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9名師導航】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中考一輪復習學案 考點: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浙江專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9名師導航】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中考一輪復習學案 考點: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浙江專版)

資源簡介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一、考點1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觀念,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與分裂國家的行為作斗爭。
◆考點分解
1.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三項原則。
1.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
3.如何反對國家分裂。
二、考點2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與意義,明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立場。
◆考點分解
1.“一國兩制”的含義及現實意義。
2.解決臺灣問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一、考點1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觀念,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與分裂國家的行為作斗爭。
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民族分布特點 以漢族為主體,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基本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 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2.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
(3)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4)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
3.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4.反對分裂,我們應該怎樣做?
(1)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2)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
(3)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
5.為什么要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
(1)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危害)
(2)任何企圖搞民族分裂的人都是歷史罪人。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后果)
(3)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考點2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與意義,明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立場。
1.“一國兩制”的含義是什么?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為“一國兩制”。 “一個國家”,是指中國是統一的國家,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 “兩種制度”是指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實行高度自治。
2.怎樣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
3.為什么祖國完全統一必定會實現?
(1)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的重大原則問題。
(2)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3)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4.怎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2)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
(3)兩岸人民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為什么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1)我國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
(2)進入新時代,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需要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向頑瘴痼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4)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
(5)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
2.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2)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3)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例1】(2018?浙江杭州)2018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自治區成立以來,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一成績主要得益于 ( )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落實 ②特別行政區優惠政策的扶持
③一國兩制基本國策的貫徹 ④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民族關系的推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對民族問題的理解和分析。
【解析】依據教材知識可知,②③說法與題意無關。故選B。。
【點評】此題屬基礎知識檢測,適中。
【例2】(2018?浙江衢州)2018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虎立60周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西壯族自治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說明了( )
A.黨是社會主文事業的領導核心??B.我國空持一國離制的方針
C.我網已經完全實現了全面小康??D.我國實現了國家完全統一
【答案】A
【考點】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的相關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西壯族自治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確保我國現代化建設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能帶領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A是正確的選項;B選項港澳臺地區實行一國兩制;C選項我國到2020年實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D選項臺灣還沒有回歸祖國,排除。
【點評】屬基礎知識檢測,適中。
【例3】(2018?浙江嘉興)浙江援疆干部積極參與“民族一家親”活動,帶頭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結對子、認親戚、交朋友。這說明
A. 創新精神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 B. 他們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C.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 D. 實現祖國統一是我們的共同心愿
【解析】
【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題文中援疆干部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交朋友,結對子,認親戚等行為,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體現了我國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ACD觀點雖然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所以正確答案選B。
【點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分析,學以致用。
【例4】(2018?浙江寧波)2018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回信,勉勵他們傳承紅色基因,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這有利于( )
①實現共同富裕 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③弘揚民族精神 ④建立平等互助的民族關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考點】考查學生對各知識的綜合認識。
【解析】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是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就要弘揚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民族精神,①③符合題意;富裕、文明、宜居、美麗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富強、文明、和諧等價值準則,②符合題意;④說法材料未體現。故選A。
【點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分析,學以致用。
【例5】(2018?湖南益陽)回歸前,澳門經濟連續四年負增長,居民收入不斷下降;回歸后15年間,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7%,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居民收入、社會福利年年上漲。澳門的這些變化說明( )
A.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B. 澳門要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
C. 中華兒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愿望已成現實
D. “一國兩制”方針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生命力
【答案】D
【考點】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解析】材料用事實說明了“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重要性,D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應入選。A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C說法錯誤,澳門堅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在祖國統一方面,臺灣問題還沒有最后解決。
【點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分析,學以致用。
【例6】(2018?廣西賀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
想一想 (1)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回答兩點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寫一寫 (2)國家在我們廣西和其他4個自治區實行怎樣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列一列 (3)請列舉1個你所知道的廣西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文化、節日。
填一填 (4)黨和政府制定和采取一系列民族政策、措施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我們少數民族地區更要發揚精神,抓住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說一說 談一談 2018年,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也是廣西改革開放奮進的40周年,地區生產總值從1958年建區初期的24.5億元提升到2017年的20300億元;高鐵運營里程達到1751公里,排在全國前列;高速公路突 破5000公里,建成7個民航機場,吞吐能力 近3000萬人次;創新能力、創新環境、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向好…… (5)說說改革開放以來給你生活 帶來的變遷。 (6)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請你談談堅持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做一做 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7)請說說你是如何以實際行動來維護民族大團結?(回答兩點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答案】(1)①有利于國家穩定繁榮;②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③有利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三月三歌節。
(4)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5)如:家里的電視機:黑白電視→彩色電視→數字電視。
(6)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③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7)①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②尊重各民族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③與各民族同學友好相處;④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
【考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如何維護民族團結;
【解析】本題以圖表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相關問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
(1)民族團結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我們可以圍繞著國家的繁榮穩定、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國夢等方面都有重要影響。
(2)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由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國情,體現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以,國家在我們廣西和其他4個自治區實行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本題考查廣西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文化、節日,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本問的答案很寬泛,學生依據自己掌握的內容回答即可。
(4)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地區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要堅持的仍然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5)本問需要我們結合生活實際,善于發現身邊的變化,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具體舉例即可。如:交通方面:出門步行→自行車→電動車→小轎車;飲食方面:吃不飽→吃得飽→吃得好;等等 圍繞上述內容具體組織答案。
(6)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實際上就是在考查對改革開放重要意義的認識,這是課本中的重要知識點,屬于基礎知識部分。依據所學知識,我們抓住關鍵詞“強國富民之路”“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關鍵抉擇”“活力源泉”等具體組織答案。
(7)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中學生也不例外。。
【點評】本題為綜合性試題,考查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用。








