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杭州市2009年高考化學備考復習資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杭州市2009年高考化學備考復習資料

資源簡介

課件17張PPT。6.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NH4+、Ba2+、Cl-、NO3- B.K+、AlO2-、Cl-、SO42-
C.C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7.下列化合物,按其晶體的熔點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A.SiO2 CsCl CBr4 CF4
B.SiO2 CsCl CF4 CBr4
C.CsCl SiO2 CBr4 CF4
D.CF4 CBr4 CsCl SiO2
1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NH3、CO、CO2都是極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C.HF、HCl、HBr、Hl的穩定性依次增強
D.CS2、H2O、C2H2都是直線型分子12.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A.c(OH-)>c(HA)>c(HB)>c(H+)
B. c(OH-)>c(A-)>c(B-)>c(H+)
C. c(OH-)>c(B-)>c(A-)>c(H+)
D. c(OH-)>c(HB)>c(HA)>c(H+)13.電解100mL含 c(H+)=0.30mol/L的下列溶液,當電路中通過0.04mol電子時,理論上析出金屬質量最大的是
A.0.10mol/LAg+ B.0.20mol/L Zn2+ C.0.20mol/L Cu2+ D.0.20mol/L Pb2+26.(16分)實驗室可由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制備KMnO4,方法如下:軟錳礦與過量固體KOH和KClO3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錳酸鉀(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濾去殘渣,濾液酸化后,K2MnO4轉變為MnO2和KMnO4;濾去MnO2沉淀,濃縮濾液,結晶得到深紫色的針狀KMnO4。請回答:
(1)軟錳礦制備K2MnO4的化學方程式是       ;
(2)K2MnO4制備KMnO4的離子方程式是              ;
(3)若用2.5g軟錳礦(含MnO280%)進行上述實驗,計算KMnO4的理論產量;
(4)KMnO4能與熱的經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應生成Mn2+和C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5)上述制得的KMnO4產品0.165g,恰好與0.335g純Na2C2O4反應完全,計算該KMnO4的純度。
本題P=0.401 (1)5種化合物分別是V    、W    、X    、Y    、Z    :(填化學式)
(2)由上述5種化合物中2種化合物反應可生成一種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種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該化合物的化學方程式是           :
(3)V的電子式是   。P=0.427 28.(13分)取化學式為MZ的黃色粉末狀化合物進行如下實驗。將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鋪在反應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圖連接儀器。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氮氣,過一段時間后,加熱反應管a,觀察到管內發生劇烈反應,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時,b瓶的溶液中出現白色渾濁。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通氮氣,直至反應管冷卻。此時,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銀白色金屬。根據以上敘述回答問題:
(1)元素Z是      :
(2)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和b的連接處?為什么?     ;
(3)反應管a中發生的所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本實驗的尾氣是否需處理?如需處理,請回答如何處理:如不需處理,請說明理由。      。
本題難度P=0.307 (1)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FeCl3溶液顯紫色,C與溴水反應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兩種,則C的結構簡式為    ;課件60張PPT。《化學1》模塊高三復習教學的幾點思考 浙大附中 顧建辛
[email protected]
0571-87979102一、關注《化學1》模塊的編寫特點
二、關注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編寫思路
三、關注復習教學中學生練習的選編 一、關注《化學1》模塊的編寫特點1.學習主題與學習方法的特點: (1)《化學1》中兩大學習主題 附1:在必修《化學2》中設置了兩大概念原理主題:
“物質結構基礎”、“化學反應與能量”
具體包括:
原子結構、核外電子排布初步知識;
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
元素周期律;
化學反應速率、可逆反應、化學反應的限度;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原電池;
等核心的化學概念和基本原理。 (2)學習方法的變化與特點
★不以推理、演繹的成為學習化學的主要方法;
★采用分析、歸納的方法獲得化學知識。附2:演繹推理的局限性
正確:葡萄糖是多羥基醛;果糖是多羥基酮;麥牙糖可以水解為葡萄糖;蔗糖可以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淀粉、纖維素也可以可以水解為葡萄糖 ;…… ; 糖類是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以及可以水解生成多羥基醛、多羥基酮的有機化合物。
錯誤:葡萄糖的組成可以表示為C6(H2O)6 ;蔗糖的的組成可以表示為C12(H2O)11 ;淀粉的組成可以表示為[C6(H2O)5]n;……;糖類的組成都可以表示為Cm(H2O)n 。
正確:位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氫前金屬能置換酸中的氫,Sn 是氫前金屬,能置換鹽酸中的氫。
錯誤:位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的氫后的金屬不能置換酸中的氫,銀是氫后的金屬不能和硫化氫的水溶液反應。 2.概念性知識循環遞進的特點
(1)部分概念性主題知識的呈現及教學要求的遞變 ★《化學1》中的主要概念與選修B4的層級發展關系 ★“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要求的遞進 ★關于“原子結構”的不同層次要求: ★關于“物質的量”的不同層次要求: 附件3:化學計算--來自2008江蘇省考試說明①認識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含義,并能進行有關計算。
②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標準狀況下)、物質的量濃度、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并能進行有關計算(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的相關計算不作要求)
③能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并能進行有關計算
④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能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反應熱的簡單計算。(新增)
⑤理解化學平衡和化學平衡常數的含義,能用化學平衡常數計算反應物的轉化率(新增)
⑥了解溶液pH的定義,能進行pH的簡單計算(1)傾向于學科邏輯的化學計算 合成氨工業生產中所用的α—Fe催化劑的主要成分是FeO、Fe2O3
(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鐵、氧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5,其中Fe2+與Fe3+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
(2)當催化劑中Fe2+與Fe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時,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時鐵的氧化物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用小數表示,保留2位小數)。
(3)以Fe2O3為原料制備上述催化劑,可向其中加入適量炭粉,發生如下反應:2 Fe2O3十C → 4FeO十CO2↑。為制得這種活性最高的催化劑,應向480g Fe2O3粉末中加入炭粉的質量為_____g。高溫 鉀是活潑的堿金屬,鉀和氧有氧化鉀(K2O)、過氧化鉀(K2O2)和超氧化鉀(KO2)等多種化合物。
(1)鉀和硝酸鉀反應可制得K2O(10K+2KNO3→6K2O+N2),39.0g鉀與10.1g硝酸鉀充分反應生成K2O的質量為 g。
(2)某過氧化鉀樣品中氧的質量分數(雜質不含氧)為0.28,則樣品中K2O2的質量分數為 。
(3)超氧化鉀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4KO2+2CO2→2K2CO3+3O2),在醫院、礦井、潛水、高空飛行中用作供氧劑。13.2 L(標準狀況)CO2和KO2反應后,氣體體積變為18.8L (標準狀況),計算反應消耗的KO2的質量。
(4)KO2加熱至600℃部分分解得到產物A。6.30 g產物A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鉀并產生氧氣1.12 L(標準狀況),試確定產物A中鉀氧兩種原子個數之比。如果產物A只含有兩種化合物,寫出所有可能的化學式并計算A中兩種化合物的物質的量之比。07—31(2)傾向于實用的化學計算已知: 4NH3十5O2 → 4NO+6H2O
4NO十3O2十2H2O→4HNO3
設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0.20,氮氣體積分數為0.80,請完成下列填空及計算
(1)a mol NO完全轉化為HNO3需要氧氣_______ mol
(2)為使NH3恰好完全氧化為一氧化氮,氨-空氣混合物中氨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保留2位小數)。(3)20.0moL的NH3用空氣氧化,產生混合物的組成為:NO 18.0mol、O2 12.0 mol、N2 150.0 mol和一定量的硝酸,以及其它成分。(高溫下NO和O2不反應) 計算氨轉化為NO和HNO3的轉化率。
(4) 20.0moL 的NH3和一定量空氣充分反應后,再轉化為HNO3
①在圖中畫出HNO3的物質的量n(A)和空氣的物質的量n(B)關系的理論曲線。
②寫出當125≤n(B) ≤ 200時,n(A)和n(B)的關系式__________。
不同階段“物質的分離與提純”教學目標的螺旋式上升二、關注教材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編寫思路 1.課程標準中的內容分析★根據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鈉、鋁、鐵、銅等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能列舉合金材料的重要作用;
★通過實驗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認識其在生產中的應用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元素化合物知識體系建構 ★ 與以往教材相比,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內容覆蓋上差別不大; ★ 弱化了按照元素自然族來介紹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傳統做法;★ 不再追求從結構、性質、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統地學習和研究有關的物質 拓寬并加強了概念原理的教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將有利于學生從較高的層次上把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提高學生從各種信息渠道主動地獲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能力,提高化學學習和研究的綜合能力。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身邊的常見物質,將物質性質的學習融入有關的生活現象和社會問題的分析解決活動中,體現其社會應用價值充分體現元素化合物與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 必修模塊元素化合物知識構成分析 必修模塊選擇無機元素化合物知識時綜合考慮了學科、生產、生活和自然界與環境中元素化合物的存在、作用和影響,以及必修化學課程的功能定位和學生的發展水平等,最終選擇和確定了4種金屬元素(Na,Al,Fe,Cu)和4種非金屬元素(Cl, N, S, Si),以及他們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作為課程內容。 (1)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編寫思想:學科發展 + 實際應用工業生產 → 性質探究→ 實際應用 社會實際(現實問題)→ 性質探究→ 實際應用 在獲取新信息的同時,更注重探索獲取新信息的方法,強調通過學生實踐活動獲取感性認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強調要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經驗,提倡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從自然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 案例1: 專題二教材編寫思路案例2: 專題三教材編寫思路專題四教材編寫思路案例3:“硫酸的制備和性質”知識體系(1)硫酸的制備重點是讓學生形成不同價態的硫元素的轉化,知道理論上的化學反應與實際工業生產的不同,而不是工業問題的本身。
(2)硫酸制備的流程圖可以看成是一個背景材料,其目的是:
①不同價態硫元素的轉化:
S(FeS2)→SO2→SO3→H2SO4
②理論上的化學反應與實際工業生產不同這樣的事實
(3)教學要求:
①基本要求:
三個主要設備中所對應的三個反應原理
②發展性要求:
流程中的“凈化”、“熱交換器”、“儲酸槽”等問題,將在《化學與技術》模塊中詳細學習。 (2)學生練習的編寫特征案例4: 專題2,3中的相關練習對比: ★專家認為沒有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試題:
1.下列各種物理性質中,對氯氣來說不正確的是
A.黃綠色的氣體 B.密度比空氣小
C.能溶于水 D.有刺激性氣味
2.下列物質或方法可用于撲滅金屬鈉引起滅火的是
A.水 B.濕布 C.細砂 D.泡沫滅火器
3.實驗室中鈉應保存在
A.水中 B.CCl4中 C.煤油中 D.汽油中★專家認為比較好的試題案例:
1.用如圖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氣體的性質,
這種方法屬于
A、實驗法 B、觀察法 C、分類法 D、比較法
此題是對學生進行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的考查 2.在研究金屬鈉與水的反應實驗中,反應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與金屬鈉的下列性質無關的是
A.熔點低 B.密度小
C.硬度小 D.化學性質活潑
此題此題則以探究能力立意,考查了學生對實驗過程以及根據實驗現象進行推理的能力。(3)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循環遞進案例5:含氮化合物的學習 《化學1》中的相關內容: ★氮氧化合物的產生及轉化知識體系★氮肥的生產和使用知識體系★硝酸的性質知識體系《實驗化學》中的相關內容:★課題1 牙膏和火柴頭某些成分的檢驗
體現了亞硝酸鹽的還原性:火柴頭摘下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觀察實驗現象。
KClO3+ 3NaNO2 = KCl + 3NaNO3★課題2亞硝酸鈉和食鹽的鑒別
通過對亞硝酸鈉與氯化鈉的性質對比,分別學習亞硝酸及亞硝酸鹽的主要性質:
不穩定性:
4NaNO2 = 2Na2O + 2N2 + 3O2
2HNO2 = NO + NO2 + H2O
弱酸性:
NaNO2 + H2SO4 = NaHSO4 + HNO2
氧化性:
與強還原性物質I-、Fe2+等反應
2NO2-+2I- + 4H+ = 2NO↑+ I2 + 2H2O
NO2- + Fe2+ + 2H+ = 2NO↑ + Fe3+ + H2O
還原性:
與強氧化劑KMnO4、K2Cr2O7、溴水等反應
5NO2- + 2MnO4- + 6H+ = 5NO3- +2Mn2+ + 3H2O案例6:鐵、銅的性質學習《化學1》專題三第二單元:鐵、銅的獲取及應用
基本要求:
①了解自然界鐵、銅的存在形式和冶煉方法,體會鐵、銅的冶煉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②通過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和實驗探究,了解鐵、銅、Fe2+、Fe3+的性質及相互轉化,了解鐵、銅及其化合物重要應用
③了解鋼鐵腐蝕的原理和危害性,應用已有知識進行鋼鐵防腐,了解合理開發自然資源的重要性,同時形成珍惜、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
拓展要求:
①了解Fe2+、Fe3+的常用檢驗方法。
②知道鉻和鎳與不銹鋼的聯系,簡單介紹不銹鋼的重要用途。
重點內容:
①Fe2+、Fe3+的常用檢驗方法;②Fe2+、Fe3+的相互轉化 《化學反應原理》專題3第四單元:利用沉淀法去除硫酸銅溶液中少量的Fe2+:三、關注復習教學中的試題選編的幾個問題: “試題并不完全測試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其測試重點集中在能夠將這些內容應用到廣泛的情景中去的能力上”。
元素化合物的教學重點,不在于詳盡系統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而在于能否“通過對實驗現象、實物、模型、圖形、圖表以及自然界、生產和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的觀察,獲取有關的感性知識和印象,并對這些感性知識進行初步加工和記憶的能力。” 1.關注新課程習題的基本特點(1)新――情景設計較新,
(2)寬――分析問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較闊,
(3)活――設問方式、呈現形式較活,
(4)高――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案例7:
根據硫的循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大氣中SO2主要有三個來源:火山爆發、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 。
(2)在自然狀態下,大氣中的SO2,一部分被綠色植物吸收;一部分則與大氣中的水結合,形成H2SO4,隨降水落入土壤或水體中,以硫酸鹽的形式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請寫出SO2 轉化成H2SO4的化學方程式: 。
(3)隨著工業和城市化的發展,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SO2排放到大氣中,超出了生物圈的自動凈化能力,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并使許多地區出現酸雨。下列可以降低城市空氣中SO2含量的方法是 (多選扣分)
a.開發氫能源 b.使用電動車
c.植樹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2.關注對“裸露”的知識的“包裝”案例8:
(1)傳統試題:
硝酸銨(NH4NO3)受到猛烈撞擊時能迅速分解產生大量一氧化二氮(N2O)氣體和另一種常見的氧化物,寫出化學方程式:__ 。”
(2)背景試題:
某報刊一則報道“霧鎖路途,高速公路多車相撞,安全氣袋救了兩條命”.某學生查閱資料得知:安全氣袋內部貯存有硝酸銨(NH4NO3),當汽車受到猛烈撞擊時,硝酸銨迅速分解產生的大量一氧化二氮(N2O)氣體和另一種常見的氧化物充滿氣袋,填補在乘員和擋風玻璃、方向盤之間,防止乘員受傷。
(1)一氧化二氮屬于( )
A. 有機物;B. 氧化物;C. 單質;D. 混合物
(2)一個硝酸銨分子中共有( )個原子。硝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3)硝酸銨受到猛烈撞擊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假設240g硝酸銨在撞擊后完全分解,那么可以產生一氧化二氮氣體多少? 3.關注元素化合物知識結構的形成 元素化合物學習內容應該圍繞各學科的核心觀念(居于學科中心,具有超越課堂之外的持久價值和遷移價值的關鍵性概念、原理或方法)進行選擇,具體事實應該作為工具來幫助學生發展深層理解力;
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復習教學重心應該從“講授”“回憶”事實轉移到“使用”事實,以便教授和評價更深層的理解力;學習重心從記憶事實轉移到理解可遷移的核心觀念和對更為根本的知識結構進行深層理解,培養和發展思維能力”。 (1)新課程高考并沒有淡化元素化合物性質的考查,在新課改試驗區的高考試題中涉及到主要元素的主要性質。(2)對元素化合物性質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將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與概念原理、實驗探究、過程方法的考查相融合 案例8:2008年江蘇試題
研究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與產物之間的關系時,使用類似數軸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觀形象的效果。下列表達不正確的是
A.密閉容器中CuO和C高溫反應的氣體產物:B.Fe在Cl2中的燃燒產物: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鋁的存在形式:D.氨水與SO2反應后溶液中的銨鹽:案例9:2008年廣東試題
(11分)硅單質及其化合物應用范圍很廣。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備硅半導體材料必須先得到高純硅。三氯甲硅烷(SiHCl3)還原法是當前制備高純硅的主要方法,生產過程示意圖如下: ①寫出由純SiHCl3制備高純硅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②整個制備過程必須嚴格控制無水無氧。SiHCl3遇水劇烈反應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種物質,寫出配平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H2還原SiHCl3過程中若混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2)下列有關硅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碳化硅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于生產耐高溫水泥
B.氮化硅硬度大、熔點高,可用于制作高溫陶瓷和軸承
C.高純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訊材料---光導纖維
D.普通玻璃是由純堿、石灰石和石英砂的,其熔點很高
E.鹽酸可以與硅反應,故采用鹽酸為拋光液拋光單晶硅
(3)硅酸鈉水溶液俗稱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鈉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飽和氯化銨溶液,振蕩。寫出實驗現象并給予解釋    。 4.關注無機推斷題的演變關注化工生產、生活、以及新物質的衍變 5.關注物質制備的試題變化 能大量獲取的物質才有實際價值(如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從礦物到基礎材料、利用空氣資源等合成硫酸、氨氣、硝酸等),教材中大量的是體現工業制取的流程變化及原理分析,如:海帶中碘的提出流程圖、從鋁土礦制備鋁的流程圖、海水中鎂的提取流程 案例11(2008江蘇卷)工業上制備BaCl2的工藝流程圖如下:⑶反應C(s) + CO2(g)⑷實際生產中必須加入過量的炭,同時還要通入空氣,其目的是 (1)《化學1》中涉及到的物質制備問題
★《化學1》p.94
寫出下列含硫物質轉化的化學方程式(亞硫酸鈉的氧化、二氧化硫尾氣的吸收),工業上或實驗室用亞硫酸鈉與濃硫酸反應制備二氧化硫。
★《化學1》p.99
【實驗2】將少量氯化銨晶體與少量氫氧化鈣混合后放入試管中,在酒精燈火焰上微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反應產生的氣體。
★《化學1》p.100
銅片與硝酸(濃、稀)的反應(2)《實驗化學》模塊中涉及物質制備問題
★課題 硝酸鉀晶體的制備
目的意圖:學會利用結晶或重結晶的方法提純固態物質、學習減壓過濾,了解熱過濾、運用溶解、過濾、加熱蒸發、結晶等常用實驗操作
★課題: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目的意圖:依據原料與產品的組成、性質,選擇合適的反應路線、依據反應原理,選擇合適的實驗條件、學習物質的稱量、溶解、過濾、水浴加熱、結晶等操作方法
★拓展課題 用制氫廢液制備硫酸鋅晶體
★課題:阿司匹林的合成
目的意圖:阿司匹林制備的原理學習、熟悉有機物的分離、提純等方法、鞏固稱量、溶解、加熱、結晶、洗滌、重結晶等基本操作
★拓展課題 對氨基苯磺酸的合成 (3)新課改高考試題涉及物質制備問題案例11:(2007江蘇試題)
用下列實驗裝置完成對應的實驗(部分儀器已省略),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案例12:(2008江蘇試題)
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硫酸工業(4)實際工業生產簡化試題二氧化錳問題合成氨問題膽礬問題我們主要做三件事情:
1.各類試題的研究――研究什么
2.學生答題的研究――怎么研究
3.日常教學的研究----怎么辦 第一:各類試題的研究 ①綜合研究,找特征
②重點研究,找趨勢
③對比研究,找變化
④分類研究、找差別
⑤集中研究,找信息
⑥整體研究、找共性①歷年高考試題;綜合研究,找特征 ②近三年高考題:重點研究,找趨勢 ③相同考點試題:對比研究,找變化 ④不同模式試題:分類研究、找差別 ⑤各地調研試題:集中研究,找信息⑥新考綱的樣題:整體研究、找共性。 第三:日常教學的研究抓住學科主干知識-----雙基落于實處
強化學科知識綜合-----提高應用能力
加強書寫規范要求-----降低書寫錯誤
關注生活經驗積累-----重視情感培養
加強審題能力培養-----避免盲目解題 愿我們不辜負明天 愿明天不辜負我們 謝謝! 課件67張PPT。 杭州高級中學 趙種霞
[email protected]《化學反應原理》
——高考復習一、《化學反應原理》的主題 內容
二、《化學反應原理》的高考要求
三、《化學反應原理》的高考復習策略與方法
《化學反應原理》模塊涉及的3個主題 專題1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
專題2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專題3 溶液中的離子反應教材中的三大核心概念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化學反應速率和方向、限度
化學反應中的微粒觀知識應用知識傳遞教育維度能力維度社會維度知識3項活動
分類3個維度
新課程
高考化學 知識生產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專題1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專題1的主要內容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2. 知識生產——能力維度專題1的高考要求——第一單元 熱能和化學能類型熱化學方程式 定量計算 根據蓋斯定律 專題1的高考要求——第一單元 熱能和化學能中和熱 燃燒熱 實驗測量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2. 知識生產——能力維度3.知識應用——社會維度專題1的復習策略和方法—第一單元 熱能和化學能注意:
1、不同物質的分子,能量越低越穩定,分子內原子間的鍵能越大
2、△H=E(生成物能量之和)-E(反應物能量之和)
△H=E(反應物鍵能之和)-E(生成物鍵能之和)
3、應用蓋斯定律,熱化學方程式如同代數方程式一樣可以進行加減運算,包括化學方程式和△H必須同時進行加減運算,運算中△H本身帶著“+”、“-”,要一并進行運算
(08重慶卷)化學反應N2+3H2=2NH3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A )
A.N2(g)+3H2(g)=2NH3(1); △H=2(a-b-c)kJ·mol-1
B. N2(g)+3H2(g)=2NH3(g); △H=2(b-a)kJ·mol-1
C.N2(g)+H2(g)=2NH3(1); △H=(b+c-a)kJ·mol-1
D. N2(g)+H2(g)=2NH3(g); △H=(a+b)kJ·mol-1
解析:由圖可以看出,1/2molN2(g)+3/2molH2(g)的
能量為akJ,1molNH3(g)的能量為bkJ,所以
N2(g)+3H2(g)=2NH3(g);△H=2(a-b)kJ/mol,而1mol的NH3(g)轉化為1mol的NH3(l)放出的熱量為ckJ,所以有:
    N2(g)+3H2(g)==2NH3(l);△H=2(a-b-c)kJ/mol。根據反應物、生成物能量:根據反應物、生成物的鍵能:(08海南卷)白磷與氧可發生如下反應:P4+5O2=P4O10。已知斷裂下列化學鍵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別為:P—P akJ·mol—1、P—O bkJ·mol—1、 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據圖示的分子結構和有關數據估算該反應的△H,其中正確的是( )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
解析:由圖可以看出:P4中有6mol的P-P,5mol的O2中含有5molO=O,1mol的P4O10中含有4mol的P=O,12mol的P-O,所以△H=(6a+5d-4c-12b)kJ·mol-1。
答案:A。(05年江蘇MCE))通常人們把拆開1 mol某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該化學鍵的鍵能。鍵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學鍵的強弱,也可以估算化學反應的反應熱(△H),化學反應的△H等于反應中斷裂舊化學鍵的鍵能之和與反應中形成新化學鍵的鍵能之和的差。
化學鍵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鍵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下列兩組物質的熔點高低(填“>”或“<”)
SiC______Si;SiCl4_________SiO2
(2)右圖立方體中心的“●”表示硅晶體中的一個原子,
請在立方體的頂點用“●”表示出與之緊鄰的硅原子。
(3)工業上用高純硅可通過下列反應制取:
SiCl4(g)+2H2(g)=Si(s)+4HCl(g)
該反應的反應熱△H=_____________kJ/mol根據反應物、生成物的鍵能:(08寧夏卷)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燒熱分別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
-1366.8kJ·mol-1,則由C2H4(g)和H2O(l)反應生成C2H5OH(l)的△H為( )
A.-44.2kJ·mol-1 B.+44.2kJ·mol-1
C.-330kJ·mol-1 D.+330kJ·mol-1
解析:由題意可知:C2H4(g)+3O2(g)=2CO2(g)+2H2O(l);△H=-1411.0kJ·mol-1,
C2H5OH(1)+3O2(g)=2CO2(g)+3H2O(l);
△H=-1366.8kJ·mol-1,將上述兩個方程式相減得:
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1。根據蓋斯定律: 已知膽礬溶于水時溫度降低,室溫下,將1mol無水硫酸銅配成溶液時放出的熱量為Q1kJ,又知膽礬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uSO4?5H2O(s)=CuSO4(s)+5H2O(l);ΔH=+Q2kJ/mol
則Q1、Q2的關系為 ( )
A. Q1Q2
C. Q1=Q2 D. 無法確定
A根據蓋斯定律:
72根據蓋斯定律:已知:
有:⑴ H2 (g)+ Cl2 (g) = 2HCl(g) △H=-183kJ/mol
  ⑵ H2 (g)+ Br2 (g) = 2HBr(g) △H=-akJ/mol   
則a= . (08山東卷)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亞特蘭大奧運會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丙烷脫氫可得丙烯。
已知:
C3H8(g) → CH4(g)+HC≡CH(g)+H2(g); △H1=156.6 kJ·mol-1
CH3CH=CH2(g) → CH4(g)+HC≡CH(g);△H2=32.4 kJ·mol-1

