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主要知識點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主要知識點

資源簡介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主要知識點
第一節 空氣的成分
一、空氣的組成
1、原始大氣的組成:以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甲烷(CH4)和氨氣(NH3)等為主
2、絕色植物出現以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氧氣分別與一氧化碳、甲烷、氨氣作用,使它們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氮氣(N2)。經過數十億年的變遷,終于形成了現在地球上以氮氣和氧氣為主要成分的大氣層。
3、現在,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
氮氣
氧氣
稀有氣體
二氧化碳
水蒸氣和雜質
78﹪
21﹪
0.94﹪
0.03﹪
0.03﹪
4、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教材P61):
實驗原理:銅+氧氣→氧化銅(注射器中的氧氣被細銅絲團消耗)
實驗中的幾個問題:
(1)為什么玻璃管中要裝細銅絲團,而不是裝一根粗銅絲?(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加快反應)
(2)實驗中為什么要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使注射器中的空氣都能盡快與細銅絲團接觸,從而加快反應,使里面的氧氣能盡快被消耗完)
(3)注射器內氣體的體積減少了約1/5,這說明了什么?(空氣中氧氣大約占了1/5的體積)
(4)上述實驗中,如果兩位同學的實驗結果差別較大,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實驗結果不準確,可能是:裝置漏氣;加熱的時間太短;細銅絲表面的雜質未除盡,影響了銅絲與氧氣的反應)
(5)為什么這個實驗可以證明空氣是混合物?(氧氣消耗完后,注射器內還有氣體。這說明空氣中除了氧氣,還有其它氣體)
(6)試推測:實驗完畢(氧氣被消耗完)后,注射器內剩余氣體的性質(不能燃燒;不能與金屬銅反應)
二、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1、工業上制氧氣
空氣——→液態空氣———→
2、空氣中各種氣體的用途:
氧氣的用途:供給呼吸、支持燃燒
氮氣的用途:生產硝酸和化肥;作食品的保護氣(化學性質穩定);液態氮常作致冷劑
稀有氣體的用途:用保護氣(化學性質穩定);作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如霓虹燈)
用氦氣充氣球比氫氣好,為什么?
三、關注空氣質量
1、通風不暢環境中的空氣與新鮮空氣的比較
采集氣體的方法:排水法、針筒抽氣法、氣囊法等
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向集氣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變渾濁,則證明是二氧化碳
對比實驗獲得的結論:通風不暢環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新鮮空氣高
2、空氣的污染
空氣的污染物:①可吸入顆粒物,如:沙塵暴;②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暫時不包括二氧化碳)
空氣質量日報的主要內容:空氣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空氣質量狀況
我國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不包括二氧化碳
空氣污染指數越大,污染越嚴重
空氣質量級別數字越大,污染越嚴重
3、空氣污染的防治措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將含硫的煤先脫硫再使用、開發新能源、植樹造林等
第二節 物質組成的表示
一、元素和元素符號
1、元素:
定義: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元素符號:
表示的意義:①表示一種元素 ②表示一個原子
元素符號也可以表示離子:如用O2-表示氧離子;用H+表示氫離子;用Na+表示鈉離子
例如:H表示:①氫元素 ②一個氫原子
2H表示:兩個氫原子
3、元素與原子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元素是宏觀概念;原子是微觀概念
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原子即講種類,又講個數
元素是一個抽象概念;原子是具體的微粒
聯系: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一定相同)
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非常密切
4、物質的分類:
物質
5、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按質量計算):氧、硅、鋁、鐵、鈣……
6、元素在空氣中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按質量計算):氮、氧……
二、化學式
1、定義:用元素符號和數字表示純凈物組成的式子,叫化學式
2、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①表示一種物質 ②表示這種物質的組成元素 ③表示構成這種物質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離子) ④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各種原子的個數
例如CO2表示:①表示二氧化碳 ②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③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④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
三、化合價與化學式
1、只有元素才有化合價,原子、分子、離子都沒有化合價
2、元素化合價的數值與該元素的離子所帶電荷數相等,正負號也相同。但寫法不同
3、記憶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4、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
5、根據化合價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用十字交叉法。正負化合價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6、常見單質的化學式:
金屬、稀有氣體、固態非金屬:用元素符號本身表示(Cu、Fe、C、P、S、He)
常見氣體單質: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上“2”來表示(H2、O2、N2、Cl2)
四、物質組成的定量表示
1、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2、根據化學式進行的計算:
計算相對分子質量:Mr(NH4NO3)=14+1x4+14+16x3=80
計算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第三節 性質活潑的氧氣
一、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反應原理:過氧化氫 → 水+氧氣
H2O2 H2O O2
還可以用高錳酸鉀(KMnO4)、氯酸鉀(KClO3)制氧氣
2、反應裝置:P76圖
長頸漏斗管口必須插入液面下
導氣管伸進錐形瓶不能太長
導氣管伸進集氣瓶不能太長
該裝置中的長頸漏斗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錐形瓶可用大試管、廣口瓶、燒瓶代替
該裝置適用于固體與液體反應,不加熱制取氣體
3、收集方法
排水法(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氣法(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
4、檢驗方法: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導氣管口(或集氣瓶里),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
5、驗滿方法: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口,木條復燃,則證明已收集滿(用排水法收集不需驗滿)
6、催化劑:“一改變”、“兩不變”
“一改變”:改變(加快或減慢)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
“兩不變”: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改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
二、氧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態氧、固態氧是淡藍色的
2、化學性質:

① 碳+氧氣 → 二氧化碳
C O2 CO2
現象: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呈紅熱狀,放熱,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旺,發出白光,放熱,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結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產物的檢驗:燃燒停止,向集氣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變渾濁。則證明生成的是二氧化碳

② 鐵+氧氣 → 四氧化三鐵
Fe O2 Fe3O4
現象: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結論: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四氧化三鐵具有磁性)
實驗中注意的問題:在集氣瓶中要預先裝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以防生成的高溫物質濺落使集氣瓶炸裂

③ 石蠟+氧氣 → 二氧化碳+水
現象:在空氣中燃燒,產生黃白色火焰,火焰分層,放熱,稍有黑煙,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產生明亮火焰,放熱,集氣瓶內壁有水珠產生,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結論:石蠟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注意:此實驗所需氧氣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不利于觀察燃燒生成的水)
3、為什么可燃物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更劇烈?因為氧氣的濃度越大,可燃物的微粒與氧分子接觸的個數就越多,相同時間內參加反應的微粒數也就越多。反應也就越劇烈。
4、氧化反應:
初中階段的要求:物質與氧的反應叫氧化反應。
高中階段的要求:化合價升高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化合價降低的反應叫還原反應。
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時發生的。
5、氧化物:只含兩種元素,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氧化物是化合物中的一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凌源市| 黑水县| 城口县| 温宿县| 长武县| 灵宝市| 温泉县| 凤冈县| 九龙城区| 达拉特旗| 富裕县| 根河市| 庆安县| 凤阳县| 凌海市| 石景山区| 墨竹工卡县| 随州市| 乌海市| 秦安县| 志丹县| 桐庐县| 正安县| 晋中市| 宜春市| 辉县市| 阳东县| 德阳市| 垫江县| 雷州市| 双牌县| 湖北省| 滨州市| 肇源县| 大同市| 德昌县| 南开区| 沅陵县| 宣武区| 昌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