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金壇市第一中學2009年高三化學考前指導 2009.05一.選擇題考點歸納及解題策略常考點:1化學常識和社會熱點 2.基本化學用語 3.阿伏加德羅常數 4.化學基本概念5化學實驗基礎知識 6、化學反應與能量 7、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及計算8、離子共存問題 9、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0、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 11有機基礎知識 12.電化學基礎 13.離子濃度及大小比較14.化學反應速率 化學平衡解選擇題時的重點____審題(1)注意選擇題(特別是多選題)要求: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或不正確的)(2)NA相關考題需觀察全面、細致:與體積相關的是否為標準狀態、氣體;(3)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觀察需全面、細致:反應方程式是否存在或合理;改寫是否正確(注意區別膠體與沉淀);電荷、原子是否守恒;隱含的反應是否遺漏(生成物與反應物不共存、隱含的氧化性物質等);方程式與所給的“量”的條件是否切合“過量”,“適量”,“足量”,“少量”。等(4)在審題時注意關鍵文字信息,比如離子共存題中“無色溶液”, “酸性溶液”, “堿性溶液”;“一定”,“可能”,“一定不能” 等。元素周期表知識中“短周期元素”還是“前20號元素”等等。(5)判斷型選擇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考慮必須周全,切不可受習慣意識支配。(6)注意題干中“混合物”、“化合物”“單質”等要求二.解實驗題時的注意事項首先要通讀全題,弄清實驗目的,實驗原理,然后運用所學知識大膽遷移,同時針對題干中信息準確細心答題,注重每個細節,特別提醒(1)注意填寫容量瓶時,需帶容積規格(2)化學用語的規范:如將溶液“褪色”寫成“退色”、注意“褪色”與“變色”的差別、“坩堝”寫成“坩鍋”、“溶”與“熔”的差別、分液漏斗的“開關”應為“活塞”、氣 體“跑掉”應為“逸出”等(3)答題的規范性:如基本操作表達不完整(檢查氣密性、沉淀的洗滌、檢驗沉淀是否完全、焰色反應等);答題空泛、復雜而不切合題示信息;答題未找到根本原因,因果關系不明了等(4)按要求填寫“數字”或是“字母”,“偏高”或是“偏多”等【例2-1】:凱氏定氮法測定奶粉中蛋白質含量的步驟如下:① 樣品處理:準確稱取奶粉試樣1.000 g置于燒瓶中,加入足量不含氮元素的試劑A,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產物用水溶解并冷卻后全部轉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② 堿化蒸餾:量取容量瓶中溶液10.00 mL轉移至右圖所示的反應管中,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塞好進樣口橡皮塞。通入高溫水蒸氣。用吸收劑吸收產生的氣體。③ 滴定:向吸收氣體后的溶液中滴加2滴指示劑,用0.01 mol/LHCl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已知:吸收劑中發生的反應為:NH3+4H3BO3=NH4HB4O7+5H2O;滴定時發生的反應為:NH4HB4O7+HCl+5H2O=NH4Cl+4H3BO3。根據以上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樣品處理的目的是 ;通入高溫水蒸汽的作用除加熱外,還有 。⑵ 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導氣、 。⑶ 若蛋白質中氮元素的平均含量為16.0?%,滴定終點時消耗鹽酸標準液15.50 mL,則該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為 ▲ %。⑷ 凱氏定氮法測定奶粉中蛋白質含量靈敏度高,操作簡單,缺點是 ▲ 。【2-1參考答案】 將奶粉中氮元素全部轉變為NH4+ 使反應中生成的氨氣全部進入吸收液⑵ 防止倒吸 ⑶ 13.6 ⑷ 無法確定氮元素是否一定來自于蛋白質【例2-2】.復印機使用的墨粉主要成分是Fe3O4,下圖是氧化沉淀法生產Fe3O4的工藝:已知:① 工業綠礬中FeSO4的含量為52.5%,其中的雜質不參與反應; ② Fe(OH)2+2Fe(OH)3=Fe3O4·4H2O請回答下列問題:(1)鐵的常見氧化物有 ;(2)Fe3O4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檢驗反應后的溶液中含Fe3+的方法 ;(3)在工藝流程中,通入適量空氣“氧化”時的化學方程式是: ;(4)生產中可獲得的副產品是 ,提取該副產品的操作順序是 (填寫序號)a.