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結合生活實際平行四邊形,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對應的數學思想。(二)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操作和自主探究的過程,充分感受平行四邊形的本質特征。(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積極探索的精神,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及其特征。 教學難點:畫平行四邊形的高,明白底和高的對應關系。 教法:通過教師引導、啟發,引導學生理解和總結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及特征。 學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結合的方法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平行四邊形的特性。教具準備:課件、直尺、三角板、平行四邊形紙片、圖畫紙。教學過程:一、出示要求,目標引路。1、出示學習要求。2、我們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四邊形, 課件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問:這是什么圖形?它們有什么特征? (我們先回憶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師把一個長方形通過捏住對角向反向拉成平行四邊形,談話:仔細看,現在圍成的還是長方形嗎?是正方形嗎?那它叫什么圖形呢?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這樣的圖形叫平行四邊形。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到的平行四邊形,從圖中你看到了哪里有平行四邊形?(出示課件,學生回答)2、觀察猜想,合作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點。①師:我們把剛才找到的平行四邊形放在一起來觀察一下,誰能說說他們有哪些共同特點?預設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兩組對角分別相等。②小組合作驗證:平行四邊形是否具有這樣的特征呢?你們可以兩人一組研究研究。學生小組合作,利用三角板、直尺這些學具研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③小組回報交流:量一量: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對角分別相等。畫一畫:分別在對邊之間畫垂線段,經過測量發現垂線段間的長度都一樣,再通過平移說明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3、總結概括平行四邊形的意義。①剛才大家動手操作,量一量,畫一畫驗證了平行四邊形的特點。誰能說明什么是平行四邊形?師:先四人一組互相說一說,推薦一個你們組認為說得最好的同學說給大家一聽就明白是平行四邊形。②小結板書: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③鞏固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師:下面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4、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1)每人拿出準備的一張平行四邊形的圖片,量出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師:你能量出平行四邊形兩條紅線之間的距離嗎?應該怎么量?把你量的線段畫出來。(2)學生嘗試后交流。(3)師引導總結: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像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4)平行四邊形高的畫法:步驟1:先找一個點(頂點)2:再找一條線(對邊)3、對準點和線 4、畫上一條垂線(虛線)5、寫清底和高注意:畫高時一定要用鉛筆、虛線畫,并標出直角記號,相應的底和高。想一想:還有別的畫法嗎?議一議:平行四邊形有幾條高?5、認識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1)教師演示:用四根吸管串成一個長方形,然后用兩手捏住長方形的兩個對角,向反方向拉,引導學生觀察兩組對邊有什么變化?拉成了什么圖形?什么沒有變?什么變了? (2)學生自己拿出吸管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后匯報。 (3)一起歸納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根據剛才的實驗、測量,引導學生概括出: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具有不穩定性。周長沒有變,但是面積變小了。(板書:易變形,不穩定性)(4)舉例說明:(5)平行四邊形的這種不穩定性在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你能舉出幾個實際例子嗎?(放縮尺通過平行四邊形的伸縮檢驗產品是否合格。汽車的保護網通過平行四邊形的伸縮起到緩沖的作用)三、歸納總結,拓展延伸。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匯報。老師用課件展示。(學習什么是平行四邊形以及它的特征: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具有不穩定性,還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5、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及特性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具有易變形(不穩定性)平行四邊形的認識徐家井小學 黃艷軍都是由四條邊組成,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復習導入:這是什么圖形,它們有什么特征?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征?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捏住一組對角用力相反方向拉,看看變成了什么圖形? 平行四邊形 感受生活中“平行四邊形”的存在仔細觀察,大膽猜想提問:從圖中你能發現平行四邊形嗎?142312586791011142312586791011小結: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并且相等。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1=∠3,∠2=∠4。1234通過平移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兩組對角分別相等平行四邊形高的畫法1.先找一個點(頂點)2.再找一條線(對邊)3.對準點和線5.寫清底和高步驟:4.畫上一條垂線(虛線)底高畫高時一定要用鉛筆、虛線畫,并標出直角記號、相應的高和底。高底高底想一想:你還有別的畫法嗎?ABCD底高議一議:平行四邊形有幾條高?同一組對邊,有無數條高判斷下面的紅色線段是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嗎?是的話,哪條是底,哪條是高? (1) (2) (3) (4) (5) (6) (7)底 高 底 高 高2 高 1 底1 底 2 ××××動一動,想一想。我發現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具有不穩定性。周長沒有改變,但是面積變小了。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放縮尺通過平行四邊形的伸縮檢驗產品是否合格 保護網通過平行四邊形的伸縮起到緩沖作用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具有不穩定性 。長方形和正方形是 特殊的平行四邊形謝 謝 觀 看!再 見!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上冊64頁-66頁課型 新授教學對象 小學四年級學生教學時間 40分鐘教學總思路 結合生活實際平行四邊形,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對應的數學思想。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結合生活實際平行四邊形,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對應的數學思想。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操作和自主探究的過程,充分感受平行四邊形的本質特征。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積極探索的精神,感受數學的價值。教學步驟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PPT播放及教學時長 設計意圖 教學環節1: 復習導入新課 學生看圖回答問題。 P1-5 10min 復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環節2: 引導學生畫一畫、量一量 畫一畫、量一量 P11-34min 通過畫一畫、量一量,探討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和特征 教學環節3: 歸納總結 一起總結 P 35-40min 總結什么是平行四邊形以及它的特征備注:若公開課文件中包含教案,可省略教學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三處說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課件(17張PPT).pptx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教學設計.doc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設計思路說明.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