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學化學趣味實驗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學化學趣味實驗

資源簡介

中學化學趣味實驗
1、滴水生煙霧
【原理】 硝酸銨在氯離子的催化下,發生如下的分解反應:
  加水能引發這個反應,反應后產生的水又能引起更多的硝酸銨分解,使硝酸銨熔化,并跟鋅反應。它的化學方和式是
  這個反就能放出大量的熱,使晶體碘升華,產生紅褐色的煙霧(還伴有少量水蒸氣),同時生成淺藍色的火焰。
  【準備】 分別研細4g硝酸銨、0.5g氯化銨和0.5g碘。
  【操作】
  (1)把上述三種粉末混合均勻,城成小堆。
  (2)取3g鋅粉鋪滿小堆。
  (3)用滴管向小堆上滴加1~2滴水,就產生紅褐色的煙霧,生成淺藍色的火焰。
  【說明】
  (1)本實驗要注意安全,操作時應遠離可燃物。
  (2)藥品的用量不宜多,多了容易引起爆炸。
  (3)反應物以干燥為宜。
  2、化學煙圈
  【準備】 準備1只長方硬紙盒[(6×13×4cm,)一側開一個圓孔(直徑6~8mm)]。
  【操作】
  (1)取兩小團棉花球,用鑷子分別蘸取濃氨水和濃鹽后放入兩只塑料瓶蓋里,兩只瓶蓋相距8~9cm。
  (2)蓋上盒蓋,用指甲輕輕拍打盒蓋(或盒底)的中間部分,見圓孔里噴出白色煙圈。連續拍打,煙圈連續從圓孔里噴出。
  【說明】
  (1)本實驗既能幫助學生理解氨的性質知識,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較好的課外活動實驗。
(2)本實驗要在沒有風的地方做,以免空氣流動快而不能形成煙圈。
  3、滴水起火吹氣生火
  【原理】 過氧化鈉遇水或遇二氧化碳都會發生反應,并產生氧氣和大量的熱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淀粉、棉花等有機物遇到氧氣和受熱,就著火燃燒。
  【操作】
  (1)取一小勺(久0.2g)過氧化鈉,放在石棉網上。加入少量淀粉,小心拌勻。在混合物上滴1~2滴水(冬季滴入熱水)。片刻,混合物起火燃燒。
  (2)取一團疏松、干燥的脫脂棉,放大石棉網上。在棉團上拌入一小勺(約0.2g)過氧化鈉,再滴入1~2滴水(冬季滴入熱水)。片刻,棉團起火燃燒。
  (3)按上述方法把過氧化鈉跟棉花拌和,改用一根長玻璃管,用嘴吹入二氧化碳氣體。片刻,棉花著火燃燒。
  【說明】 棉花和淀粉要干燥,過氧化鈉要純凈。
  4、冰上點水
  【原理】 電石跟水(冰)反應,產生可燃的電石氣。
  【操作】
  (1)在表面皿里放一塊冰,冰塊中間放一塊電石。
  (2)冰上立刻產生乙炔氣體。用火柴點燃氣體,氣體燃燒,形成一團烈火,火焰上方冒出濃濃的黑煙。
  (3)當電石跟冰全部反應完畢,火焰熄滅。在冰上出現一個圓坑,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坑里的液體變成紅色,說明有氫氧化鈣生成。
  5、燃燒成字
【原理】 硝酸鉀受熱分解,放出的氧氣能促進紙張燃燒,使原來難以維持火星得以繼續蔓延。
【準備】 配制少量熱的飽和硝酸鉀溶液。
  【操作】
  (1)用毛筆蘸取飽和硝酸鉀溶液,在紙上寫一個字,晾干。
  (2)把燒紅的大頭針針尖韌帶扎到蘸有硝酸鉀溶液字跡的任一筆劃上,當上有火星產生時,拔出大頭針,火星把涂有硝酸鉀溶液的整個字形雕空。
  【說明】
  (1)一般的練習簿紙可用于本實驗。
(2)筆畫應寫得細些、濃些、均勻些。
(3)所選字形筆劃要能夠相連,但不要循環。可以選用的字有大、禾、天、水等,避免寫的字有日、回等。
  6、點火成蛇
  【準備】
(1)稱取2g曬干或烘干的蔗糖放在研缽里研細。
(2)稱取0.25g粉末狀的碳酸氫鈉,使它跟研缽里的蔗糖充分混均。
(3)在石棉網中間放5g草木灰,用藥匙把草木灰攤成盤子狀。
【操作】
(1)取一藥匙蔗糖和小蘇打的混合物,小心地堆放在草木灰的中央,使成錐體。
(2)在這圓錐體四周滴加2~3mL95%的酒精。