過濾 b.加熱濃縮 c.冷卻 d.結晶 e.洗滌(5)在生產過程中,若工業綠礬的投料速率是12.16 kg/h,為使產品較純,鼓入空氣的速率應為 m3/h(假設反應在標準狀態下進行,空氣中O2占20%)。【2-2參考答案】(1)FeO、Fe2O3、Fe3O4 (2)3Fe3O4 + 28H++NO3-=9Fe3++NO↑+14H2O 取待測液少許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KSCN溶液,若溶液顯血紅色,則證明含Fe3+ (3)4Fe(OH)2+2H2O+O2=4Fe(OH)3 (4)Na2SO4·10H2O(或芒硝,寫Na2SO4也可) bcdae (5)0.784 三、解無機推斷題時的注意事項:找準題眼,然后順藤摸瓜,最后爭取把所有物質都推出來,就幾乎可以大獲全勝最常見“題眼”: 特殊顏色 、特征反應現象、物質特殊性質 、特殊反應條件、特征轉化關系、特殊工業生產,有時要求回答的問題對題中的推斷也有幫助。同時還要注意:(1)正確區分化合物的“名稱”、“化學式”、“結構式”和“電子式”(2)注意書寫要求:“離子方程式”還是“化學方程式”(3)注意方程式的配平與簡化(4)方程式注意注明:“濃”、“條件”、“↑”或“↓”、可逆符號等(5)書寫離子方程式注意“離子電荷”與“元素化合價”的區別:如C不代表C4+(6)推斷題題干的信息要盡可能理解并應用。(7)區分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摩爾質量等單位的書寫。【例3-1】下圖中,A、E、G在常溫下為氣態非金屬單質,B、L為短周期金屬單質,D、I分子中均含有10個電子,其中I是一種重要的能源。C是由兩種常見元素組成的化合物,K是一種由金屬氧化物組成的耐高溫材料,J是一種非常稀有的礦石,它由三種元素組成,原子個數比為3:1:6,在K電解時J能降低K的熔點。請按要求回答:(1)寫出C的化學式 F的電子式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4)反應③的陽極反應式為 。【參考答案】(1)Al4C3 (2)2F2+2H2O=4HF+O2↑(3)6HF+3NaOH+Al(OH)3=Na3AlF6+6H2O (4)2O2—-4e—=O2↑【例3-2】.下圖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常溫下D、E、F、I、J為氣體,H、I、J都為氧化物;C的焰色反應為黃色;M為有紅褐色的固體。(1)寫出:A的電子式 ,M的化學式 。(2)基于反應①原理的化學工業稱為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K和E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寫出F溶液和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已知由G分解得到的H、I、J三者的物質的量相等,則G的化學式為 。【參考答案】(1)Na+[]- Fe(OH)3(2)氯堿工業(1分) 2NaCl+2H2O2NaOH+H2↑+Cl2↑(3)2Fe2++Cl2=2Fe3++2Cl- FeO+2H+=2Fe2++H2O(4)FeC2O4四、解“化學反應原理”題的注意事項:(1)正確區分“元素名稱”與“元素符號”(2)按要求書寫“編號”或是“符號”(3)正確區分原電池的正負極、電解池電鍍池的陰陽極(4)圖像注意關注:①橫坐標與縱坐標的意義;②圖像的三點“起點”、“拐點”和“終點”;③圖像的變化趨勢(5)注意單位:如濃度,化學反應速率、摩爾質量必須帶單位;相對分子(原子)質量、平衡常數通常不寫單位(6)熱化學方程式書寫的諸多注意點:聚集狀態、△H正負、系數與△H數值間關系等(7)排序時注意要求:“從大(高)到小(低)”還是“從小(低)到大(高)”【例4-1】工業上生產硫酸時,利用催化氧化反應將SO2轉化為SO3是一個關鍵步驟。(1)某溫度下,SO2(g)+1/2O2(g) SO3(g);△H=-98 kJ·mol-1。開始時在100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4.0 mol SO2(g)和10.0 mol O2(g),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共放出熱量196 kJ,該溫度下平衡常數K= 。(2)一定條件下,向一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發生下列反應:2SO2(g)+O2(g) 2SO3(g)達到平衡后改變下述條件,SO2、O2、SO3氣體平衡濃度都比原來增大的是 (填字母)。 