7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一、考點1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觀念,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與分裂國家的行為作斗爭。
◆考點分解
1.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三項原則。
1.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
3.如何反對國家分裂。
二、考點2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與意義,明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立場。
◆考點分解
1.“一國兩制”的含義及現實意義。
2.解決臺灣問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一、考點1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觀念,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與分裂國家的行為作斗爭。
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民族分布特點 以漢族為主體, 、 、 雜居
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堅持民族 、民族團結和各民族
基本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 堅持民族 制度
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民族平等、 、互助、

2.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 利益。
(2)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 的寶貴傳統。
(3)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 、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 、 。
(4)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 和 。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 。
3.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 ,促進民族地區 ,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4.反對分裂,我們應該怎樣做?
(1)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 、國家主權和 完整。
(2)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 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
(3)反對分裂,就要維護 。
5.為什么要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
(1)分裂會導致 、經濟發展 ,各族人民就會 。(危害)
(2)任何企圖搞民族分裂的人都是歷史罪人。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 的行為都將受到 的制裁。(后果)
(3)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 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 。
二、考點2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與意義,明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立場。
1.“一國兩制”的含義是什么?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為“一國兩制”。 “一個國家”,是指中國是 的國家, 和領土不容分割。 “兩種制度”是指在堅持 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 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 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實行 。
2.怎樣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必須全面準確貫徹“ ”“ ”“ ”、 的方針,嚴格依照 和 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 。
3.為什么祖國完全統一必定會實現?
(1)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 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是中華民族的 所在,也是維護國家主權、 完整和民族尊嚴的重大原則問題。
(2)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 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3)兩岸同胞 、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 。
4.怎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1) 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 。
(2) 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 、反對“臺獨”。
(3)兩岸人民多 、多 、多 ,增進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 。


