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科學》上冊期末復習題綱要第一單元 白天和黑夜一、太陽和影子1、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來,影子在(西邊);中午太陽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邊);傍晚,太陽從(西方)落下去,影子在(東邊)。2、(早晨、黃昏)時,影子(長),說明太陽(斜射地面),此時溫度(低);(正午)時,影子(短),說明太陽(直射地面),此時溫度(高)。3、一天中,太陽運動規律是(自東向西)。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是(低—高—低)。4、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變化的規律是(自西向東),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長—短—長)。5、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方向(相反)。6、一天中氣溫變化的規律是(低—高—低)。二、太陽鐘1、很久以前,人們就注意到(太陽的運動)和(投影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人們就利用這個規律來(計算時間)。當時的(計時工具)被稱為(日晷)或(太陽鐘)。2、(日晷)也叫(太陽鐘),是測量時間的工具,是根據太陽和影子的關系制成的。3、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兩種。4、(日晷)由(晷面)和(晷針)兩部分構成。5、使用手掌日晷時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橫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三、晝夜交替1、(地球自轉)是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原因。2、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3、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說”),他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圍繞地球旋轉,這樣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4、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不是太陽在運動,而是地球繞著太陽在旋轉,(晝夜的變化)是(地球自轉)的結果。5、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定在晚上8點,那么,美國應該在(上午),德國應該在(中午),澳大利亞應該在(晚上)收看實況直播。6、當北京是白天時(中午);華盛頓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黃昏。四、看月亮1、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陽)的光。2、月球圓缺的樣子叫做(月相)3、隨著月球圍繞(地球)的公轉運動,月相變化的順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殘月—下弦月—蛾眉月)。3、月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月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農歷的一個月)。五、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1、(晝夜的交替變化)會對動植物產生影響。動植物、人體都有自己的(生物鐘)。2、(白天),郁金香隨太陽升起而(開放);(晚上),郁金香會(收攏花瓣)。3、像郁金香這樣會隨著(晝夜的交替)而變化的植物還有:(牽牛花)、(合歡樹)、(曇花)、(夜來香)等。4、植物不僅會在不同季節里開花,有的還會在一天的固定時刻開放或閉合。(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根據這一現象編排了(花鐘)。5、白天活動的動物有:(狗)、(公雞)、(蝴蝶)、(蜜蜂)等;夜間活動的動物有:(貓頭鷹)、(蛾)、(蝙蝠)、(刺猬)等。6、調查夜間小動物的活動時要注意:(1)不傷害小動物。(2)不驚動小動物。(3)留下小動物活動痕跡。(4)收集小動物留下的東西。(5)不嘗小動物留下的東西。(6)調查后,恢復小動物原來的生活環境。7、減少光照時間可以使菊花提前開放。菊花是短日照花卉。除菊花外,一品紅、蟹爪蘭等也屬于短日照花卉。8、延長光照時間可以增加雞的產蛋量: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產蛋量。簡答題1、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位置有什么關系?