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4單元·化學計算(高考真題+模擬新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4單元·化學計算(高考真題+模擬新題)

資源簡介

第14單元·化學計算(高考真題+模擬新題)
高考真題
1.(2010上海卷)甲、乙兩燒杯中分別裝有相同體積、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 0.1 mol·L-1 AlCl3溶液,兩燒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樣多
答案:BD
解析:此題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識。根據氫氧化鋁的性質,其能溶于氫氧化鈉但不溶于氨水,故此加入時,兩燒杯中生成的都是氫氧化鋁沉淀;相同體積相同pH的兩溶液中的溶質氨水大于氫氧化鈉,當兩者均不足量時,生成的沉淀氨水多;氨水過量,氫氧化鈉不足量時,生成的沉淀氨水多;氨水過量,氫氧化鈉恰好時,生成的沉淀一樣多;氨水和氫氧化鈉都過量時,生成的沉淀氨水多;可知BD正確。
解法點撥:此題解答時,選用的是討論法,其多用在計算條件不足,據此求解時需要在分析推理的基礎上通過某些假設條件,加以討論才能正確解答;故此在應用討論法解題時,關鍵是先要分析條件與求解問題之間的聯系,形成正確的解題方法。
2.(2010上海卷)22.由5mol Fe2O3、4mol Fe3O4和3mol FeO組成的混合物,加入純鐵1mol并在高溫下和Fe2O3反應。若純鐵完全反應,則反應后混合物中FeO與Fe2O3的物質的量之比可能是
A.4:3 B.3:2 C.3:1 D.2:l
答案:BC
解析:此題考查了化學計算知識。分析題給混合物和高溫下發生的反應,可知當Fe2O3+Fe=3FeO時,反應后混合物中含有6molFeO、4molFe2O3,則FeO與Fe2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當發生反應:Fe2O3+Fe+FeO=Fe3O4時,反應后混合物中含有2molFeO、4molFe2O3,則FeO與Fe2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當兩反應均存在時,FeO與Fe2O3的物質的量之比處于兩著之間,故BC可能。
知識歸納:極端假設法是指根據已知的條件,把復雜問題假設為處于理想的極端狀態,站在極端的角度去分析、考慮問題,使其因果關系顯得十分明顯、簡單,從而迅速地作出正確判斷的方法。比如此題中我們就假設了兩個極端,首先確定兩個極端,然后確定范圍,最后選擇。
3.(2010江蘇卷)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常溫下,的溶液中氮原子數為0.2
B.1mol羥基中電子數為10
C.在反應中,每生成3mol轉移的電子數為6
D.常溫常壓下,22.4L乙烯中鍵數為4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以阿伏伽德羅常數為載體考查如下知識點①考查22.4L/mol的正確使用;②考查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的計算等內容。A項,無論水解與否,根據元素守恒;B項,1mol羥基中有9個電子;C項,在該反應中,每生成3mol,轉移5個電子;D項,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不為22.4L/mol。綜上分析得知,本題選A項。
【備考提示】結合阿伏伽德羅常數為,判斷一定量的物質所含有的某種粒子數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題的熱點之一,在近幾年的各種高考試題中保持了相當強的連續性。這種題型所涉及的指示非常豐富,在備考復習時應多加注意,強化訓練,并在平時的復習中注意知識的積累和總結。
4.(2010四川理綜卷)標準狀況下VL氨氣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為p g/ml,質量分數為ω,物質濃度為c mol/L,則下列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C=1000Vρ/(17V+22400)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基本概念。考生只要對基本概念熟悉,嚴格按照基本概念來做,弄清質量分數與物質的量濃度及密度等之間的轉化關系即可。
5.(2010天津卷)二甲醚是一種重要的清潔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劑等,對臭氧層無破壞作用。工業上可利用煤的氣化產物(水煤氣)合成二甲醚。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 煤的氣化的主要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煤的氣化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兩種酸式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利用水煤氣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應如下:
① 2H2(g) + CO(g) CH3OH(g);ΔH = -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 -23.5 kJ·mol-1
③ CO(g) + H2O(g) CO2(g) + H2(g);ΔH= -41.3 kJ·mol-1
總反應:3H2(g) + 3CO(g) CH3OCH3(g) + CO2 (g)的ΔH= ___________;
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該總反應達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轉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高溫高壓 b.加入催化劑 c.減少CO2的濃度
d.增加CO的濃度 e.分離出二甲醚
⑷ 已知反應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某溫度下的平衡常數為400 。此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CH3OH ,反應到某時刻測得各組分的濃度如下:
物質
CH3OH
CH3OCH3
H2O
濃度/(mol·L-1)
0.44
0.6
0.6
① 比較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的大小:v正 ______ v逆 (填“>”、“<”或“=”)。
② 若加入CH3OH后,經10 min反應達到平衡,此時c(CH3OH) = _________;該時間內反應速率v(CH3OH) = __________。
解析:(1)煤生成水煤氣的反應為C+H2OCO+H2。
(2)既然生成兩種酸式鹽,應是NaHCO3和NaHS,故方程式為:
Na2CO3+H2S==NaHCO3+NaHS。
(3)觀察目標方程式,應是①×2+②+③,故△H=2△H1+△H2+△H3=-246.4kJ· mol -1。
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左移,CO轉化率減小;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轉化率不變;減少CO2的濃度、分離出二甲醚,平衡右移,CO轉化率增大;增大CO濃度,平衡右移,但CO轉化率降低;故選c、e。
(4)此時的濃度商Q==1.86<400,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正>逆;設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為0.6+x,則甲醇的濃度為(0.44-2x)有:400=,解得x=0.2 mol·L-1,故0.44 mol·L-1-2x=0.04 mol·L-1。
由表可知,甲醇的起始濃度度為(0.44+1.2) mol·L-1=1.64 mol·L-1,其平衡濃度為0.04 mol·L-1,
10min變化的濃度為1.6 mol·L-1,故(CH3OH)=0.16 mol·L-1·min-1。
答案:(1) C+H2OCO+H2。
(2) Na2CO3+H2S==NaHCO3+NaHS
(3) -246.4kJ· mol -1 c、e
(4) ①> ②0.04 mol·L-1 0.16 mol·L-1·min-1
命題立意:本題是化學反應原理的綜合性試題,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蓋斯定律的應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和利用濃度商和平衡常數的關系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平衡常數和速率的計算等。
6.(2010上海卷)Na2SO3·7H2O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漂白劑、抗氧化劑和防腐劑。Na2SO3在30℃時的溶解度為35.5g/100gH2O。
1)計算30℃時Na2SO3飽和溶液中Na2SO3的質量分數。(保留2位小數)
2)計算30℃時271g Na2SO3飽和溶液中水的質量。
3)將30℃的Na2SO3飽和溶液271g冷卻到10℃,析出Na2SO3·7H2O晶體79.5g。計算10℃時Na2SO3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1);2)135.5:100=271:x;x=200(g);3)Na2SO3.7H2O中Na2SO3的質量分數為0.50,。
解析:此題考查了溶液的質量分數、溶劑的質量、溶解度等化學計算知識。1)根據Na2SO3的溶解度,其飽和溶液中溶質為35.5g;溶劑為100g;溶液總質量為135.5g,則;2)271g飽和溶液中,假設其含有的溶劑為x,則135.5:100=271:x;x=200(g);3)冷卻溶液后,析出晶體79.5g,根據其晶體的組成,其中含有水和亞硫酸鈉各一半,列式得:。
7.(2010上海卷)白磷(P4)是磷的單質之一,易氧化,與鹵素單質反應生成鹵化磷。鹵化磷通常有三鹵化磷或五鹵化磷,五鹵化磷分子結構(以PCl5為例)如右圖所示。該結構中氯原子有兩種不同位置。
1)6.20g白磷在足量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氧化物,反應所消耗的氧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L。