  (3)點燃酒精,片刻后蔗糖和小蘇打的小堆燃燒起來,慢慢“爬”出一條黑色蛇狀物,可達0.5m長。
  【說明】
  (1)本實驗不宜在通風處做(火容易吹熄)。
  (2)蔗糖一定要干燥。
  (3)草木灰可以反復使用。
  7、水面鞭炮
  【原理】 鎂粉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在引燃時發生如下反應:
  硅化鎂(Mg2Si)遇鹽酸會產生硅烷。它在空氣里跟氧氣接觸,立即自燃爆鳴,發出火光和“噼啪”的響聲。化學方程式是
  【操作】
  (1)分別稱取5g二氧化硅、8g鎂粉,在研缽里研細、混均。
  (2)把上述混合物裝入坩堝內,略壓緊,插入一根長約8cm的鎂條。用火引燃鎂。
  (3)待黑色煤渣狀的生成物冷卻后,取少量加入1:1的鹽酸溶液中,液面會出現火花、爆鳴聲和縷縷白煙。
  【說明】 硅化鎂放大試劑瓶里能長期保存。
  8、阻燃布
  【原理】 氯化銨受熱會分解,這是一個吸熱反應。把浸有氯化銨的布條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烘烤,上述吸熱反應使棉布條不易達到著火點。這時氯化銨、氨和氯化氫起阻隔作用,使棉布條不能接觸空氣,所以氯化銨受熱分解反應起到阻燃作用。
  【操作】
  (1)配制50mL氯化銨飽和溶液。
  (2)取兩塊小棉布條,一塊用自來水浸濕,另一塊用飽和氯化銨溶液浸透,然后把兩塊布條晾干。
(3)同時點燃兩只酒精燈,用鑷子夾住兩塊布條,分別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烘烤。
(4)用水浸過的布條,很快就燒得無影無蹤。浸過氯化銨溶液的布條卻不燃燒,布條上方冒出縷縷白煙。
  (5)延長對布條的加熱時間,布條慢慢變黑,但始終不能燃燒。
  9、燒不著的紙幣
  【原理】 在紙幣表面覆蓋一層火棉,火棉遇火迅速燃燒。當火棉燃燒完畢時,紙幣仍沒有達到著火點,因此不會著火燃燒。
  【準備】
(1)在250mL燒杯里盛40mL66%的濃硝酸(C.P),沿玻棒慢慢加入20mL98%的濃硫酸(C.P),邊加邊攪拌,冷卻后得到混合酸。
(2)取約30g藥用棉花,分批、慢慢地用玻棒浸入混合酸中。約10分鐘取出硝化棉,放在水里漂洗到中性,然后擠掉水分,放大通風處晾干,得到火棉。
(3)取一張伍圓人民幣,在紙幣的兩面薄薄地附上一層火棉,把邊緣整平,夾在書里。
  【操作】
  用鑷子輕輕地夾著附有火棉的紙幣,點燃(點燃以后,拿鑷子的手可輕輕地揮動一下),只見火燃燒,紙幣仍完好無損。
  【說明】 制火棉時,混合酸一定要冷卻,而且棉花加到混合酸中時不能太快,一次加入的量不宜過多,否則在酯化過程中容易產生二氧化氮氣體。
  10、綠色的火焰
【原理】 硼酸和醇在濃硫酸存在下發生脫水反應,形成能揮發的
硼酸乙酯蒸氣在燃燒時發出特征的綠色火焰。
  【操作】 在干燥的蒸發皿里放1g硼酸晶體,加入25mL 95%的乙醇和1 mL濃硫酸,攪均。把蒸發皿放在墊有石棉網的三腳架上,用火柴點燃混合物。混合物立即迅速燃燒,產生美麗的綠色火焰。
  11、火山爆發(一)
  【操作】
(1)取研細的1.5g氯酸鉀晶體、3g蔗糖和0.5g碘,攪拌均勻后堆放在石棉網上。
  (2)向固體混合物中間加2~3滴濃硫酸。
  (3)大約半分鐘后,混合物被點燃,發出淺紫色的火焰,同時生成大量的紫色煙霧。
  【說明】 研細的氯酸鉀、蔗糖和碘,放大研缽里用藥匙攪拌均勻,但不能用研杵重壓研磨。
  12、火山爆發(二)
  【原理】 重鉻酸銨灼熱時會分解成深綠色的三氧化二鉻、氮氣和水,生成物中的氣體使三氧化二鉻噴發。
  【操作】
  (1)在坩堝里放入重鉻酸銨晶體到1/2體積。在坩堝中央插入一根長約7~10cm的鎂條作引燃物,再加重鉻酸銨晶體填滿坩堝,壓實。
  (2)用酒精燈點燃鎂條。燃著的鎂條使重鉻酸銨受熱分解,出現像火山爆發的壯觀(綠色)。
  13、粉筆響彈
  【原理】 氯酸鉀是強氧化劑,猛烈撞擊后能分解出氧氣。紅磷是強還原劑,容易燃燒。氯酸鉀和紅磷的混合物,受到強烈碰擊時發生劇烈爆炸。
  【操作】
  (1)稱取18g氯酸鉀,把它放在干燥潔凈的研缽里,用研杵小心地研細。