影子的長短和太陽的高度有什么關系?答:太陽的位置和高度決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長短。太陽在東,影子在西;太陽高度高,影子則短,太陽高度低,影子則長。2、預測影子的長短變化和氣溫的變化有什么關系?答:影子的長短變化和氣溫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一般情況下影子長,氣溫就低;但每天最高氣溫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時侯,而是在下午1至2點之間,這是因為那時地球吸收太陽熱輻射最多,故氣溫最高。3、人們利用什么知識來制造不同形狀的日晷?答:太陽的變化和影子的變化之間的規律4、根據太陽東升西落現象,你認為地球儀應該朝哪個方向轉動?答:逆時針轉動(或自西向東自轉)。5、如果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定在晚上20點,那么,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觀眾應該分別什么時候收看實況直播?答:美國(華盛頓)7:00;德國13:00;澳大利亞22:00。第二單元 光與色彩一、光的行進1、一般指能夠發出可見光的物體叫(光源),通常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太陽)、(燈泡)、(螢火蟲)等是光源;(月亮)、(鏡子)等不是光源。2、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3、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的學者(墨子)發現:光從窗戶上的小孔射進來,會在對面的墻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這種現象被稱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成像特點:(上下顛倒,左右向反)。 二、照鏡子1、當光線照射到(鏡子)、(幕墻)、(月亮)的表面后會(返回來),這種現象叫(反射)。幾乎每樣東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 )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2、(鏡子)是最好的反光物體。鏡子中的影像與實際物體是(左右相反)的。兩面鏡子的夾角(越小),出現的影像就(越多)。3、可以用兩面(平面鏡)制作一架潛望鏡。(潛望鏡)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4、(凸面鏡)中的影像是(正立、縮小)的,(凹面鏡)中的影像是(上下顛倒、放大)的。5、(萬花筒)和(潛望鏡)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三、研究透鏡1、(光線)從一種透明物體進入另一種透明物體時,(傳播方向)會在(交界面)上發生(彎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2、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明鏡片叫(凹透鏡)。3、(凸透鏡)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線(聚焦);能使物體在屏上成(倒立的像)。4、(凹透鏡)有(縮小)作用;能使光線(發散);不能使物體在屏上成倒立的像。5、放大鏡和老花鏡的鏡片都是(凸透鏡);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6、(水滴)是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體,與凸透鏡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鏡)。7、用一個凹透鏡,一個凸透鏡做成的望遠鏡看到的是(正像);用兩個度數不同的凸透鏡做成的望遠鏡看到的是(倒像)。8、(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是根據(光的折射)的原理制成的。四、七色光1、空氣中的(小水滴)使陽光發生折射,形成(彩虹)。我們可以(背對太陽)噴水制造彩虹。2、白色的太陽光由(七種單色光)構成;在一定條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3、陽光可以被分解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4、(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如果想得到某種(彩色光),可以用這種顏色的玻璃紙把其他顏色的光(過濾)掉。5、顏色的三原色是(紅)、(黃)、(藍);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6、1666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在暗室中,讓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到墻上,結果太陽光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而單純色光經過三棱鏡不再分解。