則相同條件下,反應C3H8(g)→CH3CH=CH2(g)+H2(g)的△H=_____kJ·mol-1
△H=124.2kJ·mol-1根據蓋斯定律: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2. 知識生產——能力維度專題1的高考要求——第二單元 電能和化學能專題1的高考要求——第二單元 電能和化學能5電解的應用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2. 知識生產——能力維度3.知識應用——社會維度專題1的復習策略和方法—第二單元 電能和化學能形成條件自發、氧化還原外電路要有電位差內電路要有自由離子要有閉合回路搭鹽橋電極反應式的書寫得失電子以及電荷、原子的守恒一次性電池二次性電池連續性電池?電解池電極、電池的pH變化有關計算形成閉合回路——搭鹽橋(08廣東卷)用銅片、銀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導線和鹽橋(裝有瓊脂-KNO3的U型管)構成一個原電池。以下有關該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①在外電路中,電流由銅電極流向銀電極
②正極反應為:Ag++e-=Ag
③實驗過程中取出鹽橋,原電池仍繼續工作
④將銅片浸入AgNO3溶液中發生的化學反應與該原電池反應相同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二次電池——鉛蓄電池(08海南卷)關于鉛蓄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B )
A.在放電時,正極發生的反應是:
   Pb(s) +SO42—(aq)= PbSO4(s) +2e—
B.在放電時,該電池的負極材料是鉛板
C.在充電時,電池中硫酸的濃度不斷變小
D.在充電時,陽極發生的反應是
  PbSO4(s)+2e—= Pb(s)+ SO42—(aq)
解析:原理為:Pb+PbO2+2H2SO4    PbSO4+2H2O,
放電時Pb作負極:Pb-2e-+SO42- =PbSO4,
在正極上:PbO2+2e-+4H++SO42- =PbSO4+2H2O;
充電時,H2SO4的濃度不斷增大,陽極上發生的是氧化反應,是失去電子而不是得到電子。放電
充電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專題2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專題2 的主要內容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2. 知識生產——能力維度專題2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化學平衡轉化率、平衡常數氣體平均分子量產量 密度 壓強等與速率的關系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2. 知識生產——能力維度3.知識應用——社會維度專題2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轉化率、平衡常數計算影響因素(08海南卷)X、Y、Z三種氣體,取X和Y按1:1的物質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X+2Y   2Z ,達到平衡后,測得混合氣體中反應物的總物質的量與生成物的總物質的量之比為3:2,則Y的轉化率最接近于( D )
A.33% B.40% C.50% D.65%轉化率計算:(04年全國試題)恒溫下,將a molN2與b molH2的混合氣體通入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
     N2(g)+ 3H2(g)   2NH3(g)
(1)若反應進行到某時刻t時,nt(N2)=13mol,nt(NH3)=6mol,計算a的值。
(2)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716.8L(標況下),其中NH3的含量(體積分數)為25%。計算平衡時NH3的物質的量。
(3)原混合氣體與平衡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之比(寫出最簡整數比,下同),n(始): n(平) = 。
(4)原混合氣體中,a:b = 。
(5)達到平衡時,N2和H2的轉化率之比,(N2):(H2)= 。
(6)平衡混合氣體中,n(N2):n(H2):n(NH3)= 。
答案:(1)a=16 (2)8mol (3)5:4 (4)2:3 (5)1:2(6)3:3:2轉化率計算:平衡常數計算和影響因素:  (08上海卷)在2L密閉容器中,800℃時反應:
 2NO(g)+O2(g)     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表:
(1)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___________。
已知:K(300℃)>K(350℃),該反應是_____熱反應。 (08寧夏卷)將固體NH4I置于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溫度下發生下列反應:
①NH4I(s)    NH3(g)+HI(g);
②2HI(g)    H2(g)+I2(g)。
達到平衡時,c(H2)=0.5mol·L-1,c(HI)=4mol·L-1,則此溫度下反應①的平衡常數為(  C  )
A.9 B.16 C.20 D.25 平衡常數計算和影響因素:  (08山東卷)高溫下,某反應達平衡,平衡常數
K=          .恒容時,溫度升高,H2濃度
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該反應的焓變為正值
B.恒溫恒容下,增大壓強,H2濃度一定減小
C.升高溫度,逆反應速率減小
D.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O+H2O=CO2+H2 平衡常數計算和影響因素:轉化率、平衡常數計算和影響因素:(08寧夏卷) 已知可逆反應:M(g)+N(g)   P(g)+Q(g);△H>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某溫度下,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M)= 1 mol·L-1,
c(N)=2.4 mol·L-1,達到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60%,此時N的轉化率為 。
(2)若反應溫度升高,M的轉化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若反應溫度不變,反應物起始濃度分別為:c(M)=4mol·L-1,
c(N)=amol·L-1;達到平衡后,c(P)=2 mol·L-1,a= 。
(4)若反應溫度不變,反應物的起始濃度為:c(M)=c(N)= bmol·L-1,
達到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 。答案:(1)25%。(2)增大。(3)6。(4)41%。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專題3 溶液中的離子反應專題3的主要內容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2. 知識生產——能力維度專題3 溶液中的離子反應——高考要求專題3 第一單元 強弱電解質 ——高考要求弱 定義 電離平衡 定量 電離常數Ka 電離度α 常見的有哪些?常見的酸的強弱排序 實驗驗證 水Kw 表達電離方程式離子方程式 移動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2. 知識生產——能力維度3.知識應用——社會維度專題3 第一單元 強弱電解質弱 平衡 實驗驗證 例 用實驗確定某酸HA是弱電解質,兩同學的方案是:
甲:①稱取一定質量的HA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
②用pH試紙測定出該溶液的pH,即可證明HA是弱電解質。
乙:①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HA溶液、鹽酸,分別配制pH=1的溶液裝入兩個試管,兩種酸溶液各100mL;
②分別取這兩種溶液各10mL,加水稀釋至100mL;
③各取相同體積的兩種稀釋液裝入兩個試管,同時加入純度相同的鋅粒,觀察現象,即可證明HA是弱電解質。
(1)在兩個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儀器是 。
(2)甲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解質的理由是該溶液的pH (填>,=,<)
乙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解質的現象是 (多選扣分)
裝HCl溶液的試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裝HA溶液的試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兩個試管中放出H2的速率一樣快。
(3)請你評價:乙方案中難以實現之處和不妥之處。
(4)請你再提出一個合理而比較容易進行的方案(藥品可任取),做簡明扼要的表述。 例 用實驗確定某酸HA是弱電解質,兩同學的方案是:
甲:①稱取一定質量的HA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
②用pH試紙測定出該溶液的pH,即可證明HA是弱電解質。
乙:①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HA溶液、鹽酸,分別配制pH=1的溶液裝入兩個試管,兩種酸溶液各100mL;
②分別取這兩種溶液各10mL,加水稀釋至100mL;
③各取相同體積的兩種稀釋液裝入兩個試管,同時加入純度相同的鋅粒,觀察現象,即可證明HA是弱電解質。
(1)在兩個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儀器是 。
(2)甲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解質的理由是該溶液的pH (填>,=,<)
乙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解質的現象是 (多選扣分)
a裝HCl溶液的試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b裝HA溶液的試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c兩個試管中放出H2的速率一樣快。
(3)請你評價:乙方案中難以實現之處和不妥之處。
(4)請你再提出一個合理而比較容易進行的方案(藥品可任取),做簡明扼要的表述。專題3 第二單元 溶液的酸堿性和中和滴定
——高考要求水的電離平衡溶液的酸堿性判斷定量表達pHC(H+)pH = -lgc(H+)實驗:中和滴定難點:溫度儀器操作指示劑結果分析計算誤差C(OH-)pOH共存、換算、上升和下降難點:溫度例 (市統測題)將0.l mol?L-1的下列物質的水溶液,從常溫加熱到80℃,溶液的pH不變的是     C
A.NaCl B. NaOH C.H2SO4 D. NH4Cl
例 下列關系一定正確的是( C )
A、當溶液中c(H+)>10-7mol/L時,其pH<7,溶液呈現酸性
B、當溶液中c(H+)>10-7mol/L時,其pH>7,溶液呈現堿性
C、當溶液中c(H+)=c(OH-)>10-7mol/L時,其pH<7,溶液呈現中性
D、當溶液中c(H+)=c(OH-)>10-7mol/L時,其pH<7,溶液呈現酸性專題3 第三單元 鹽類的水解 ——高考要求鹽的水解實質表達水解平衡及移動應用 延伸注意:加強理解和題型總結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2. 知識生產——能力維度3.知識應用——社會維度專題3 溶液中的離子反應實質有弱才水解,誰弱誰水解——條件
越弱越水解,都弱雙水解——程度
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結果 練習.下列物質中:
A.H2SO4 B.NaOH C.NH4Cl D.Al2(SO4)3
E.CH3COONa F.NaBr G.NaHSO4 H.NaClO
(1) 陽離子能使水的電離度增大的是( )
(2)陰離子能使水的電離度增大的是( )
(3)陽離子能使水的電離度減小的是( )
(4)陰離子能使水的電離度減小的是( )
C DE HA GB練習4.計算下列溶液中水的電離度:(室溫下)
(1)PH=3的鹽酸 (2)PH=3的NH4Cl溶液10-111000/18=1.8?10-11%10-31000/18
=1.8?10-3%
(3)PH=11的NaOH溶液 (4)PH=11的CH3COONa溶液1.8?10-3%1.8?10-11%1.8?10-3%1.8?10-11%應用 (1)利用鹽類水解來制某些膠體及其水的凈化。如Fe(OH)3膠體的制取及利用Al(OH)3膠體的凈水。
(2)配制某些鹽溶液時要注意加水解的抑制劑。如配制Na2SiO3溶液或FeCl3溶液時分別要加一些NaOH溶液或鹽酸。
(3)某些鹽的無水物的制取時要考慮水解的作用。如AlCl3溶液蒸發結晶得不到無水AlCl3;又如Al2S3只能通過干法制取,不能在溶液中得到。
(4)由于鹽類的雙水解作用,要合理使用化肥,如銨態氮肥不能和弱酸鹽混合使用。
(5)由于鹽類的雙水解作用,要理解泡沫滅火機原理、油條的制作。
應用 (6)試劑的酸堿性及其存放要考慮水解作用。如Na2CO3溶液是堿性的,不能用玻璃瓶塞,AlCl3溶液是酸性的,不能用橡皮塞。
(7)利用鹽的酸或堿性強弱,判斷鹽對應的堿或酸的相對強弱。
(8)比較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大小,也要考慮水解。當然比較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如電解質的強弱,電荷的守恒及物料的守恒、質子守恒等等。
(9)判斷溶液中的離子共存問題,要考慮離子間的劇烈雙水解問題。
例:離子濃度的比較NH4Cl溶液中:
①電解質的強弱、鹽的水解:
c(Cl-)> c(NH4+) >c(H+) >c(OH-)
②電荷守恒:
c(NH4+) + c(H+) = c(OH-)+ c(Cl-)③物料守恒

④水電離出來的c(H+) 和 c(OH-)必然相同c(Cl-)= c(NH4+)+ c(NH3·H2O) c(H+) = c(OH-) + c(NH3·H2O) 將一定量的氨水和一定量的鹽酸混合,
溶液中各離子濃度關系一定不對的是( )
A. c(Cl-) > c(NH4+) > c(H+) > c(OH-)
B. c(NH4+) + c(H+) = c(OH-)+ c(Cl-)
C. c(NH4+) > c(Cl-) > c(OH-) > c(H+)
c(NH4+) > c(Cl-) > c(H+) > c(OH-)
又例:(08全國Ⅰ卷)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A.c(OH)>c(HA)>c(HB)>c(H+)
B. c(OH-)>c(A-)>c(B-)>c(H+)
C. c(OH-)>c(B-)>c(A-)>c(H+)
D. c(OH-)>c(HB)>c(HA)>c(H+)例:DA
例: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NaCl溶液和NaClO溶液中離子的總濃度的大小比較分析:電荷守恒
c( Na+)+c( H+) =c( OH-)+c( Cl-)

   c( Na+)+c( H+) =c( OH-)+c( ClO-)
   所以:NaCl 大于 NaClO>>電荷守恒-變式訓練:(08江蘇卷)下列溶液中有關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pH=2的HA溶液與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
c(H+) + c(M+) == c(OH-) + 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種溶液:
c(NaOH)<c(CH3COONa)<c(Na2CO3)
C.物質的量濃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體積混合: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
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
 c(HA-)>c(H+)>c(H2A)>c(A2-)
分析:c(H+)+c(Na+)=c(OH-)+c(CH3COO-)……①,
由于c(CH3COOH)=c(CH3COONa),且它們等體積混合,由物料守恒得:
2c(Na+)=c(CH3COO-)+c(CH3COOH)…②,
將①×2-②得:
 c(CH3COO-) +2c(OH-) == 2c(H+) + c(CH3COOH); AC電荷守恒、物料守恒-變式訓練:專題3 第四單元 沉淀溶解平衡—高考要求新Ksp溶解平衡沉淀現象及沉淀的先后離子濃度表達和K移動酸效應、同離子效應、制更難溶的物質、絡合效應、*鹽效應 1. 知識傳遞——教育維度2. 知識生產——能力維度3.知識應用——社會維度 第四單元 沉淀溶解平衡鞏固練習: 難溶化合物的溶解能力可以用溶度積Ksp來表示,當溶液中相應離子濃度的乘積大于該值時,會形成沉淀。已知常溫下
AgCl(s) Ag++Cl-的溶度積Ksp=1.8×10-10;
AgI(s) Ag++I-的溶度積Ksp=8.5×10-17。
則常溫下,若在5mL含有KCl和KI各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 0.01mol/L AgNO3溶液,這時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離子濃度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c (K+)>c (NO3-) >c (Cl- >c (Ag+)>c (I-)
B.c (K+)>c (NO3-) >c (Ag+) >c (Cl-)>c (I-)
C.c (NO3-)>c (K+)>c (Ag+) >c (Cl-)>c (I-)
D.c (K+)>c (NO3-) >c (Ag+) = c (Cl-) + c (I-)A在一定溫度下難溶鹽AgCl的飽和溶液中,Ag+與Cl-的物質的量濃度類似于水中c(H+)和c(OH-)的關系,即c(Ag+)?c(Cl-)=Ksp(常數)。在下列溶液中:①20mL 0.1mol?L-1 (NH4)2CO3溶液,②30mL 0.02 mol?L-1CaCl2溶液,③40mL 0.03mol?L-1 鹽酸,④10mL H2O,⑤50mL 0.05 mol?L-1AgNO3溶液,則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⑤④①②③ D.④③⑤②①
B鞏固練習: 現有0.001 mol?L-1AgNO3溶液滴定0.001mol?L-1 KCl和0.001 mol?L-1的K2CrO4的混和溶液,試通過計算回答:
(1)Cl-和CrO42-中哪種先沉淀?
(2)當CrO42-以Ag2CrO4形式沉淀時,溶液中的Cl-離子濃度是多少?CrO42-與Cl-能否達到有效的分離?(設當一種離子開始沉淀時,另一種離子濃度小于10-5 mol?L-1時,則認為可以達到有效分離)
鞏固練習:(08江蘇卷)⑵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當兩種沉淀共存時,
c(Br-)/c(Cl-)= 。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2.7×10-3 (08山東卷)某溫度時,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點變到b點
B.通過蒸發可以使溶液由d點變到c點
C.d點無BaSO4沉淀生成
D.a點對應的Kap大于c點對應的Kap
答案:C。解析:BaSO4(s) Ba2+(aq)+SO42-(aq)的平衡
常數Ksp=c(Ba2+)·c(SO42-),稱為溶度積常數。加入Na2SO4增大了SO42-濃度,平衡逆向進行,c(Ba2+)減少,故A錯,蒸發時升高了溫度,又溶解平衡是一個吸熱反應,所以平衡正向進行,c(Ba2+)濃度增大,故B錯;a點對應的Ksp小大于c點對應的Ksp,故D錯,只有C對。(08廣東卷)已知Ag2SO4的Ksp 為2.0×10-3,將適量Ag2SO4固體溶于100 mL水中至剛好飽和,該過程中Ag+和SO42-濃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右圖(飽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1)。若t1時刻在上述體系中加入100 mL0.020 mol·L-1 Na2SO4 溶液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t1時刻后Ag+和SO42-濃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是(  B )
解析:Ag2SO4剛好為100ml的飽和溶液,因為c(Ag+)=0.034mol/L,所以c(SO42-)=0.017mol/L;當加入100ml 0.020mol/LNa2SO4溶液后,c(SO42-)=0.0185mol/L,c(Ag+)=0.017mol/L(此時Q系統優化
集成創新謝 謝!
祝大家工作順利!課件49張PPT。新課程、新高考、新對策--------有機化合物的復習一、課改與高考(1)“課程改革”與“考試改革”的聯動性
① 2000年開始“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
② 2004年開始的高中課程改革
③ 2007年開始的新課程的高考方案
其中有關考試內容的改革:
Ⅰ、更加注重能力與素質的考查.
Ⅱ、命題范圍尊重教學大綱,不拘泥于大綱
Ⅲ、試題設計增加應用性和能力型題目
Ⅳ、命題以知識立意轉變為能力立意;轉變傳統封閉的學科觀念,考察學科能力的基礎上注意考跨學科的綜合能力課改的內容與形式高考模式的變化