A.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2 mol SO3B.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2 mol N2C.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0.5 mol SO2和0.25 mol O2D.保持溫度和容器內壓強不變,充入1 mol SO3E.升高溫度F.移動活塞壓縮氣體(3)某人設想以右圖所示裝置用電化學原理生產硫酸,寫出通入SO2的電極的電極反應式: (4)若通入SO2的速率為2.24 L/min(標準狀況),為穩定持續生產,硫酸溶液的濃度應維持不變,則左側水的流入速率應為 mL/min。【參考答案】(1)10/3或3.33(3分) (2)ACF(2分)(3)SO2+2H2O-2e—=SO42—+4 H+(2分) (4)13.4 mL/min(3分)【4-2】.下圖中橫軸表示溶液的pH值,縱軸表示Zn2+ 離子或Zn(OH)42-離子(配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的對數,回答下列問題。(1)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 。(2)從圖中數據計算可得Zn(OH)2的溶度積Ksp= 。(3)某廢液中含Zn2+,為將Zn(OH)2從廢液中全部沉淀出來[c(Zn2+)≤10-5 mol/L],應控制pH值的范圍是 。(4)往1 L 1.00 mol·L-1 Zn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至pH=6,需NaOH mol (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忽略溶液體積變化)。(5)25℃時,PbCl2固體在不同濃度鹽酸中的溶解度如下:c(HCl)/(mol·L-1)0.501.002.042.904.025.165.78103·(PbCl2)/(mol·L-1)5.104.915.215.907.4810.8114.01根據上表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隨著鹽酸濃度的增大,PbCl2固體的溶解度先變小后又變大b.PbCl2固體在0.50 mol·L-1鹽酸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純水中的溶解度c.PbCl2能與濃鹽酸反應生成一種難電離的陰離子(配離子)d.PbCl2固體可溶于飽和食鹽水【參考答案】(1)Zn2++4OH-=[Zn(OH)4]2- (2)10—17(3)(8.0,12.0)(4)1.80(5)abcd五.解無機綜合題、化工流程題的注意事項 運用學過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和化學反應原理(多數為平衡移動原理、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相互轉化、分步沉淀)解決實際問題,要從題供信息如圖像、圖表、數軸等中提取信息,必要時根據題意猜測。這類題沒有固定考點模式,具有較強的探究性,考查的是學生對信息(表、圖、數據等)的獲取加工能力,【例5-1】.甲醛是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大量用于生產樹脂、合成纖維、藥物、涂料等,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質之一。我國規定:室內甲醛含量不得超過0.08 mg/m3。(1)下列說法或做法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產品以長時間保持水產品的“新鮮”b.剛裝修的新房入住前房間內保持一定溫度并注意通風c.合成“吊白塊”的反應NaHSO3+HCHO→NaO-CH2-SO3H是加成反應d.福爾馬林可用于制作動物標本(或保存尸體)(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擬用甲醛法測定常見銨態氮肥的含氮量[資料:4NH4++6HCHO=(CH2)6N4H++3H++6H2O,所生成的H+和(CH2)6N4H+可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采用酚酞作指示劑]。用甲醛法測定含氮量,不適合的銨鹽是 。(填字母)a.NH4HCO3 b.