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19】中考科學3+2一輪復習 第七講 聲現象(原卷+解析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19】中考科學3+2一輪復習 第七講 聲現象(原卷+解析卷)

資源簡介

第七講:聲現象

?知道什么是聲音及其聲音的傳播條件。
?知道聲音的三要素、耳傳導的相關知識。
?知道回聲產生的原因,懂得聲音、回聲的相關利用。
?知道什么是噪聲,并了解怎么減小噪聲的危害。
?知道超聲波和次聲波的相關知識。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正在振動的物體叫聲源;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是聲音繼續傳播。
2.聲音的傳播需要 介質 ,傳播聲音的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和 氣體 ,但 真空 不能傳聲。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聲音不會馬上 消失 。2·1·c·n·j·y
3.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叫 聲波 。聲波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
注意:有聲音一定有聲源在振動,有聲源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人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 回聲 ,想要產生回音,原生和回聲必須最少相差0.1s。
二、聲音的特性 ?                        
5.聲音的特性有音調、響度和音色三個方面。
音調是指聲音的 高低 。音調高低是由聲源振動的 頻率 決定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來源:21·世紀·教育·網】
6.響度是指聲音的 大小 。響度與聲源振動的 振幅 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與距聲源的遠近有關,距聲源越 近 ,響度越大。2-1-c-n-j-y
7.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 特征 ,它與聲源的材料、結構有關。不同物體發出聲音的音調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來源:21cnj*y.co*m】
8.人的聽覺所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在20 Hz到20000 Hz之間。高于20000Hz叫 超聲波 ,低于20Hz叫 次聲波 。
三、聲速 ?                        
9.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叫 聲速 ,聲速大小跟 介質 有關。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較快,氣體中最慢。在15 ℃時,空氣中的聲速是 340 m/s。
四、超聲波與次聲波 ?                        
10.人耳能聽到的聲音在20Hz~20000Hz之間,高于20000Hz叫 超聲波 ,低于20Hz叫 次聲波 。
11.動物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 次聲波 交流;蝙蝠、海豚能發出 超聲波 ;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都要產生 次聲波 等。
五、聲的利用 ?                        
12.聲音能夠傳遞 信息 。人們說話進行交流,醫生用聽診器查病,敲擊鐵軌判斷故障等,都是聲音傳遞信息的例子。
13.聲音可以傳遞 能量 。飛機起飛時,旁邊建筑物玻璃被振響、爆炸聲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超聲波碎石機振碎人體內結石等現象,都說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伴隨著能量傳播。
六、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                        
14.廣義上講,凡是影響我們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以及對人們活動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叫 噪聲 ,從物理上講凡是不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都是噪聲。
15.噪聲的控制主要從 聲源處 、 傳播過程中 和 人耳處 三方面加以控制。

考點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正在振動的物體叫聲源;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傳播聲音的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但真空不能傳聲。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聲音不會馬上消失 。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叫聲波 。聲波的傳播也伴隨著能量的傳播。
【典例】(2018秋?開福區期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如圖),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  )
A.小球的作用是將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B.此實驗為了探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C.實驗中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D.若將此實驗放到月球上做,只會觀察到小球被多次彈開而聽不到聲音
【分析】(1)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2)聲音的傳播靠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解答】解:A、此實驗中,小球的彈開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小球的作用是將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故A的說法正確;
B、此實驗為了探究聲音的產生;故B的說法錯誤;
C、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故C的說法正確;
D、此實驗放到月球上做,音叉會振動,故會觀察到小球被多次彈開;由于真空不能傳聲,故聽不到聲音;故D的說法正確;
故選:B。
考點二:聲音的特性