廣東山東海南寧夏模式:“3+1” 內容:語、數、外和其余六學科中的任何1門模式:“3+文/理科基礎+X” 內容:語數外+文/理科基礎+政史地或物化生中的1門模式:“3+X” 內容:語、數、外和文綜或理綜模式:“3+X+1” 內容:語、數、外+文綜或理綜+基本能力測試模式:“3+X” 內容:語、數、外和文綜或理綜模式:“3+3+基礎會考” 內容:語、數、外+物化生或政史地+基礎會考科目模式:“3+X” 內容:語、數、外和文綜或理綜模式:“3+小綜合+綜合素質評價” 內容:語、數、外+文綜或理綜江蘇模式:“3+1+1” 內容:語、數、外和其余六學科中的任何2門模式:“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 內容:語數外+選修和必修學業水平測試模式:“3+小綜合+自主選擇” 內容:語、數、外+文綜或理綜+“18+選6”浙江1.課程標準與原教學大綱的區別
教學大綱
(1)是教學與考試評價的“上限”,超過要求就視為“超綱”
(2)規定具體、嚴格、硬性。學生和教師、教材編者幾乎沒有自主選擇與發展的空間
課程標準
(1)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可以高于標準
(2)彈性、寬泛。給學生和教師、教材編寫者留有較大的空間
二、了解《課程標準》的作用教學要求——學生學習中要達成的三維目標,
幫助教師把握教學的尺度
基本要求—全體學生在模塊學習中要達到的要求
發展要求—部分學生在模塊學習后可以達到的較
高要求
說 明—對教學深廣度的界定
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 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化學
微觀結構與物質的多樣性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有機化合物的獲得與應用化學科學與人類文明三. 浙江省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與2008化學考試大綱的比較
有機物的結構與分類常見的烴烴的衍生物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認識有機化合物1.蘇教版教材增加或有較高要求的部分《有機化學基礎》模塊
能根據1H核磁共振譜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
知道甲烷鹵代反應的機理,知道存在立體異構(順反異構、對映異構)現象。
了解工業上獲取乙苯、異丙苯的化學工藝,了解綠色化學工藝的含義。
了解蛋白質的組成和結構。(2007年·理綜寧夏·31鹵代烴)某烴類化合物A的質譜圖表明其相對分子質量為84,紅外光譜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核磁共振氫譜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種類型的氫。
(1)A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處于同一平面?____(填“是”或者“不是”);
(3)在下圖中,D1、D2互為同分異構體,E1、E2互為同分異構體。 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的化學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
E2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⑥的反應類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機化學基礎中“大綱”與“意見”的比較1.了解有機化合物數目眾多和異構現象普遍存在的本質原因.
2.理解基團、官能團、同分異構體、同系物等概念.能夠識別結構式(結構簡式)中各原子的連接次序和方式、基團和官能團.能夠辨認同系物和列舉同分異構體.了解烷烴的命名原則.知道存在立體異構(順反異構、對映異構)現象。知道立體異構與生命現象的聯系。 2008考試大綱省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學會用結構式、結構簡式、鍵線式表示常見有機物分子的結構。 有機化學基礎3.以一些典型的烴類化合物為例,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結構.掌握各類烴(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中各種碳碳鍵、碳氫鍵的性質和主要化學反應.知道多環芳烴的結構特點。
不宜拓展:甲烷、乙烯、乙炔的實驗室制法2008考試大綱省學科教學指導意見4.以一些典型的烴類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甲醛、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羥基醛酮、氨基酸等)為例,了解官能團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團的性質和主要化學反應.鹵代烴的常見分類方法,鹵代烴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氟氯代烷破壞大氣臭氧層的機理 。
了解甲醇燃料電池的電極反應。
理解縮聚反應的特點,能正確書寫常見縮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008考試大綱省學科教學指導意見5.了解石油化工、農副產品化工、資源綜合利用及污染和環保的概念。
6.了解在生活和生產中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
7.以葡萄糖為例,了解糖類的基本組成和結構,主要性質和用途.了解手性分子、手性碳原子。2008考試大綱省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了解石油的分餾、裂化、裂解及煤的汽化、液化和干餾的主要原理及產物8.了解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和結構,主要性質和用途.
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種的主要性質和用途.理解由單體通過聚合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簡單原理.
10.通過上述各類化合物的化學反應,掌握有機反應的主要類型.
11.綜合應用各類化合物的不同性質,進行區別、鑒定、分離、提純或推導未知物的結構簡式.組合多個化合物的化學反應,合成具有指定結構簡式的產物.知道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和谷氨酸等常見氨基酸的組成和結構。了解氨基酸的兩性,肽鍵的形成。 了解氨基酸的檢驗及分離。
通過乙烯制備乙酸乙酯的可能合成路線的設計,了解確定實際生產中最佳合成路線的方法。
了解工業上獲取乙苯、異丙苯的化學工藝,了解綠色化學工藝的含義。
能正確書寫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有關反應式。能依據簡單有機合成高分子的結構分析其鏈節和單體,能依據單體書寫常見高分子的結構等。2008考試大綱省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能根據李比希法的基本原理確定簡單有機物的最簡式,并結合相對分子質量確定其分子式。
能根據1H核磁共振譜以及化學實驗方法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
知道立體化學理論對有機化學發展的貢獻。知道立體異構與生命現象的聯系。
認識反應機理在有機化學反應研究中的重要性,能用同位素示蹤法解釋簡單的化學反應,知道甲烷鹵代反應、酯化反應、酯的水解反應機理。2008考試大綱省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四、高三復習備考建議1.整合模塊知識,形成學科知識體系(1)不同模塊中知識的整合a、知道乙醇的組成、結構特征和主要性質,認識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b、從乙醇的組成、結構上認識有機化合物發生反應時的斷鍵方式,了解反應條件對有機化學反應的影響。
了解常見的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通過苯、乙醇、苯酚性質的比較,了解有機分子中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2)同模塊中知識的整合 特點2、注重知識應用及能力 (1)命題特點 特點1、符合考綱的基本要求,立足基礎,
      突出主干知識特點3、與社會/生活/環境/醫藥/新科技等方面的
    聯系密切,關注社會熱點 特點4、考查的形式具有極高的穩定性 特點5、考查分值具有極大的穩定性特點6、考查內容在穩定中求變,但仍體現主干知識。 2.研究高考有機試題的特點與命題趨勢,
   復習時要體現新課程理念(2)命題趨勢命題將會逐步與課程改革接軌,要注意研究在新課程下的高考命題方向和模式。如新增部分:了解確定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化學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能列舉事實說明有機分子中基團之間存在相互影響。了解天然氣、石油液化氣和汽油的主要成份及其應用。結合實際了解某些有機化合物對環境和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的安全使用問題。(3)復習策略(1) “三維目標”的體現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課標》中的“新課程理念”的第一個要求。
重在領悟新課程的理念,也就是以化學知識為載體,構建培養學生“三維”目標的高中化學課程體系,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因此化學教學的側重點不是知識點的深難度的挖掘,而是通過化學基本知識的學習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例:2004年理科綜合能力測試26題
(5) 寫出同時符合下列兩項要求的E

?
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 化合物是1,3,5-三取代苯。
② 苯環上的三個取代基分別是甲基、羥
基和含有 結構的基團。(2)科學探究的滲透
《課標》要求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如何“設計方案、實驗操作、預期現象和結論”,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
命制適度開放性試題。29.(2006年·全國理綜Ⅰ·29)(2)薩羅經水解、分離、提純可得到純凈的苯酚和水楊酸(鄰羥基苯甲酸)。請設計一個方案,說明苯酚、碳酸、水楊酸的酸性依次增強(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 關注社會現實問題
《課標》要求“反映現代化學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體現化學時代特色”,以化學視角觀察社會、科學、生活,關注化學科最新發展,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盡管個別題目有“穿靴戴帽”之嫌,但畢竟向考生傳遞了化學最新科技動態、化學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系的信息。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關丙烷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條直線上
B.光照下能夠發生取代反應
C.比丁烷更易液化
D.是石油分餾的一種產品【 全國II卷 08. 6 】C 考點:烷烴的結構、物理性質(液化)、化學性質(取代反應)、
丙烷的獲取(石油分餾)。食品香精菠蘿酯的生產路線(反應條件略去)如下: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步驟⑴產物中殘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檢驗
B、苯酚和菠蘿酯均可與酸性KMnO4溶液發生反應
C、苯氧乙酸和菠蘿酯均可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
D、步驟⑵產物中殘留的烯丙醇可用溴水檢驗【 重慶 08. 11 】D 考點:有機物的合成與化學性質、 產物中殘留物的檢驗。與治療禽流感的藥物有關 06-川-28 06-Ⅱ-29 (全國II29)莽草酸是合成治療禽流感的藥物—達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莽草酸是A的一種異構體。A的結構簡式如下:
(提示:環丁烷
可簡寫成)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機物用結構簡式表示) (3)A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機物用結構簡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7.4g A與足量碳酸氫鈉溶液反應,計算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標準狀況)。
(5)A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可得到B(B的結構簡式為HO- -COOH),其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B的同分異構體中既含有酚羥基又含有酯基的共有__________________種,寫出其中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28 四川盛產五倍子。以五倍子為原料可制得化合物A。A的結構簡式如右圖所示:
(1)A 的分子式是 。
(2)有機化合物B在硫酸催化條件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可
得到A。請寫出B的結構簡式: 。
(3)請寫出A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有機化合物C是合成治療禽流感藥物的原料之一。
C可以看成是B與氫氣按物質的量之比1︰2發生加成
反應得到的產物。C分子中無羥基與碳碳雙鍵直接
相連的結構,它能與溴水反應使溴水褪色。
請寫出C與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北京08.25】. 菠蘿酯是一種具有菠蘿香氣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與苯氧乙酸( )發生酯化反應的產物。
⑴甲一定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 。
⑵5.8g甲完全燃燒可產生0.3mol CO2和0.3 mol H2O,甲蒸氣對氫氣的相對密度是29,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為鏈狀結構,其結構簡式是 。
⑶苯氧乙酸有多種酯類的同分異構體,其中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且有2種一硝基取代物的同分異構體是(寫出任意2種的結構簡式) 。
⑷已知:
菠蘿酯的合成路線如下:
①試劑X不可選用的是(選填字母) 。
a. CH3COONa溶液 b. NaOH溶液 c. NaHCO3溶液 d.Na
②丙的結構簡式是 ,反應II的反應類型是 。
③反應IV的化學方程式是 。(4) 減少虛擬、貼近真實   無機或有機物間的網絡轉化框圖試題,對過去學科體系為中的高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新課程強調“有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能夠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
廣東省從自主命題的2005年開始,就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創新,摒棄虛擬的、不真實的框圖提問,在二卷的實驗題、無機題、有機題都代之以“工藝流程”、“操作流程”、“生產有用產品問題”、“有機實際合成路線或實際反應”等流程提問或情景設問。 試題這樣設計,一方面引導師生關注生產生活實際,解決實際化學問題,強化學生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與決策能力;另一方面,這種方式設問的優點是:①素材來源廣泛,工業流程、最新科技成果信手拈來;②流程中超綱的可以不設問,提問靈活,不受素材限制,有些小問的答案設計為開放或半開放也很方便;③流程圖只提供一個素材背景,即使其中某些物質推不出也不影響后面要回答的問題,減少了“連帶丟分”;④降低了猜題押題的風險。這些題型可綜合考查了學生的圖表數據分析、過程分析、比較歸納、綜合推理、表達交流等能力,信度和區分度都很好。 (5) 關注信息獲取和加工能力、考查學生學習潛能
《課標》在“課程目標”的“過程與方法”中要求學生“多種手段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高考試題表現形式主要是信息題、數據分析對比歸納題,以考察學生思維的縝密性、統攝性、創造性和學習潛能。 7.(2007年·理綜寧夏·7)根據下表中烴的分子式排列規律,判斷空格中烴的同分異構體數目是( )(A) 3  (B) 4  (C) 5 (D) 6(07全國Ⅱ-12.)
仔細分析下列表格中烴的排列規律,判斷排
列在第15位烴的分子式是( )

A.C6H12 B.C6H14 C.C7H12 D.C7H14 2008廣東
26.(10分)
醇氧化成醛的反應是藥物、香料合成中的重要反應之一。
(1)苯甲醇可由C4H5CH2Cl在NaOH水溶液中發生取代反應而得,反應方程式為 。
(2)醇在催化作用下氧化成醛的反應是綠色化學的研究內容之一。某科研小組研究了把催化劑在氧氣氣氛中對一系列醇氧化成醛反應的催化效果,反應條件為:K2CO3、363K、甲苯(溶劑)。實驗結果如下:
分析表中數據,得到把催化劑催化效果的主要結論是 (寫出2條)。
(3)用空氣代替氧氣氣氛進行苯甲醇氧化生成苯甲醛的反應,其他條件相同,產率達到95%時的反應時間為7.0小時。請寫出用空氣代替氧氣氣氛進行反應的優缺點: 。
(4)苯甲醛易被氧化。寫出苯甲醛被銀氨溶液氧化的反應方程式 (標出具體反應條件)。
(5)在藥物、香料合成中常利用醛和醇反應生成綜醛來保護醛基,此類反應在酸催化下進行。例如:
①在以上醛基保護反應中要保證反應的順利進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寫出2條)。
②已知具有五元環和六元環結構的縮醛比較穩定。寫出用乙二醇(HOCH2CH3OH)保護苯甲醛中醛的反應方程式 。(6) 強化實驗考查,體現化學學科特點
由于《課標》要求“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學上要多開設化學實驗。新課程高考試題就應該強化實驗考查,以體現化學科特色,對新課程教學進行正確的導向。18. (2007年·江蘇化學·18)酯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廣泛應用于溶劑、增塑劑、香料、粘合劑及印刷、紡織等工業。乙酸乙酯的實驗室和工業制法常采用如下反應: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欲提高乙酸的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等。
(2)若用如圖所示裝置來制備少量的乙酸乙酯,產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此反應以濃硫酸為催化劑,可能會造成_____、____等問題。
(4)目前對該反應的催化劑進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質子酸離子液體可用作此反應的催化劑,且能重復使用。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質的量混合)。①根據表中數據,下列 (填字母)為該反應的最佳條件。
(A)120 ℃,4 h (B)80 ℃,2 h (C)60 ℃,4 h (D)40 ℃,3 h
②當反應溫度達到120 ℃時,反應選擇性降低的原因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c 雖然我們反對搞題海戰術,但是一定量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能力是學生從親身經歷中體驗和領悟的。所以,關鍵是題目的質量是否高、訓練是否有效,是否能很好的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3 .精選習題,跳出題海,凸現方法 1)精心選題,高度重視高考原題的研究。平時練習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中檔題為主,穿插對高考試題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靈活運用的實踐能力。同時解決學生的審題不仔細、表達不完整不準確、化學用語不規范、答題不合要求等問題。 2)重視解題理念、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注重啟發學生分析過程、歸納方法。【實例-問題串思】給出一個乳酸分子的結構簡式:CH3CH(OH)COOH,要引導學生針對該分子的結構特點思考下列問題:
①分子中含有羥基(—OH),可能發生哪些反應?(能發生酯化反應、脫水反應,跟金屬鈉反應、鹵化反應等);
②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可能發生哪些反應?(可發生酯化、脫水反應,有酸性,跟金屬鈉、跟Na2CO3等反應);③在濃H2SO4,的作用下,可能發生哪些反應?
(分子間相互反應生成鏈狀有機物;;生成環狀有機物)。關注 有機合成(2006年·江蘇化學·23)請設計合理方案
從 合成
(用反應流程圖表示,并注明反應條件)33.(2007年·理綜山東·33·選做·有機化學基礎)乙基香草醛(    )是食品添加劑的增香原料,其香味比香草醛更加濃郁。
(1)寫出乙基香草醛分子中兩種含氧官能團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基香草醛的同分異構體A是一種有機酸,A可發生以下變化: 提示:①RCH2OH      RCHO;
   ②與苯環直接相連的碳原子上有氫時,此碳原子才可被酸性KMnO4溶液  氧化為羧基。
(a)由A→C的反應屬于_______________(填反應類型)。
(b)寫出A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
(3)乙基香草醛的另一種同分異構體D(           )是一種醫藥中間體。請設計合理方案用茴香醛(         )合成D(其他原料自選,用反應流程圖表示,并注明必要的反應條件)。
  例如: 28.(2007年·理綜四川·28)有機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13H20O8(相對分子質量為304),1 mol A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得到4 mol CH3COOH和1 mol B。B分子結構中每一個連有羥基的碳原子上還連有兩個氫原子。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差是_______。
(2)B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不能發生的反應是_________(填寫序號)。
①氧化反應 ②取代反應 ③消去反應 ④加聚反應
(4)已知:
以兩種一元醛(其物質的量之比為1:4)和必要的無機試劑為原料合成B,寫出合成B的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謝謝!三、07、08新課程實驗區《化學與技術》部分高考試題及其分析(寧夏、山東、海南、江蘇、廣東、上海)
08海南卷《化學與技術》模塊
26-28為選擇題,每個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
26.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
A.提高輕質液體燃料的產量 B.便于分餾
C.獲得短鏈不飽和氣態烴 D.提高汽油的質量
27.普鈣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磷肥,其主要成分是:
A.Ca5(PO4)3F B. Ca(H2PO4)2·H2O和CaSO4
C.Ca3(PO4)2和CaHPO4 D.CaHPO4和Ca(H2PO4)2
28.與氨堿法比較,下列關于聯合制堿法優點的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A.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 B.降低了生產成本
C.減少了環境污染 D.減輕了對設備的腐蝕
29.(11分)如何防止鐵的銹蝕是工業上研究的重點內容。為研究鐵銹蝕的影響因素,某同學做了如下探究實驗:
序號
內容
實驗現象
1
常溫下將鐵絲放在干燥空氣中一個月
干燥的鐵絲表面依然光亮
2
常溫下將鐵絲放在潮濕空氣中一小時
鐵絲表面依然光亮
3
常溫下將鐵絲放在潮濕的空氣中一個月
鐵絲表面已變得灰暗
4
將潮濕的鐵絲放在常溫的氧氣流中一小時
鐵絲表面略顯灰暗
5
將潮濕的鐵絲放在高于常溫的氧氣流中一小時
鐵絲表面已變得灰暗
6
將浸過氯化鈉溶液的鐵絲放在高于常溫的氧氣流中一小時
鐵絲表面灰暗程度比實驗5嚴重
回答以下問題:
(1)上述實驗中發生了電化學腐蝕的是(填實驗序號) __; 在電化學腐蝕中,負極反應是____; 正極反應是_____;
(2)由該實驗可知,可以影響鐵銹蝕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為防止鐵的銹蝕,工業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答兩種方法)
分析:海南卷主要考查的核心化學知識是:石油加工、磷肥、工業上制純堿的原理、鋼鐵腐蝕的原理等。生產技術知識是石油加工的原料和產品、純堿制造技術的主要發展歷程、防止鐵生銹的方法等。
說明:海南選考3個模塊,其中第18、19、20、21題為《有機化學基礎》模塊題,第22、23、24、25題為(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題,第26、27、28、29題為《化學與技術》模塊題。考生只能從三個模塊中任選一個作答,不得跨模塊答題,否則只能以所答的第一個模塊計分。
08山東卷《化學與技術》模塊
31. ( 8分)鋼鐵工業對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 l )煉鐵高爐分為五部分,鐵礦石與高溫煤氣主要在 部分發生反應,在 部分開始生成生鐵和爐渣。 ( 2 )煉鋼時,除磷的化學方程式為 ;加入硅、錳和鋁的目的是 。 ( 3 )不銹鋼含有的Cr 元素是在煉鋼過程的氧吹 (填“前”或“后”)加入,原因是 。 ( 4 )煉鐵和煉鋼生產中,尾氣均含有的主要污染物是 。從環保和經濟角度考慮,上述尾氣經處理可用作 。
參考答案:( 1 )爐身 爐腰
( 2 ) 2P + 5FeO + 3CaO Ca3(PO4)2+5Fe
脫氧和調整鋼的成分
( 3 )后 避免Cr 被氧化(或“氧吹前加人Cr 會形成爐渣被除去”) ( 4 ) CO 燃料(或還原劑)
分析:本題考查生產技術知識比較細。“鋼鐵的冶煉”蘇教版《化學1》專題3介紹了冶煉原理和生產設備等,《化學與技術》沒有這一內容要求。
說明:山東選做部分共8 個題(每題8分),考生必須從中選擇2 個物理題、1 個化學題(3選1,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各1題,)和1 個生物題在答題卡規定的區域作答。
08寧夏卷《化學與技術》模塊
34.(15分)分析下面兩個案例并回答有關問題。
(1)某城鎮生產、生活的分布情況如圖所示,河流中W、X、Y、Z處某次水樣抽測結果如表所示。
地點
項目
W
X
Y
Z
水溫/℃
15
18
26
25
pH
6
8
5
5
溶解氧量/(mg·L-1)
11
9
7
3
①導致X、Y處水樣pH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②Z處魚類大量減少,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2)某地區已探明蘊藏有豐富的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2,還含有SiO2等雜質)、煤 礦、石灰石和黏土。擬在該地區建設大型煉鐵廠。
①隨著鐵礦的開發和煉鐵廠的建立,需要在該地區相應建立焦化廠、發電廠、水泥廠等,形成規模的工業體系。據此確定上圖中相應工廠的名稱A 、B 、C 、D ;
②以赤鐵礦為原料,寫出高爐煉鐵中得到生鐵和產生爐渣的化學方程式 ;
③從“三廢”利用、環境保護等角度考慮,該地區和企業在生產中應采取的一些措施有(舉出2種措施即可) 。
34. [化學——選修化學與技術](15分)
(1)①造紙廠排放的堿性污水使X處河水pH升高,火力發電廠凈化煙氣的酸性廢水治理未達標就排放,造成Y處等的河水,pH降低(或火力發電廠燃燒產生的SO2會導致酸雨,飄落后使Y處等的河水pH降低)
②化肥廠、農田及生活污水使Z處河水富營養化,水溫較高,適于藻類等水生植物生長,河水中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導致魚類死亡
(2)①發電廠 焦化廠 煉鐵廠 水泥廠
②Fe2O3+3CO2Fe+3CO2
CaCO3+SiO2 CaSiO3+CO2