上述燃燒產物溶于水配成50.0mL磷酸(H3PO4)溶液,該磷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
2)含0.300mol H3PO4的水溶液滴加到含0.500mol Ca(OH)2的懸浮液中,反應恰好完全,生成l種難溶鹽和16.2g H2O。該難溶鹽的化學式可表示為 。
3)白磷和氯、溴反應,生成混合鹵化磷(,且x為整數)。
如果某混合鹵化磷共有3種不同結構(分子中溴原子位置不完全相同的結構),該混合鹵化磷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4)磷腈化合物含有3種元素,且分子中原子總數小于20。0.10mol PCl5和0.10mol NH4Cl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氫和0.030mol磷腈化合物。推算磷腈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提示:M>300)。
答案:1)5.6;4.00;2)Ca5(PO4)3(OH);3)297.5或342;4)348或464。
解析:此題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化學計算知識。1)白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白磷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8,則其6.20g的物質的量為:0.05mol,其完全燃燒消耗氧氣0.25mol,標準狀況下體積為5.6L;將這些白磷和水反應生成磷酸0.20mol,溶液體積為50mL,也就是0.05L,則磷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4.00mol/L;2)根據該水溶液中含有溶質的物質的量和氫氧化鈣懸濁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根據質量守恒,可知該物質中含有5個鈣離子和3個磷酸根離子,結合電荷守恒,必還含有1個氫氧根離子,寫作:Ca5(PO4)3(OH);3)根據題意x為整數,其可能為:PCl4Br、PCl3Br2、PCl2Br3、PClBr4四種,要是有三種不同結構的話,結合PCl5的結構,其可能為:PCl3Br2或PCl2Br3,則其相對分子質量可能為:297.5或342;4)根據題意和質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化合物提供的Cl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1mol×5+0.1mol×1=0.6mol;由于磷腈化合物中只含有三種元素,故必須將其中的氫原子全部除去;兩物質提供的H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1mol×4=0.4mol,則生成的氯化氫的物質的量為:0.1mol×4=0.4mol;則磷腈化合物中含有的Cl原子為:0.2mol、P原子為:0.1mol、N原子為:0.1mol,則該化合物的最簡式為:PNCl2;假設其分子式為(PNCl2)x,由其含有的碳原子總數小于20,則知:4x<20,故x<5;假設x=4,其分子式為: P4N4Cl8,相對分子質量為464;假設x=3,其分子式為: P3N3Cl6,相對分子質量為:348;假設x=2,其分子式為:P2N2Cl4,相對分子質量<300 舍去。故其相對分子質量可能為:348或464。
8.(2010江蘇卷)以水氯鎂石(主要成分為)為原料生產堿式碳酸鎂的主要流程如下:
(l)預氨化過程中有Mg(OH)2沉淀生成,已知常溫下Mg(OH)2的,若溶液中,則溶液中= 。
(2)上述流程中的濾液濃縮結晶,所得主要固體物質的化學式為 。
(3)高溫煅燒堿式碳酸鎂得到。取堿式碳酸鎂4.66g,高溫煅燒至恒重,得到固體2.00g和標準狀況下0.896L,通過計算確定堿式碳酸鎂的化學式。
(4)若熱水解不完全,所得堿式碳酸鎂中將混有,則產品中鎂的質量分數 ▲ (填 “升高”、“降低”或“不變”)。
【答案】
(1)2.0mol.L-1
(2)NH4Cl
(3)Mg(OH)24MgCO34H2O
(4)升高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有關Ksp的計算和無機化工流程和化學計算。(1)依據Ksp計算的公式可知c(Mg2+)=Ksp/c2(OH-)= 2.0mol/L;(2)通過流程分析,最后 綜上分析可知,濾液中的主要成分為NH4Cl,濃縮以后得到的固體物質為NH4Cl;(3)根據題給相關物質的數據可有以下計算
所以,,從而得到其化學組成為;Mg(OH)24MgCO34H2O
(4)因為MgCO3中Mg的含量比堿式碳酸鎂的含量高,因此,混有MgCO3后,Mg的含量升高。
