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年懷寧縣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化學試題分析報告 懷寧縣教育局教研室 鄭立國 懷寧縣馬廟鎮中 吳和寶一、試卷的基本情況1.考試方法。 與07、08年一樣,今年的化學學業考試仍采用閉卷筆答考核的形式。實驗操作考核由各市縣自行考核完成。 閉卷考試時間120分鐘(與物理合卷),試卷卷面滿分60分,另有獎勵分值4分,但總分按不超過60分計,共有試題16題。 2.試題題型 客觀性選擇題占33.3%,填空與簡答題占56.7%(含獎勵分值2分在內),計算題占16.7%(含獎勵分值2分在內)。開放性試題的分值為7分,不低于10%,科學探究類試題分值不低于30%,實驗題分值比例不低于40%(包含在各種題型中),課外材料題的分值比例不低于50%。試卷的易、中、難水平分值比例控制在7:2:1。 二、試題結構分析版塊內容包含題號所占分值所占比例身邊的化學物質4. 8. 10. 11(除第一小題第二空).12.(3).13(3)、(4)、14(2)、15(2)(3)、16(2)2336%物質構成的奧秘3、5、6、7、13(1)、16(1)1117.2%物質的化學變化1、12(1)(2)(4)、13(2)、14(1)、(3前兩空)、15(1)、(4)、(5)、(6)2335.9%化學與社會發展2、9、11(1)第二空、14(3)后兩空710.9%各版塊考核結構分析:三維目標結構分析:題號題型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 價值觀目標考試水平分值1選擇題化學變化、物理變化 金屬材料的煉制 合成材料分析并辨別化學問題關注歷史、熱愛民族B22選擇題生命活動有重要意義的有機物分析并辨別化學問題 科學生活觀B23選擇題物質的組成、分子的特點、有機化合物、元素質量分數計算熱愛家鄉的情感BC24選擇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濃硫酸的稀釋掌握典型的實驗操作B*25選擇題從組成上區分單質和化合物、從結構上區分物質、碳單質的化學性質分類概括能力、用變化與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科學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C26選擇題分子的構成、化學變化的微觀本質、從微觀構成上判斷化合物科學的物質觀ABC27選擇題元素周期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體會科學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價值A28選擇題pH判定溶液的酸堿性科學探究中的識圖能力B29選擇題能源與環境、能源危機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科學生活觀B210選擇題溶解度及其曲線的含義、溶質質量分數、飽和溶液科學探究中的識圖并能比較差異的能力BC211填空金屬材料與有機材料的識別、硬水與軟水的鑒別、酸與碳酸鹽的反應用變化與聯系的觀點解決實際問題從化學的視角觀察身邊的問題ABC512填空簡答化學反應的現象與本質的聯系、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過濾用變化和聯系的觀點分析化學問題。BC713填空簡答化合價、化學方程式書寫、置換反應、、金屬用途、防止金屬銹蝕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知識遷移能力關注身邊的化學物質、珍惜資源BC614填空簡答水的組成、二氧化碳的鑒定、化學反應現象與本質的聯系、一氧化碳科學探究(分析評價實驗方案能力、處理信息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愛護環境B915填空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原理(化學方程式書寫)、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科學探究(處理數據能力、識圖能力)、思維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科學方法BC7+416計算金屬活動性順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簡單計算、溶質質量分數計算數據分析計算C63.幾個變化點 結合上表并與前一年試卷對比,有以下兩點明顯變化: 變化一,考核內容有所更動。從整個試卷來看,此次考核內容基本圍繞幾種常見物質展開,尤其從第二大題的幾個小題可以看出,命題范圍基本為水、金屬、碳的氧化物、氧氣。淡化了酸、堿、鹽知識,也不見了有關化肥的考題。增加了pH與酸堿性聯系的認定,化學反應的微觀表示,有關氧化物的組成推斷,半值法探究的應用考核等。另外,化學用語的考查量有所增加,這有利于學生進入高中階段的后續學習。 變化二,考查側重點發生轉移。今年的考題加強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淡化了對文字表達能力的考查。縱觀試卷,不見了往年唱壓軸戲的實驗方案設計題。并且,很多試題答案是在試題所提供的背景條件下的邏輯思維推理,特別是15題(3)、(4)、(5)題,除了對學生化學素養有要求,還對數學素養進行了考查。三.試題的主要特點1.整合三維目標,注重考查基礎。 2009年初中化學學業考試命題仍以初中化學“雙基”為載體,以能力和科學素養立意,將課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進行全面考查。考試內容覆蓋初中化學核心概念和原理、重點物質、主要化學用語、基本實驗和計算技能,并將課標要求培養的態度、觀點、情感、方法、能力等目標滲透在試題的背景和內涵之中,考查學生持續學習和發展應具有的基本化學學科素質。例如第13題以“未來金屬”為命題背景,考查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有:化合價的判定、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置換反應的判定、防金屬腐蝕的方法;過程與方法目標是: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是:關注新型材料的應用、關注身邊的化學物質、珍惜資源。 2.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全卷定位于“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緊密聯系人文、科技、社會及生活實際,通過設置不同情境,突出實踐性;通過與社會熱點問題的關聯,突出思想性。