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卷 2018.12試卷I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德先生和賽先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期間的兩面旗幟,它們分別是 ( ) A.和平、民主 B.科學、民主 C.自強、求富 D.民主、科學2.畢業于北京大學的著名學者錢理群認為其母校是“思想的試驗場,社會變革的催化劑,新知識的探索者”,能夠為這一觀點提供依據的史實有 ( ) ①辛亥革命 ②新文化運動 ③五四運動 ④北伐戰爭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下列事件中,屬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有 ( ) ①五四運動 ②北伐戰爭 ③ 遵義會議 ④九一八事變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古城新情調》一文寫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來,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貨店掛起了慶祝和平解放的大標語。文中情景發生于 ( ) A.淮海戰役勝利后 B.遼沈戰役勝利后 C.渡江戰役勝利后 D.平津戰役勝利后5.某同學在編寫《偉大長征》劇本時,設計了以下幾個歷史場景,以下與史實不符的是( ) ①第四次反“圍剿”失利使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②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 ③1936年10月,會寧會師是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 ④八七會議成為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兩者的相似點有 ( )①張學良將軍都直接參與其中 ②中國共產黨都做出了積極的努力③國共都達成反對內戰的意向 ④都預示著和平建國新局面的到來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7.澤東在接受美國記者斯諾采訪時曾經明確指出:“中國戰勝并消滅日本帝國主義將主要依靠中國人的大聯合。”下列史實不能證明毛澤東觀點的是 ( )A.臺兒莊戰役與敵后游擊戰爭 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C.國共合作共同進行北伐戰爭 D.東北抗日義勇軍自發抗日巧用地圖掌握歷史知識。據圖回答8、9題。8.五個序號代表抗戰期間的五個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 寶島回歸 ②家園淪陷 ③血戰臺兒莊 ④全民族抵抗的槍聲 ⑤中共七大召開A.①②③④⑤ B. ④③⑤①② C. ②③④⑤① D. ②④③⑤①9. 1939~1942年間,法西斯德國在歐洲瘋狂地侵略擴張。讀圖中序號,將下列入侵按時序排列,準確是 ( )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10.斯大林曾號召“紅軍、海軍和蘇聯全體公民必須保衛每一寸蘇維埃土地,戰斗到最后一滴血,來保衛城鎮和村莊。”下列戰役能夠體現這一號召精神的是 ( ) ①莫斯科戰役 ②斯大林格勒戰役 ③諾曼底登陸 ④柏林戰役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下表是義烏市近三年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統計表。據表回答11,12題。11.右側數據說明義烏市 ( ) ①城鄉差異不復存在 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③經濟實現持續增長 ④經濟社會發展已實現現代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我市上述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②義烏人民的努力奮斗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13.20世紀60年代,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標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需要做到 ( )①立足國情、社情、民情 ②只堅持協商民主形式③堅持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④照搬照抄“楓橋經驗”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14.2018年,我國多顆北斗衛星發射、首艘國產航母完成海試、廣深港高鐵開啟香港“高鐵時代”等消息令人振奮。這些好消息表明 ( )A.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B.在尖端技術方面,我國都走在世界前列C.科學技術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D.我國已經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5.我國將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原因是 ( ) A.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 B.創新發展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抉擇C.改革開放需要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D.創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16.12月6日,南京市物價局舉行地鐵票價調整聽證會,大多數代表對調價方案表示支持。這反映了民主決策中的 (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重大事項公示制度 C.社會聽證制度 D.專家咨詢制度17.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這描繪了中華文化的( )A.包容開放 B.源遠流長 C.博大精深 D.獨樹一幟18.含倍磊村在內的4個義烏村落入選2019年浙江省公布的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名單,它們將獲得財政補助。這類活動的開展有利于 ( )①建設美麗鄉村 ②傳承傳統文化 ③高揚民族精神 ④推動文化建設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19.義烏商人黃媛麗,曾主動召回問題產品,贏得外商信任;牽頭成立義烏市進口商品會正品聯盟;親力親為承諾過的每一項愛心公益活動......于近日入選11月“中國好人榜”。這啟示我們要 ( )①傳承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 ②高揚以誠實守信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③培育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 ④踐行了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20.義烏援疆教師參與“民族一家親”活動,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認親戚”,助力農戶增產增收,這說明 ( )A.我國的民族差異已經完全消除 B.實現祖國統一是我們共同心愿C.他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具有優越性試卷II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21.(10分)時代造就偉大人物,偉大人物影響時代。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資料一說說孫中山20世紀為中華民族做出的主要貢獻有哪些。(4分)(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資料二中毛澤東同志“創造性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指什么。(2分)(3)運用史實說明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4分)22.(10分)閱讀摘錄記錄學習印記。閱讀摘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思維導圖規律填寫讀書摘錄中A、B的內容,并推測此次閱讀主題。(3分)簡述幅海報出現的歷史背景,并結合海報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4分)根據摘錄中的數據,簡述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并談談第二次世界大戰留給我們的警示。(3分)23.(10分)中國方案鑄就中國奇跡。