1.為什么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1)我國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
(2)進入新時代,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需要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向頑瘴痼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4)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
(5)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
2.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 ;
(2)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
(3)改革開放是 ,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例1】(2018?浙江杭州)2018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自治區成立以來,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一成績主要得益于 ( )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落實 ②特別行政區優惠政策的扶持
③一國兩制基本國策的貫徹 ④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民族關系的推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對民族問題的理解和分析。
【解析】依據教材知識可知,②③說法與題意無關。故選B。。
【點評】此題屬基礎知識檢測,適中。
【例2】(2018?浙江衢州)2018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虎立60周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西壯族自治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說明了( )
A.黨是社會主文事業的領導核心??B.我國空持一國離制的方針
C.我網已經完全實現了全面小康??D.我國實現了國家完全統一
【答案】A
【考點】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的相關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西壯族自治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確保我國現代化建設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能帶領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A是正確的選項;B選項港澳臺地區實行一國兩制;C選項我國到2020年實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D選項臺灣還沒有回歸祖國,排除。
【點評】屬基礎知識檢測,適中。
【例3】(2018?浙江嘉興)浙江援疆干部積極參與“民族一家親”活動,帶頭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結對子、認親戚、交朋友。這說明
A. 創新精神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 B. 他們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C.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 D. 實現祖國統一是我們的共同心愿
【解析】
【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題文中援疆干部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交朋友,結對子,認親戚等行為,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體現了我國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ACD觀點雖然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所以正確答案選B。
【點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分析,學以致用。
【例4】(2018?浙江寧波)2018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回信,勉勵他們傳承紅色基因,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這有利于( )
①實現共同富裕 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③弘揚民族精神 ④建立平等互助的民族關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考點】考查學生對各知識的綜合認識。
【解析】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是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就要弘揚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民族精神,①③符合題意;富裕、文明、宜居、美麗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富強、文明、和諧等價值準則,②符合題意;④說法材料未體現。故選A。
【點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分析,學以致用。
【例5】(2018?湖南益陽)回歸前,澳門經濟連續四年負增長,居民收入不斷下降;回歸后15年間,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7%,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居民收入、社會福利年年上漲。澳門的這些變化說明( )
A.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B. 澳門要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
C. 中華兒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愿望已成現實
D. “一國兩制”方針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生命力
【答案】D
【考點】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解析】材料用事實說明了“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重要性,D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應入選。A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C說法錯誤,澳門堅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在祖國統一方面,臺灣問題還沒有最后解決。
【點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分析,學以致用。
【例6】(2018?廣西賀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
想一想 (1)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回答兩點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寫一寫 (2)國家在我們廣西和其他4個自治區實行怎樣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列一列 (3)請列舉1個你所知道的廣西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文化、節日。
填一填 (4)黨和政府制定和采取一系列民族政策、措施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我們少數民族地區更要發揚精神,抓住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說一說 談一談 2018年,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也是廣西改革開放奮進的40周年,地區生產總值從1958年建區初期的24.5億元提升到2017年的20300億元;高鐵運營里程達到1751公里,排在全國前列;高速公路突 破5000公里,建成7個民航機場,吞吐能力 近3000萬人次;創新能力、創新環境、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向好…… (5)說說改革開放以來給你生活 帶來的變遷。 (6)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請你談談堅持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做一做 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7)請說說你是如何以實際行動來維護民族大團結?(回答兩點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答案】(1)①有利于國家穩定繁榮;②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③有利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三月三歌節。
(4)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5)如:家里的電視機:黑白電視→彩色電視→數字電視。
(6)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③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7)①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②尊重各民族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③與各民族同學友好相處;④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
【考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如何維護民族團結;
【解析】本題以圖表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相關問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
(1)民族團結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我們可以圍繞著國家的繁榮穩定、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國夢等方面都有重要影響。
(2)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由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國情,體現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以,國家在我們廣西和其他4個自治區實行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本題考查廣西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文化、節日,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本問的答案很寬泛,學生依據自己掌握的內容回答即可。
(4)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地區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要堅持的仍然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5)本問需要我們結合生活實際,善于發現身邊的變化,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具體舉例即可。如:交通方面:出門步行→自行車→電動車→小轎車;飲食方面:吃不飽→吃得飽→吃得好;等等 圍繞上述內容具體組織答案。
(6)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實際上就是在考查對改革開放重要意義的認識,這是課本中的重要知識點,屬于基礎知識部分。依據所學知識,我們抓住關鍵詞“強國富民之路”“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關鍵抉擇”“活力源泉”等具體組織答案。
(7)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中學生也不例外。。
【點評】本題為綜合性試題,考查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用。



