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變式練習 1.下列溶液有時會顯黃色,其中是由于久置時被氧化而變色的是( ) A.硫酸亞鐵溶液 B.碘化鉀溶液 C.工業鹽酸 D.濃硝酸 解析:Fe2+、I-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易被氧化。 答案:AB 2.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三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Fe3++Fe2Fe2+ B.氯化鎂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Ag++Cl-AgCl↓ C.過量氯氣通入溴化亞鐵溶液中2Fe2++2Br-+2Cl22Fe3++Br2+4Cl- D.氫氧化銅溶于稀硫酸中Cu(OH)2+2H+=Cu2++2H2O 解析:該題考查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答題時注意反應物的量對反應原理的影響。因選項A電荷不守恒,選項C不符合量的關系。 答案:BD 3.某溶液中含有大量Fe2+、Fe3+、Mg2+和NH,其中c(H+)=10-2mol·L-1,在該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陰離子是( ) A.SO B.NO C.SCN- D.CO 解析:該題考查溶液中無機離子的反應原理,答題時注意酸性條件下的NO具有強氧化性。 答案:A 4.將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紅褐色沉淀 C.有氣泡產生 D.無變化 解析:該題考查Na2O2和亞鐵鹽的性質,注意弄清反應原理。本題涉及的反應: 2Na2O2+2H2O4NaOH+O2↑、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答案:BC 5.在鐵與銅的混合物中,加入不足量的稀硝酸.反以后剩余金屬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振蕩后,剩余金屬m2g,則m1與m2之間的關系是( ) A.m1一定大于m2 B.m1可能等于m2 C.m1一定等于m2 D.ml可能大于m2 解析:該題考查金屬與酸的反應,答題時注意酸性條件下的NO具有強氧化性。 答案:A 6.在高溫下用一氧化碳還原mg四氧化三鐵得到ng鐵。已知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則鐵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 B. C. D. 解析:該題考查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答題時運用反應方程式中量的關系。 答案:D 7.下列圖象是表示鐵跟一定量硝酸反應時,鐵和硝酸鐵之間物質的量(mo1)的關系,其中正確的是( )圖3—2 解析:該題考查Fe與HNO3溶液反應的規律,答題時注意量的比例關系。具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Fe+4HNO3Fe(NO3)3+NO↑+2H2O、Fe+2Fe3+3Fe2+。 答案:B 8.某鐵的氧化物,用7mol·L-l的鹽酸100mL在一定條件下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再通入0.56L標準狀況下的氯氣時,剛好使溶液中Fe2+完全轉化為Fe3+。則該氧化物的化學式可表示為( ) A.FeO B.Fe3O4 C.Fe4O5 D.Fe5O7 解析:該題綜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質及其相關計算,答題時注意守恒法的應用。 根據電荷守恒求得n(Fe3+)=×(0.7mol+0.025mol×2)=0.25mol,再據電子得失守恒求得,n(Fe3+)∶n(Fe2+)=4∶1,故選項D符合題意。 答案:D 9.