  (2)稱取3g紅磷。小心地把細磷和氯酸鉀粉末混合均勻。
  (3)在混合物里滴入少量酒精,把混合物調成漿糊狀。
  (4)取九支粉筆,在粉筆較粗的一頭,用小刀掏出一個小洞,洞里填滿上面的糊狀混合物。
  (5)用紙沾上膠水,密封洞口。放置1~2小時才能使用。
(6)使粉筆的封口朝下,向水泥地上猛力一擲,就會發出“乓”的一聲震響。
【說明】 研磨氯酸鉀晶體的研缽必須潔凈,尤其不能混有有機物。否則,研時容易發生爆炸。制作的粉筆響彈不能隨意亂擲,做成后要及時處理:注意安全。
  14、玻璃棒點燈
  【原理】 高錳酸鉀跟濃硫酸混合后,具有更強的氧化性。這種混合物接觸易燃燒的酒精后,產生大量的熱量,能使酒精燈點燃。
  【操作】
  (1)取半藥匙高錳酸鉀晶體,用研缽研細后放在表面皿上。
(2)在玻璃棒攪拌下,在高錳酸鉀粉末上用滴管滴入幾滴濃硫酸,形成糊狀合物。
(3)把蘸有混合物的玻璃棒在酒精燈的燈芯上沾一沾,燈芯立即被點燃。
【說明】 玻璃棒每次點完后,都要洗凈或用紙擦凈。
  15、變色溶液
  【原理】 本實驗反應原理比較復雜,這里不詳細說明。鈰鹽是本反應的催化劑。Fe2+跟鄰菲啰啉反應生成穩定的桔紅色螯合物:
  Fe3+在一定酸性條件下跟鄰菲啰啉絡合呈藍色。
  【準備】
  (1)配制A液:稱取3g丙二酸置于100mL燒杯中,加入47mL蒸餾水,使其溶解后,又在不斷攪拌下加入3mL 98%濃硫酸,再加入0.2g硝酸鈰銨,攪均備用。
  (2)配制B液:在100mL燒杯中加入50mL蒸餾水,加入2.5g溴酸鉀后,再滴加2~3mL鄰二氮菲亞鐵指示劑,攪均備用。
  (3)配制鄰二氮菲亞鐵指示劑:在250mL燒杯中,加入0.7g硫酸亞鐵和0.5g鄰二氮菲,再加入100mL水,攪均備用。
  【操作】
  (1)把A、B兩種溶液混合,攪均后制得變色液。
  (2)把盛有變色濃的燒杯置于30℃水浴中,可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為藍色,片刻又由藍色變為紅色,溶液顏色呈現周期性變化,直到溴酸鉀耗完為止。
  (3)變色速率隨溴酸鉀濃度減小而減慢,約10分鐘后失去變色作用。如果再添加些溴酸鉀,則又恢復變色作用。
  16、變色魔術
  【原理】 含少量碘的水溶液呈棕黃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碘變成碘酸鈉和碘化鈉。這水溶液是無色透明的。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在上述溶液里滴入酚酞試液,溶液變成紅色。再加入略過量的鹽酸又生成單質碘,使溶液又呈棕黃色。在這溶液里加入少量淀粉溶液,溶液顯藍色。
  【準備】
  (1)取8只75mL的燒杯,按順序編號。
  (2)在1號燒杯里滴加3~5滴碘酒。在2號燒杯里滴入1滴6mol/L氫氧化鈉溶液。在3號燒杯里滴入2滴6mol/L鹽酸。在4號烽杯里滴入3滴6mol/L氫氧化鈉溶液。在5號燒杯里滴入4滴0.2%酚酞。在6號燒杯里滴入5滴淀粉溶液。在7號燒杯里滴入6滴6mol/L鹽酸。在8號燒杯里加入50mL蒸餾水。
  【操作】
  (1)上述1~7號燒杯,看來是空的。演示時,把這些燒杯按順序排好。
  (2)把8號燒杯里的50mL水倒入1號燒杯里,溶液呈棕黃色。
  (3)把1號燒杯里的溶液傾入2號燒杯里,溶液又變成無色透明的。
  (4)把2號燒杯里的溶液傾入3號燒杯內,溶液再次呈棕黃色。
  (5)把3號燒杯里的溶液傾入4號燒杯內,溶液再次變成無色透明的。
  (6)把4號燒杯里的溶液一分為二,一份倒入5號燒杯內,另一份倒入6號燒杯里。5號燒杯里的溶液變成紅色,6號燒杯里的溶液渾濁狀態。
  (7)把6號燒杯里的溶液倒入7號燒杯里,溶液變成深藍色。
  【說明】
  (1)只要掌握了化學原理,它們的變色順序可以自行調節。例如,在7號燒杯的藍色溶液里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藍色又會褪去。如果其中含有酚酞,還會變成紅色。