用煉鐵廠的爐渣(或CaSiO3)作為水泥廠的原料
用發電廠的煤矸石和粉煤灰作為水泥廠的原料
將石灰石煅燒成生石灰,用于吸收發電廠和焦化廠烯煤時產生的SO2,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建立污水處理系統
分析:本題與山東題有部分相似,(2)中①③為生產技術知識問題。
說明:寧夏選考題共4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4道物理題、3道化學題(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各1題)、2道生物題中每科任選一題做答,燕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涂黑。注意所做題目的題號必須與所涂題目的題號一致,在答題卡選答區域指定位置答題。如果多做,則每學科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江蘇省、廣東省、上海市沒有單獨的《化學與技術》試題。
07海南卷《化學與技術》模塊
26-28為選擇題,每個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
26.下列有關合成洗滌劑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在洗滌劑烷基苯磺酸鈉中,烷基含碳原子的個數以12~18為宜
B. 在洗滌劑烷基苯磺酸鈉中,烷基應以帶有支鏈的為宜
C. 在合成洗滌劑中添加酶制劑可提高洗滌效果
D.在合成洗滌劑中應以無磷助劑代替含磷助劑
27.下列有關生鐵煉鋼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添加必要的元素,改善鋼材的組織結構和性能
B. 適當降低生鐵中的含碳量,除去大部分硫、磷等雜質
C. 加入硅、錳、鋁等合金元素調整成分并脫去鋼水中的氧
D.除去生鐵中的非金屬元素
28.目前下列工藝過程沒有直接使用離子交換技術的是
A.硬水的軟化??????????? B. 電解飽和食鹽水制造NaOH
C.電滲析淡化海水?????? D.海水中提取金屬Mg
29.純堿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制堿工業主要有“氨堿法”和“聯合制堿法”兩種工藝。請按要求回答問題:
(1)“氨堿法”產生大量CaCl2廢棄物,請寫出該工藝中產生CaCl2的化學方程式:????????????????????????? ;
(2)寫出“聯合制堿法”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CO2是制堿工業的重要原料,“聯合制堿法”與“氨堿法”中CO2的來源有何不同?
(4)綠色化學的重要原則之一是提高反應的原子利用率。根據“聯合制堿法”總反應,列出計算原子利用率的表達式:原子利用率(%)=?????????? ???。
07寧夏卷《化學與技術》模塊
31、A、(15分)工業上生產硫酸時,利用催化氧化反應將SO2轉化為SO3是一個關鍵步驟。壓強及溫度對SO2轉化率的影響如下表(原料氣各成分的體積分數為:SO2 7%,O2 11%,N2 82%):
壓強/Pa
溫度/℃
0.1
0.5
1
10
400
99.2%
99.6%
99.7%
99.9%
500
93.5%
96.9%
97.8%
99.3%
600
73.7%
85.8%
89.5%
96.4%
(1)已知SO2的氧化是放熱反應,如何利用表中數據推斷此結論?
(2)在400-500℃時,SO2的催化氧化采用常壓而不是高壓,主要原因是: ;
(3)選擇適應的催化劑,是否可以提高SO2的轉化率? (填
“是”或“否”)是否可以增大該反應所放出的熱量?(填
“是” 或“否”);
(4)?為提高SO3吸收率,實際生產中用 吸收SO3;
(5)?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KJ∕mol,計算每生產1萬噸98%硫酸所需要SO3質量和由SO2生產這些SO3所放出的熱量。
參考答案:
⑴壓強一定時,溫度升高,SO2轉化率下降,說明升溫有利于逆反應進行,所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⑵增大壓強對提高SO2轉化率無顯著影響,反而會增加成本;⑶否 否 ⑷濃硫酸
⑸解:1萬噸98%的硫酸含H2SO4的質量:9.9×109g
設需要SO3的質量為x,該反應產生的熱量為y。
H2SO4 SO3 △H
98g 80g -196.6×0.5kJ
9.8×109g x y
x=
y=
分析:本題考查的主要核心化學知識是運用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原理對硫酸的適宜生產條件進行解釋,反應熱的簡單計算。生產技術知識是接觸法制硫酸的生產工藝。技術意識是認識化學原理對生產技術的指導作用。這部分內容在蘇教版《化學反應原理》模塊中有比較全面的介紹和學習。
07山東卷《化學與技術》模塊
31.(8分)工業上地海水資源合開發利用的部分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電解飽和食鹽水常用離子膜電解槽和隔膜電解槽,離子膜和隔膜均允許通過的分子或離子是 。電解槽中的陽極材料為 。
(2)本工藝流程中先后制得Br2、CaSO4和Mg(OH)2,能否按Br2、Mg(OH)2、CaSO4順序制備?原因是 。
(3)溴單質在四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四氧化碳與水不互溶,固可用于萃取溴,但在上述工藝中卻不用四氧化碳,原因是
31.(1)陽離子(或Na+) 鈦(或石墨) (2)否。如果先沉淀Mg(OH)2,則沉淀中會夾雜有CaSO4沉淀,產品不純。 (3)四氯化碳萃取法工藝復雜、設備投資大;經濟效益低、環境污染嚴重。
分析:本題考查的主要核心化學知識是粗鹽提純原理、電解食鹽水原理、從海水中獲取溴和鎂的反應原理等。生產技術知識是電解飽和食鹽水常用的確離子膜電解槽和隔膜電解槽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生產工藝,從海水中獲取溴和鎂的工藝。技術意識是認識化學原理對生產技術的指導作用,體會化學反應路線的設計對生產技術的決定性作用。
本題內容在蘇教版相關模塊中的聯系:《化學2》《化學反應原理》中知道了陽離子交換膜法,《化學與技術》介紹了隔膜法電解食鹽水、食鹽水的精制和硬水軟化技術,對解決(1)(2)兩問有幫助,《化學1》海水中撮提取溴的方法(吹出法),《實驗化學》海帶中提取碘(萃取法)等對解決(3)有幫助。
《化學與技術》習題選
單元1 化學與資源開發利用 練習一
1.有關離子交換法使硬水軟化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 磺化煤能降低水中Ca2+,Mg2+,SO42-和Cl-離子濃度; B. 經磺化煤軟化處理后的水中c(Na+)增大; C. 用離子交換樹脂使硬水軟化時,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可裝在同一支離子交換柱中進行; D. 硬水通過裝有陽離子交換樹脂的離子交換柱后,溶液的PH增大。
2.水是非常重要的資源,下列關于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蒸餾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礦物質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以上,溫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3.從海水中提取金屬鎂的途徑正確的是 ( ) (A)海水→MgCl2→Mg (B)海水→Mg(OH)2→ Mg (C)海水→Mg(OH)2→ MgCl2→ Mg (D)海水→Mg(OH)2→MgO→Mg
4.利用電滲析法淡化海水時,得到淡水的部分 ( ) A、陰極區 B、陽極區  C、中間區  D、各區均得到
5.離子膜法制燒堿示意圖如右圖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a口進水 B、b口進精制飽和食鹽水 C、c口出的是Cl—是由b口進入的 D、d口出的是H2
6.目前,科學家致力于研制高效、安全、無毒的飲用水消毒劑。 (1)近年來,某些自來水廠在用液氯進行處理的同時還加入少量液氨,其反應的化學方程為:NH3+HClOH2O+NH2Cl(一氯氨)。NH2Cl較HClO穩定,加液氨能延長液氯殺菌時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員發現在氯消毒的飲用水中,含有微量對人體有潛在危害作用的含氯化合物。世界環保聯盟即將全面禁止在自來水中加氯氣,推廣采用廣譜性高效殺菌消毒劑二氧化氯(ClO2,黃綠色氣體)。目前歐洲和我國主要采用Kesting法(原料為氯酸鈉和鹽酸)制ClO2,該法的缺點是同時產生Cl2(占ClO2體積的一半),使產物純度低。 ①試寫出該法制ClO2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l2和ClO2都是通過氧化作用而殺菌消毒,試計算在等質量時,ClO2的氧化能力是Cl2的多少倍。
7.下面是關于汽車燃料及其燃燒產物性質的問題。
(1)下圖對三種不同類型汽車(以序號1、2、3表示)的廢氣排放情況進行了比較。這三種汽車分別是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以天然氣(主要成份是甲烷)為燃料的汽車和電動汽車。請判斷其中序號為1的是 汽車,序號為3的是 汽車。
碳氫化合物 一氧化碳(CO) 氮氧化物(NOx) 二氧化碳(CO2)

(2)右圖為一定量飽和Ca(OH)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后,產生CaCO3白色沉淀的質量與二氧化碳體積之間的關系曲線。試回答:
OA段曲線和AB段曲線所表示的反應方程式是
OA:
AB:
A點時已參加反應的CO2和Ca(O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B處溶液中存在的濃度較大的兩種離子是 和 。(填離于符號)
將B處生成的溶液煮沸,可見到的現象是 。
8.(1)圖瓦盧是由多個珊瑚礁形成的島國。由于大氣中CO2含量的劇增,大量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被海水侵蝕,其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上升,引起溫室效應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3)為了控制溫室效應。各國科學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設想。有人根據液態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實,設想將CO2液化后,送入深海海底。以減小大氣中CO2的濃度。為使CO2液化,可采用的措施是( )。
A 減壓、升溫 B 增壓、升溫 C 減壓、降溫 D 增壓、降溫
(4)科學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組合轉化”技術研究,把過多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有益于人類的物質。如將CO2和H2以1︰4的比例混合,通入反應器。在適當的條件下反應,可獲得一種重要的能源。請完成以下化學方程式: 。
若將CO2與H2混合,在一定條件下以1︰3的比例發生反應,生成某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該化工原料可能是( )。
A 烷烴 B 烯烴 C 炔烴 D 芳香烴
(5)快速、有效地減緩大氣中CO2大量增加的生態學措施是( )
A 使用天然氣等燃料 B 控制全球人口增長
C 植樹造林,保護森林 D 立即減少煤和石油的燃燒
9.工業上地海水資源合開發利用的部分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電解飽和食鹽水常用離子膜電解槽和隔膜電解槽,離子膜和隔膜均允許通過的分子或離子是 。電解槽中的陽極材料為 。
(2)本工藝流程中先后制得Br2、CaSO4和Mg(OH)2,能否按Br2、Mg(OH)2、CaSO4順序制備?原因是 。
(3)溴單質在四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四氧化碳與水不互溶,固可用于萃取溴,但在上述工藝中卻不用四氧化碳,原因是 。
單元2:化學與材料的制造、應用練習二
1.下列物質不屬于危險品,允許旅客帶上客車的是 ( )
①濃硫酸 ②硝酸銨 ③四氯化碳 ④汽油 ⑤TNT ⑥葡萄糖 ⑦火棉
A、③和⑥ B、①和⑥ C、②和③ D、④⑤⑦
2.鋼化玻璃的重要用途是制造汽車車窗,鋼化玻璃是普通玻璃被進行淬火處理得到的。合成鋼化玻璃的主要原料是 ( ) A.純堿、石灰石、石英、硼砂 B.純堿、石灰石、石英 C.石英 D.純堿、石灰石、石英、氧化鋁
3.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產實際的是 ( )
A、電解熔融的氧化鋁制取金屬鋁,用鐵作陽極 B、電解法精煉粗銅,用純銅作陰極
C、電解飽和食鹽水制燒堿,用涂鎳碳鋼網作陰極 D、在鍍件上電鍍鋅,用鋅作陽極
4.用來證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的實驗方法是 ( )
A.放入氧氣中燃燒,檢驗燃燒產物都是CO2和H2O
B.放入銀氨溶液中微熱,都不發生銀鏡反應
C.加入濃硫酸后微熱,都脫水而變黑
D.分別放人稀酸后煮沸幾分鐘,用NaOH溶液中和后的溶液再加入新制的Cu(OH)2共熱,都生成磚紅色沉淀
5.能貯存在帶磨口塞的玻璃試劑瓶中的試劑是 ( )
A、KOH溶液 B、濃H2SO4 C、水玻璃 D、氫氟酸
6.現提供以下原料或試劑,請選擇合適的原料和試劑制備硝化纖維和醋酸纖維,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纖維素 ②淀粉 ③濃硝酸 ④稀硝酸 ⑤濃硫酸 ⑥稀硫酸 ⑦醋酸酐⑧醋酸
(1)制備硝化纖維:選擇的原料和試劑是 (填編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制備醋酸纖維:選擇的原料和試劑是 (填編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7.以乙炔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聚氯乙烯、聚丙烯和氯丁橡膠。 (1)請在圖示空格中填寫有關物質的結構簡式,
(2)寫出①和⑦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
⑦ 。
8.有一天然透明晶體A是高熔點,高硬度的物質,A在純氧中不能燃燒,但在高溫時既能和石灰石,又能和純堿反應都放出氣體B,A雖不能溶于強酸,但卻能溶于氫氟酸,并生成氣體C,A和燒堿溶液反應生成D的水溶液,當氣體B通入D溶液中,能生成不穩定的白色膠狀沉淀E,在干燥的空氣中,E失水得到白色粉末F,F加熱后重新生成A。 (1)試推斷出A、B、C、D、E、F各是什么物質?寫出其化學式。 A、 ,B、 ,C、 ,D、 ,E、 ,F 。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A與氫氟酸反應: 。
②B通入D的水溶液生成E: 。
9.某些廢舊塑料可采用下列方法處理:將廢塑料隔絕空氣加強熱,使其變成有用的物質,實驗裝置如右圖。加熱聚丙烯廢塑料得到的產物如下表:
產物
氫氣
甲烷
乙烯
丙烯