聲音的特性有音調、響度和音色三個方面。音調是指聲音的 高低 。音調高低是由聲源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 。響度與聲源振動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與距聲源的遠近有關,距聲源越 近,響度越大。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征 ,它與聲源的材料、結構有關。不同物體發出聲音的音調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人的聽覺所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在20 Hz到20000Hz之間。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 ,低于20Hz叫次聲波。
【典例】(2018春?蕭山區月考)如圖所示,琴師在使用前會對二胡進行調音,以下對調音時采用的做法中解釋正確的是(  )
A.琴筒旋轉琴軸,使弦拉得緊一些,是為了改變音色
B.琴筒有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
C.將琴枕上移一些,是為了改變音色
D.換一根更細一些的琴弦,是為了改變響度
【分析】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解答】解:
A、旋轉琴軸,使弦拉得緊一些,弦的振動頻率變大,音調變高,故A錯誤;
B、琴筒是擦弦后振動發音的共鳴體,琴筒起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故B正確;
C、將琴枕上移一些,弦的振動頻率改變,音調改變,不是為了改變音色,故C錯誤;
D、換一根再細一些的琴弦,弦的振動頻率變大,音調變高,不是為了改變響度,故D錯誤。
故選:B。
考點三:聲速
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叫聲速,聲速大小跟介質有關。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較快,氣體中最慢。在15 ℃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典例】(2018秋?蕭山區區期中)已知聲音在鐵、水、空氣中傳播速度為5200米每秒、1500米每秒、340米每秒,人耳能分辨前后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大于0.1秒。有一段長18米的鐵管裝滿水。將你的耳朵貼在裝滿水的鐵管一端,請人在另一端敲擊一下,你能聽到的敲擊聲的次數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分析】人耳能分辨出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要大于0.1s,分別算出聲音在三種不同的介質中走18m所用的時間,再比較三次時間相差是否大于0.1s,即可判斷出人聽到幾次聲音。
【解答】解:
聲音在鐵、水、空氣中傳播18m所用的時間分別為:
t1==≈0.003s;
t2==≈0.012s;
t3==≈0.053s;
由三次時間比較可以看出,相差不到0.1s,所以人耳是分辨不出來的,只能聽到混在一起的一次聲音。
故選:A。
考點四:超聲波與次聲波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在20Hz~20000Hz之間,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 ,低于20Hz叫次聲波。動物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蝙蝠、海豚能發出超聲波;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等。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典例】(2017春?蕭山區校級期中)在人覺得非常安靜的時候,狗卻突然豎起耳朵,并且狂叫起來,這是因為(  )
A.狗沒事鬧著玩
B.狗聽見了人聽不到的聲音
C.狗的聽覺頻率范圍比人小,狗緊張過度
D.狗的聽覺器官與人不同,時常出毛病
【分析】人的聽覺范圍在20~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超聲波,無論次聲波和超聲波,人耳都聽不見,而有些動物的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的廣。
【解答】解:因為頻率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聲音人耳聽不到,而狗的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的廣,能聽到超聲波和次聲波。所以夜深人靜,在人覺得非常安靜的時候,狗卻聽到了人聽不到的聲音,豎起了耳朵狂叫。
故選:B。
考點五:聲的利用
聲音能夠傳遞信息。人們說話進行交流,醫生用聽診器查病,敲擊鐵軌判斷故障等,都是聲音傳遞信息的例子。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起飛時,旁邊建筑物玻璃被振響、爆炸聲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超聲波碎石機振碎人體內結石等現象,都說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伴隨著能量傳播。
【典例】(2018秋?姑蘇區期中)一艘科考船對某海域的海底形狀利用聲吶系統進行了測繪。具體方法是:在經過該海域水平面等間距的A、B、C、D、E五個位置時,向海底定向發射超聲波,測得回收信號的時間分別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據時間,求出海底與海平面的距離,就可以繪出海底的大致形狀,則該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狀如圖中的(  )
A. B.
C. D.
【分析】回聲定位是根據回聲到來的時間和方位,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根據s=vt計算距離。
【解答】解:根據v=變形s=vt可知;速度一定時,時間越長通過的路程越遠,因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考點六: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廣義上講,凡是影響我們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以及對人們活動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叫 噪聲。噪聲的控制主要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和聲音接收三方面加以控制。
【典例】(2018春?杭州月考)關于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大聲喧嘩是產生噪聲的原因之一
B.聲音弱到一定程度,人就聽不見了,叫次聲波
C.超聲波一般人聽不到,原因是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超過 340 m/s
D.超聲波聲音太強,所以人聽不見
【分析】(1)凡是影響人們工作學習和休息的聲音,都是噪聲。
(2)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
(3)超聲波和次聲波都是人耳聽不到的。
【解答】解:A、大聲喧嘩會影響人們工作、學習和休息,是產生噪聲的原因之一,故A正確;
B、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聲音的強弱是指響度,響度與振幅有關,次聲波與響度沒有關系,故B錯誤;
