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08福建高考理科綜合能力試卷化學試題分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08福建高考理科綜合能力試卷化學試題分析

資源簡介

2008福建高考理科綜合能力試卷化學試題分析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 陳紅峰 362000
內(nèi)容摘要:本文從中學化學教學的角度出發(fā),針對平時學生做題過程經(jīng)常存在的問題以及高考試題對中學化學教育的影響,分析了2008福建高考理科綜合能力試卷化學試題。在分析中,對現(xiàn)行中學化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作者個人的看法。
關鍵詞:高考 化學試題 啟示 問題
2008年理科綜合能力高考試卷化學部分由第Ⅰ卷6—13八道選擇題和第Ⅱ卷26—29四
道綜合試題構(gòu)成,分值共108分。選擇題方面:
第6題: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 NH4+、Ba2-、Cl-、NO3- B. K+、AlO2-、Cl- 、SO42-
C.Ca2+、Mg2+、NO3-、HCO3- D. Na+、Cl-、CO32-、SO32-
該題考查的是常規(guī)化學反應常識,由Na2O2與水反應產(chǎn)生了NaOH、O2而使哪彝族離子不可共存,選出仍可共存的一組,題目中涉及的反應有6個,選項為B。
第7題:下列化合物,按其晶體的熔點由高到地排列正確的是
A.SiO2 CsCl CBr4 CF4 B.SiO2 CsCl CF4 CBr4
C.CsCl SiO2 CBr4 CF4 D.CF4 CBr4 CsCl SiO2
該題考查的是晶體類型及晶體性質(zhì),顯然熔點高低為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而此題還必須辨別相似結(jié)構(gòu)的分子晶體中相對分子量大的熔點則高,選項為A。
第8題:下列各組物質(zhì)不屬于同分異構(gòu)體的是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鄰氯甲苯和對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此題考查的是熟練掌握有機物分子結(jié)構(gòu),判斷其同分異構(gòu),如果是同碳飽和一元羧酸與酯,就是同分異構(gòu),而D選項是不飽和一元羧酸,故選項為D。
第9題:下列各組給定原子序數(shù)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數(shù)之比為1:1穩(wěn)定化合物的是
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
此題考查的是熟練掌握常用元素及原子間的組合與結(jié)構(gòu),對應化合物應為LiCl、H2O2、C8H8、Mg3N2,要求考生的基礎要扎實,才能答得順利,選項為D。
第10題: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NH3、CO、CO2都是極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穩(wěn)定性依次增強 D.CS2、H2O、C2H2都是直線型分子
該題考查的是分子結(jié)構(gòu),題目中涉及的12種化合物分子都是平時教學中反復強調(diào)與練習的,應當是沒有難點,但審題一定要細心,選項為B。
第11題:已知4NH3(g)+5O2(g)=4NO(g)+6H2O(g),△H=-1025KJ/mol,該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若反應物起始物質(zhì)的量相同,下列關于該反應的示意圖不正確的是
A. B.



