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應試寶典之——十天玩轉中考化學復習寶典目錄序言總敘第一天 查漏補缺,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 ? 第二天??制定針對性訓練計劃第三天??攻克化學知識點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第四天??攻克化學知識點之常見的化學物質(單質和氧化物)第五天??攻克化學知識點之常見的化學物質(酸堿鹽)第六天??攻克化學知識點之化學計算(化學式計算部分包含一部分簡單的溶液計算)第七天??攻克化學知識點之化學計算(化學方程式計算部分)第八天??攻克化學知識點之化學實驗(基礎實驗部分)第九天??攻克化學知識點之化學實驗(探究性實驗部分)第十天 攻克化學知識點之推斷以及實際應用部分序言我們從來不缺少應試策略,我們需要的是具體的方法!總敘同學們好,傳說中的化學女金剛趙雅琴老師在公元二零一零年五月的最后一天隆重登場了!撒花撒花(自己先撒)。應廣大師生強烈要求,趙老師在論壇潛水多年之后首次要向大家來傳授化學應試寶典!若能將此寶典中的秘籍完全掌握,你將會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本貼將以連載的方式逐天進行,請大家隨時關注哦!掐著指頭一算,現在離中考只有二十多天了。在這二十多天里面,有的同學心情已經完全浮躁了,發現自己看書也看不進去,即使想看又不知道從何看起。每天渾渾噩噩,哆哆嗦嗦,不知道自己要干嘛?學校發卷子就做,做完之后發現很差勁。接著不停的做,不停地發現依然很差勁!那么這個時候,說明你的復習方式可就存在大問題了!并不是在考前做了一百套試卷,中考時該學科就能得到滿分的。有些家長同胞內心焦急,給孩子下載一大堆試題來做。先不說孩子不愿意做,再者,沒有做有針對性的訓練,固有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最后的結果還是一個字“錯”!于是,雅琴老師的寶典橫空出世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最后的沖刺階段應該如何做到合理安排時間,簡單高效的做好中考化學的復習工作。讓自己遠離恐慌,決勝江湖!寶典總敘“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任何學科,只要能在中考前完全做到以上的十六個字,那么你的準備工作就已經做好了。中考對你來說那就是little case!別看這十六個字雖然簡短,可是要真正做到卻是相當不容易!??“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我們學習當中,它意味著我們應該具有扎實的基本功。也就是所有的知識是不是自己已經真正做到融會貫通了?只有打下扎實的基礎,我們在面對考試的時候才不會恐慌。有的同學在考試前會焦慮到睡不著覺!其實這不是什么考前緊張的問題,也不是什么抗壓性不好,心理脆弱的問題。所有的所謂心理問題都是借口!最根源的地方在于:其實他知道自己在這門學科的某一方面或者是某幾方面是有缺失的;或者有些知識一直都掌握的不夠好,平時看見此類題目也是最想逃避掉的。那么在考前,他就會想萬一考到我不會做的題目怎么辦呢?在他的“糧倉”里面,“糧食”都沒裝滿,出去“打仗”,那不就是一個字“慌”嘛?如果我們對于化學學科里面的知識點真的方方面面都掌握到極致了,滿分就是手到擒來!在我的班級里學習的孩子們都知道,對于化學這門學科,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滿分!如果一個人連滿分想都沒有想過,那么你得到滿分的機會也就幾乎為零了!有句廣告詞說的挺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人只有內心有了堅定地目標,才會排除一切困難去取得成功!當然,要在考試當中得到滿分,確實是有一些難度的 。所以我們就必須得將另外八個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到極致了!這里的“己”指自己,這很好理解了。“彼”為何物?試題是也!有的同學在考試的時候“彼”是指的其他同學,會關注對方做題速度的快慢或者是流暢度,那么方向就錯了!你的心思有一部分放在別的同學身上,那么你在試卷上的專注力就會下降!緊接著你出現錯誤的幾率就會上升。因為在觀察別人的同時,人的內心是一定會產生波動的。有沒有同學敢拍著胸脯說:我在考試的時候看見別人題做得很快但我毫無想法,并且在我的眼里他們個個都是大白菜!OMG!那你的定力真是驚人啊!如果做不到,那我們就不要去關注別人!記住,我們關注的對象是試卷,是試卷里面的題目!我們要打倒的敵人,是試題。我們打倒這些敵人所利用的武器,是我們聰明的大腦和對知識的靈活運用!當然,這當中的重點還是要落在“知己”二字上面。也就是說,大家一定要對自己不足的地方了若指掌,并且加以充分地改進!所有的這些工作必須在十天內全部做完。說了這么多了,大家心里是否有了觸動呢?那么,抓緊時間,跟著雅琴老師,GO!P.S.首先,時間是擠出來的,對于化學每天必須安排出一小時來落實自己制定的計劃(尤其是一模化學未上70分以上的同學)。那么你可以按照雅琴老師的建議來,也可以按照自己想法來。重點只在于這件事情你真正著手來做了!只要做了,必有收獲!其次,這十天的安排雅琴老師是安排的非常緊湊的,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如果有的同學每天確實完成不了當天的任務,可以再多給自己一天的時間。但是,一定記住,二十天內必須要全部完成。機會永遠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你,準備好了嗎?最后,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化學滿分八十分,一般的同學都能得到六十四分以上。那么說明你的基礎知識點掌握的還是不錯的。而另外的十六分,我們要找準問題,集中火力攻克它們。每天往回掙一分,十六天也能掙完了!你還等什么,沖吧!另:家長同胞們的焦急心情可以理解。只要看完我頭兩天的計劃安排您對我的基本想法就可以了然于胸了!由于本人平時其他工作也比較多,碼字速度也不夠快。所以每天上傳內容不是特別多!但是有一點可以保證,絕對是泣血之作!這都是我八年來初中化學教學經驗的總結。我不會不負責任的隨便粘貼一些東西就給大家看。現在時間這么緊,胡亂給孩子看一些沒有系統性的東西會害了孩子。我希望自己拿出來的是能確實幫助到孩子的。但是我一定盡快完成!家長同胞們如果有一些問題想和我交流的,歡迎跟帖,我們一起討論。因為別的孩子可能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天(20100601):查漏補缺面對僅剩下的二十多天,我們要做的是什么呢?那絕對就是針對性的訓練!要做針對性訓練的話先要做什么準備工作呢?那絕對就是查漏補缺了!因為目前大部分孩子的一模分數都在64分以上(我的班級中沒有低于64分的孩子),那么化學基本功還是不錯的。但是請注意我的措辭,也就是說還不夠好!一模分數低于75分的同學,化學基本功絕對稱不上特別好!那我們肯定要梳理知識點。但是有些家長問我,說老師我打印了網上的化學基礎知識匯總,有70多頁,我怎么給孩子看啊?那么一疊厚厚的材料沒有人想看的,就是給我們老師,也看不下去!何況在這么緊張的時刻,孩子們的負擔又很重的時候,根本沒有精力看這種大部頭的資料。那么我們就必須先幫助孩子找準自己的問題在哪里,然后再借助一些外部的精簡材料(這些材料我將從第三天起給大家介紹)作為輔助。但是請大家一定要記住,查漏才能補缺,我們一定要做有選擇性的,針對性的練習!首先,現在不停的做其他省市的模擬卷肯定不合適了。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做的試卷已經夠多了,涵蓋初中知識點已經夠全了。我們沒有必要再去花時間做其他省市的模擬試卷,何況又沒有導向性!在網上下載的一大堆所謂的中考專題,有些難度和題型又根本不適用于北京市的化學中考。對我們來說,最好的資料就是一模和二模(以東城、西城、朝陽、海淀為首)的試卷。孩子如果能把一模試卷中存在的問題全部都解決了,二模肯定沒有問題。孩子在中考前將一模和二模試卷中存在的問題全都解決了,您放心,“糧倉”滿了!中考必勝!其次,北京市一模和二模的卷子即使是做過一遍了,不等于就丟掉不看了,那是最好復習資料啊!每一年中考的導向性都會在模擬考試的試卷中得到充分體現!怎么最大限度的利用好一模和二模的試卷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得馬上擁有一個就糾錯本,整理糾錯本絕對是短期內攻克難題的最高效的方法。前面我們談到過“知己”,只有從錯題中去總結自己所犯得錯誤,找到自己的問題在哪里,才能做到在復習的時候有的放矢。因為每個孩子存在的問題都是不盡相同的,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問題在哪里。雖然這個糾錯本應該在本學期初期就應該做,現在做看起來是晚了,但是只要著手開始做,就絕對有機會!為什么要一個糾錯本呢?因為考試成績在64分以上的孩子,錯誤只有16分。絕大多數的題目都是會做的,所以沒有必要在已經會的題上耗費太多時間。把自己做錯的題目全部找出來(只要是錯了,不管當時的原因是不會做還是所謂粗心,全部整理下來),并且按照題型來排版,很快就可以發現自己在哪些題目上是容易出錯或者是掌握不好的!比如說化學這門學科:試卷就分為選擇題,非選擇題,實驗題和計算題四大塊!分別用四個本子來整理。將所有做錯的題目全部整合在一起,就會很容易發現自己在每個板塊下存在的問題。容易錯的題目肯定是一個類型的,這些問題肯定都會有一定的代表性。然后,再去找自己相應的題型來強化訓練,這樣就能事半功倍!找出的這些題目,以及和這些題目相關的知識點就是自己“漏和缺“”的地方。那么知道了這些問題,咱們就要著手做“補”的工作了。舉個例子,有的孩子對于選擇題中最后一道有關化學式的計算題感到很頭痛,那么自己就一定要先把當時做錯的題目徹底弄懂,最重要的是掌握這一類題型的解決方法!其實所有的化學式的計算都體現了“元素守恒”的思想,只有掌握了解題的精髓,才能做對此類題目(無論難易)!一般來說,同類型的題目最多只需要練十道就可以完全掌握!如果有的孩子雖然找出來了問題在哪里,但是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找類似的題目來訓練的話,最直接高效的方式那就一定要請教自己的老師!老師手里絕對有大量的資源,找出十道同一類型的題目出來輕而易舉!而且老師也比較了解自己的學生,給你的題目就更有針對性了!沒有老師會希望自己的學生考不出好成績!也沒必要覺得這樣做好像在老師跟前很沒面子。我經常對孩子們說,問問題(即使是很傻的問題)不會沒面子,分數不高才沒面子呢!這樣來做強化訓練的話。針對性強并且見效非常快,短期內能迅速提高成績,我曾經給一個一模后化學只有46分的孩子制定了一個沖刺計劃,每天嚴格執行強化訓練方案!二模時便考到了64分,中考的時候考到了70分!這說明什么問題?只要能找準問題的癥結,對于薄弱處猛攻!短期內是能很快提高成績的!如果不是因為孩子展開補救措施相對來說有些晚了,強化訓練能在一模前就進行的話,中考化學上75分時絕對沒有問題的。46分其實說明這個孩子的基礎相當的薄弱,可是只要找準問題的根源,各個擊破,一樣可以迅速提高成績!咱們不怕問題多,只怕自己不知道問題在哪里!? ? 不要怕在做前期準備工作的時候花時間!有的同學想,我現在做題都來不及呢,哪有時間去整理卷子。睡覺時間都沒有,哪來精力搞什么錯題本啊!其實,只要想做,就沒有什么事請是來不及做的的,所有的困難都是有方法去應對的!如果你現在不愿意多花出一點時間來找出自己的問題,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結局就是猴子掰棒子——一場空。做再多的題目也沒有用!其實準備工作做好了,問題整理清楚了,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很快。否則,整天不知道該看哪里,到那就是最大的浪費時間!家長們覺得糾錯本這個想法很好,可是糾錯本的整理孩子沒有時間做,那么家長就辛苦一點。給大家一個建議:可以將模擬試題復印,然后將錯題剪下來粘貼到糾錯本上,一方面整潔直觀,二來可以節約時間并迅速達到目的!這里有一個重要的觀點要和大家強調,我們擁有一個糾錯本的目的不在于擁有它就安心了,而在于提醒我們相同的錯誤不要再犯第二次!還有一點更重要的,糾錯本在使用的時候,如果同一類型的題目已經完全會解答了以后,記得給自己標注一下,將之淘汰!這樣到中考前不會的題目就越來越少。直至為零!否則,每次把糾錯本翻開都從第一頁開始看起,那樣也是浪費時間。時間就像是牙膏,到了快用完的時候,擠一擠它就又有了!第一天,查漏補缺的工作你做好了嗎?做好了這些,第二天要給大家介紹做哪些有效的針對性訓練了!因為雅琴老師這么多年來在教學過程中,已經發現了孩子們在學習當中呈現出的共性問題。很多孩子覺得困難的地方,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那么在明天的介紹中,雅琴老師會著重介紹中考化學復習當中必須要做的針對性訓練!化學計算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 一、典型例題 例1、某鋼鐵廠用580噸含Fe3O480%的磁鐵礦(其余為不含鐵的雜質),可煉得含雜質為4%的生鐵多少噸? 解:設可煉得生鐵的質量為x 232 168 580t×80% x·(1-4%) x=350t答:略. 例2、在反應A+3B=2C+2D中,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22:9,2.8gA與一定量B完全反應后,生成8.8gC,求反應中B和D的質量比是多少. 解:設生成D的質量為x A + 3B= 2C+ 2D 44 18 8.8g x x=3.6g 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 8.8g+3.6g-2.8g=9.6g ∴B和D的質量比為:9.6g:3.6g=8:3 答:略.(接下來三題請大家先自己做再看解析,鍛煉一下自己,尤其注意讀題時要細心,重在分析思路,然后下筆規范答題!( 例3、(此題是前一講的最后一道練習題,來檢查一下,你答題規范嗎?)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取鐵粉和銅粉的均勻混合物與某稀硫酸反應,所得數據如下表。計算:甲乙丙取用金屬混合物的質量/g101020取用稀硫酸的質量/g100120100反應后過濾得到干燥固體的質量2212(1)金屬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2)甲制得硫酸亞鐵的質量;(3)該稀硫酸溶質的質量分數。【解析】甲與乙比較,乙的硫酸取量多,但金屬剩余質量相等,說明剩余金屬只有銅。甲與丙比較,丙的金屬取量多,但增多的金屬質量沒有繼續和硫酸反應,說明稀硫酸已經完全反應。由此可以確定,甲所取用的金屬混合物中鐵與稀硫酸恰好反應完全。【答案】解:(1)鐵的質量:金屬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2)設100 g稀硫酸中溶質質量為,反應生成的硫酸亞鐵質量為。 (3)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答:(1)金屬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為;(2)甲制得硫酸亞鐵;(3)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4%。例4、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某硝酸銨樣品的純度,將10g樣品溶于30g水后,再加入13.7g氫氧化鈉濃溶液共熱,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硝酸銨中的雜質不與氫氧化鈉反應,也不溶于水,硝酸銨與氫氧化鈉的反應方程式為:NH4NO3+NaOH 加熱NaNO3+H2O+NH3↑)。把產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時測量2分鐘內硫酸溶液增加的質量,結果如下表所示:時間/s02030406080100120增加的質量/g00.7m1.21.51.61.71.7試回答下列問題:(1)表中m約為 ;(2)硝酸銨樣品的純度為 ;(3)試計算反應后所得硝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考慮反應過程中水損失的質量)。【解析】觀察表格中的數據,隨著反應的進行,硫酸溶液吸收氨氣的速率減慢,所以m值大約在1.0g;然后根據硫酸溶液的增量可以知道NH3的質量為1.7g,根據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可以得出需要NH4NO3的質量為8 g,那么純度為80%;反應結束后的溶液的溶質為NaNO3,由于雜質不參加反應產生,反應后產生氨氣逸出,注意這兩個量不能計算在最后的溶液總質量里面。【答案】(1)1.0g; (2)80%;(3)解:設純凈硝酸銨的質量為xNH4NO3+NaOH== NaNO3+H2O+NH3↑ 85 17 x 1.7g 85/17=== y/1.7g y=8.5g 反應后所得硝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答: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7%。例5、在一燒杯中盛有22.3 g Na2CO3和Na Cl組成的固體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漸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放出氣體的總質量與所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曲線如下圖所示。請根據題意回答問題:(1)當滴加了73 g稀鹽酸時,放出氣體的總質量為????????? ? g。(2)當滴加稀鹽酸至圖中B點時,燒杯中溶液里的溶質是(寫化學式)???????????? 。(3)當滴加了73 g稀鹽酸時(即A點時),燒杯中為不飽和溶液,試通過計算求出其中含溶質的質量。【解析】由題意知:在Na2CO3和NaCl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只發生:Na2CO3+2HCl=2NaCl+H2O+CO2↑,即:圖像中OA段表示的反應過程;A點表示:鹽酸與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產生CO2氣體的質量達到最大值;溶液中溶質只有NaCl,且其質量為反應生成的NaCl和原混合物中含有的NaCl質量之和。從A到B段,表示滴加的稀鹽酸已經過量,無反應發生。故B點時,溶液中的溶質除了NaCl以外還應該有過量的HCl。【答案】(1)4.4 ;????? (2)NaCl 、HCl;(3)解:73 g10%的稀鹽酸中含HCl的質量是:73 g×10%=7.3 g;設參加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為x,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y,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106????? 73??? 117? x???? 7.3 g??? y x=10.6 g y=11.7 g 燒杯里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 11.7g + (22.3 g-10.6 g) = 23.4 g。答:略『強化訓練』1.在反應X+2Y=R+2M中,當1.6gX與Y完全反應后,生成4.4gR,且反應生成R和M的質量比為11:9,則在此反應中Y和M的質量之比為( ) A.23:9 B.16:9 C.32:9 D.46:9 2.在反應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4.4gC,又知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A.23 B.46 C.48 D.923.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9g,與一氧化碳充分反應后,得到固體物質8g,則原混合物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A.88.9% B.80.0% C.11.1% D.61.5%4.相同質量的Na2CO3、K2CO3、MgCO3、CaCO3四種物質,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產生CO2最多的是( ) A.Na2CO3 B.K2CO3 C.MgCO3 D.CaCO3 5.