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常見物質的俗稱、顏色1、Fe2O3:三氧化二鐵俗稱赤鐵礦、鐵銹紅2、Fe3O4:四氧化三鐵俗稱磁鐵礦、磁性氧化鐵3、FeSO4·7H2O:七水硫酸亞鐵俗稱綠礬4、NaCl:氯化鈉俗稱食鹽5、NaHCO3: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6、Na2CO3:碳酸鈉俗稱純堿、蘇打7、NaOH:氫氧化鈉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8、KOH:氫氧化鉀俗稱苛性鉀9、CaCO3:碳酸鈣俗稱大理石、石灰石、白堊10、CaO:氧化鈣俗稱生石灰11、Ca(OH)2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消石灰12、CuSO4·5 H2O:五水硫酸銅俗稱膽礬、藍礬13、Cu2(OH)2CO3:堿式碳酸銅俗稱銅綠14、KMnO4:高錳酸鉀俗稱灰錳氧、PP粉15、CO:一氧化碳俗稱煤氣16、(NH4)2SO4:硫酸銨俗稱硫銨17、NH4HCO3:碳酸氫銨俗稱碳銨18、NH4NO3:硝酸銨俗稱硝銨19、CO(NH2)2:碳酰銨俗稱尿素20、CH4:甲烷俗稱沼氣、坑氣、天然氣21、C2H2:乙炔俗稱電石氣22、C2H5OH:乙醇俗稱酒精23、CH3COOH:乙酸俗稱醋酸、冰醋酸24、黑色固體:CuO,C,MnO2,Fe3O425、紅色固體:Cu,Fe2O3,HgO,紅磷26、黃色固體:S27、紫黑色固體:KMnO4,I228、藍色溶液:含Cu2+的溶液29、淺(淡)綠色溶液:含Fe2+的溶液30、淺黃色溶液:含Fe3+的溶液31、紫色溶液:含MnO4—的溶液,石蕊試液32、黃綠色氣體:Cl233、紅棕色氣體:NO2二、化學史小輯1、商代:我國勞動人民已經能夠制造出精美的青銅器。2、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已經學會了冶鐵和煉鋼。3、漢代:我國已有了精致的色陶生產,當時人們掌握并應用了“濕法冶金”(煉鋼)技術。4、唐代:當時人們利用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治療疾病。由于它易于燃燒,故稱“火藥”。火藥成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5、1748年:羅蒙諾索夫建立了質量守恒定律。6、18世紀70年代:瑞典化學家舍勒、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里發現了氧氣。后來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測定了空氣的成分,認為空氣是由1/5的氧氣和4/5的氮氣組成。7、1808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8、1811年: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與道爾頓的原子學說統稱原子——分子論。9、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確立元素周期律。10、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現電子。11、20世紀初:我國化學家侯徳榜發明了“聯合制堿法(侯氏制堿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