如何除去雜質,提純下列各物質混合物成分提純所用試劑的化學式離子方程式(1)FeCl2中含少量FeCl3雜質(2)FeCl3中含少量FeCl2雜質(3)FeSO4中含少量CuSO4雜質 答案:混合物成分提純所用試劑的化學式離子方程式(1)FeCl2中含少量FeCl3雜質FeFe+2Fe3+○3Fe2+(2)FeCl3中含少量FeCl2雜質Cl22Fe2++Cl22Fe3++2Cl-(3)FeSO4中含少量CuSO4雜質FeFe+Cu2+Cu+Fe2+ 10.根據圖3-13實驗裝置和下述操作,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按圖中所示裝置,用兩種不同操作分別進行實驗,觀察B管中現象。操作1.先夾緊止水夾a,再使A管開始反應。實驗中在B管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管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2.打開止水夾a,使A管反應一段時間后再夾緊止水夾a,實驗中在B管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管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該題綜合考查Fe(OH)2的性質和制備,答題時注意按氣流方向來分析。 答案:操作1:先產生白色絮狀沉淀后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Fe2++2OH-Fe(OH)2↓、4Fe(OH)2+2H2O4Fe(OH)3↓ 操作2:打開止水夾時,B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夾緊時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一段時間顏色不變。 Fe2++2OH-Fe(OH)2↓圖3—13 11.在FeCl3稀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呈血紅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若先往FeCl3溶液中加入一些NaF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則不呈血紅色;若再加入足夠量FeCl3溶液,則會呈現血紅色。對這一現象,有三種解釋:①F-離子能還原Fe3+離子,使之轉化為Fe2+離子;②F-離子能與Fe3+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③F-離子能與SCN-離子反應,消耗了加入溶液中的SCN-離子。對以上三種解釋,認為錯誤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絡合反應原理,答題時要認真閱讀信息。 答案:Fe3++3SCN-Fe(SCN)3 ①、③ 因為①F-離子還原性很弱,不能使Fe3+還原為Fe2+;③F-不能與SCN-離子反應,SCN-離子沒有被消耗掉,所以當再加入FeCl3時,溶液又呈血紅色 12.A、B兩種化合物的溶液按下圖完成實驗: (1)兩化合物的化學式: A________;B________。 (2)完成下列離子方程式: ①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該題考查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無機框題推斷,抓住典型現象和轉化關系是本題的突破口。 常見元素的性質(包括物質的物理狀態、顏色、溶解性及氧化還原性質、反應條件等)、它們相互之間的反應是本題的突破口。 答案:(1)FeCl2 K2S (2)①FeS+2H+Fe2++H2S↑ ②Fe3++3NH3·H2OFe(OH)3↓+3NH 13.將一塊帶銹的鐵片與一定量稀HNO3反應,收集到224mLNO(標準狀況),當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還余下3g鐵,取出余下的鐵后,溶液中的溶質與336mLCl2(標準狀況)恰好反應。求原鐵片中鐵和鐵銹的質量各為多少?(鐵銹成分看作Fe2O3) 解析:該題考查混合物的計算,答題時注意藥品用量對反應原理的影響。 答案:4.12g 0.8g 14.