CD、超聲波是因為聲音的頻率高于20000Hz,超出人的聽覺范圍人才聽不到,故CD錯誤;
故選:A。

易錯點1:聲音的傳播不同于電磁波,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的傳播介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和固體
例一:(2017秋?鹿泉區期末)如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鬧鐘的聲音會逐漸變小,直至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  )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聲音必須通過介質才能傳播
C.聲音在玻璃罩中發生了反射 D.聲波在傳播過程中能量逐漸減少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聲音需要介質進行傳播,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糾錯】解: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鬧鐘和罩的底座之間墊上柔軟的泡沫塑料,這樣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當把空氣全部抽空后聽不到聲音,說明在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聲音必須通過介質才能傳播;
故選:B。
【易錯點】注意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易錯點2:聲音的辨識靠音色
例二:(2017春?濱江區校級期中)如圖是聲音的波形圖(從左往右:音叉、鋼琴、長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波形圖可以將聲音的三要素都描述出來
B.三者的音調是一樣的
C.相鄰波峰間的距離就是頻率
D.三者的音色是不一樣的
【分析】(1)頻率是1s物體振動的次數,相同時間內振動越快,頻率越大。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2)振幅是物體振動時偏離原位置的大小,偏離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跟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音色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由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
【糾錯】解:(1)聲音的三要素是音調、響度和音色,因此波形圖可以將聲音的三要素都描述出來,故A正確;
(2)如圖可知,三幅圖中音叉、鋼琴、長笛振動的快慢相同,三者的頻率相同,因此音調相同;偏離原位置相同,因此響度相同;三者的材料不同,音色不同,故BD正確。
(3)頻率是1s物體振動的次數,相鄰波峰間的距離等于波長,故C錯誤。
故選:C。
【易錯點】通過物體振動的波形圖,判斷物體振動頻率的大小,判斷物體的振幅,從而判斷音調和響度。2019/1/7 22:29:10;用戶:薛老師;郵箱:xue;學號:

一.選擇題(共5小題)
1.(2018?濱州)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說話音調放低些
B.人們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發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響度不同
C.“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超聲波能夠粉碎體內“結石”是因為聲波具有能量
2.(2017?郴州)噪聲已成為現代城市環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減弱噪聲的是(  )
A.在道路兩旁、建筑物周圍植樹
B.給摩托車、汽車的排氣管安裝消聲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兩旁安裝噪聲監測儀
D.紡織工人在車間工作時戴上耳罩
3.(2017?菏澤)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比在水中傳播的快
B.聲音和光在空氣中傳播時,聲音傳播的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樂音
D.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4.(2017?自貢)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B.聲音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聲源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D.音調越高,說明聲源振動的幅度越大
5.(2016?陜西)圖示為我國民族吹管樂器﹣﹣嗩吶,用它吹奏名曲《百鳥朝鳳》時,模仿的多種鳥兒叫聲悅耳動聽,讓人仿佛置身于百鳥爭鳴的森林之中,關于嗩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
B.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調
C.嗩吶前端的喇叭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色
D.嗩吶模仿的鳥兒叫聲令人愉悅,是樂音
二.填空題(共5小題)
6.(2017?義烏市)如圖為某款身高體重測量儀。測量儀頂部向下發射傳播速度為v的超聲波,超聲波經反射后返回,被測量儀接收。測量儀記錄發射和接受的時間間隔;質量為M0的測重臺置于壓力傳感器上,傳感器輸出電壓與其所受的壓力成正比。當測重臺沒有站人時,測量儀記錄的時間間隔為t0,輸出電壓為U0,某人站上測重臺,測量儀記錄的時間間隔為t,輸出電壓為U,則他的身高為   ,質量為   。
7.(2016?天水)中國好聲音第三季亞軍帕爾哈提彈奏吉他時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琴聲是通過   傳播到現場觀眾耳中的,觀眾在聽音樂時都要把手機關機或把鈴聲調成振動,目的是為了在  (選填“聲源處”、“傳播過程中”或“人耳處”)減弱噪聲。
8.(2016?哈爾濱)如圖所示,“曾侯乙編鐘”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編鐘,用鐘錘敲擊編鐘,編鐘會因   而發出聲音,輕敲或重敲編鐘同一位置所發出聲音的   不同(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9.(2016?揚州)晚上小明家樓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優美的琴聲是由琴弦的   產生的。琴聲影響了小明的學習,他關上窗戶,這是在   控制噪聲。

一.選擇題(共9小題)
1.(2018?綿陽二模)下列說法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小明說,可以用超聲波測量地球和月亮的距離
B.小紅說,可以用超聲波測量海面到海底的距離
C.小李說,有些小動物可以預感地震是聽到了產生的超聲波
D.小陳說,在相同溫度和介質的情況下,超聲波的傳播速度要快于次聲波的傳播速度