把4g硫粉放在給定質量的氧氣中燃燒,有關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O2質量(g) 3 4 6 SO2質量(g) 6 (1)第一次實驗中,參加反應的S、O2、生成的SO2三種物質的質量比為:____; (2)通過計算求出第二次實驗生成SO2多少克? (3)在表中填寫第三次實驗生成SO2的質量.6.CO和CO2的混合氣體10g,通過足量灼熱的CuO,充分反應后,產生氣體通入足量石灰水,得沉淀25g.求原混合物中CO的質量.7. 13.2g CaCO3高溫煅燒一段時間后,冷卻,測得剩余固體中含鈣元素60%,求剩余固體中CaO的質量.8.某樣品為Cu和CuO的混合物,為測定樣品中CuO的含量,取用20g此樣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鹽酸與之充分反應.相應數據見下表:第 次加入稀鹽酸的體積/mL 剩余固體的質量/g 1 40 16 2 40 12 3 40 8 4 40 8 求:(1)20g此樣品中Cu的質量 (2)樣品中CuO的質量分數 (3)用一氧化碳充分還原5g此樣品可得到固體多少克?答案 1.B 2.B 3.A (此題用元素守恒巨快,根本不用列方程式算,反應前后的差量就是氧元素的質量,為1g;那么銅元素就是8g啦,看看,心算都得出答案,如果足夠細心分析題目,做起來就會飛快,你學會了嗎? 4.C 5.(1)1:1:2 (2)8g (3)8g 6. 1.75g (此題用元素守恒很快,根據沉淀量可以求出反應得到沉淀的二氧化碳總量為11g,原混合氣體是10g,說明CO變成CO2時增加量為1g,馬上就能算出CO為28/16g。如果列方程組算就稍微費勁點,但是數很好算的。)7. 5.6g 8.(1)8g (2)60% (3)4.4g第三問:用元素守恒更快,5g混合物最后變成銅單質了,那么只要用總質量減去混合物中氧化銅里楊元素的質量即可!根據前面的計算,可以輕松的得出5g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為3g,那么其中氧元素的質量0.6g.所以剩下固體的質量就是5g-0.6g=4.4g!巨快!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首先在初中化學學習中里面我們把它分為四大部分,這樣清楚并且條理性強!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包括化學用語)物質的分類物質的性質和變化、質量守恒定律溶液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一)物質的組成和結構 (一)分子、原子、離子的關系 1. 2. 3.三種粒子在化學變化中的關系: (二)幾個決定和幾個等式 1.決定(北京市常考!) (1)質子數(或核電荷數)決定元素的種類。 (2)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2.等式 (1)質子數=核電荷數=電子數(在原子中) (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3)離子所帶電荷數=其化合價數值 (三)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物理變化中分子本身不改變,只是分子間的間隔等發生變化;而化學變化中分子破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 (四)物質的微觀構成與宏觀組成(注意化學用語的規范使用) 典型例題 例1.下列關于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答案為D。 例2.根據《生活報》報道,目前小學生喜歡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許多揮發性的有害物質,長期使用易引起慢性中毒而頭暈、頭疼,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種。下列關于二氯甲烷(CH2Cl2)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二氯甲烷是由碳、氫氣、氯氣組成的 B.二氯甲烷是由碳、氫、氯三種元素組成的 C.二氯甲烷是由一個碳元素、二個氫元素、兩個氯元素組成的 D.二氯甲烷是由一個碳原子、二個氫原子、二個氯原子構成的 答案為:B。 例3.根據下圖所示的粒子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表示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填序號,下同)____。 (2)表示同一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 (3)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的粒子是____,易獲得電子的粒子是____。 答案為: (1)BDF (2)EF (3)CE 例4.將元素、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或電子分別填入下列有關空格內。 (1)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 (2)氫氣____是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3)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____。 (4)具有相同____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 (5)Na與Na+屬于同一種____。 (6)鐵原子核內含有26個質子和30個____。 (7)在離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數值為一個原子得失____的數目。 (8)酸在水中電離時能產生相同的氫____。 (9)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置換出酸的氫____。 答案為:(1)原子 (2)分子 (3)離子 (4)質子 (5)元素 (6)中子 (7)電子 (8)離子 (9)元素例5.下列符號只有微觀意義的是( ) A.N B.O2 C.Fe D.2N答案為:D例6.下列符號中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還能表示該元素組成的單質的是( )A.Al B.N2 C.Cl D.H答案為:A例7.說明下列符號中數字“2”的含義: 2HCl____ 2H____ Fe2+____ ____ 2H2O____ 2S2-____兩個氯化氫分子;兩個氫原子;一個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鐵元素顯+2價;兩個水分子,每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兩個硫離子,每個硫離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二)物質的分類【注意】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的概念北京不做要求。只需要知道有非金屬氧化物和金屬氧化物即可!(一)純凈物和混合物項目 純凈物 混合物 概念 由同一種物質組成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彼此間不發生化學反應 區別 ①一種物質②對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而言,由一種分子構成③有固定的組成④有固定的性質 ①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②由不同種分子構成③沒有固定的組成④沒有固定的性質 聯系 (二)單質和化合物項目 單質 化合物 概念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相同點 均為純凈物 均為純凈物 不同點 ①由一種元素組成②單質的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 ①由不同種元素組成②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 聯系 (三)氧化物 項目 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概念 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應而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組成 大多數是非金屬氧化物(交叉關系) 都是金屬氧化物(從屬關系) 性質 ①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含氧酸(SiO2除外)②與可溶性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①與水反應生成可溶性堿②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四)酸、堿、鹽項目 酸 堿 鹽 概念 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相同點 均為化合物,其水溶液都能導電(電離) 不同點 酸=H++酸根離子 堿=金屬離子+OH- 鹽=金屬離子+酸根離子 組成特點 一定含氫元素 一定含氫、氧兩種元素 一定含有非金屬元素 聯系 酸+堿→鹽+水(中和反應) 例1.下列物質為純凈物的是( ) A.水煤氣 B.冰水混合物 C.生鐵 D.食鹽水答案為:B例2.某物質經鑒定只含有一種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肯定是純凈物 B.可能是混合物 C.肯定是某一種單質 D.一定是一種稀有氣體答案為:B例3.下列各組物質中,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后者從屬于前者的是( ) A.純凈物、混合物 B.金屬、非金屬 C.純凈物、化合物 D.酸、堿答案為:C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三)物質的性質和變化、質量守恒定律 (一)物質的性質 判斷依據:是否需要發生化學變化來表現。 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的區別:化學性質描述的是物質的一種屬性,通常可用“能”、“可以”、“會”等描述;而化學變化是指物質變化的過程。 (二)物質的變化 (三)催化劑(能加快或者是減慢化學反應的速率,但本身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改變!)、催化作用 [關鍵知識點撥] (對于不易分辨的概念,不易理解的原理進行講解、整合、深化) 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爆炸之間的關系 1.從本質上講,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爆炸都是氧化反應。 2.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爆炸是不同條件下產生的不同現象。 3. 4.燃燒能否引起爆炸取決于可燃物所處空間大小以及是否有氣體生成物產生;緩慢氧化能否引起自燃取決于緩慢氧化產生的熱量能否及時發散以及可燃物著火點的高低. 二、質量守恒定律(從質量守恒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 典型例題例1.下列關于物質化學變化的描述,最準確的是( ) A.一定會發光、發熱 B.一定有氣體生成或改變顏色 C.一定會有新物質生成 D.一定會有沉淀生成 答案為:C例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B.碳跟氧化物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C.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有沉淀生成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答案為:B例3..下列說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爛、鐵生銹都是緩慢氧化;②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劇烈氧化反應;③急速的燃燒一定會發生爆炸;④自燃是由緩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的著火點不同;⑥燃燒、自燃、緩慢氧化的共同點都是氧化反應并都有熱量產生。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⑤ 答案為:C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四)溶液 (一)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濃溶液、稀溶液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2.四個概念間的關系: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和稀溶液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它們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對溶液進行的分類。 (二)固體的溶解度1.概念中的四要素:①一定溫度 ②100克溶劑 ③飽和狀態 ④質量 2.固體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 溶解度是衡量物質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3.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 內因:溶質和溶劑的性質 4.溶解度曲線 5.溶解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的關系項目 溶解度(S) 溶質的質量分數(a%) 概念 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意義 物質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飽和溶液里: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關系 溶液濃、稀程度的表示方法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關系(與溶液飽和與否無關) 條件 一定溫度、100g溶劑、飽和狀態 與溫度無關、溶劑量無限制,溶液不一定要飽和 單位 克(g) 是比值,單位為1 計算公式 ×100g(飽和溶液) ×100% 聯系 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a%=×100% 典型例題:例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①溶液都是無色透明、均一、穩定的混合物。②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③糖水是溶液,鹽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鹽,就不是溶液了。④在某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中再加入這種溶質,溶液的質量隨之增大。⑤一杯調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別甜,越喝越不甜,說明后來喝的糖水要變稀些。A.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答案為:C。 例2.有某溫度時某物質的飽和溶液,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蒸發一部分溶劑后,有晶體析出,則該溶液( )A.仍為飽和溶液 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小C.溶解度變小 D.變成不飽和溶液答案為:A。例3.下列因素與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無關的是( )A.溶劑的性質 B.溶質的質量 C.溶劑的種類 D.溫度答案為:B。 例4.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溶液各部分的性質都相同 B.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作溶質 C.溫度一定時,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D.t℃時,36g食鹽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飽和,t℃時食鹽的溶解度為36g 答案為:C。例5.如右圖所示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當它們的溶液接近飽和時,若分別采用升高溫度、蒸發溶劑、增加溶質的方法,均可使之變成飽和溶液的是( ) A. A溶液 B. B、C溶液 C. C溶液 D. A、B溶液 答案為:C。 例6.如下圖: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 (1)P點表示的意義是____。 (2)當溫度為t1℃時,____的溶解度最大;當溫度為t3℃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____。 (3)如果把A、B、C分別放入100g水中配成t3℃的飽和溶液,再冷卻至t1℃,析出晶體最多的是____,沒有晶體析出的是____。 (4)若要把混在A中的少量C除去,應采用____________法,若使C從飽和溶液中結晶出來,最好采用____________方法。 答案為: (1)t2℃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2)B A>B>C (3)A B(4)冷卻熱飽和溶液(或降溫結晶) 蒸發結晶補充致歉:由于本人的疏漏,前一講的最后一道題強化訓練3忘記把答案給寫上了,我馬上補上!答案:(1)長頸漏斗 錐形瓶;(2)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 (3)防止氣體從漏斗中逸出;(4)溶液有無色變為紅色,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有白色渾濁產生,同時又大量氣泡冒出。基礎實驗儀器中今年新增了一個燒瓶:燒瓶-主要用途(左邊為圓底燒瓶,右邊為平底燒瓶)了解基本用途即可???? ???(1)液體和固體或液體間的反應器.(2)裝配氣體反應發生器(常溫一般用平底燒瓶、加熱一般用圓底燒瓶).使用注意事項:(1)注入的液體不超過其容積的2/3. (2)加熱時使用石棉網,使之均勻受熱.? ? 化學實驗(三)之探究性實驗很多同學都咨詢說,探究性實驗題到底怎么做才能不丟分!這里我先解答大家心里的一些疑惑,然后精講兩道題目。接著大家練習幾題,熟悉一下解題方法。問題1、為什么實驗題每次都丟2~3分? 問題2、我覺得我全懂,但是總是有地方沒看見,所以后面就答錯了,怎么辦呢?問題3、為什么我用自己的語言答題就要扣分,我到底哪錯了呢?問題4、探究題到底怎么應該練呢?練多少才合適呢?答1實驗題每次都扣分必然有心理因素的影響:因為每套試卷的實驗都丟分,那么下次考試前你就會特別緊張和重視實驗這一塊,即時當時你表面可能并不覺得緊張。但是,只要你腦子里想過我試驗老扣分,那就不太好了!這里有一種心理暗示在里面,我老扣分!