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STS教育理念下《燃燒與滅火》的幾種教學設計? STS即科學、技術、社會。STS教育是指在現實的技術和社會環境下教授科學內容的活動。STS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突出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以及科學技術在社會生活、生產和發展中的應用。因此,科學教育必須和當前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既考慮科學技術發展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會成員對現代及未來社會生產、生活發展作出的決策。化學教學中的STS教育就是要求化學教學要與科學、技術、社會相結合,使它們融為一體,更好地發揮教書育人的功能,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下面我就結合《燃燒與滅火》這節課談談如何將STS教育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情景中。設計思路一:一、情景導入:最近幾天,中央電視臺新聞連續多次播出俄羅斯森林發生大火,參加滅火人數超過15萬人次-----。[出示資料]據專家介紹,導致這場大火的導火索是因為天氣持續的高溫,干熱,缺水,干旱,非常容易引發森林大火。氣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導火索,跟俄羅斯處在的自然環境也有關,它是一個森林覆蓋率非常高的國家,蘊藏著大量的泥炭資源。泥炭是屬于沼澤類的一種,經過數百上千年的沉積,在地表形成了一種厚厚的、特殊的土壤。莫斯科周圍的泥炭占到了8%左右-----。學生通過閱讀資料,很容易得出:一個是干旱,缺水,溫度比較;二是厚后的泥炭。為本堂課作好鋪墊,引入本堂課的課題——《燃燒與滅火》二、提出問題:對燃燒這個現象,同學們并不陌生,請同學們回憶學過氧氣性質中的幾個實驗(木炭、鐵絲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那么,燃燒需要什么條件?[知識鋪墊]:出示常見物質白磷和紅磷的著火點。教師進行講解,著火點是物質燃燒需要最低溫度。三、師生探究活動:教師示范性探究性實驗----燃燒的條件(原因白磷有毒,不宜學生探究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不作為本堂課的重點)1、給定器材和藥品:燒杯、熱水、紅磷、白磷、薄銅片、鑷子、火柴、刀片2、教師設計實驗方案:探究實驗示意圖:(略)(燒杯中盛有熱水,燒杯上放一薄銅片,燒杯水中放一小塊白磷,銅片上面各放一塊白磷和紅磷)3、學生觀察實驗,完成下列表格?????????是否可燃物是否與氧氣接觸溫度是否達到著火點發生現象水中的白磷????銅片上的紅磷????銅片上的白磷????師生討論:得出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2、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強調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四、滅火的原理:現有一只燃著的蠟燭,你用多少種方法熄滅它?學生討論熄滅方法。通過討論總結:只要破壞其中的一個條件即可,得出滅火原理。(從學生熟悉的蠟燭進行)[理論聯系實際]:針對俄羅斯森林發生大火,你如何滅火?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說明滅火的依據:如挖隔離帶、用飛機撒滅火劑、人工降雨、高壓水槍、用沙土鋪蓋等。設計目的,學以致用,讓學生回歸化學知識。五、知識拓展:介紹火的發展史從鉆木取火到現在火力發電、金屬冶煉等。火對人類的貢獻,加大火對學生進行正面宣傳教育,以便消除或減少火對人類的負面影響。介紹滅火器的種類及使用范圍,防火自救常識,讓學生學會自我保護,對學生進行生存教育。六、評價與反思:1、通過本堂課學習有哪些收獲?2、你還有什么問題?七、課后作業:寫一篇小論文談一談你對火的認識? ?設計思路二:燃燒是學生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一種自然現象學生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從化學的角度著眼研究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燃燒。基于STS教育理念,如何促進我們利用的燃燒,控制災難燃燒是我們這節課必須考慮的問題。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播放一段錄像:(1)神州六號飛船的發射升空 ???(2)俄羅斯森林火災場面【提 問 一】看完短片后,你對火有了怎樣的認識?【討論】,讓學生學會用辯證的觀點來分析火的“功”與“過”。識到“科學是把“雙刃劍”。二、【實驗探究】探究燃燒的條件:1、將紙片和粉筆頭分別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哪個能點燃?2、用玻璃環罩住燃著的小蠟燭,小蠟燭能長時間燃燒嗎?3、一塊小木片和一小塊煤,哪個比較容易點燃? 三、【討論總結】物質燃燒應具備的條件【提問二】根據燃燒的條件分析(1)神州六號飛船的發射升空的燃料為什么燃燒 (2)俄羅斯森林為什么發生火災四、【提問三】如何滅火?【討論】結合課本滅火原理【提 問 四】現有一支燃著的蠟燭,請利用生活的經驗你有哪些方法使其熄滅,分析每種方法滅火的原理,。【小組討論】:吹滅、用火淋滅、罩上燒杯、傾倒二氧化碳……【應用情景】討論課本85頁三幅圖畫中滅火方法【問題五】播放大火造成的損失,如果你去俄羅斯滅火你采取哪些方法?怎樣防止火災發生?【小組討論】:小組內討論,每組代表發言。五、【小魔術燒不壞的手帕】將用50%的酒精泡后的手帕用火點燃,火焰熄滅后,你觀察到原來浸透酒精的手帕發生了什么變化?燃燒的物質是什么物質,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引出燃燒概念。【拓展延伸】播放讓“家庭遠離火災”(科普資料)及演示“火場逃生方法。六、【問題六】從生活生產中找出燃燒現象分析利弊。(查資料)七、【【小論文:如果家里著了火】???設計思路三:師:古代人鉆木取火,現在我們怎么取火?生:火柴、打火機、電打火等。師:對,科技發展了,再也不用鉆木取火了。鉆木取火可能很費勁。我們家里現在都用天然氣爐子做飯,一般都是用電打火,一打就著。