C. D.
該題考查的是化學平衡移動原理,沒有超越一般的化學平衡移動的分析習慣,選項為C。
第12題:已知一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此題考查涉及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鹽的水解及相互的關系,這是學生復習中易錯的點,但題目非常清晰,就是直接考察這個點,選項為A。
第13題:電解100mL含c(H+)=0.30mol/L的下列溶液,當電路中通過0.04mol電子時,理論上析出金屬質(zhì)量最大的是
A.0.10mol/L Ag+ B.0.20mol/L Zn2+
C.0.20mol/L Cu2+ D.0.20mol/L Pb2+
此題要考查電化學的指示,特別是要考察放電順序的問題,并且還存在著量的問題,A項理論上析出Ag為1.08g。B項先析出H2,然后理論上析出Zn 0.005mol,即0.325g。C項理論上要先析出0.02mol的Cu,即1.28g。而D項是先析出H2后理論上析出Pb 0.005mol,即1.035g,選項為C。
綜合以上分析,化學部分的選擇題6、7、8、10、11是常規(guī)題,易做題,9、12稍難,13題較難。選擇題要求考生對化學知識要熟練,做題要有速度,對化學重點知識和基本計算要過關,總體而言,化學部分的選擇題無論題型、題量、文字表達、難易程度都是合適的,對考生是合理的,我認為題目出的是很好的,對中學化學科的教學引導是良性的,同時也是化學命題多年來沿襲下來的穩(wěn)定做法。
綜合習題第26題:實驗室可由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植被KMnO4,方法如下:軟錳礦與過量固體KOH和KClO3,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錳酸鉀(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濾去殘渣,濾液酸化后,K2MnO4轉(zhuǎn)變?yōu)镸nO2和KMnO4;濾去MnO2沉淀,濃縮濾液,結(jié)晶得到深紫色的針狀KMnO4。請回答:
(1)軟錳礦制備K2MnO4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2MnO4制備KMnO4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弱用2.5g軟錳礦(含MnO280%)進行上述實驗,計算KMnO4的理論產(chǎn)量;
(4)KMnO4能與熱的經(jīng)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應生成Mn2+和C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值得的KMnO4產(chǎn)品0.165g,恰好與0.335g純Na2C2O4反應完全。計算該KMnO4的純度。
此題主要考查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反應方程式,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基本計算,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這個題目肯定是必要的。因為今天才考完,我并不知道考生們都回答得如何,但是從目前中學教學的情況看,這個題答好的肯定不多,原因是這里涉及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反應方程式都比較復雜,要完成好還必須熟練的掌握氧化還原、電子得失,而在中學教學中,人們應對高考還是大量做題,而在能力上的要求還時常被忽視的,這也許就是這種題不能得全分或做題困難所在。如果對氧化還原熟練,注意反映的條件,那麼此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第26題解答如下:

(1)3MnO2 + 6KOH + KClO3 ==== 3K2MnO4 + KCl + 3H2O
(2)3MnO42- + 4H+ ==== MnO2↓ + 2MnO4- + 2H2O
(3)MnO2-------K2MnO4--------2/3KMnO4
87 158x2/3
2.5x80% X
158g/molx2/3x2.5gx80%
X= ----------------------------- = 2.4g
87g/mol

(4)2KMnO4 + 5Na2C2O4 + 8H2SO4 ===== K2SO4 + 2MnSO4 + 5Na2SO4 + 10CO2↑ + 8H2O
(5)2/5KMnO4 ------Na2C2O4
2/5x158 134
0.165xY 0.335
0.335g/134g/mol x 2/5x158g/mol
Y = ------------------------------------ x100% = 95.8%
0.165g
第27題: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號部分元素組成的5種化合物,其中V、W、X、Y、Z均為兩種元素組成。上述5種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等于35。它們之間的反應關系如下圖:

(1)5種化合物分別是V________、W________、X_________、Y_________、Z________(填化學式)
(2)由上述5種化合物中的某2種化合物反應可生成一種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種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該化合物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V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
此題考查對化學反應的熟練與靈感,如何入手呢?當V + H20 → Y + Z,那么Y中應當有OH,Z中應當與H,Z是氰化物,可燃燒,應當是烴,什么物質(zhì)與水反映能生成烴呢?我們常見的就是碳化合物,那么(C + H + O + ? )= 35,由此可知元素就是Ca,則V為CaC2,此題迎刃而解了。該題答案是:
(1)CaC2 CaO CO2 Ca(OH)2 C2H2
(2)Ca(OH)2 + 2CO2 = Ca(HCO3)2
(3)Ca2+[X C C ]2-
第28題:去化學式為MZ的黃色粉末狀化合物進行如下試驗。將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鋪在反應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圖連結(jié)儀器。
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氮氣,過一段時間后,加熱反應管a,觀察到管內(nèi)發(fā)生激烈反應,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時,b瓶的溶液中出現(xiàn)白色渾濁。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同氮氣,直至反應管冷卻。此時,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白色金屬。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問題:
(1)元素Z是_________;
(2)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和b的連接處?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管a中發(fā)生的所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的尾氣是否需處理?如需處理,請回答如何處理;如不需處理,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題是實驗題,考查化學實驗的最基本操作,比起以往的高考實驗題,該題不難,主要是題目中MZ黃色粉末狀化合物,考生可能總想去猜測那是什么物質(zhì),其實題目與它是什么物質(zhì)不關緊要,只要通過MZ + C → M + CO2 ,CO2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Z為氧就基本搞清楚了。此題的關鍵還是書寫所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這一點,而這一點按所學知識也是應當能分析到的。該題答案是:
(1)氧
(2)不需要,因為有N2不斷通入,b平溶液不會倒吸至a管
△ △ △
(3)MO + C ==== M + CO↑ MO + CO ==== M + CO2 CO2 + C ==== 2CO