因為人的情緒是會影響思路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撇開這一點,對自己說:喔,我已經準備好了,把我能想到的全部用規范性語言填上,只要是我能得分的我就全得著!當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打氣方法,重要的是分析試驗的思路,最終得到正確的試驗結論!答2、首先,總是看不全題目條件的同學,你在做探究性實驗題時速度是不是很快呢?做題速度太快的同學,在解答實驗題時恨不得一下子就把題看完羅,然后開始刷刷的寫答案!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漏看題目條件以及想問題不仔細的疏漏!其實,在考試的時候真的不用著急,化學試卷一般都能提前一刻鐘左右做完,所以沒必要那么著急,題目要慢慢的看,思考的時候要迅速,才能高效! 咱們有一個方法對付實驗題叫做“瞻前顧后”!可以用筆將題目中的題眼全部標出,然后在草稿上簡要畫出該實驗的整個流程圖,從頭到尾倒要注明題目中的重要已知條件,這樣在做題是才會有整體性的把握。如果把實驗題每次都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來做,做著做著就忘記前面在說什么了。那么后面總結時就容易漏掉有用信息。化學實驗題就好比語文中的閱讀題,要聯系前后的語境,仔細推敲,得出結論。切不可馬虎大意,隨意下筆,那樣很容易失分!問題3、不是說用自己的大白話答題就一定不給分。只要意思正確是可以給的。但是有時候我們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述時并沒有注意到科學性和規范性,就容易說錯。很多同學覺得是自己寫的是對的,其實就改卷人的角度來講就是錯的。因為人的理解角度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你用規范的化學語言答題就能規避掉一些有歧義的地方,就能得分了!問題4、探究題不用練很多,但是要保證練習一道就要有效果。要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或者是題目分析的時候哪里沒看清楚,要保證再練下一道題時不要犯相同的錯誤!只要注意到答題的各個環節,仔細分析題意就不會出錯喲!西城二模實驗解析!33.(8分)實驗室常用的干燥劑“堿石灰”是CaO和NaOH固體的混合物。同學們為確認一瓶久置的“堿石灰”樣品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探究。[來源:學§科§網] 查閱資料:1.Ca(OH)2、Na2CO3溶于水無明顯的溫度變化。2.CaCl2+Na2CO3=2NaCl+CaCO3↓。3.CaCl2溶液呈中性。(1)濾渣B中一定含有_____,產生該物質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_____(寫出一個即可)。(2)濾液C成分的探究。 【猜想】濾液C中的溶質可能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____。【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甲、乙、丙同學分別設計如下方案并進行探究:甲同學:取濾液C少許放入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產生大量無色氣體,則濾液C中的溶質是Na2CO3。乙同學:取濾液C少許放入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無色酚酞,液體變成紅色,則濾液C中的溶質一定含有NaOH。丙同學:取濾液C少許放入試管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無色酚酞,無色酚酞變成紅色,則濾液C中的溶質是NaOH和Na2CO3。【反思與評價】丁同學認真分析上述三位同學的實驗,認為他們的結論均有不足之處,并且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他認為濾液C中的溶質一定含有____,可能含有NaOH。為進一步確認猜想③正確,請你幫助他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__________猜想③正確(3)實驗過程中,同學們還發現向樣品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綜合對濾液和濾渣成分的探究,下列對樣品成分的分析正確的是_____(填序號)。① 樣品中一定含NaOH ② 樣品中一定含Na2CO3③ 樣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種或兩種 (1)CaCO3 Ca(OH)2+Na2CO3= CaCO3↓+2NaOH或Ca(OH)2+CO2= CaCO3↓+H2O。(2)【猜想】NaOH和Ca(OH)2 【反思與評價】Na2CO3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及解釋①取少量濾液C于試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②過濾,在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猜想③正確(3)②③(說明:2分,漏答得1分,錯答得0分)【解析】我們在做這道題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在草稿上將這個實驗的流程做一個簡圖:(藥品初始狀態:變質的堿石灰,除了CaO和NaOH,還可能含有變質后的產物Ca(OH)2 、CaCO3、Na2CO3存在;(取樣品,用足量的水溶解,含義是:變質的堿石灰可能涉及到的物質中只要是能溶于水的全部都被溶解了(這一點很重要)(濾渣B中依題意,肯定含有CaCO3,那么CaCO3的生成有兩種途徑可以達到:一種是有生石灰經過變質而來,另一種就是可能由件事后變質得到的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得到的。濾液C要通過后續的實驗才能得出結果!接下來,題目對于濾液C做了一系列實驗,來探究其溶質成分!綜合看來,甲乙丙三位同學的實驗都只能得出濾液C中含有Na2CO3為了證明③的正確性就必須先除凈Na2CO3才能去驗證NaOH的存在。 這里注意在使用試劑的時候答案最好使用氯化鈣溶液,因為查閱資料里面出現的物質到現在還一直沒有使用過,初中化學一般沒有多余條件。用資料里面給的物質最靠譜!也不會出錯!其他的諸如氯化鋇和鹽酸都不好用,主要是因為鋇離子北京中考不做要求!而鹽酸與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反應機理在初中也屬于超綱要求。!以,最先使用氯化鈣溶液,然后使用酚酞試液! 最后一問,又殺了個回馬槍!直接問樣品里面有什么!綜合上述實驗,濾液C中的Na2CO3肯定是有樣品中得來的,而樣品溶于水放熱,那么必然有放到水里放熱的物質!而濾液C中NaOH的來源可能有兩個,一個可能性就是樣品里原有的,另一個可能性就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得到的! 最后,請大家仿照標答的規范性語言對實驗方案進行描述!{強化訓練}1.(樂山)右圖是“△△牌發酵粉”的部分信息,課外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其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完成相應填空):?【查閱資料】(1)酒石酸是一種易溶解于水的固體有機酸;?(2)發酵粉能夠使面團松軟、發泡是因為發酵粉產生了CO2所致;?(3)Na2CO 3受熱不分解。?【提出問題】NaHCO3在發酵粉加水或加熱時如何產生CO2 ??【猜??? 想】甲.……?乙.酒石酸與NaHCO3在溶液中反應產生CO2?丙.NaHCO3加熱產生CO2?【實驗探究】?(1)小明同學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無氣體產生,從而否定了猜想甲,則猜想甲是??????????????????? 。小明又將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產生了CO2,從而驗證了猜想乙,說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質之一是???????????????????????? ;?(2)小英同學為探究猜想丙設計了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英另取適量NaHCO3粉末加入a試管中,加熱,觀察到a試管口有水生成,b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持續加熱直至兩支試管均不再發生變化時,發現a試管中仍殘留有較多白色固體粉末,向該粉末中滴加稀鹽酸,有CO2產生,說明該粉末是??????????。?【小??? 結】?NaHCO3在發酵粉中產生CO2的條件是????????????????????????????????????? ;?NaHCO3受熱發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參考答案】?NaHCO3 遇水產生二氧化碳,與某些酸反應產生CO2;Ca(OH)2+CO2=CaCO3↓+H2O;Na2CO3 ;加水或加熱 ,2NaHCO3Na2CO3+CO2↑+H2O。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組成進行實驗探究,請你一起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2.[提出問題] 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經變質生成了CaCO3??[進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變成了CaCO3。?猜想二:熟石灰部分變成了CaCO3。?猜想一:熟石灰沒有變質。?[設計實驗] 該小組同學對猜想一設計了下列探究方案,請你幫助他們完成下表中相關實驗內容。?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①取樣,加適量水,攪拌,過濾②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入酚酞試液???????? ③取少量濾渣于試管中,加入鹽酸??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猜想一成立[反思與應用] ①要證明猜想二成立,可參照上述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在步驟②中產生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熟石灰變質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緣故。在初中化學我們所學過的物質中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舉一例)等具有這樣的性質,因此像熟石灰這類物質在實驗室應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③稱取1.0g上述熟石灰樣品,加適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攪拌過濾后,往濾液中滴入酚酞試液,同時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至溶液剛好變為無色,消耗鹽酸溶液7.3g。求樣品中Ca(OH)2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參考答案]?[設計實驗]②濾液不變色?? ③濾渣溶解,有氣泡產生?[反思與應用] ①溶液變紅? ②與中的CO2反應?? NaOH?? 密封?③解:設樣品中含的質量為x?Ca(OH)2+2HCl=CaCl2+2H2O?74????? 73?x??????7.3 g×10%?74/x=73/7.3g×10%??? ?x=0.74g?則樣品中Ca(OH)2的質量分數為Ca(OH)2%=0.74/1×100%=74%?答:樣品中Ca(OH)2的質量分數為74%。3.小黃用右圖裝置測定銅鋅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和鋅的相對原子質量。主要實驗步驟如下(必要的固定裝置已略去):?①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②加入藥品和水;?③記錄C中液面刻度(C為帶有刻度的玻璃管);?④由A向B中滴加試劑至過量;?⑤待B中不再有氣體產生并恢復至室溫后,記錄C中液面刻度,計算得到氣體的體積為V mL(經查,該氣體密度為ρg/L);?⑥將B中剩余固體過濾、洗滌、干燥并稱重,稱得剩余固體質量為W g。?(1)A儀器的名稱為? ▲?? ;?(2)B中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小黃在實驗前將塊狀的銅鋅合金磨成粉末狀,其目的是:?? ▲?? ;?(4)如何檢驗該裝置的氣密性:???? ▲??? ;?(5)為使測得的氣體體積更精確,記錄C中液面刻度時,除使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外,還應? ▲? ;?(6)小黃發現實驗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驟導致數據缺乏而無法計算,該步驟是:? ▲ ;?(7)通常實驗前須估算藥品用量,如果實驗過程中,發現鹽酸的量不足,應中途加酸還是重新實驗:?? ▲??? ;理由是?? ▲???? 。?參考答案?(1)分液漏斗?? (2)Zn+H2SO4==ZnSO4+H2↑?? (3)加快反應的速率? ?(4)提高D管,靜止片刻后,C、D液面仍存在高度差,則氣密性良好?? (5)使D、C中的液面相平? (6)測量銅鋅合金樣品的質量 ??(7)重新實驗第二天昨天的查漏補缺大家做好了嗎?如果想做,內心真的渴望化學能得到高分的話,你肯定會動手做的。做好了這個糾錯本,跟著雅琴老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們容易出錯或者是覺得解答起來很棘手的的都是哪一類的問題呢?我們按照試卷四大塊的分類來介紹:一般來說,選擇題當中是化學式的計算和涉及到金屬活動性的判斷式選擇題;非選擇題中的有關物質鑒別類(包括推斷題)的題目;實驗題中的探究性試驗(多數孩子無法寫出標準答案或者是沒有理解題意)以及最后計算題大題中的第二小題(以圖表和坐標)!下面我分塊來介紹這些題型的特點,以及我們針對這些題型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訓練。選擇題所有涉及到化學式的計算,其解題精髓就是我在前面提到過就是“元素守恒”的思想。很多孩子會感到特別恐懼此類題型,實際上就是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計算基本功不過關,很多孩子列式都是不規范的)和此類題型解答的基本思路沒有很好的掌握。很多學生看到這類題型就會主動跳過,平時也很害怕做這類題目!或者是粗略的看題接著貿然下筆,在得不出思路的時刻就想放棄了!那么,下面我們以一摸西城的第25小題為例來談談如何用“元素守恒”的思想來解題。25、有一在空氣中暴露過的NaOH固體,經分析知其含水7.65%,含Na2CO3 4.32%,其余是NaOH。若將此樣品1 g放入100 g3.65%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殘余的酸再用10 g 30.9%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將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體的質量是A.5.85 g B.4.52 g C.2.62 g D.1.33 g這道題乍一看來真的好復雜,涉及到了三種物質,前后兜來兜去發生了好幾次化學反應。有的同學一看到這種題目。馬上就開始寫化學方程式,然后標出相對分子質量,標出各反應物的質量,緊接著然后哼哧哼哧的開始算了。其實不然,所有的題目在解答時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一定要首先分析題目,在草稿上化出草圖以幫助分析題意。確定了解答方案后再開始動手進行計算。其實,化學計算題就特別像一道數學應用題。我們來仔細分析這道題的初始狀態和結束狀態。初始狀態為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接著然后放入鹽酸發生反應,結果固體量不足,就又添加了一部分氫氧化鈉來中和過量的鹽酸,在所有的反應結束之后只剩下氯化鈉的溶液。其實我們觀察這個題目,表面上看來我們需要寫出三個方程式分步進行計算。其實,最關鍵的一點是我們可以跳過中間過程可以直接看產物,用元素守恒的思想來解答貌似看來是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題目。我們已經分析出固體產物只有氯化鈉,如果能知道其中鈉元素或者是氯元素的質量那就太好了!然后,我們仔細觀察題目。同學們,猜猜看,我是用鈉元素的質量來算方便還是用氯元素的質量來計算方便呢?很顯然,是氯元素!因為只需要算一組數。根據題意可以知道稀鹽酸中含有的氯元素質量是100g×3.65%×(35.5/36.5×100%)=3.55g,根據元素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恒,那么產物氯化鈉中的氯元素質量為35.5g,那么該氯化鈉的質量心算都能得出答案是5.85g。大家看,是不是很簡單?而現在這種題型的考法是當前的熱點。它已經從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高中化學計算題的解題思想,就是“元素守恒”。我將會在第六天化學計算的專題中給大家詳細的講解十道例題!金屬活動性方面的判斷題,也是很多孩子覺得很困難的地方。其實,這類題目只要弄清此類題型的常規思路就完全OK的!我們來看下面大興一模的題目印刷銅制電路板的“腐蝕液”為FeCl3溶液。已知銅、鐵均能與FeCl3溶液反應,反應方程式分別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現將一包銅、鐵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燒杯中仍有少量固體,關于燒杯中物質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體一定含銅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體一定是鐵和銅C.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體一定是鐵和銅D.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體一定含銅還是先仔細觀察題目,如果要想知道反應結束后各物質的狀態就必須要知道化學反應的實際情況。有很多同學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兩個化學反應有先后順序嗎?兩個都是我沒有學過的新反應怎么判斷呢?其實,只要是試卷里面出現的題目,就一定是在初中階段能夠被解答出來的,因為超綱的題不可能在一模題里面出現!我們只要仔細思考一下就知道這一定是一道涉及金屬活動性順序的題目。因為金屬活動性強的金屬單質在化學反應中一定會表現出強勢的一面,所以不同的金屬單質在和相同的的對象反應的時候,活動性強的要先反應!就好比在狼群中,狼王是絕對有先享用食物的權利的,等狼王吃飽了舒服了,再輪到其他的狼。 這道題目關鍵就在于,從表觀上看來,鐵會和氯化鐵先反應!只有當鐵單質和氯化鐵完全反應了,并且有多余的氯化鐵剩余的話才會輪到銅和氯化鐵反應。假如鐵單質非常多,一上來就把氯化鐵給全反應完了,那銅也就沒有反應的對象了。題目給出一個關鍵信息“充分反應后燒杯中仍有少量固體”,那么根據我們那剛才分析的反應先后順序!銅得待在鐵后面反應,如果要留下,銅一定得留下。鐵如果想留下,那得看氯化鐵的量如何。那么固體一定含銅,有沒有鐵剩余就不好說了!那么選項BC去掉!AC當中的區別在于是否會有CuCl2留下!一樣的道理,萬一鐵很多時,氯化鐵全沒了,銅就沒有反應對象,也就沒有氯化銅的存在了。這道題的答案就出來了,為A!大家看看,這種題目真的很難嗎?其實不是,這類題目旨在于考察同學們的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當然,強大的分析能力還是需要我們有厚實的基礎知識做支撐。