  (2)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或鹽酸時,滴加的滴數一定要正確,否則容易失敗。
  17、茶水的顏色變化
  【目的】 了解茶葉(包括其他植物)里含有丹寧。丹寧跟鐵(III)離子形成有色絡合物,它的顏色隨配位體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操作】
  (1)取約50mL茶葉水,加入約米粒大小的氯化鐵晶體(不要過量,否則在反應中顏色的變化不明顯),攪拌均勻,溶液呈黑色。
  (2)加入少量草酸晶體,攪拌溶解,溶液褪至茶色。
  (3)滴加幾滴3mol/L的氨水,攪拌,生成濃褐色的沉淀。
  (4)加幾滴3mol/L的稀硫酸,攪拌,沉淀溶解,溶液又恢復到淡褐色。
  【說明】
  (1)丹寧大量存在于植物體中,如茶葉中含有茶葉丹寧一II。
  丹寧有的溶于水,有的難溶于水。它跟鐵離子作用,生成有色的絡合物,因此能用來檢驗丹寧。
  (2)在含有丹寧的墨水里加入草酸,墨水的顏色褪去。原因是草酸的酸性比丹寧酸強,草酸奪取跟丹寧酸結合的鐵離子而生成草酸鐵。當加入氨水后,生成褐色的氫氧化鐵(III)。再加入稀硫酸,沉淀溶解,生成硫酸鐵(III),顏色由褐色變成黃色。
  18、有趣的一管多色
  【目的】 認識銅離子在不同條件下能形成不同顏色的絡離子。
【原理】 銅離子能形成不同顏色的絡離子。在氯化銅飽和溶液里有大量黃色的[CuCl4]2-離子和少量藍色的[Cu(H2O)4]2+離子,因此溶液呈綠色。加水后[Cu(H2O)4]2+離子增多,溶液呈藍色。再加氨水,部分離子形成天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部分形成深藍色的[Cu(NH3)4]2+離子。
【操作】
  (1)在試管里放少量氯化銅晶體,注入少量蒸餾水(使晶體不完全溶解),溶液呈黃綠色。
  (2)在上述試管內再注入一些蒸餾水,溶液呈綠色。靜置片刻,沿試管壁慢慢注入蒸餾水,上層是無色的清水,下層呈綠色。過一會兒,下層呈綠色,中間呈藍色,上層是無色的。
  (3)用滴管吸取少量1:1的氨水,把滴管伸入上述試管的清水中部慢慢擠出氨水,溶液能分成多個層次,從上到下是天藍色渾濁液、深藍色溶液、藍白色渾濁液、藍色溶液和綠色溶液。
  19、冰棍染色
  【原理】 過氧化氫能使碘離子氧化成單質碘,碘跟淀粉反應呈藍色。
  【操作】
  (1)在試管里放少量可溶性淀粉和碘化鉀,加適量水,加熱,配制成淀粉一碘化鉀溶液。把這種溶液放在冰箱里,制成一根冰棍。
  (2)在燒杯里放入100mL蒸餾水,加入30mL 30%的過氧化氫溶液。
  (3)把冰棍浸在過氧化氫溶液里,冰棍表面出現藍色。繼續浸在過氧化溶液里,冰棍融化,無色的溶液變成一杯藍色的溶液。
  20、三色噴泉
  【原理】 氨極易溶于水,會出現噴泉現象。利用酚酞和百里酚酞指示劑對氨水的不同顯色反應以及氨水跟硝酸鉛的反應,形成三種不同顏色的噴泉。
  【操作】
  (1)用向下排氣法收集三瓶干燥的氨氣。
  (2)取三只250mL大燒杯,加入適量的水,并分別滴入酚酞試液、百里酚酞試液和0.2mol/L的硝酸鉛試液。
  (3)裝置如圖5-1所示,擠壓膠頭滴管里的水,讓少量水進入燒瓶,隨即三只燒杯里的水分,別形成類似噴泉的壯觀景色,顏色分別是紅色、藍色和白色。
  【說明】 本實驗的成敗關鍵是氨氣要干燥。所以在收集氨氣的裝置上要接一只盛堿石灰的氣體干燥管。這樣收集的氨更加干燥,實驗效果會更好。
  把0.1g百里酚酞溶解于100g 90%的乙醇中,就得到百里酚酞指示劑。
  21、隱現墨水
  【操作】
(1)用硫氰化鉀溶液在白紙上寫字,把紙晾干。噴射稀氯化鐵溶液后,白紙上出現血紅色的字。
====
  (2)用亞鐵氰化鉀(黃血鹽)溶液在白紙上寫字,把紙晾干。噴射氯化鐵溶液,紙上出現絳藍色的字。
====
  (3)用硫酸銅溶液在淺藍色紙上寫字,把紙晾干。噴射黃血鹽溶液,紙上出現紅褐色的字。
====
  (4)用硫酸銅溶液在折紙上寫字,把紙晾干。噴射濃氨水,白紙上出現淺藍色的字跡。
 ====
  (5)用硝酸鈷溶液在淡紅色紙上寫字,把紙晾干。噴射黃血鹽溶液,淡紅色紙上出現灰綠色的字。