1、2、3、5、7、9、11、12、13等題都或以實物圖片為材料,或以科技事件為背景,或以生活現實為情境,讓學生充分理解了化學學科的實踐性,體會到了化學學科的應用性。 3.試題注重了實驗能力和探究方法的考查。 實驗是自然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是承載科學思想與理論的軀干。重視實驗的考查就是重視科學素養的培養。本卷中4、11、12、14、15題都涉及到了化學實驗能力的考查。所占比例超過1/3,對學生的科學方法與素養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也為教師的今后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而注重探究方法的考查,是本卷中的一大亮點。安徽省中考化學試題多年來一直突出從不同角度對科學探究進行考查,尤其是今年,通過15題“半值法”的介紹應用,既考查了學生分析圖表獲取信息的能力,又讓學生體會了這種探究方法的使用及好處,在考查當中還“秀”了一把新授的功能,在通過試題滲透科學探究、強化過程方法的考查與引導方面,作了進一步探索。 4.體現試題的教育價值,凸顯人文情懷。 試題的教育性,是指試題對學生的興趣、基本觀點、態度、情感、思想、學習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諸多方面潛移默化的熏陶。2009年的許多試題都注意將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進行融合,蘊含基本觀點、生活科學知識、環保意識、科學的方法。尤其是聯系實際的命題,給學生和教師留下深刻印象。如第9題及第11題都很好的體現了“處處留心皆化學”的意識。試題素材多取自社會生活和現代科技,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較好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祁門紅茶、稀土元素、未來金屬”等),有較強的教育價值。命題角度較新穎,從情境設置、語言敘述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如卷首的注意事項、試卷設計力求圖文并茂、試卷用詞“請”、“小明、小亮、某活動小組”(讓學生融入試卷),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四.抽樣分析閱卷結束,我們隨機抽取了10本考試試卷,有效試卷294份。具體情況如下:1. 成績抽樣統計結果:題號12345678910滿分2222222222均分1.651.761.641.711.341.541.531.831.861.09難度0.830.870.820.860.670.770.770.920.930.55標準差0.620.640.780.650.950.880.800.580.501.01區分度0.300.250.420.350.700.700.530.140.150.94 題號11 12 13 14 15 16滿分 5 7 6 97+4 6均分 3.7 4.1 4.2 3.8 3.8 2.4難度 0.74 0.59 0.70 0.42 0.35 0.4標準差1.49 1.93 2.10 2.75 2.83 2.76區分度0.58 0.62 0.67 0.78 0.68 0.92分析上表,得分較低的有5、10、12、14、15、16,這些題目涉及到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有:單質的組成、碳單質的化學性質、物質的溶解性與溶解度、溶解度曲線圖、溶質質量分數、飽和溶液、過濾、金屬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質量守恒定律、一氧化碳的還原性、氧氣的實驗室制取、,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過程與方法目標有:物質的組成結構決定物質的種類,化學變化現象與本質的聯系,物質的組成結構決定物質的變化規律、半值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考核主要是:空氣污染的防治,科學探究方法的最簡化等。以上方面應成為教師后期教學的注重點。 2、分數段人數及優秀率和及格率分數(段)(分)0—1011-2021-3031-4041-5051分以上及格滿分人數8374760717117010百分率2.72%12.59%15.99%20.4124.15%24.15%57.82%3.4%抽樣最低分3分,最高分64分,可以看出,今年的學業水平考試及格率略高于去年的55.1%,優秀率遠高于去年的19.9%,滿分率也高于去年的2%,說明今年的試題難度較去年有所下降,區分度有所減弱。五、錯答實錄1、選擇題錯選情況從上表可以看出,第5題錯誤主要在C答案,原因可能是不能正確理解碳單質的還原性,把碳單質的還原性局限于木炭的還原性.第10題錯誤主要在D答案,原因可能是發現不了C答案的錯誤,再加上沒有正確理解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溶解度的關系,導致強行選D。2、主觀題錯答情況(1)一些共同性嚴重問題①錯別字嚴重11題中的“鋁、醋”,12題中的“濾、漏”,13題中的“置”,14題中的“渾濁”等字詞均有各種各樣的錯別字。②元素符號書寫不規范如“Cu”寫“Ca”,“K”寫“k”③化學式或化學方程式書寫出錯,如13題出現有“NaCl4”“Na2”。不配平,亂用“↑”、“↓”等錯誤也頗為常見。④語言描述不規范如實驗方案只寫所加試劑或使用方法,不寫現象;物質用途填寫過于空范,如鐵的用途寫作“做鐵器”、“做工具”等;處理方法漏掉關鍵字或關鍵處出錯,如13題防銹寫成除銹方案,15題尾氣處理方法寫成放置酒精燈(漏掉“點燃”兩個關鍵字)等等,不一而足。(2)、各題常見錯誤第11題主要是共性錯誤中的①、④兩點,還有少數學生把玻璃當做有機合成材料,說明對化學常識知識缺乏。第12題第1空中錯寫、多寫較為普遍,說明平時教學中關于金屬的化學性質處理中忽略了這一現象,第13題除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不規范及錯別字外,化合價的判斷錯誤,化學反應類型的判斷錯誤等現象也不少,這說明部分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雙基”落實不到位。第14題第(1)空有部分同學漏掉關鍵元素“H”的書寫,還有部分學生畫蛇添足地多寫了“C”,少量學生把元素符號寫成物質“H2”等。