7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達標檢測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50分)
1.(2018浙江寧波南三縣(奉化市、寧??h、象山縣)學業診斷)2018年2月6日,臺灣花蓮縣發生強烈地震。國臺辦,中國紅十字總會等有關方面和多個省市自治區迅速以不同方式表示愿意提供一切必要援助。這明( )
①兩岸是骨肉同胞,血濃于水 ②民族團結是中華民的根本利益
③兩岸已經統一 ④兩岸雙方增進感情,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臺灣發生地震,國臺辦,中國紅十字總會等有關方面和多個省市自治區迅速以不同方式表示愿意提供一切必要援助,體現了兩岸同胞一家親,血濃于水。
2.(2017?浙江杭州)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社會安定團結,民族關系和睦,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說明( ?。?br/>①內蒙古自治區已經完全實現現代化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基本國情
③內蒙古自治區已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④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得以體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我國的民族關系以及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原因.依據課本知識可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我國堅持了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的結果,所以②④是正確的觀點,①③與實際不符。
3.(2017?浙江嘉興)2017年5月,第三期少數民族全國人大代表學習班的學員在杭州進行了理論學習和考察“取經”。這( ?。?br/>A.能夠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
C.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有助于消除差距以實現共同富裕
【答案】B
【解析】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民族大家庭里,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應自覺擁護我國的民族政策,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題干中的行為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有助于進一步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因此選項B正確;選項ACD不符題意。
4.(2017?浙江金華)為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研究制定?!盎浉郯拇鬄硡^城市群”發展規劃。這一規劃( ?。?br/>①是“一國兩制”新的實踐
②能優化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的格局
③會影響港澳民主政治發展
④有利于保持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旨在保持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實現區域經濟更好地合作和更快地發展,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故①②④符合題意;③說法顯然錯誤。
5. (2017?浙江麗水)近三年來,麗水共完成援疆建設項目31個,投入資金2.33億元,帶動當地投資9.96億元。這有利于(  )
①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②保障少數民族人民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力
③推動并實現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④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維護人民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高度重視援疆工作是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基本原則的具體表現,是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義的責任,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所以①③是正確的選項;②選項不符合題意;④選項我國已經確立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排除。
6.(2017?浙江紹興)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來碩果累累: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的生產總值比成立之初增長了642倍;鐵路運營總里程已增加到1.35萬公里,居全國首位……這主要得益于(  )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據課本知識分析材料可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來碩果累累,主要得益于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所以①②④是正確的選項;③選項內蒙古自治區不實行“一國兩制”,排除。
7.(2016?浙江寧波)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雙方認為應該繼續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政治基礎。兩岸的共同政治基礎是( )
A.一國兩制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三民主義 D.一個中國原則
【答案】D
【解析】此題以時政新聞為背景,考察學生對“一國兩制”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運用能力。從題文中的關鍵信息“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即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8.(2018?內蒙古呼和浩特)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我國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②民族區城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在我國已經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④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是我們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權利
A.①② B.①①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故①錯誤;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是我們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故④不選。
9.“像當年革命老區支援紅軍一樣支援新疆建設,把阿克陶縣當作江西第101個縣來支持。”江西省選派的一撥又一撥援疆干部人才來到祖國西北邊陲,真抓實干,讓當地各族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這( )
A.表明江西省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B.體現了援疆干部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C.說明江西省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有利于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答案】A
10.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4.7%,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團結
C.民族共同繁榮 D.民族區域自治
【答案】D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11.(2018?吉林)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內蒙古自治區成主70年米,自治區黨委、政府在中央支持下,豐領全區2500多萬各族人民,整持協調、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譜寫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北疆樂章。
(1)內蒙古自治區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得益于我國實行的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4分)
??
(2)除內蒙古自治區外,請再寫出我國的一個自治區的名稱。(4分)


(3)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如何與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同胞和睦相處?寫出兩點做法。(8分)


【答案】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答出其中一個即可)
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等。(答出兩點做法或其它具體做法也可)


