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趣 味 化 學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趣 味 化 學

資源簡介


趣 味 化 學
(修訂版)
方珍忠 編著
2009.7.
編者的話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本書編寫的主要意圖是:孩子在學習了初二的《物理》,知道了壓強的有關基本知識和普通的一些量器(如:量筒、托盤天平等)的用途以后,設計一些趣味性的實驗,讓孩子在實驗過程中去獲取一些在初高中《化學》教材中將涉及到的常規實驗知識的直觀感悟。
在“認識幾種儀器”一節的實驗過程中,指導老師盡可能地少講,盡可能地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哪怕是他們做錯了,或者說是做了其他實驗,都應該要允許,整個過程中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在實驗中思考的習慣,同時在玩儀器的過程中知道不同的儀器它們的功能的不同和同樣一種儀器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功能。
在“幾種物質的分離方法”一節的實驗過程中,同樣指導老師還是盡可能地少講,讓孩子在一些生活經驗和常識的基礎上,邊動腦邊實驗,不要怕實驗失敗,要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重新實驗,自己去發現失敗的原因,從而在實驗中獲取對實驗操作的直觀感悟,這才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本節和以后的教材中特意在一些常見物質后加注了化學式,可引導孩子適當地進行記憶。
在“幾個趣味實驗”一節的實驗過程中,特別注意藥品的使用安全問題,要提醒孩子藥品使用的“三不”原則,設計這一節的目的是用幾個趣味性實驗引發孩子對化學學習的興趣,知道化學在日常工作和學習、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廣泛的用途,有一些知識孩子可能不理解,可以加以解釋,不一定要求他們理解,主要是對實驗過程的參與和體會,有些比較復雜或危險的操作我們要事先幫他們完成。
經過一輪試用,作了一些修改,如還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謝謝!

方珍忠
2009.7.18.
認 識 幾 種 儀 器
1.量筒與膠頭滴管
儀 器:10mL量筒、100mL量筒、膠頭滴管、100mL燒杯 。
一.感受膠頭滴管的使用:
1.膠頭滴管的作用:
(1)根據自己的操作習慣,想辦法控制滴管中的水,讓水形成水滴。
(2)游戲:往10mL的量筒中逐滴加入40滴水。
游戲規則:滴管口必須放在量筒口的正上方,水滴必須可數,用時最短且水滴在外面的數量最少的勝利!
2.總結:合理正確使用膠頭滴管的方法:
1滴水的體積有多大?
二.量筒的規格(即最大量程):10 mL 、2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
1000mL、2000mL等。
(1)觀察量筒的刻度結構:
(2)觀察量筒的“0”刻度在哪里: ,為什么?
回家觀察一下溫度計的“0”刻度在哪里: ,為什么?
三.量筒的讀數:
A.在10 mL的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
①注意讀數方法(平視)和量筒中液面的情況。讀出的數據是: 。
②若用仰視方法讀數,記錄讀出的數據是: 。
③若用俯視方法讀數,記錄讀出的數據是: 。
想一想:為什么數據不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偏差?有什么規律?

B.用10 mL的量筒量取8.5 mL水,怎么操作?(比賽:看誰又快又準)
①若整個過程用仰視方法讀數,實際量取出水的體積是多大?
②若整個過程用俯視方法讀數,實際量取出水的體積是多大?
想一想:為什么數據不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偏差?有什么規律?
四.量筒的選擇:
[實驗一] 用10mL的量筒量取10 mL的水,直接倒入另一個10 mL的量筒,觀察體積的變化。
[實驗二] 用10mL的量筒量取10 mL的水,先倒入一個100 mL的量筒中,再倒入另一個10 mL的量筒,觀察體積的變化。
思考: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
[實驗三] 用100 mL的量筒量取10 mL的水,倒入另一個10 mL的量筒,觀察體積的變化。
[實驗四] 用10mL的量筒量取10 mL的水倒入100 mL的量筒,再重復操作9次,觀察100 mL的量筒中水的總體積是否為100mL。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2.托盤天平與砝碼
儀器用品:100mL燒杯 、托盤天平(帶砝碼)、藥匙、紙張2張、砂子和米少量(自備)。
一.觀察托盤天平的構造:
1.哪些部件可以移動?
2.游碼刻度尺的“0”刻度在哪里? 是靠游碼的左邊還是右邊?
刻度尺上的最小一格的讀數是多大?
3.這些部件移動以后會有什么變化?
比一比:看誰最快把天平調平。
二.砝碼與稱量物:
1.砝碼應放在 盤,原因是
試一試:把游碼往右稍微移動一定距離,觀察天平的兩盤高度的變化,從這里能得出什么規律?
2.砝碼盒里有

思考:(1)怎樣使用砝碼更合理?能用手抓么?