現有鐵和銅組成的合金共(a mol,其中銅的物質的量分數為x。將此合金研成粉末狀后全部投入含b molHNO3的稀溶液中,微熱使其充分反應,HNO3的還原產物只有NO。 (1)用粒子符號填寫下列空白(列舉出全部可能出現的情況)①②③④⑤⑥殘留固體成分溶液中金屬離子 (2)當溶液中金屬離子只有Fe2+、Cu2+時,則b的取值范圍是(用a、x表示)______。 (3)當x=0.5,溶液中Fe3+和Fe2+的物質的量相等時,在標準狀況下共產生672mLNO氣體。求a和b的值(寫出計算過程)。 解析:因還原性Fe>Cu>Fe2+,所以當加入的稀硝酸逐漸增多時,會依次發生①Fe部分被氧化,②Fe恰好被溶解,③Cu部分溶解,④Cu恰好溶解,⑤Fe2+部分被氧化,⑥Fe2+全部被氧化六種情況。 答案:(1)①②③④⑤⑥殘留固體成分Fe CuCu————————溶液中金屬離子Fe2+Fe2+Fe2+Cu2+Fe3+ Cu2+Fe2+Fe3+Cu2+Fe2+Cu2+ (2)a(1-x)<b≤a(3)a=0.04mol b=0.12mol思維過程(一) 一、鐵的冶煉 基本原理:高溫下,用還原劑從鐵礦石中把鐵還原出來。 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空氣等。 設備:高爐 主要化學反應:C+O2CO2;C+CO22CO;Fe2O3+3CO2Fe+3CO2 造渣反應:CaCO3CaO+CO2↑;CaO+SiO2CaSiO3 二、鐵的化學性質 當鐵跟弱氧化劑反應時,形成Fe2+,當跟強氧化劑反應時,還能進一步失電子形成Fe3+,所以鐵在化合物中通常呈+2價或+3價。 (1)與非金屬反應 Fe+I2FeI2 Fe+SFeS 3Fe+2O2Fe2O4 2Fe+3Cl22FeCl3 (2)與水反應 3Fe+4H2OFe3O4+H2 (3)與非氧化性的酸反應Fe+2H+(指稀硫酸、鹽酸)Fe2++H2↑ 與氧化性的酸反應2Fe+6H2SO4(濃)Fe2(SO4)3+6H2O+3SO2↑ Fe+4HNO3(稀)Fe(NO3)3+NO↑+2H2O 鐵在冷的濃H2SO4、濃HNO3中鈍化。 (4)與鹽溶液的反應 Fe+Cu2+Cu+Fe2+ 2Fe3++Fe3Fe2+ 思維過程(二)[上接思維過程(一)]三、Fe2+、Fe3+的特征顏色反應與Fe2+、Fe3+的檢驗 (1)Fe3+的特征顏色反應: ①加入KSCN溶液,變成血紅色溶液Fe3++SCN-[Fe(SCN)]2+(血紅色) ②加入NaOH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Fe3++3OH-Fe(OH)3↓(紅褐色) ③通入H2S氣體,溶液由棕黃色變為淺綠色,并伴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2Fe3+(棕黃色)+H2S2Fe2+(淺綠色)+S(淡黃色)↓+2H+ 上述幾種顏色反應,常作為判斷Fe3+存在的依據。 (2)Fe2+的特征顏色反應 ①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絮狀沉淀生成,在空氣中顏色變為淺藍、灰綠,最后成紅褐色。 Fe2++2OH-Fe(OH)2↓(白色) 4Fe(OH)2+O2+2H2O4Fe(OH)3↓(紅褐色) ②加入KSCN溶液,無血紅色出現,再加氯水,溶液即出現血紅色。 2Fe2++Cl22Fe3++2Cl- Fe3++SCN-[Fe(SCN)]2+ 上述兩種現象常作為判斷Fe2+存在的依據。 四、Fe、Fe2+、Fe3+的相互轉化 (一)“鐵三角”關系 (二)具體方程式: 合作討論 1.鐵和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非金屬、酸、鹽及其他一些化合物反應,在反應中作還原劑。其中銅一般轉化為+2價的銅的化合物(和S反應生成Cu2S除外),而鐵可以轉化為+2價或+3價的化合物。請列舉鐵和哪些物質反應生成+2價的化合物?又和哪些物質反應生成+3價的化合物? 我的思路:鐵跟氧化性較弱的氧化劑(如:H+、Cu2+、Fe3+、S、I2等)反應轉化為亞鐵(鐵的化合價為+2)化合物,鐵跟氧化性較強的氧化劑(如:Cl2、Br2、HNO3、濃硫酸等)反應轉化為鐵(鐵的化合價為+3)的化合物。 2.FeCl3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反應? 