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黑色固體的填寫,錯誤答案竟有“Fe2O3、CaO、CaCO3”等,銅的顏色也錯誤百出,如黃色、藍色、大花色、銀白色、紅褐(棕)色等。第3小題將“支持”寫為“能”、“同意”、“是”等不按要求答題,還有錯填不支持的。至于后面理由的書寫更是五花八門,得分率很低。當然,本題答案制訂不完整,也是導致得分率下降的一個原因。第15題常見錯誤有化學式寫錯如“KMnO4”寫成“KMnO2”,“MnO2”寫成“MnO4”,再就是數據分析不準確,如第(5)小題中絕大多數學生填寫成85或87,第(3)小題中常見錯誤答案為20%、40%、60%、35%等。需要指出的是,獎勵題第(5)小題要求考生具有對數據處理的能力,學會看圖取數值并對半值法能理解。此題解題與化學知識和技能關系不大,屬對數學技能的考查。第(6)小題得分率相對較高,只要能讀懂題意就能得分。因此,我認為加分題沒有起到很好的加分效果。第16題中第1小題出錯的原因主要是對3.5g固體成分不能識別,有人認為是鋅,有人認為是ZnSO4,出現此現象說明對物質性質不了解,還有計算結果出錯。較為嚴重的是反應原理不清,寫出“Cu+H2SO4=CuSO4+H2↑”的方程式,其它方面如相對分子質量弄錯,題設未知數出錯,格式不規范,質量與質量分數混為一談等也很普遍。六.幾點建議1、尊重教學規律,提高學生激情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真正的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是激勵、喚醒和鼓舞。而對個性張揚、興趣廣泛、活潑好動的教學對象,我們必需要尊重他們的認知規律,尊重信息化時代的教學規律,充分運用一切積極的教學手段,多激勵,少指責,多啟發,少灌輸;多放開,少強制,喚醒激情,提高興趣,讓每一位學生自動融入到“我要學”的主潮流當中。2、重視“雙基”培養,加強規范性訓練抽樣表明,“雙基”培養急需加強,規范性解題格式,規范性語言描寫在許多學生當中表現不足,加強學生規范化答題訓練應該引起我們每一位化學老師的足夠重視。平時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做到示范到位,引導到位,要求到位,落實到位,通過競賽,評比的方式,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重視起來,掌握起來。3、加強科學探究方法的引導“授之魚,不如授之漁”,技能與方法才是學習的靈魂所在。我們要努力克服注重講解,忽視操作,注重驗證,忽視探究;注重結論、忽視描述;注重結果,忽視過程的教學誤區。教師應有選擇性地引起課外資源,交給學生方法,使之思考并運用。4、關注生活,突出知識應用性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也是化學學科的價值所在,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用化學的視角觀察社會的發展和周圍的事物。在夯實基礎的同時,將化學知識與社會、科技、生活有機聯系,使學生認識到化學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化學,更是生活中的化學、社會中的化學,提高其重視程度。 二00九年十二月附:2009年安徽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化學試題注意事項:1.???? 本卷共三大題,滿分60分。化學與物理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S-32?? Cu-64?? Zn-65一.? 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主將選出的答案序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1.材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下列不同時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 A. 石器??? ?????????? B.青銅器??? ??? ??? C.鐵器??? ????? D.高分子材料2. 下列各組食品中蛋白質含量最豐富的是………[??? ]A.黃瓜、西紅柿????? B.雞蛋、牛肉?????? C.米飯、大饃??? ? D.蘋果、梨子3.我省的祁門紅茶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由于香葉醇(C10H18O)的含量高于普通茶葉的幾十倍,因而具有獨特的玫瑰花香。下列關于香葉醇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 B.聞到玫瑰花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 C.屬于有機化合物????? ?????????????????????????? D.組成元素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4. 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正確的是………[??? ]?? ??????????? A.點燃酒精燈???? ??? B.檢驗氣密性??????? C.稀釋濃硫酸???????????????? D. 收集氫氣5. 科學家利用精密的儀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個或幾個原子層厚的“碳片”(示意圖如下),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碳片是一種單質 ??? ??? B. 碳片和C60是同一種物質?? C. 在一定條件下,碳片可還原氧化鐵? ?? D. 碳片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26.下圖是兩種氣體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B.反應后生成了兩種新的化合物C. 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可分?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7.我國著名化學家徐光憲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領域做出杰出貢獻,榮獲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不技術獎”。