9.(2010四川理綜卷)四川攀枝花蘊藏豐富的釩、鈦、鐵資源。用鈦鐵礦渣(主要成分為TiO2、FeO、Fe2O3,Ti的最高化合價為+4)作原料,生產白色顏料二氧化鈦的主要步驟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硫酸與二氧化鈦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濾液I中加入鐵粉,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向沸水中加入濾液Ⅲ,使混合液pH達0.5,鈦鹽開始水解。水解過程中不斷通入高溫水蒸氣,維持溶液沸騰一段時間,鈦鹽充分水解析出水合二氧化鈦沉淀。請用所學化學平衡原理分析通入高溫水蒸氣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濾分離出水合二氧化鈦沉淀后,將濾液返回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濾液中的鈦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減少廢物排放。
(4)A可用于生產紅色顏料(Fe2O3),其方法是:將556a kgA(摩爾質量為278 g/mol)溶于水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鼓入足量空氣攪拌,產生紅褐色膠體;再向紅褐色膠體中加入3336b kg A和112c kg鐵粉,鼓入足量空氣攪拌,反應完成后,有大量Fe2O3附著在膠體粒子上以沉淀形式析出;過濾后,沉淀經高溫灼燒得紅色顏料。若所得濾液中溶質只有硫酸鈉和硫酸鐵,則理論上可生產紅色顏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
答案:(1) 或
(2)
(3) 加水促進鈦鹽水解,加熱促進鈦鹽水解,降低濃度促進鈦鹽水解

(4)
解析:本題屬于化工生產流程題。(1)考查酸的通性,可以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又知道TI的化合價,可以寫出化學方程式。(2)加入濃硫酸后,濃硫酸可以氧化亞鐵離子,再加入鐵粉,鐵粉可以還原鐵離子。除此外,鐵粉還可以與溶液中的H+反應、(3)考查了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4)考慮最后溶質是只有硫酸鈉和硫酸鐵,根據開始加入A為2a×103mol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說明加入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4a×103mol,后來又加入12b×103mol的A,和2c×103mol的鐵。根據電荷守恒,溶質中硫酸鈉消耗硫酸根離子為2a×103mol,。而溶液中加入的硫酸根離子物質的量共計為(2a+12b)×103mol,這樣剩下的硫酸根就與鐵離子結合。可知消耗鐵離子為8b×103mol,根據鐵元素守恒。nFe=(2a+4b+2c) ×103mol,n Fe2O3=(a+2b+c) ×103mol,計算得mFe2O3=kg.
模擬新題
1.安徽師大附中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工業上以CuO和H2SO4為原料制備CuSO4·5H2O晶體。為確保制備過程中既不補充水,也無多余的水分,所用硫酸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應為( )
A.45.8%    B.57.6%     C.72.3%    D.無法確定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計算能力,試題難度中等;根據題意,制備過程中既不補充水,也無多余的水分,故CuSO4·5H2O中的水來自反應生成的水和硫酸溶液中的水,1molCuSO4·5H2O中含有5mol結晶水,其中有1mol來自CuO和H2SO4反應,故硫酸溶液中的水為4mol,所以硫酸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00%=57.6%
2.北京市朝陽區高三年級統一考試化學試卷接觸法制硫酸的爐氣組成是SO2占7%,O2占11%,N2占82%,現有100L混合氣體進入接觸室反應后,總體積變為97.2L。則該變化過程中SO2轉化率是( )
A.50% B.60% C.70% D.80%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了轉化率的計算。由方程式2SO2(g)+O2(g)2SO3(g)可知,參加反應的SO2的體積為2x(100-97.2)=5.6L,故轉化率為5.6÷7=80%,D選項正確。
3.(2010·東城二模)自然界中存在一種尖晶石,主要成分的化學式可表示為MgA12O4,可作為寶石。已知該尖晶石中混有Fe2O3。取5.4 g樣品,恰好完全溶解在100 mL一定濃度的鹽酸中,則該鹽酸的濃度可能是( )
A. 1.8 mol/L B. 2.8 mo l/L C. 4.3 mol/L D. 4.9 mol/L
【答案】B。
【4.(2010·海淀三模)曾發生的液氯儲罐爆炸,其原因是液氯中混有NCl3。當液氯中NCl3的質量分數達到4%以上就有爆炸危險。
(1)NCl3易水解生成一種堿性氣體和一種具有漂白性的物質。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為測定氯氣中的NCl3含量,將一定量樣品先通過足量鹽酸吸收NCl3 (反應為:NCl3+4HCl→NH4Cl+3Cl2),再用400mL20.0%(ρ=1.22g/cm3)的工業NaOH溶液吸收所有的Cl2,測得吸收后NaOH溶液增重51.4 g。經測定NCl3吸收管內NH4+質量為0.270 g。
①上述工業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② 計算該樣品中NCl3的質量分數,并判斷該樣品是否安全?