如果說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基礎含義沒理解,這道題是怎么也做不出啦!一般說來,孩子們會覺得選擇題中這兩類題型很困難,所以咱們就得多找這個類型的題目來練了!(此類型的題目將會在金屬這一專題中很容易找到相類似的十道題來練習。大家加油哦!)非選擇題此類題型當中大家一般會覺得推斷題困難!這一方面其實是需要我們“酸、堿、鹽”的基本功要非常的好!所有的化學反應原理要弄的非常透徹!絕對不能一知半解,覺得好像差不多我明白了就行了。只要是酸堿鹽鉆研的不透徹的同學,這方面的題目肯定做不好的。推斷題中確實也是框圖題比較困難。但是目前中考,完全的框圖已經不是流行趨勢了。我們來看西城一模的一道推斷題(不得不承認,西城的題目一直都是緊跟中考最新風潮的)30、A、B、C、D均為初中常見物質,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1)若A是金屬單質且能轉化為其他三種物質,B是黑色固體,C是紫紅色固體,D是最理想的清潔燃料。則A的化學式是 ,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 。(2)若A能由其他三種物質轉化而成,這四種物質分別是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中的一種,且均含有一種相同元素。其中A是一種溫室氣體,則其他三種物質的化學式分別是 。(3)若A與其他三種物質均能相互轉化,A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無色液體,A、B、C、D的相對分子質量依次增大。則C的化學式是 ,D轉化成A的化學方程式是 。大家要注意的是,以前我們流行用箭頭指向來代表物質的反應,現在是用虛線代表,此題虛線可以有三種含義“1、二者能反應2、A和B、C、D可以相互轉化!”這是一個新的考法,要引起重視,讀題時要高度細心!(1)現在題眼非常明顯,肯快就可以看出來A是鐵單質Fe Fe + CuSO4 = FeSO4 + Cu(2)A這種溫室氣體首推CO2,現在都強調低碳生活嘛,題目中肯定會呼應的!很顯然都含有氧元素的物質類別比都含有碳元素的物質類別中,可選的常見物質多。走氧元素這方面去思考,也是水到渠成了。O2 H2SO4 CaCO3 (3)A肯定為H2O,而第三問也確實在題目中強調了相互轉化的問題,那么初中最常見的涉及到水的反應只有有限的幾個:二氧化碳和水反應,氧化鈣和水反應,水的電解,酸堿中和產生水,非金屬氧化物和堿反應得到水,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得到水,碳酸鹽和酸反應得到水。由題意A、B、C、D的相對分子質量依次增大,就不難得出答案了!H2CO3 CO2+Ca(OH)2=CaCO3↓+H2O (合理答案均可得分)此題答案不止一個!C是碳酸時,B就是過氧化氫,D可以是氫氧化鈣或者碳酸鈣、碳酸鈉都可以的!如果B是碳酸,C也可以是Ca(OH)2D可以是碳酸鈣碳酸鈉都行!所以現在推斷題中,只要是合理答案均給分,實際上已經降低難度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初中推斷已經不是攔路虎!多多練習一些,會發現出現在中考推斷題答案中的物質一般都在H2 O2 Fe Cu C CO CO2 CuO Fe3O4 Fe2O3 H2O2 H2SO4 HCl Ca(OH)2 NaOH CuSO4 FeSO4 CaCO3 Na2CO3出現。推斷題在二模當中也會出現,請大家以二模卷子為范本好好練習,也絕對足夠了!探究性實驗題這是很多同學覺得頭好痛的一類題型。其實,說實在的,大家完全沒必要害怕!很多同學害怕的原因只是因為別人說這種題難做。這一點上和最后一道計算題相同。很多同學其實看到題目那么長的時候便已敗下陣來。從心理上已經投降了!這里先給大家說一個答題小技巧!探究性實驗提一般設置6-7分,這當中5分左右時在命題時一定要送給大家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把最基礎的分一定要拿到手。然后實在不會的空可以先放著。說實在話,探究性實驗提里面真正很難做出來的一般就一個空。實在不行就先擱著。不要耽誤下面的答題!我們一起來看一道崇文的探究題33.(6分)同學們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1)甲實驗中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2)乙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丙實驗中觀察到試管內有白色沉淀產生。(4)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甲、乙、丙三個實驗的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廢液缸中,看到廢液渾濁并呈紅色,可知廢液中含有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提出問題】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是什么?【查閱資料】碳酸鈉溶液呈堿性;氯化鈣溶液呈中性;兩種鹽的溶液之間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有沉淀生成。【實驗設計】小方用氯化鈣溶液進行如下實驗。實驗內容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廢液缸中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呈紅色呈堿性的物質可能的組成成分是 (幾種情況請寫全)。 (5)若甲實驗改成向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加入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并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乙、丙實驗不變。當三個實驗的廢液倒入另一干凈的廢液缸中,看到廢液澄清并為無色。則廢液的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的是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道題首先是三位同學分別做了探究堿的的化學性質實驗,這一點很重要!很多同學看題時根本不看第一句話,卻沒想到玄機藏在第一句話里面。既然要探究堿的化學性質,那說明每一個獨立實驗都會看到明顯的實驗現象。而且發生了三個獨立的化學反應!這在解決后面的難題時會用到!前兩問非常簡單,送分! 答案:(1)燒杯中的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2)2NaOH + CO2 == Na2CO3 + H2O在(4)中,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甲、乙、丙三個實驗的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廢液缸中,看到廢液渾濁并呈紅色,可知廢液中含有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這里告訴我們一個隱含條件!既然廢液呈紅色,說明甲同學實驗中的原料已經全部用完!因為我們在初始的個人實驗時必須看到明顯現象,所以甲中氫氧化鈉肯定是沒有了的,都被鹽酸中和掉了!。而與其他廢液混合后。廢液紅色,除了沉淀以外的溶液呈堿性,說明鹽酸也沒了(可能是被乙和丙中的氫氧化鈉或者是氫氧化鈣中和掉了)。甲能做的貢獻就是剩下了氯化鈉!而混合后的廢液是渾濁的!說明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的反應在里面,只有他們反應才能得到渾濁。剩下的物質在溶液中當中呈堿性的可以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這時,題目又給了一個條件:取少量廢液缸中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碳酸鈉了,碳酸鈉被氫氧化鈣反應完了!那剩下呈堿性的物質就只有NaOH和Ca(OH)2,如果氫氧化鈣恰好和碳酸鈉完全反應,那剩下的堿性物質就只有氫氧化鈉。假若氫氧化鈣把碳酸鈉反應完全后還有過量剩余的,則呈堿性的物質是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混合溶液!答案:(4)只有NaOH或者NaOH和Ca(OH)2(此空2分,二種情況都寫全才得分) (5)中,若甲實驗改成向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加入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并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乙、丙實驗不變。當三個實驗的廢液倒入另一干凈的廢液缸中,看到廢液澄清并為無色。找到關鍵信息:甲反過來操作時,必須看到明顯現象,即滴進去的氫氧化鈉酚酞混合液紅色會消失!緊接著當三個實驗的廢液倒入另一干凈的廢液缸中,看到廢液澄清并為無色。這個現象說明甲中的氫氧化鈉肯定沒有了,并且現在混合的廢液中也沒有碳酸鈉、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這些堿性物質了。這些物質反應掉了,那反應的對象就只有甲當中的鹽酸,那么那么剩下的產物就一定有氯化鈉和氯化鈣。假若甲當中的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則產物中只有氯化鈉和氯化鈣!如甲中的鹽酸過量,那么產物中就有鹽酸,氯化鈉和氯化鈣三種溶質。但是題目問一定有,那么答案為NaCl和CaCl2 【反思拓展】反應物是否過量大家可以看一下老師的分析過程,很難嗎?并不是!每一步我都是根據題意,緊抓題意!所有的思考線索都是題目當中的,這說明我們在解答探究性實驗題的時候一定要尋找到有用的線索,這一點,和推斷太相似了!其實,在初中化學當中,推斷題和絕大部分實驗研究題都是考查物質的性質,也就是說我們酸堿鹽的物質性質要掌握的非常透徹,才能幫助我們解答!剩下的,同學們要拿二模題來多多練習了!計算題最后一題大部分同學會覺得最后一題難,是因為覺得它題目太長!其實,我們要轉換的觀念是:題目越長,越能找到有用的關鍵線索!大家試想一下,一道計算題只給你一個數據,然后求好幾種其他物質的質量,那算起來肯定是很困難的!數據少,意味著需要的解答技巧的要求高!數據多,有用信息多,其實只需要將層次處理清楚就可以了!35、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到鋼鐵廠做社會調查。他們抽取組成相同、質量不同的三份鋼的樣品(假設鋼的樣品中只含鐵和碳),分別加入100g 19.6%的硫酸進行實驗(見左下表),充分反應后,用得到的實驗數據繪制出右下圖所示的圖像。實驗序號鋼樣的質量/g19.6%硫酸的質量/g一5.68100g二8.52100g三12.46100g試回答:(1)實驗一中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為多少克?(2)稀硫酸完全反應的實驗中,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我們來分析一下:所有的計算題重在分析解題思路,而不是一上來就開始解啊設啊,此時還沒搞清楚要算什么,拿什么量來算的話,萬一設的物質不對,那豈不是浪費時間了嗎?所以,我們經常說,重在分析!其實是為了更大的節約時間!仔細觀察這表格中呈現的數據:鋼樣的量是一到三遞增的,而三次試驗中酸的量都是相等的!根據這個變化趨勢,我們不難得出肯定在這三次反應中當中不是鋼樣的量不足,就是硫酸的量不足。然后我們再來仔細觀察右邊的坐標圖,前兩次反應中產生氫氣的斜率相同,其實說明此時鋼樣全都反應完了,斜率才能完全一致。到了第三次的時候,發現斜率減小,如果說鋼樣還是像前兩次那樣完全反應掉話,那么大家應該斜率都完全一致,也就是說在同一條射線上!現在第三次比前兩次的要稍低一些,如果在原來的射線上,第三次氫氣量應該大于0.4g! 如果有同學看斜率不明白的話,我們也可以看數據:第二次和第一次減鋼樣的增量為8.52g-5.68g=2.84g,氫氣的增量為0.1g;第三次和第二次鋼樣的增量為12.46g-8.52g=3.94g,假如鋼樣完全反應的話就是說氫氣的增量應該大于0.1g,可是現在只有0.1g,就說明此時酸的量不夠了,才導致產生氫氣的增量只有0.1g。 大家明白了嗎?其實只要圖形和表哥分析清楚了,問題就迎刃而解!看看,多么快速啊!再來看看標答:解:(1)設實驗一中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為x Fe + H2SO4 == FeSO4 + H2↑ 2x 0.2gx = 5.6g (1分) (2)實驗三中100g稀硫酸完全反應設反應生成FeSO4 的質量為y;消耗鐵的質量為z Fe + H2SO4 == FeSO4 + H2↑ 56 152 2 z y 0.4g y = 30.4g(1分) z = 11.2g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 = 27.4%(1分)這里只是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例子,也就是我們可以在哪些方面做針對性訓練!每個孩子的問題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一定要先找準自己的問題在哪里。著重強化自己薄弱的題型!以上所述是很多孩子覺得解答起來很難的地方。只是給大家做一個借鑒!不管孩子的問題在哪里,在做針對性訓練的時候一定要訓練到位,并不是在量上達到目標就夠了!咱么一定保證“質”這個關鍵點!做一道題目要保證這道題是完完全全弄懂了,如果不明白的,趕緊問老師!否則,沒有在“質”上得到完全提高,那種提高就是假象!到了中考這種大考檢驗時就一定會露餡!后面我會給大家整理初中的知識點。同時,在每個知識點下的難點問題會給大家一些解題建議和指導!讓我們一起加油!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趙雅琴 2010-06-02 上午09:30(酸堿鹽)一、酸的通性二、堿的通性三、鹽的性質 (以上內容這里請大家對照自己的筆記本進行復習,要仔細地看并且要異常熟練。常見的酸堿鹽的特征物質和特征化學性質很重要,要好好看)常見酸,堿,鹽的性質比較:常見的酸的性質比較:酸顏色氣味揮發性吸水性脫水性腐蝕性在空氣中檢驗試劑鹽酸無色刺激性有無強白霧,變輕AgNO3溶液硝酸無色刺激性有無強白霧,變輕硫酸無色無無有強變重BaCl2溶液(鹽酸和硫酸的鑒別北京中考不要求,但是在分班考試中要求掌握)常見堿的性質比較:堿俗名色,態溶解性在空氣中腐蝕性電離氫氧化鈉火堿,燒堿,苛性鈉白色固體極易溶于水并放熱吸水和CO2反應很強陰離子全部是OH-氫氣化鈣熟石灰,消石灰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吸CO2 有常見的鹽的性質比較:學名化學式俗名色,態溶解性特性氯化鈉NaCl食鹽白色晶體易溶于水如含氯化鈣,氯化鎂易潮解碳酸鈉Na2CO3純堿白色固體易溶于水溶液顯堿性碳酸鈣CaCO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白色固體難溶于水高溫分解例題: 例1.有下列幾種物質:a.鹽酸 b.硫酸 c.熟石灰 d.硫酸銅 e.純堿 f.食鹽 請選擇合適的標號(a~f)填空(不得重復)(1)用來清除鐵銹的物質____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2)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調味劑的是____ (4)少量存于胃液中幫助消化的是___(5)農業上用于配制波爾多液的是____ (6)做饅頭時用于除去面團發酵生成的酸的是____ 答案為:(1)b (2)c (3)f (4)a (5)d (6)e 例2.下列物質置于空氣中質量不會增加的是( )A.純堿 B.濃硫酸 C.石灰水 D.燒堿答案為:A例3.已知金屬X能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銅,但不能從金屬Y的硫酸鹽溶液中置換出Y,則X、Cu、Y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A.X、Y、Cu B.Cu、X、Y C.Y、X、Cu D.Y、Cu、X答案為:C例4.區別熟石灰與燒堿的水溶液,可選擇( )A.CaCl2 B.Na2CO3溶液 C.CuSO4溶液 D.NaCl溶液答案為:B例5.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則濾紙上的物質是( ) A.Fe B.Cu C.Cu和Mg D.Fe和Cu答案為:D例6:在一定條件下,下列物質的轉變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B. C. D.答案為:D【解析】單質、氧化物、酸、堿、鹽各類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是有條件的。只有掌握了物質的簡單分類、金屬活動順序以及酸、堿、鹽的溶解性等知識,同時又要熟練掌握各類物質的性質及反應發生的條件,才能靈活地應用。 為了找到解題的依據和判斷方法,現將選項中能一步完成和不能一步完成的原因分析如下: A組中由 這是由可溶性的碳酸鹽Na2CO3轉化成不溶性的碳酸鹽CaCO3的過程。只要選擇 可溶性的鈣鹽,或者可溶性的堿Ca(OH)2,利用鹽和鹽或鹽和堿的復分解反應, 就可以一步實現這種轉化: 如: B組中 這是由金屬氧化物轉變成金屬單質的過程。只要在一定條件下使用還原劑,就可 以將Fe2O3轉變成Fe單質。常用的還原劑有H2、C、CO。 C組中 D組中 這兩組均是由堿性氧化物向對應的堿轉化的過程。這種轉化,只限于可溶性的堿 如: 大多數的堿性氧化物如CuO、Fe2O3等都不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對應的堿。所以 CuO向對應堿Cu(OH)2轉變是不能一步完成的。如何由CuO制取難溶性的堿 Cu(OH)2呢?一般地說,可用下列方法: 例7.在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在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體產生。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濾液中一定有Fe(NO3)3? B.濾渣只含Ag和Cu,一定無ZnC.濾渣中一定有Ag、Cu和Fe,一定無ZnD.濾渣中一定有Ag、Cu、Fe和Zn答案為:C【解析】 解此題的關鍵是看哪種物質有剩余,與這種剩余物質反應的物質將均不能與此共存。鐵粉與Zn(NO3)2溶液不反應,故濾渣中不會有金屬單質鋅,在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體生成測濾渣中則一定含鐵粉,因Fe+Cu(NO3)2==Fe(NO3)2+Cu;Fe+2AgNO3==Fe(NO3)2+2Ag,則濾渣中除Fe外,還應有Cu和Ag。濾液中應含有Fe(NO3)2和Zn(NO3)2。例8.使用同質量、同濃度的稀硫酸,分別與足量的下列物質反應,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小的是( )A.鎂 B.氧化鎂 C.氫氧化鎂 D.碳酸鎂答案為:C【解析】酸的量不足,四種情況中所以溶質的質量完全相等,現在只需要判斷出哪一種情況中溶液的質量最大就是符合題意的答案。A中需要的單質鎂的質量很少,并且還有氫氣放出,不符合題意;B和D根據增量去看,情況是完全相同的,并且溶質質量分數也完全相同。只有C需要的氫氧化鎂質量最多,且最終所有的質量都要轉化到剩余溶液中,那么溶液質量最大,溶質質量分數最小。例9.在天平兩端分別放置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燒杯,把天平調節平衡,向左盤燒杯中加入2.2克氧化鈣,若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右盤中需要加入金屬鎂的質量為( ) A.1.2克 B.2.2克 C.2.4克 D.4.4克答案為:C例10.酸、堿、鹽是有廣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學活動小組的同學圍繞這幾類化合物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1)? 