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全國領先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17年秋部編歷史八年級下冊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教學設計課題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單元 第三單元 主備人 時間 學習 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同中國共產黨完全有能力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功,認識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 能力目標 分析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 知識目標 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了解撥亂反正加強了民主法制建設重點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難點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學法 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閱讀法 教法 討論法、自主學習法、情景學習法課前 準備 1、學生課前做好預習,通讀本課內容,找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和意義?2、老師根據課程標準,設計問題,并制作課件。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導入新課 回眸歷史: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0世紀中國復興之路歷經艱辛與坎坷,三位世紀偉人先后為了實現“救國之夢”“建國之夢”“強國之夢”進行了不懈的探索,改變了中國前進的方向。 請回答:三位世紀偉人分別是誰?“救國之夢” 、“建國之夢”、“強國之夢”分別是指什么事件?孫中山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毛澤東 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結束了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 鄧小平 第三次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行改革開放,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二、學習新課 春的序曲---會議的背景 出示《北京街頭的談話》,學生分角色朗讀。 根據談話內容,回答問題:(1)、文革結束后人們有哪些要求?(2)、這些要求的實現受到了什么方針的阻礙? 師問:你能說出“兩個凡是”的內容嗎?針對兩個凡是,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的討論,你支持哪一種觀點?說一說理由。 3.師強調:“兩個凡是”方針過分崇拜毛澤東,按本本主義、教條主義辦事必然會引發社會問題。“兩個凡是”方針 的實質上是“左”傾錯誤的繼續。為此圍繞著真理標準問題展開了全國性的大討論,歷時兩年之久,最終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不是毛澤東個人所作的決策和指示。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春的樂章---會議的內容、影響 1.播放視頻,找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時間、內容? 2.出示四個問題:問題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兩個凡是”) 問題二: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階級斗爭,一抓就靈! 以階級斗爭為綱 問題三:“文革”十年動亂只是國民收入就損失人民幣5000億元。1977年全國農村的貧困人口超過2億,中國經濟與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 《<文化大革命>簡史》(國民經濟損失巨大) 問題四:毛主席熱愛我熱愛,毛主席支持我支持,毛主席指示我照辦,毛主席揮手我前進!(盲目個人崇拜) 回答:會議是如何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的?(提示從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思想路線) 引導學生思考:這次會議召開有什么意義? (1)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2)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3)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師問:“新”在何處?將經濟建設同我國國情相結合,開辟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分組討論:歷史學家胡繩認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中共黨史上的地位類似于遵義會議。” 為什么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遵義會議都是中共黨史上的轉折?(提示從會議背景、內容、領導核心的形成及影響對比分析) 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的錯誤指導思想。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挽救黨、紅軍、革命,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糾正了文革期間“左”的思想錯誤。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 春的收獲---撥亂反正 師: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在全國全面展開。 1.據不完全統計:從1979年到1982年,經中共中央批準,平反重大的冤假錯案有30多件。全國共平反糾正了約300萬名干部的冤假錯案,數以千萬計受到株連的干部和群眾得到解脫。 2.問:文革中許多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被打成反革命,遭到迫害,我們黨的歷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什么? 3.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撤銷“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恢復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名譽,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4.相關鏈接:1977年 7月,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作出《關于恢復鄧小平職務的決定》,恢復了鄧小平在1976年被撤銷的全部職務。黨在干部問題上的撥亂反正,為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準備了骨干力量。 5.你怎樣看待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充分體現了新的領導集體的民主意識,也充分調動了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現代會建設的積極性。這是深的人心的舉動,徹底解除了文革強加給廣大干部、群眾的枷鎖。使他們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地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會建設中去。 6.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標志著中共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 7.知識拓展:“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鄧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復,1977年冬天進行了高考制度恢復后的第一次考試。高考制度的恢復,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撥亂反正,為大批知識青年敞開了大學之門,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 三.