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怎樣對化學測驗數據進行處理(一)運用統計方法對通過化學測驗等手段獲得的大量數據進行處理,不但能使數據不再雜亂無章,而且能反映數據的分布特征,對數據所屬總體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計和推斷,揭露數據隱含的信息,為教學評價提供可靠依據。現對一些數據處理方法作扼要介紹。一、數據的初步處理通常采用列表法和圖示法對數據進行科學分組、歸納、概括,使之系統化。(一)列表法表格形式中,以頻數分布表最重要和常見。下面以某班級化學考試成績為例,說明如何編制。1.求全距R:在本例中R=最高分-最低分=95-50=452.決定組數和組距:組數過多會失去分組化繁為簡的意義,太少則組距太大,造成計算結果的失真,一般以10~20組為宜。本例分為10組。組距指每一組的間距。一般是將數據等距分組并且進為整數。3.決定組限:組限即每組的起止范圍。最高組要包括最大值數據,最低組要包括最小值數據。本例中的組限為50~54、55~59、…,也可省去上限,記為50~、55~、…。4.求組中值:組中值指各組的中點值,也稱組中點,用Xc表示:本例中第一組的組中值為:5.登記頻數:將每個數據按所屬的組一個一個登記于表中,登記時可用劃“”法或記“正”法。登記完畢后,統計各組登記的數目,即得頻數(f)。至此,一個簡單的頻數分布表制作完畢,由此表可大致了解數據分布的情況、整體水平及差異程度。 (二)圖示法處理教學測量數據常用的圖形是直方圖和多邊圖。1.直方圖由頻數分布表可以制作頻數直方圖:以分數為橫軸,頻數為縱軸,建立直角坐標系。在橫軸上標出各組分數的上、下限,以組距為寬、各組頻數為高作出各矩形,即得頻數直方圖。左下圖就是根據表21的資料所作的直方圖。2.多邊圖頻數多邊圖的畫法與直方圖相似,不同的只是它是以每組的組中值代表該組數據作橫坐標,再在縱坐標上找出相應的頻數相交成一點,然后把每個點用直線聯接就成多邊圖。右上圖為據表21制作的頻數直方圖。3.頻數分布曲線如果所考察的分數增多,組距減小,多邊圖的折線會變為光滑均勻的曲線,這種曲線稱為頻數分布曲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