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傳感技術·模擬酸雨的形成【實驗目的】在實驗室中模擬酸雨的形成,用pH檢測“酸雨”的酸度,并探討酸雨產生的影響。【實驗用品】·pH傳感器,數據采集器;·2M HCl,Na2SO3固體,鎂條,大理石,新鮮蘋果皮;·試管,塑膠滴管,塑料袋(自封袋),洗瓶,量筒。 塑膠滴管 pH傳感器【實驗步驟】一、模擬酸雨的形成1.向試管中加入1gNa2SO3固體,將試管置入自封袋中,從自封袋外捏住試管并使試管豎立。2.向塑膠滴管中吸入2M HCl。3.將塑膠滴管插入試管中,注意滴管尖端不要觸到Na2SO3固體。4.向自封袋中加入15mL水。5.將pH傳感器深入水中,使傳感器玻璃泡處于液面以下。6.在同伴的幫助下,將自封袋的口封上,一手持試管和塑膠滴管,一手捏緊封口末端(pH傳感器導線處),如圖。7.啟動數據采集,檢測“水體”的pH。8.擠壓塑膠滴管,使鹽酸滴入試管中,發生反應。9.待反應結束后,輕輕搖動自封袋中的水,注意保持pH傳感器玻璃泡始終沒于液面以下。10.在pH讀數不再明顯變化后,停止數據采集。二、酸雨的危害11.小心將自封袋打開一個小口,取出pH傳感器,用蒸餾水清洗玻璃泡。12.用潔凈的塑膠滴管向另外3支試管中分別移取5mL自封袋中的水樣,并分別將試管編號為A、B和C。將自封袋密封好放置一邊最后處理。13.向上述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擦亮的鎂條,大理石塊,新鮮蘋果皮。觀察實驗現象。14.在教師的指導下處理自封袋中的藥品。【數據分析與處理】1.讀取pH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讀取pH的變化量。【記錄表格樣例】實驗現象HCl+Na2SO3反應前pH反應后pH△pH試管A(鎂條)試管B(大理石)試管C(蘋果皮)【結論與擴展】1.寫出HCl與Na2SO3的反應方程式。2.SO2對“雨水”的酸度有什么影響,根據pH的變化,該“雨水”可以稱為“酸雨”嗎?3.寫出SO2與水的反應方程式。4.本模擬過程的哪個環節相當于大氣中產生酸雨的過程,兩者又有什么區別?5.根據“酸雨”與試管A、B和C中樣品反應的實驗,你推斷酸雨對雕像和建筑會產生哪些影響?6.寫出試管A、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