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1)化學復習提綱第一章 從實驗學化學第一節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化學實驗安全(1) 遵守實驗規則 要做到實驗安全,要注意以下問題:1、遵守實驗室規則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 (常見儀器使用)21世紀教育網(2)會識別一些常用危險化學品的標志(看課本P4的圖片標志)二、物質的分離、檢驗和提純1、不溶性雜質的去除————過濾、蒸發A、過濾是分離 不 溶性固體與液體的一種方法(即一種溶,一種不溶,一定用過濾方法),如:粗鹽提純(泥沙不溶于水)、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分離(二氧化錳不溶于水)等。B、過濾作用:除去不溶性固體雜質C、實驗用品: 漏斗、濾紙、玻璃棒、燒杯、鐵架臺(含鐵圈、鐵夾)D、操作: 1、 溶解 2、 過濾 3、 蒸發結晶 (如果要得到不溶性雜質則步驟為:溶解、過濾、洗滌、干燥)2、在進行過濾和蒸發時應注意哪幾點?為什么??過濾 操作要點: “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指用水潤濕后的濾紙應緊貼 漏斗內壁 ;“二低”指①濾紙邊緣稍低于 漏斗 邊緣 ②濾液液面稍低于 濾紙 邊緣;“三靠”指①燒杯緊靠 玻璃棒 ②玻璃棒輕靠 三層濾紙 一邊 ③漏斗末端緊靠 燒杯內壁 。蒸發 是濃縮或蒸干溶液得到固體的操作,儀器用蒸發皿、玻璃棒、酒精燈、鐵架臺注意點:①在蒸發過程中要不斷 攪 拌 ,以免 液滴飛濺出來 ;②當出現 大量晶體析出 時就應停止加熱。③使用蒸發皿應用 坩堝鉗 夾持,后放在 鐵架臺的鐵圈 上; ④蒸發皿中溶液不超過 三分之二 。2、沸點不同的液體的分離————蒸餾A、蒸餾是利用 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除去易揮發或難揮發或不揮發的雜志 ,從而進行混合物分離一種方法。如: 石油的分餾 海水的淡化 蒸餾水的制取 B、實驗用品:蒸餾燒瓶、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溫度計、酒精燈、石棉網、鐵架臺(含鐵圈、鐵夾)碎瓷片、單孔橡膠塞、橡膠軟導管 C、 冷凝水的流向: 下進上出 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 防止液體暴沸 補充:溫度計的位置 水銀球部分應置于蒸餾燒瓶支管口處 [來源:21世紀教育網3、互不相溶的液體的分離————萃取和分液萃取是 利用某種物質(即某溶質)在兩種不互溶的溶劑中溶解度的不同的物理性質來達到分離該物質(即溶質) 的一種物理分離提純方法,沒有化學變化。應用如:從 碘水中 提純 碘 。萃取劑的選擇: 與原溶劑不互溶,提純物質在萃取劑中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劑中溶解度 。溶質轉移方向:從溶解度較 小 的溶劑中自發轉移到溶解度較 大 的溶劑中。酒精不能用作碘水中碘單質的萃取劑的原因: 酒精能與水互溶 。B、分液是將兩種不相混溶的液體(且密度不同)分離開來的操作。C、實驗用品: 分液漏斗、燒杯、鐵架臺(含鐵圈、鐵夾) 。D、步驟:1、 混合振蕩 2、 靜置分層 3、 分液 E、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使玻璃塞上的凹槽不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②隨即振蕩,使溶質充分轉移到萃取劑中。振蕩的方法是用右手壓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復倒轉漏斗并用力振蕩;③然后將分液漏斗置于鐵架臺的鐵圈上靜置,待分層后進行分液;④蒸發萃取劑即可得到純凈的溶質。為把溶質分離干凈,一般需多次萃取。F、分液的操作方法: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離的液體注入分液漏斗內,蓋好玻璃塞;②將分液漏斗置于鐵架臺的鐵圈上,靜置,分層;③將玻璃塞打開,使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以保證漏斗里的液體能夠流出;④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放入燒杯,待下層液體恰好流完時立即關閉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層液體流出;⑤從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層液體。4、物質的檢驗(硫酸鹽)試樣溶解配制成溶液先滴加稀鹽酸(排除Ag+CO32-SO32-等離子的干擾)再滴加 BaCl2 溶液現象 有白色沉淀產生 離子方程式 按照上例寫出可溶性氯化物、碳酸鹽中離子的檢驗:粗鹽的提純粗鹽水溶液中有哪些離子Ca2+ Mg2+ SO42- Cl- Na+ 其中哪些是雜質Ca2+ Mg2+ SO42- 分別用哪些試劑除雜: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碳酸鈉溶液、鹽酸。除雜試劑的選擇原則:①生成雜質與被提純物質容易分離②不引入 新的雜質還要注意加入的順序:符合兩原則即可:碳酸鈉一定在氯化鋇之后加;鹽酸一定最后加。第二節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知識網絡:一、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1)物質的量:是一個以阿伏加德羅常數為計量單位的、用來表示物質所含微觀粒子數目多少的物理量,是國際單位制中的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符號: n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簡稱:摩),摩爾是表示物質的量的單位,符號為mol 。注意:“物質的量”是專有名詞,不能簡稱為“物質量”。微觀粒子可以指:分子、原子、離子、電子、原子核、質子或中子等。(2)摩爾基準的確定及阿伏加德羅常數:摩爾基準的確定:國際上統一規定,以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目(約為6.02×1023個12C原子)為基準,若某一定量的粒子集體中所含的粒子數目與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目相同,我們就說該物質的物質的量為 1 mol 。注意: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微粒的種類是原子、分子、離子等,例如:1 mol O 表示1摩爾氧原子。阿伏加德羅常數:6.02×1023 mol-1 叫做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 NA 。注意:mol-1 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單位。