(2)所用的天平所能稱出的最大質量是多少?怎么確定?
三.體驗操作:
1.稱取10.0克砂子。
(1)若把砝碼放在左盤,砂子放在右盤,稱出來的砂子還是10克嗎?
(2)若要稱取12.2克砂子,應該怎么稱?
(3)若把砝碼放在左盤,砂子放在右盤,稱取12.2克砂子,想一想:實際稱出的砂子的質量是多少?還是12.2克嗎?
想一想:同樣是“把砝碼放在左盤,砂子放在右盤”,稱出的砂子質量為什么不一樣?
(4)考一下自己:若把砝碼放在左盤,砂子放在右盤,希望稱取12.2克砂子,則砝碼和游碼應該怎樣設置?

2.測定一定量(隨意)砂子的質量。想一想:怎么用砝碼更合理?
3.一粒米的質量是多大?用托盤天平可以稱嗎?如果可以,怎么稱?
4.稱取10.0克水。想一想:怎么稱?
思考:要想取用一定量的水,是用稱(質量)還是用量(體積)?
哪一種操作更便捷?
3.廣口瓶與集氣瓶
儀器用品:廣口瓶、集氣瓶、玻璃片、水槽、雙孔塞、長玻璃彎管(2個)、短玻璃彎管、橡膠軟管(長短各一條)、1000mL量筒、吸管(自備)。
一.認真觀察廣口瓶與集氣瓶的異同。
1.從瓶口的處理情況分析:
2.從廣口瓶與集氣瓶的用途上分析:
3.分別用廣口瓶與集氣瓶裝滿水后,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再分別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要求瓶中不留氣泡。這兩個過程中有什么不一樣的現象,想一想:為什么?

動腦操練:(1)我們看到集氣瓶里什么都“沒有裝”,怎樣用實驗驗證集氣瓶里其實充滿了一種物質——空氣。
(2)用集氣瓶采集一瓶實驗室里的空氣。
二.把裝滿水且倒置在水槽中的集氣瓶緩緩地往上提,觀察在瓶口未離開水面和瓶口離開水面以后有什么不同的現象?想一想:為什么?

動腦操練:用集氣瓶收集一瓶自己呼出的氣體。
三.用帶有一長一短兩支導管的雙孔橡皮塞塞在廣口瓶的瓶口上(如圖)。
1.若廣口瓶里事先裝半瓶水,再從長導管口(A端)吹氣,觀
察現象并比較一下用力吹氣和不用力吹氣有什么不一樣。在
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有見過這個裝置?或在吹氣過程中一直
用手指堵住短導管口(B端)不放,觀察吹氣后的現象。為
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
2.若從短導管口(B端)吹氣,現象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
動腦操練:測一測你的肺活量,你一口氣吹出的氣體的體積有多大?
如果說給你以下兩種裝置,你覺得哪一種更好?
(注意:對男生而言,一般的量筒可能不夠大!)
A B
3.用橡膠軟管把長導管管口與自來水管相連接,打開水龍頭開關,觀察現象,并用手放在短導管口感覺一下。
4.用橡膠軟管把短導管管口與自來水管相連接,打開水龍頭開關,觀察現象.
想一想:現象為什么不一樣?第1個裝置可以用來作什么用?