第三單元 電和磁一、簡單電路1、一個簡單電路由(電源)、(導線)、(用電器)、(開關)四部分組成。2、連接燈泡的導線兩端應分別接在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上,形成(電流)的通路,燈泡才會亮起來。3、開關的作用是(決定是否讓電流通過)。4、只能使用(電池)實驗,不能從插座接電。二、導體和絕緣體1、利用(電池、導線、小燈泡)組合成一個(檢驗器),檢驗連接在兩條導線間的物品能否使(電流)通過。2、像鋼尺、鐵釘這些(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像木頭、塑料、橡皮這些(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3、常見的導體有:各種金屬如金、銀、銅、鐵、鋁等;酸、堿、鹽的水溶液等;人體;大地;自然界的水;濕木頭等。4、常見的絕緣體有:塑料如塑料梳子;橡膠如橡皮;玻璃;陶瓷;干燥的木頭;木鉛筆等。5、避免觸電的方法有:(不要在電線上晾曬濕衣服)、(不要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不要用濕毛巾擦電器)、(不要把幾個電器插在一個電源插座上)。三、探測暗盒里的電路1、通過(連接一個簡單電路),看小燈泡亮不亮,判斷電線是否連著。利用這個檢測器可以檢測暗盒里的電路。2、探測暗盒里的電路時,小燈泡不亮——電路不通;小燈泡亮了——電路通了;小燈泡變暗了——電路通了,但增加了用電器;小燈泡變亮了——增加了電池。四、研究磁鐵1、常見的磁鐵有(環形磁鐵)、(馬蹄形磁鐵)、(條形磁鐵)、(菱形磁鐵)等。2、磁鐵有兩個(磁極),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極),用( N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極),用 ( S )表示。3、磁鐵的性質有:(磁鐵能吸鐵)、(磁性可以傳遞)、(磁鐵兩極的磁性最強)、(磁極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等。4、(指南針)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戰國的時候被稱為(司南) 。5、用(磁鐵)在縫衣針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幾十次,就做成了(指南針)。6、消去縫衣針磁性的方法有:(用木棒敲)、(在火上烤)、(與大磁鐵放在一起)7、指南針總是一頭指南,一頭指北,是因為: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地球的北極)吸磁鐵的(N端),(地球的南極)吸磁鐵的(S端)。8、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有:(磁性黑板)、(磁帶)、(磁卡)、(軟盤)、(帶磁性的冰箱門)、(門吸)、(磁性鉛筆盒)等。五、電磁鐵1、在通電狀態下具有磁性的裝置叫(電磁鐵);它由(電池)、(導線)、(鐵釘)三部分組成。2、(電磁鐵)的制作方法是:把導線按照一個方向纏繞在大鐵釘上,再接通電路。3、給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切斷電流后(磁性消失)。4、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池的數量)、(線圈的匝數)有關。5、改變電磁鐵的(電池正負極方向)或(繞線方向),可以改變電磁鐵的(磁極)。6、電磁鐵和永久磁鐵的相同點是:(都能吸鐵)、(都有磁性)、(都有磁極)、(都能指示方向)。7、電磁鐵和永久磁鐵的不同點是:電磁鐵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極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變,磁鐵卻不可以。8、電磁鐵的應用有:(電鈴)、(電動機)、(電扇)、(電磁起重機)、(電話)、(磁懸浮列車)。第四單元 呼吸和血液循環一、測量呼吸和心跳1、因為運動時身體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養料,所以運動會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會慢慢恢復。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運動的劇烈程度)有關。3、人在安靜狀態下,一般每分鐘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二、肺和呼吸1、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2、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來比較吸進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氣體)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呼出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3、呼吸時,我們吸進富有(氧氣)的空氣,呼出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重要器官。