鈰(Ce)是一種常見的稀土元素,下列關于鈰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原子序數是58????? B.相對原子質量是140.1?? C.質子數是58?? ?????D.鈰元素是非金屬元素8.實驗測得下列四種溶液的pH如下圖所示:?? 其中溶液呈堿性的是………[??? ]?? A.稀硫酸 ????? B.碳酸 ????? C.碳酸鈉溶液? ????D.氯化鈉溶液9.下列做法或舉措與“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無關的是………[??? ]?? A.珍愛生命,拒絕毒品?????????????? ??B.積極開發和利用新能源? C.嚴禁就地焚燒秸稈?????? ?????????? D. 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10. “食鹽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鈉中加入碘酸鉀。右圖是氯化鈉和碘酸鉀的溶解度的曲線圖。下更說法錯誤的是………[?? ?]??? A.氯化鈉易溶于水? ?????????????B.碘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C.20時不可能制得相同質量分數的碘酸鉀溶液和氯化鈉溶液D. 20時兩者的飽和溶液,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大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34分11.(5分)右下圖標出的是有關熱水瓶的組成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所標物質中為金屬材料的是 _______(寫一種即可),為有機成材料的是________。(2)使用幾天后,瓶膽內壁有水垢出現,這是因為水的硬度較大的緣故。請你寫出一種鑒別硬水與軟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用廚房中的一種常用物質(寫名稱)_________除去瓶膽內壁的水垢(已知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12.(7分)某活動小組用廢銅制取硫酸銅溶液,實驗過程為:??(1)廢銅在空氣中加熱后得到的氧化銅中含有少量銅,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 加熱時氧化銅易分解生成銅?????? b. 銅與氧氣沒有完全反應c. 加熱時不能與氧氣反應(2)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I的名稱是__________,該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__________。(4)盛放硫酸銅溶液不宜用鐵制容器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6分)鈦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點高、抗腐蝕性遠優于不銹鋼等優良性能,被譽為“未來金屬”。地球表面富含鐵礦石,鈦鐵礦石的主要成分是FeTiO3。(1) 已知FeTiO3中鈦的化合價+4價,則鐵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 ?? (2) 冶煉金屬鈦時,將鈦的化合價轉化為TiCl4,TiCl4再與Na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Ti和NaCl。請寫出后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標出反應條件),其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3)在冶煉鈦的同時,還得到金屬鐵,請舉出鐵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4) 鐵比鈦易生銹,請寫出防止鐵生銹的一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14.(9分)類比法是化學研究物質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學性質與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熱條件下也分解,僅生成三種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此展開探究:??? (1)小明首先根據草酸中含有__________元素,可推測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對分解生成的其他產物進行猜測、驗證:[假設一] 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實驗一:將生成的氣體通往澄清的石灰水,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據此判斷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假設二] 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實驗二:小明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從而證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請回答:A裝置中黑色固體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A裝置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討論交流:?小芳認為,小明的“實驗二”不需要B裝置也能夠推斷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觀點: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請說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芳認為,從環保的角度看,“實驗二”裝置有一個缺陷,請你指出該缺陷:______處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15.