2.(2018?番禺區一模)如圖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聲音先后輸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顯示的波形圖。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和乙聲音的音調相同 B.甲和丙聲音的響度相同
C.丙聲音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聲音的音色相同
3.(2018?突泉縣二模)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聲傳遞信息的是(  )
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
B.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
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
D.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
4.(2018?臨沂模擬)小華在鋼水管的一頭敲一下,小珍在另一頭卻聽到三下聲音,這三下聲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質傳播的(  )
A.鋼、空氣、水 B.鋼、水、空氣 C.水、空氣、鋼 D.空氣、水、鋼
5.(2018?隨州模擬)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為聲音向我們傳遞著很多信息。一位有經驗的鍋爐工發現,向瓶里灌開水,開始時,水的落差大,撞擊力大,瓶里空氣多,發出大聲的并且低沉的“咚、咚”聲,水將滿時情況相反,發出小聲的并且尖細的“吱、吱”聲,則該工人判斷灌水多少的依據是(  )
A.音色和音調 B.音色 C.響度 D.響度和音調
6.(2016?武漢模擬)如圖所示,用硬紙片把收音機的一個喇叭糊起來,做成一個“舞臺”,當你打開收音機時臺上一個小人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關于這個現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聽到的聲音是由廣播電臺發出,靠電磁波傳來的
B.紙小人跳舞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C.音樂聲越大,小人舞動的越劇烈,說明物體的音調越高,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D.關掉聲音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7.(2016?黃岡模擬)下列措施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
A.高架道路兩旁安置透明板墻 B.將高音喇叭音量調小
C.教室內安裝噪聲監測裝置 D.居民小區內多種植花草樹木
8.(2016?奉賢區二模)影響聲音傳播速度的是(  )
A.傳播聲音的物質 B.聲音的音調
C.聲音的音色 D.聲音的響度
9.(2018?深圳模擬)如圖是“探究影響音調高低因素”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來改變鋼尺振動的頻率
B.多次實驗中,保持鋼尺振動的振幅相同,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C.鋼尺伸出桌面越長,振動越快
D.物體振動的快、頻率高,發出的聲音音調高
二.填空題(共1小題)
10.(2018?澄海區模擬)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   。如圖是工人師傅用一把螺絲刀探聽電動機內部運轉是否正常的做法,該現象說明   可以傳聲;通過聽到的聲音可以判斷電動機內部運轉是否正常,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填“能量”或“信息”)。
第七講:聲現象

?知道什么是聲音及其聲音的傳播條件。
?知道聲音的三要素、耳傳導的相關知識。
?知道回聲產生的原因,懂得聲音、回聲的相關利用。
?知道什么是噪聲,并了解怎么減小噪聲的危害。
?知道超聲波和次聲波的相關知識。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正在振動的物體叫聲源;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是聲音繼續傳播。
2.聲音的傳播需要 介質 ,傳播聲音的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和 氣體 ,但 真空 不能傳聲。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聲音不會馬上 消失 。2·1·c·n·j·y
3.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叫 聲波 。聲波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
注意:有聲音一定有聲源在振動,有聲源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人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 回聲 ,想要產生回音,原生和回聲必須最少相差0.1s。
二、聲音的特性 ?                        
5.聲音的特性有音調、響度和音色三個方面。
音調是指聲音的 高低 。音調高低是由聲源振動的 頻率 決定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來源:21·世紀·教育·網】
6.響度是指聲音的 大小 。響度與聲源振動的 振幅 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與距聲源的遠近有關,距聲源越 近 ,響度越大。2-1-c-n-j-y
7.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 特征 ,它與聲源的材料、結構有關。不同物體發出聲音的音調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來源:21cnj*y.co*m】
8.人的聽覺所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在20 Hz到20000 Hz之間。高于20000Hz叫 超聲波 ,低于20Hz叫 次聲波 。
三、聲速 ?                        
9.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叫 聲速 ,聲速大小跟 介質 有關。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較快,氣體中最慢。在15 ℃時,空氣中的聲速是 340 m/s。
四、超聲波與次聲波 ?                        
10.人耳能聽到的聲音在20Hz~20000Hz之間,高于20000Hz叫 超聲波 ,低于20Hz叫 次聲波 。
11.動物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 次聲波 交流;蝙蝠、海豚能發出 超聲波 ;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都要產生 次聲波 等。
五、聲的利用 ?                        