同學們打開盛濃鹽酸和濃硫酸試劑瓶的瓶蓋,立即就能把它們區分開來,這是為什么??(2)右圖是某試劑瓶標簽上的內容。要把10?g這種濃硫酸稀釋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質量為????? g。稀釋濃硫酸時,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請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探究一瓶氫氧化鈉固體的變質情況,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取少量該固體樣品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種無色溶液,發現有氣泡產生,說明該樣品中含有碳酸鈉,由此可確定該固體已發生變質。則無色溶液可能是???????????? 。?②為探究該固體中是否還有未變質的氫氧化鈉,同學們又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已知碳酸鈉的水溶液呈堿性,它的存在會對氫氧化鈉的檢驗造成干擾。請根據右圖部分物質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將下表填寫完整。?實驗目的實驗操作現象結論或化學方程式除去碳酸鈉??取少量該固體樣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適量的??????????????? 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有白色沉淀生成??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檢驗是否含有氫氧化鈉在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該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鈉??? (4)若73?g質量分數為20%的鹽酸與127g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試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解析】思路方法點撥:本題是一道圍繞酸、堿、鹽知識的綜合應用題,試題的開放性很強,是對考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計算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等的綜合考查。第(1)小題是對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的考查,打開盛濃鹽酸和濃硫酸試劑瓶的瓶蓋,立即就能把它們區分開來,是由于探究過程中可以看到瓶口有的有白霧,有的沒有,原因是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氯化氫氣體在瓶口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形成鹽酸小液滴的緣故。第(2)考查溶液稀釋方法和有關計算,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試劑瓶標簽上信息知濃硫酸的質量分數為98%)設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X:10g×98%=(10g+X)×20% 解之,X=39g 。稀釋濃硫酸時,由于水的密度較小,浮在濃硫酸上面,而且濃硫酸溶解時放出的熱會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所以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第(3)小題①考查堿的化學性質和分析推理能力,NaOH變質是NaOH和空氣中的CO2作用,生成了Na2CO3和H2O,檢驗NaOH是否變質實際上是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2CO3,酸可以選用HCl,H2SO4(答案寫一種酸就可以)等;第(3)小題②要想探究該固體中是否還有未變質的氫氧化鈉,根據下表實驗步驟,必須先除去碳酸鈉,再檢驗是否還有未變質的氫氧化鈉。因此,題目綜合分析難度稍高,隱藏了先除雜后檢驗信息。除去碳酸鈉,即把碳酸根轉化成氣體或沉淀。根據本題情況,若加入酸,把碳酸根轉化成氣體,會影響下一步對氫氧化鈉的檢驗,所以只能設法把碳酸根轉化成沉淀。根據物質的溶解性表信息(北京考卷的溶解性表會在是卷卷頭給出的)知,可以加入氫氧化鈣或氯化鈣或硝酸鈣。但加入氫氧化鈣,會產生堿性溶液造成干擾,影響下一步對氫氧化鈉的檢驗,因此只可加入硝酸鈣或氯化鈣溶液。然后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紅既可證明有氫氧化鈉。第(4)小題是對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的綜合能力的考查。(此種考法這幾年盛行于北京之外的其他省市,但是北京市傾向于在實驗探究題里面做一些定量的計算這種方式越來越明顯了。大家要提前適應)此小題比較簡單,可以用化學方程式來做。這答案為11.7%『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學好化學必須從做好實驗,學好實驗開始。』化學實驗內容分為四大塊:一、實驗基本操作;二、氣體的制備;三、物質的鑒別;四物質的推斷。前兩塊在基礎實驗題中出現;后面兩塊是以一種在紙上模擬實驗的方式操作來鑒別物質,因此比較常在探究性試驗中出現。今天主講前兩部分。化學實驗之一(基本實驗操作)一、記住下列常用化學儀器的名稱、形狀和主要用途,了解它們的使用范圍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1、初中常用儀器有:試管、燒杯、酒精燈、膠頭滴管、量筒、漏斗、玻璃棒、藥匙、鑷子、水槽、托盤天平、試管夾、鐵架臺(附鐵圈、鐵夾)。根據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可按以下情況分類:(1)可用于受熱的儀器:試管、燒杯、蒸發皿、燃燒匙。其中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可直接受熱,燒杯須墊上石棉網間接受熱。(2)用于稱量和量取的儀器:托盤天平,量筒(3)用于取藥和夾持的儀器:取固體粉末或小晶粒狀藥品用藥匙;取塊狀固體用鑷子;取小量液體或逐滴加入液體時用膠頭滴管。用于夾持的有試管夾,鐵架臺(附鐵圈,鐵夾),坩堝鉗。(4)其他儀器:漏斗,長頸漏斗,集氣瓶,玻璃棒等。2、基本操作的內容:(1)藥品的取用:重點掌握固體粉末和塊狀固體裝入試管的操作方法;液體藥品的傾倒方法和膠頭滴管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注意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能嘗藥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氣味。沒有注明藥品用量時,應取最少量:液體一般取1-2ml,固體品要蓋滿試管底部,藥品取用后立即蓋緊瓶塞,標簽向外放回原處。(2)儀器的洗滌: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是,內外壁形成一層均勻的水膜,既不成滴也不成股流下。(3)物質的加熱:能受熱的儀器才可用于物質的加熱。直接加熱時,先使儀器均勻受熱,給試管里的固體粉末加熱時,藥品應斜鋪試管底部,若在加熱過程中有水生成,則要注意加熱前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給試管液體加熱時,要注意液體的體積,試管的規格,試管的傾斜度試管夾夾持的位置,試管口的方向等問題。給物質加熱時,要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加熱。(4)在移取少量液體時,要注意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3、使用酒精燈的六個為什么?(這是一些關于酒精燈使用方面的常識,并不要求完全記住,但孩子們起碼得有點印象)①為什么常用酒精燈加熱?酒精燈溫度可達500°左右,適用于大多數實驗的溫度,而且無煙不污染受熱器,移動方便。②燈體內酒精量為什么以燈體的2/3為最好?如果注入酒精太多,移動時容易濺出來,或在燃著時受熱膨脹而溢出來,但燈體內酒精太少,燈體空腔太大,其中充滿了酒精蒸氣,易于從燈芯空隙處進入的空氣混合形成易爆炸的混合氣體,在有風或移動酒精燈時,就可能引起爆炸。③酒精燈不使用時為什么要蓋上燈帽。酒精具有揮發性,這樣不僅浪費酒精,而且會使燈芯上留有酒精溶液里的水,下次再使用時就不容易點燃或燃燒不旺。④熄滅酒精燈后為什么要把燈帽重復蓋一次?為了防止冷卻時,燈體內形成負壓,把燈帽吸住,下次使用時不易打開。⑤怎樣穩定酒精燈的火焰,并提高它的溫度?使用前用鑷子將燈芯提高,剪平且分散開,以調節火焰的大小或寬度,也可制成筒形銅網罩(或鐵網罩),放在燈頭上,遇風時火焰既不會發生擺動,溫度也得以提高。⑥碰倒酒精燈怎么辦?一旦溢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應用濕抹布蓋滅或覆蓋砂土撲滅,絕對不能用水澆(因水能與酒精以任意比例混合反而擴大了著火面積)。 典型例題: 例1.下列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稀釋濃硫酸時,把濃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攪拌 B.用量筒量取液體時,視線與量筒內液體保持水平 C.用滴管滴加液體時,為防止液滴飛濺,滴管緊貼試管內壁 D.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時,稱量物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考查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量筒、滴管、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答案D) 例2.現有燒杯、試管、量筒、鐵架臺、鐵夾、酒精燈、集氣瓶、玻璃片、水槽、玻璃導管、橡皮導管、單孔橡皮塞、藥匙13種實驗用品,下列實驗,不能進行的是(填序號)____和____。 (1)制取氧氣 (2)粗鹽的提純 (3)氫氣還原氧化銅 (4)用固體氫氧化鈉配制100g30%的氫氧化鈉溶液(考查學生對以上四個實驗的裝置和操作的掌握。答案②和④) 例3.某學生用托盤天平稱量時,誤將藥品和砝碼位置放顛倒了,待平衡時,稱得藥品質量讀數為9.5g(1g以下用游碼),則藥品的實際質量為( ) A.9g B.10g C.8.5g D.8g(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的技能。答案C) 例4.下列物質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會變質的是( ) A.濃鹽酸 B.濃硫酸 C.食鹽 D.氫氧化鈉 (考查學生關于實驗室里試劑正確存放方法。答案D) {強化訓練}1.配制10%的氫氧化鈉溶液100ml,應選用的儀器是( ) ①量筒 ②酒精燈 ③玻璃棒 ④蒸發皿 ⑤燒杯 ⑥天平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 2.下列實驗操作或作法正確的是( ) A.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的水 B.為了不造成浪費,實驗剩余的藥品放回原瓶 C.把燒杯放在墊有石棉網的鐵圈上加熱 D.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酒精燈 3.某同學的實驗報告中,有以下實驗數據,其中合理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得11.7g食鹽 B.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鹽酸 C.用廣泛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值為3.5 D.用托盤天平稱得8.36g鋅粒 4.下列可以采用溶解、過濾、蒸發的操作程序將各組物質分離的是( ) A.硝酸鉀和氯化鈉 B.二氧化錳和氯化鈣 C.酒精和水 D.碳酸鈣和氫氧化銅 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把氫氧化鈉固體放在托盤天平左盤的紙上稱量 B.不慎將酸灑在皮膚上,應立即用氫氧化鈉溶液去中和 C.加熱液體時,試管口朝著有人的方向 D.用托盤天平稱量完畢,應把砝碼放入砝碼盒中 6.下列物質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質量會減輕的是( ) A.固體氫氧化鈉 B.濃鹽酸 C.濃硫酸 D.氧化鈣固體 7.除去混在白糖中的泥沙,需采用的正確操作是( ) A.溶解、過濾、蒸發 B.溶解、加熱、結晶 C.溶解、蒸發、振蕩 D.攪拌、溶解、稱量 8.某學生俯視量筒內液體讀數為20ml,則實際液體體積為(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無法判斷 9.溶解、過濾、蒸發過程中都要使用的儀器是____,用量筒量取一定的體積液體時,除選用合適的量筒外還應該使用的儀器是____。 10.下列實驗操作都應該注意先后順序,請在每小題的橫線上填上“先”或“后”. (1)稀釋濃硫酸時,往燒杯里____加濃硫酸,____加水. (2)實驗室制取氧氣,當集氣瓶中集滿氧氣后,應____把導管移出水面,____撤去酒精燈. (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完畢后,應____撤去氫氣導管,____移走酒精燈. (4)在測定有機物燃燒產生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水的質量時,應____將氣體通過足量的石灰水,____將氣體通過干燥劑. 答案:1.C 2.A 3.A 4.B 5.D 6.B 7.A 8.B 9.玻璃棒;膠頭滴管 10.(1)后,先;(2)先,后;(3)后,先;(4)后,先;(第四小問點撥:如果后驗證產物的水,那么石灰水里的水分會隨氣流進入到濃硫酸中,導致結果不準確!)化學實驗(二)氣體的制備以及性質實驗主要是初中教材中常見氣體氧氣、氫氣、二氧化碳制備的原理、制取的裝置(包括發生裝置、收集裝置以及雜質或尾氣的處理裝置),性質驗證、實驗現象、結論、操作規則的掌握。常見氣體的制取選擇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考慮:⑴可行性,用所選原料能夠制得需要的氣體;⑵經濟效益,原料一般要價廉易得;⑶反應條件適宜且易于控制; ⑷反應速率適中,不能太快或太慢,便于收集與實驗;⑸生成的氣體盡量純凈;⑹操作簡便易行,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注意】實驗室制二氧化碳采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不用碳酸鈉、純凈碳酸鈣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反應太快,不易控制);不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硫酸與石灰石中的碳酸鈣反應生成微溶物硫酸鈣,覆蓋在石灰石表面,阻礙反應繼續進行);不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濃鹽酸具有揮發性,使制得的氣體中含有氯化氫氣體,不純凈)。實驗室制氫氣時,酸用稀硫酸,不用鹽酸(易揮發),不用濃硫酸和硝酸(具有強氧化性不能得到氫氣);金屬宜用鋅粒不用鎂條(太貴,反應太快)、鐵片(反應太慢)。氣體發生裝置的選擇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選取合適的裝置。反應物為固體(或固體混合物),反應需加熱。選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反應裝置。反應物是塊狀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加熱,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生裝置氣體收集方法和凈化方法氣體收集方法的選擇:根據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合適的收集方法。⑴氣體不易或難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采用排水法收集。⑵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⑶有毒氣體的收集,若氣體不溶于水,采用類似洗氣瓶的裝置排水法收集(如圖d);若氣體易溶于水,同樣采用類似洗氣瓶的裝置排空氣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導入集氣瓶時“長進短出”(如圖e);反之,則“短進長出”(如圖f)⑷若要收集干燥氣體,則選擇排空氣法收集;若要收集較為純凈的氣體,則選擇排水法(該氣體適用排水法)。 常見氣體的檢驗方法和尾氣處理常見氣體的檢驗方法氣體檢驗方法現象氧氣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木條復燃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氫氣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純凈氣體能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燒杯內壁有無色小液滴尾氣處理 由于某些氣體有毒,直接排入空氣中會污染環境,因此在有這些氣體參與的反應裝置末端應加裝尾氣吸收裝置。根據氣體性質不同,可以有多種處理方法,最常見的有以下3種裝置: 圖a適用于能用液體吸收劑吸收的氣體,圖b和圖c主要用于處理C0。{強化訓練}1.請認真閱讀下列短文,并應用所學過的知識回答問題 氨氣(NH3)在通常狀況下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稱為氨水。其在加熱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氨氣能跟氧氣起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在常溫下氨氣還能跟酸、CaCl2和CuSO4等物質起反應。 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問: (1).實驗室制取(不包括收集)氨氣的裝置,可選用制取____(H2或O2或CO2)的裝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氨氣可用_______________法。 (2).寫出氨氣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3).將氨氣溶于水制成氨水,應選用下圖裝置中的____(填序號)。 A B C2.某有機物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甲、乙兩組同學分別用A、B兩種方法測定它的組成,測得兩組數據(如下圖所示)。請分析,選用的正確方法是____。推測出該有機物是由____元素組成,各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實驗過程中氣體均全部吸收) 燃燒有機物的質量實驗方法實驗前后(1)-(4)裝置質量實驗前實驗后甲組3.2gA (1)150g(1)154.6g(2)150g(2)153.4g乙組3.2gB (3)150g(3)153.6g(4)150g(4)154.4g 3.下圖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根據圖回答: (1)標號為①、②的儀器名稱是:①是____②是____ (2)容器(A)中盛放的塊狀藥品是____,從儀器②中加入的液體藥品是____。 (3)儀器①的下端管口必須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 (4)氣體通過裝有石蕊試液的(B)容器,可看到的現象是____;氣體通過裝有澄清石灰水的(C)容器可看到的是現象是____。 答案為: 1.(1).O2 反應物為固體與固體,且反應需加熱 向下排空氣法(2). (3).A2. B方法 ; C、H、O ; 3:1:4(簡要說明:A當中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水分會被氣流帶到濃硫酸中,所以會導致測得產生的水的質量偏大,就不準確了!)化學計算(一)化學式計算先和大家說明一下,化學式的計算想要活學活用,必須先打好基礎。為什么很多同學恐懼第25題,原因就是化學式基本功不好,然后呢還覺得自己學得不錯,那就最要命了!咱們先把最基本的東西搞通,再來挑戰難題哈!一、基礎知識1.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2.化學式(分子式)表示的含義: (1)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2)表示構成一個分子的各種原子的原子個數. (3)表示一種物質及組成該物質的各種元素. 3.常用的計算關系式(以化合物AmBn為例): (1)相對分子質量=A的相對原子質量×m+B的相對原子質量×n (2)A的質量分數 (3)A、B元素的質量比 (4)A元素的質量=化合物質量×A的質量分數 4.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等于相對分子質量×分子個數之比.5.兩種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等于它們的質量比除以相對原子質量之比.二、典型例題 例1:原計劃用90kg尿素[CO(NH2)2],現因缺貨改用硝酸銨(NH4NO3).計算需要用多少千克的硝酸銨才能與90kg尿素的含氮量相等? 解法1:設需要硝酸銨質量為x, x=120kg 答:需用120kg的NH4NO3. 解法2:設需要硝酸銨質量為x. 據關系式NH4NO3 ~ CO(NH2)2 80 60 x 90kg 80:60=x:90kg x=120kg 答:需用NH4NO3120kg.例2:某鐵的氧化物中,鐵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2,試確定該氧化物的化學式. 解法1:設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FexOy,則 56x:16y=7:2 x:y=1:1 ∴氧化物的化學式為FeO. 答:該氧化物化學式為FeO. 解法2:Fe、O兩種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 ∴氧化物化學式為FeO 答:該氧化物化學式為FeO. 例3:在FeSO4和Fe2(SO4)3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求鐵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解:設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x, 據關系式S ~ 40 32 64 a% x 32:64=a%:x x=2a% ∴鐵元素質量分數為1-a%-2a%=1-3a% 答:鐵元素質量分數為1-3a%.例4:某硝酸銨樣品中混有另一種氮肥,經測定該樣品中含氮38%,則該樣品中可能混有的氮肥是( ) A.NH4HCO3 B.(NH4)2SO4 C.NH4Cl D.CO(NH2)2 解析:先求出純凈的硝酸銨的含氮量為35%,已知樣品中含氮量為38%,所以樣品中一定混有含氮量比38%更高的氮肥.計算已知各種氮肥的含氮量分別為:NH4HCO3 17.7% (NH4)2SO4 21.2% NH4Cl 26.2% CO(NH2)2 46.7% 所以答案為D. {強化訓練}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O-16、N-14、C-12、Na-23、S-32、P-31、Cl-35.5、K-39、Mg-24、Mn-55、Fe-56、Al-27、Cu-64、Zn-65、(前面三道選擇題你能列式然后心算嗎?如果能,那您夠牛挑戰難題了!)1.有一種氮的氧化物,氮與氧的質量比為7:4,則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 A.N2O B.NO2 C.N2O3 D.N2O5 2.硫酸亞鐵可用于治療缺鐵性貧血.某貧血患者每天需補充1.40g鐵元素,服用的藥物中含硫酸亞鐵的質量至少為( ) A.3.80g B.6.95g C.10.00g D.3.18g 3.下列化合物中,鐵元素質量分數最小的是( ) A.FeO B.Fe2O3 C.Fe3O4 D.FeS 4.某氣體單質和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7:8,該氣體可能是( ) A.CO B.CO2 C.Cl2 D.N2 5.氧化鎂和另一種金屬氧化物組成的混合物4g,含氧元素1.8g,另一種金屬氧化物是( ) A.CuO B.Fe2O3 C.Al2O3 D.CaO 6.由Na2SO4、Na2SO3和Na2S三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2%,則其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A.23% B.46% C.32.6% D.無法確定 7.鐵具有可變的化合價,將14.4g草酸亞鐵(FeC2O4)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分解,最終可得到7.2g鐵的氧化物,則該鐵的氧化物是( )A.Fe2O3 B.FeO C.Fe3O4 D.無法確定8.“凱式定氮法”是通過測奶品中含氮量(氮元素的質量分數)來折算奶品中蛋白質含量的一種方法。為了提高氮的含量,不法分子將三聚氰胺(化學是為C3H6N6)添加進奶品中,冒充蛋白質,使許多嬰幼兒長期服用后產生結石,嚴重影響嬰幼兒的健康。不法分子如果向1000g牛奶中添加2.52g三聚氰胺,能夠冒充蛋白質的質量為(已知蛋白質中所含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16%)A.2.52g B.4.44g C.10.5g D.12.32g9.經測定,某含有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0%,則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的是A.氧氣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0. 單氟磷酸鈉(Na2PO3F)易溶于水,有殺菌作用,防齲齒效果好,是牙膏行業常用的活性添加劑。牙膏中單氟磷酸鈉的含量若達到0.76%,就可使齲齒減少17%-38%。 ⑴單氟磷酸鈉中F為-1價,則其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__; ⑵單氟磷酸鈉中鈉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 ⑶若使一支質量為200g(凈含量)的某種牙膏達到使齲齒減少17%-38%的功效,則每支這種牙膏中含氟的質量為________g(精確到0.1)。 [答案]1.A 2.A 3.D 4.D 5.C 6.B 7.B 8.B 9.B10. 13、(1)+5 (2)23∶24 (3)0.2g 『部分答案解析我會后面發個補充材料,但是現在做不出來就趕緊問自己的老師。這些題就是給大家增強化學式計算的熟練度的,所謂熟能生巧就在這里。很多同學懼怕25題其實就是計算基本功不過關,大家好好練練,再挑戰一下各區二模題,足矣!』 化學計算(二)溶質質量分數度計算【貼心提醒】溶解度的相關知識在第三講溶液里面做了介紹,這里不再贅述!并且現在北京中考當中對于溶液的要求不高,沒有必要拼命做難題一、基礎知識1.溶質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2.主要計算依據: (1) (2)溶液質量=溶液體積×溶液密度 3.常見題型及基本思路: (1)溶液加水稀釋的計算: 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相等,可用以下計算式計算:m(濃)×a%(濃)=[m(濃)+m(水)] ×a%(稀) (2)求化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問題: 通過化學反應計算出溶質質量,再分析各量間關系求出溶液總質量,運用公式計算出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二、典型例題 例1:配制2000g20%的稀硫酸用以除銹,需98%的濃硫酸和水各多少毫升? 解:設需濃硫酸的質量為x 2000g×20%=x×98% x=408.2g 濃硫酸體積=408.2g÷1.84g/cm3=221.8mL 水的體積=(2000g-408.2g)÷1g/cm3=1591.8mL 答:略. 例2:200g稀硫酸與足量鋅反應,生成0.4g氫氣.求:①原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②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 解:設參加反應的H2SO4質量為x,生成ZnSO4的質量為y. Zn+H2SO4=ZnSO4+H2↑ 98 161 2 x y 0.4g x=19.6g y=32.2g (1) (2)答:略. 例3:把16.9g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7.3%的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解:鹽酸中溶質質量為:100g×7.3%=7.3g 設Na2CO3質量為x,生成NaCl質量為y,CO2質量為m,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x 7.3g y m x=10.6g y=11.7g m=4.4g 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 答:略. {強化訓練} 1.把40g5%的CaCl2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增大到10%,應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溶劑蒸發掉一半 B.加入2gCaCl2固體 C.加入20g15%的CaCl2溶液 D.把溶劑蒸發掉20g 2.某酒精溶液中乙醇所含的氫原子數與水所含的氫原子數相等,則該酒精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A.50% B.25% C.46% D.33.3% 3.右圖是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標簽,試根據給出的數據計算該溶液中含水____g,溶液的密度約為____g/cm3. 4.t℃時,4.8g鎂與一定量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25%.求所用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分數. 5.常溫下,將18.9gKCl和K2CO3的混合物溶于149g水中,向其中加入36.5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200g不飽和溶液.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6.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取鐵粉和銅粉的均勻混合物與某稀硫酸反應,所得數據如下: 甲乙丙金屬混合物質量(g) 10 10 20 稀硫酸質量(g) 100 120100反應后,過濾得干燥固體質量(g)2212 計算:(1)金屬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 (2)甲制得硫酸亞鐵質量; (3)該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檢測題參考答案 1.D 2.C 3. 237.5; 1 4. 20.4% 5. 10% 6. (1)80% (2)21.7g (3)14%化學實驗之物質的推斷和實際應用推斷推斷題現在難度已經降低,題目所給條件已經很全面。只需要稍稍用心思考一下就可以了。然后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就盡量想初中答案里面常出現的物質,千萬不要用什么硝酸銀這類中考不做要求的物質去推測!多多練習一些,會發現出現在中考推斷題答案中的物質一般都在H2 O2 Fe Cu Zn C CO CO2 CuO H2O Fe3O4 Fe2O3 H2O2 H2SO4 HCl Ca(OH)2 NaOH CuSO4 FeSO4 CaCO3 Na2CO3出現。{例題精講}例1.某化合物1.6g,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4.4gCO2和3.6g水,關于該化合物的組成有以下推斷: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個數比為1:2;⑥分子中C、H原子個數比為1:4.其中正確的是(填序號)____.【答案】:①②⑥【解析】:根據元素守恒,可以據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含量為1.2g,水中氫元素的含量為0.4g,所以由于所給化合物的質量為1.6g,所以該物質中不含氧元素;然后根據質量進行轉化,可以很快得到碳氫原子比為1:4 例2.A、B、C、D為初中常見的物質,相互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能夠轉化,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已略去)。(1)若A是一種氣體單質,D是溫室氣體。 ① A的化學式是_____; ② B D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2)若A是一種堿,B被廣泛應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 ① C的化學式是_____;② B D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3)若A是一種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填序號)。① B、D可能都是單質 ② B、C可能都是鹽③ A、D也可能發生反應 ④ D一定不能轉化為C【答案】:(1)①O2 ②2CO +O2 2CO2 (2)①CO2 ②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①②③(說明:2分,漏答得1分,錯答得0分)【解析】:(1)第一問比較簡單,D肯定是CO2 A是一種氣體單質,根據框圖關系,容易推出A是氧氣;(2)B肯定是Na2CO3,被廣泛應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的只有Na2CO3,那么后面的就簡單了,A這種堿肯定是Ca(OH)2, C可以是NaOH, D 為H2O;(3)A是酸的話,最簡單的咱們可以推測他為鹽酸,①B可以是Fe C可以是Zn, D可以是Cu;②B可以是CaCO3 C可以是Na2CO3, D可以是CO2;③B可以是Na2CO3 C可以是Ca(OH)2, D可以是CaCO3④參考②中的物質,可知D可以轉化為A二、化學與實際應用(一) 環境與化學環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等。此外,還包括固體廢棄物、放射性、噪聲等污染。 1、大氣污染及防治 當今世界三大環境問題——酸雨、臭氧層衰竭和溫室效應都是由大氣污染造成的。硫的氧化物主要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中大部分來自煤,有色金屬冶煉廠和硫酸廠也要排放相當數量硫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主要是汽油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燒的產物。對大氣污染的氮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大部分來自燃料燃燒,包括汽車排放的廢氣。氟氯烴來自于制冷劑氟里昂,其主要的影響是破壞大氣層中的臭氧層。酸雨里含有多種無機酸和有機酸,絕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通常是以硫酸為主。它對生物、土壤、建筑物等危害很大。容易導致生物枯死,土壤酸化,建筑物腐蝕。 大量使用氟里昂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原因,臭氧層被大量損耗后,吸收紫外線輻射的能力大大減弱,皮膚癌患者將會增加;此外紫外線還會損傷角膜和晶狀體,引起白內障、晶體變形等;紫外線增強,會引起蝦、蟹幼體和貝類大量死亡,還會削弱光合作用,妨礙農作物和樹木的正常生長。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升高,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增加,嚴重時就會破壞生態平衡,使海平面上升,降水量增多形成洪水等災害。必須從改變燃料結構著手,發展太陽能、核能替代礦物燃料,增加地面綠化,有效地增強光合作用。2、水污染及防治 水的污染通常是指人為原因造成的水質惡化,降低水的使用價值。江河湖泊出現富營養化現象稱為“水華”,在近海地區稱為“赤潮”。在發生“赤潮”或“水華”的水域里,一些浮游生物暴發性繁殖,使水變成紅色,因此叫做“赤潮”。這些藻類有惡臭,有毒,魚類不能食用。藻類遮蔽陽光,使水底生物因光合作用受到阻礙而死去。這些死去的生物腐敗后又放出氮磷等營養物質,再供藻類使用。這樣,年長月久,造成惡性循環。水污染的防治,主要解決好污染源的問題,一、是綜合治理工業生產中產生的三廢,對廢水、廢氣、廢渣要綜合利用;二、是對城市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不能隨意排放。三、是在農業生產中要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二)、能源與化學 1、常規能源——礦物燃料 常規性能源主要為礦物燃料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煤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被稱為“黑色的金子”、“現代工業的糧食”。它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復雜混合物,主要含有C元素。煤的主要加工方式是把它隔絕空氣加熱,使其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爐氣等。焦炭是冶金工業的重要原料,煤焦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焦爐氣則是重要的燃料。在加工煤炭以及使用煤作燃料的過程中,對于所產生的煤灰、煤渣、“廢氣”、“廢液”都應加以合理的處理和利用,一定要做到消除污染,保護環境。石油被稱為“現代工業的血液”,也是一種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氫兩種元素,同時還有少量的S、O、N等元素。因其成分復雜,很少直接使用,一般須進行煉制,通過煉制可以獲得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和各種機器所需的潤滑油以及許多氣態烴等產品。在大力發展石油工業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等工業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廢渣”以及海底采油、油船運輸等對大氣、地面和江河湖海的污染。