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化學 第一、二章要點擴展及練習一、實驗部分(其余實驗請詳見課本)1.常見事故的處理事故處理方法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立即用濕布撲蓋鈉、磷等失火迅速用砂覆蓋少量酸(或堿)滴到桌上立即用濕布擦凈,再用水沖洗較多量酸(或堿)流到桌上立即用適量NaHCO3溶液(或稀HAC)作用,后用水沖洗酸沾到皮膚或衣物上先用抹布擦試,后用水沖洗,再用NaHCO3稀溶液沖洗堿液沾到皮膚上先用較多水沖洗,再用硼酸溶液洗酸、堿濺在眼中立即用水反復沖洗,并不斷眨眼苯酚沾到皮膚上用酒精擦洗后用水沖洗白磷沾到皮膚上用CuSO4溶液洗傷口,后用稀KMnO4溶液濕敷溴滴到皮膚上應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無毒有機溶濟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誤食重金屬鹽應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應立即撒上硫粉2.蒸發和結晶 蒸發是將溶液濃縮、溶劑氣化或溶質以晶體析出的方法。結晶是溶質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可以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結晶的原理是根據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種溶劑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過蒸發減少溶劑或降低溫度使溶解度變小,從而使晶體析出。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例如用結晶的方法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3.蒸餾 蒸餾是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餾原理進行多種混合液體的分離,叫分餾。操作時要注意:①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②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底口下緣位于同一水平線上。③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于l/3。④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從上口出。⑤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例如用分餾的方法進行石油的分餾。4.液的配制(l)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計算:算出所需溶質和水的質量。把水的質量換算成體積。溶質是液體時,要算出液體的體積。稱量:用天平稱取固體溶質的質量;用量簡量取所需液體、水的體積。溶解: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攪拌使溶質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主要操作:a.檢驗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計算:算出固體溶質的質量或液體溶質的體積。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固體溶質質量,用量簡量取所需液體溶質的體積。溶解并移液: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約為所配溶液體積的1/6),用玻璃棒攪拌使之溶解,冷卻到室溫后,將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洗滌(轉移):用適量蒸餾水將燒杯及玻璃棒洗滌2-3次,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振蕩,使溶液混合均勻。定容:繼續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處,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相切。搖勻并裝瓶:把容量瓶蓋緊,再振蕩搖勻,然后裝瓶。二、基本原理(一)第一章中各物理量間的基本關系(二)平均摩爾質量的計算1、平均摩爾質量(M)假設混合氣體為1 mol,組成1 mol混和氣體的每一種氣體的摩爾質量與其所占體積比的乘積之和,以g/ mol為單位,就是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平均摩爾質量不僅適用于氣體,對固體和液體也同樣適用。2、求算方法(1)已知混合物的總質量(m混)和總物質的量(n混)M=例1、已知空氣中N2和O2的體積比為4:1,求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 設N2為4 mol,O2為1 mol M== g/ mol (2) 已知標準狀況下混合氣體的密度d混,則M=m/n=m/(V/Vm)= Vm*d混=22.4*d混(3)相對密度:已知同溫、同壓下,混合氣體的密度d混是一種簡單氣體A的密度dA的D倍,則D稱為相對密度。D=例2、某氣體對H2的相對密度為14,求該氣體分子量。 M=2*14=28[點擊試題]1、某物質A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分解,產物都是氣體,分解方程為:2A==B↑+2C↑+2D↑,測得生成的混合氣體對H2的相對密度為d,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B) A、7d B、5d C、2.5d D、2d (二) 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例3、標準狀況下,2.2 g CO2的體積是多少?解法:n(CO2)==0.05 mol。因為標況下Vm=22.4 L·mol-1。 V(CO2)=n(CO2)Vm=0.05 mol×22.4 L·mol-1=1.12 L。答:在標準狀況下2.2 g CO2的體積為1.12 L。例4、在標準狀況下,測得1.92克某氣體的體積為672 mL。計算此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解法一:解:在標準狀況下,該氣體的密度為:ρ標==2.86 g·L-1,標準狀況下,Vm=22.4 L·mol-1。則該氣體的摩爾質量為:M=ρ標×22.4 L·mol-1=2.86 g·L-1×22.4 L·mol-1=64 g·mol-1,即該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解法二:解:標準狀況下,該氣體的物質的量為n==0.03 mol摩爾質量為:M==64 g·mol-1,即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答:此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三)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與物質的量濃度的換算CB== w= 公式在使用時,不帶單位,直接帶數值,結果處直接加單位。