4、我們要呼吸是因為:人體必須利用大量的(氧氣)把一切營養物質轉化為可供人體直接吸收的東西,同時需要把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及時排出體外。5、一次用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就是你的(肺活量)。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強。6、測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氣吹大一個氣球,測氣球最寬處的周長;或將裝滿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氣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氣,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7、肺活量大對健康的好處是:能為身體提供足夠多的(氧氣),能夠勝任比較大的體能消耗任務。8、保護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掃地前灑水)、(呼吸富含氧氣的空氣)、(不要吸煙)。9、吸煙會嚴重危害人的(腦)、(心臟)、(胃)、(肝臟)等器官,尤其是(肺)。三、心臟和血液循環1、(心臟)和(血管)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2、心臟的形狀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頭)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內側。3、(心跳)就是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我們就會感覺到一次心跳。4、每分鐘的心跳次數和脈搏次數(相同)。5、(心臟)是人體的(“泵”),推動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環流動。6、(血液)相當于(“運輸兵”),人體通過血液循環,把肺吸進的(氧氣)、小腸吸收的(養料)帶給身體各部分,又把身體各部分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運走,交給肺和排泄器官排出體外。7、(經常運動)、(合理飲食)是保護心臟最主要的方法。(保持良好的情緒)也有利于心臟健康。第五單元 解釋與建立模型一、解釋1、(解釋)就是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合理地說明事物變化的(原因)、事物之間的(聯系),或者是事物發展的規律。這是一個充滿(發現和創造)的過程。2、(解釋)不一定就是(事實),它可能正確,也可能不正確。做出正確的解釋,需要在獲得充分的(證據)基礎上,利用(已有知識),進行合理思考。3、對發生在吸水紙上顏色分解的解釋是:一些顏色并不是我們所看見的那樣,而是由不同顏色混合后組成的。4、許多科學結論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釋),它們是科學家長期(觀察)、(調查)、(實驗)、(分析)、(思考)并不斷(修改完善)的結果。5、科學家對“人眼是如何看到東西的”解釋:畢達哥拉斯——眼睛發出不可見的光接觸物體;柏拉圖——在看見物體前,太陽光與眼睛內部發出的光先混合; 亞里士多德——通過發光物體發出的光來看見東西;托勒密——物體像鏡子那樣反射射向它的光。阿爾哈曾——光由照明物體發出,照射到物體上反射到眼睛。二、建立模型1、科學家常常利用(模型)來解釋他們的(思想)和(發現)。2、(模型)能方便我們解釋那些難以直接觀察到的(事物內部構造)、(事物的變化)以及(事物之間的關系)。3、(圖形)、(公式)也是模型。《科學》五年級上冊期末重點復習題第一單元測試題一、填空題(28分)1、 一天中太陽位置的變化規律是:從 東 到 西 。太陽的高度變化規律是:低→ 高 → 低 。影子位置的變化規律是:從 西 到 東 ,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 長 →短→長 。2、太陽鐘也叫( 日晷 )是測量 時間 的工具,它是根據 太陽 下影子變化的規律制造出來的。3、地球自轉 是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原因。4、“地心說”是古希臘天文學家 托勒密 提出來的,他認為 地球 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圍繞地球旋轉,這樣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蘭天文學家 哥白尼 提出了“ 日心說 ”,他認為_不是太陽在運動,而是地球繞著太陽在旋轉,晝夜的變化是地球自轉的結果。