===== 
  【說明】
  (1)本組實驗分別利用化學反應中生成各種有色物質來顯示紙上的字樣,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供開展化學晚會用。
  (2)有些試劑有毒,在實驗時要注意安全,殘液不能倒入排水池中。
  22、巧制“桔子水”
  【原理】 碘化鉀跟硝酸鉛反應,生成黃色的碘化鉛沉淀。
碘化鉛能溶于過量的碘化鉀溶液中,生成無色絡鹽。
   
  【操作】
  (1)在小燒杯里盛20mL 2mol/L的硝酸鉛溶液,逐滴加入飽和的碘化鉀溶液,燒杯里出現黃色沉淀。繼續滴加碘化鉀溶液,直到黃色沉淀全部消失,得到一杯無色溶液。
  (2)另取一只500mL大燒杯,加入300mL蒸餾水,再加入5mL上述無色溶液,立刻變成一杯桔黃色的“桔子水”。
  【說明】 鉛鹽有毒,這里制得的“桔子水”不能飲用,應倒入廢液容器中。
  23、水變“牛奶”
  【原理】 松香易溶于酒精,不溶于水。在溶有松香的酒精溶液里加水,出現局部的渾濁現象。當加水較多時,原來均勻分散在酒精里的松香以白色微粒在水中,形成懸濁液。
  【操作】
  (1)取5g松香,放大研缽里研細,加入小燒杯里,再加10mL無水酒精,攪拌,形成一小杯無色透明的溶液。
  (2)用滴管逐滴向上述溶液里加水,剛滴入時局部產生沉淀,隨后沉淀消失。
  (3)用滴管向上述溶液里加1~2mL水,這時產生的沉淀還能消失。繼續向上述溶液里加20mL水,沉淀不再消失,得到一杯好像牛奶的乳白色懸濁液。
  24、“可樂”變“雪碧”
  【原理】 硫代硫酸鈉具有還原性,碘具有氧化性。當兩種溶液混和后,很快發生如下反應:
因此碘溶液的顏色消失。
  【操作】
  (1)在可口可樂空瓶里,加入半瓶清水。
  (2)在燒杯里加入100mL酒精,再加入適量的碘,制得酒精的碘溶液。
  (3)把酒精碘溶液加入可口可樂瓶中,得一瓶色如何樂的溶液。
  (4)在瓶蓋里放入少量硫代硫酸鈉粉末,用糯米紙封緊瓶蓋。小心把瓶蓋蓋在可口可樂瓶上,注意硫代硫酸鈉粉末不能掉入瓶內。
  (5)把可樂瓶倒置,反復振蕩瓶內溶液,一瓶淡褐色的“可樂”變成了清晰、透明的“雪碧”。
  25、酸雨
  【準備】
  (1)把酚酞試液滴入0.0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把濾紙放入浸泡后晾干,制得紅色的試紙。把這試紙折成一朵紅色紙花。
  (2)把新配制的溴甲酚綠指示劑滴入0.0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把濾紙放入浸泡后晾干,制得藍色試紙。把這試紙折成藍色的葉子。
  (3)把亞硫酸鈉跟鈉稀硫酸反應,制得二氧化硫氣體。把這氣體通過入水里,形成亞硫酸溶液。把這溶液注入噴霧器中備用。
  【操作】
  如圖5-1-6所示,輕輕按噴霧器,酸液噴灑在紅花和藍葉上,花由紅變白,葉子由藍變黃。
  【說明】
  (1)pH<5.6的雨水叫酸雨。
  (2)藍色石蕊試紙也能做紙花。
  (3)將0.1g溴甲酚綠溶于100g 20%的乙醇中,就得到溴甲酚綠指示劑。
26、摩擦“結冰”
  【原理】 當溫度低于物質的凝固點時,有些物質能暫時處于液態,這種現象叫做過冷現象。但這種狀態不穩定,略有摩擦或振蕩就會凝固。
  【操作】
  (1)在干燥,潔凈的大試管里加入2/3體積的無水醋酸。用橡皮塞塞緊試管口。
  (2)在燒杯里加入冰水混合液。把大試管放入燒杯里冷卻片刻,冰醋酸不凝固。
  (3)取出大試管,打開橡皮塞,打開橡皮塞,用玻璃棒伸入溶液里摩擦試管內壁,液態的冰醋酸很快凝結成固態。
  27、手溫能熔化的固體
  【操作】
  (1)取一根長約10cm的玻璃導管,導管的一頭用煤氣燈火焰加熱封口。
  (2)在上述導管里加入研細的十水碳酸鈉粉末后,把導管的另一頭也用煤氣燈火焰加熱封口。
  (3)用手握住上述導管,手溫能使十水碳酸鈉粉末熔化。
  (4)冷卻后,熔融的十水碳酸鈉重新凝固。這導管能反復使用。