幾種分離混合物的方法
1. 過 濾
[情境一]:現在有一份食鹽(NaCl)和一份砂子,把它們混到了一起,想一想:要把它們分開,怎么辦?分開后的砂子與原來的砂子相比較,有沒有減少,我們怎么知道?用什么方法證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
知識貯備:①砂子不溶于水(H2O)。
②食鹽可溶于水。
③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用過的篩子的用途。
④測定物質的質量大小可用托盤天平。
新知識補充:濾紙是一種可以讓水順利透過的紙,
但泥砂卻不能透過。
實驗前的準備:
1.過濾器的準備:①選擇一個漏斗和一張濾紙,
②想一想:怎么把濾紙放進漏斗?
③怎樣安裝一個右圖所示的過濾裝置?
2.托盤天平的使用:①調整好托盤天平,準備稱量。
②分別稱取20 克砂子和20克食鹽。
實驗用品:鐵架臺(帶鐵圈)、漏斗、濾紙、玻璃棒、燒杯(2只)、托盤天平、藥匙。
實驗步驟:①將稱量好的砂子和食鹽混合于燒杯中。
②加入少量水使其中的食鹽完全溶解。
③過濾。
④稱量濾渣。
⑤保留濾液(食鹽水)以備下一個實驗用。
思考:1、步驟②的水為什么只加少量而不是越多越好?
2、步驟④的稱量合適不合適?為什么?應該怎么辦?
3、用同樣的實驗方法還可以分開什么樣的混合物?舉例說明。
感悟:要想分開 的混合物,都可以用過濾的方法。
2. 蒸 發
[情境二]:在[情境一]的實驗中我們只實現了砂子與食鹽水的分離,但食鹽與水還是混合在一起。如果我們現在就想把食鹽和水分開,從而實現把砂子與食鹽分開后得到混合前的砂子和食鹽,怎么辦?
知識貯備:①常溫下,水(可用H2O表示)為液態,當溫度升高到100℃(水的沸點)時就會轉變為水蒸氣而汽化。
②食鹽(化學名為氯化鈉,用NaCl表示)在常溫下為固體,熔點:801℃ 沸點:1413℃
③食鹽溶解于水中時,只是由原來比較大的用肉眼可以看得見的顆粒分散成很小的肉眼看不見的微粒擴散到了水中。
新知識補充:1、日常生活中可以用鍋煮開水,實驗室則可以用
蒸發皿來代替“鍋”。
2、注意觀察酒精燈的火焰,有什么特點?想一下
什么位置的溫度會最高?
實驗前的準備:安裝一個右圖所示的蒸發裝置,想一下:如何
安裝會更合理?
實驗用品:鐵架臺(帶鐵圈)、酒精燈、玻璃棒、蒸發皿、托盤天平
實驗步驟:①把食鹽水注入蒸發皿中。
②點燃酒精燈,開始對食鹽水加熱,并不斷攪拌。
③加熱到適當的時候就可以得到食鹽固體。
④稱量所得到的食鹽(NaCl)的質量。
思 考:
1、步驟②中為什么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2、步驟③中的“適當的時候”是指什么時候?
3、步驟④中稱出的食鹽的質量與20克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4、用同樣的實驗方法還可以分開什么樣的混合物?舉例說明。
感 悟:要想 ,都可以用蒸發的方法。
3.分 液
前兩節我們是在學習固體與固體的分離和固體與液體的分離方法,要是遇上了液體與液體的混合物,我們也想把它們分離開,應該怎么辦?
[情境三]:家里餐桌上的排骨湯、鴨子湯都看到過了,在水面上漂了一層厚厚的油。想一想:那油是液體,水也是液體,要想把油和水分開,可以怎么辦?
知識貯備:1、油不溶于水。
2.油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
新知識補充:有一種儀器名叫“分液漏斗”,意為可以把液體分開的漏斗。
實驗前的準備:通過觀察和往儀器中加水,探究把液體分開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實驗用品:鐵架臺(帶鐵圈)、分液漏斗、燒杯、食用油。
實驗步驟:
①油水混合物的配制:在燒杯中先加入50mL的水,
再量取20mL的 食用油注入燒杯中,觀察現象。
②慢慢地傾斜燒杯,把液體倒出少量,觀察能否只
倒出油而不倒出 水來。
③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打開上口玻璃塞,把混合
液體倒入分液漏斗,蓋上玻璃塞,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如圖所示靜置一段時間。