【答案】(1)NCl3+3H2O→NH3+3HclO
(2)①6.1mol/L ;
②n(NH4+)=0.015mol;m (NCl3)=1.81g;原氯氣的質量為51.4-3.20=48.2 g;
NCl3%=3.62% 。該樣品安全 。
【解析】本題是以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考查了氯、氨的相關知識以及化學計算。做題時要有清晰的解題思路,并注意分析所給的信息、數據,進行簡單計算。
(1)因為NCl3易水解生成一種堿性氣體和一種具有漂白性的物質,堿性氣體為氨氣,根據元素守恒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Cl3+3H2O→NH3+3HclO;
(2)由公式c=1000ρω/Μ=1000×1.22×0.2/40=6.1mol/L
根據所給數據以及反應方程式列出關系式得出:
n(NH4+)=0.015mol;m (NCl3)=1.81g;原氯氣的質量為51.4-3.20=48.2 g;則:NCl3%=3.62%<4%,該樣品安全。
5.(2010·撫順聯考) (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鈉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進行了探究。其實驗過程是:取一小塊鈉在空氣中加熱片刻后與一定量的水反應,收集到VmL氣體(標準狀況),向所得溶液中滴入1.000mol/L的鹽酸溶液30.00mL恰好中和完全(如圖所示)。試回答:
①甲、乙、丙三套裝置共有________處錯誤。
②丙的操作中,若以酚酞作指示劑,滴定終點時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化是 。
③若V=168mL(標準狀況),在一定條件下將其引燃,恰好完全反應。請將鈉塊在空氣中加熱片刻后所得到的固體成分及其質量填表如下:(表格可不填滿也可補充)
成分
質量/g
(2)其實滴定的方法有多種,除上述實驗中的酸堿中和滴定外,還有沉淀滴定、絡合滴定等。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劑本身就是一種沉淀劑,滴定劑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劑和指示劑生成物的溶解度_____(填“大”、“小”、“相同”),否則不能用這種指示劑。如用AgNO3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的含量時常以CrO42-為指示劑,這是因為AgCl比Ag2CrO4更____溶的緣故。
【答案】(1)①三處 ②淺紅色或紅色變成無色,且在半分鐘不褪色

成分
Na2O
Na
Na2O2
質量/g
0.31g
0.23g
0.39g
(2)小 難
【解析】(1)n(HCl)=0.0300mol,NaOH+HCl=NaCl+H2O,n(NaOH)=0.0300mol,
m(Na)=0.0300mol×23g/mol=0.69g。依題意,收集到的氣體是O2和H2的混合氣體,
n(H2,O2)=0.168L/22.4L.mol-1=0.0075mol,二者恰好完全燃燒,2H2+O22H2O,n(H2)=0.005mol,n(O2)=0.0025mol。2Na2O2+2H2O=4NaOH+O2↑,n(Na2O2)=0.005mol,
m(Na2O2)=0.005mol×78g/mol=0.39g;
2Na+2H2O=2NaOH+H2↑,n(Na)=0.01mol,m(Na)=0.01mol×23g/mol=0.23g。根據鈉元素守恒,n(Na2O)=(0.03mol-0.01mol-0.005mol×2)/2=0.005mol,m(Na2O)=0.005mol×62g/mol=0.31g.