5、月相變化規律是:新月→ 娥眉月 → 上弦月 →凸月 → 滿月→ 殘月 → 下弦月 → 娥眉月 →新月。6、刺猬 、 蛾 、 貓頭鷹 等動物是在夜間活動的, 公雞 、 蝴蝶 、 蜜蜂 等動物是在白天活動的。 牽牛花 是凌晨開放,芍藥花 是上午開放, 萬壽菊 花是下午開放, 曇花 是晚上開放的。(這個題目答案不唯一)7、晝夜長短會改變動植物的 生活習性 比如: 減少光照時間 可以使菊花提前開放, 延長光照時間 可以增加雞的產蛋量。8、 林奈 根據植物不僅會在不同季節里開花,有的還會在一天的固定時刻開放或閉合的現象,編排出了一個“ 花鐘 ”。 二、選擇題(16分)1、晝夜形成的原因是(C)。A太陽的東升西落 B烏云的遮蓋 C地球的自轉、2、月相的周期變化是(B)A 一年 B 一個月 C一周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現(C)A月牙 B滿月 C不出現月亮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 )A早晨 B中午 C傍晚5、最早提出地球自轉的科學家是(A)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頓6、貓頭鷹睡覺的時間是( A)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7、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屬于(C)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8、蝸牛出來活動的時間大都是(C)A上午 B下午 C夜晚 三、問答題:(20)1、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在北京召開,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觀眾應該在什么時間收看?(舉出幾個例子,不要求學生寫具體發的時刻。) 2、寫出你一天的作息時間是怎樣安排的?你認為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根據學生的自己的實際情況) 3、怎樣用拳頭測量太陽的高度?答:(1)左手握拳,舉到和眼睛一樣高。(2)然后拳頭一個接著一個疊上去,直到拳頭剛好遮住太陽。計算一下拳頭數,這就是我們測量的太陽的高度。四、畫圖并回答問題(14分)1、根據自己對月相變化的觀察,畫出三個月相圖,并寫出大約上農歷什么時間的月相。(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畫就可以了)2、你在觀察月相時紀錄了哪些內容?答:除了畫月相外,還要紀錄觀察時間、觀察地點、觀察到的月亮所在的方位,當時的天氣情況以及觀察的心情和感受等。(還有些內容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五、實驗題(22分)1、設計試驗證明太陽下影子變化的規律。實驗名稱:太陽下影子變化的模擬實驗。實驗準備:手電筒、繩子、橡皮、鉛筆、呼啦圈等。實驗過程:用手電筒代替太陽,把手電筒用細繩掛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從西方落下,影子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由西向動轉動。實驗結論: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長,中午的影子最短。2)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位置相反。2、實際試驗模擬晝夜變化的實驗實驗名稱:模擬晝夜變化的實驗。實驗準備:地球儀、手電筒等實驗過程:用手電筒水平照射地球儀,會發現向著手電筒的一面變亮了,背著的一面沒有變亮,逆時針轉動地球儀,地球儀亮著和黑的一面不斷變換。實驗結論:向著太陽的一面是白晝,背著太陽的一面是黑夜,隨著地球的轉動,白晝和黑夜交替出現。第二單元測試題一、填空題。 (24)分1、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沿 直線 行進的。2、凸面鏡使人看起來變 大 ,凹面鏡則使人看起來變 小 。 3、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光是沿直線行進的 。 4、越 光滑 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5、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 凸透鏡 ;中間薄、邊緣厚的透明鏡片叫 凹透鏡 。 6、凸透鏡能使光線 會聚 ,凹透鏡能使光線 分散 。 7、陽光可以被分解為 紅、橙、黃 、綠 、青 、藍 、 紫七色光。 8、凸透鏡具有 放大、聚光 、成像 的作用。 二、判斷題。 (12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僅上下顛倒,而且左右也顛倒。 ( √) 2、我們可以用面向太陽噴水的方法制造彩虹。 (×) 3、一個水滴就是一個天然的放大鏡。 (√ ) 4、光線從兩種透明物體之間穿過時會發生折射現象。 (× ) 5、透過紅色濾光片,看到的綠衣服仍然是綠色的。 (× ) 6、凸面鏡比平面鏡觀察的范圍大。 ( √) 三、選擇題:(18分)1、牛頓通過( A )把太陽光分解成七種單色光。 A三棱鏡 B凹透鏡 C凸透鏡 D平面鏡 2、把一根鉛筆插入裝水的玻璃杯內,從側面看鉛筆,說法( B )正確。 A鉛筆向上折 B鉛筆向下折 C鉛筆變細了 D鉛筆變長了 3、陽光下綠色的物體,它反射的光是( B ) A. 白光 B. 綠光 C. 紅光 4、同一種物質中,光是沿( C )行進的。 A、S形 B、曲線 C、直線 5、關于小孔成像說法正確的是( C )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進無關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C、E ) A、日光燈 B、熒光棒 C、陽光 D、蠟燭 E、螢火蟲 四、問答題:(18分)1、小孔成的像是左右顛倒的嗎?為什么?答:是的,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顛倒,因為物體左側發出的光線沿直線穿過小孔后會投在屏的右側,右側發出的光線沿直線穿過小孔后會投在屏的左側。2、彩虹是怎樣形成的?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答:空氣中的小水滴使陽光發生色散,形成彩虹。我們可以背對著太陽噴水制造彩虹。3、為什么說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鏡?答:因為水滴是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體,與凸透鏡的形狀相同。五、畫圖題。 (12分)1 .畫圖解釋潛望鏡的工作原理。 本題學生自己畫圖進行解釋2 .怎樣設計一個可以不用回頭就能看見身后景物(或后腦勺)的潛望鏡?請畫出原理圖。本題學生自己畫圖進行解釋 六、實驗題:(16分)1、設計試驗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作用實驗名稱: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作用。實驗準備:凸透鏡、凹透鏡、白紙等實驗過程:(1)分別用凸透鏡和凹透鏡觀察物體。(2)讓陽光穿過凸透鏡,觀察聚焦情況。(3)把凸透鏡對著窗戶,觀察成像的情況。實驗結論:凸透鏡有放大物體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鏡有縮小物體的的作用。2、設計試驗證明光的行進方向。實驗準備:手電筒、三張帶孔的紙板等試驗過程:把三張紙板平行放置讓三個小孔在一條直線上,用手電筒照,光能穿過三個小孔;讓三個小孔不在一條直線上,光不能通過小孔。試驗結論:光在空氣中是沿著直線行進的。第三單元測試題一、填空1、一個簡單的電路要由導線、電池、開關、用電器四部分組成。2、電池有兩極,正極和 負極。正極用? +? 表示,負極用 - 表示。3、根據物體容易導電和不容易導電的性質,可以把物體分為 導體、絕緣體? 兩大類。4、人體、大地、不純凈的水都是導體 ??。5、磁鐵有兩個磁極,磁鐵指南的一端叫做 南極??,用 S 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做 北極? ,用 N??表示。6、當磁鐵的兩極相互接近時,同極 相斥??? ,異極 相吸???? 。7、給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 ,切斷電流后磁性 消失??。8、改變電磁鐵中的 電池正負極方向或者繞線方向 ,可以改變電磁鐵的磁極。9、指南針是我國的四大發明 之一,戰國的時候被稱為司南 。10、用磁鐵沿同一方向把縫衣針摩擦幾十次,就做成了磁針。二、判斷1、只有用導線把電池的正負極和燈泡連接起來,形成電流的通路時,燈泡才亮。( √? )2、在有些條件下,絕緣體也會變成導體。? (?√?)3、磁鐵在水中也能吸鐵。( √? )4、所有的電池都有正極和負極。( √?)5、電池的電可以一直使用下去,永遠用不完。( ×? )6、導體就是能導電的物體,絕緣體就是不能導電的物體。(?? ×)7、電流不容易通過絕緣體,所以絕緣體沒有什么用處。( ×? )8、電磁鐵和磁鐵一樣,都有不變的兩極。( ×??? )9、電話的聽筒和收音機的揚聲器里都有電磁鐵。(√???? )三、選擇1、要讓燈泡變亮我們可以( C?? )。A、用大燈泡??? B、用大電池?? C、用新電池2、在檢測暗盒的時候,如果發現小燈泡變暗,這時候暗盒里可能連著( C?? )。A、一節電池? B、一根導線? C、一個燈泡3、下面哪些物品不能接觸磁鐵( B??? )。A、透明膠帶?? B、磁帶?? C、塑料貼片4、把條形磁鐵放在一堆小鐵釘里,磁鐵的( B )吸的鐵釘多,( A )吸的少。A、中間?? B、兩端5、下面哪種做法可以增大電磁鐵的磁力( A C? )A、增大電流?? B、增加鐵釘??? C、增加線圈6、從電池中得到的電一般是( B ?)從發電機中發出的電一般是( A )。A、比較強大的?? B、比較微弱的四、分類①鐵 ②干木材 ③食鹽溶液 ④炭棒 ⑤陶瓷 ⑥人體 ⑦玻璃 ⑧潮濕的木頭 ⑨干布 ⑩塑料尺導體 ①③④⑥⑧絕緣體 ②⑤⑦⑨⑩五、問答1、磁鐵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應用?(請舉4例)答:磁性黑板、軟盤、磁帶、帶磁性的冰箱門、門吸等。