12.聲音能夠傳遞 信息 。人們說話進行交流,醫生用聽診器查病,敲擊鐵軌判斷故障等,都是聲音傳遞信息的例子。
13.聲音可以傳遞 能量 。飛機起飛時,旁邊建筑物玻璃被振響、爆炸聲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超聲波碎石機振碎人體內結石等現象,都說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伴隨著能量傳播。
六、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                        
14.廣義上講,凡是影響我們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以及對人們活動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叫 噪聲 ,從物理上講凡是不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都是噪聲。
15.噪聲的控制主要從 聲源處 、 傳播過程中 和 人耳處 三方面加以控制。

考點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正在振動的物體叫聲源;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傳播聲音的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但真空不能傳聲。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聲音不會馬上消失 。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叫聲波 。聲波的傳播也伴隨著能量的傳播。
【典例】(2018秋?開福區期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如圖),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  )
A.小球的作用是將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B.此實驗為了探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C.實驗中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D.若將此實驗放到月球上做,只會觀察到小球被多次彈開而聽不到聲音
【分析】(1)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2)聲音的傳播靠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解答】解:A、此實驗中,小球的彈開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小球的作用是將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故A的說法正確;
B、此實驗為了探究聲音的產生;故B的說法錯誤;
C、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故C的說法正確;
D、此實驗放到月球上做,音叉會振動,故會觀察到小球被多次彈開;由于真空不能傳聲,故聽不到聲音;故D的說法正確;
故選:B。
考點二:聲音的特性
聲音的特性有音調、響度和音色三個方面。音調是指聲音的 高低 。音調高低是由聲源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 。響度與聲源振動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與距聲源的遠近有關,距聲源越 近,響度越大。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征 ,它與聲源的材料、結構有關。不同物體發出聲音的音調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人的聽覺所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在20 Hz到20000Hz之間。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 ,低于20Hz叫次聲波。
【典例】(2018春?蕭山區月考)如圖所示,琴師在使用前會對二胡進行調音,以下對調音時采用的做法中解釋正確的是(  )
A.琴筒旋轉琴軸,使弦拉得緊一些,是為了改變音色
B.琴筒有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
C.將琴枕上移一些,是為了改變音色
D.換一根更細一些的琴弦,是為了改變響度
【分析】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解答】解:
A、旋轉琴軸,使弦拉得緊一些,弦的振動頻率變大,音調變高,故A錯誤;
B、琴筒是擦弦后振動發音的共鳴體,琴筒起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故B正確;
C、將琴枕上移一些,弦的振動頻率改變,音調改變,不是為了改變音色,故C錯誤;
D、換一根再細一些的琴弦,弦的振動頻率變大,音調變高,不是為了改變響度,故D錯誤。
故選:B。
考點三:聲速
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叫聲速,聲速大小跟介質有關。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較快,氣體中最慢。在15 ℃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典例】(2018秋?蕭山區區期中)已知聲音在鐵、水、空氣中傳播速度為5200米每秒、1500米每秒、340米每秒,人耳能分辨前后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大于0.1秒。有一段長18米的鐵管裝滿水。將你的耳朵貼在裝滿水的鐵管一端,請人在另一端敲擊一下,你能聽到的敲擊聲的次數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分析】人耳能分辨出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要大于0.1s,分別算出聲音在三種不同的介質中走18m所用的時間,再比較三次時間相差是否大于0.1s,即可判斷出人聽到幾次聲音。
【解答】解:
聲音在鐵、水、空氣中傳播18m所用的時間分別為:
t1==≈0.003s;
t2==≈0.012s;
t3==≈0.053s;
由三次時間比較可以看出,相差不到0.1s,所以人耳是分辨不出來的,只能聽到混在一起的一次聲音。
故選:A。
考點四:超聲波與次聲波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在20Hz~20000Hz之間,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 ,低于20Hz叫次聲波。動物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蝙蝠、海豚能發出超聲波;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等。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典例】(2017春?蕭山區校級期中)在人覺得非常安靜的時候,狗卻突然豎起耳朵,并且狂叫起來,這是因為(  )
A.狗沒事鬧著玩
B.狗聽見了人聽不到的聲音
C.狗的聽覺頻率范圍比人小,狗緊張過度
D.狗的聽覺器官與人不同,時常出毛病
【分析】人的聽覺范圍在20~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超聲波,無論次聲波和超聲波,人耳都聽不見,而有些動物的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的廣。
【解答】解:因為頻率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聲音人耳聽不到,而狗的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的廣,能聽到超聲波和次聲波。所以夜深人靜,在人覺得非常安靜的時候,狗卻聽到了人聽不到的聲音,豎起了耳朵狂叫。
故選:B。
考點五:聲的利用
聲音能夠傳遞信息。人們說話進行交流,醫生用聽診器查病,敲擊鐵軌判斷故障等,都是聲音傳遞信息的例子。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起飛時,旁邊建筑物玻璃被振響、爆炸聲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超聲波碎石機振碎人體內結石等現象,都說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伴隨著能量傳播。
【典例】(2018秋?姑蘇區期中)一艘科考船對某海域的海底形狀利用聲吶系統進行了測繪。具體方法是:在經過該海域水平面等間距的A、B、C、D、E五個位置時,向海底定向發射超聲波,測得回收信號的時間分別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據時間,求出海底與海平面的距離,就可以繪出海底的大致形狀,則該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狀如圖中的(  )
