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第一學期九年級上統考期末模擬試卷(三)(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有人說:“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這是因為辛亥革命( )改變了近代社會性質 B. 結束了專制獨裁統治C. 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 D. 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下列歷史人物與事件搭配不正確的是( )A. 周恩來領導了南昌起義 B. 孫中山組建了國民政府C. 陳獨秀創辦了青年雜志 D. 毛澤東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下列對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共同點敘述正確的是 ( )①都是思想解放運動 ②都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③都對當時社會產生了深刻影響 ④都號召人們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膾炙人口的口號、標語、詩詞等往往有著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顯的時代氣息。下列口號、標語、詩詞等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②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③“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④“外爭國權,內懲國賊”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③①下圖是1927年到1937年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變化圖。下列對圖中A,B兩時期黨員人數變化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①A時期黃埔軍校的創辦為我黨輸送了眾多優秀的軍事人才 ②B時期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給我黨帶來了重大的人員傷亡 ③A時期黨員人數激增主要得益于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 ④B時期黨員人數驟減主要是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和長征帶來的損耗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歷史是基于時空坐標上的人類活動,歷史事件彼此關聯、相互影響,按邏輯關系推導,下列與二戰有關的歷史事件,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①雅爾塔會議召開??②日軍襲珍珠港 ③諾曼底登陸成功?④反法西斯同盟建立A. ①④②③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①②二戰期間發生了許多具有影響力的軍事行動或戰役,下列軍事行動或戰役與其影響不匹配的( )敦刻爾克大撤退——為英法日后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B. 莫斯科保衛戰——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C. 中途島海戰——使日本喪失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太平洋戰爭出現轉機D. 諾曼底登陸——使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打擊了德國的軍事力量1947年8月底,毛澤東無比欣喜地說:“我們總算熬出頭了,二十多年來革命一直處于防御地位,自劉鄧南征以后,我們的革命戰爭才在歷史上第一次轉為戰略反攻!”這是因為此時解放軍已勝利( )A. 粉碎了敵人的全面和重點進攻 B. 把敵人壓制在交通線和大城市C. 實現了挺進中原和反攻的計劃 D. 取得了三大戰略性決戰的勝利1948年底,蔣介石在軍政要員的會議上說:“東北喪失,危及華北,徐、蚌乃首都門戶,此次會戰,事關黨國存亡。”蔣介石提及的“此次會戰”是( )A. 渡江戰役 B. 遼沈戰役 C. 淮海戰役 D. 平津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新中國歷史新紀元。對“新紀元”理解正確的是( )A. 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B. 取得了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反抗侵略的完全勝利C. 結束了近代中國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D. 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讀圖建國后中國農業發展曲線圖,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 A. A→B階段的增長是因為進行了土地改革B. B→C階段的增長是因為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 C→D階段的回落是因為文革期間,農業遭受破壞D. F之后的階段增長是因為完成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現了很多外交熱詞,它們登上歷史舞臺的順序是( )①“小球轉動大球”②“求同存異”③“不結盟”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A. ④③②①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②① D. ③①②④13.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更要看貧困的老鄉,全面脫貧一個都不能少!“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中國共產黨的莊嚴承諾。“全面脫貧一個都不能少”體現了( )A.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B.艱苦奮斗是我們世代相傳的精神C.讓每個人都能實現絕對公平 D.祖國建設碩果豐,全面小康已建成14.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 )的時代精神。A.改革創新 B..愛國奉獻 C..大眾創業 D.民族精神15.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審議時強調,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這是因為( )①推動全面開放能夠解決中國發展面臨的所有問題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歷史抉擇,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③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④改革開放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6. “法律可以強制你贍養父母,但無法讓你真正孝敬父母。”這句話說明( )A. 要依法治國 B. 法律的強制作用名不副實C. 要以德治國 D. 要把法治與德治結合起來17.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下列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認識正確的是( )A.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人民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基本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通過協商能畫出最大的同心圓D.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18. 我們出生后,父母就會到當地的派出所給我們報戶口;十八歲之前,我們會受到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保護;成年后,我們將走上工作崗位,又與勞動法等法律緊密相連;到了一定年齡,我們又將依據相關法律退休。這告訴我們( )①公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②要實行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③公民要增強法律意識,學會依法行政 ④只要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法律就與我們無關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9.民族平等指一切民族的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權利上的平等,各民族在事實上的平等。它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重要基本原則之一。對此,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B.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雖承擔的義務不同,但享有平等的權利C.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D.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20.2017年7月14日,羅冠聰等有“港獨”傾向的立法會議員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取消議員資格;8月25日,香港終審法院駁回辱國“港獨”分子梁頌恒和游蕙禎終極上訴申請,兩人徹底喪失議員資格;一年來,多名參與旺角暴亂的激進分離分子陸續被判入獄。這( )①體現了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②說明香港社會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守底線,形成了巨大的反“獨”聲勢③表明隨著全面依法治國的推進,大陸和香港的法治逐步實現統一④啟發我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堅決反對分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毛澤東生平大事簡表(部分)序號 年份 主要大事 ① 1919.5 領導湖南學生舉行游行示威 ② 1921.7 出席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來源:學。科。網Z。X。X。K]③ 1924.1 在國民黨一大上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任宣傳部代理部長 序號①中毛澤東領導的運動,是為聲援北京發生的哪一事件?請簡述序號②中毛澤東所參加的會議對后來中國革命所產生的影響。序號③所述的內容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什么意義? (3分)材料二 1927年,毛澤東在湘贛邊界地區發動了秋收起義。在進攻長沙途中,損失巨大。于是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長沙,轉向農村進軍。1928年初,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來源:學科網ZXXK]比較上述兩幅地圖,指出中國革命根據地分布的特點,并寫出下表中④所述的內容。(3分)革命名稱 不同國情 不同革命道路 十月革命 城市工人階級力量強大 城市中心論 新民主主義革命 城市是統治階級的中心,敵人力量強大,農村廣闊,廣大農民有革命要求,便于發展革命力量。 ④材料三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式上,毛澤東說:“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這段飽含深情的話,說出了當時億萬中國人的共同心聲,“只有歷盡災難,飽受列強欺凌的中國人,才有刻骨銘心的‘翻身感’”。新中國的成立,這種劃時代的變化,集中起來就是: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統一 (除了臺灣和香港、澳門以外),開始為祖國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奮斗。——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為什么說新中國誕生宣告“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結合材料三予以分析。(要求:邏輯嚴密,表述簡潔)(6分)2018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3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41年美國對日宣戰后,國際輿論將重慶評為全球第三英雄城市。當時的第一英雄城是英國倫敦,多次遭到德國飛機轟炸,但市民沒有被炸垮。第二是蘇聯的莫斯科,打破了德軍的閃電戰計劃……倫敦和莫斯科為什么能被國際輿論評為英雄城市。請用有關史實說明。(2分) 材料二: (2)推測材料二中《時代周刊》的出版年代。例舉“艱苦的五年”中在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取得勝利的戰役各一例,并分析這兩場戰役的相同意義。(4分)材料三: “二戰”期間羅斯福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彩虹有很多顏色,各不相同,但它們能混成一條燦爛奪目的彩練。……我們各國不同的理想是可以匯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團結一致地為我們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動。??(3)概括材料三中羅斯福的主張,并指出該主張成為現實的標志。(2分)(4)綜合以上信息,概要分析中國抗日戰爭能夠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4分)《人民日報》的每一篇社論都是流淌著的歷史,足以勾勒出當代中國社會變遷的軌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工業化這是我國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是我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負,不再過窮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證,因為這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國人民必須同心同德,為這個最高利益而積極奮斗。” ? ? ? ? ? ? ? ? ? ? ? ? ? ? ? ? ? ? ——1953年1月1日社論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來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總路線的基本精神……速度是總路線的靈魂” ? ? ? ? ? ? ? ? ? ? ? ? ? ? ? ? ? ? ——1958年6月21日社論 材料三:“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地的產是由人的膽決定的” ? ? ? ? ? ? ? ? ? ? ? ? ? ? ? ? ? ? ——1958年8月3日社論 材料四:“我們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入一九七九年。”“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世界上沒有一個現代化國家是閉關自守搞起來的、美國經濟技術的強大,日本能夠后來居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廣泛采用世界各國的技術專長,把世界上主要的先進技術集中起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79年1月1日社論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黨和政府為實現“最高利益”所編制的規劃叫什么? (2分)(2)依據材料二、材料三可以看出當時發生了什么重大歷史事件?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什么影響? (4分)(3)依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我們十分興奮的心情”是因何事而產生的?這一事件對中國社會的變遷產生什么影響?(2分)(4)綜合上述材料,當代中國社會變遷的軌跡給我們什么啟示?(4分)24.材料一:如圖漫畫材料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因。”2017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質量興農之路、鄉村綠色發展之路、鄉村文化興盛之路、鄉村善治之路、中國特色減貧之路,為億萬農民描繪了一幅美麗鄉村的現代圖景。材料三:“十三五”規劃指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說說材料一中的漫畫說明了什么?(2分)(2)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3)“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體現了當代中國的哪一發展思想?(2分)(4)為什么要共享發展成果?(6分)25.材料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材料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長期堅持、不斷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保證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1)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什么?(2分)(2)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是什么?(2分)(3)閱讀材料,說說保障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有哪些?(4分)(4)塑造現代公民,增強民主意識,具體可以怎樣做?(4分)2018第一學期九年級上統考期末模擬試卷(三)(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DBBDC BBCCC ABAAD DDABD二、非選擇題:(共60分)(1)五四運動(1分)。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分)。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1分)。特點:中國革命根據地主要分布在農村(1分)。④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工農武裝割據)(2分)。(3)因為新中國成立結束了近代中國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真正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統一);中華民族朝著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不斷前進(開始為祖國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奮斗)。所以說新中國誕生宣告“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學生若答出其中一點給2分,有形成因果邏輯的表述給1分,滿分不超過6分)(1)1940年7月的不利顛之戰以德國失敗而告終,這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1分)1941年的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1分)(2)1942年。臺兒莊戰役和百團大戰(或平型關大捷)(2分);沉重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鼓舞)振奮了中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2分)世界反西斯國家能夠聯合起來。(1分)標志:1942年1月,美蘇英中等26國家簽署《國家聯合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1分)(4)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實現了全民族抗戰,是抗戰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2分);中國軍民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抗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的援助與配合等是抗戰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2分)23.(1)工業化;“一五計劃”;(2分)(2)“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2分);影響:“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是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遭受的一次嚴重挫折。(2分)(3)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或改革開放)(1分);影響: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1分)?(4)啟示:要從實際出發,找到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要遵循發展規律,不耍急于求成;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堅持民主與法制建設;堅持黨的正確領導。(4分)24.(1)漫畫說明了我國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形成了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2分)(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分)(3)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分)(4)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才能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在我國,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6分)25(1)人民當家作主。(2分)(2)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2分)(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4分)(4)①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包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③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4分)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