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氣體礦物燃料,主要成分為甲烷,是蘊藏在地下的一種重要能源。也是一種污染比較小的燃料。 2、綠色能源——太陽能太陽能是個巨大的能源,可以通過四個渠道被人類利用:(1) 通過大氣和水分的升騰循環,再通過風、流水、波浪、海流等以風能、水能等形式表現出來。(2) 被海洋吸收,成為海洋內能,再以潮汐能的形式釋放出來。(3) 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和儲存起來,再以草木、沼氣、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形式釋放出來。(4) 通過轉換成電能被人們直接使用,如:太陽能照相機,太陽能電話,太陽能冰箱,太陽能電視機,太陽能住宅。 3、其它能源——氫能、核能 氫氣作為正在崛起的新型能源,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其主要的優點在于:(1) 礦物資源是有限的,而氫氣可以用水作原料來制取,有廣泛的來源。(2) 氫氣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多,每千克氫氣燃燒發熱量高達143000千焦,為同質量汽油的三倍。(3)氫氣燃燒的產物是水,對環境無污染,是一種清潔能源。發展氫能源還需要解決如何廉價、大量地制備氫氣及如何安全貯存、運輸氫氣等問題。核能是現代人類社會高度進步的象征,也是一種潔凈的能源。其優點主要有:(1) 干凈并相對安全。(2) 核燃料資源豐富。海水中氘的儲量達45萬億噸,作為能量資源,可供人類使用上百億年。(3) 核燃料量小,可緩解交通運輸的緊張。(4) 成本低,經濟合算。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建于前蘇聯的奧布寧期克,于1954年6月27日投產運行,其熱功率為3萬千瓦。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秦山核電站于1991年12月15日發電,功率為30萬千瓦。(三) 、生命與化學1、食品與化學人類的食物包含六大營養要素:、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從食品的化學組成來看,食品中含量最多的營養成分是糖類、油脂、蛋白質,這三種營養成分對營養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并都能產生熱能,在營養學中稱為“三大營養成分”。 2、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人體中有25種必需元素,按其含量的多少可分為常量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占人體質量的95%,共有11種:C、H、O、N、P、S、Na、K、Ca、Mg、C1。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4種:Fe、Zn、Cu、Mn、B、Mo、Co、Se、A1、V、Ce、F、I、Si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 鋅:主要分布在眼睛、頭發、肝、腎、血液、皮膚中。人體缺鋅生長緩慢,性成熟推遲,味覺及嗅覺改變。鋅銅比值失衡時,容易患冠心病,引起心肌梗塞。 碘:主要存在于人體的甲狀腺中,缺碘導致智力障礙。食用加碘鹽,主要為KIO3,吃含碘豐富的食品可以預防一些疾病。 鐵:主要存在于人體中紅細胞的血紅蛋白中,人體缺鐵就會引起貧血癥。硒,在人體內能起某些酶和加強另外一些酶的作用,能清除代謝廢物和其它有害物質,缺少硒可導致人體的抵抗能力下降,易患多種慢性疾病。氟,可以保護牙齒,預防齲齒。鉬:是大腦必須的七種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固氮的功能,它是一種抗癌元素,許多癌病如食管癌、肝癌、直腸癌、乳腺癌與缺鉬有關。 3、人體中重要的化學物質 鹽酸:存在于胃液中,人們所說的胃酸其成分主要就是鹽酸,通常人體胃內pH范圍為1.2~3.0。其作用是激活胃蛋白酶元,使之轉變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提供適宜的酸性環境。但胃酸過多,對胃和十二指腸粘膜有侵蝕作用,可服用碳酸氫鈉或氫氧化鋁藥劑。 (四)、材料與化學 1、衣用纖維 纖維是指凡具備或可以保持長度大于本身直徑100倍的均勻線條或絲狀的線型高分子材料。可以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兩類,天然纖維又可分為動物纖維(如毛、絲)和植物纖維(如棉、麻等);化學纖維又可分為人造纖維(天然的植物纖維經化學處理的再生纖維)和合成纖維(如錦綸、滌綸、腈綸、丙綸等)。 2、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高溫結構陶瓷如氧化鋁陶瓷、氮化硅陶瓷,具有耐高溫、不怕氧化、耐酸堿腐蝕、強度大、密度小等特點。可以利用它來制造軸承、汽輪機葉片、機械密封環、永久性模具等。 光導纖維是一種能高質量傳導光的玻璃纖維,光纜即是由許多根光纖經過技術處理繞在一起。利用光纜通訊,能同時傳輸大量信息。光纖還可用于醫療、信息處理、傳能傳像、遙測遙控、照明等。 3、有機高分子材料三大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有合成橡膠、合成塑料、合成纖維。 4、其它材料信息材料:磁記錄材料如氧化鐵粉和鈷一鉻合金、鐵一鎳合金,用于錄音帶、錄像帶以及計算機的磁帶、磁盤,以記錄和存儲語言、文字和圖像。光記錄材料如光盤(釓一鈷合金)。還有形狀記憶材料,納米材料,仿生材料,生態環境材料。【例題精講】例1、 下列關于環境保護問題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綠色化學”是指對環境沒有負面影響的化學 B.“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塵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C.“溫室氣體”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 D.“酸雨”是由大氣中含硫和和氮的氧化物等導致的【答案】B【題析】 ① 綠色化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化學問題,又稱為環境無害化學,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⑴ 原料的綠色化 即采用無毒、無害原料,利用可再生資源。⑵ 化學反應的綠色化,指化學反應以“原子經濟性”為基本原則即在獲取新物質的化學反應中,充分利用參與反應的每一個原料的原子,實現零排放;反應過程不產生其他副產品;反應采用無毒、無害的溶劑、助劑和催化劑。⑶ 產品的綠色化,即生產無毒、無害、有利于保護環境和人類安全的環境友好產品。另外,綠色化學不是通常所說的對廢水、廢氣、廢渣等污染治理的環保局部性終端治理技術,而是從“源頭上”消除污染,使廢物不再產生的一種新概念。綠色化學是徹底消除污染的化學,是21世紀化學研究和化學工業生產技術發展的目標。② 白色污染 作為環境方面的專有名詞,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如一次性快餐盒、塑料方便袋、農用薄膜等,它們很難降解。③ 酸雨 正常雨水偏酸性,pH 約為6~7,這是由于大氣中的CO2 溶于雨水中,形成部分電離的碳酸:CO2(g) + H2O H2CO3 H+ + HCO3-雨水微弱酸性可使土壤的養分溶解,供生物吸收,這是有利于人類環境的。酸雨通常是指pH 小于5.6的降水,是大氣污染現象之一。燃燒過程產生的NO和空氣中的O2化合為NO2,NO2遇水則生成硝酸。其反應過程可表示為: 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HNO3 + NO酸雨可以使灑河、湖泊水質酸化,毒害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破壞農田、損害農作物、森林;酸雨還會腐蝕建筑物、金屬制品、名勝古跡等。④ 溫室效應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主要是燃燒大量化石燃料造成的。此外,森林的砍伐,綠色面積減少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溫室效應會使海上浮冰減少,海平面上升,降水量增加,長期以來已適應的生物生長環境發生變化,破壞生態平衡。要使地球表面的氣溫保持正常,不致明顯上升,必須從改變燃料結構著手,發展太陽能、核能以逐步代替礦物燃料,增加地表的綠化面積,有效地增加光合作用。例2、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者艾哈邁德·澤維爾開創了“飛秒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察化學反應的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 )A.化學變化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 B.反應中原子的運動 C.化學變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內部構成【答案】D【題析】 用激光光譜技術觀察化學反應的分子中原子的運動可為可能,意味著比原子更小的原子核的內部構成還不能被觀察。飛秒化學 是指“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測化學反應的過渡態”的化學。“飛秒”化學反應實際發生的時間量度,1飛秒 = 10-15秒。拿一飛秒當作1秒鐘的話,那么1秒就相當于三千兩百萬年。艾哈邁德·澤維爾使用的飛秒光譜技術可以被形象地描述為世界上最快的照相機,因為他的這種激光閃光時間如此之短以至于達到飛秒級量度,憑借飛秒光譜技術,人們可以像看“慢動作片”一樣觀察化學反應過程 ,反應中原子的運動已不再只是想象、推測或計算的結果,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單個原子的運動和過渡態分子的“圖像” 。“活化”、“能壘”、“過渡態”等也已不再是一些含糊的字眼。例3 、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A.提高汽油燃燒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鉛污染大氣 D.鉛資源短缺【答案】C例4. 氫氣將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能源。以水為原料大量制取氫氣最理想的途徑是A、由熱電站提供電力電解水 B、改進以焦碳和水制水煤氣的方法C、利用太陽能分解水 D、使赤熱的鐵和水反應生成氫氣【答案】C例5 、新型材料納米級α-Fe具有超強的磁性能,用作高密度磁記錄的介質以及高效催化劑等。實驗室采用氣相還原法制備納米α-Fe,方法是:將固體粉料FeCl2·nH2O脫水、真空干燥,然后在高溫條件下通入高純氮氣(作保護劑)和氫氣(作還原劑)的混合氣體,生成納米α-Fe。請回答以下問題:(1)寫出生成納米α-Fe的化學方程式:(2)反應中通入高純氮氣作保護劑的作用是:【答案】(1)H2 + FeCl2 Fe + 2HCl(2)防止生成的納米α-Fe被氧化【題析】納米材料 材料與糧食一樣,永遠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材料絕大多數是固體物質,它的顆粒大小一般在微米級,一個顆粒包含著無數原子和分子,這時材料顯示的是大量分子的宏觀性質。若用特殊的方法把顆粒加工到納米級大小,這時一個納米級顆粒所含的分子數大為減少,用它做成的材料稱為納米材料。例6:下表是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周報,閱讀并回答下列問題。城市質量城市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城市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北京92TSPⅡ濟南76TSPⅡ天津82TSPⅡ武漢83NOxⅡ哈爾濱96TSPⅡ重慶98SOxⅡ上海74NOxⅡ貴陽69TSPⅡ注:TSP-空氣中的飄塵;NOx-氮的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1)最容易出現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為減少城市酸雨的產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①少用煤作燃料;②采用燃料脫硫技術;③向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④開發新能源(2)汽車尾氣(含有CO,SO2與NO等物質)是城市空氣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一個催化轉換器,其特點是使CO和NO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環境循環的無毒氣體,寫出CO與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控制城市汽車尾氣對空氣造成污染的方法是________①開發氫能源;②使用電動車;③植樹造林;④戴呼吸面具。【答案】(1)重慶 ①②④ (2)2CO+2NO2CO2+N2,①② {強化訓練}1.煤燃燒時產生的主要污染物是( )A.氮的氧化物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2.舊報紙不能用來包裝食品是因為含有各種病菌和( )A.含碳粉 B.含溶劑 C.含鉛 D.含二氧化碳3.目前國外掀起購買“中國鐵鍋”熱,這是因為鐵鍋具有( )特點。A.傳熱快 B.價格便宜 C.被加工的食品中含有鐵元素 D.不易腐蝕 4.食品最佳保持營養、避免產生有損健康的物質的方法是( )A.油炸 B.熏烤 C.紅燒 D.清蒸5.圖書館或檔案館圖書文件發生火災時,應使用下列哪種滅火劑( )A.泡沫滅火器 B.干粉滅火器 C.水 D.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6.作航行指示燈的燈泡中可發出紅色的光,是在燈泡中加入了( )A.氦氣 B.氖氣 C.氬氣 D.氪氣7.用作醫療器械和炊具等的不銹鋼,是在煉鋼的過程中加入了( )A.硅 B.鎢 C.錳 D.鉻和鎳8.國際互連網上報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億人患有缺鐵性貧血”,這里的“鐵”是指( )A.鐵單質 B.鐵元素 C.四氧化三鐵 D.鐵原子9.我國有悠久的釀酒歷史,某白酒的標簽上注有53。C字樣,它表示( )A.該酒是在53。C 條件下釀造的 B.100克該酒中含有53克酒精C.100毫升該酒中含有53毫升酒精 D.該酒的著火點是53。C10、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動能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是( )。 ①工業“三廢”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②植樹造林,加大綠化面積 ③隨意丟棄廢舊電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減少空氣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生成酸雨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11、下列情況下所采取的滅火方法,不恰當的是( )。A.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B.酒精燈的不慎打翻起火,用濕抹布撲蓋C.電器因短路起火時,用水澆滅 D.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圖書檔案等火災12、美國和日本的三位科學家以導電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榮獲200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在其相關技術中用碘來摻雜聚合物,其導電能力增強107倍,具有金屬般的導電能力。碘(I2)屬于( )。 A.金屬單質 B.非金屬單質 C.化合物 D.混合物13、北京在申辦2008年奧運會時提出了“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的口號。為了使2008年北京奧運會辦成綠色奧運會,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關閉所有的化工企業 B、用天然氣逐步取代民用燃煤C、提高污水處理率 D、降低機動車輛的尾氣污染14、在中央電視臺發布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可看到,造成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對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環境綠化不好粉塵隨風飄揚 B、生活和生產中燃燒煤炭 C、工業生產排放廢水 D、機動車排放尾氣15、發展綠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強環保意識,是保護環境,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主要措施,通常所說“白色污染”是指( )冶煉廠排放的白色煙塵 B、石灰窯放出的白色粉塵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垃圾16、使用燃氣熱水器時,若通風不暢會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氣體是( ) A、一氧化碳 B、氮氣 C、氯氣 D、稀有氣體答案:1.B 2.C 34.C 4.D 5.D 6.B 7.D 8.B 9.C 10.D 11.C 12.B 13.A 14.C 15.C 16.A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匯之單質和氧化物(物質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但是知識點很多,要用心的記一下)一、碳單質及其化合物先來掌握這里面常見的化學反應(2C+O22CO( C+O2CO2( C+2CuO2Cu+CO2↑( CO2 +C 2CO(此方程式北京地區不作要求)(2 CO +O22CO2( CO+CuOCu+CO2( CaCO3Ca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a(OH)2+CO2CaCO3↓+H2O(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 CO2+H2OH2CO3(11)H2CO3H2O+CO2↑點燃(12)CH4+2O2=====CO2+2H2O點燃 (13)C2H5OH+3O2=====2CO2+3H20(一)、碳的幾種單質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良的導電性,潤滑性。可用于制鉛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二)、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單質碳的物理性質各異,而各種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卻完全相同!1、常溫下的穩定性強2、可燃性:?????????????????????????????????????????????????????????????????? ?點燃完全燃燒(氧氣充足),生成CO2?? :? C+O2=====CO2????????????????????????????????????????????????????????????????????????????? 