甲苯

質量分數(%)
12
24
12
16
20
10
6
(1)試管A中殘余物有多種用途,如下列轉化就可可制取高聚物聚乙炔。
A中殘留物聚乙炔
寫出反應②~③的化學方程式 、 。
(2)試管B收集到的產品中,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其一氯代物有 種。
(3)錐形瓶C中觀察到的現象 。
經溴水充分吸收,剩余氣體經干燥后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
(4)寫出C中逸出的氣體在工業上的兩種用途 、 。
A.直鏈 B.支鏈 C.既有直鏈也有支鏈 D.不能確定
單元3:化學與工農業生產 練習三
1.為了進一步提高合成氨的生產效率,科研中最具有開發價值的是( )
A. 尋找N2的新來源 B. 研制低溫下活性較大的催化劑
C. 研制500℃左右時活性較大的催化劑
D. 研制耐高溫、高壓的材料,用于建造氨合成塔
2.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了少量的堿性蛋白酶。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滌的是( )
A.棉織品 B.化纖織品 C.毛織品 D.滌綸織品
3.下列有關化肥施用方法正確的是( )
A.過磷酸鈣與石灰混合施用 B.過磷酸鈣與氯化鉀混合施用
C.硫酸銨與石灰混合施用 D.過磷酸鈣與草木灰混合施用
4.DDT是一各有機氯化合物,下列關于DDT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長期過多使用會導致殘留污染 B.不容易被生物分解
C.易溶于水 D.也能殺死有益的昆蟲。
5.草莓適合生長在酸性條件下,適宜的PH為5.6-6.0,若要進行草莓的無土栽培,下列不適合作為肥料的是( )
A.氯化鉀 B.尿素 C.硫酸銨 D.氨水
6.利用天然氣合成氨的工藝流程示意如下:
依據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氣脫硫時的化學方程式是
(2)n mol CH4經一次轉化后產生CO 0.9n mol、產生H2 mol(用含n的代數式表示)
(3)K2CO3(aq)和 CO2反應在加壓下進行,加壓的理論依據是 (多選扣分)
(a)相似相溶原理 (b)勒沙特列原理 (c)酸堿中和原理
(4)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 (寫出CO2的一種重要用途)。
(5)整個流程有三處循環,一是Fe(OH)3循環,二是K2CO3(aq)循環,請在上述流程圖中標出第三處循環(循環方向、循環物質)
7.為配制某培養液需要和(物質的量比為3:1)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含磷元素3.1g。現用4.0mol溶液和固體NaOH配制2.0L該混合液。
(1)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2)需取該溶液 毫升,NaOH的質量為 克。
8.洗衣粉的主要成份之一是烷基苯磺酸鈉,常用的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其合成路線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分子中的親水基是: ,親油基是: 。
(2)由十二烷基苯制取十二烷基苯磺酸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類型是: 。
(3)你認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分子中烷基是( )
9.明礬石是制取鉀肥和氫氧化鋁的重要原料,明礬石的組成和明礬相似,此外還含有氧化鋁和少量氧化鐵雜質。具體實驗步驟如下圖所示:
根據上述圖示,完成下列天空:
⑴明礬石焙燒后用稀氨水浸出。配制500mL稀氨水(每升含有39.20g氨)需要取濃氨水(每升含有250.28g氨) mL,用規格為 mL量筒量取。
⑵氨水浸出后得到固液混合體系,過濾,濾液中除K+、SO42-外,還有大量的NH4+。檢驗NH4+的方法是 。
⑶寫出沉淀物中所有物質的化學式 。
⑷濾液I的成分是水和 。
⑸為測定混合肥料K2SO4、(NH4)2SO4中鉀的含量,完善下列步驟:
①稱取鉀氮肥試樣并溶于水,加入足量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② 、 、 (依次填寫實驗操作名稱)。
③冷卻、稱重。
⑹若試樣為mg,沉淀的物質的量為nmol,則試樣中K2SO4的物質的量為:
mol(用含m、n的代數式表示)。
單元1練習一參考答案
1.B 2.D 3.C 4.C 5.D
6.(1)加入氨,氨與HClO反應生成較穩定的NH2Cl,當HClO消耗時,可逆反應NH3+HClOH2O+NH2Cl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又生成HClO,從而處長液氯殺菌時間。
(2) 2NaClO3+4HCl=2NaCl+ Cl2+2ClO2+2H2O (3)2.63
7、(1)電動;以汽油為燃料的 (2)Ca(OH)2+CO2 = 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1︰1;Ca2+;HCO3-;生成白色沉淀
8.(1)CaCO3+CO2+H2O = Ca(HCO3)2 (2)大量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3)D (4)CO2+4H2→ CH4 +2H2O B (5)C
9.(1)陽離子(或Na+) 鈦(或石墨) (2)否。如果先沉淀Mg(OH)2,則沉淀中會夾雜有CaSO4沉淀,產品不純。 (3)四氯化碳萃取法工藝復雜、設備投資大;經濟效益低、環境污染嚴重。
單元2練習二參考答案
1.A 2.B 3.A 4.D 5.B
6.(1)①③⑤,[C5H7O2(OH)3]n + 3nHNO3 → [C5H7O2(ONO2)3]n +3 nH2O
(2)①⑦,[C5H7O2(OH)3]n + 3n(CH3CO)2O → [C5H7O2(OOCCH3)3]n +3 CH3COOH
7.(1)CH2=CHCl CH2=CHCN CH2=CH—C≡CH CH2=CH—=CH2
CH2—CH=—CH2n
(2)①CH≡CH+HClCH2=CHCl ⑦nCH2=CH—=CH2 CH2—CH=—CH2n
8.(1)SiO2、CO2、SiF4、Na2SiO3、H4SiO4、H2SiO3
①SiO2+4HF= SiF4↑+2H2O
②CO2+Na2SiO3+2H2O= Na2CO3+H4SiO4↓
9.(1)CaC2 + 2H2O → Ca(OH)2 + C2H2↑ nHC≡CH →
(2)4
(3)棕黃色溶液變無色或褪色 4.8
(4)合成氨原料,作燃料或有機化工原料(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
單元3練習三參考答案
1、B 2、C 3、B 4、C 5、D 6.(1)3H2S+2Fe(OH)3=Fe2S3+6H2O(2)2.7n (3) b (4)N2、H2的循環(圖略)7.(1)NaOH+H3PO4=NaH2PO4+H2O,2NaOH+H3PO4=Na2HPO4+2H2O(2)50,10
8.(1)、。(2)+H2SO4→+H2O
取代反應(3)C。
9.⑴78 100
⑵取濾液少許,加入NaOH,加熱,生成的氣體能使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合理即給分)
⑶Al(OH)3 Al2O3 Fe2O3 ⑷K2SO4 (NH4)2SO4
⑸BaCl2 過濾 洗滌 干燥 ⑹
老高考中考查《化學與技術》相關內容部分試題及其分析
1.(04年江蘇卷)石油化工是江蘇省的支柱產業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廣泛的石油化工產品,某化工廠曾利用下列工藝生產聚氯乙烯的單體氯乙烯:
CH2=CH2+Cl2 →CH2CI—CH2C1…………………①
CH2CI—CH2C1→CH2=CHCl+HCl………………②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已知反應①中二氯乙烷的產率(產率=×100%)為98%,反應②中氯乙烯和氯化氫的產率均為95%,則2.8t乙烯可制得氯乙烯 t,同時得到副產物氯化氫 t。(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
(2)為充分利用副產物氯化氫,該工廠后來將下列反應運用于生產:
2CH2=CH2+4HCl+O2→2 CH2CI—CH2C1+2H20………—③
由反應①、③獲得二氯乙烷,再將二氯乙烷通過反應②得到氯乙烯和副產物氯化氫,副產物氯化氫供反應③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藝。
由于副反應的存在,生產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時,反應①、③中二氯乙烷的產率依次為a%、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時,反應②中氯化氫的產率為b%。試計算:反應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為多少時,新工藝既不需要購進氯化氫為原料,又沒有副產物氯化氫剩余(假設在發生的副反應中既不生成氯化氫,也不消耗氯化氫)。
參考答案: (1)5.8; 3.4
(2)設投入反應①、③的乙烯物質的量分別為x、y,則:
由反應①生成的二氯乙烷為x·a%,
由反應③生成的二氯乙烷為y·c%,
則由反應①、③共制得二氯乙烷的物質的量為(x?a%+y?c%),通過反應②可獲得HCl的物質的量為
(x?a%+y?c%)·b%。
據題意,反應③消耗的HCl為2?y?c%,則:
2?y?c%=(x?a%+y?c%)?b%
解得:= 反應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應為。
分析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原料配比和綠色工藝及化學計算等相關問題,技術層面只不過是提供信息,主要是計算問題。有關聚氯乙烯生產新工藝在蘇教版《有機化學基礎》專題3以[拓展視野]作了介紹。
2.(05年上海卷)26、(A)我國化學侯德榜(右圖)改革國外的純堿生產工藝,生產流程可簡要表示如下:
(1) 上述生產純堿的方法稱 ,副產品的一種用途為 。
(2) 沉淀池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
(3) 寫出上述流程中X物質的分子式 。
(4) 使原料氯化鈉的利用率從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設計了 (填上述流程中的編號)的循環。從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
(5)為檢驗產品碳酸鈉中是否含有氯化鈉,可取少量試樣溶于水后,再滴加 。
(6) 向母液中通氨氣,加入細小食鹽顆粒,冷卻析出副產品,通氨氣的作用有 。
(a) 增大NH4+的濃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NaHCO3轉化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純度
參考答案:(1)聯合制堿法或侯德榜制堿法
化肥或電解液或焊藥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
(2)NH3 + CO2 + H2O + NaCl → NH4Cl + NaHCO3↓
或 NH3 + CO2 + H2O → NH4HCO3 NH4HCO3 + NaCl → NaHCO3↓ + NH4Cl
(3)CO2
(4)I 過濾
(5)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 (6)a、c
分析點評:本題的核心知識在魯科版、人教版《化學與技術》都有“純堿制造技術”蘇教版《化學與技術》沒有制堿技術的相關內容,但在練習與實踐(P25)中設置了“氨堿法”和“候氏制堿法”的習題,并在《化學1》專題2拓展視野中介紹了“候氏制堿法”。本題(4)第一空是技術問題,其余均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問題。
3、(05天津卷28)(19分)根據侯德榜制堿法原理并參考下表的數據,實驗室制備純堿Na2CO3的主要步驟是:將配制好的飽和NaCl溶液倒入燒杯中加熱,控制溫度在30~35℃,攪拌下分批加入研細的NH4HCO3固體,加料完畢后,繼續保溫30分鐘,靜置、過濾得NaHCO3晶體。用少量蒸餾水洗滌除去雜質,抽干后,轉入蒸發皿中,灼燒2小時,制得Na2CO3固體。
四種鹽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0℃
10℃
20℃
30℃
40℃
50℃
60℃
10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9.8
NH4HCO3
11.9
15.8
21.0
27.0
-①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3
77.3
①>35℃NH4HCO3會有分解
請回答:
(1)反應溫度控制在30~35℃,是因為若高于35℃,則 ,若低于30℃,則 ;為控制此溫度范圍,采取的加熱方法為 。
(2)加料完畢后,繼續保溫30分鐘,目的是 。靜置后只析出NaHCO3晶體的原因是 。用蒸餾水洗滌NaHCO3晶體的目的是除去 雜質(以化學式表示)。
(3)過濾所得的母液中含有 (以化學式表示),需加入 ,并作進一步處理,使NaCl溶液循環使用,同時可回收NH4Cl。
(4)測試純堿產品中NaHCO3含量的方法是:準確稱取純堿樣品W g,放入錐形瓶中加蒸餾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劑,用物質的量濃度為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紅色到無色(指示CO32-+H+=HCO3-反應的終點),所用HCl溶液體積為V1 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劑,繼續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黃變橙,所用HCl溶液總體積為V2 mL。寫出純堿樣品中NaHCO3質量分數的計算式:NaHCO3(%)=
(1)NH4HCO3分解 反應速率降低 水浴加熱 (2)使反應充分進行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NaCl NH4Cl NH4HCO3 (3)NaHCO3 NaCl NH4Cl NH4HCO3 HCl (4)(1)NH4HCO3分解 反應速率降低 水浴加熱 (2)使反應充分進行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NaCl NH4Cl NH4HCO3 (3)NaHCO3 NaCl NH4Cl NH4HCO3 HCl (4)
4、(06四川卷29)(15分)
四川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以天然氣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驟如下圖所示(圖中某些轉化步驟及生成物未列出):
請填寫下列空白:
(1)已知0.5 mol甲烷與0.5 mol水蒸汽在t ℃、p kPa時,完全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合成氣),吸收了a kJ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2)在合成氨的實際生產過程中,常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將生成的氨從混合氣體中及時分離出來,并將分離出氨后的氮氣和氫氣循環利用,同時補充氮氣和氫氣。請運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觀點說明采取該措施的理由: 。
(3)當甲烷合成氨氣的轉化率為75%時,以5.60×107 L甲烷為原料能夠合成 L
氨氣。(假設體積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
(4)已知尿素的結構簡式為,請寫出兩種含有碳氧雙鍵的尿素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 ;② 。
29答案 (15分)
(1)CH4(g)+H2O(g)CO(g)+3H2 (g);△H=2a kJ/mol
(2)增大氮氣和氫氣的濃度有利于增大反應速率;減小氨氣的濃度,增大氮氣和氫氣的濃度均有利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3)1.12×103
(4)① ②NH4N=C=O
5.(01上海,27)利用天然氣合成氨的工藝流程示意如下:
依據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氣脫硫時的化學方程式是
(2)n mol CH4經一次轉化后產生CO 0.9n mol、產生H2 mol(用含n的代數式表示)
(3)K2CO3(aq)和 CO2反應在加壓下進行,加壓的理論依據是 (多選扣分)
(a)相似相溶原理 (b)勒沙特列原理 (c)酸堿中和原理
(4)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 (寫出CO2的一種重要用途)。
(5)整個流程有三處循環,一是Fe(OH)3循環,二是K2CO3(aq)循環,請在上述流程圖中標出第三處循環(循環方向、循環物質)。
5.(1)3H2S+2Fe(OH)3=Fe2S3+6H2O(2)2.7n (3) b (4)N2、H2的循環(圖略)
課件35張PPT。 郭裕茂 2008高中新課程《化學與技術》復習建議 杭州第十四中學2008-8-28一、了解教材的內容體系
二、把握教學要求 、了解與ⅠA模塊的聯系、
與老高考的區別
三、注意復習有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術問題
四、07、08實驗區《化學與技術》部分高考
試題及分析。
五、《化學與技術》習題選編
新課程標準中關于本模塊內容要求的3個一級主題:
主題1 化學與資源開發利用
主題2 化學與材料的制造、應用
主題3 化學與工農業生產  《化學與技術》 一、了解教材的內容體系: 一、了解教材的內容體系:6大主題 、20個課題
50多個與化學相關的技術問題形成技術意識
樹立社會責任感獲得 與化學相關的技術知識 與生產相關的化學知識培養分析、解釋生產中問題的方法和能力聯想質疑、交流研討觀察思考、交流討論活動探究、請你決? 一、了解教材的內容體系:專題1:多樣化的水處理技術專題2:從自然資源到化學品專題3:讓有機反應為人類造福水的凈化與污水處理
硬水軟化
海水淡化氨的合成
氯堿生產
硫酸工業
鎂和鋁的冶煉有機藥物制備
合成洗滌劑的生產
纖維素的化學加工
有機高分子合成 一、了解教材的內容體系:專題4:材料加工與性能優化專題5:為現代農業技術添翼專題6:從污染防治到綠色化學材料的加工處理
材料組成的優化
復合材料的制造土壤酸堿性的改良
化肥生產與合理使用
無土栽培技術
化肥農藥的發展環境污染的化學防治
綠色化學 一、了解教材的內容體系:二、把握教學要求 、了解與ⅠA模塊的聯系、與老高考的區別 1、教學要求、核心內容、與老高考比較  專題1 多樣化的水處理技術 專題2 從自然資源到化學品 專題3 讓有機反應為人類造福 專題4  材料加工與性能優化 專題5  為現代農業技術添翼 專題6  從污染防治到綠色化學2、老高考中考查《化學與技術》相關內容
部分試題及其分析三、注意復習有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術問題 關注教材中的三條內容線索:生產和技術問題
線索;技術知識線索;化學知識線索。
注意把握知識與技術內容教學的深廣度,以及
與其他模塊的區別與聯系。
三、注意復習有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術問題1、重視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復習
《化學與技術》模塊以資源利用、材料制造、工農業生產中的
化學問題為線索,介紹化學知識及其應用。教學中要重視化學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復習,同時要了解本模塊與其它模塊的
的聯系,與其它模塊的復習緊密結合起來。不能單純介紹生產
過程和技術。
三、注意復習有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術問題2、突出復習化學知識在生產技術發展和更新中的應用和作用
本模塊以化學知識為基礎,介紹化學在自然界開發利用、材料加工、工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中應用,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對與化學有關的一系列技術問題作出合理的分析,強化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課例 氯堿工業(生產)]
有關氯堿工業的內容,分布在《化學1》、
《化學2》、《化學反應原理》、
《實驗化學》、《化學與技術》
等模塊,。 《化學1》:專題2 電解飽和食鹽水制氯氣
《化學2》:專題4 熔融氯化鈉與氯化鈉水溶液的電解
《化學反應原理》專題1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原理、氯堿車間
《實驗化學》:專題1 拓展課題1-4 粗鹽提純,專題5課
題2 電解和電鍍,拓展課題5-3用銅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
《化學與技術》:專題2第二單元氯堿生產 本單元安排了
食鹽水的電解原理、食鹽水的電解工藝、法拉第電解定律
等,內容系統全面,并用蛋殼自制隔膜電解裝置電解飽和
食鹽水。 這部分的內容的核心化學知識是電解概念,電解食鹽水的基本原理,法拉第定律。
生產技術知識是電解槽(石棉隔膜電解槽)的結構、作用,飽和食鹽水離子交換膜電解槽的工作原理、離子膜
法電解制燒堿的主要工藝流程。
技術意識為初步體會從實驗室到工業生產所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選擇什么反應及條件、原料來源、設備、生產工藝等),認識化學反應原理對生產技術的指導作用,體會生產設備材料的選擇、結構的優化對
推動化工生產技術發展的重要作用。
這部分內容是新課程的重點之一,復習時可以將各模塊內容加以整合,串連起來進行復習。
復習策略的思考
加強研究
相互滲透
有機整合
突出重點
適當提升四、07、08實驗區《化學與技術》部分
高考試題及分析。五、習題選編 僅供參考 謝 謝!
請多指教!有關氯堿工業考題選:
1.(07海南卷28-化學與技術)目前下列工藝過程沒有直接使用離子交換技術的是
A.硬水的軟化??????????????????? B. 電解飽和食鹽水制造NaOH
C.電滲析淡化海水??????????????? D.海水中提取金屬Mg
[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化學工藝的基本內容和核心知識,解題時,要注意分析各工藝的過程及原理。暫時硬水、永久硬水的軟化均可用離子交換法;電解飽和食鹽水制NaOH,常用陽離子交換膜電解裝置,以防止氯氣與陰極的氫氣、氫氧化鈉接觸反應;電滲析淡化海水常用離子交換膜作半透膜;從海水中提取鎂基本流程是:在海水中先加石灰,過濾得氫氧化鎂,再加鹽酸,通過蒸發得到氯化鎂,然后電解得到鎂,不需要離子交換膜。
答案為:D
2、(07山東卷31)(8分)【化學-化學與技術】
工業上地海水資源合開發利用的部分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電解飽和食鹽水常用離子膜電解槽和隔膜電解槽,離子膜和隔膜均允許通過的分子或離子是 。電解槽中的陽極材料為 。
(2)本工藝流程中先后制得Br2、CaSO4和Mg(OH)2,能否按Br2、Mg(OH)2、CaSO4順序制備?原因是 。
(3)溴單質在四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四氧化碳與水不互溶,固可用于萃取溴,但在上述工藝中卻不用四氧化碳,原因是
31.(1)陽離子(或Na+) 鈦(或石墨) (2)否。如果先沉淀Mg(OH)2,則沉淀中會夾雜有CaSO4沉淀,產品不純。 (3)四氯化碳萃取法工藝復雜、設備投資大;經濟效益低、環境污染嚴重。
3、(08山東卷30) (16分)食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⑴粗食鹽常含有少量K+、Ca2+、Mg2+、Fe3+、SO42-等雜質離子,實驗室提純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試劑:飽和Na2CO3溶液 飽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75%乙醇 四氯化碳
①欲除去溶液Ⅰ中的Ca2+、Mg2+、Fe3+、SO42-離子,選出a所代表的試劑,按滴加順序依次為 (只填化學式)。
②洗滌除去NaCl晶體表面附帶的少量KCl,選用的試劑為 。
⑵用提純的NaCl配制500mL4.00 mol·L-1NaCl溶液,所用儀器除藥匙、玻璃棒外還有 (填儀器名稱)。
⑶電解飽和食鹽水的裝置如圖所示,若收集的H2為2L,則同樣條件下收集的Cl2 (填“>”、“=”或“<”)2L,原因是 。裝置改進后,可用于制備NaOH溶液,若測定溶液中NaOH的濃度,常用的方法為 。
⑷實驗室制備H2和Cl2通常采用下列反應:
Zn+H2SO4====ZnSO4+H2↑
MnO2+4HCl(濃)MnCl2+Cl2↑+2H2O
據此,從下列所給儀器裝置中選擇制備并收集H2的裝置 (填代號)和制備并收集干燥、純凈Cl2的裝置 (填代號)。
可選用制備氣體的裝置:
答案:⑴①BaCl2、NaOH、Na2CO3(錯選或多選本小題不得分。NaOH溶液的加入順序及是否答NaOH不影響得分);②75%乙醇;⑵天平、燒杯、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⑶< 電解生成的氯氣與電解生成的NaOH發生了反應 酸堿中和滴定;⑷e d
4.有關離子交換法使硬水軟化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 磺化煤能降低水中Ca2+,Mg2+,SO42-和Cl-離子濃度; B. 經磺化煤軟化處理后的水中c(Na+)增大; C. 用離子交換樹脂使硬水軟化時,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可裝在同一支離子交換柱中進行; D. 硬水通過裝有陽離子交換樹脂的離子交換柱后,溶液的PH增大。
5.利用電滲析法淡化海水時,得到淡水的部分 ( ) A、陰極區 B、陽極區  C、中間區  D、各區均得到
6.離子膜法制燒堿示意圖如右圖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a口進水 B、b口進精制飽和食鹽水 C、c口出的是Cl—,是由b口進入的 D、d口出的是H2
課件24張PPT。 IB模塊 · 高考復習

