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第一學期八年級上統考期末模擬試卷(一)(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孔子周游列國”,與“諸侯”“列國”的產生相關的制度是(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2.臺州首屆漢字聽寫大會的舉行,培養了我們青少年學生對中華母語的情感。回顧歷史,下列人物對漢字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的是:( )①黃帝 ②隋文帝 ③秦始皇 ④北魏孝文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右圖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是以 (?http:?/??/?www.21cnjy.com?)天主教教皇為首的羅馬教廷的所在地。為這個教皇國的產生奠定基礎的歷史事件是 ( ) A.查理在羅馬接受教皇的加冕 B.簽訂凡爾登條約C.西歐城市行會的組成 D. 丕平獻土4.關于“中世紀”說法正確的是 ( )①從5世紀后期東羅馬帝國滅亡到16世紀 ②主要特點是封建莊園的出現和城市的興起③基督教控制了人們的思想 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標志著西歐封建制度的確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大化改新在經濟方面的主要內容有 ( )①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 ②土地收歸國有 ③國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④參照中國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某同學在預習 《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這一單元時,做了幾張卡片方便記憶。其中一張與史實不符,這張卡片是 ( )A B C D 7.下列關于文化發展中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①關漢卿創作《竇娥冤》 ②米隆的代表作《擲鐵餅者》③司馬遷撰寫《史記》 ④顧愷之創作《洛神賦圖》 A. ②③④①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①④ D.③④②①8.熱播《羋月傳》劇情:羋月在四方館聽到了諸子的辯論,她將贊同簽投給了法家。你覺得以下哪個論點符合羋月當時的選擇 ( )A.反對戰爭 B. 法與時移 C.民貴 君輕 D.做人應該順其自然9.從下列四張學習卡片上,你可以提煉的學習主題是 ( ) A.民族的交流與融合 B.國家的統一與發展C.對外的交往與進步 D.經濟的繁榮與昌盛10..下圖為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某一片斷。圖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別是( )A.蜀 東晉 金 B.東漢 南宋 隋 C.蜀 東晉 隋 D.蜀 西夏 元11.“成功的途徑有成千上萬條,社會為我們鋪路搭橋。”這句話是指( )A.離開社會,個人就無法取得成功 B.個人的成功和社會沒有任何關系C.個人可以在社會中坐享其成 D.個人可以利用社會條件取得成功12.每個人只有在社會中成長,逐漸社會化,才能( ) 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 ②真正實現我們人生的社會價值③真正實現向“社會的我”的轉變④失去與他人交往的機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A.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 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C.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D.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生存和發展14.親社會行為通常是指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包括謙讓、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贈予等,是一種個體幫助或打算幫助其他個體或群體的行為趨向。據此,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①主動關注、了解社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②同情和關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③對處于困境和危難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強憂患意識,優先考慮個人前途命運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5.2017年4月6日中國經濟網消息,日前,TCL宣布加速轉型,業務模式從單獨的賣硬件、賣產品轉型到產品+服務。為加速發力互聯網市場,TCL正式發布了全新的互聯網品牌“雷鳥”,同時聯合阿里、騰訊發起新一輪進攻。這是繼去年TCL發布高端副品牌“創逸”后,對其旗下品牌陣營的又一擴充。這說明( )A.網絡豐富了日常生活 B.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C.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16.我國的網民隊伍龐大,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遵守網絡規則,爭做好網民,是每一個網民的共同責任。下列行為屬于遵守網絡規則的是( )A.制造和傳播謠言 B.泄露他人隱私 C.惡意攻擊他人 D.誠信友好交流17.不同場所、不同領域都有著不同的規則,約束和規范著人們的行為。這說明( )A.規則制約了人們的行為,限制了人們自由B.有規則,人們就享受不到真正的自由C.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 D.身邊規則太多了,我們對規則不必太在意18.近年來,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療矛盾也日益增加,據中國醫療協會的最新調查顯示,2016年全國發生醫療暴力事件42起,共導致65名人員死亡。醫患之間,和則兩利,傷則兩敗。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尊重是最好的“良方”。這是因為( )①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 ②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③尊重能夠減少摩擦,增加信任 ④尊重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對右邊漫畫解讀正確的是( )A.違反規則要受到輿論譴責 B.違反規則要追究刑事責任C.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D.社會秩序明確社會規則的內容20.“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內心肖像的鏡子。”這句話充分說明( )A.講文明、講禮貌只表現在口頭上 B.文明禮貌只表現在行動上C.文明禮貌體現著一個人的內涵和修養D.文明禮貌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2016年4月15日,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國家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要以設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契機,深入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要動員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八年級(3)班的同學們在學習《維護國家利益》時,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下面是兩個同學的發言。請你對他們的觀點進行判斷分析。22、讓我們通過下列探究,增強責任意識,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11分)某初級中學正在舉行學校學生會干部競選大會。8名候選人通過自己的演講,闡述了自己對當選后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及擬采取的措施。他們紛紛表示如果當選,將不負同學們的期望,把學生會建成真正意義上的學生組織,充分發揮學生會的作用,做到為同學分憂,為同學服務。(1)如果當選學生會干部,會付出哪些代價?又會得到哪些回報?(4分)小娟從事志愿服務十幾年來,為盲人阿婆牽線搭橋,為白血病兒童籌集善款、服務智障空巢老人……每年農博會、花博會,她都主動請纓,招募責任感強、有奉獻精神、朝氣蓬勃的青年志愿者組成服務隊深入活動現場。十幾年來,小娟不計個人得失,在志愿服務行動中實踐著“愛的奉獻”。(2)對于小娟的“愛的奉獻”,你是如何評價的?(2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一種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眾尤其是網民的追捧.“微公益”作為公民社會責任感新的體現方式,越來引發大家關注,越來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這支隊伍,集點滴之愛,捐綿薄之力,在新媒體技術搭建的現代化平臺上,匯成溫情脈脈的愛心洪流.(3)據悉,你校打算舉辦一次“微公益在行動”實踐活動,請你談談作為中學生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服務和奉獻社會?