發生了如下反應: 2Na2O+O2 2Na2O2 綜合以上分析得出,肯定存在的物質是:Na2O、Na2O2、NaHCO3,Na2CO3和NaCl不能肯定是否存在。 此題中“混合物經加熱后質量增大”是分析的難點。另外這些實驗無法證實NaCl的存在與否,思考中易將NaCl忽略。 答案:A、D 例3. 某混合物含有KCl、NaCl、Na2CO3,經分析含氯為27.08%,含鈉為31.5%,則該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 ) A、0.25% B、50% C、80% D、90% 解析: 可以假設原混合物質量為100g, 則100g中含Cl-的質量為:100g×27.08%=27.08g, 若混合物中氯化物全部為氯化鈉,則氯化鈉質量為:27.08g÷35.5×58.5=44.62g, 即含Na2CO3為:100g-44.62g=55.38g,即55.38%。 若混合物中氯化物全部為氯化鉀,則氯化鉀含量為:27.08g÷35.5×74.5=56.83g, 即含Na2CO3為100-56.83g=43.17g,即43.17%。 ∴該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應介于二者之間,從備選答案看只有B符合題意。 例4.下列關于銫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 ) A、氫氧化銫是一種強堿,易溶于水 B、銫與水或酸劇烈反應,都能生成氫氣 C、碳酸銫用酒精燈加熱可以生成氧化銫和CO2 D、硫酸銫、碳酸銫、硝酸銫都易溶于水 解析: 銫是堿金屬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其金屬性最強,所以CsOH肯定為強堿且易溶于水,銫單質與水或酸都能劇烈反應放出H2;堿金屬的碳酸鹽(正鹽)的熱穩定性都較好,用酒精燈加熱不會發生分解;同鈉鹽一樣,銫鹽中的絕大多數也都易溶于水。 答案:C 例5.下列物質性質的比較,正確的是( ) A、熱穩定性:Na2CO3>NaHCO3>H2CO3 B、熔點:K>Na>Li C、溶解度:NaHCO3>Na2CO3 D、氧化性:Li+>Na+>K+ 解析: A中碳酸鹽的熱穩定性一般的順序為正鹽>酸式鹽>碳酸,故A正確;B中堿金屬的熔點從上到下逐漸下降;C中鈉的碳酸鹽的溶解性比其酸式鹽要大;D隨著金屬性的增強,堿金屬離子的氧化性從上到下也逐漸減弱。 答案:AD 例6.焰色反應每次實驗都要用試劑洗凈鉑絲,這種試劑是( )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硫酸溶液 D、稀鹽酸 解析: 洗滌鉑絲應選用鹽酸,因為金屬的硫酸鹽的沸點比氯化物要高,金屬氯化物在灼燒時易氣化而揮發。 答案:D 例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堿金屬性質相似均為銀白色金屬 B、按原子序數增加則堿金屬的密度依次增大 C、鈉可保存在煤油中而鋰不能 D、碳酸氫鹽的溶解度大于其正鹽的溶解度 解析: 由于未深入研究個別堿金屬的性質,僅按堿金屬的相似性和遞變性推導而產生錯誤。堿金屬中銫為微具淺黃色的金屬,故A不正確;鉀的密度為0.86g/cm3,比Na的密度0.97g/cm3小而有特殊性,B也不正確;鋰的密度為0.53g/cm3,比煤油密度小,可浮于煤油上,所以鋰要用密度更小的石蠟同保存,C對;碳酸氫鹽一般比其對應的正鹽易溶,但NaHCO3例外,D不正確。 答案:C一、打印技巧1.本資料頁面設置為:頁邊距:上邊距2厘米、下邊距1.5厘米、左右邊距2.42厘米。紙 張:16開、分 欄:一欄2.如果你是家庭用戶,用A4打印機打印。請選用16開紙,直接打印就可以3.如果你是教師用A3打印機打印制作學生試卷。請將頁面設置為:頁邊距:上邊距2厘米、下邊距1.5厘米、左右邊距2.42厘米、橫向。紙 張:8開分 欄:兩欄、寬度40字符。二、歡迎來我的首頁,在這里您可以很方便地查詢到我上傳的所有作品,歡迎交換意見。1.我的首頁:http://www.21cnjy.com/user/72weihong/2.精品資料: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72weihong&flag=J&softType=03.普通資料:http://www.21cnjy.com/user/72weihong/home_list.asp溫馨提示:請你將上述網址復制到地址欄敲回車,就可以訪問到我的主頁、精品資料、普通資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