杭州四中 王建民一、從老高考的理論和實踐兩個層 面看教學標高了解:就是對所學知識有初步認識,能夠正確復述、再現、辨認或直接使用。
掌握:領會所學知識的涵義及其適用條件,能夠正確判斷、解釋和說明,即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
綜合應用:在理解所學各部分知識的本質區別與內在聯系的基礎上,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分析、類推或計算,解釋、論證一些具體問題。容易題:中檔題:難題=3:5:2
300分×80%=240分
750分×80%=600分
80%的分數 重點大學

容易題全拿分
中檔題多拿分
難題拿一些分理科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重點: 550 568 570 550 574 508 573 569
73.4% 75.7% 76% 73.4% 76.5% 67.7% 76.4% 75.9%
文科: 550 553 583 568 576 541 560 543
重點: 73.4% 73.7% 77.7% 75.7% 76.8% 72.1% 74.7% 72.4%2001年-2008年高考浙江省重點大學分數線關鍵詞
十成投入
八成落實二、《化學與生活》內容和復習方式(一)、模塊的內容
生存環境—— 空氣、水資源、生活 垃圾、化學品
人體健康—— 必需元素、能量與營養、添加劑、藥物
生活材料—— 金屬、非金屬、高分子和復合材料(二)、主要知識載體 1、氣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醛、溫
室效應、 空氣質量評價
2、水: 明礬凈水、氯水消毒及原水處理
過程、硬水軟化、水質檢測、廢水
中重金屬離子去除
3、垃圾:鉛蓄(鎳鎘)電池、二噁英、無
害化處理4、化學品:
①、洗滌劑:烷基苯磺酸鈉、加
酶洗衣粉
②、消毒劑:漂白粉、過氧乙酸
③、染發劑:對苯二胺
④、化肥:草木灰和過磷酸鈣
⑤、農藥:敵敵畏、甲胺磷5、必需元素:碘鹽、血紅蛋白與
Fe2+、羥基磷酸鈣
6、能量與營養:
糖類:單糖(葡萄糖)、二糖(蔗
糖、麥芽糖)、多糖(淀粉)
油脂:油、脂肪、不飽和脂肪酸
蛋白質:氨基酸與肽鏈
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C
7、添加劑:亞硝酸鹽、味精、發酵
粉、苯甲酸8、藥物:復方氫氧化鋁、阿司匹
林、對氨基苯甲酸、青
霉素、乳酸(手性)
9、生活材料
金屬:鋁及合金、金屬電化學防
腐、發藍液
非金屬:陶瓷、玻璃及鍍銀、水
泥、光導纖維
高分子和復合材料:酚醛樹脂、ABS塑
料、聚四氟乙烯、聚酯纖維、天
然橡膠、碳纖維增強材料關鍵詞:
化整為零
作為載體
理性呈現(三)、IB模塊的復習方式1、元素化合物
鹵素——氯水消毒及原水處理過程、漂白粉、
碘鹽
氧族——二氧化硫、空氣質量評價、水質檢測
氮族——氮氧化物、對苯二胺、亞硝酸鹽
碳族——溫室效應、陶瓷、玻璃及鍍銀、水
泥、光導纖維、碳纖維增強材料、
垃圾無害化處理
鎂和鋁——復方氫氧化鋁、鋁及合金、硬水軟
化、明礬凈水
鐵——廢水中重金屬離子去除、發藍液2、電化學
原電池——金屬電化學防腐、鉛
蓄(鎳鎘)電池
3、化學平衡
平衡移動——血紅蛋白與Fe2+、
羥基磷酸鈣
4、鹽類水解——草木灰和過磷酸
鈣、發酵粉
5、有機化合物
烯烴——天然橡膠、聚四氟乙烯、ABS塑料
苯及其同系物——烷基苯磺酸鈉
鹵代烴——二噁英、敵敵畏、甲胺磷
醇——維生素A、維生素C
醛——甲醛、酚醛樹脂
羧酸——苯甲酸、對氨基苯甲酸、青霉素、乳酸
(手性)、過氧乙酸
酯——阿司匹林、聚酯纖維
油脂——油、脂肪、不飽和脂肪酸
糖類——單糖(葡萄糖)、二糖(蔗糖、麥芽糖)、多糖(淀粉)
蛋白質——氨基酸與肽鏈、味精、加酶洗衣粉關鍵詞
關注應用
回歸理性 (四)、教學例舉
—NH2的堿性
H—NH2 → H—NH3Cl
R—NH2 → R—NH3Cl
NH2—NH2 → NH3Cl—NH3Cl關鍵詞:以模塊為載體 呈現知識
更注重方法1、氨基酸與肽鏈今有一個“多肽”,其分子式是 C55 H70O19N10,已知將它徹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
C9H11NO2、C5H9NO42、藥物的藥理和毒性題目2.doc3、發藍液
題目2.doc
4、ABS塑料
A代表丙烯腈
B代表丁二烯
S代表苯乙烯三元共聚物5、有機磷農藥的解毒原理 殺蟲劑DDT的結構簡式為:

  
殺蟲劑“1605”結構簡式為: 6、維生素C的還原性五價砷化合物 三價砷化合物Fe3+ Fe2+關鍵詞:
《化學與生活》
知識載體
化整為零
穿插教學
理性講解
關注應用三、提供5套試卷練習
化學與生活綜合試題
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8Fe+3NaNO3+5NaOH+2H2O=4Na2Fe2O4+3NH3↑
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
化學與生活綜合練習一
1.關于酒精消毒的原理是
A.溶解作用 B.還原作用 C.鹽析作用 D.變性作用
2.“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應分類回收利用。生活中廢棄的塑料袋、廢紙、舊橡膠制品等屬于A.無機物 B.有機物 C.鹽類 D. 糖類
3.全球環境問題按其相對的嚴重性排在前三位的是
A.全球增溫問題,臭氧空洞問題,酸雨問題
B.海洋污染問題,土壤荒漠化問題,物種滅絕
C.森林面積減少,飲用水污染問題,有害廢棄物越境遷移
D.飲用水污染問題,土壤荒漠化問題,噪聲污染問題
4. 醫療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輸液的原因是 
A.葡萄糖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 B.葡萄糖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C.葡萄糖在人體內能直接進入新陳代謝
D.每克葡萄糖被氧化釋放的能量比同質量油脂被氧化時放出的能量多
5.關于百年經典藥物阿司匹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阿司匹林的化學名為乙酰水楊酸
B.阿司匹林屬于抗生素
C.阿司匹林是一種白色晶體,易溶于水
D.阿司匹林之所以成為經典藥物是因為該服用藥物沒有不良反應
6.下列有關化學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常用洗滌劑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
B.染發劑有植物染發劑、無機染發劑、合成染發劑等
C.若不慎接觸敵敵畏或甲胺磷,最好用中性皂液清洗
D.有機磷農藥比有機氯農藥易分解,在環境中殘留時間短
7.綜合治理“白色污染”的各種措施中,最有前景的是 ( )
A.填埋或向海里傾倒處理 B.熱分解或熔融再生利用
C.積極尋找紙等纖維類制品替代塑料 D.開發研制降解塑料
8.新鮮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維生素C具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氣氧化。某課外小組利用碘滴定法測某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其化學方程式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上述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 B.滴定時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
C.滴定時應劇烈振蕩錐形瓶使反應充分 D.脫氫維生素C的分子式為C6H6O6
9.生產生活離不開化學。請用化學方程式來解釋下列有關的生產生活中的化學問題
(1)碳酸氫鈉、碳酸氫銨是常見的疏松劑,疏松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淀粉在人體內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在人體內酶作用下水解為高級脂肪酸和甘油(油脂用通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已知葡萄糖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液態水的燃燒熱為2803KJ/mol ,寫出葡萄糖在人體內轉化的熱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氮肥硫銨不能與鉀肥草木灰混合使用: _________ 。
10.下圖是某市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1)常用的凝聚劑可以是 (任填一種凝聚劑的名稱)
(2)加入熟石灰的目的是 ,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3)加入Na2S的作用是 。
11.下列是藥物華素片(西地碘片)使用說明書的部分內容:

(1)根據上述說明和所學化學知識回答問題:
①華素片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是(寫分子式) ;
②經推斷,華素片 (填“是”或“不是”)白色。
(2)某學生為驗證華素片中確實含有上述成分,完成實驗如下,請填空:
①取一粒藥片放入研缽中研碎,再將藥粉裝入試管并加入約2ml蒸餾水,再向該試管中加入 (填選項字母)約2ml,并用力振蕩。
A.酒精 B.熱裂汽油 C.四氯化碳 D.甘油
②描述加入該 后可能觀察到的現象:

③選用液體做實驗的原因是
(3)請在設計另一種方法,驗證華素片中的成分(注意敘述實驗原理、操作方法和實驗結論):

12.2005年10月12日,中國自主研制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并成功返回。“神州六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回收,是我國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邁出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步。
(1) 鈦作為一種重要的航天金屬,在“神州六號”飛船上得到廣泛的應用,航天員所用的“手杖”即是用鈦制成,工業上可用鈉、鎂還原鈦的鹵化物來制備,寫出鎂還原四氯化鈦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需在氬氣氣氛中進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神州六號”飛船外殼使用了一種新型陶瓷結構材料,主要成分是氮化硅,是一種超硬物質,耐磨損、耐高溫。依據氮、硅的原子結構的特點,推測氮化硅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氮化硅晶體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尿不濕”最早應用于航天領域,至今已大量應用于民用領域,這種尿布表面涂有一種既能吸水又能保留水的物質。據你的推測,這種特殊物質的結構可能是_______。
A.  B.  C.  D.                                                                             
(4) 肼(N2H4)是“神州六號”飛船助推火箭發動機的燃料,反應時以N2O4為氧化劑,生成氮氣和水蒸氣。已知:
N2(g) + 2O2(g)=N2O4(g);△H=+ 8.7 kJ/mol
N2H4(g) + O2(g)=N2(g) + 2H2O(g);△H=-534.0 kJ/mol
寫出肼跟N2O4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 航天員佩戴頭盔的殼體是由聚碳酸酯制成的,具有隔音、隔熱、防碰撞、減震性好、質量小等特點。已知:苯酚分子中與酚羥基直接相連的碳原子的鄰、對位上的氫原子有很好的反應活性,易與某些含羰基的化合物 (R、R’代表烷基或氫原子)發生縮合反應生成有機物和水,苯酚還能發生如下反應生成有機酯:
下圖是合成聚碳酸酯的過程(反應條件和部分產物未寫出):
請回答:
①X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X與濃溴水反應時,1 mol X最多消耗Br2_____mol。
② 與乙酸苯酚酯分子式相同,分子中含有苯環且屬于酯類的其他可能的結構簡式_____。
參考答案:
1.D 2.B 3.A 4.C 5.A 6.C 7.D 8.C
9.略
10.(1)明礬(其它合理答案給分)
(2)中和酸性廢水 Ca(OH)2+2HCl=CaCl2+H2O
(3)除去Hg2+
11.(1)①I2 ;②不是
(2)① C
②加入CCl4后可看到試管中的液體分為兩層,下層為紫色的CCl4層。
③ CCl4與H2O互不相溶,而且I2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H2O在中大得多。
(3)取一粒華素片放入研缽中研碎,裝入試管,加入約2ml蒸餾水,在向該試管中加入幾滴淀粉溶液,若呈現藍色,則證明有I2存在。
12. .(1) TiCl4 + 2Mg 2MgCl2 + Ti 防止高溫下Mg(Ti)與空氣中的O2(或CO2、N2)發生反應 (2) Si3N4 原子晶體 (3) C
(4) 2N2H4(g) + N2O4(g)=3N2(g) + 4H2O(g);△H=-1076.7 kJ/mol
(5) ① , 4
② ,,,,
化學與生活綜合練習三
1.飄塵是物質燃燒時產生的粒狀漂浮物,顆粒很小,不易沉降,它與空氣中的SO2和O2接觸時,SO2會部分轉化為SO3,使空氣的酸度增加,飄塵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A.氧化劑  B.還原劑   C.催化劑  D.載體
2.有一張照片,一只可愛的小貓站在一塊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是烈火灼燒,而小貓卻若無其事。這說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質是
A、良好的導熱性 B、良好的絕緣性 C、良好絕熱性   D、熔點低
3.(06年天津理綜)引起下列環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確的是
A 重金屬、農藥和難分解有機物等會造成水體污染
B 裝飾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烴及氡等會造成居室污染
C SO2、NO2或CO2都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D CO2和氟氯烴等物質的大量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的加劇
4.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致使一年內產生的CO2 約達200億噸,若植物將這些CO2全部轉化為淀粉,那么最終由此而生成的淀粉最接近
A、1200億噸 B、120億噸 C、200億噸 D、400億噸
5.最近,科學家冶煉出了純度高達99、9999%的鐵,你估計它不會具有的性質是
A.硬度比生鐵高 B.在潮濕的空氣中放置不易生銹
C.與4mol/L鹽酸的反應生成氫氣 D.在冷的濃H2SO4溶液中可鈍化
6.上世紀80年代后期人們逐漸認識到,NO在人體內起著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關于NO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NO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 B、NO是造成光化學煙霧的因素之一
C.NO是汽車尾氣的有害成分之一 D、NO分子所含電子總數為偶數
7.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為保證人體所需足夠蛋白質我們要多吃肉,少吃蔬菜和水果.
B.服用含氫氧化鋁成分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C. 食鹽加碘是防止人體缺碘而增加的營養強化劑,能預防地方性甲狀腺腫
D.用X射線照射胃部前服用硫酸鋇
8.過氧乙酸(CH3COOOH)是一種高效消毒劑,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和腐蝕性,可以迅速殺滅多種微生物,包括多種病毒(如SARS病毒)、細菌、真菌及芽孢。過氧乙酸可由冰醋酸與過氧化氫在一定條件下作用制得,有關過氧乙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過氧乙酸與羥基乙酸(HOCH2COOH)互為同分異構體
B.過氧乙酸與有殺菌作用的苯酚混合使用,可增強過氧乙酸殺菌效果
C.由下列過氧乙酸的制取原理可以看出,過氧乙酸是酯的同系物
CH3COOH+H—O—O—H—→CH3—C—O—O—H+H2O
D.濃過氧乙酸溶液中加入少許紫色石蕊試液一定呈紅色
9.某制糖廠以甘蔗為原料制糖,同時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對甘蔗渣進行綜合利用,不僅可以提高經濟效益,而且還可以防止環境污染。現按下列方式進行綜合利用,回答問題。
(1)A的名稱 ;
(2)反應B→F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反應B→D的化學方程式(該反應的另一產物為CO2) __________________ ;
(4)在葡萄糖溶液中有一種環狀結構的葡萄糖分子,分子式也是C6H12O6,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①上述平衡中的環狀結構(乙)的分子是通過鏈狀結構(甲)分子中的______基和______基之間發生______反應而生成的。
②現要制備一種鏈羥基醚,試寫出兩種簡單的有機物合成該羥基醚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抽煙對人體有害。煙草不完全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被吸進肺里跟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用Hb表示)化合,發生下述反應:CO+Hb?O2 ≒O2+Hb?CO實驗表明,Hb?CO的濃度即使只有Hb?O2濃度的2%,也足以使人的智力受損。試回答:
(1)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________________ ;
(2)抽煙后,吸入肺部的空氣中測得的CO和O2的濃度分別為10-6mol/L和10-2mol/L。已知37℃時,平衡常數K=220,這時Hb?CO的濃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b?O2濃度的0.02倍;
(3)進入肺部的眾多有害物質中,除CO外還有一種稱為尼古丁的
劇毒的物質,它的結構簡式如右圖:
式中以線示鍵,線的交點處代表有碳原子,并用原子數補足四價,
但C、H原子都未標記出來。試寫出它的分子式 。
11.(2006江蘇)稀薄燃燒是指汽油在較大空/燃比(空氣與燃油氣的體積比)條件下的燃燒。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的加劇,稀薄燃燒技術的研究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但稀薄燃燒時,常用的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不能有效地將NOx轉化為N2。不同空/燃比時汽車尾氣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變化如右圖所示。
⑴稀薄燃燒技術除了能節約能源外,還具有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項)。排放到大氣中的NOx會導致酸雨、_______________等環境問題(填一項)。
⑵某校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劑對NH3還原NO反應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在催化反應器中裝載不同的催化劑,將經催化反應后的混合氣體通過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體積、濃度均相同)。為比較不同催化劑的催化性能,需要測量并記錄的數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某一催化劑能同時催化NH3等還原性氣體與NOx的反應。將該催化劑分別用于催化還原含等物質的量NOx的兩種氣體:①純NO氣體,②汽車尾氣。消耗的物質的量較多的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 B.② C.都有可能
12.藥物可以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很多化學試劑具有消毒殺菌功效,在中學化學范圍內,可作為藥物的化學試劑很多. (1)如氫氧化鋁膠囊,碳酸氫鈉粉劑都因能同胃酸反應,曾用來治療胃酸過多,三硅酸鎂與氫氧化鋁膠囊一樣,在治療時作用更持久.試將三硅酸鎂(Mg2Si3O8·nH2O)改寫成氧化物形式:______________,并寫出與胃酸的主要成分鹽酸作用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酚酞醫藥名為果桃,起緩瀉作用,用于便秘.酚酞在化學上作 劑.在中和滴定中,若用強堿滴定弱酸時應選用 ;若用強酸滴定弱堿時宜用 ;用NaOH溶液滴定鹽酸時可選用 A 催化劑 B 氧化劑 C 還原劑 D 酸堿指示劑 E 酚酞 F 石蕊試液 G 甲基橙
(3)請列舉幾種(不少于2種)化學藥品在醫學上的應用(寫出名稱及醫學作用).
(4)酚酞的結構簡式如右圖所示,其生產過程是: ①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用空氣氧化鄰二甲苯得鄰苯二甲酸. ②鄰苯二甲酸加熱到200℃時脫水得鄰苯二甲酸酸酐. ③鄰苯二甲酸酸酐在ZnCl2存在時與苯酚縮合成酚酞. 請以苯,氯氣,鄰二甲苯,水,空氣為原料,寫出在一定條件下制取酚酞反應方程式.
參考答案:
1.C 2.C 3.C 4.B 5.A 6.D 7.A 8.A
9.(1)纖維素
(2)C6H12O6+6O26CO2+6H2O
(3)C6H12O62C2H5OH+ 2CO2
(4)①羥;醛;加成

10.(1)K= (2)大于 (3)C10H14N2
11.(1)減少CO和碳氫化合物的污染;光化學煙霧或破壞臭氧層 (2)溶液顯色所需要的時間 (3)A 汽車尾氣中含有一定量的CO和碳氫化合物,少消耗NH3;
或B 汽車尾氣中含有一定量的NO2,多消耗NH3; 或C 汽車尾氣中同時含有CO、碳氫化合物等還原性氣體和NO2等氧化性氣體,二者相對含量的不同可導致消耗NH3的增多或減少
12.(1)2MgO·3SiO2·nH2O;2MgO·3SiO2·nH2O+4H+=2Mg2++3H2SiO3+(n-1)H2O
(2)D、E、G、E(或G)
(3)①高錳酸鉀,作消毒劑;②硫酸亞鐵,補血劑;③3%雙氧水,注射前消毒殺菌;④氟化鈉,有固齒防齲功效;⑤0.9%氯化鈉,生理鹽水;⑥七水硫酸鋅,作收斂劑,等。
(4)①


