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0年高考專題訓練題精選-無機推斷題(一)1(15)右圖中每一方框的字母代表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已知氣態烴D(其密度在同溫同壓下是氫氣密度的13倍)跟物質F反應時產生明亮而帶濃烈黑煙的火焰。請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物質的化學式(分子式):A 、B 、E 。2.(10分)右圖中,A、C是工業上用途很廣的兩種重要化工原料,B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H、G是正四面體結構的非極性分子,H是一種重要的能源,J是一種耐高溫材料,K是由兩種常見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圖中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沒有列出)請按要求回答:(1)寫出B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G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應②進行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4分)A和B均為鈉鹽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堿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為相關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請回答:(1)寫出A、B和C的化學式:A ,B ,C 。(2)依次寫出A→D和D→E(E中含有某+5價元素的含氧酸根離子)的離子方程式: , 。(3)寫出將SO2氣體通入K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寫出由F→H的化學方程式: 。4.(15分)下圖是無機物A~M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關系(部分產物及反應條件未列出)。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組成的單質中熔點最高的金屬,K是一種紅棕色氣體。請填寫下列空白:(1)在周期表中,組成單質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2)在反應⑦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3)在反應②③、⑥、⑨中,既屬于化合反應又能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的是_____(填寫序號)。(4)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將化合物D與KNO3、KOH共融,可制得一種“綠色”環保高效凈水劑K2FeO4(高鐵酸鉀),同時還生成KNO2和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5分)A、B、C、D是按原子序數由小到大排列的第二、三周期的元素的單質。B、E均為組成空氣的成分。F的焰色反應呈黃色。在G中,非金屬元素和金屬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 :2。在一定條件下,各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右(圖中部分產物未列出):請填寫下列空白:(1)A是 ,C是 。(2)H與鹽酸反應生成E的化學方程式是 。(3)E與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F與G的水溶液反應生成I和D離子方程式是 。6(06江蘇20)(10分)下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圖(有關反應的條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已知: A.A、B、C、D是非金屬單質,其中B、C、D在常溫常壓下是氣體。 B.反應①②是化工生產中的重要反應。 C.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是常用的氮肥。 D.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與NaOH溶液反應而制得。 E.化合物J由兩種元素組成,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2。請按要求填空:⑴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⑵C的結構式______________;H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⑶L的溶液與化合物E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⑷化合物J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7(14分)中學化學中幾種常見物質的轉化關系如下:將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為分散質的紅褐色膠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紅褐色膠體E粒子直徑大小的范圍: 。(2)A、B、H的化學式:A ,B ,H 。(3)①H2O2分子的電子式: ② 寫出C的酸性溶液與雙氧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寫出鑒定E中陽離子的實驗方法和現象: (5)在C溶液中加入與C等物質的量的Na2O2,恰好使C轉化為F,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8.(06全國理綜I)27(15分)置換反應的通式可以表示為:單質(1) + 化合物(1) ==單質(2) + 化合物(2)請寫出滿足以下要求的3個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數都小于20;②6種單質分屬于6種不同的主族9. Q、R、X、Y、Z為前20號元素中的五種,Q的低價氧化物與X單質分子的電子總數相等,R與Q同族,Y和Z的離子與Ar原子的電子結構相同且Y原子序數小于Z。(1)Q的最高價氧化物,其固體屬于________晶體,俗名叫_____________。(2)R的氫化物的分子的空間構型是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____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它與X形成的化合物可作為一種重要陶瓷材料,其化學式是___________。(3)X的常見氫化物的空間構型是____________;它的另一種氫化物X2H4是一種火箭燃料的成分,其電子式是__________。(4)Q分別與Y、Z形成的共價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和_______;Q與Y形成的分子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______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10.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屬元素,Y、Z是非金屬元素。(1)W、X各自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可以反應生鹽和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2)W與Y 可形成化合物W2Y,該化合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__。(3)X的硝酸鹽水溶 液顯______性,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Y的低價氧化物通入Z單質的水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比較Y、Z氣態氫化物的穩 定性_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6)W、X、Y、Z四種元素簡單離子的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7)Z的最高價氧化物為無色液體,0.25 mol該物質與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種稀溶 液,并放出QkJ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A、B、C是短周期ⅠA和ⅡA族元素的碳酸鹽,它們的質量分別為 mA、mB、mC,與足量鹽酸完全反應,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分別為nA(HCl)、nB(HCl)、nC(HCl)。已知:。mA=mB+mC,nA(HCl)=nB(HCl)+ nC(HCl)。請填空:(1)寫出短周期ⅠA和ⅡA族元素形成的所有碳酸鹽的名稱:(2)若以MA、MB和MC分別表示A、B、C的相對分子質量,試寫出MA、MB和MC三者的相互關系式 。(3)A的正確選擇有 種,其化學式為: 。(4)若A和B為ⅡA族元素的碳酸鹽,C為ⅠA族元素的碳酸鹽,則A、B、C的化學式依次是 ,mB︰mC=1︰ 。(保留2位小數)無機推斷題(一)答案1 A:CaC2,B:H2O,D:C2H2,E:CO2,H:Ca(HCO3)22(1)Al (2)Al3++3AlO2—+6H2O=4Al(OH)3↓(3)光照 過量Cl2(4)Al4C3 12H2O=4Al(OH)3+3CH4↑3(1)NaI NaClO AgI(2)2I-+ClO-+H2O=I2+Cl-+OH- I2+5ClO—+2OH—=2IO3-+5Cl-+H2O(3)Fe3++SO32-+2H2O=Fe2-+SO42-+4H+(4)Cl2+2NaOH=NaClO+NaCl+H2O4.(1)四(或4);Ⅷ。 (2)1:2。 (3)③。 (4)3Fe2++NO3- +4H+ = 3Fe3++NO↑+2H2O。(5)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5、(15分)(1)A:碳(或C) C:鈉(或Na)(2)Na2CO3+2HCl==2NaCl+CO2↑+H2O(3)2CO2+2Na2O2==2Na2CO3+O2(4)Na2O2+S2-+2H2O==4OH-+S↓+Na6:(1)2NH3+H2SO4==(NH4)2SO4 (2)N≡N (NH4)2SO3或NH4HSO3 (3)ClO-+SO2+2OH-==Cl-+SO42-+H2O (4)N2H47.(14分) (1)1nm—100nm (2)Fe FeS H2SO4(稀) (3)① ② 2Fe2+ +H2O2 +2H+ ==2Fe3+ +2H2O(4)取少量 E于試管中,用膠頭滴管入 NaOH溶液,加熱試管,可觀察到試管口處濕 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或其他合理答案) (5)4Fe2+ +4Na2O2+6H2O ==4Fe (OH)3↓+O2↑+8Na +8.2Al+6HCl==AlCl3+3H2↑2F2+2H2O==4HF+O2 2Mg+CO2===2MgO+C(其它合理答案也行)9(1)分子;干冰。 (2)正四面體;非極性;Si3N4。 (3)三角錐; 。 (4)CS2;CCl4。 ;非極性。10(1)Al(OH)3+OH-=AlO2-+2H2O。(2)(3)酸 Al3++3H2O Al(OH)3+3H+。(4)SO2+Cl2+2H2O=H2SO4+ 2HCl。(5)HCl>H2S。(6)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1。11.(13分)(1)碳酸鋰,碳酸鈉,碳酸鈹,碳酸鎂(2)mA/MA=mB/MB+mC/MC(或MB<MA<MC;MC<MA<MB 以及其它合理答案)(3)2種 Li2CO3 MgCO3(4)MgCO3,BeCO3,Na2CO3 1.0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