2、避免觸電有哪些方法? (至少寫出3條)答:(1)不要在電線上晾曬衣服(2)不要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3)不要用濕毛巾抹電器(4)不要把多個電器插在一個電源插座上3、電磁鐵和磁鐵有什么異同?答:相同點:都有南北極,都可用來指示方向;不同點:電磁鐵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極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變,磁鐵卻不可以。4、有兩根鐵棒,一根有磁性,一根沒有磁性,不許用任何東西,你能辨認出哪根鐵棒有磁性嗎?答:因為磁鐵的兩端磁性最強,而磁鐵的正中幾乎沒有磁性。所以用其中一根鐵棒的一端去接近另一根鐵棒的正中,即可判斷出結果。5、你應該怎樣節約用電?答:不隨便使用電器及燈具,用后要及時把電器、燈具關閉。六、科學實驗1、問題: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什么有關?假設與線圈圈數有關。線圈匝數多,磁力大;線圈匝數少,磁力小。保持不變的是:電池數量、鐵釘粗細等。需要改變的是:線圈匝數結論: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匝數有關。線圈匝數多,磁力大;線圈匝數少,磁力小。2、實驗名稱:研究電磁鐵的磁極(自制的電磁鐵)實驗方法:(1)給電磁鐵通電后,讓其釘帽一端與指南針接近,如果釘帽與指南針的北極相吸,那電磁鐵的這端就是南極;(2)改變電池的正負極,發現釘帽與指南針的北極相斥,這時電磁鐵的南極變成了北極。實驗結論:電磁鐵的兩極會改變,電池正負極方向改變后會改變電磁鐵的磁極。第四、五單元測試題一、填空1、呼吸讓我們吸進富有 氧氣 的空氣,呼出含有大量 二氧化碳 的廢氣。 肺 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重要器官。2、心跳就是心臟的 收縮和舒張。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 ,我們就會感覺到一次心跳。3、 心臟 和 血管 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4、少年兒童正常情況下,心跳每分鐘大約60—100次。年齡越小,心跳越快。5、解釋是對 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 、事物之間的關系 、事物發展的規律 等情況做出的說明。6、模型方便我們解釋難以直接觀察到的 事物內部構造、 事物的變化以及 事物之間的關系。 7、做出正確的解釋,需要有充分的證據,還要利用已有知識,進行合理的思考。二、判斷1、吸煙對呼吸器官的危害很大。(√ )2、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達到一個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樣的。(×)3、心臟不停地跳動,能推動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動。( √ )4、從全身各處通回心臟的血管叫動脈。(× )5、科學家做出的解釋就一定是事實,絕對正確。(× )6、圖形也是一種模型。( √ )7、對霉爛蘋果成因的正確解釋是有微生物在蘋果內繁殖。( √ )三、選擇1、屬于呼吸器官的是( D )A、胃 B、腸 C、嘴 D、肺2、人體吸進和呼出空氣的途徑(A )A、鼻腔→喉→氣管→支氣管→肺→支氣管→氣管→喉→鼻腔 B、鼻腔→喉→支氣管→肺→氣管→鼻腔C、鼻腔→喉→肺→氣管→肺→鼻腔3、下面的說法中,屬于事實的是( AB ),屬于解釋的是( C )A、蘋果表皮滲出了水 B、聞起來有異味 C、蘋果表面細菌在繁殖四、連線 把科學家的人名與他們對“人眼是如何看到東西的”解釋用線連起來。畢達哥拉斯 物體像鏡子那樣反射射向它的光柏拉圖 光由物體發出,照射到物體上反射到眼睛亞里士多德 看見物體前,陽光與眼睛內部發的光先混合托勒密 通過發光物體發出的光來看見東西阿爾哈曾 眼睛發出不可見的光接觸物體五、簡答1、為什么我們要呼吸? 答:因為人體必須利用大量的氧氣把一切營養物質轉化為可供人體直接吸收的東西,同時需要把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及時排出體外。這就是生命賴以存在的新陳代謝活動。2、肺活量大對健康有什么好處?答:肺活量大意味著呼吸系統功能好,能為身體提供足夠多的氧氣,能夠勝任比較大的體能消耗任務。3、怎樣保護呼吸器官?(至少寫出4條)答: (1)保持室內空氣清新(2)預防呼吸道傳染病(3)掃地前灑水(4)呼吸富含氧氣的空氣(5)不要吸煙4、心臟為什么要推動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動?答:血液在循環流動的過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氣和消化器官吸收的養料運送到全身各處去,又把全身各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通過肺和排泄器官排出體外。只有心臟不停地跳動,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環流動。