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氧化還原反應
一、一周內容概述
本周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重點介紹了:化學反應的分類,從得氧和失氧觀、化合價升降觀、電子轉移觀分析氧化還原反應,找出氧化還原反應的判斷依據和氧化還原的本質;氧化還原反應有關概念,如氧化劑、還原劑、氧化性、還原性、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等;氧化性和還原性強弱的判斷方法、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
二、重難點知識剖析
(一)化學反應的分類
(二)元素的化合價
元素原子的最外電子層結構決定了原子間是按一定數目相互化合,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數目叫這種元素的化合價。
1、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2、在化合物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全為正值,非金屬元素的化合價一般既有負值又有正值;
3、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
如:原子團的化合價:NO3-、SO42-、SO32-、HSO3-(亞硫酸氫根)、CO32-、HCO3-、ClO3-(氯酸根)、NH4+(銨根)、MnO4-(高錳酸根)、PO43-(磷酸根)。
中心元素的化合價:
4、離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與在生成它們的反應中原子得、失電子數目及離子的電荷數在數值上相等,如NaCl:
共價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與在生成它們的反應中共用電子對的偏向、偏離的對數在數值上相等。如HCl:
共用電子對偏向氯原子,氯元素化合價為-1價;
共用電子對偏離氫原子,氫元素化合價為+1價。
(三)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與本質
1、比較
2、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同時發生,既對立又統一,在反應中化合價上升和下降總數相等,得到電子和失去電子總數相等。
3、特征(或判斷依據):元素的化合價是否發生變化。
4、本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5、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類型反應的關系為
置換反應全部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全部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和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全部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例:有下列反應
屬于四種基本類型反應中:
化合反應的有①④
分解反應的有③
置換反應的有②⑦
復分解反應的有⑧
其中⑤和⑥不屬于四種基本類型反應的任一種
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有①②④⑤⑥⑦
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的有③⑧
(四)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有關概念
聯系:
氧化劑(具有氧化性)→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得電子→被還原劑還原→發生還原反應→得還原產物。
還原劑(具有還原性)→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失電子→被氧化劑氧化→發生氧化反應→得氧化產物。
(五)氧化性和還原性強弱的判斷方法
1、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判斷
2、根據反應方程式進行判斷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3、根據被氧化或被還原的程度不同進行判斷
4、根據反應條件判斷
(六)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常見的氧化劑有: Cl2、O2、S、Fe3+、Cu2+、MnO2、KMnO4、K2Cr2O7、濃H2SO4、HNO3等。
常見的還原劑有: K、Na、Mg、Fe、Fe2+、Cl-、S2-、C、H2、SO2等。
(七)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
1、守恒律
化合價有升必有降,電子有得必有失。對于一個完整的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升高總數與降低總數相等,失電子總數與得電子總數相等。
2、價態律
元素處于最高價,只有氧化性;元素處于最低價,只有還原性;元素處于中間價態,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但主要呈現一種性質。物質若含有多種元素,其性質是這些元素性質的綜合體現。如 HCl,既有氧化性(由氫元素表現出的性質),又有還原性(由氯元素表現出的性質)。
3、強弱律
較強氧化性的氧化劑跟較強還原性的還原劑反應,生成弱還原性的還原產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產物。
4、轉化律
氧化還原反應中,以元素相鄰價態間的轉化最容易;同種元素不同價態之間若發生反應,元素的化合價只靠近不交叉;同種元素相鄰價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5、難易律
越易失電子的物質,失后就越難得電子,越易得電子的物質,得后就越難失去電子。
一種氧化劑同時和幾種還原劑相遇時,還原性最強的先發生反應;一種還原劑遇多種氧化劑時,氧化性最強的先發生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