2MO + C ==== 2M + CO2↑
(4)需處理,因為有CO 可連接一個加熱的裝有CuO粉末的反應管
第29題:A、B、C、D、E、F和G都是有機化合物,它們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1)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FeCl3溶液顯紫色,C與溴水反應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兩種,則C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為一直鏈化合物,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化合物C的小20,它能跟NaHCO3反應放出CO2,則D分子式為__ ________________
D具有的官能團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芳香化合物B是與A具有相同官能團的A的同分異構(gòu)體,通過反應②化合物B能生成E和F,F(xiàn)可能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可能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道有機試題,只要求分析、推斷出A --- G有機化合物,并用化學語言加以表達,題目的范圍不超中學教學的范圍,題目出得很巧。從題目中很快就可推知化合物C與D。那么從關系圖中可見 A → C + D是酯的水解,試題把A + H2O反應的H2O除去了,也許是這樣,考生們犯難了,而關系圖中的B正好與A所對映,所以也考慮是酯的水解,D與F的反應不就是酸與醇的酯化嗎?這個思路分析出來后,題目也就迎刃而解了。此題的答案是:


⑵ C4H8O2 羧基




非選擇題部分,每一題都沒有超出考綱,也沒有超出歷年這類題型的難度,每一題的設計都是精巧的、嚴密的、準確的。但是每一題所展現(xiàn)的關鍵點都是目前我們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素質(zhì)面的欠缺點。在教學中大多數(shù)學生就是不重視化學語言的能力培養(yǎng)與訓練,經(jīng)常是不規(guī)范、不嚴密、不準確,丟三落四,今年的非選擇試題在這方面占有絕對的分值,我們可以看到分子式、結(jié)構(gòu)式、電子式、化學方程式、離子反應方程式的表達在題目中占有的分量有多大,有些表達是結(jié)論,有些表達是思維的技能技巧過程。
在教學中,有些學生就不愿意深入地思考,往往最困難的時候縱向求教于老師,求教于他人,求教于答案,那么,這些學生就缺少了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和思維意志,在技巧掌握不好的時候,尤其是考場上必然緊張,這類題目就難以突破。在教學中,我們往往忽視實驗教學,不能把化學的實驗教學當作家常便飯,學生脫離實驗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實驗的能力、實驗的思維、實驗的技能、實驗的啟迪就成了學習化學者的陌路。
我們的化學學習需要輕松的、靈活的、多變的、熟練的技巧技能,這種情景要貫穿于整個中學的學習生活之中,只有這樣的學習,化學的思維方法、化學的思維技巧、化學的思維習慣才能牢牢地扎根于學生的腦海之中,背離這個學習宗旨和學習方法,就會走向為學而學,為考而考的被動局面,在高考這類關鍵的考查中就必然會失常。我們需要化學教育工作者能夠汲取發(fā)揚前輩化學教育教學的精髓,而不是為一時的表面輝煌與燦爛,扎扎實實地搞好中學化學教學?;瘜W教學是有自己學科的特點與規(guī)律的,我們不能一朝就否認了幾十年人們形成的一套有效的科學的方法與規(guī)律,做學問最重要的還是踏實。
參考書目:
①汪小蘭 有機化學
②余文森 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③袁振國 教會學生思維
④肖 川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川县| 环江| 合肥市| 海南省| 鞍山市| 西盟| 和硕县| 邓州市| 马尔康县| 沙湾县| 邯郸市| 滦平县| 大连市| 丰原市| 遵义市| 淅川县| 海宁市| 拉萨市| 五寨县| 许昌县| 阜阳市| 鄯善县| 乌拉特后旗| 荔浦县| 辽阳市| 珲春市| 西充县| 吉木萨尔县| 奉新县| 镇平县| 莆田市| 宁波市| 阿巴嘎旗| 铜山县| 庆城县| 电白县| 客服| 枣庄市| 高陵县| 体育| 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