我的思路:(1)與可溶性堿、硝酸銀溶液等發生復分解反應。 FeCl3+3NaOHFe(OH)3↓+3NaCl FeCl3+3AgNO3Fe(NO3)3+3AgCl↓ (2)與鐵、銅、氫硫酸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2FeCl3+H2S2FeCl2+2HCl+S↓ (3)與沸水及強堿弱酸鹽發生水解反應 FeCl3+3H2OFe(OH)3+3HCl 2FeCl3+3Na2CO3+3H2O2Fe(OH)3↓+3CO2↑+6NaCl (4)與KSCN發生絡合反應Fe3++SCN-[Fe(SCN)]2+ 3.已知Fe(OH)2極易被空氣中和溶解在水中的O2氧化成紅褐色的Fe(OH)3沉淀,怎樣才能制得Fe(OH)2的白色沉淀呢? 我的思路:因為Fe(OH)2極易被空氣中和溶解在水中的O2氧化成紅褐色的Fe(OH)3沉淀,所以按一般強堿與弱酸鹽反應制弱堿的操作很難得到Fe(OH)2白色沉淀。要制得Fe(OH)2的白色沉淀必須用加熱煮沸過的蒸餾水(以減少溶解在水中的氧氣)臨時配制FeSO4溶液,最好再在液面上滴幾滴植物油以避免FeSO4溶液與空氣接觸,準備加入的NaOH溶液也要煮沸。加入NaOH溶液時,應將滴管尖嘴伸入盛有FeSO4溶液的試管底部再擠出NaOH,就可以看到Fe(OH)2白色沉淀了。 4.Fe2+溶液久置為什么會形成褐色渾濁?如何正確保存Fe2+溶液? 我的思路:當Fe2+溶液露置在空氣中時會被O2氧化生成Fe3+,O2被還原成OH-與Fe3+形成Fe(OH)3沉淀,所以溶液出現褐色渾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12Fe2++3O2+6H2O8Fe3++4Fe(OH)3↓ 為了使Fe2+溶液能長時間保存,在配制溶液時,要加入少量鐵粉防止氧化,加入少量對應的酸抑制水解。 5.Cl2通入FeBr2和FeI2溶液中發生怎樣的反應? 我的思路:Cl2通入FeBr2和FeI2溶液中應考慮Cl2的量及Fe2+、Br-、I-的還原性的強弱。 因為還原性:I->Fe2+>Br-,所以隨著Cl2的用量不同發生不同的化學反應,討論如下: (1)當Cl2不足時,通入FeBr2溶液中應先氧化Fe2+,反應式為:2Fe2++Cl22Fe3++2Cl- 通入FeI2溶液中,應先氧化I-:Cl2+2I-2Cl-+I2 (2)當Cl2足量時,Fe2+、Br-、I-均全部被氧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分別為: 2Fe2++4Br-+3Cl22Fe3++2Br2+6Cl-;2Fe2++4I-+3Cl22Fe3++2I2+6Cl- 6.鋼鐵易腐蝕,為什么比鋼鐵更活潑的金屬如Al、Zn不易被腐蝕? 我的思路:純凈的鐵抗腐蝕能力強,不易被腐蝕,但其硬度不夠,因此使用得多的還是碳素鋼。通常使用的鋅、鋁制品純度高,表面被氧化時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氧氣、水的滲入使腐蝕停止,即致密的氧化膜是保護的關鍵。而對于合金鋼來說,在潮濕的空氣中,鋼鐵表面形成了一層電解質溶液的薄膜,金屬接觸電解質溶液后,較活潑的金屬鐵被氧化而腐蝕(Fe-2e-Fe2+),溶液中的氫離子或水和氧氣在碳(或金屬活潑性比鐵弱的金屬)上得到電子被還原(2H++2e-H2或O2+4e-+2H2O4OH-),接著亞鐵被氧化成三價鐵后又生成Fe(OH)3,最后生成鐵銹(Fe2O3·xH2O)。 新題解答 【例1】在100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2.24L的標準狀況下的氯氣,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有的Br-被氧化成溴單質。求原FeBr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解析:根據反應2Fe2++Br22Fe3++2Br-,可確定還原性:Fe2+>Br-。計算的關鍵在于當Fe2+全部被氧化為Fe3+后,Br-才開始被氧化。據此可用三種不同的解法,計算時應尋找最簡捷的方法。 解法一 化學方程式法。 題中給出通入標準狀況下的2.24LCl2后,FeBr2中有的Br-被氧化,即反應物FeBr2與生成物Br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 3FeBr2+xCl2yFeCl3+zFeBr3+Br2 由Br、Fe、Cl分別守恒,得z=,y=,x=。 