6.02×1023 mol-1 是實驗測得的近似值。(3)微觀粒子個數N、NA、n的關系: N = n × NA摩爾質量與氣體的摩爾體積(1)摩爾質量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符號:M ,單位:g/mol 。注意:以g/mol為單位時,摩爾質量僅在數值上等于該物質的相對分子(原子)質量。質量m、M 、n的關系:n = m/M(2)氣體的摩爾體積:①氣體的摩爾體積: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具有的體積,單位L/mol ,符號Vm 。決定物質體積的因素:粒子的數目、 粒子本身的大小 、 粒子間的平均距離。阿伏加德羅定律:在同溫同壓條件下,任何氣體的分子間的平均距離相同,物質的量相同的任何氣體都具有相同的粒子數目,因此體積相同。(注釋:與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相比粒子本身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計。)②特例:在標準狀況下測得,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等于22.4L。 標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常數才為Vm = 22.4L/mol 。注意:任何氣體既可以是混合氣體(如空氣),也可以是純凈的氣體單質(如氧氣),標況下氣體體積只與粒子數目成正比,與氣體種類無關,故標況下等物質的量的任何氣體體積都相等。標況下V、Vm、n的關系:n = V / Vm 標況指:101KPa 、0℃ 時 (或1個大氣壓、273K時) 。③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應用:在同溫同壓條件下,任何氣體的V之比等于其n之比:n1 :n2 = V1 :V2 ④重要的補充公式:標況下,氣體的密度ρ= M / Vm(注意單位為g/L,不是常用的g/cm3)物質的量濃度物質的量濃度定義:用單位體積的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符號CB ,單位mol·L-1 ,簡稱濃度。①定義式: CB = nB / Vaq 注意:Vaq是溶液的體積,其單位是L ; nB是溶質的物質的量。②重要的導出公式:CB = 1000ρw / M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來源:21世紀教育網1、步驟:21世紀教育網計算、稱量(或量取)、溶解、(靜置到室溫后)轉移、洗滌并轉移、定容、(搖勻、裝瓶)。2、所需儀器: 〖典型例題〗實驗室中需要配制500mL0.10 mol·L-1的NaOH溶液,就該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用天平稱量NaOH固態 g。稱量NaOH固體需注意以下兩個問題:①因為NaOH具有腐蝕性,所以稱量時,需注意選擇 盛裝NaOH固體;②稱量必須迅速,目的是 。(2)實驗所需要的儀器有容量瓶(規格是: ),還有: 。(3)下列操作對所配制的溶液濃度沒有影響的是 。 A.稱量時已觀察到NaOH吸水 B.將燒杯中溶解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然后再添加蒸餾水至刻度線C.搖勻定容后,用膠頭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D.配制溶液前用蒸餾水潤洗容量瓶3、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應注意的問題 (1)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是將一定質量或體積的溶質按所配溶液的體積在選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計算水的用量。 (2)不能配制任意體積的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這是因為在配制的過程中是用容量瓶來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規格又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所以只能配制體積與容量瓶容積相同的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3)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不能直接將溶質放入容量瓶中進行溶解,而要在燒杯中溶解,待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恢復到室溫時,才能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這是因為容量瓶的容積是在20℃時標定的,而絕大多數物質溶解都會伴隨著吸熱或放熱過程的發生,引起溫度的升降,從而影響到溶液的體積,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質的量的濃度不準確。 (4)定容后的容量瓶在反復顛倒、振蕩后,會出現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線的情況,這時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用滴管定容到溶液的凹面與容量瓶的刻度線相切時,液體的體積恰好為容量瓶的標定容積。將容量瓶各反復顛倒、振蕩后,出現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線的情況,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潤濕容量瓶磨口時有所損失。4、配制一定體積、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實驗誤差的主要原因 (1)使所配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①天平的砝碼沾有其他物質或已銹蝕; ②用量筒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使所讀液體的體積偏??;③容量瓶內溶液的溫度高于20℃,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體積小于容量瓶上所標注的液體的體積,致使溶液濃度偏高。21世紀教育網 (2)使所配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①砝碼有殘缺; ②用量筒量取液體時,仰視讀數,使所讀液體的體積偏大; ③在敞口容器中稱量易吸收空氣中其他成分或易于揮發的物質時的動作過慢; ④轉移或攪拌時有部分液體濺出,致使溶液濃度偏低。 ⑤用于溶解稀釋溶液的燒杯未用蒸餾水洗滌,使溶質的物質的量減少,致使溶液的濃度偏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