可是,我家的爐子前幾天突然打不著火了,請同學們幫助老師找找原因?生: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小組代表發言:1、檢查一下是不是停氣了,或者氣閘門沒打開?????????????? 2、是不是電打火電池沒電了?或接觸不好???????????? ??3、電打火裝置壞了????????????????? ……師: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燃燒是有條件的,那么,燃燒到底需要什么樣的?????????? 條件呢?燃著的火,我們也得需要滅掉啊,那又怎么樣來滅火呢?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一起探究一下燃燒的條件、滅火的條件。師:開始做實驗,邊做邊講。生:邊聽邊觀察實驗。實驗1:在500毫升的燒杯里注入約400毫升熱水,并放入用硬紙圈圈住的一小?塊白磷。在燒杯上蓋一片薄銅片,銅片上一端放一小堆紅磷,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觀察現象。?????? 用導管對準上述燒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氣,觀察現象。生: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師、生:共同分析總結,得出燃燒的條件。…………師:根據燃燒的條件,討論滅火的條件。生:討論。……師:下面再做一個實驗,看看蠟燭燃燒的現象為什么不同?實驗2:點燃三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只燒杯;將另兩支蠟燭放在燒杯中,然后向一只燒杯中加適量碳酸鈉和鹽酸,觀察現象,分析原因。生:小組討論。師、生:共同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師:討論一下滅火實例。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2、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時,可用水撲滅。3、撲滅森林火災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林砍掉。生:討論……師、生:分析總結。……師:小結本節課內容。再回到前面問題,以后家里爐子打不著火的時候,知道怎么找原因了吧?炒菜時油著火,知道怎么滅了吧?……你看學好化學對我們的生活多么有用啊,科學對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社會發展很有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布置作業????? 1、完成活動與探究,試根據滅火的原理和本節課內容,設計一個簡易的滅火器;?? 2、完成基礎訓練上本節課的習題。????????設計思路四:一、視頻引入:播放森林大火視頻,引言:大火無情人有情。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生活。但是,如果用火不當,就會給人類帶來損失和災難,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燃燒和滅火的有關知識。二、通過實驗推理出燃燒的條件1、指導學生推理出燃燒的條件,滲透理論推理的科學方法。2、提出問題:物質要燃燒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嗎?——學生猜想:是或不是——利用白磷紅磷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得出結論:燃燒需要三個條件,且缺一不可。三、滅火的原理師:僅知道燃燒的條件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牢記火災留給我們的災難,清楚滅火的原理。展示課件: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2、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可用水撲火。3、撲滅森林大火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引導學生對這些方法進行分類,最終引出滅火的原理。三、生活中的應用視頻:大連石油管道發生爆炸火災的新聞報道。如果你是這次火災的總指揮,你會知道消防隊員用什么方法滅火?原理是什么?五、逃生與防火引導:其實生活中防火比滅火、逃生更重要。說一說生活中為了防火,我們能做點什么?圖片展示:系統的總結逃生的方法。六、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兩面性?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怎樣理解燃燒在人類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設計思路分析:一、教學內容分析1、《燃燒與滅火》的內容隸屬課標中的第五部分《化學與社會發展》中的化學與能源和資源的利用。2、教材中的內容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本課題共包含三大內容: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簡介。本課題共需兩課時,此設計為第一課時。二、教學對象分析學生學習本課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化學知識積累,對燃燒的現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對學習特別是實驗探究有較濃厚的興趣。本課的重點是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學生可以通過探究、分析總結得出。三、教學設計思想?1、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從生產、生活實際中發現和提出問題,通過實驗探究得到結論。2、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完成燃燒條件的探究、滅火的方法等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使學生在實驗中發展學習的興趣,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四、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②了解易燃物和易燃物的安全知識。