先將以上分數代入化學方程式,再調整為整數,得:18FeBr2+15Cl210FeCl3+8FeBr3+6Br2 n(FeBr2)=(Cu)=×=0.12mol, c(FeBr2)==1.2mol·L-1 解法二 物質的量分析法。 因為FeBr2Fe2++2Br-,如有的Br-被氧化,則有關系: n(FeBr2)=/(+)=0.12mol, c(FeBr2)=1.2mol·L-1 解法三 電子守恒法。 設FeBr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得失電子數相等的原理,Cl2所得電子數是Fe2+和Br-所失電子數的和,則 0.1mol×2=0.1L×c×1+0.1L×c×,c=1.2mo1·L-1。 點評:對于氧化還原的有關計算,得失電子守恒法較為簡捷且不易發生計算錯誤。 【例2】將Cu片放入0.1mo1·L-1FeCl3溶液中,反應一段時間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則Cu2+與Fe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3∶2 B.3∶5 C.4∶3 D.3∶4 解析:由:2Fe3++Cu2Fe2++Cu2+ 知n(Cu2+)=2n(Fe2+),所以n(Cu2+)∶n(Fe3+)=1.5∶2=c(Cu2+)∶C(Fe3+)。 答案:D 【例3】在由Fe、FeO和Fe2O3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2mol·L-1的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氣體(標準狀況),此時溶液中無Fe3+離子。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混合物里三種物質反應時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3 B.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Fe2+離子與Cl-離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C.混合物里,FeO的物質的量無法確定,但Fe比Fe2O3的物質的量多 D.混合物里,Fe2O3的物質的量無法確定,但Fe比FeO的物質的量多 解析:因溶液中無Fe3+離子,故Fe與Fe2O31∶l消耗的同時還與鹽酸反應。 答案:BC 【例4】將Fe粉、Cu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應(假定容器不參與反應),試判斷下列情況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屬離子和金屬單質。 (1)若鐵粉有剩余,則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 (2)若氯化銅有剩余,則容器中還可能有_________; (3)若氯化鐵和氯化銅都有剩余,則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 (4)若氯化鐵有剩余.則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 解析:該題考查物質共存問題,答題時要弄清物質間可能發生的反應,相互間能發生反應的物質不可能共存,而本題涉及的反應有:①Fe+2FeCl33FeCl2 ②Fe+CuCl2Cu+FeCl2 ③Cu+2FeCl32FeCl2+CuCl2 答案:(1)Fe3+、Cu2+ (2)Fe2+、Fe3+或Cu、Fc2+ (3)Fe、CuFe2+ (4)Fe、Cu 【例5】在500mLCuSO4和Fe2(SO4)3的混合液中加入21.7g鐵粉,待反應完全后,得到16.8g殘留固體。在濾液中加入400mL4mo1·L-1的BaCl2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SO完全沉淀。求原混合液中CuSO4和Fe2(SO4)3的物質的量濃度。 