A. B.
C. D.
【分析】回聲定位是根據回聲到來的時間和方位,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根據s=vt計算距離。
【解答】解:根據v=變形s=vt可知;速度一定時,時間越長通過的路程越遠,因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考點六: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廣義上講,凡是影響我們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以及對人們活動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叫 噪聲。噪聲的控制主要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和聲音接收三方面加以控制。
【典例】(2018春?杭州月考)關于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大聲喧嘩是產生噪聲的原因之一
B.聲音弱到一定程度,人就聽不見了,叫次聲波
C.超聲波一般人聽不到,原因是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超過 340 m/s
D.超聲波聲音太強,所以人聽不見
【分析】(1)凡是影響人們工作學習和休息的聲音,都是噪聲。
(2)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
(3)超聲波和次聲波都是人耳聽不到的。
【解答】解:A、大聲喧嘩會影響人們工作、學習和休息,是產生噪聲的原因之一,故A正確;
B、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聲音的強弱是指響度,響度與振幅有關,次聲波與響度沒有關系,故B錯誤;
CD、超聲波是因為聲音的頻率高于20000Hz,超出人的聽覺范圍人才聽不到,故CD錯誤;
故選:A。

易錯點1:聲音的傳播不同于電磁波,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的傳播介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和固體
例一:(2017秋?鹿泉區期末)如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鬧鐘的聲音會逐漸變小,直至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  )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聲音必須通過介質才能傳播
C.聲音在玻璃罩中發生了反射 D.聲波在傳播過程中能量逐漸減少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聲音需要介質進行傳播,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糾錯】解: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鬧鐘和罩的底座之間墊上柔軟的泡沫塑料,這樣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當把空氣全部抽空后聽不到聲音,說明在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聲音必須通過介質才能傳播;
故選:B。
【易錯點】注意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易錯點2:聲音的辨識靠音色
例二:(2017春?濱江區校級期中)如圖是聲音的波形圖(從左往右:音叉、鋼琴、長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波形圖可以將聲音的三要素都描述出來
B.三者的音調是一樣的
C.相鄰波峰間的距離就是頻率
D.三者的音色是不一樣的
【分析】(1)頻率是1s物體振動的次數,相同時間內振動越快,頻率越大。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2)振幅是物體振動時偏離原位置的大小,偏離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跟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音色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由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
【糾錯】解:(1)聲音的三要素是音調、響度和音色,因此波形圖可以將聲音的三要素都描述出來,故A正確;
(2)如圖可知,三幅圖中音叉、鋼琴、長笛振動的快慢相同,三者的頻率相同,因此音調相同;偏離原位置相同,因此響度相同;三者的材料不同,音色不同,故BD正確。
(3)頻率是1s物體振動的次數,相鄰波峰間的距離等于波長,故C錯誤。
故選:C。
【易錯點】通過物體振動的波形圖,判斷物體振動頻率的大小,判斷物體的振幅,從而判斷音調和響度。2019/1/7 22:29:10;用戶:薛老師;郵箱:xue;學號:

一.選擇題(共5小題)
1.(2018?濱州)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說話音調放低些
B.人們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發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響度不同
C.“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超聲波能夠粉碎體內“結石”是因為聲波具有能量
【解答】解:A、“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說話的響度放低些,故A錯誤;
B、不同樂器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演奏同一樂曲時,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發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故B錯誤;
C、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錯誤;
D、外科醫生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了聲音能傳播能量,故D正確。
故選:D。
2.(2017?郴州)噪聲已成為現代城市環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減弱噪聲的是(  )
A.在道路兩旁、建筑物周圍植樹
B.給摩托車、汽車的排氣管安裝消聲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兩旁安裝噪聲監測儀
D.紡織工人在車間工作時戴上耳罩
【解答】解:A、在道路兩旁、建筑物周圍植樹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排氣管上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故B不符合題意;
C、噪聲監測儀只能檢測聲音的大小,不能減弱噪聲,故C符合題意;
D、在紡織車間戴上耳塞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2017?菏澤)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比在水中傳播的快
B.聲音和光在空氣中傳播時,聲音傳播的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樂音
D.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解答】解:
A、一般地,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空氣中傳播的最慢,故A錯誤;
B、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約為340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0×108m/s,由此可知光的傳播速度遠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故B錯誤;