2、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燃燒可造福人類,又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事實,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②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規律,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進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③通過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意識。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2、教學難點:(1)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六、教學設計(一)、創設情景 引入新課內容1、燃燒的定義及特征【創設情景】通過PPT課件展示7幅與火有關的圖片。【教師引導】火是人類文明的搖籃。火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當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災難。了解火,用好火顯得特別重要。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燃燒與滅火》【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景使學生回顧燃燒的“功”和“過”,并由此進一步體會“化學作為科學技術的一種,它是一把雙刃劍”,只有掌握其規律,才能趨利避害,也激發起學生探究燃燒本質與燃燒條件的興趣。【布置任務】同學們找到了哪些燃燒事例?請與大家交流。【提問】根據以上事例,同學們能否歸納和描述什么是燃燒?【提問】燃燒具有什么特征?【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對燃燒進行從感性到理性的再認識。(二)、實驗探究總結交流內容2、燃燒的條件【提問】燃燒究竟需要怎樣的條件呢?請根據自己對燃燒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布置任務】同學們根據以上猜想通過自己10分鐘的探究活動尋找物質燃燒的條件。并將結論填寫在學案上。【點評】學生探究報告【介紹】著火點【小結】燃燒的條件【設計意圖】創設情景,讓學生自己用探究學習的方式去研究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布置任務】請同學們根據燃燒的條件示意圖完成課堂練習。【教師引導】【設計意圖】創設情景,讓學生根據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解決實際問題。【演示實驗】白磷在水中的燃燒。【分析小結】【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在碰撞中激發思維的火花?內容3、滅火的原理與方法【演示實驗】多次點燃一支蠟燭,請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熄滅。【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對滅火的原理進行從感性到理性的再認識【創設情景】通過PPT課件展示4幅與滅火有關的圖片。【分析】【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感性認識,總結滅火的一般原理與基本方法。?(三)、回顧總結【小結】1.燃燒的條件2.滅火的原理與方法【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共同回顧與總結,明確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及方法。【創設情景】播放錄像:《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災和自救》【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學會基本的防火、滅火及火災現場的自救方法。教導學生珍愛生命,回饋社會,報效祖國。結束語:師生一起莊重承諾:珍愛生命、防止火災、學會自救、遠離傷害?(四)、鞏固提高?《燃燒與滅火》的檢測? 1.? 酒精燈火焰上加熱鐵絲,鐵絲不能燃燒。如將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熱后的鐵絲,立即插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卻能燃燒,其可能的原因是????????????????????????????????????????????????。?2.加油站必須貼的標志是???????? 。?3.? 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撲滅,油起火卻不能用水撲滅。為什么?????????????????。?4.? 發生下列情況時,你會采用什么方法滅火?(1)?由于電線老化短路而發生火災??????????????????????? 。(2) 炒菜鍋中食油起火??????????????????????????????? 。(3) 在實驗室不慎碰翻酒精燈,酒精在桌面上起火?????????????? 。?5.談談你將如何為你居住地區的防火、防爆做些有益的工作。?????? ?七、關于教學設計的反思?本著這節課到底要給學生一些什么?的思考,是僅僅通過學習讓學生記住燃燒的幾個條件及滅火的一些方法,還是把要學的知識點融匯到社會生活這個大舞臺中,讓學生通過學習能深刻的感悟到如何從化學的視角來看待社會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一個是看待這些問題,另一個是能認識到化學科學還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將STS作為一種教育思想落實到化學課堂教學中,去實現初中化學教學的宗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