解析:運用極值法討論,判斷出Fe的量不足,故16.8g殘留固體全部是Cu。 答案:2.45mo1·L-1和0.25mo1·L-1突破思路 本單元教材的編排與上一單元的編排思路相同,在介紹人類使用鐵和銅的歷史時,順便引入鐵和銅的工業冶煉,鐵和銅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最后簡單地介紹了鋼鐵的腐蝕。其中鐵和銅的冶煉、鋼鐵的腐蝕并不是重點,不可過多、過深地發揮,只要求學生了解即可,否則將人為地加深教材的難度而加重學生的負擔。建議組織對鐵的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生在初中階段曾經學過一些有關鐵、銅的部分知識,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理論),進一步加深學習鐵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有關性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加考慮新舊知識的相互銜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地組織學生討論Fe、Fe2+、Fe3+;Cu、Cu2+等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引導學生自行進行實驗設計,并進行開放性實驗,允許學生自行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確,最后歸納為Fe、Fe2+、Fe3+之間的三角關系。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規律總結 規律一:鐵和銅間彼此反應的計算和討論。 Fe3+和Cu、Cu2+和Fe之間的反應是我們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掌握彼此間的轉化及計算,對培養我們的綜合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現討論如下: 將a mol Fe3+、b mol Cu2+、c mol Fe和d mol Cu混合于同一反應體系中充分反應。可能發生的反應有: ①2Fe3++Fe3Fe2+ ②2Fe3++CuCu2++2Fe2+ ③Fe+Cu2+Cu+Fe2+ 現從以下角度進行討論: (1)從發生的化學反應來討論 ①無論a、b、c、d取何值,反應①、②、③不可能均發生。 ②當c=,只發生①,因為Fe2+的氧化性最強。 ③當c>時,發生的反應是先①后③。 ④當c<時,發生的反應是先①后②。 (2)從反應后不溶物的成分來看溶液中的成分及含量 不溶物的成分無非只有Fe,或只有Cu,或Fe、Cu都有,下面逐一進行討論: ①若不溶物是Fe和Cu,則溶液中一定有Fe2+,一定無Fe3+和Cu2+,一定有Fe2+,其物質的量為n(Fe2+)=(a+b)mol。 ②若不溶物只有Cu,則溶液中一定無Fe3+,一定有Fe2+,其物質的量為(a+c)mol,可能有Cu2+。若滿足c=+b,則無Cu2+;若<c<+b,則有Cu2+,其物質的量為(b+-c)mol,且小于b mol;若c<<c+d,也有Cu2+,其量仍為(b+-c)mol,但大于b mol。 (3)從反應后溶液的成分來看不溶物的成分及含量 ①若溶液中有Fe3+,必定還有Cu2+和Fe2+,則反應后無不溶物。 ②若溶液中只有Cu2+和Fe2+,則不溶物中一定無Fe,可能有Cu。當滿足a=2c+2d時,無Cu;當滿足2c<a<2c+2d時,有Cu,其量為(d+c-)mol,且小于d mol;當滿足a<2c<2c+2d時,亦有Cu,其量仍為(d+c-)mol,但大于d mol。 ③若溶液中只有Fe2+,則反應后的不溶物中一定有Cu,其量為(b+d)mol,可能有Fe。當c=+b時,無Fe;當c>+b時有Fe,其量為(c--b)mol。 規律二:與Fe元素有關的18個易錯方程式 (1)3Fe+2O2FeSO4,易將產物Fe3O4寫成Fe2O3。 (2)2Fe+3Cl2(過量)2FeCl3,易將產物FeCl3寫成FeCl2。 (3)Fe+2HClFeCl2+H2↑,易將產物FeCl2寫成FcCl3。 (4)Fe+SFeS,易將產物FeS寫成Fe2S3,條件易誤為點燃。 (5)Fe+4HNO3(稀)Fe(NO3)3+NO↑+2H2O,誤認為發生置換反應:Fe+2HNO3(稀)Fe(NO3)2+H2↑。 (6)Fe遇濃HNO3常溫下發生鈍化,誤認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將反應方程式寫成: Fe+6HNO3(濃)Fe(NO3)3+3NO2↑+3H2O或誤認為發生置換反應: Fe+2HNO3Fe(NO3)2+H2↑。 (7)Fe+H2SO4(濃)發生鈍化,誤認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將方程式寫成:2Fe+6H2SO4(濃)Fe2(SO4)3+3SO2↑+6H2O。 (8)2Fe+6H2SO4(濃)Fe2(SO4)3+3SO2↑+6H2O,誤認為發生鈍化或認為發生置換反應。 (9)Fe(過量)+2H2SO4(濃)FeSO4+SO2↑+2H2O,誤將FeSO4寫成Fe2(SO4)3。 (10)3Fe+4H2O(g)(過量)Fe3SO4+4H2,誤將Fe3O4寫成Fe2O3或FeO。 (11)Fe+CuSO4FeSO4+Cu,易將FeSO4寫成Fe2(SO4)3 (12)Fe3++3SCN-Fe(SCN)3,誤認為Fe(SCN)3是固體,在化學式右邊打上“↓” (13)2Fe3++2I-2Fe2++I2,易忽略Fe3+與I-發生的是氧化還原反應,誤寫成:Fe3++3I-FeI3↓ (14)2Fe3++H2S2Fe2++S↓+2H+,易忽略發生的是氧化還原反應而誤認為發生復分解反應,將反應式誤寫成:2Fe3++3H2SFe2S3+6H+,或配平離子方程式時,只考慮到質量守恒,忽略電荷守恒而錯寫成:Fe3++H2SFe2++S↓+2H+ (15)Fe3++3H2O(沸水)Fe(OH)3(膠體)+3H+,誤認為生成沉淀而寫成:Fe3++3H2O(沸水)Fe(OH)3↓+3H+。 (16)2Fe3++Cu2Fe2++Cu2+,誤認為不發生反應,或誤寫成:Fe3++CuFe2++Cu2+。 (17)Fe(OH)2Fe2O3+H2O,忽略Fe(OH)2與O2作用生成Fe(OH)3,而誤寫成:Fe(OH)2FeO+H2O。 (18)6FeBr2+3Cl2(少量)2FeCl3+4FeBr3誤寫成2FeBr2+3Cl2(少量)2FeCl3+2Br2或把FeCl3誤寫成FeCl2。相關鏈接__藍黑墨水的變色原理 當我們用蘸有藍黑墨水的鋼筆寫字的時候,剛寫的字,呈藍色字跡,但隨后字跡就逐漸變成了黑色,這是為什么? 原來藍黑墨水是一種混合物,其中的藍色,是一種可溶性的藍色染料,日久易褪色;它的另一主要成分為鞣酸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的淺綠色鞣酸亞鐵,顏色不很明顯。用它寫在紙上,是藍色字跡,隨后藍黑墨水中的鞣酸亞鐵就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鞣酸鐵,鞣酸鐵是一種不溶于水的黑色沉淀,因此用藍黑墨水寫的字會由藍色逐漸變為黑色。 思考:盛藍黑墨水的瓶子蓋能否長時間打開?為什么? 若不慎讓藍黑墨水污染了衣服,單純用洗滌劑是不易洗掉污漬的,應選用什么性質的物質來除污漬? 磚的顏色為何不一樣? 同學們大都見過紅磚與青磚,你們是否知道它是由同種磚坯燒制而成的? 將用粘土制成的磚坯置于窯內,先用大火將磚坯從外向里燒透,然后停火,使磚和窯體慢慢冷卻下來,在這個過程中,由于空氣充足,磚坯中的鐵元素就被氧化為Fe2O3(紅棕色)使磚呈現紅色。如果在磚坯燒透之后,不讓它自然冷卻,而是從窯頂向磚坯上淋水,使其迅速冷卻,此時鐵元素就以較低價態(+2價)存在,燒出的磚就是青磚。 思考:我國某些地區已出臺政府條文,限制實心粘土磚的生產,請分析原因。鐵的氫氧化物氫氧化物氫氧化亞鐵氫氧化鐵化學式Fe(OH)2Fe(OH)3物理性質白色固體,不溶于水紅褐色固體,不溶于水化學性質Fe(OH)2Fe2+ Fe(OH)2Fe(OH)3Fe(OH)3Fe3+ Fe(OH)3Fe2O3制法可溶性堿與亞鐵鹽溶液反應 Fe2++2OH-Fe(OH)2↓可溶性堿與鐵鹽溶液反應 Fe3++3OH-Fe(OH)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變式練習.doc 思維探討.doc 新題解答.doc 課標導航.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