(NH4)2SO4 c.NH4Cl(3)工業制甲醛的兩種方法如下(數據均為298.15 K下測定):反應I:CH3OH(g)→HCHO(g)+H2(g) ΔH1=+92.09kJ/mol,K1=3.92×10-11反應II:CH3OH(g)+O2(g)→HCHO(g)+H2O(g)ΔH2=-149.73kJ/mol,K2=4.35×1029 綠色化學提倡化工生產應提高原子利用率。反應 (填“I”或“II”)制甲醛原子利用率更高。從反應的焓變和平衡常數K值看,反應 (填“I”或“II”)制甲醛更加有利。② 反應Ⅱ自發進行的條件是 。a.高溫 b.低溫 c.任何條件都自發③ 右圖是甲醇制甲醛有關反應的lgK(平衡常數的對數值)隨 溫度T的變化。圖中曲線(1)表示的是反應 (填“I”或“II”)。(4)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測定居室中甲醛的含量的原理如下:4MnO4-+5HCHO+12H+=4Mn2++5CO2↑+11H2O打開a,關閉b,用注射器抽取室內空氣;關閉a,打開b,再推動注射器,將氣體全部推入酸性KMnO4溶液中,使其充分反應。當B裝置中 時停止推氣。若總共取樣為500 L空氣,則該居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濃度 mg/m3。【參考答案】(1)a(2)a(3)①I II ②c(1分) ③II(4)酸性KMnO4溶液顏色突然褪去 0.375 mg/m3【例5-2】.硫酸鈣是一種用途非常廣泛的產品。(1)下列一般不需要用到石膏[CaSO4·xH2O]的是 ;a.制普通玻璃 b.制普通水泥 c.“點豆腐” d.固定人體骨折部位(2)已知:25℃時,Ksp(CaSO4)=7.10×10-5,Ksp(CaCO3)=4.96×10-9,Ksp(CaC2O4)=2.34×10-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Ca2+與SO42-不能大量共存b.實驗室一般不用稀硫酸與大理石制取CO2c.硫酸鈣固體中加入飽和碳酸鈉,不能轉變為CaCO3固體d.測定未知液中Ca2+含量時,用Na2C2O4溶液做沉淀劑比同濃度的Na2CO3好(3)高溫下,硫酸鈣能跟碳發生下列反應:① CaSO4+4CCaS+4CO② CaSO4+4COCaS+4CO2用數軸表示氣體的成份與的關系(如右上圖) ;(4)為測定石膏化學式中的x值,將一定量石膏放在 坩堝中灼燒,剩余固體質量隨時間變化如右圖。則x= 。AB段物質的化學式為 。加熱到1200℃以上,固體質量還會減輕,產生的兩種氣體中有一種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參考答案】(1)a(2分) (2)c(2分)(3)(4)2 2CaSO4·H2O[或CaSO4·H2O] 2CaSO4 2CaO+2SO2↑+O2↑六.解有機推斷題的注意事項:通讀全題,正向和逆向兼顧,閱讀理解并升華有機信息,大膽運用和遷移所學知識,同時又要做到謹慎細心:(1)正確區分有機化合物的“名稱”、“化學式”、“結構簡式”與“結構式”、有機官能團的“名稱”與“結構”。(2)有機專用名詞:如“加成反應”不可寫為“加層反應”、“消(去)”與“硝(化)”的差別、“戊”與“戌”差別、“苯”與 “笨”、“酯化反應”不得寫為“脂化反應”等(3)正確書寫有機反應條件。(4)官能團在左側時,注意連接的原子:如—NO2與O2N—、—COOH與HOOC—等(5)有機物的書寫“H”原子數必須準確無誤,保證C原子的四價。(6)有機反應需檢查是否遺漏小分子(H2O等)。(7)有機反應中無機酸堿中和等反應容易遺漏,注意檢查。【 例6-1】香精()在食品、藥品、化妝品等方面應用廣泛,用烷烴A合成香精及其他兩種有機物的路線如下:已知:① A只有兩種一氯代物B和C②回答下列問題:(1)和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 (填序號)(2)D物質的名稱為 ▲ (3)由E合成F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類型為 (4)工業用CH3CH2COONa和直接合成該香精,化學方程式為 。(5)以G和某種一元醛和必要的無機試劑為原料合成,設計最合理的方案,寫出合成路線。 【參考答案】(1) ①②④ (2) 1,2-二溴丙烷(3) 縮聚反應(4)CH3CH2COONa+-CH2Cl CH3CH2COOCH2-+NaCl(5)CH3CH2CHO CH3CH(CH2OH)CHO CH3C(CH2OH)2CHO CH3C(CH2OH)2或CH3CH2CHO CH3CH(CH2OH)2CHO CH3C(CH2OH)2【6-2】.某芳香烴X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2。研究部門以X為初始原料設計出如下轉化關系圖(部分產物、合成路線、反應條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H是一種功能高分子,鏈節組成為C7H5NO。