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40張PPT。在教學中如何發揮實驗的功能李穎 實驗,是為了解決文化、政治、經濟及其社會、自然問題,而在其對應的科學研究中用來檢驗某種新的假說、假設、原理、理論或者驗證某種已經存在的假說、假設、原理、理論而進行的明確、具體、可操作、有數據、有算法、有責任的技術操作行為。通常實驗要預設“實驗目的”、“實驗環境”,進行“實驗操作”,最終以“實驗報告”的新聞形式發表“實驗結果”。 實驗,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據科學研究的目的,盡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響,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專門的儀器設備,而人為地變革、控制或模擬研究對象,使某一些事物(或過程)發生或再現,從而去認識自然現象、自然性質、自然規律。什么是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實驗有助于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實驗是培養學生思維及創造性的最好載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一、化學實驗的功能“三維目標”的相互關系假設論證設計實驗結論評價反思科學探究知識能力情感★實驗操作能力 ★實驗觀察能力★閱讀能力 ★分析能力★歸納能力 ★演繹能力★實驗設計能力 ★實驗探究能力★書面表達能力 ★實驗綜合能力能力目標1.教材中的實驗分布(1)人教版教材:有57個實驗,28個探究實驗,11個家庭小實驗。(2)科學版教材:有69個實驗(觀察活動)里,14個探究實驗,6個 制作活動。(3)湘教版教材:有75個實驗(請你嘗試)里,15個探究實驗。二、教材中的實驗安排第八單元 課題二 金屬活動性的探究 課題三 鐵生銹的探究第九單元 課題一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課題二飽和溶液 繪制溶解度曲線第十單元 課題一指示劑的探究 酸的化學性質的探究 堿的化學性質的探究 課題二 中和反應的探究 用pH試紙測定一些液體的pH 溶液酸堿度對頭發的影響第十一單元 課題一 粗鹽提純; 課題二 探究區分常用氮肥、磷肥、鉀肥的方法第十二單元 課題三有機化合物 服裝纖維的判別 湘教版探究內容專題一: 觀察鎂條的燃燒 酒精燈的火焰專題二: 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存在 酸雨的危害專題四: 探究蠟燃燒的產物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探究氫氧化銅的分解專題五: 探究水的組成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組成專題七: 溶液的pH專題八: 金屬礦物 金屬活動性 金屬的銹蝕 塑料的鑒別專題九: 重金屬是蛋白質變性三本教材共有的探究實驗? 我們呼出的氣體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酸雨的危害?水的組成?溶液的組成?金屬活動性?金屬的銹蝕?溶液的pH2.實驗特點明線:以實驗認識物質的性質、反應原理、化學的 基本概念暗線:(1)能力線:觀察、操作、分析、歸納、演繹、設計、探究、表達等 (2)方法線:假設、對比、控制變量、驗證3.課本實驗處理(1)序言: 目的:引發學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要求:現象鮮明,操作簡單,可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學習進行解釋。 例如:氫氧化鈉+酚酞+鹽酸 雞蛋的沉浮 魔棒點火 空杯生煙 (2)物質的變化目的:(1)認識物質的變化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要求: (1)教師的操作要規范,要有一是引導學生注意操作 (2)引導學生學習觀察實驗:人教設計了水的蒸發、膽礬研碎、膽礬和氫氧化鈉、石灰石和鹽酸反應4個實驗。 湘教設計了木條的實驗、加熱堿式碳酸銅2個實驗可以補充: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木條的燃燒,加熱碳酸氫銨觀察實驗要注意: 在實驗中,要引導學生觀察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現象,如發光、放熱或吸熱、變色、氣體的放出或吸收、生成沉淀等,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要作全面的觀察,克服片面性。例如:鎂帶在空氣中的燃燒,硫在氧氣中燃燒(3)實驗基本操作目的: (1)訓練學生的實驗基本操作技能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要求:教師要耐心、細致,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行為人教(4)初步認識探究目的:初步認識探究 鞏固觀察 學習填寫實驗報告湘教安排了2個它就實驗:(1)鎂條燃燒的主要目的是學習觀察,設計了三個觀察方案:層層遞進,形成觀察方法。(2)酒精燈的火焰溫度主要目的是體會探究過程(5)空氣組成的測定目的:深化觀察方法 初步進行實驗分析 體會實驗設計 提高表達能力觀察→ 分析→ 結論→ 問題注意:實驗操作的步驟及原因 此實驗的原理(6)氧氣的性質目的:鞏固觀察方法 學習分析的方法 鞏固基本操作 深化表達能力認識物質 實驗——觀察——思考——分析反應現象——文字表達氧氣的化學性質——氧化性滲透環保意識、節約意識(7)氣體的制取實驗室制取氧氣: 掌握基本操作 深化分析能力 初步歸納能力 初步設計能力 體會探究分兩步完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熟練的操作 深化分析能力 形成歸納能力 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活動與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與實踐充分運用對比的方法(O2) 反應物狀態、反應條件、氣體密度、溶解性加強探究性體現開放性,鼓勵創新學生分組,可用不同方法制取 不同方案、不同儀器、不同藥品教學指導書中的方法可供參考 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知道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依據和方法。掌握實驗室制取O2、CO2的方法(包括所需藥品、反應原理、儀器裝置、操作步驟、收集方法、檢驗方法等)常見各種氣體的性質1.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決定制取裝置2.氣體的密度和水溶性決定收集方法3.氣體的化學性質決定檢驗和驗滿方法類型: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 ★思路總結★固液裝置(8)水的組成目的:實驗的分析方法 通過實驗進行推理 深化表達能力下面是水通電分解的示意圖:根據該圖,你得到哪些信息:①??????????????????? ②??????????????????③?????????????????????。 品紅的擴散糖的溶解探究氨水的擴散(體會科學方法:對比實驗、控制變量)1+1=2?(9)微觀粒子目的:培養分析能力 歸納能力 表達能力 抽象思維能力 目的:掌握實驗技能 體會探究 強化分析能力 強化表達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