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社會·法治學科階段性質量檢測2018.12溫馨提示: 1.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80分鐘。 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 2.所有答案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卷I 試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2018年3月2日,記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全國上映,反響非常好。許多中學生表示,看后更加感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學生們觀看記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會獲得A.物質支持????????B.精神滋養??????C.身體成長??????D.智力發展2.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學校,我與劉老師之間的這種社會關系屬于 A. 血緣關系 B. 地緣關系 C.法律關系 D.業緣關系3.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倡導“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之所以我們要將“習禮儀”作為人生必修課,是因為A.講禮儀就能夠杜絕違法犯罪的發生???????????????B.重禮儀的人一定是道德品質高尚的人C.習禮儀有助于提升個人的道德修養???????????????D.講禮儀僅僅是對自己熟悉的人4.2018年1月5日,G1747次列車在合肥站準備開車時,旅客羅某(女)以等丈夫還沒到為由用身體強行扒阻車門關閉,不聽勸阻,造成該次列車延遲發車,公安機關責令羅某認錯改正,并根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對羅某處以2000元罰款,羅某的行為 A.屬于行政違法行為 B.不道德,但不違法 C.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D.屬于民事違法行為5.法國作家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同學、朋友在合作交往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發生一些不愉快的摩擦,甚至爭執。這時我們應該 ①不讓步,一定與對方一爭高低 ②寬容理解,不斤斤計較 ③在原則問題上忍讓對方 ④換位思考,尋找解決方法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對人誠實與尊重他人隱私是我們常常碰到的一對沖突。面對這一兩難選擇,我們應該正確把握二者的關系。下列對二者關系的理解正確的是A.要尊重個人隱私,就無法與別人做到坦誠交流B.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要絕對尊重朋友的隱私C.誠實與隱私不能共存,講誠實就沒有隱私,要隱私就做不到誠實?D.當二者發生沖突時,要結合具體情境權衡利弊,妥善處理7. 用圖示法表示所學概念間的關系,錯誤的一項是 8. 2018年11月2日,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原因公布:乘客劉某乘車過程中與公交車司機發生激烈爭執互毆致車輛失控,其他乘客也沒有及時調解或制止,最后車內15個鮮活的生命瞬間消逝。該事件給我們沉痛的教訓,我們每個人應該 ①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規則??? ? ②遵守法律與道德,做一個守法和有道德的公民? ③對身邊的違法行為要嚴格執法???? ④善于控制情緒,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中學生陳云帆發現有人慌慌張張從鄰居家搬出一些物品,于是躲在一邊“窺視”看到那些物品被裝上一輛卡車后,陳云帆便記下了那輛車的車牌號碼。后來警方通過陳云帆提供的車牌號成功破獲這起入室盜竊案。這表明①要懂得防范侵害,見義智為 ②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③看到就當看不到,保護自己就好 ④生活中做到明辨是非與維護正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0.下邊漫畫警示我們 A.要自覺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 ?B.學會制造和傳播網絡謠言的方法 C.要利用網絡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D.不沉迷于網絡,學會“信息節食”1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學術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下列思想家與思想主張搭配正確的有①老子——反對戰爭,視人如己 ②孔子——強調“仁”“德”“禮”③韓非子——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④孟子——提出“民貴、君輕”思想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12.英國詩人雪萊:“我們全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我們的文學、我們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臘。”下列史實不能佐證這一說法的是 A.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流傳最廣和最通用的字母 B.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 C.“哲學”一詞源于古希臘語 D.雅典民主制是西方政治制度的源頭13. 