已知:Ⅰ. Ⅱ. (苯胺,易被氧化)請根據所學知識與本題所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 H的結構簡式是 。 (2)由F 轉化為G的反應條件是 。 (3) Y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屬于酯類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 種。(4) 由C → D的化學方程式是 ; 阿司匹林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5) 由和其他無機物合成設計最合理的方案,寫出合成路線。 【參考答案】(1)(2)酸性KMnO4溶液 (3)3(4)(5)七.解計算題時的注意事項解化學計算題的關鍵是要能應用化學知識,從定量的角度分析、解決化學實際問題。計算題的情景一般符合客觀事實,具有真實性和一定的應用價值。解此類題目時要注意分析題中信息,弄清變化實質,然后從物質量的關系,應用守恒原則,尋找物質的量之間的轉變和聯系。關于化學平衡常數、化工生產中轉化率、產率的計算、關于混合物成分的計算要加以重視。重點抓住質量守恒、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得失守恒、電解質溶液中的電荷守衡和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計算。解計算題時常出現的問題是(1)不按照要求寫解題過程(2)注意體積的變化:溶液混合通常體積可加和,但若是濃硫酸與水混合不可加和(密度差異過大;注意“稀釋”和“混合”的區別;注意溶液的部分取用等(3)化學方程式寫錯(系數)(4)相對分子質量計算錯(5)關系式看錯或數據引用看錯(6)不注意有效數字的要求(7)若無巧妙的解法,題給的所有數據基本都應被用到【例7-1】.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測定通常是以K2CrO4為指示劑,用AgNO3標準溶液進行滴定。其實驗步驟為:一、配制0.100 mol·L-1AgNO3溶液 準確稱取AgNO3 8.50 g,溶于500 mL不含氯離子的蒸餾水中,搖勻后,貯存于帶玻璃塞的棕色試劑瓶中。二、0.100 mol·L-1AgNO3溶液的標定準確稱取0.585 g NaCl于100 mL燒杯中,用蒸餾水溶解后,轉移到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取配好的NaC1溶液25.00 mL3份,分別置于錐形瓶中,加25 mL水和1 mL 5%K2CrO4液,在不斷搖動下用AgNO3液滴定,至溶液呈磚紅色[2Ag++CrO42-=Ag2CrO4↓(磚紅色)]。實驗測得三次所耗硝酸銀溶液體積的平均值為26.32 mL。三、氯化物試樣中氯的測定準確移取25.00 mL氯化物試液3份,分別置于錐形瓶中,加入25 mL水和1 mL 5%K2CrO4溶液,在不斷搖動下用AgNO3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磚紅色。實驗測得三次所耗硝酸銀溶液的體積的平均值為13.16 mL。回答下列問題:(1)NaCl固體使用前,都要將其置于坩堝中加熱,并用 不斷攪拌,加熱至恒重,再將坩堝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溫備用。如此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2)AgNO3溶液需要標定的主要原因是 。(3)指示劑CrO42-在溶液中存在下列的平衡:2H++2CrO42-2HCrO4-Cr2O72-+H2O,由此判斷該滴定適宜的pH范圍可能是 。(填代號) A.1~6.5 B.6.5~10 C.10.5~14(4)用硝酸銀滴定氯離子達到終點時,c(Ag+)=c(Cl-),若此時要求不生成Ag2CrO4沉淀,c(CrO42-)最大不能超過 mol·L-1,因此,實驗中對指示劑的濃度有較高的要求。(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1.8×10-12)(5)CrO42-的黃色對滴定終點的判斷沒有影響的原因是 。(6)AgNO3標準溶液的準確濃度為 mol·L-1,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為 g·L-1。【參考答案】(1)玻璃棒(1分) 除掉氯化鈉晶體中的水(1分)(2)硝酸銀不穩定,見光易分解,放置之后的硝酸銀溶液的濃度會發生變化,對滴定結果造成影響(1分)(3)B(1分) (4)1×10-2(1分)(5)c(CrO42-)在1×10-2 mol·L-1這樣小的濃度附近時,黃色很淺(1分)(6)0.095(2分) 1.775(2分)八.