12.我形成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隨著“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各族人民在你來我往中增進了感情,民族團結之花開遍神州大地。
(1)“民族團結一家親”說明我國形成了怎樣的新型民族關系??(4分)
(2)為維護民族團結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怎么做?(12分)
(3)促進民族地區發展有何重要意義?(14分)

【答案】
民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2)①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 ②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③積極宣傳國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 ④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
⑤與各民族同學友好相處 ⑥熱愛祖國
(3)①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②有利于逐步縮小發展差距,
③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
④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6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達標檢測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50分)
1.(2018浙江寧波南三縣(奉化市、寧海縣、象山縣)學業診斷)2018年2月6日,臺灣花蓮縣發生強烈地震。國臺辦,中國紅十字總會等有關方面和多個省市自治區迅速以不同方式表示愿意提供一切必要援助。這明( )
①兩岸是骨肉同胞,血濃于水 ②民族團結是中華民的根本利益
③兩岸已經統一 ④兩岸雙方增進感情,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2017?浙江杭州)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社會安定團結,民族關系和睦,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說明( ?。?br/>①內蒙古自治區已經完全實現現代化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基本國情
③內蒙古自治區已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④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得以體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7?浙江嘉興)2017年5月,第三期少數民族全國人大代表學習班的學員在杭州進行了理論學習和考察“取經”。這(  )
A.能夠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
C.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有助于消除差距以實現共同富裕
4.(2017?浙江金華)為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研究制定?!盎浉郯拇鬄硡^城市群”發展規劃。這一規劃(  )
①是“一國兩制”新的實踐
②能優化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的格局
③會影響港澳民主政治發展
④有利于保持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2017?浙江麗水)近三年來,麗水共完成援疆建設項目31個,投入資金2.33億元,帶動當地投資9.96億元。這有利于( ?。?br/>①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②保障少數民族人民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力
③推動并實現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④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維護人民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7?浙江紹興)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來碩果累累: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的生產總值比成立之初增長了642倍;鐵路運營總里程已增加到1.35萬公里,居全國首位……這主要得益于(  )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6?浙江寧波)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雙方認為應該繼續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政治基礎。兩岸的共同政治基礎是( )
A.一國兩制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三民主義 D.一個中國原則
8.(2018?內蒙古呼和浩特)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我國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②民族區城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在我國已經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④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是我們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權利
A.①② B.①① C.②③ D.③④
9.“像當年革命老區支援紅軍一樣支援新疆建設,把阿克陶縣當作江西第101個縣來支持?!苯魇∵x派的一撥又一撥援疆干部人才來到祖國西北邊陲,真抓實干,讓當地各族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這( )
A.表明江西省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B.體現了援疆干部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C.說明江西省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有利于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
10.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4.7%,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  ?。?br/>A.民族平等 B.民族團結
C.民族共同繁榮 D.民族區域自治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11.(2018?吉林)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內蒙古自治區成主70年米,自治區黨委、政府在中央支持下,豐領全區2500多萬各族人民,整持協調、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譜寫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北疆樂章。
(1)內蒙古自治區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得益于我國實行的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4分)
??
(2)除內蒙古自治區外,請再寫出我國的一個自治區的名稱。(4分)


(3)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如何與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同胞和睦相處?寫出兩點做法。(8分)



12.我形成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隨著“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各族人民在你來我往中增進了感情,民族團結之花開遍神州大地。
(1)“民族團結一家親”說明我國形成了怎樣的新型民族關系??(4分)


為維護民族團結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怎么做?(12分)



(3)促進民族地區發展有何重要意義?(14分)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南区| 江油市| 咸丰县| 钦州市| 乐业县| 阜城县| 麻江县| 四平市| 常山县| 建阳市| 高碑店市| 泽州县| 永胜县| 岳西县| 维西| 三门县| 青神县| 黎城县| 嘉祥县| 静宁县| 涟水县| 巴东县| 保亭| 长兴县| 方山县| 财经| 磐石市| 墨脱县| 余干县| 花莲市| 宜城市| 大洼县| 古浪县| 民丰县| 平阴县| 洞口县| 富顺县| 东源县| 延长县| 改则县|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