下圖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聯系秦朝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到的正確結論是 ①秦朝創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設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職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郡縣制 ④秦朝統一了度量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 下列對穆罕默德生平事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610年,開始在麥加傳教 ②創立伊斯蘭教,創作《圣經》 ③622年,被迫出走麥地那 ④領導穆斯林軍隊,建立阿拉伯帝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5.要了解中世紀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通過查閱下列哪一著作最合適 A.《古蘭經》 B.《醫學集成》 C.《馬可·波羅行紀》 D.《天方夜譚》16. 漢初西漢政府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到漢武帝時卻大力反擊匈奴的原因有 ①經濟繁榮,國力強大 ②鞏固西漢的政權 ③為了吞并匈奴 ④確保北部邊疆的安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7. 下列戰爭在《史記》中有記載的是①赤壁之戰 ②牧野之戰 ③淝水之戰 ④楚漢戰爭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8. 從下列四張學習卡片上,你可以提煉的學習主題是 A.民族的交流與融合 B.國家的統一與發展 C.對外的交往與進步 D.經濟的繁榮與昌盛19.在歷史長河中,歷史事件之間往往存在著因果關系。下列選項對應正確的是選項 原因 結果A 赤壁之戰 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B 張騫出使西域 開辟絲綢之路C 澶淵之盟 宋金間出現100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D 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 西藏地區正式接受中央政府管轄20.“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這則史實所述史跡出現在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元朝21.《元史·桑哥傳》記載:“桑哥又以總制院所統西番(即吐蕃)諸宣慰司,軍民財谷,事體甚重,宜有以崇異之,奏改為宣政院。”這段史料可以佐證 A.元朝實行了行省制度 B.元朝的交通空前發展 C.西藏成為元朝行政區 D.忽必烈重視發展農業22.“東瀛有多遠,芒履難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普度眾生苦……”這是中央電視臺播放的一部有關唐朝人物的電視劇片尾曲。這部電視劇的主人公是 A.玄奘 B.鑒真 C.張騫 D.文成公主23.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事實上,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均是中國歷史上大有作為的杰出人物,他們 A.都是開國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B.都是國家大一統時的封建皇帝 C.都在當政時期加強了邊疆治理 D.都采取措施加強了中央的集權24.下圖中的①、②、③處應填寫的朝代(時期)分別是A.①東周;②戰國;③東漢 B.①東周;②戰國;③秦朝C.①戰國;②東周;③秦朝 D.①戰國;②東周;③東漢25.下列與曹操有關的史實是①招賢納士 ②官渡之戰 ③赤壁之戰 ④自立為帝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卷II 答題卷一、選擇題(共25題,共50分) 座位號______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選擇(共5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出租車司機徐某行駛途中遭到乘客李某持刀搶劫。當李某用刀威脅徐某時,徐某用車上的扳手擊傷李某,并立即報警。后來,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李某有期徒刑10年。 材料二:劉某原來是個好學生,自從認識了一些網友后,就經常曠課,到網吧打游戲,吸煙、酗酒,多次勒索同學,受到學校處分;并在社會上偷竊財物,參與賭博,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籌集賭資,與網友攔路搶劫多次,最終判處有期徒刑3年。(1)材料一、二中哪些人的什么行為是犯罪行為?請結合材料分析你的判定依據。(5分)(2)“有期徒刑10年”“有期徒刑3年”說明兩名罪犯受到了刑罰中的哪類處罰?從材料二可以看出劉某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有哪些?(3分)(3)我們應該怎樣預防違法犯罪?(2分)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1)圖1說明人們社會生活中的什么問題?請你為這幅漫畫設計一個主題。(4分)(2)漫畫2反映了自由與規則的哪些知識?(至少兩點,共2分)(3)圖1和圖2相關知識之間有何內在聯系?(4分)28.(11分)人類文明在變革中探索前進,在變革中鑄就輝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業)及怠惰而致貧者,舉以為孥(奴隸)。宗室非有軍功者,不得為屬籍(享受特權)……而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 ——《史記·商君列傳》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國歷史上哪一次變法?請寫出其材料中對今天中國仍有重大影響的一項措施。(2分)材料二:該城邦執政官克里斯提尼進行改革,基本鏟除了舊貴族的政治特權,擴大了公民權利,確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對今天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制度產生了巨大影響。