  【說明】 十水碳酸鈉的熔點只有33.4℃,當加熱超過33.4℃時,碳酸鈉就溶解在結晶水里,形成碳酸鈉溶液。人體的體溫是37℃,能溶化十水碳酸鈉晶體。如果在冬季做這一實驗,手可以在導管上來回磨擦,多提供一點熱能。
  28、水中花園
【原理】 金屬鹽跟硅酸鈉反應,生成金屬硅酸鹽膠體,固液的接觸面形成半透膜。由于滲透壓的關系,水不斷滲入膜內,脹破半透膜,使鹽跟硅酸鈉接觸,又生成新的膠狀金屬硅酸鹽。反復滲透,硅酸鹽長成芽狀或樹枝狀。
【操作】
  (1)在大燒杯或玻璃槽的底部鋪5mm左右厚的經水洗過的砂子。
  (2)用量筒取一些水玻璃溶液,把它稀釋10倍,得到密度為1.08~1.10g/cm3的硅酸鈉溶液。把這溶液倒進上述鋪砂的玻璃容器里,水深為5~10cm。
  (3)把直徑3~5mm的各種金屬鹽晶體放在砂上,其中有硫酸銅、氯化鈷、硫酸錳、硫酸鋅、氯化鐵、硫酸鎳等。幾分鐘后,各晶體上逐漸生長成藍白色、紫紅色、肉色、白色、黃色和綠色芽狀,樹枝狀的“花草”,顯得鮮艷美麗,故有“水中花園”之稱。
  【說明】
  (1)密度大的金屬鹽容易生長。水玻璃的密度范圍以1.06~1.11g/cm3為量佳。密度為1.04~1.06g/cm3時,各個樹枝相互獨立,樹根互相疏遠。密度在1.07g/cm3以上時樹枝密,樹枝交織在一起形成粗干。
  (2)水里鋪砂只是增添園藝風采,使各樹枝不易振動,否則會振倒。
  29、會游泳的雞蛋
  【原理】 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跟鹽酸作用時放出二氧化碳氣體。當二氧化碳氣體在雞蛋周圍積聚較多時,蛋就浮上來了。
  【操作】
  (1)取一只250mL的燒杯,倒入150mL的蒸餾水,再放入一只生雞蛋,雞蛋沉在燒杯的底部。
  (2)向這燒杯里加入50mL濃鹽酸,蛋殼里的碳酸鈣跟鹽酸發生激烈反應,雞蛋周圍產生大量的氣泡,雞蛋上浮。
  (3)當雞蛋周圍氣泡減少時,雞蛋下沉,不久又重新上浮。如此重復多次,直到雞蛋殼里的碳酸鈣基本反應完,雞蛋才安靜地沉在燒杯底部。
  30、雞蛋傳密信
  【原理】 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能跟醋發生復分解反應。醋酸濃解蛋殼后,少量滲入蛋白內。雞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的球蛋白。它在弱酸性條件中發生水解,生成、胨、多肽等物質。它們都含有肽鍵,遇Cu2+發生絡合反應,現藍色或紫色。
  【操作】
  (1)取一只雞蛋,洗去表面的油污。用細針蘸取少量醋酸,在蛋殼上寫字。
  (2)等醋酸蒸發后,把雞蛋放入稀硫酸銅溶液里煮熟。
  (3)待蛋冷卻后,剝去雞蛋殼,藍色或紫色的字跡清晰地印在潔白的雞蛋上,而外殼卻不留任何痕跡。
  31、簡易密寫信
  【原理】 氨水是弱堿,它能使酚酞試液變紅。但濃氨水極易揮發,當氨氣揮發后,紅色即褪去。
  【操作】
  (1)用1支潔凈的鋼筆,吸取少量無色酚酞試液。
  (2)用吸有酚酞試液的鋼筆在一張白紙上寫字,然后把這紙晾干。
  (3)在廣口瓶里加入10mL濃氨水,把上面的白紙放在瓶口上。白紙上很快顯出一排排紅字。
  (4)不久,紅字逐漸褪去,最后又變成一張白紙。
  (5)再一次將折紙放在廣口瓶瓶口上,紅字又重新出現。
  32、檢驗指紋
  【原理】 碘能溶在有機溶劑里。手上的油脂等分泌物能夠溶解碘,形成棕色指紋印跡。
  【操作】
  (1)拇指用力在干凈的白紙上按一下。
  (2)在25×60mm的試管里加入兩小粒碘。用木夾夾住試管置于酒精燈上加熱。當碘蒸氣上升逸出試管口外時,把安有指紋的紙放在試管口上方,試碘蒸氣接觸按有指紋的地方。片刻后取下觀察,紙上顯示出棕色的指紋。
  【說明】 如果手指很干燥,可在頭發上或臉上擦幾下再進行實驗,指紋會很清晰。
  33、巧撈“沉船”
  【原理】金屬鈉、乙醇和四氯化碳的密度分別是0.97g/cm(3)0.79g/cm3和1.6g/cm3。把金屬鈉加到盛無水乙醇的燒杯里,鈉塊沉在燒杯底部跟乙醇反應。向燒杯里逐漸加入四氯化碳,由于溶液的密度增大,乙醇和鈉慢慢地浮在液面上反應。
  【操作】