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材料二:中國貧困發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7年底的3.1%。當前中國扶貧脫貧已進入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前期成效取得的經驗如下:(1)材料中“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體現我國堅持什么發展思想和發展理念?(2分)(2)結合政府宗旨的相關知識,從政府、人民兩個角度分析“黨中央、國務院積極推進脫貧攻堅的重點工作有序進行”的重要性。(5分)(3)結合材料說說我們該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3分)24.(10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法治文化不僅是法治國家建設的社會文化基礎,也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國特色法治文化建設的思想主導,直面中國改革開放和法律實踐提出的問題。 ——摘編自人民網《大力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材料二:近日,一則“50萬重金尋人”刷爆朋友圈,牽動著全國人民對樂青“失聯”男孩黃某的牽掛。后經查證,這是男孩母親陳某引發的一場鬧劇。其因與在外經商的丈夫存在感情糾紛,為測試其丈夫對其及其兒子是否關心、重視蓄意策劃制造了該起虛報警情。12月5日,陳某因涉嫌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被樂青市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我國重視懲治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體現了我國正在實行哪一治國方略。(2分)(2)運用相關知識談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由。(4分)(3)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思考,我們該如何防范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事件的發生。(4分)25.(10分)秀水泱泱,紅船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恒。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材料三:從驍勇善戰“戚家軍”到甘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從彪炳軍史的新時代“義烏兵”到干事擔當的義烏鐵軍,義烏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走出了一個個敢為人先、舍生取義的民族英雄,奔跑著一代代忠義為民、拼搏奉獻的時代先鋒。他們都義烏精神做了獨特闡釋。所謂義烏精神,指的是: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材料一中的圖片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1分)列舉兩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相關史實來體現“紅船精神”。(4分)根據所學知識,指出紅船精神、義烏精神的核心。(2分)時代變遷,精神如何永恒(3分)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卷參考答案2018.12一、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D C D C D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B A A C B B C C二、非選擇題(共有5小題,共50分)21. (10分)(1)創辦中國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的思想;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創辦黃埔軍校,開展國民革命運動(任選兩點共4分)(2)秋收起義失敗,毛澤東率部轉戰千里到達井岡山,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2分)。(3)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近代中國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實現了民族的獨立,完成了孫中山民族主義的遺志。(從三民主義角度出發,任選其一,史實2分,與孫中山的革命事業聯系2分,共4分)22.(10分)(1)A:細菌戰、毒氣戰、三光政策等(2分)B: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2分)例: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背景: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2分)。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2分)(3)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1分)。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要貢獻(1分)。兩則數據反映出二戰給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謀求發展。(1分)23.(10分)(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共享發展理念。(2分)(2)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1分)“黨中央、國務院積極推進脫貧攻堅的重點工作有序進行”有利于增進民生福祉,實現共同富裕(人民角度);有利于政府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角度)。(每個角度2分,共4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3)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通力合作。國家認真調研,出臺利于脫貧的政策,精準扶貧;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感,通過幫扶項目積極參與到扶貧工作中;公民要關注我國的扶貧事業利用自己現有的能力參與到扶貧工作中。(從國家、企業、個人三個角度作答,一個角度1分,共3分)24.(10分)(1)依法治國(2分)(2)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2分)(3)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做到嚴格執法,加大對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的監管力度(1分); 司法機關要按照《刑法修正案》(九)嚴厲打擊虛報謊情的違法犯罪行為,做到公正司法(1分);公民個人要自覺提高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1分)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等(1分)25.(10分)(1)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分)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體現“紅船精神”中的“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1934-1936年,紅軍長征,面對國民黨的圍追堵截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國共產黨克服重重困難,完成戰略轉移,體現了“紅船精神”中的“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實行土地革命,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等,體現了“紅船精神”中的“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任意兩點即可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注意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 愛國主義。(2分)再國家危難、民族危亡得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繼;再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再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言之有理,三點即得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