C、喇叭播放的歌曲如果影響了人們的工作、學習和休息,同樣可以成為噪聲,故C錯誤;
D、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故D正確。
故選:D。
4.(2017?自貢)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B.聲音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聲源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D.音調越高,說明聲源振動的幅度越大
【解答】解: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故A敘述正確;
B、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B敘述正確;
C、聲源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故C敘述正確;
D、聲音的強弱叫響度,聲源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故D敘述錯誤。
故選:D。
5.(2016?陜西)圖示為我國民族吹管樂器﹣﹣嗩吶,用它吹奏名曲《百鳥朝鳳》時,模仿的多種鳥兒叫聲悅耳動聽,讓人仿佛置身于百鳥爭鳴的森林之中,關于嗩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
B.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調
C.嗩吶前端的喇叭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色
D.嗩吶模仿的鳥兒叫聲令人愉悅,是樂音
【解答】解: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發聲體的振幅不同,從而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故A正確;
B、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則發聲的空氣柱長度不同,振動頻率不同,因此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調,故B正確;
C、嗩吶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聲音放大,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故C錯誤;
D、嗩吶模仿的鳥兒叫聲令人愉悅,此時對聽到的人來說是樂音,故D正確。
故選:C。
二.填空題(共5小題)
6.(2017?義烏市)如圖為某款身高體重測量儀。測量儀頂部向下發射傳播速度為v的超聲波,超聲波經反射后返回,被測量儀接收。測量儀記錄發射和接受的時間間隔;質量為M0的測重臺置于壓力傳感器上,傳感器輸出電壓與其所受的壓力成正比。當測重臺沒有站人時,測量儀記錄的時間間隔為t0,輸出電壓為U0,某人站上測重臺,測量儀記錄的時間間隔為t,輸出電壓為U,則他的身高為  ,質量為  。
【解答】解:高度:h=v×t0﹣v×t=v(t0﹣t)
輸出電壓與作用在其上的壓力成正比知:U0=KM0g,即:K=,
又U=K(M0+M)g,
將K=代入U=K(M0+M)g,得:U=,整理得:U=U0+,
解得:
M=(U﹣U0)。
故答案為:;
7.(2016?天水)中國好聲音第三季亞軍帕爾哈提彈奏吉他時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音調 ;琴聲是通過 空氣 傳播到現場觀眾耳中的,觀眾在聽音樂時都要把手機關機或把鈴聲調成振動,目的是為了在 聲源處 (選填“聲源處”、“傳播過程中”或“人耳處”)減弱噪聲。
【解答】解:(1)彈奏吉他時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琴弦的振動快慢,即改變聲音的音調。
(2)琴聲和我們的耳朵之間有空氣,琴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耳朵中。
(3)觀眾在聽音樂時都要把手機關機或把鈴聲調成振動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故答案為:音調;空氣;聲源處。
8.(2016?哈爾濱)如圖所示,“曾侯乙編鐘”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編鐘,用鐘錘敲擊編鐘,編鐘會因 振動 而發出聲音,輕敲或重敲編鐘同一位置所發出聲音的 響度 不同(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解答】解:用鐘錘敲擊編鐘時發出的聲音是由于編鐘振動產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編鐘,編鐘振動的幅度不同,產生的響度不同,輕敲,響度小,重敲,響度大。
故答案為:振動;響度。
9.(2016?揚州)晚上小明家樓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優美的琴聲是由琴弦的 振動 產生的。琴聲影響了小明的學習,他關上窗戶,這是在 傳播過程中 控制噪聲。
【解答】解: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優美的琴聲是琴弦的振動產生的;
小明為減小噪聲關上窗戶,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故答案為:振動;傳播過程中。
10.(2016?衡陽)音樂會上,演員正在演奏二胡,二胡發聲是因為琴弦在 振動 ,演奏過程中,演員不斷調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壓位置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音調 。
【解答】解:演員在表演二胡時,用弓拉動琴弦,使琴弦振動發聲;當不斷調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壓位置,琴弦的振動快慢就會不一樣,故發出聲音的音調就會不同。
故答案為:振動,音調。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一.選擇題(共9小題)
1.(2018?綿陽二模)下列說法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小明說,可以用超聲波測量地球和月亮的距離
B.小紅說,可以用超聲波測量海面到海底的距離
C.小李說,有些小動物可以預感地震是聽到了產生的超聲波
D.小陳說,在相同溫度和介質的情況下,超聲波的傳播速度要快于次聲波的傳播速度
【解答】解:
A、真空不能傳聲,所以超聲波不能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故A錯誤;
B、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所以利用超聲波能夠測量海面到海底的距離,故B正確;
C、人類聽不到的某些聲波,對于有些動物而言,可能是“可聽聲”,但地震產生的是次聲波,故C錯誤;
D、在同種介質中,次聲波的傳播速度與超聲波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2.(2018?番禺區一模)如圖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聲音先后輸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顯示的波形圖。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和乙聲音的音調相同
B.甲和丙聲音的響度相同
C.丙聲音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聲音的音色相同
【解答】解:A、從圖中可以看出,相同時間內,甲和乙振動的頻率相同,所以音調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確;
B、甲振幅最小,乙和丙振幅相同,故乙、丙響度相同,故B錯誤;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C錯誤。