本課小結: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 。我懂得了 。布置 作業 必做題 選做題 板書設 計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思想解放運動↓十一屆三中全會------ 時間、地點、 內容、意義 ↓撥亂反正 教學反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部編版 八年級下新知導入回眸歷史: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0世紀中國復興之路歷經艱辛與坎坷,三位世紀偉人先后為了實現“救國之夢”“建國之夢”“強國之夢”進行了不懈的探索,改變了中國前進的方向。請回答:三位世紀偉人分別是誰?“救國之夢” 、“建國之夢”、“強國之夢”分別是指什么事件?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結束了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第三次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行改革開放,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新知講解《北京街頭的談話》 1976年冬天的北京街頭,張三和李四在交談……根據談話內容,回答問題:1、文革結束后人們有哪些要求?2、這些要求的實現受到了什么方針的阻礙?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仍是:階級斗爭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兩 個 凡 是”“兩 個 凡 是”你支持哪一種觀點?說一說理由。實質:“左”傾錯誤的繼續 “四人幫”加在人們身上的精神枷鎖還遠沒有完全解脫。對“四人幫”設置的禁區,要敢于去觸碰,敢于去弄清是非。找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時間、內容?問題三: “文革”十年動亂只是國民收入就損失人民幣5000億元。1977年全國農村的貧困人口超過2億,中國經濟與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 《<文化大革命>簡史》問題二: 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階級斗爭,一抓就靈!問題四: 毛主席熱愛我熱愛,毛主席支持我支持,毛主席指示我照辦,毛主席揮手我前進!問題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兩個凡是” 以階級斗爭為綱 國民經濟損失巨大盲目 個人崇拜 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兩個凡是”以階級斗爭為綱國民經濟損失巨大盲目個人崇拜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新”在何處?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歷史意義 ? ? ? 思想糾錯領導核心歷史地位徹底糾正了文革期間“左”的思想錯誤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糾正了博古等人的錯誤指導思想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挽救黨、紅軍、革命,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歷史學家胡繩認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中共黨史上的地位類似于遵義會議。”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在全國全面展開。1、平反冤假錯案 據不完全統計:從1979年到1982年,經中共中央批準,平反重大的冤假錯案有30多件。全國共平反糾正了約300萬名干部的冤假錯案,數以千萬計受到株連的干部和群眾得到解脫。 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撤銷“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恢復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名譽,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977年 7月,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作出《關于恢復鄧小平職務的決定》,恢復了鄧小平在1976年被撤銷的全部職務。 黨在干部問題上的撥亂反正,為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準備了骨干力量。 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詢問鄧小平:“中國今后如何避免類似‘文化大革命’那樣的悲劇?” 鄧小平回答:“只有認真建立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從制度上解決問題。”標志著中共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2、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鄧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復,1977年冬天進行了高考制度恢復后的第一次考試。 高考制度的恢復,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撥亂反正,為大批知識青年敞開了大學之門,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知識拓展 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課堂練習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有人贊譽他是“東風第一枝”。這是因為這篇文章是針對當時哪一錯誤傾向而撰寫的( ) A.“浮夸風”現象 B.“共產風”現象 C.階級斗爭為綱 D.“兩個凡是”的方針D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假如請你為鄧小平同志擬一份發言提綱,下列所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 B.階級斗爭要常抓不懈 C.將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建設上來 D.實行改革開放B3、它是一個光輝的起點,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嚴重的挫折中重新奮起,帶領中國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始了新的偉大革命,“社會主義中國將在這場新的革命中進步,告別貧窮和落后,走向繁榮和進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里所說的“它”是指( ) A.遵義會議 B.新中國成立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C4、中華民族在近百年艱苦卓越的偉大復興中,關鍵是“中國新生”和“偉大轉折”實現了國家的獨立和富強。 “中國新生”和“偉大轉折”分別指( ) 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抗戰的勝利 B.新中國誕生、十一屆三中全會 C.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新中國誕生 D.共產黨的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B5.一把歷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80多年奮斗歷程。下列年代尺中與1978年相對應的方框內應該填寫 .(偉大轉折、艱辛探索)偉大轉折偉大轉折 “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兩個凡是” 方針討論:我們應當用怎樣的態度面對錯誤?拓展提高“兩個凡是”引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思想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12 北京)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工作中心轉移保障撥亂反正課堂總結春天的故事一直在繼續……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十一屆三中全會.mp4 第7課 偉大的歷史 轉折 教學設計.doc 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精品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