  (1)在燒杯里加入20mL無水乙醇。取一塊1cm3大小、表面除去氧化膜的金屬鈉,擠壓成船狀,把它投入乙醇中。
(2)金屬鈉沉入燒杯的底部,緩慢地跟乙醇反應,放出氫氣。
 (3)逐漸向燒杯里滴加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和乙醇互溶,金屬鈉慢慢地離開燒杯底部而上浮。當四氯化碳加到一定量時,金屬鈉船海在液面上,慢慢地游動,四周有氫氣放出。
  【說明】 這一課外實驗能使學生知道,實驗室里保存金屬鈉,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里,而不保存在密度比它大的有機溶劑里。
  34、能縮會脹的氣球 
  【原理】 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氣體,造成負壓,使橡皮球縮進錐形瓶里。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鋁片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放出氫氣,橡皮球又被吹出瓶外。
  【操作】
  (1)取一塊5cm2除去氧化膜的鋁片,放大250mL的錐形瓶里。用排氣法收滿一瓶二氧化碳。
  (2)取一只橡皮氣球,在球里加入20mL 5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球口用線扎緊,不 氫氧化鈉溶液漏出。
  (3)把橡皮氣球套在裝有二氧化碳的錐形瓶口上,扎緊不使漏氣。
  (4)松線,把球里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錐形瓶中,振蕩,橡皮氣球被吸入錐形瓶里。
  (5)不久,鋁片表面產生氫氣泡,錐形瓶里的壓強增大,橡皮氣球又被推出瓶外,并不斷地被吹大。
  
35、用電畫圖
  【原理】 2NaI+2H2O
  酚酞在陰極區顯紅色。淀粉在陽極處遇碘顯藍色。
  【操作】
  (1)配制10mL 2mol/L的碘化鈉溶液,再加入1mL淀粉溶液和4滴酚酞試液。
  (2)取一塊長20cm、寬10cm的銅片,剪一張略小于銅片的濾紙。
  (3)把濾紙放大上述混合溶液里浸濕,平鋪在銅片上。
  (4)取一根兩頭削出鉛芯的鉛筆。準備好6V直流電源。
  (5)銅片接電源的正極,鉛筆上端接電源的負極時,用鉛筆下端在濾紙上畫一朵花,在鉛筆接觸處出現紅色。
  (6)銅片接電源的負極,鉛筆上端接電源的正極時,用鉛筆下端在濾紙上畫葉片,鉛筆接觸處出現藍色。
36.番茄電池(圖)
實驗原理
番茄汁顯酸性,當在番茄里平行地插入銅片和鋅片時,形成原電池。
實驗用品
導線、靈敏電流計。
番茄、銅片、鋅片。
實驗步驟
1.取2個半熟的番茄,相隔一定距離,分別插入銅片和鋅片。
2.按下圖所示,用導線將銅片與鋅片及電流計相連,觀察現象。
蕃茄電池
37.神奇的瓶子(圖)
〔實驗原理〕
染料酸性靛藍在溶液中能被硫化鈉還原為還原態,呈黃色。在振蕩時還原態的黃色靛藍,又能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綠色氧化態的靛藍。兩種顏色之間存在一系列過渡色。
〔實驗操作〕
取一只無色透明的500 mL的帶有密封蓋的玻璃瓶,加2 g硫化鈉和200 mL蒸餾水,制成溶液,再滴加1%的酸性靛藍溶液到整個溶液呈綠色,蓋緊密封蓋,靜置,溶液由綠漸變→褐→紅→橙→黃。振蕩瓶子,則溶液由黃漸變→橙→紅→褐→綠。再靜置又重復前面的顏色變化,可以反復做幾次。
〔實驗成敗關鍵及注意事項〕]
實驗要在25 ℃~30 ℃時做效果才好,如果冬天做,要用溫水浴加熱。
38.
①“江南春色”
??? 在圖畫紙上先用鉛筆輕輕地勾畫出一幅“江南春色”風景輪廓。然后,用2%硫氰化鉀(KSCN)溶液涂畫花瓣;用2%亞鐵氰化鉀
(K4[Fe(CN)6])溶液涂畫樹葉、草叢、流水;用5%鞣酸溶液涂畫樹干、樹枝。在畫的上方用硫氰化鉀溶液書寫王安石詩一首:
???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何日明月照我還?
