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宋代經濟的發展七年級下冊人教版歷史第9課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學習目標1、識記宋朝我國的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的成就。2、認識宋朝對外貿易達到的空前水平,通過對瓦子的了解和再現,體會宋朝經濟的繁榮。3、理解我國的經濟重心難移最終完成于南宋。線索一:農業發展--稻花香里說豐年1.白如玉,穿黃袍,只有一豆大,卻是寶中寶。(打一農作物)2.生在山上,賣到山下,一到水里,就會開花。(打一農作物)3.像桃不是桃,嘴里吐白毛。(打一農作物)水稻、茶葉、棉花一、農業的發展1、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時期,人口分布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南方人口超過北方。南方戰亂少,北方人大量南遷。講授新課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混戰使關中地區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其后,北方歷經靖康之難、宋金對峙、蒙古滅金,戰亂不休。材料二:材料三:宋代時南北氣溫普遍變冷,南方相對適宜農作物生長。北方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而南方受到的破壞較小,南方農業發展較快。材料四:南宋政府幫助解決耕牛、種子、農具等,將生產發展作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據。2、南方農業發展原因①南方戰亂少,社會相對安定③南方自然條件優越④南方政府重視生產②北方人南遷,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合作探究牛耕灌溉插秧收獲入倉揚場認真觀察P41《耕獲圖》,試著說出圖中蘊含的歷史信息。《耕獲圖》3.南方農業發展的表現?(1)農業作物: ①引入越南的優良品種占城稻。 ②宋朝時,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 ③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 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2) 經濟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種植茶樹。南宋后期,棉花種植向北推進。“蘇湖熟,天下足”蘇州湖州豐收富足重要糧倉茶樹的栽培有很大發展北宋:廣東 福建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帶棉花種植面積的推廣二、手工業的發展1.閱讀P42—43,小組討論兩宋時期手工業發展的表現。二、手工業的發展說說兩宋時期手工業發展的表現。1、紡織業2、制瓷業3、造船業蜀錦(1)絲織業:北宋時,南方的絲織業勝過北方。四川、江浙地區的絲織生產發達。(2)棉紡織業:南宋后期,棉紡織業興起,海南島已有比較先進的棉紡織工具,棉紡織品種較多。南宋棉毯黃道婆,又名黃婆或黃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紡織家。由于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時候,被尊為布業的始祖。北宋 景德鎮青白釉獅型枕 宋代瓷器也大多追求單色,定窯的純白,汝窯的雨過天青,建陽窯的烏金,都不再是色彩的炫耀喧嘩,而是回歸到更內斂、含蓄、樸素的色彩本質。—-蔣勛《漢字書法之美》↑“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以天價二億零七百八十六萬元成交汝窯用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猶如“雨過天晴云破處”?!?br/>↑李清照《醉花陰》中“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即為宋代景德鎮青白瓷枕。景 德 鎮 瓷 器(3)制瓷業:北宋時江西景德鎮興起,后來成為著名的瓷都。南宋時江南成為我國制瓷業中心,哥窯、汝窯、定窯等技術精湛。(4)造船業:①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②北宋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塢。③南宋沿海地區制造的海船,不僅規模宏大,設計了先進的指南針。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三、商業貿易的繁榮《貨郎圖》(局部)經商管理技能臨安居住地現代商人穿越到宋代身份北方祖籍陳光林姓名穿越時空 陳光林穿越后想去南宋最繁華的大都市旅游,他可以到哪旅游呢?在那他可能會看到怎樣的景象呢?(可以從城市及其布局、貨幣的變化等方面考慮)西市東市曉市夜市唐都長安與北宋東京的對比材料:唐都長安住宅區(坊)和商業區(市)嚴格分開,店鋪營業時間有統一限制,日出后擊鼓三百下才能開門營業,日落前擊鉦三百下統一關門歇業。北宋東京則是大街小巷店鋪林立,早市、夜市“買賣晝夜不絕”。商業都市:與前代相比有了哪些發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與“市”的界限營業時間:延長了營業的時間 出現了早市和夜市。夜市 陳光林發現通過海外貿易可以賺取更多的財富。請問你可能會裝載什么樣的貨物?商船可能到達哪些地方?進行對外貿易港口有?商船進出港口,會接受哪個機構的檢查?絲綢瓷器茶葉蜀錦香料市舶司 陳光林到四川經營絲綢生意,每天需要帶著大量的金屬貨幣穿行在大街小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他的煩惱怎樣解決呢? 使用紙幣1、紙幣的名稱?產生的時間?地點?2、紙幣與金屬貨幣相比有哪些優點?3、今天的商品交易除人民幣外還有哪些新的支付方式?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方便攜帶,成本低商業中心制瓷中心世界商港觀察圖標:這時期的經濟發展南方興盛還是北方興盛呢?紡織中心蘇湖糧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br/> ——《宋史》朝代 項目 南方諸路 北方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賦稅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賦稅 60000000 14319000 81:19 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時最終完成北 南 北 南 北 南 西漢魏晉南北朝宋代影響:從唐朝中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時最后完成。本課小結《2017年經濟半年報》按增速排名,南方15省和北方14省分別是這樣的,聯系今天所學,你能發現什么問題?試著找出其中的歷史原因。4.你認為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①經濟發展要有安定的社會環境; ②經濟發展要重視人才引進;③經濟發展要重視引進先進科技; ④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合理利用資源。魏晉南北朝唐代中后期人口南遷南方經濟發展農業發展手工業進步南移的過程商業繁榮北方戰亂南宋:經濟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江南的開發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礎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國家根本,仰給東南。課堂小結1.占據宋代糧食作物產量首位的是( )A.小麥 B.玉米 C.大豆 D.水稻2.被譽為瓷都的是( )A.景德鎮 B.泉州 C.廣州 D.成都3.宋朝時期,海外貿易范圍很廣,東到朝鮮、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那時阿拉伯等十幾個國家的商人經常來華從事貿易。當時政府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 )A.市舶司 B.中書省 C.節度使 D.通判DAA牛刀小試4.(2016?湖南湘西)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A.銀票 B.法幣 C.交子 D.會子5.(2016?湖南郴州)有學者指出,經濟重心的南移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大事件,也是經濟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變遷。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完成于( )A.南北朝時期 B.隋唐時期C.兩宋時期 D.明清時期CC6.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唐宋時期,在氣候溫和、資源豐富的南方,形成了聞名天下的“糧倉”。宋代手工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商業繁榮,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1)材料一中的圖二“交子”最早出現在什么時期?(2)材料一中的三幅圖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 )A.農業繁榮 B.手工業繁榮 C.商業繁榮(1)北宋時期。C(3)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宋代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宋代手工業取得了巨大進步”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4)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歷史現象?這一現象最終完成是在什么時候?原因:①南方戰亂較少;②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生產技術;③自然條件優越。表現:四川、江浙地區的絲織業,江西景德鎮、河北定窯、河南汝窯等地的瓷器制造業,廣州、泉州的造船業,都有很高的水平,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 現象:經濟重心南移。南宋時期。 (5)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的原因。南方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周邊民族的興起與強大,陸路受阻;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先進;政府的鼓勵政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絕了!).mp4 南海一號.mp4 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