(苯酚可以由苯與Cl2反應生成氯苯,再在一定條件下氯苯水解生成苯酚,反應方程式略)
化學與生活綜合練習二
1.商品“純凈水”、“太空水”、“蒸餾水”等作為日常飲用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兒童身體健康發育,你認為制備上述商品飲用水時至少還需要添加的化學物質是
A.鈣、鎂的碳酸氫鹽 B.含碘酸鉀的食鹽 C.漂白粉消毒劑 D.小蘇打
2.下列家庭化學小實驗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A.用米湯檢驗食用加碘鹽(含KIO3)中含有碘
B.用醋、石灰水驗證蛋殼中含有碳酸鹽
C.用碘酒檢驗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飽和烴
D.用雞蛋白、食鹽、水完成蛋白質的溶解、鹽析實驗
3.某工廠排放的酸性廢水中含有較多的Cu2+,對農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學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是加入下列物質中的:
A.食鹽、硫酸 B.膽礬、石灰水 C.鐵粉、生石灰 D.蘇打、鹽酸
4.下列說法中,在科學上沒有錯誤的是
A、吸帶過濾嘴的香煙,對人體無害
B、長期飲用純凈水,有可能引起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癥
C、純天然物質配成的飲料,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D、調味劑和營養劑加得越多越好
5.在規定范圍內使用食品添加劑,一般認為對人體健康無害,如果違反規定,均會損害人體健康。下列物質可用作食品防腐劑的是
A、 甲醛 B、維生素E C、檸檬酸 D、苯甲酸及其鈉鹽
6.保護環境是每一公民的責任。下列做法:①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 ②城市垃圾分類處理;③推廣使用一次性木質筷子; ④推廣使用清潔能源; ⑤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⑥推廣使用無氟冰箱。有利于保護環境的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7.居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人們使用的裝飾材料、膠黏劑、內墻涂料等釋放出來的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這種氣體是甲醛 B、這種氣體是苯
C、該氣體可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進行檢驗
D、這種氣體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8.某些化學試劑可用于凈水。水處理中使用的一種無機高分子混凝劑的化學式可表示為[Al2(OH)nClm·yH2O]X,式中m等于
A.3-n ?? B.6-n C.6+n D. 3+n
9.閱讀下列材料后回答問題
一個體重50kg的健康人,體內約含有2g鐵,這2g鐵在人體內不是以單質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 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價鐵離子易被吸收,給貧血者補充鐵時,應給予含Fe2+的亞鐵鹽,如硫酸亞鐵.服用維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還原成Fe2+,有利于人體吸收.
⑴ 在人體中進行Fe2+Fe3+的轉化時,①中的Fe2+作 劑,②中的Fe3+作 劑;
(2)“服用維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 還原成Fe2+”這句話指出,維生素C在這一反應中作_______ 劑,具有 性;
(3)市場出售的某種麥片中含有微量的顆粒細小的還原鐵粉,這些鐵粉在人體胃酸(主要成分時鹽酸)的作用下轉化成亞鐵鹽.離子方程式為 _____ ;
(4)請設計一個實驗證明該麥片中含有微量的顆粒細小的還原鐵粉 ________

10.某地有一池塘,生長著豐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種魚、蝦。后來,由于化工廠將大量污水排入池塘中,使水質惡化,各種水生生物先后死亡。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從生態平衡角度看,池塘的這種變化說明了   ___       ;
(2)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3)經檢測,污水中含有0.012 mol / L的游離溴,可用亞硫酸鈉除去污水中的溴,請寫出其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4)處理5 L這種污水,需加入0.05mol / L的亞硫酸鈉溶液    升才能將溴全部除去;
(5)要使池塘恢復本來面目,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    ____    ,首先要恢復的生物是            。
11.(2000上海)有效地利用現有能源和開發新能源已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
(1)可用改進汽油組成的辦法來改善汽油的燃燒性能。例如,加入CH3OC(CH3)3來生產“無鉛汽油”。CH3OC(CH3)3分子中必存在原子間連接形式有______(填寫編號,多選倒扣)。
①C=0 ②—C—OH ③—C—O—C—
(2)天然氣的燃燒產物無毒、熱值高、管道輸送方便,將成為我國西部開發的重點之一。天然氣常和石油伴生,其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_。能說明它是正四面體而非正方形平面結構的理由是_________(填寫編號,多選倒扣)
其一元取代物不存在同分異構體
其二元取代物不存在同分異構體
它是非極性分子
(3)1980年我國首次制成一輛燃氫汽車,乘員12人,以50公里/小時行駛了40公里。為了有效發展民用氫能源,首先必須制得廉價的氫氣,下列可供開發又較經濟的制氫方法是_______(填寫編號,多選倒扣)
①電解水 ②鋅和稀硫酸反應 ③光解海水
其次,制得純氫氣后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其中一個)。
12.M5纖維是美國開發的—種超高性能纖維,在相同的防護級別下,M5纖維比現有的防破片材料輕35%,且防熱和防火性能十分出色。據報道,美軍士兵佩帶的頭盔、防彈背心和剛性前后防護板在戰爭中,保住了許多美軍士兵的生命。M5纖維是有強力分子間氫鍵的聚合物,下面是M5纖維的合成路線:(有些反應未注明條件)
請思考:(1)合成M5的單體的結構簡式F ______________,G ______________;
(2)反應類型:A→B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
(3)A的同時可能生成的同分異構體______________。
(4)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C→對苯二甲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mol的F與 NaHCO3溶液反應,最多耗NaHCO3______________ mol;
(6)怎樣理解M5纖維分子間有強烈的氫鍵?
參考答案:
1.A 2.A 3.C 4.B 5.D 6.C 7.B 8.B
9. ⑴①還原劑,②氧化劑;
(2)還原,還原
(3)Fe +2H+ =Fe2+ +H2
(4)略
10.(1)池塘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2 )化工廠對池塘的污染超過了池塘的自動調節能力
(3)Na2SO3 + Br2 + H2O === Na2SO4 + 2 HBr
(4) 1.2 L (5)化工廠的污染問題;水生植物
11.(1)③ (2)甲烷 ②
(3)③氫氣的輸送和貯存(注:其他合理解也給分)
12.
(2)取代(水解),氧化反應
(5)2mol
(6)-OH、-NH2等之間均可相互作用而形成氫鍵。
化學與生活綜合練習五
1.(2006江蘇理綜)纖維素被稱為第七營養素.食物中的纖維素雖然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能促進腸道蠕動、吸附排出有害物質.從纖維素的化學成分看,它是一種 ( )
A.二糖 B.多糖 C.氨基酸 D.脂肪
2.蘋果汁是人們喜愛的飲料。由于此飲料中含有Fe2+,現榨的蘋果汁在空氣中會由淡綠色變化為棕黃色。若榨汁時加入維生素C,可有效防止這種現象發生。這說明維生素C具有
A.氧化性 B.還原性 C.堿性 D.酸性
3.在人體所需的十多種微量元素中,有一種稱為“生命元素”的R元素,對延長人類壽命起著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個電子層,其最高價氧化物分子式為RO3,則R元素的名稱為
A 硫 B 砷 C 硒 D 硅
4.2004年5月2日 媒體對山東龍口粉絲的制作進行了曝光。經查原為綠豆淀粉做的粉絲卻改用了低成本的玉米淀粉。由于玉米淀粉顏色發黃發暗,不法廠家竟用增白劑,以達到“晶瑩剔透”的效果。已知粉絲制作中所使用的增白劑為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苯甲酰有毒,常被不法之徒用于吊百塊、面粉等的漂白。人食用這樣的食品,會產生疊加中毒,許多原有的營養物質被破壞,如VA、VB、VE等。過氧化苯甲酰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遇熱爆炸,保存時應加30%的水,化學式為:
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過氧化苯甲酰是強還原劑而VE等是氧化劑
B.過氧化苯甲酰是起漂白作用的固體粉末
C.過氧化苯甲酰是甲苯的氧化產物
D.過氧化苯甲酰水解只生成一種物質—苯甲酸
5.汽車尾氣(含烴類、CO、NO和SO2等)是空氣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車排氣管上加裝“催化轉化器”,使CO和NO反應產生可參與大氣循環的無毒氣體,促使烴類充分燃燒及SO2的轉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CO和NO反應生成CO2和N2: 2CO+2NO2CO2+N2
B.汽車改用天然氣為燃料或開發氫能源,都可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C.此方法的缺點是由于CO2的增多,會大大提高空氣的酸度
D.增大綠化面積,多植樹造林,可有效控制城市空氣污染
6.下列項目:①水溫、②導電率、③PH、④固體懸浮物、⑤溶解氧(DO)、⑥化學需氧量(COD)、⑦生化需氧量(BOD)、⑧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等,其中屬于評價水質優劣需要檢測的項目是
A.③④⑤⑥⑦⑧ B.⑤⑥⑦⑧ C.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7.(2006廣東卷化學)利用合成氣(H2+CO)生產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經實現了工業化,合成氣也可合成醛、酸、酯等多種產物,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以合成氣為原料的反應都是化合反應
改變合成氣中CO與H2的體積比,可得到不同的產物
合成氣的轉化反應需在適當的溫度和壓強下通過催化完成
從合成氣出發生成氣態烴或醇類有機物是實現“煤變油”的有效途徑
以合成氣為原料的反應產物中不可能有烯烴或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8.(2008年江蘇卷)化學與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物對人體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為防止電池中的重金屬等污染土壤和水體,應積極開發廢電池的綜合利用技術
D.提倡人們購物時不用塑料袋,是為了防止白色污染
9.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要可持續發展,就要合理使用化學物質。
(1)下表是一些化學物質對人類的貢獻和帶來的問題,請再舉出一例填在下表中:
物質
對人類發展的貢獻
對人類發展帶來的問題
化學界的解決辦法
硫酸銨
等化肥
農作物增產數倍,解決了人類的糧食問題
造成赤潮、土壤酸化等問題
合理使用化學肥料
塑料
解決包裝等材料問題,有效減少了木材和金屬等資源的消耗
產生了“白色污染”
研究新型可降解塑料
(2)長期使用化肥硫酸銨,土壤會呈 性(指土壤的酸堿性),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來表示),通常用 來改良這種性質的土壤。
(3)對于廢棄的塑料制品(包含可降解塑料),宜采取 的措施,防止污染環境和提高物質的利用率。
(4)化學家從前人不合理使用化學物質造成的危害中得到啟示,為保持可持續發展而研究的課題有: (請填寫序號)
①研制高效低毒農藥; ②研制高效無磷洗衣粉;
③研究無污染、高原子利用率的綠色化學物質合成方法;
④尋求合成可快速降解的塑料和橡膠。
10.(2008江蘇)金礦開采、冶煉和電鍍工業會產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 -和金屬離子的配離子M(CN)n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測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水樣預處理:水樣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條件下加熱蒸餾,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
②滴定:將吸收液調節至pH>11,以試銀靈作指示劑,用AgNO3標準溶液滴定
Ag++2CN - == [Ag(CN)2] -
終點時,溶液由黃色變成橙紅色。
根據以上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⑴水樣預處理的目的是 。
⑵水樣預處理的裝置如右圖,細導管插入吸收液中是為了

⑶蒸餾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
⑷如果用鹽酸代替磷酸進行預處理,實驗結果將 (填“偏高”、“無影響”或“偏低”)。
⑸準確移取某工廠污水100mL,經處理后用濃度為0.01000mol·L-1的硝酸銀標準溶液滴定,終點時消耗了21.00mL。此水樣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為 mg·L-1的(以CN-計,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11.(2008年上海)近年來,由于石油價格不斷上漲,以煤為原料制備一些化工產品的前景又被看好。下圖是以煤為原料生產聚氯乙烯(PVC)和人造羊毛的合成路線。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寫出反應類型 反應① 反應② 。
⑵寫出結構簡式 PVC C 。
⑶寫出AD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⑷與D互為同分異構體且可發生堿性水解的物質有 種(不包括環狀化合物),寫出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 。
12.利用天然氣合成氨的工藝流程示意如下:
依據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氣脫硫時的化學方程式是
(2)n mol CH4經一次轉化后產生CO 0.9n mol、產生H2 mol(用含n的代數式表示)
(3)K2CO3(aq)和 CO2反應在加壓下進行,加壓的理論依據是 (多選扣分)
(a)相似相溶原理 (b)勒沙特列原理 (c)酸堿中和原理
(4)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
(寫出CO2的一種重要用途)。
(5)整個流程有三處循環,一是Fe(OH)3循環,二是K2CO3(aq)循環,請在上述流程圖中標出第三處循環(循環方向、循環物質)。
參考答案:
1.B 2.B 3.C 4.B 5.C 6.D 7.B 8.B
9.(1)
化石燃料
生活中常用燃料,為人類生活提供大部分的能量
引起溫室效應、酸雨等環境問題
開發研制新型燃料和能源
(2)酸性;NH4+ + H2O NH3.H2O + H+ ;石灰
(3)回收利用(4)①②③④
10..⑴將含氰化合物全部轉化為CN - ⑵完全吸收HCN,防止氣體排空
⑶防止倒吸 ⑷偏高 ⑸109.2
11. ⑴ 加成反應 加聚反應
⑵ H2C=CH—CN
⑶ HC≡CH+CH3COOHH2C=CH-OOCCH3
⑷ 4 CH2=CHCOOCH3 (合理即給分)
12. (1)3H2S+2Fe(OH)3→Fe2S3+6H2O
(2)2.7n (3)b
(4)生產純堿(或作制冷劑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給分)
(5)
化學與生活綜合練習四
1.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裝食品已被廣泛接受。為了延長食品的保質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變質,在包裝袋中應放入的化學物質是
A.無水硫酸銅、蔗糖 B.硅膠、硫酸亞鐵
C.食鹽、硫酸亞鐵 D.生石灰、食鹽
2.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根據你所學過的化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醫療上常用體積分數為70%~75%的酒精作消毒劑
B.為防止流感傳染,可將教室門窗關閉后,用食醋熏蒸,進行消毒
C.氯化鈉是家庭常用的防腐劑,可用來腌制食品
D.使用液化石油氣可以杜絕廚房污染
3.好的消毒劑不但消毒效率要高(消毒效率可用單位質量消毒劑還原時的得電子數表示),還要安全。世界衛生組織將C1O2列為A級高效、安全滅菌消毒劑,建議用它取代C12消毒劑。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C1O2是強氧化劑
B.C1O2不會把水中的有機物變成有害健康的氯代烴
C.等質量的C1O2對自來水的消毒效率是C12的2.63倍
D.消毒時C1O2被氧化成C12
4.有關離子交換法軟化硬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磺化煤能使永久硬水軟化,因其有效地除去水的Ca2+﹑Mg2+﹑Cl-﹑SO42-等離子
B.經磺化煤軟化處理后,水中的Na+離子濃度不變
C.經磺化煤軟化處理后,在水中可分離出Mg(OH)2﹑CaCO3等難溶物
D.經磺化煤軟化處理后,使水的Ca2+﹑Mg2+離子濃度減少。
5.水體污染物有:I含鹽酸的酸性廢水,II油類、氰化物、硫化物,III重金屬離子;污水處理的化學方法有:a中和法,b氧化還原法,c沉淀法。所采用的方法對水體污染物處理不正確的是( )
A、Ia B、Ib C、IIb D、IIIc
6.(2006江蘇化學)空氣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資源。為改善空氣質量而啟動的“藍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藍天工程”建設的是
A.推廣使用燃煤脫硫技術,防治SO2污染
B.實施綠化工程,防治揚塵污染
C.研制開發燃料電池汽車,消除機動車尾氣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開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應量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納米材料是指一種稱為“納米”的新物質制成的材料
B.復合材料一般有強度高、質量輕、耐高溫、耐腐蝕等優異性能,其綜合性質超過了單一材料
C.光導纖維是以二氧化硅為主要原料制成的
D.合成纖維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天然氣、煤等
8.達菲(Tamiflu)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能夠治療人禽流感病的唯一有效的藥物,它是由我國特有中藥材八角的提取物——莽草酸(shikimicacid)為原料合成的。已知莽草酸和達菲的結構式如下: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它們互為同系物 B.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達菲不能
C.達菲在熱的NaOH溶液中能穩定存在 D.莽草酸的分子式為C7H10O5
9.羥磷灰石[Ca3(PO4)2 ·Ca(OH)2]是牙齒表面的一層堅硬物質,它可保護牙齒,它在唾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a3(PO4)2 ·Ca(OH)2 4Ca2+ + 2PO43- + 2OH-
進食后,細菌和酶作用于食物產生有機酸,這時牙齒會受到腐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氟磷石灰石[Ca3(PO4)2 ·CaF2]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羥磷灰石更小,請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當牙膏中配有氟化物后,能防止齲齒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
根據以上原理,請你提出一種其他促進牙齒礦化的方法

10.2004年,在安徽省阜陽市,由于被喂食幾乎完全沒有營養的劣質奶粉,13名可愛的小天使夭折,近200名嬰兒患上嚴重營養不良癥。據調查劣質奶粉主要是以各種廉價的食品原料如淀粉、蔗糖等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進行調香調味制成。
(1)嬰幼兒配方粉及嬰幼兒補充谷粉通用技術條件規定:①0~6個月嬰兒食用的嬰兒配方粉:蛋白質含量10.0%~20.0%,脂肪含量≥20.0%;②較大嬰兒和幼兒(6~36個月)食用的配方粉:蛋白質含量15%~25%;脂肪含量15.0%~25.0%;③嬰幼兒補充谷粉(4個月齡以上嬰幼兒的補充食品—非主食品):蛋白質含量≥5.0%。據以上技術標準判斷劣質奶粉主要是 、 成分不達標及缺乏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2)脂肪、淀粉、蛋白質是三種重要的營養成分,其中 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它們都在人體內能發生 反應,脂肪的最終產物是 ,淀粉的最終產物是 ,蛋白質的最終產物是 。
(3)據調查 “殺人奶粉”中含有增添乳香風味的“奶精”。奶精的配方主要是玉米糖漿和部份氫化的植物油。奶精的色澤來自食用色素,牛奶的風味來自人工香料。已知該人工香料中含香樹脂醇,樹脂醇為三萜醇,結構中含有六個異戊二烯單位。判斷香樹脂醇肯定具有的性質( )。
①加成 ②加聚 ③溶液顯酸性 ④可與Na2CO3溶液反應 ⑤與金屬鈉反應
A. 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②⑥
11. 下表是某地區市場上銷售的一種“加碘食鹽”包裝袋上的部分文字說明。請根據此表,結合化學學科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配料名稱
精制海鹽、碘酸鉀
含碘量
20~40mg/kg
衛生許可證號
××衛碘字(1999)第001號
分裝日期
見封底
儲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調時,待食品熟后加入碘鹽