⑵“該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克里斯提尼執政時期,為保護公民利益,曾實行過哪一措施來維護這種民主制度?(2分)材料三:魏主下詔,以為:“北人謂土為拓,后為跋。魏之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諸功臣舊族自代(按:代,郡名)來者,姓或重復,皆改之。”——引自《資治通鑒》⑶材料中的“魏主”指的是誰?材料反映了改革的哪一內容?簡述這場改革的作用。(4分)材料四:大化二年,孝德天皇發布《田令》,規定“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約相當于35畝),女子為其2/3,奴婢受田相當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后歸還政府”。——《田令》(3)該規定出于哪國的哪一次改革?上述措施對該國的經濟產生了什么影響?(3分)29.(9)讀歷史地圖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之一。讀下列歷史地圖,回答問題:圖一圖二圖三(1)寫出圖中A、B、C處所代表的古代文明古國的名稱:(3分)A ;B ;C 。 (2)請在下列文明成果后面的橫線上寫出所誕生地的古國名稱或相應的字母:(2分)《漢謨拉比法典》_________________;十個數學符號 。(3)從上述三圖來看,這些文明古國在地理環境方面有哪些共同特征?這與他們成為文明古國有什么內在聯系?(4分)30.(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唐·李白(1)材料中的“秦王”是誰?“掃六合”指是的“秦王”哪一事跡?(2分)材料二:創新是一個民族不斷發展的力量之源,秦漢和隋唐作為承前啟后的朝代,統治者為維護大一統的局面,不斷推出新的制度和政策,以維護統治。這些制度和政策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車同軌、書同文 ③科舉考試制度 ④郡縣制 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⑥刺史制度(2)請將上述制度和政策的序號填入相應橫線上:(3分)秦朝:_______________;西漢:_________;隋唐: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下圖中的人物是公元前1世紀時東西方的兩位君主,他們開創(或鞏固)的帝國雖遠隔萬里,但卻形成了一條聯系的“紐帶”。通過這條“紐帶”,東西方及沿線各國的經濟、文化得到交流和溝通。漢武帝---西漢 屋大維—— ▲ (3)請寫出材料三的“▲”國家名稱。(1分)(4)材料三中的“紐帶”指的是什么?上面哪位君主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客觀上推動了這條交流“紐帶”的形成?(4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共25題,共5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D C A C D D B C A C A A B D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A B D C B D B A 二、非選擇(共5題,共50分)26.(1)李某、劉某的搶劫行為是犯罪行為(2分)。判定的依據是:他們的搶劫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符合犯罪的最本質特征;他們的行為觸犯了刑法,符合犯罪的法律標志;他們都被判處有期徒刑,符合犯罪的刑罰當罰性特征。(每點1分,共3分,不結合材料扣1分)(2)主刑(1分)。劉某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觀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誘惑等。(每點1分,至少2點。2分)(3)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從小事做起,防范于未然。(2分,回答2點,言之有理即可)27.(1)社會秩序混亂(2分)。 “禮讓讓出行更通暢”等等,言之有理即得分。(2分)(2)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③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④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兩點即可,每點2分)(3)①社會規則試人們為了維護有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②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③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28. (11分)(1)商鞅變法(1分),建立縣制;(1分) (2)雅典,陶片放逐法;(2分)(3)孝文帝(拓跋宏)(1分);鮮卑貴族改漢姓;(1分)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2分)(4)日本;大化改新(1分);使日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促進了農業繁榮,手工業發展,商業活躍(2分)29.(9分)(1)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埃及。(3分)(2)古代巴比倫或A;古代印度或B。(寫對一個給1分,共2分)(3)共同特征:都位于大河流域;河流的中下游地區;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等(答出一點給1分,共2分)。聯系:古代文明多為農業文明;人類早期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大;這些地區的自然條件有利于農業生產和人類的生活。(答對一點給1分,共2分)30.(10分)(1)秦始皇(嬴政);滅六國,統一全國。(2分)(2)秦朝:②、④; 西漢:⑤、⑥; 隋唐:①、③。(3分)(3)羅馬帝國;(1分)。(4)絲綢之路(1分);漢武帝(1分);措施:派張騫出使西域;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設酒泉、張掖、武威、敦煌四郡;等。(寫出2點,共2分)。1 /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