(2)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是:酸、堿指示劑(如酚酞、石蕊)本身呈弱酸性或弱堿性,滴定操作時,強酸(堿)首先和被滴定的堿(酸)反應,而后過量的酸(堿)和指示劑作用變色,顯然指示劑的酸堿性較弱,如果指示劑的酸堿性和被滴定的酸堿的強度相當,則滴定無法進行或誤差較大。結合中和滴定過程中反應的先后順序,當標準液和待測液反應完畢后,標準液再和沉淀指示劑反應出現顏色變化判定滴定的終點,因此可知AgCl比Ag2CrO4更難溶。
6.2010年上海市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分析卷工業生產粗硅的主要原理為:
SiO2+2CSi(粗)+2CO↑。
(1)在制粗硅的過程中同時會有碳化硅生成,若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1:1,則參加反應的C 和SiO2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_。
(2)工業上可通過以下原理由粗硅進一步制純硅:
Si(粗)+2Cl2(g)SiCl4(l);SiCl4+2H2Si(純)+4HCl
若上述反應中Si(粗)和SiCl4的利用率均為80%,制粗硅時有10%的SiO2轉化為SiC, 則生產25.2噸純硅需純度為75%石英砂多少噸?
(3)工業上還可以通過如下圖所示的流程制取純硅:
反應①:Si(粗)+3HCl(g)SiHCl3(l)+H2(g)
反應②:SiHCl3+H2Si(純)+3HCl
假設在每一輪次的投料生產中,硅元素沒有損失,反應①中HCl的利用率為75%,反應②中H2的利用率為80%。則在下一輪次的生產中,需補充投入HCl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是多少?
【答案】(1)1:2(2)125t(3)4:1
【解析】(1)2SiO2+5CSi(粗)+SiC+4CO↑由此可推出參加反應的C 和SiO2的質量比為1:2
(2)=25.2t x=125t
(3)設需補充投入的HCl和H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mol和ymol,
Si(粗)+3HCl(g)SiHCl3(l)+H2(g) SiHCl3+H2Si(純)+3HCl
1 3 1 1 1 1 1 3
a 3a a a a a a 3a
解得: x:y =4:1
解析】本題可視為金屬氧化物與鹽酸的反應,生成鹽和水,由氧元素與氫元素守恒,即n(H):n(O)=2:1,結合數據計算得出答案B。
7.2010年上海市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分析卷有硫酸鉀和碳酸鎂的混合物,用50 mL鹽酸完全溶解后,在標準狀況下收集到0.56 L二氧化碳,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有0.03 mol氫氧化鋇的溶液,可得到6.11 g沉淀,此時溶液的pH=12,溶液的體積為200 mL,試求:
(1)原混合物中碳酸鎂的質量。
(2)得到的沉淀中硫酸鋇的質量。
(3)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
【答案】(1)2.1 g(2)4.66 g(3)1.16 mol/L
【解析】(1)MgCO3→CO2
84g 22.4L
xg 0.56L x=2.1g
(2)6.11g沉淀中有Mg(OH)2和BaSO4,因為MgCO3的質量為2.1g即0.025mol,所以生成的Mg(OH)2的物質的量也為0.025mol即1.45g,6.11g-1.45g=4.66g
(3)加入氫氧化鋇后與硫酸鉀、氯化鎂、鹽酸發生了反應且氫氧化鋇有剩余,所以減去剩余的氫氧化鋇的量就是相當于與鹽酸反應的量了,有:
(0.03mol-mol) ×2=0.058mol =1.16 mol/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大埔区| 大名县| 双辽市| 大安市| 马公市| 南陵县| 黄平县| 荃湾区| 嘉义市| 布拖县| 南召县| 鞍山市| 华亭县| 岳阳县| 龙江县| 青海省| 赤壁市| 石家庄市| 边坝县| 靖江市| 景洪市| 庆元县| 习水县| 东辽县| 万安县| 东源县| 宝鸡市| 新和县| 洛浦县| 囊谦县| 温宿县| 神木县| 新竹市| 富宁县| 封开县| 沙田区| 南平市| 荣昌县| 乌恰县|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