(5分)23.比較下面三副地圖,回答問題:(10分)圖一 圖二 圖三(1)判斷圖一是指_______ 帝國,圖二是指______ 帝國,圖三是 帝國。(3分) (2)從這三張圖中,你發現它們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點?(2分) (3)圖一圖二兩帝國分別與什么宗教的產生有關?(2分) (4)三個帝國初期,我國分別處于什么時期(朝代)?(3分)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魯哀公問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宮之中……未嘗知危也。”孔子曰:“……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 —— 《荀子·哀公》材料二:(晁錯對漢文帝說)民貧,則奸邪生。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于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漢書·食貨志》材料三:貞觀二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其對為本。” ——《貞觀政要》(1)材料一體現了孔子的什么治國思想?這一治國思想在古代的社會的地位如何?(3分)(2)針對材料二中的問題,漢文帝為此作出了哪些決策?(2分)(3)材料三唐太宗是如何實踐他的治國思想的?結果如何? (4分)(4)上述材料對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有什么借鑒意義?(2分)25.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清明上河圖》材料二:(南宋臨安城)“自大街及諸坊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無空虛之屋”—宋·昊自牧《夢粱錄》材料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宋書》(1)《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哪個城市的哪方面的繁榮景象?結合材料二歸納這一方面的活動有哪些特點。(4分)(2)材料三這一現象的出現說明了什么?舉兩例加以說明?(4分)(3)結合上述材料,說說兩宋時的都市生活對我們今天建設“充滿生氣的城市”有哪些啟示?(2分)26.近年,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國家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一帶一路”作為國家戰略,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屹立于世界的領導地位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1)我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歷史依據是什么?(2分)(2)為了保證絲綢之路的暢通,西漢政府在軍事、外交、行政管理方面采取一系列的舉措,請你選擇其中兩方面加以說明。(4分)(3)“一帶一路”經過的國家和城市文化差異很大,你覺得我們對待這種文化差異的正確態度是什么?(4分)(4)請從合作的角度談談今天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有什么現實價值?(2分)2018第一學期八年級上統考期末模擬試卷(一)(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B D C C A A B A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A D B C D C A C C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10分)(1)女生的觀點是正確的,男生的觀點是片面的1分(2)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是國家生存和發展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國家安全是關系發展全局、國家命運、人民幸福,是國家的頭等大事。2分(3)筑牢國家安全防線有利于維護國家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眾生活穩定,建設全面小康,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提升國家安全意識,筑牢國家安全防線的鋼鐵長城。2分(4)維護國家安全是國家的責任,國家要高度重視國家安全,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2分(5)維護國家安全不僅靠國家,還需要相關部門加強教育和宣傳,提高公民的國家安全意識。中學生應刻苦學習,掌握報效祖國的本領。維護國家安全,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需要舉全社會之力,凝聚全民力量3分22、(1)①代價: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可能因為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2分)②回報:如良好的自我感覺、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等。(2分)(2)①她履行社會責任不計代價與回報;正因為有像她這樣的人在承擔責任,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溫暖,更加充滿陽光和希望。(2分) (3)①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養成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2分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2分③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需要我們熱愛勞動,愛崗敬業。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1分23.(共10分) (1) 阿拉伯帝國;羅馬帝國;亞歷山大帝國 (3分)(2)都地跨歐亞非三大洲; (2分) (3)圖一:伊斯蘭教;圖二:基督教(2分)(4)唐朝;東漢時期;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時期;東周時期)(3分) 24. (共11分)(1)“仁”,就是愛人,要求統治者關心和愛護百姓。(1分)孔子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影響極大。(2分)(2) 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連續12年免除全部田稅。或(重視發展耕織生產,努力減輕人民負擔)(2分)(3)措施: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2分)結果:農民占有一定土地,賦役負擔減輕,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逐步增強,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2分)(4)我們要借鑒他們的仁政 (?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任政&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思想,做到以民為本。(言之有理即可) (2分)25. (共10分)(1)東京或開封;(1分) 商業(1分)城市居民區、商業區之間界限消除了,市場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間,店鋪集中的地方形成繁華的商業街區。(2分)(2)經濟重心南移 (2分) 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糧倉;水稻躍居糧食產量首位;棉花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江南地區新辟了很多茶園。(答對兩條即可2分)(3)在城市的規劃方面和城市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26.(共12分)(1)古代中國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開辟并創造出繁榮的絲路文明。(2分)(2)軍事:派衛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占領河西走廊;構筑河西長城;自敦煌往西至鹽澤,沿線構筑軍事防御設施外交: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前,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行政管理:先后設置酒泉、張掖、武威和敦煌四郡;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選擇2分,事例2分)(3)正確態度是溝通,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主張平等交流、互相學習。(2分)我們主張各國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多樣性,共同繁榮進步。(2分)(4)有利于加強我國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從而實現共贏或(有利于周邊各國相互促進、共同提高)(2分)朝代:漢朝人物:張騫事件:張騫通西域朝代:北魏人物:孝文帝事件: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朝代:唐朝人物:文成公主事件:唐蕃和親朝代:元朝人物:事件:回族的形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