D、甲、乙、丙的振動有規律,丁無規律,因此甲、乙、丙為樂音,丁為噪音,甲和丁發聲體的材料不同,故音色不同。故D錯誤。
故選:A。
3.(2018?突泉縣二模)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聲傳遞信息的是(  )
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
B.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
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
D.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
【解答】解: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
B、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B不符合題意;
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
D、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了聲音傳遞能量,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4.(2018?臨沂模擬)小華在鋼水管的一頭敲一下,小珍在另一頭卻聽到三下聲音,這三下聲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質傳播的(  )
A.鋼、空氣、水 B.鋼、水、空氣 C.水、空氣、鋼 D.空氣、水、鋼
【解答】解:在一根較長的裝滿水的鋼管一端敲擊一下,在鋼管的另一端可以聽到3次聲音,
第一次是在通過鋼管傳來的,第二次是通過水傳來的,第三次是通過空氣傳來的;
故選:B。
5.(2018?隨州模擬)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為聲音向我們傳遞著很多信息。一位有經驗的鍋爐工發現,向瓶里灌開水,開始時,水的落差大,撞擊力大,瓶里空氣多,發出大聲的并且低沉的“咚、咚”聲,水將滿時情況相反,發出小聲的并且尖細的“吱、吱”聲,則該工人判斷灌水多少的依據是(  )
A.音色和音調 B.音色 C.響度 D.響度和音調
【解答】解:向瓶里灌開水,聽到聲音是瓶內的空氣柱振動,空氣柱的結構和材料不變,音色不變。
開始時,水的落差大,撞擊力大,瓶里空氣振動幅度大,振幅大,響度大,發出大聲。瓶內的空氣柱質量大,體積大,難振動,頻率低,音調低,聽到低沉的“咚、咚”聲。
水將滿時,水的落差小,撞擊力小,瓶里空氣振動幅度小,振幅小,響度小,發出小聲。瓶內的空氣柱質量小,體積小,易振動,頻率高,音調高,聽到尖細的“吱、吱”聲。
故選:D。
6.(2016?武漢模擬)如圖所示,用硬紙片把收音機的一個喇叭糊起來,做成一個“舞臺”,當你打開收音機時臺上一個小人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關于這個現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聽到的聲音是由廣播電臺發出,靠電磁波傳來的
B.紙小人跳舞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C.音樂聲越大,小人舞動的越劇烈,說明物體的音調越高,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D.關掉聲音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解答】解:A、聽到的聲音是由廣播電臺發出的,這是靠電磁波來傳遞信息,故A正確;
B、喇叭舞臺上小人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這個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B正確;
C、音樂聲越大,喇叭振幅越大,小人舞動的越劇烈,說明了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C錯誤;
D、關掉聲音,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正確。
故選:C。
7.(2016?黃岡模擬)下列措施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
A.高架道路兩旁安置透明板墻
B.將高音喇叭音量調小
C.教室內安裝噪聲監測裝置
D.居民小區內多種植花草樹木
【解答】解:A、高架道路兩旁安置透明板墻,可以有效的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不符合題意;
B、將高音喇叭音量調小,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不符合題意;
C、教室內安裝噪聲監測裝置,只能檢測出聲音的大小,不能減弱噪聲,符合題意;
D、居民小區內多種植花草樹木,可以有效的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2016?奉賢區二模)影響聲音傳播速度的是(  )
A.傳播聲音的物質 B.聲音的音調
C.聲音的音色 D.聲音的響度
【解答】解:(1)響度、音調、音色是聲音的三個特性,它們不能決定聲音的傳播速度;故BCD不合題意。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固體傳聲最快、液體次之,氣體最慢。故A符合題意。
故選:A。
9.(2018?深圳模擬)如圖是“探究影響音調高低因素”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來改變鋼尺振動的頻率
B.多次實驗中,保持鋼尺振動的振幅相同,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C.鋼尺伸出桌面越長,振動越快
D.物體振動的快、頻率高,發出的聲音音調高
【解答】解:A、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質量越大,體積越大,越難振動,振動的越慢;因此通過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來改變鋼尺振動的頻率。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探究音調跟頻率的關系時,需控制其它因素都不變,因此多次實驗中,保持鋼尺振動的振幅相同,運用了控制變量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鋼尺伸出桌面越長,振動越慢,頻率越小。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物體振動的快、頻率高,發出的聲音音調高。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二.填空題(共1小題)
10.(2018?澄海區模擬)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 振動 。如圖是工人師傅用一把螺絲刀探聽電動機內部運轉是否正常的做法,該現象說明 固體 可以傳聲;通過聽到的聲音可以判斷電動機內部運轉是否正常,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信息 (填“能量”或“信息”)。
【解答】解:物體如果不振動,則不會有聲音產生,故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因為固體可以傳播聲音,且傳播聲音的效果好于液體和空氣,故可以通過螺絲刀探聽電動機內部運轉情況是否正常;
通過聽聲音判斷機器運轉情況是利用了聲音能夠傳遞信息的原理;
故答案為:振動,固體,信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东乌| 金平| 大英县| 永仁县| 出国| 绵阳市| 德阳市| 宜宾市| 十堰市| 南溪县| 洮南市| 台东市| 水富县| 合江县| 兰考县| 剑川县| 汾阳市| 淮阳县| 芒康县| 乌审旗| 桐庐县| 三穗县| 承德市| 辉南县| 古田县| 建宁县| 赤壁市| 东山县| 新余市| 忻州市| 碌曲县| 禄丰县| 犍为县| 鄂托克前旗| 新密市| 黎平县| 延庆县| 齐齐哈尔市| 米林县|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