此時圖畫紙上遠看是潔白的。表演時,用盛有氯化鐵(FeCl3)溶液1mol/L的噴霧器向紙上噴灑,上述化學物質與氯化鐵作用,分別生
成紅色的硫氰化鐵(Fe(SCN)3),藍色的亞鐵氰化鉀(Fe4[Fe(CN)6]3),藍黑色的鞣酸鐵。一幅迷人的“江南春色”風景畫,就這樣
展現在觀眾的面前。
??? ②變色的“花朵”
??? 用吸水紙制兩朵白花,一朵用2%的酚酞溶液浸濕,一朵用紫色的石蕊試液浸濕,然后陰干,扎成一枝花。
?? 表演時,用口噴水使花濕潤,讓它在濃氨水瓶口熏數分鐘,瞬間,白花變紅花,紫花變藍花。然后,把花朵置酒精燈火焰上方小心烘烤
一下,紅花又變成了白花,藍花復呈紫色花朵。神奇的變化,觀者甚感奇怪。
?? 奧妙在:從瓶中揮發出來的氨氣(NH3),與水作用生成氨水,具有堿性,使酚酞變紅色,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受熱時,氨水逸出,水里
堿性消失花又恢復原來的顏色。
?? ③來“無影”,去“無蹤”
?? 在一張圖畫紙上,用毛筆蘸取醋酸鉛溶液0.5mol/L,勾畫出一個人的頭像,稍陰干(表面看不出什么)。表演時,把它放在飽和的硫化氫溶液
瓶口,慢慢來回移動,灰黑色的人像立即顯出來。然后用潔凈的毛筆蘸取過氧化氫溶液(3%-5%)涂抹,人像馬上消失。
?? 秘密在:這是因為醋酸鉛遇上了硫化氫氣體產生了黑色的硫化鉛。當硫化鉛遇上過氧化氫時,立即被氧化成白色的硫酸鉛,所以黑色的人像又
消失了。
??? ④見火生字
???? 切開一只檸檬或洋蔥頭,用點水筆尖蘸取其汁液,在紙上寫下“秘密信”,待“墨水”干后,字就看不見民。表演時,只要把已寫字
的紙拿到蠟燭火苗上烘一下,紙上的字便于工作可重現出來。
????? 這個魔術的原理是:紙中的纖維素與檸檬或洋蔥頭汁液中的有機酸反應,生成酯,酯的燃點低,當受熱時,在紙上生成酯的地方就先
被火烤焦變黃,顯出字跡來。
????? ⑤冰點爆竹
???? 表演時,在爆竹的引火線上,沾上少量的過氧化鈉(Na2O2)粉末,用冰棒接觸引火線的Na2O2,爆竹立即被點燃產生爆炸。
??? 這是由于:冰棒上的水分與過氧化鈉反應Na2O2+2H2O=4NaOH+O2↑+熱量,
? 放出氧氣和熱量。熱量足以使爆竹中的黑火藥燃燒,產生反應:
而引起爆炸。
????? ⑥土豆變色
???? 取土豆一個,當中切開,用蘸有藥用碘酒的脫脂棉涂擦一下,土豆切面立即變藍色。再用已蘸硫代硫酸鈉濃溶液的的脫脂棉在變藍的
土豆面上涂擦一下,藍色立即消失。
???? 因土豆中含有淀粉,淀粉有一特性,遇上分子碘變藍色。硫代硫酸鈉與碘作用時,使分子碘變成離子態碘。反應如下式:
2Na2S2O3+I2=Na2S4O6+2NaI??? 淀粉遇到離子態碘不變色,所以藍色就消失了。
39. 魔術桌上放著九只各盛不到半杯“清水”的無色玻璃杯。一位魔術師將第一杯倒入第二杯,第二杯又倒入第三杯,依次傾倒直至第九杯,傾倒同時,他富有魅力而肯定地向觀眾預報了每次魔變的結果:
清水變牛奶:①→②;牛奶變白酒:②→③;白酒變菠蘿汁:③→④;菠蘿汁變墨汁:④→⑤;墨汁變茅臺酒:⑤→⑥;茅臺酒變紅墨水:
⑥→⑦;紅墨水變蒸餾水:⑦→⑧;蒸餾水變啤酒:⑧→⑨
??? 你能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揭開“清水”九變之謎嗎?
??? 提供的條件是:
??? 九杯“清水”在下列溶液中選擇:氨水、AgNO3溶液、KCN溶液、Na2CO3溶液、KI溶液、Na2S溶液、酚酞溶液、稀鹽酸、NaCl溶液。
?? 運用所學的知識主要是酸、堿、鹽的性質和綜合電離平衡、難溶物質的溶解平衡。
?? 揭謎要求:
?? 九杯所盛溶液依次分別是什么?
?? 依次寫出②→⑨杯主要變化離子方程式。
答案:依次為NaCl溶液、AgNO3溶液、氨水、KI溶液、Na2S溶液、KCN溶液、酚酞溶液、稀鹽酸、Na2CO3溶液。
主要離子方程式:
②Cl-+Ag+=AgCl ↓;③AgCl+2NH3=[Ag(NH3)2]++Cl-;④[Ag(NH3)2]++I-=AgI↓+2NH3;⑤2AgI+S2-=Ag2S ↓+2I-
⑥Ag2S+4CN-=2[Ag(CN)2]-+S2-

S2-+H2O
HS-+OH-
CN-+H2O
HCN+OH-
⑧H++OH-=H2O;⑨2H++CO32-=H2O+CO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口县| 静海县| 大冶市| 左权县| 太康县| 壶关县| 留坝县| 和林格尔县| 寻甸| 罗山县| 汶川县| 三台县| 盐源县| 黎平县| 邮箱| 留坝县| 吉安市| 吉水县| 皋兰县| 长葛市| 柘城县| 昌平区| 长沙县| 永定县| 麻江县| 东兰县| 元江| 石家庄市| 新乡市| 河南省| 新宁县| 东辽县| 西丰县| 克拉玛依市| 正定县| 罗田县| 承德县| 永福县| 青龙| 达拉特旗|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