(四) 有關溶液稀釋問題的計算稀釋濃溶液時,溶液的質量或體積要發生變化,但溶質的量(質量或物質的量)均不變。為此,在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配制新溶液時,遵循溶質守恒 m1W1=m2W2 C1V1=C2V2(五)電解質及其分類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叫做強電解質。強電解質包括強酸、強堿、大部分的鹽類等物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叫做弱電解質。弱電解質包括弱酸、弱堿、水等物質。電解質溶液導電性的強弱只取決于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跟電解質的強弱沒有必然關系。注意:①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都屬于電解質。對電解質以在水溶液里是否完全(全部)電離為標準劃分,分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②電解質的強弱與其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有關,與其溶解度的大小無關。例如:難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故是強電解質。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電離,故歸為弱電解質。③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的強弱只與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有關。而與電解質的強弱沒有必然的聯系。例如:一定濃度的弱酸溶液的導電能力也可能比較稀的強酸溶液強。④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中,應將“=”改為“≒”。⑤NaHSO4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NaHSO4 =Na++ H++ SO42-;而在熔融狀態下則為NaHSO4 = Na+ + HSO4 (六)離子反應 在溶液中有離子參加或生成的反應。 離子方程式 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離子方程式。 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還可以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步驟依次為“寫、拆、刪、查”。不能改寫的物質是:單質、氧化物、弱酸、弱堿、水、不溶物、氣體等。離子共存問題(1)生成難溶或微溶物質不能大量共存。例如:Ag+與Cl-、Ca2+與CO32-、Ba2+和SO42-等。(2)強酸中不共存的離子有氫氧根和弱酸的酸根,如:ClO-、F-、S2-、HSO3-、AlO2-、PO43-、HS-、H2PO4-、CO32-、SiO32-等。(3)強堿中不共存的離子有:氫離子和弱堿的陽離子,如:NH4+、Fe3+、Cu2+、Al3+、Mg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酸根,如:HCO3-、HSO3-、HPO42-、HS-等。(4)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與S2-、I-; MnO4-與S2-、I-、SO32-、Fe2+;H+和NO3-與S2-、I-、Fe2+等。 (5)有色離子不能存在于無色透明溶液中。Fe3+黃色,Fe2+淺綠色,Cu2+藍色,MnO4-紫紅色(七)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分析氧化劑(氧化性) + 還原劑(還原性) = 還原產物 + 氧化產物幾條簡單規律守恒律——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總數相等,電子得失總數相等。強弱律——具有較強氧化性的氧化劑跟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還原劑反應生成較弱氧化性的氧化產物和較弱還原性的還原產物。即: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價態律——元素處于最高價,只有氧化性,元素處于最低價,只有還原性,中間價態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鄰位轉化率。同種元素:只靠攏,不相交,相鄰價態不反應。難易律——一種氧化劑同時與多種還原劑相遇,與還原性強的還原劑優先發生反應。(八)化學反應的分類練 習選擇題(只有1個正確答案)1.下列物質中,能夠導電的電解質是 A.Cu絲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蔗糖2.下列物質中,不能電離出酸根離子的是 A.Na2S B.Ba(OH)2 C.KMnO4 D.KCl3.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H+、Na+、和SO42- 。下列對于NaHSO4的分類中不正確的是 A.NaHSO4是鹽 B.NaHSO4是酸式鹽 C.NaHSO4是鈉鹽 D.NaHSO4是酸 4.下列物質的水溶液能導電,但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A.HClO B. Cl2 C. NaHCO3 D. CO2 5.今有一種固體化合物X,X本身不導電,但熔化狀態或溶于水中能夠電離,下列關于該化合物X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X是一定為電解質 B.X可能為非電解質 C.X只能是鹽類 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6. 能用H++OH- = H2O表示的是 A.NaOH溶液和CO2的反應 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應 C.NaOH溶液和鹽酸反應 D.氨水和稀H2SO4的反應7.必須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的反應是A.KMnO4 → O2 B.Fe3+ → Fe2+ C.S → SO2 D.CO32- → CO28.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組離子因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Cl(、SO42- B. Ca2+、HCO3(、C1(、K+ C.MnO4(、K+、I(、H+ D. H+ 、Cl( 、Na+ 、CO32(9.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Cl(、SO42- B. Ca2+、HCO3(、C1(、K+ C.Mg2+、Ag+、NO3(、Cl( D. H+ 、Cl( 、Na+ 、CO32(10. (2006北京理綜,8).