解物質結構基礎題的注意事項 一般地,這類題比較易得分,可以先解這道題,后解計算題,但也要注意:(1)正確區分“原子結構示意圖”、 “離子結構示意圖”、“核外電子排布式” “核外電子的價電子排布式”和“電子軌道示意圖” “電子式”(2)填寫“空間構型”不等于書寫“雜化類型”“結構式”(3)注意“雜化類型”與“空間構型”的關系,注意“分子間氫鍵”與“分子內氫鍵”(4)正確區分“共價鍵的極性、非極性”與“分子極性、非極性”的差別(5)正確區分配合物、配離子、中心原子或中心離子、配位原子等。【例8-1】.四種常見元素的性質或結構信息如下表,試根據信息回答有關問題。元素ABCD性質結構信息原子核外有兩個電子層,最外層有3個未成對的電子原子的M層有1對成對的p電子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Ar]3d104sx,有+1、+2兩種常見化合價有兩種常見氧化物,其中有一種是冶金工業常用的還原劑寫出B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A元素的氫化物的沸點比同主族相鄰元素氫化物沸點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D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熔點比同主族相鄰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熔點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往C元素的硫酸鹽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A元素的氫化物水溶液,可生成的配合物的化學式為 ,簡要描述該配合物中化學鍵的成鍵情況 。⑸下列分子結構圖中的“ ”表示上述相關元素的原子中除去最外層電子的剩余部分,“ ”表示氫原子,小黑點“ ”表示沒有形成共價鍵的最外層電子,短線表示共價鍵。則在以上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sp3雜化形成化學鍵的是 (填寫序號);在②的分子中有 個σ鍵和 個π鍵。【參考答案】⑴ 1s22s22p63s23p4 ⑵ 高 因為A的氫化物存在氫鍵⑶ 低 晶體類型不同⑷ [Cu(NH3)4]SO4中心原子與配位體之間以配位鍵相結合,內界與外界間以離子鍵相結合 ①③④ 3 2【8-2】.(一)下列是A、B、C、D、E五中元素的某些些性質ABCDE化合價-4-2-1-2-1電負性2.552.583.163.443.98(1)元素A是形成有機物的主要元素,下列分子中含有sp和sp3 雜化方式的是 A. B.CH4 C.CH2=CHCH3 D.CH3CH2C≡CH E.CH3CH3(2)用氫鍵表示式寫出E的氫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氫鍵 。 (3)相同條件下,AD2與BD2分子兩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的是 (寫分子式),理由是 ;(二)下列是部分金屬元素的電離能XYZ第一電離能(kJ/mol)520.2495.8418.8(1)已知X、Y、Z的價層電子構型為ns1,則三種金屬的氯化物(RCl)的熔點由低到高的順序為 。(2)RCl用作有機機合成催化劑, 并用于顏料, 防腐等工業。R+中所有電子正好充滿K、L、M 三個電子層,它與Cl-形成的晶體結構如圖所示。元素R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與同一個Cl-相連的 R+有 個。【參考答案】(一)(1)D(2分)(2)F-H…F F-H…O O-H…F O-H…O(3)SO2 因為CO2是非極性分子,SO2和H2O都是極性分子,根據“相似相溶”原理,SO2在H2O中的溶解度較大(二)(1)ZCl九.考試細節(1)遇到做過的類似題,千萬不要憑記憶直接填答案,結果反而出錯,一定要鎮靜,認真解答,不要思維定勢。(2)遇到難題不要緊張,要知道大家都一樣,切莫過多浪費時間但難題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題,如計算題中的第(1)(2)問。總之該得的一分不丟。(3)考試時合理分配時間,先易后難。可先做無機推斷、有機推斷、物質結構;然后再做實驗題、工業流程題和綜合題。(4)答題時字應盡量規范,不要求書法,但要求盡量地清晰,盡可能避免寫連體字,保持卷面整潔美觀。(5)不留“空白”,對于主觀題,可以采用“分步”、“分點”得分的方法,會多少答多少,即使寫上一些相關的方程式也可能會有一定的分數。(6)草稿紙上的字跡要清楚,過程盡量完整,盡量標明題號,以備自己檢查時用。在草稿紙抄到正式卷子時,要確保準確無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