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化學考試中經常用到的規律1、溶解性規律——見溶解性表;??2、常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指示劑 PH的變色范圍甲基橙 <3.1紅色 3.1——4.4橙色 >4.4黃色酚酞 <8.0無色 8.0——10.0淺紅色 >10.0紅色石蕊 <5.1紅色 5.1——8.0紫色 >8.0藍色3、在惰性電極上,各種離子的放電順序:??陰極(奪電子的能力):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陽極(失電子的能力):S2-?>I-?>Br–?>Cl-?>OH-?>含氧酸根?注意:若用金屬作陽極,電解時陽極本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Pt、Au除外)??4、雙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1)左邊寫出水解的離子,右邊寫出水解產物;??(2)配平:在左邊先配平電荷,再在右邊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則在那邊加水。????例:當Na2CO3與AlCl3溶液混和時:??3?CO32-?+?2Al3+?+?3H2O?=?2Al(OH)3↓?+?3CO2↑??5、寫電解總反應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應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例:電解KCl溶液:2KCl?+?2H2O?==?H2↑+?Cl2↑+?2KOH??配平:2KCl?+?2H2O?==?H2↑+?Cl2↑+?2KOH??6、將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寫成二個電極反應的方法:(1)按電子得失寫出二個半反應式;(2)再考慮反應時的環境(酸性或堿性);(3)使二邊的原子數、電荷數相等。???例:蓄電池內的反應為:Pb?+?PbO2?+?2H2SO4?=?2PbSO4?+?2H2O?試寫出作為原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寫出二個半反應:?Pb?–2e-?→?PbSO4?????PbO2?+2e-?→?PbSO4??分析:在酸性環境中,補滿其它原子:??應為:?負極:Pb?+?SO42-?-2e-?=?PbSO4???正極:?PbO2?+?4H+?+?SO42-?+2e-?=?PbSO4?+?2H2O??注意:當是充電時則是電解,電極反應則為以上電極反應的倒轉:???為:?陰極:PbSO4?+2e-?=?Pb?+?SO42-????陽極:PbSO4?+?2H2O?-2e-?=?PbO2?+?4H+?+?SO42-?7、在解計算題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離子恒等、電子恒等、電荷恒等、電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質量守恒、差量法、歸一法、極限法、關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還原反應:原子守恒、電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還原反應:電子守恒用得多)8、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9、晶體的熔點: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中學學到的原子晶體有:?Si、SiC?、SiO2=和金剛石。?原子晶體的熔點的比較是以原子半徑為依據的:??金剛石?>?SiC?>?Si?(因為原子半徑:Si>?C>?O).??10、分子晶體的熔、沸點: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分子量越大熔、沸點越高。??11、膠體的帶電:一般說來,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體粒子帶負電。??12、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4(+4價的S)????例:?I2?+SO2?+?H2O?=?H2SO4?+?2HI??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14、能形成氫鍵的物質:H2O?、NH3?、HF、CH3CH2OH?。??15、氨水(乙醇溶液一樣)的密度小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16、離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氣體放出;(2)是否有弱電解質生成;(3)是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4)是否生成絡離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等];(5)是否發生雙水解。 17、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HClO4(高氯酸)—是最強的酸??18、熔點最低的金屬是Hg?(-38.9C。),;熔點最高的是W(鎢3410c);密度最小(常見)的是K;密度最大(常見)是Pt。??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時就成為了酸雨。??20、有機酸酸性的強弱: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HCO3-??21、有機鑒別時,注意用到水和溴水這二種物質。??例:鑒別:乙酸乙酯(不溶于水,?。灞剑ú蝗苡谒?,沉)、乙醛(與水互溶),則可用水。?22、取代反應包括:鹵代、硝化、磺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等;??23、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總質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變的。恒等于單一成分該質量時產生的CO2、H2O和耗O2量。??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飽和烴(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發生氧化褪色)、有機溶劑[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烴、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發生了萃取而褪色。2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醛、甲酸、甲酸鹽、甲酰銨(HCNH2O)、葡萄溏、果糖、麥芽糖,均可發生銀鏡反應。(也可同Cu(OH)2反應)??計算時的關系式一般為:—CHO?——?2Ag??注意:當銀氨溶液足量時,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反應式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26、膠體的聚沉方法:(1)加入電解質;(2)加入電性相反的膠體;(3)加熱。??常見的膠體:液溶膠:Fe(OH)3、AgI、牛奶、豆漿、粥等;氣溶膠:霧、云、煙等;固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等。??27、污染大氣氣體: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28、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工業三廢:廢渣、廢水、廢氣。??29、在室溫(20C。)時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難溶。??30、人體含水約占人體質量的2/3。地面淡水總量不到總水量的1%。當今世界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31、生鐵的含C量在:2%——4.3%?鋼的含C量在:0.03%——2%?。粗鹽:是NaCl中含有MgCl2和?CaCl2,因為MgCl2吸水,所以粗鹽易潮解。濃HNO3在空氣中形成白霧。固體NaOH在空氣中易吸水形成溶液。??32、氣體溶解度:在一定的壓強和溫度下,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氣體的體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