已知:①向KMnO4晶體滴加濃鹽酸,產生黃綠色氣體;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實驗①產生的氣體,溶液變黃色;③取實驗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試紙上,試紙變藍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上述實驗證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實驗中,共有兩個氧化還原反應C.實驗①生成的氣體不能使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 D.實驗②證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11.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則下述離子組中能與上述離子共存的是 A.CO32-、Cl- B.NO3-、Cl- C.NO3-、SO42- D.OH-、NO3- 12.能正確表示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是 A.氫氧化鋇溶液與鹽酸的反應 OH(+H+ = H2O B.澄清的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 Ca(OH)2 + 2H+ = Ca2+ + 2H2O C.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D.碳酸鈣溶于稀鹽酸中 CO32-+2H+=H2O+CO2(13.在下列化學方程式中,能夠用離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 A.Ba(OH)2+H2SO4=BaSO4↓+2 H2O B.BaCO3+H2SO4 = BaSO4↓+CO2↑+H2OC.Ba(NO3)2+ H2SO4= BaSO4↓+2H NO3 D.Ba(OH)2+ 2KHSO4 = BaSO4↓+K2SO4+2H2O14.重金屬離子具有毒性。實驗室中有甲、乙兩種重金屬離子的廢液,甲廢液經化驗呈堿性,主要為有毒離子為Ba2+,如將甲、乙兩廢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顯降低。則乙廢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 A. Cu2+和SO42- B. Cu2+和Cl( C. K+和SO42- D. Ag+和NO3(15.下列溶液的溶質都是強電解質,這些溶液中的Cl(濃度與50 mL 1 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濃度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50 mL 1 mol·L-1 CaCl2溶液C. 150 mL 2 mol·L-1 KCl溶液 D. 75 mL 1 mol ·L-1 AlCl3溶液16.已知硫酸鉛難溶于水,也難溶于硝酸,卻可溶于醋酸銨溶液中,形成無色的溶液,其化學方程式是:PbSO4+2NH4Ac = Pb(Ac)2+(NH4)2SO4。當Pb(Ac)2(醋酸鉛)溶液中通入H2S時,有黑色沉淀PbS和弱電解質HAc生成。表示這個反應的有關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Pb(Ac)2+H2S = PbS↓+2H Ac B.Pb2++H2S = PbS↓+2H+C.Pb2++2Ac-+H2S = PbS↓+2H Ac D.Pb2++2Ac-+2H++S2- = PbS↓+2HAc17.下列有關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反應中,其原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實驗室中用稀硫酸與鋅粒反應制取 H2 B.實驗室中用高錳酸鉀加熱分解制取 O2C.實驗室中用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加熱制取Cl2 D.實驗室中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CO218.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2NaHCO3Na2CO3+CO2↑+H2O D.CaO+H2O===Ca(OH)219.氧化還原反應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下列生產、生活中的事例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金屬冶煉 B.燃放鞭炮 C. 食物腐敗 D.點制豆腐20. 從硫元素的化合價態上判斷,下列物質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現氧化性的是 A.Na2S B. S C. SO2 D. H2SO421.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是 A.CaCO3+2H+ = Ca2++CO2↑+H2O B.2Fe2++Cl2 = 2Fe3++2Cl(C.HCO3(+H+ = CO2(+H2O D.OH(+H+ = H2O22.下列化學變化中,需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是 A.C→CO2 B.CO2→ CO C.CuO→Cu D.H2SO4→BaSO423.氧化還原反應發生在同種元素之間的是 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C. H2+CuO=Cu +H2O D.2H2O 2H2↑+O2↑24.下列反應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A.5Cl2+I2+6H2O=10HCl+2HIO3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MnO2+4HCl=MnCl2+2H2O+Cl2↑ D.Zn+2HCl=ZnCl2+H2↑25.氫化鈣可以作為生氫劑(其中CaH2中氫元素為-1價),反應方程式如下: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A.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 B.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 D.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26.一定條件下硝酸銨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氮原子數之比為 A.5∶3 B.5∶4 C.1∶1 D.3∶5參 考 答 案1.B 2.B 3.D 4.D 5.A 6.C 7.B 8.C 9.C 10.A 11.B 12.A 13.C 14.A 15.C 16.C17.D 18.B 19.D 20.A 21.B 22.A 23.B 24.C 25.B 26.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