點燃不完全燃燒 (氧氣不充足),生成CO:2C+O2=====2CO???????????????????????????????????? 高溫3、還原性:C+2CuO=====? 2Cu+CO2↑??? (置換反應)????? 應用:冶金工業???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高溫???????????????????????? 2Fe2O3+3C? =====4Fe+3CO2↑現象:紅色的粉末變黑,石灰水變渾濁。(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原理、裝置、檢驗)(1)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決定( 探究性實驗可以做借鑒):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O2的發生裝置。?? 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H2的發生裝置。(2)收集方法:氣體的密度及溶解性決定:難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 CaCO3+2HCl==CaCl2+H2O+CO2↑2) 選用和制氫氣相同的發生裝置??3)氣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4)驗證方法:將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用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已集滿。3、二氧化碳的工業制法:???????????????????????????????????????? ?高溫?煅燒石灰石:? CaCO3=====CaO+CO2↑生石灰和水反應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四)、二氧化碳的性質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干冰。2、化學性質: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穩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本反應可用于檢驗二氧化碳!?????????????????????????????????????????????????????3、用途:滅火(滅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劑、溫室肥料4、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過多排放引起溫室效應。(五)、一氧化碳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2、有毒: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體缺少氧氣而中毒。3、化學性質: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①可燃性 ②還原性)????????????????????????????????????? 點燃1)可燃性:2CO+O2=====2CO2?? (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一定要檢驗純度)H2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2)還原性: CO+CuO??===== Cu+CO2 (非置換反應)?? 應用:冶金工業? ? 現象: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高溫?Fe2O3+3CO=====Fe+3CO2(現象:紅棕色粉末逐漸變成黑色,石灰水變渾濁。)? 例題例1.二氧化碳能滅火是由于它具有的性質是( ) A.溫室氣體 B. 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C.能與水反應 D.能溶于水 答案為:B。例2.要除去一氧化碳氣體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應將氣體( ) A.通入灼熱氧化銅 B.通入石灰水 C.通入水 D.點燃答案為:B。 例3.下列關于物質的用途與其所依據的性質不符合的是( ) A.金剛石用于刻劃玻璃----金剛石硬度最大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劑----活性炭有吸附性 C.一氧化碳用于冶煉生鐵----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氣化時可吸收熱量答案為:C。例4.地球表面的大氣中CO2的含量增多易產生溫室效應,會對人類產生很大的影響,有人說溫室效應的產生有利也有弊(1)你的觀點呢?并說明原因。(2)為控制溫室效應的產生應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兩點) 簡答:(1)有利,原因:CO2增多會促進光合作用,使一部分作物增產。 有弊,原因:由于溫度升高,致使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而淹沒沿海地區。 (2)大量植樹造林 研究開發太陽能等無污染新能源代替含碳礦物燃料等(此題我們經常說弊端,但是偶爾換個考法,說說有利之處,也還挺有意義的!)二、空氣和氧氣1、空氣組成(體積分數):氮氣(78%或4/5)氧氣(21%或1/5)稀有氣體(氦,氖,氬,氪,氙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空氣成分的發現者:法國科學家拉瓦錫證明空氣成分的演示實驗:紅磷在空氣中燃燒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粉塵和有害氣體(CO,NO2,SO2等)2、氧氣:物理性質:常溫下為無色(固體,液體為淡藍色)無味氣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化學性質(較活潑):O2+非金屬單質 非金屬氧化物 O2+金屬單質 金屬氧化物 O2+有機物 二氧化碳+水(完全燃燒)用途:供呼吸(潛水,航空,醫療等),助燃(氧炔焰,煉鋼等)實驗室制取原理: 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工業制法:分離液態空氣(利用物理變化)3、幾種可燃物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現象的比較反應物火焰或光生成物化學方程式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并放熱黑色固體3Fe+2O2Fe3O4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白光并放熱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C+O2CO2硫在氧氣中燃燒硫在空氣中燃燒明亮藍紫色火焰淡藍色火焰并放熱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S + O2SO2磷在氧氣中燃燒火焰黃色并放熱大量白煙4P+ 5O22P2O5例題: 例1.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 B.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生藍紫色火焰 D.細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答案為:B例2.下列關于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紅磷可以在氧氣中自燃 B.氧氣極易溶于水C.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氧氣可以做燃料答案為:C例3.一般說來,空氣中O2的含量是相對穩定的.自然界中,既有消耗O2的過程,也有產生O2的過程.請按下列要求各舉一例:(1)消耗O2:____ (2)產生O2:____答案為:(1)物質的燃燒(或緩慢氧化,呼吸等) (2植物的光合作用例4..實驗室制取O2,某同學按如下步驟設計:①連接儀器 ②裝藥品 ③將裝有藥品的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⑤加熱 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氣 ⑦熄滅酒精燈 ⑧將導管移出水面.問該同學的操作是否有誤?____若有錯誤,請你將正確操作順序寫出來(按序號排列)______________,若最后兩步操作順序錯了,會有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為:有錯誤 ①④②③⑤⑥⑧⑦ 水槽中的水會沿導管倒吸入熱的試管底部,炸裂試管三、水水:存在:覆蓋了地殼表面3/4淡水不足總水量的1%,且分布不合理,并不斷被污染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工業”三廢”的任意排放 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組成:電解水實驗證明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質量比為1:8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液體,4℃時具有最大密度,冰的密度比水小化學性質:(1)通電分解(正極得氧氣,負極得氫氣,體積比1:2) 通電2H2O====2H2↑+O2↑(2)CO2+H2OH2CO3 (3)CaO+H2OCa(OH)2作用:生物,工業和農業的命脈氫氣: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最小,難溶于水化學性質:常溫下穩定可燃性: 2H2+O22H2O (點燃前要驗純)例題:例1.實驗室制取氫氣不需要的儀器是( )A.大試管 B.導氣管 C.集氣瓶 D.酒精燈答案為D. 例2.據了解我國北方大部分城市嚴重缺水,為了解決這個嚴重的問題,請你提出兩點切實可行的措施?答案為:1)海水淡化(2)節約用水[(3)南水北調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例3.下列做法不會造成水污染的是( ) A.化工廠排放的廢水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濫用化肥 D.噴灑農藥 答案為:B 例4.清洗盛放過濃硫酸的鐵槽時應嚴禁煙火,為什么? 答案為:因為鐵與稀硫酸反應會產生氫氣,明火易引燃氫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發生爆炸。四、金屬和金屬材料(一)、金屬材料1、金屬的物理性質:(1)常溫下一般為固態(汞為液態),有金屬光澤。(2)大多數呈銀白色(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3)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2、金屬之最:(1)鋁: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2)鈣: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3)鐵:目前世界年產量最多的金屬(鐵>鋁>銅)(4)銀:導電、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銅>金>鋁)(5)鉻:硬度最高的金屬(6)鎢:熔點最高的金屬(7)汞:熔點最低的金屬(8)鋨:密度最大的金屬(9)鋰:密度最小的金屬????3、合金:由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一般說來,合金的熔點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蝕性能更好合金鐵的合金銅合金焊錫鈦和鈦合金形狀記憶金屬生鐵鋼黃銅青銅:成分含碳量2%~4.3%含碳量0.03%~2%銅鋅合金銅錫合金鉛錫合金?鈦鎳合金備注不銹鋼:含鉻、鎳的鋼具有抗腐蝕性能紫銅為純銅熔點低??注: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合金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來制造人造骨等。?????熔點高、密度小優點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機械性能好抗腐蝕性能好(二)、金屬的化學性質1、大多數金屬可與氧氣的反應2、金屬 + 酸 → 鹽 + H2↑3、金屬 + 鹽 → 另一金屬 + 另一鹽(條件:“前換后,鹽可溶”)Fe + CuSO4 == Cu + FeSO4???? (“濕法冶金”原理)(三)、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2)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不可用濃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Ba)(四)、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1、鐵的冶煉(1)原理:在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從鐵礦石里還原出來。 高溫??????????? 3CO + Fe2O3======2Fe + 3CO2(2)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空氣常見的鐵礦石有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2、鐵的銹蝕(1)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O2、水接觸(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 (銅生銅綠的條件:銅與O2、水、CO2接觸。銅綠的化學式:Cu2(OH)2CO3)(2)防止鐵制品生銹的措施:①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清潔、干燥②表面涂保護膜:如涂油、刷漆、??? 電鍍、烤藍等③制成不銹鋼鐵銹很疏松,不能阻礙里層的鐵繼續與氧氣、水蒸氣反應,因此鐵制品可以全部被銹蝕。因而鐵銹應及時除去。而鋁與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3、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保護金屬資源的途徑:①防止金屬腐蝕②回收利用廢舊金屬③合理開采礦物④尋找金屬的代用品意義:節約金屬資源,減少環境污染?例題:例1.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合金的是 ( ) A.焊錫 B.不銹鋼 C.球墨鑄鐵 D.鋁答案為:D例2.將一枚潔凈的鐵釘浸入稀硫酸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鐵釘表面產生氣泡 ②液體由無色逐漸變為淺綠色 ③鐵釘的質量減輕 ④液體的質量減輕。 (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為:C例3.在氯化亞鐵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鎂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反應完成后鎂有剩余,則溶液中有Mg2+,無Cu2+,可能有Fe2+B、若反應完成后鎂有剩余,則溶液中有Mg2+,沒有Cu2+和Fe2+C、若反應完成后鎂無剩余,溶液中若有Cu2+,一定有Mg2+和Fe2+D、若反應完成后鎂無剩余,溶液中若無Cu2+,一定有Mg2+可能有Fe2+答案為:A例4.下列有關對自行車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車架表面噴涂油漆 B.鋼圈表面鍍防護金屬C.露天放置,日曬雨淋 D.鏈條表面涂機油答案為:C例4.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做了如下的實驗:將一個不與鹽酸反應的小球放入盛有鹽酸的燒杯中,小球懸浮于液面,位置如右圖。將從廢電池外殼收集來的鋅片放入杯中,該學生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杯中的鹽酸完全反應后,此時小球所處位置與原來相比 (“不變”、“上浮”或“下沉”)。其依據是_______________ 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為:鋅片逐漸溶解,小球移動; 上浮 ;鋅與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鋅,溶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增大,使得溶液的密度增大,對小球的浮力增大。Zn+2HCl====ZnCl2+H2 例5.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金屬鐵有很多用途,金屬銥(元素符號為Ir)也有著重要的應用,例如它是重要的化工催化劑。通常狀況下,銥是銀白色固體金屬,熔點2410℃,沸點4130℃,密度22.42克/厘米3。金屬銥硬而脆,很難進行機械加工,但在高溫下可壓成薄片和拉成細絲。銥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但塊狀金屬銥在空氣中加熱時會形成二氧化銥薄膜。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金屬銥的物理性質中,明顯不同于金屬鐵的是(只需寫出兩點):① ;② ;(2)寫出銥在空氣中加熱生成二氧化銥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為:①密度比鐵大② 質地比鐵軟③延展性比鐵差等 (2)Ir+ O2 IrO2例6.下表是某種常見金屬的部分性質。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銀白色固體較軟2.70g/cm3660.4℃良好良好良好將該金屬投入稀鹽酸中,可產生大量的無色氣體,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試推斷該金屬可能的一種用途 。(2)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銅 (填“強”或“弱”)(3)請自選試劑,設計實驗探究該金屬與鐵的活動性強弱,并完成下表。你的一種猜想驗證方法現象結論答案為:(1)電線或其他 (2)強 (3)你的一種猜想驗證方法現象結論該金屬比鐵活潑將等量的該金屬片和鐵片分別加進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鹽酸中如果該金屬防除氣泡的速度比鐵快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鐵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化學應試寶典之第一天.doc 第七天化學知識點之化學方程式的計算.doc 第三天 化學知識點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doc 第九天化學知識點之探究性試驗.doc 第二天 針對性訓練示例修訂版.doc 第五天化學知識點之酸堿鹽.doc 第八天化學知識點之化學基礎實驗.doc 第六天化學知識點之化學式計算和溶質質量分數計算.doc 第十天化學知識點之推斷實際應用部分.doc 第四天化學知識點總匯之單質和氧化物 .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