④把燒杯放在分液漏斗下方,先打開上口的玻璃塞,小心旋轉活塞,讓下層液體緩緩地流入燒杯。
⑤當兩種液體的分界面進入活塞中的小孔部分時,即關閉活塞。
思 考:
1.步驟①中配制聽油水混合物靜置后即分層,能否想出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法證明其中哪一層是油層,哪一層是水層?
2.步驟③中為什么要靜置一段時間,在實驗中你觀察到什么現象?
3.步驟④中如果不先打開上口的玻璃塞,后續操作能否順利進行?為什么?
4.完成步驟⑤后,下層的液體是已經裝在燒杯里了,而上層液體還在分液漏斗中,想一想:應該怎么取出上層液體?為什么?
感 悟:要想分開 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的方法。
幾 個 趣 味 實 驗
愛心提示:實驗中所用的藥品很多有毒,千萬要小心!!!
1. 點 火
一.魔棒點火
儀器藥品:玻璃片、玻璃棒、酒精燈、高錳酸鉀、濃硫酸。
實驗操作:將少量研得很細的高錳酸鉀(KMnO4)粉末放在一塊玻璃片上,用蘸有少量濃硫酸(H2SO4)的玻璃棒去粘一點高錳酸鉀粉末,用蘸有少量濃硫酸與高錳酸鉀的混合物的玻璃棒去接觸新鮮的酒精燈芯,酒精燈即被點燃。用此玻璃棒可以迅速連續點燃3~4盞酒精燈。
注意事項:1. 高錳酸鉀與濃硫酸要臨時調混。用量要少些,用后殘留物要及時清洗掉。
2. 酒精燈芯要剪平、拉松。
實驗原理:濃硫酸與高錳酸鉀反應生成氧化性很強的七氧化二錳(Mn2O7),它和易燃物如乙醇等劇烈反應放出大量熱,可將乙醇等點燃。
二.吹氣生火
儀 器:蒸發皿、玻璃棒、鑷子、細長玻璃管。
藥 品:Na2O2、脫脂棉。
實驗步驟:
1. 把少量Na2O2粉末平鋪在一薄層脫脂棉上,用玻璃棒輕輕壓撥,使Na2O2進入脫脂棉中。
2. 用鑷子將帶有Na2O2的脫脂棉輕輕卷好,放入蒸發皿中。
3. 用細長玻璃管向脫脂棉緩緩吹氣。觀察現象。
實驗原理: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CO2)反應產生氧氣并放出大量的熱,使棉花著火燃燒。
三.蠟燭自明
用 品:6×6平方厘米木板、30毫升試劑瓶、鑷子、滴管、二硫化碳、白磷、蠟燭。 原 理:將白磷(P4)的二硫化碳(CS2)溶液滴在燭芯上,二硫化碳很快揮發掉,剩下細小的
白磷顆粒。白磷與空氣接觸,激烈地氧化放熱,使白磷燃燒起來。白磷燃燒時就把燭芯點著了。
操 作:取一支點燃過的蠟燭固定在木板上。燭芯要長而松散。在試劑瓶中注入5毫升二硫化碳,再用鑷子夾取一塊蠶豆大小的白磷放入二硫化碳中,塞上瓶蓋,輕輕搖晃,使白磷溶解成溶液。用滴管吸取少量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滴到燭芯上。不久,燭芯就自燃起來。
四.你會相信嗎?
1.能在水面下使蠟燭燃燒
先把蠟燭牢固地豎立在一個空盆的底上點燃后輕輕地往盆里倒涼水,直至與蠟燭邊緣相平為止。一會兒,蠟燭的火焰就降到水面以下了。想一想:這是為什么?
2.燒不壞的手帕
把手帕浸在水中,取出后稍擰一下,又把酒精灑在上面點燃,酒精燃燒完了,手帕完好無損。想一想:這是為什么?
3.紙能包得住火
在燒杯中先加入10mL濃硝酸,再加入20mL濃硫酸,配好混合液后放入一小塊脫脂棉,浸泡8~10分鐘,然后取出洗凈、涼干。把涼干的“棉花”輕輕扯開成松散狀,用紙張輕輕包好,留下一個小孔用來點火。注意觀察點火后的現象,想一想:這又是為什么?
2.滅 火
一.被戲弄的蠟燭:
儀器用品:大燒杯、蠟燭(2cm、3cm、4cm長各一支)、稀鹽酸、雞蛋殼(自備)。
1.將一支燃燒的蠟燭固定在燒杯底部,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雞蛋殼(CaCO3),然后再沿燒杯內壁注入適量的稀鹽酸(HCl)(不讓鹽酸淹沒蠟燭),觀察到蠟燭火焰熄滅,這個實驗說明二氧化碳(CO2)的具有的性質是:
①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利用二氧化碳的這些性質,可以用二氧化碳來______ _____。?
2.將三支燃燒的蠟燭(長短不同,如圖)固定在燒杯
底部,向其中緩緩通入二氧化碳氣體,觀察現象。
現象:

原因:

3.將三支燃燒的蠟燭(長短不同,如圖)固定在桌面上,
再用一個大燒杯罩在蠟燭上,觀察現象。
現象:

原因:

二.銅絲滅火:
水能滅火,砂子能滅火,二氧化碳能滅火,可你聽說過銅絲(Cu)也能滅火嗎?
實 驗:將一根粗銅絲(或多股細銅絲)繞成一個內徑比蠟燭直徑稍小的線圈,圈與圈之間需有一定的空隙,點燃蠟燭,把銅絲制成的線圈從火焰上面逐漸往下罩,觀察線圈底層停留在火焰中部及完全罩住蠟燭火焰時的現象。再把銅絲線圈用酒精燈加熱后,再罩住蠟燭火焰、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實驗內容
冷的銅線圈
熱的銅線圈罩住火焰
置于火焰中部
完全罩住火焰
實驗現象
 
  
 
 
比較三種情況下的現象,你知道了銅絲為什么能滅火嗎?
3.噴 泉
一.自制噴泉:
1.用一條塑料(或橡膠)軟管,一端(A端)與水龍頭相連接,另一端(B端)豎直向上,打開水龍頭開關,觀察現象。若用手指把水管B端捏住一半,現象相同嗎?
現象:
原因:
2.先把水槽裝滿水,再用一條裝滿水的塑料(或橡膠)軟管,注意要用手指堵住兩端出口防止水流出,一端(A端)放入水槽中的水面下,另一端(B端)在水槽外向下移動到低于水槽中水面的某處并使導管口豎直向上,放開手指,觀察現象。若用手指把水管B端捏住一半,現象相同嗎?
現象:
原因:
3.用一個帶有瓶塞的廣口瓶,一個盛滿水的大燒杯和一個空的大燒杯,兩根長短不同的細玻璃管,其中較短的玻璃管的一端有噴嘴;想一想怎樣設計一個形成噴泉的裝置。
操作:先在瓶塞上鉆上兩個直徑與玻璃管粗細一樣的小孔,把玻璃管插入孔中。然后,在瓶中放適量的水.把帶有細玻璃管的瓶塞蓋上并擰緊,短管在瓶里伸得長些,長管在瓶里伸得短些。最后把瓶子倒過來。讓短管的一端浸在盛滿水的盆里,長管的一端放在無水的空盆里。
現象:
原因:
二.氨氣的噴泉實驗:
操作:先用燒瓶收集滿一瓶氨氣(可以讓孩子們試著聞一下
氨氣的氣味),然后按右圖安裝好儀器,提醒孩子們注
意觀察實驗操作和過程中出現的現象。
原理:
三.總結:
要想形成噴泉,應該要使:


四.這氣球是怎么啦?
用一個集氣瓶先收集滿一瓶氨氣,再用橡皮塞(雙孔,一孔插著吸有水的膠頭滴管,另一孔插著末端系著氣球的玻璃管)塞緊,如圖所示;用手輕輕擠壓膠頭滴管的膠頭部分,觀察現象。
現象:
原因:
4.紅糖制白糖
【實驗原理】紅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質,要制成白糖,須將紅糖溶于水,加入適量活性炭,將紅糖中的有色物質吸附,再經過濾、濃縮、冷卻后便可得到白糖。
【實驗步驟及現象】
1.稱取5 g~10 g紅糖放在小燒杯中,加入40 mL水,加熱使其溶解。
2.加入0.5 g~1 g活性炭,并不斷攪拌。
3.趁熱過濾懸濁液,得到無色液體,如果濾液呈黃色,可再加入適量的活性炭,直至無色為止。
4.將濾液轉移到小燒杯里,在水浴中蒸發濃縮。當體積減少到原溶液體積的1/4左右時,停止加熱。
5.從水浴中取出燒杯,自然冷卻,有白糖析出。
5.葉脈書簽的制作
[實驗步驟] (1)選擇外形完整、大小合適、具有網狀葉脈的樹葉, 這是成功的關鍵,葉脈不硬
的就好象煮樹葉湯。 (2)用水將樹葉刷洗干凈,放在約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煮沸。當葉肉呈現黃色后取出
樹葉,用水將樹葉上的堿液洗凈。 (3)將葉子平鋪在瓷磚或玻璃板上,用試管刷或軟牙刷慢慢刷去葉肉。將剩下的葉脈放
在水中輕輕清洗,稍稍晾干后,夾在書中壓平。
有另一個配方:1000g水中放25gNa2CO3和35gNaOH燒開,把桂花、白楊或廣玉蘭的葉放入,燒到黃色略透明為止,拿出來用舊牙刷刷去葉肉,葉脈浸入顏料,即成。
6.神奇的指紋
試驗原理:
碘受熱時會升華變成碘蒸氣。碘蒸氣能溶解在手指上的油脂等分泌物中,并形成棕色指紋印跡。 實驗用品:
試管、橡膠塞、藥匙、酒精燈、剪刀、白紙。 碘。 實驗步驟: 1。取一張干凈、光滑的白紙,剪成長約4 cm、寬不超過試管直徑的紙條,用手指在紙 條上用力摁幾個手印。 2。用藥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試管中。把紙條懸于試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貼在管壁上),塞上橡膠塞。 3。把裝有碘的試管在酒精燈火焰上方微熱一下,待產生碘蒸氣后立即停止加熱,觀察紙條上的指紋印跡。
顯示指紋的方法通常有四種:
一、碘蒸氣法:用碘蒸氣熏,由于碘能溶解在指紋印上的油脂之中,而能顯示指紋。這種方法能檢測出數月之前的指紋。
二、硝酸銀溶液法:向指紋印上噴硝酸銀溶液,指紋印上的氯化鈉就會轉化成氯化銀不溶物。經過日光照射,氯化銀分解出銀細粒,就會象照相館片那樣顯示棕黑色的指紋,這是刑偵中常用方法。這種方法可檢測出更長時間之前的指紋。
三、有機顯色法:因指紋印中含有多種氨基酸成份,因此采用一種叫二氫茆三酮的試劑,利用它跟氨基酸反應產生紫色物質,就能檢測出指紋。這種方法可檢出一、二年前的指紋。
四、激光檢測法:用激光照射指紋印顯示出指紋。這種方法可檢測出長達五年前的指紋。
7.褪字靈的制作
寫字時常出現一些寫錯或需要修改的地方,涂涂改改會顯得文章很零亂。特別是有些寫錯的段落不想把痕跡留在原稿上,用橡皮擦也擦不掉。怎么辦呢?用“消字靈”將原來的字跡消除是最理想的方法。那么,讓我們自己動手制作“消字靈”吧!
  藥 品:草酸、蒸餾水、高錳酸鉀、濃鹽酸、漂白粉。
  實驗步驟:
1.先配甲液(草酸溶液),用角匙取少量草酸晶體、放入燒杯或錐形瓶中、加蒸餾水使之溶解。然后將此溶液倒入一只滴瓶中,標簽注明甲液。
   2.再配制乙液(氯水或漂白粉溶液)。
   ①氯水的配制方法:將一角匙高錳酸鉀晶體加入燒瓶中,然后再向燒瓶中加入濃鹽酸,將燒瓶塞和導管連接好,固定在鐵架臺的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導管導入裝有蒸餾水的錐形瓶中,片刻后將錐瓶中新制成的氯水裝入乙滴瓶中。
   ②漂白粉溶液的配制:如果沒有條件準備一套制氯水的裝置,就可以用漂白粉溶液代替氯水。配制漂白粉溶液的方法比較簡單。用角匙將漂白粉加入到燒杯中,然后加蒸餾水溶解。漂白粉的溶解度較小,因此配制的溶液有些渾濁。將此液倒入乙滴瓶中即可。
   3.去字跡時,先用甲液滴在字跡上,然后再將乙液滴上一滴,字跡會立即消失。注意晾干后再將修改的字跡寫上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山县| 廉江市| 高台县| 长丰县| 乌拉特后旗| 阿鲁科尔沁旗| 织金县| 平顺县| 奉贤区| 克什克腾旗| 得荣县| 乡城县| 舒兰市| 花莲县| 开封县| 安西县| 湘乡市| 红河县| 江源县| 宜良县| 宁武县| 石台县| 日照市| 乐山市| 富顺县| 临潭县| 德江县| 察雅县| 永仁县| 铜川市| 洱源县| 永兴县| 宁都县| 和林格尔县| 红桥区| 广水市| 达日县| 南昌县| 德保县| 禄丰县|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