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質與硝酸反應的奇妙規律在學習硝酸的強氧化性時,通常只是關注三個反應,銅與濃、稀硝酸的反應,碳與濃硝酸的反應,且關注的是反應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對應的比例系數(即14122,38324,14142)和電子的轉移數目,而忽略了硝酸本身在反應時的特殊性,不管是濃硝酸還是稀硝酸,在與單質反應時都有奇妙的規律可循。 1.金屬與濃硝酸反應先看三個不同價態金屬與濃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分析:當金屬單質前的化學計量數為1時,銀在形成硝酸鹽時,化合價為+1價,濃硝酸前面的化學計量數為2;Cu在形成硝酸鹽時,化合價為+2價,濃硝酸的化學計量數為4;而Fe在與過量的濃硝酸加熱形成硝酸鹽時,化合價為+3價,濃硝酸的化學計量數為6。 規律:金屬單質與濃硝酸反應時,硝酸的化學計量數等于金屬在所形成的硝酸鹽中價態的兩倍。此處硝酸體現了氧化性和酸性生兩種性質,并且n(氧化性作用的硝酸)=n(酸性作用的硝酸)。 2.非金屬與濃硝酸反應 先看三個不同價態非金屬與濃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分析:C被氧化到+4價,濃硝酸前的化學計量數為4;P被氧化到+5價,濃硝酸前的化學計量數為5;S被氧化到+6價,濃硝酸前的化學計量數為6。 規律:非金屬與過量濃硝酸反應時,硝酸前的化學計量數與非金屬被氧化到的價態相同。此處硝酸只表現了氧化性。 3.金屬與稀硝酸反應 分析:當金屬單質前的化學計量數為3時,Ag在化合物中顯+1價,稀硝酸前面的化學計量數為4;Cu在形成硝酸鹽中顯+2價,稀硝酸的化學計量系數為8;而Fe在形成的鹽中化合價為+3價,稀硝酸的化學計量數為12; 規律:當金屬單質與過量的稀硝酸反應時,若金屬前的化學計量數為3,則硝酸的化學計量數就是該金屬在反應中所呈價態的4倍。 此處硝酸的作用為氧化性和酸性,且n(起氧化性的硝酸):n(起酸性的硝酸)=1:3。 4.非金屬與稀硝酸的反應分析:C被氧化到+4價,稀硝酸前的化學計量數為4;P被氧化到+5價,稀硝酸前的化學計量數為5;S被氧化到+6價,稀硝酸前的化學計量數為6。此時非金屬單質前的化學計量數均為3。 規律:當非金屬單質與稀硝酸反應時,若非金屬前化學計量數為3,則硝酸的化學計量數就是該非金屬在反應中所呈現的價態。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律呢?當金屬在與濃、稀硝酸反應時,硝酸都是有兩種作用,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起酸性作用的硝酸與金屬要呈現的價態總數相同,而起氧化性的硝酸又與呈酸性的硝酸有特定的比例關系。 當非金屬與濃、稀硝酸反應時,硝酸的作用都是起氧化性作用,而從被還原的價態可以知道二者反應時的特定t比例關系。 學習重在壓思.要學會靜下心來不斷叩問自己內心深處發出的聲音。因此反思非常最要,不僅教師要反思,學生也要反思。“思廣則能活,思活則能深,思深則能透,思透則能明”。只要將粗糙的、混雜的、表面的、膚淺的、零碎的教育大雜燴,經過反思的發酵、過濾、提煉、蒸發,最終才能煮成一道道精美噴香的教育美餐。SunSir評:(1)教學生記這些規律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不如教會學生快速配平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作為欣賞是很不錯的規律。(2)金屬與濃或稀硝酸反應時,參加反應的硝酸等于生成NO的物質的量的兩倍或等于生成NO物質的量的四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