(7分)小亮發現:收集的氧氣占集氣瓶容積的60%(空氣占40%)時,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濃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對此展開探究:第一組實驗:取5只集氣瓶,編號為①、②、③、④、⑤,分別裝入其總容積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恰好把5只集氣瓶中的水排去。將帶火星的木條依次插入①~⑤號瓶中,記錄實驗現象。小亮在前一組實驗的基礎上又做了第二組和第三組實驗,三組實驗的數據和現象見下表。?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集氣瓶編號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①收集的O2占容積的體積分數(%)1020304050313335373934帶火星條的狀況微亮亮很亮復燃復燃很亮很亮復燃復燃復燃很亮請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一個實驗室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用帶火星的木條驗滿氧氣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填“是”或“否”)。(3)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瓶中空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______%。(4)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最低為______%時,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時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______%(計算結果保留整數)。注意:若答對(5)、(6)兩小題將獎勵4分,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60分。(5)用帶火星的木條直接檢驗雙氧水受熱分解產生的氧氣時,往往難以復燃,這是因為在加熱生成氧氣的同時產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時混合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右下圖所示。若只考慮氧氣的體積分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欲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應將加熱雙氧水的最高溫度控制在______℃。(6)采取“半值法”探究能減少實驗次數。例如:第一組實驗若按③、④的編號順序進行實驗,即可確定下一組實驗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應在30%~40%之間,從而省去編號為①、②、⑤的實驗。同理,第二組實驗可以省去的實驗編號為____________?三、本大題共6分16.(6分)稱取銅、鋅混合物粉末10.0g置于燒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應,直至固體質量不再減少為止,此時用去49.0g稀硫酸,剩余固體3.5g.(1)該混合物粉末中銅的質量分數為多少?(2)所用的稀硫酸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2009年化學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A? 2、B? 3、D? 4、B? 5、B? 6、D? 7、D? 8、C? 9、A? 10、C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34分。11、(5分)(1)鋁薄片(或不銹鋼)(1分)塑料(1分)(2)向盛有水的燒杯中加入肥皂水,攪拌,有大量泡沫產生的則為軟水(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2分)(3)食醋(1分)12、(7分)(1)b(1分)(2)CuO + H2SO4 = CuSO4+H2O(2分)(3)過濾(1分)漏斗(1分)(4)CuSO4+Fe=Cu+FeSO4(2分)13、(6分)(1)+2(1分)(2)4Na+TiCl4=Ti+4NaCl(2分)置換反應(1分)(3)鐵用于制作機床底座(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1分)(4)鐵表面刷油漆(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1分)14、(9分)(1)氫(或氫和氧)(1分)(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1分)CuO(1分)黑色固體變為紅色(1分)(3)支持(1分)只要根據氧化銅由黑色變為紅色,就可判斷三種氧化物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2分)缺少尾氣處理裝置(1分)將尾氣通到酒精燈的火焰上(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1分)15、(7分)(1)2H2O2?==O2↑+2H2O(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2)否(1分)(3)21(1分)(4)35(1分)49(2分)(5)(6)兩小題共獎勵4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60分。(5)82(81~84之間約給分)(2分)(6)①、④、⑤(2分)三、本大題共6分16、(6分)(1)銅的質量分數= 100%=35.0% (2分)(2)設所用稀硫酸溶質的質量分數為xZn??? +?? H2SO4????? =? ZnSO4???? +???? H2↑??? 56???????? 98 10.0g-3.5g?? 49g·x? 答:略。(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