(1)根據含碘鹽的食用方法可推測碘元素的化學性質,碘酸鉀在受熱時容易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可用鹽酸酸化的碘化鉀淀粉溶液,檢查食鹽中含碘酸鉀。現有自來水、白酒、食醋、淀粉KI試紙、純堿,試從中選擇必須的物質檢驗食鹽樣品中是否含碘,選擇的物質????? 。
(3)某研究小組對該碘鹽進行了分析:稱取40.0g碘鹽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該溶液于錐型瓶中,向錐型瓶中加入足量碘化鉀溶液,并加入幾滴淀粉溶液,混合均勻后,用0.001mol/L Na2S2O3 溶液進行滴定。滴定前滴定管的液面讀數為2.10mL,滴定達終點時滴定管的液面讀數為17.10mL。
已知:2Na2S2O3 + I2 = Na2S4O6 + 2NaI
①通過計算判斷該碘鹽的含碘量是否在20~40mg/kg 的范圍內。
②若成年人每天需攝入0.15~0.20mg 碘才能滿足人體健康的需要。假設一個成人除了從加碘鹽中獲取碘元素外,不再通過其他途徑獲取碘元素,通過計算說明成人平均每天食用5g 加碘鹽是否能獲得所需要的碘。
(4)人體缺碘會影響正常的生命活動。據報道,人從食物中攝取碘后便在甲狀腺中積存下來,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形成甲狀腺素。甲狀腺素的結構如下:
1.甲狀腺素的分子式為????????????????
2.在甲狀腺內,甲狀腺素的合成過程可能是:
二碘酪氨酸甲狀腺素和丙氨酸。
試寫出兩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2.(2008年廣東高考)碳酸鈉是造紙、玻璃、紡織、制革等行業的重要原料。工業碳酸鈉(純度約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等雜質,提純工藝路線如下:
已知碳酸鈉的溶解度(S)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____________    。
(2)“趁熱過濾”的原因是      _________ 。
(3)若在實驗室進行“趁熱過濾”,可采取的措施
是       (寫出1種)。
(4)若“母液”循環使用,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原因是       。
(5)已知:
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ΔH1=+532.36 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ΔH1=+473.63 kJ·mol-1
寫出Na2CO3·H2O脫水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參考答案:
1.B 2.D 3.D 4.D 5.B 6.D 7.A 8.D
9. (1)H++OH-=H2O,使平衡向脫礦方向移動 (2)5Ca2++3PO+F-=Ca5(PO4)3F↓ (3)加Ca2+ 或加PO,或其它合理的方法
10. (1)蛋白質 脂肪
(2)脂肪  水解  高級脂肪酸和甘油 葡萄糖  α-氨基酸
(3)樹脂醇官能團為雙鍵及醇羥基,選B。
11. (1) 分解。(2)自來水、食醋、淀粉KI試紙。
(3) ①39.7mg/kg 在20~40mg/kg 的范圍內
②經過計算5克加碘鹽中含碘0.1985mg,成人能夠獲得所需要的碘。
(4)① C15H11NO4I4
②觀察甲狀腺素的結構式可知:第一步,碘原子應取代酪氨酸苯環上羥基鄰位的兩個氫原子:
+2HI
第二步,兩分子二碘酪氨酸的反應為:
12.(1)?? 濾渣的主要成分為Mg(OH)2、Fe(OH)3、CaCO3。
(2)?? “趁熱過濾”的原因是使析出的晶體為Na2CO3·H2O,防止因溫度過低而析出Na2CO3·10H20晶體,令后續的加熱脫水耗時長。
(3)?? 若在實驗室進行“趁熱過濾”,可采取的措施是用已預熱的布氏漏斗趁熱抽濾。
(4)?? 若“母液”循環使用,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原因是:問題——溶解時有大量沉淀生成,使Na2CO3損耗且產物Na2CO3混有雜質;原因——“母液”中,含有的離子有Ca2+,Na+,Cl-,SO42-,OH-,CO32-,當多次循環后,使用離子濃度不斷增大,溶解時會生成CaSO4,Ca(OH)2,CaCO3等沉淀。
(5)?? 寫出Na2CO3·H2 O脫水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Na2CO3·H2O(S)==== Na2CO3(s) + H2O(g) ΔH= +58.73kJ/mol
把握好復習的尺度
學軍中學 陳進前
一.基本觀點
1.教師要有目的進行研究
審題
2.學生的背后是教師
方法
3.考生競爭的著力點
“解題技巧+解題速度”“細心+規范+思維嚴密性(思維深度)”
“審題、書面表述”
二.想法和建議
1.“學科特色、時代特色”+“課改特色、地方特色”
(1)化學學科重點
(2)近幾年發生的重大事件
(3)新課程實驗改革方向
(4)浙江的地方特色(例)
2. 處理好幾個關系
(1)原《考試大綱》跟《教學指導意見》的關系
(2)我省高考跟外省高考試題的關系
(3)知識內容與能力要求的關系
知識內容上要重視往基礎傾斜(電極反應式書寫)
能力要求上要重視往高標準傾斜
3.必修2《指導意見》跟《考試大綱》的比較
4.重視目標訓練
零散識記內容梳理練習
課本實驗內容梳理練習
化學解題程序(審題等)練習
答題規范強化練習
例:4噸四氯化硅被倒入“母親河”
# 產生氯氣?顯強酸性?強烈刺激性?
濃鹽酸+強氧化劑
(1)四氯化硅電子式?用途?
(2)為什么會變黃色?
(3)為什么會顯酸性?
(4)巖石成分?
例:中國加速生產生物能源
乙醇汽油(淀粉乙醇、纖維乙醇)?
生物柴油?
油脂+3CH3OH
題.生物質能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而貯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它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物質能是可再生性能源
B.沼氣是由生物質能轉換而來化石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碳氫化合物
C.乙醇汽油是混合型能源,乙醇可由富含淀粉的谷物發酵產生
D.用油料作物生產的“生物柴油”成分與從石油中提取的柴油成分相同
答案:D。
例:脫硫技術總匯
煙氣脫硫的技術方法種類多。以吸收劑的種類主要可分為:
( 1 )鈣法(以石灰石 / 石灰-石膏為主);
( 2 )氨法(氨或碳銨);
( 3 )鎂法(氧化鎂);
( 4 )鈉法(碳酸鈉、氫氧化鈉);
( 5 )有機堿法;
( 6 )活性炭法;
( 7 )海水法等。
例.拷問杭州“問題豆芽”
例.氮循環的失控—威脅甚于二氧化碳
氮污染:威脅甚于二氧化碳《參考消息:2006年2月7日、9日連載》
氮循環在全球已經達到了令人矚目的程度,但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大,Townsend說,主要的熱點地區是世界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現在我們目睹了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以及中國活性氮使用和生產所導致的污染在驚人地增長。例如,有些地區的大氣沉降物是有人類活動之前的十倍或更多。
Townsend說,當然,一部分的活性氮會發揮有益的作用。氮肥在減少世界上許多地方的饑餓和營養不良功不可抹,特別是過去十年在亞洲。事實上,Smil在瑞典雜志Ambio2002年3月刊上寫道"(氮)肥的使用將世界人口最多國家的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擺脫了營養不良,享有足夠的食物"。Townsend說,由于氮水平的持續增長,它對健康的負效應也開始增加。此外,Galloway說,不僅活性氮可以影響許多不同的生態系統,它的單一原子也可以反復造成危害,這和大多數相對容易辨認的污染物不同。如果你將來自礦物燃料燃燒的氮氧化物分子放在大氣中,或者將銨鹽放在一塊農田上作為肥料,他解釋道:就會發生從大氣酸雨到顆粒物形成的一套完整的連鎖效應,從而降低大氣能見度、對人類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造成酸雨以及土壤和溪流的酸化、海岸富營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地下水衛生問題、一氧化二氮(N2O)釋放到大氣中,進而影響溫室效應和平流層的臭氧。
化學試題審題的主要內容
關鍵文字 化學方程式 實驗裝置
圖像和表格 解題說明 數據信息
物質轉化關系
例:
例:以下實驗或操作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用溴水鑒別苯、乙醇、四氯化碳
B.準確稱取0.4000 g的NaOH固體配成1000mL濃度為0.01000 mol?L-1的溶液
C.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適量的溴水后過濾
D.用激光筆檢驗淀粉溶液的丁達爾現象
例:為鑒定產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鐵單質,將試樣用稀鹽酸溶解,取上層清液后需再加入的試劑(填寫字母代號)是 。
a.碘水 b.氯水 c.NaOH溶液
d.KSCN溶液 e.Na2SO3溶液
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1)電極反應都寫成離子方程式
(2)主要反應物、產物的確定
正極、陰極:氧化劑+e-還原產物
負極、陽極:還原劑—e-氧化產物
(3)其他反應物、產物的確定
介質:酸性溶液?堿性溶液?中性溶液?還是非水體系中進行?
(4)配平和驗證
電荷數?原子數?
相加后是否跟總反應相等?
課件3張PPT。寶石類物質的化學成分 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翡翠、漢白玉、珍珠等等五、“雞血石 ” 的化學成分 礦物成分主要為葉臘石、辰砂、高嶺石等。葉臘石化學組成為Al2[Si4O10](OH)2,辰砂化學組成為HgS。我國雞血石產地有兩處,一為(浙江)昌化雞血石,另一為(內蒙)巴林雞血石。常見寶石類的化學成份
專題1:微觀結構與物質的多樣性
專題2: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
專題3:有機化合物的獲得與應用
專題4:化學科學與人類文明
《教學指導意見》與往年《考試大綱》的不同提法: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義與作用。
(2)原子序數大于18的部分典型主族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發展要求)。
(3)利用教科書中的“化學史話”查閱有關元素周期律發現和應用的史料,關用歷史和發展的觀點認識元素周期表的各種形式(發展要求)。
(4)體會模型、假說等方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培養學科通過交流研討、實驗探究等多種方式進行綜合探究的能力。
(5)用電子式表示簡單離子化合物、共價分子,能將共價分子的電子式轉換成結構式。
(6)了解分子間作用力對由分子構成物質的某些物理性質的影響。
(7)從碳的成鍵特點認識有機化合物的多樣性。
(8)了解簡單共價分子的空間結構;以水為例認識一種特殊的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發展要求)。
(9)從微觀結構了解物質形態的多樣性。
(10)初步認識液晶的作用(發展要求)。
《教學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不作要求的內容:
(1)副族元素的原子結構及其性質遞變規律不作要求。
(2)不宜拓展核外電子運動狀態、核外電子排布式、電離能、電負性等內容。
(3)不宜拓展共價鍵的鍵長、鍵角等參數(鍵能作要求)。
(4)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不作要求。
(5)離子半徑大小的比較、形成氫鍵的條件和原因不宜拓展。
(6)對晶體的有關計算不作要求。
專題4(化學科學與人類文明)
(1)能用化學發展史說明并體會人類對物質及其變化的認識是逐步發展和深入的,認識化學科學的研究內容,了解化學科學的發展前景。
(2)了解化學在合成新物質、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認識化學在自然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重要價值。
(3)了解金屬活動性與金屬冶煉方法的聯系,知道金屬冶煉的本質。
(4)以人類對酸堿認識的發展過程為例,了解在實驗基礎上不斷深化對物質世界認識的過程(發展要求)。
(5)認識化學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基礎。能運用實驗說明化學是環保事業的強大支柱,了解綠色化學的基本要求及其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6)能列舉事實論述化學與科學、技術、社會的關系。
(7)了解溫室效應、光化學煙霧、酸雨、臭氧層空洞等的產生原因、危害入改善環境的要關措施(發展要求)。
新舊教材不同點舉例:
(1)化學科學特點
①原子、分子水平上認識物質;
②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學發展為一門科學的重要標志。
(2)元素周期律的呈現方式
(3)熱值
(4)氨水脫硫的原理
(5)回收CO2制成全降解塑料
n環氧丙烷。
例:將工業制硫酸的尾氣通入氨水中,能發生多個反應,寫出其中可能發生的兩個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設計一種能用于測定硫酸尾氣中SO2含量的的實驗方法(包括試劑、操作步驟、實驗現象等) 。
必修2練習題選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目前加碘食鹽中主要添加的KIO3
B.日常生活中無水乙醇常用于殺菌消毒
C.綠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學物質的食品
D.在空氣質量日報中CO2含量高于空氣污染指數
答案:A。
2.下列關于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能形成共價化合物
B.只有在原子中,質子數才與核外電子數相等
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長的周期含有36種元素
D.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只能是2或8
答案:A。
3.在學習中除了接受、模仿外,還要主動思考,不斷總結;但是總結出來的規律也要經過實踐檢驗才能決定其是否正確。下面幾位同學自己總結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A.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化合價升高與降低的總數一定相等
B.式量比空氣(29)小的氣體不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C.單質只由一種元素組成;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D.有些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中的任何一種反應類型
答案:C。
4.下列觀點中,錯誤的是( )
A.化學反應既可以實現物質的轉化也可實現能量的轉化
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如果分子的組成或結構變了其化學性質就變了
C.構成宏觀物質的微觀粒子之間存在多種形式的相互作用,如離子鍵、共價鍵等
D.儲存在物質中的化學能在化學反應前后是不變的 答案:D。
5.查閱資料發現,金屬鈉不僅能跟氧氣和水反應.還能跟多種其它物質發生反應,其中包括與酒精在常溫下反應。要研究金屬鈉跟酒精反應的性質以及它與水反應的異同點,下列的研究方法中沒有用到的是( )
A.實驗法 B.觀察法 C.分類法 D.比較法
答案:C。
6.請你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判斷,下列有關化學觀念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幾千萬年前地球上一條恐龍體內的某個原子可能在你的身體里
B.用斧頭將木塊一劈為二,在這個過程中個別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
C.一定條件下,金屬鈉可以成為絕緣體
D.一定條件下,水在20℃時能凝固成固體
答案:B。
7.水蒸氣中常含有部分(H2O)2,要確定(H2O)2的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1L水蒸氣冷凝后與足量金屬鈉反應,測產生氫氣的體積
B.1L水蒸氣通過濃硫酸后,測濃硫酸增重的質量
C.該水蒸氣冷凝后,測水的pH
D.該水蒸氣冷凝后,測氫氧原子比
答案:AB。
8.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
A.金屬材料都是導體,非金屬材料都是絕緣體
B.棉、麻、絲、毛及合成纖維完全燃燒都只生成CO2和H2O
C.水電站把機械能轉化成電能,而核電站把化學能轉化成電能
D.我國規定自2008 年6 月1日起,商家不得無償提供塑料袋,目的是減少“白色污染”
答案:D。
9.下列由事實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
A.維勒用無機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無機物與有機物的界限
B.門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發現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學研究既要繼承又要創新
C.C60是英國和美國化學家共同發現的,體現了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科恩和波普爾因理論化學方面的貢獻獲諾貝爾化學獎,意味著化學已成為以理論研究為主的學科
答案:D。
10.下列關于化學學習和研究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化學模型有助于解釋一些化學現象 B.質量守恒定律是大量實驗事實的總結
C.化學家提出的假設都能被試驗證明 D.化學基本原理的應用是有一定條件的
答案:C。
11.(2008年.上海化學)已知氣體的摩爾質量越小,擴散速度越快。右圖所示為氣體擴散速度的試驗,兩種氣體擴散相遇時形成白色煙環。下列關于物質甲、乙的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是濃氨水,乙是濃硫酸
B.甲是濃鹽酸,乙是濃氨水
C.甲是濃氨水,乙是濃鹽酸
D.甲是濃硝酸,乙是濃氨水
答案:C。
11.(2007年.上海化學)
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H= —2878kJ?mol-1
(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 );△H= —2869kJ?mol-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正丁烷分子儲存的能量大于異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穩定性大于異丁烷
C.異丁烷轉化為正丁烷的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
D.異丁烷分子中的碳氫鍵比正丁烷的多
答案:A。
12.等質量的鐵與過量的鹽酸在不同的試驗條件下進行反應,測定在不同時間t產生氫氣體積V的數據,根據數據繪制得到如圖,則曲線a、b、c、d所對應的試驗組別可能是( )
組別
c(HCl)/mol?L-1
溫度/℃
狀態
1
2.0
25
塊狀
2
2.5
30
塊狀
3
2.5
50
塊狀
4
2.5
30
粉末狀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答案:AC。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SiH4比CH4穩定
B.O2-半徑比F-的小
C.Na 和Cs 屬于第IA 族元素,Cs 失電子能力比Na的強
D.P 和As屬于第VA 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答案:C。提示: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物質結構基礎知識。
1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氫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為乙酸,二者都能發生酯化反應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業上都可通過石油分餾得到
D.含5 個碳原子的有機物,每個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 個C-C 單鍵
答案:B。
15.現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質或原子結構如下表:
元素編號
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
T
M層上有6個電子
X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
Y
常溫下單質為雙原子分子,其氫化物水溶液呈堿性
Z
元素最高正價是+7價
(1)元素T的原子最外層共有 種不同運動狀態的電子。元素X的一種同位素可測定文物年代,這種同位素的符號是
(2)元素Y與氫元素形成一種離子YH4+,寫出該微粒的電子式 (用元素符號表示)
(3)元素Z與元素T相比,非金屬性較強的是 (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證明這一事實的是
a.常溫下Z的單質和T的單質狀態不同
b.Z的氫化物比T的氫化物穩定
c.一定條件下Z和T的單質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4)探尋物質的性質差異性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學性質明顯不同于其他三種酸的是 ,理由是 。
答案:(1)6 C (2)[]+ (3)Cl b
(4)H2CO3 弱酸性或非氧化性酸
16.現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質或原子結構如下表:
元素編號
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
T
單質能與水劇烈反應,所得溶液呈弱酸性
X
L層上有6個電子
Y
第三周期元素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
Z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跟最低價氫化物反應可化合成一種離子化合物
(1)寫出元素X的離子結構示意圖 。
寫出元素Z的氣態氫化物的電子式 (用元素符號表示)
(2)寫出Y元素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的電離方程式
(3)元素T與氯元素相比,非金屬性較強的是 (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證明這一事實的是 。
a.常溫下氯氣的顏色比T單質的顏色深
b.T的單質通入氯化鈉水溶液不能置換出氯氣
c.氯與T形成的化合物中氯元素呈正價態
(4)探尋物質的性質差異性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之—。T、X、Y、Z四種元素的單質中化學性質明顯不同于其他三種單質的是 ,理由 。
答案:(1)
(2)H++AlO2-+H2OAl(OH)3A13++3OH-
(3)F c
(4)Al 具有金屬性
17.Q、R、X、Y、Z為前20號元素中的五種,Q的低價氧化物與X單質分子的電子總數相等,R與Q同族,Y和Z的離子與Ar原子的電子結構相同且Y的原子序數小于Z。
(1)Q 的最高價氧化物,其固態屬于    晶體,俗名叫     ;
(2)R的氫化物分子的空間構型是    ,它與X形成的化合物可作為一種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學式是     ;
(3)X的常見氫化物的空間構型是      ;它的另一氫化物X2H4是一種火箭燃料的成分,其電子式是       ;
(4)Q分別與Y、Z形成的共價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答案:
(1)分子 干冰 (2)正四面體 Si3N4 (3)三角錐
(4)CS2和CCl4
18.D、E、X、Y、Z是周期表中的前20號元素,且原子序數逐漸增大。它們的最簡氫化物分子的空間構型依次是正四面體、三角錐形、正四面體、角形(V形)、直線形。回答下列問題:
(1)Y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2)上述5種元素中,能形成酸性最強的含氧酸的元素是___________,寫出該元素的任意3種含氧酸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間構型為____________;
(4)D 和X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學鍵類型屬___________,其晶體類型屬__________;
(5)金屬鎂和E的單質在高溫下反應得到的產物是___________,此產物與水反應生成兩種堿,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試比較D和X的最高價氧化物熔點的高低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D是碳元素、E是氮元素、X是硅元素、Y是硫元素、Z是氯元素。
評注:若將(6)改成比較D、X單質的熔點高并說明理由?
答案:(15分)
(1)SO3
(2)Cl,HClO HClO2 HClO3 HClO4(任寫 3種酸)
(3)直線形
(4)共價鍵 原子晶體
(5)Mg3N2 Mg3N2十8H2O = 3Mg(OH)2↓+2NH3·H2O
(Mg3N2十6H2O = 3Mg(OH)2↓+2NH3↑)
(6)D的最高價氧化物是CO2,X的最高價氧化物是SiO2,前者比后者的熔點低。因為前者為分子晶體,由分子間力結合,而后者為原子晶體,由共價鍵結合;共價鍵強度大于分子間力。
19.通常情況下,微粒A和B為分子,C和E為陽離子,D為陰離子,它們都含有10個電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質可電離出C和D;A、B、E三種微粒反應后可得C和一種白色沉淀。請回答:
(1)用化學符號表示下列4種微粒:
A: ; B: ;C: ;D: 。
(2)寫出A、B、E三種微粒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答案:(1)H2O NH3 NH4+ OH-
(2)Al3++3NH3+3H2O=Al(OH)3↓+3NH4+
Mg2++2NH3+2H2O=Mg(OH)2↓+2NH4+
20.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有關問題: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4


(1)⑤和⑧的元素符號是 和 ;
(2)表中最活潑的金屬是 ,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 ;(填寫元素符號)
(3)表中能形成兩性氫氧化物的元素是 ,分別寫出該元素的氫氧化物與⑥、⑨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4)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比較⑦、⑩單質氧化性的強弱:

答案:(1)Si Ar (2)K F
(3)Al 2Al(OH)3 + 3H2SO4 == Al2(SO4)3 + 6H2O
Al(OH)3 + KOH == KAlO2 + 2H2O 或Al(OH)3 + KOH == KAl(OH)4
(4)將氯水加入溴化鈉溶液中,有紅棕色的Br2生成,證明單質氯比單質溴氧化性強(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
例:鐵棒與石墨棒用導線連接后浸入0.01mol·L-1的食鹽溶液中,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
A.鐵棒附近產生OH- B.鐵棒被腐蝕
C.石墨棒上放出氯氣 D.石墨棒上放出氧氣
錯選A:4人
錯選C:6人
錯選D:2人
解答電化學試題的一般程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枣阳市| 尚义县| 清涧县| 彝良县| 离岛区| 工布江达县| 新安县| 南投县| 抚州市| 来宾市| 贡嘎县| 伊通| 大同县| 蕉岭县| 政和县| 仁怀市| 琼海市| 双流县| 东山县| 海安县| 维西| 麻栗坡县| 桓台县| 黔南| 南康市| 姚安县| 涞源县| 海丰县| 共和县| 顺平县| 绥棱县| 丰县| 凤阳县| 建德市| 凤城市| 赤峰市| 彭水| 丹江口市| 凤阳县|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