六、實驗收集兩袋人呼出的氣體,在其中一袋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搖晃一下,我們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這個實驗說明呼出的氣體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期末試卷(一)一、填空題。(22分)1、日晷是根據太陽影子變化的規律制成的 工具。2、 模擬實驗證明了光在 是沿直線行進的。3、凸透鏡具有 作用、 作用、 作用。4、 能方便我們解釋那些難以直接觀察到的事物、事物的變化以及事物之間的關系。5、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做 ,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做 。6、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7、第一個提出陽光能夠分解成七種色光的科學家是 。二、判斷題。(24分)1、太陽高度就是太陽到地面的垂直距離。( )2、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3、月相的變化是指月球自身形狀的變化。( )4、運動后呼吸和心跳都要比安靜時要快。( )5、在簡單電路中小燈泡不亮一定是電池無電。 ( )6、吸煙會嚴重危害人的腦、心臟、肺、胃、肝臟等器官。 ( )7、凸面鏡比平面鏡觀察的范圍大。( )8、解釋不一定就是事實,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 ( )三、選擇題。請選擇一個正確答案,把序號填在括號里(30分)1、下列物體中不導電物體是( )。①、鐵絲 ②、濕毛巾 ③、塑料 ④、水 2、晝夜形成的原因是( )。①地球的自轉 ②太陽的東升西落 ③烏云的遮蓋 ④月亮的轉動3、新月是指天空中( )。①月牙 ②滿月 ③不出現月亮 4、一天中最短的影子出現在( )。①早晨 ②中午 ③傍晚 5、蝸牛出來活動的時間通常是( )。①、上午 ②、下午 ③夜晚6、下列光源中是冷光源的是( )。①、太陽 ②、星星 ③、燈光 ④、螢火蟲 7、最早提出地球自轉的科學家是:( )。 ①、伽利略 ②、托勒密 ③、哥白尼 ④、牛頓8、下列哪些東西不能接觸磁鐵( )。 ①、透明膠帶 ②、鉛筆 ③、磁帶 ④、塑料貼片9、月相的變化周期大約是( )。 ①、一天 ②、一周 ③、一個月 ④、一年10、北京故宮里保存的日晷叫做( )。 ①、立晷 ②、地平日晷 ③、赤道日晷 11、影子的長短是由( )決定的。①物體的高矮 ②物體的胖瘦 ③太陽高度 ④觀察者位置12、( )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器官。①胃 ②心臟 ③肝臟 ④肺13、下面( )是絕緣體。①人體 ②大地 ③自來水 ④空氣14、一根條形磁鐵被摔斷成兩截后,下面的( )說法是正確的。①有一截只有S極 ②有一截只有N極 ③兩截都沒有磁極了 ④兩截都有S極和N極。15、下面的動物中,只在晚上活動的是( )。①狗 ②公雞 ③貓頭鷹 ④蜜蜂四、連線題。(8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定在晚上20點,你知道其他地方的分別在什么時間收看實況轉播嗎?中國香港 上午 7:00美國紐約 晚上 21:00澳大利亞悉尼 下午 13:00德國柏林 晚上 20:00五、簡答題。(16分)1、怎樣改變電磁鐵的磁力大小? 2、磁鐵的性質是什么?小學五年級科學試題上學期期末(二)一、填空。1、 是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原因。2、 根據植物不僅會在不同季節里開花,有的還會在一天的固定時刻開放或閉合的現象,編排出了一個“花鐘”。3、凸透鏡能使光線 ,凹透鏡能使光線 。4、 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戰國的時候被稱為 。5、 和 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6、通過對比測量呼吸和心跳的數據可以發現,少年兒童一般每分鐘呼吸 次左右,心跳 次左右。二、判斷(對的打“√”,錯的打“×??”)。1、小孔所成的像不僅上下顛倒,而且左右也顛倒。 ? ( )2、一個水滴就是一個天然的放大鏡。? (? )3、透過紅色濾光片,看到的綠衣服仍然是綠色的。 (? )4、在有些條件下,絕緣體也會變成導體。? (?? ? )5、電流不容易通過絕緣體,所以絕緣體沒有什么用處。 (? )6、電磁鐵和磁鐵一樣,都有不變的兩極。 (?? ? )7、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達到一個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樣的。 ( )8、數學公式也是一種模型。三、選擇。 (? )1、月相的周期性變化是( )A、一年??????B、?一個月??????C、一周2、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屬于(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3、牛頓通過( ?)把太陽光分解成七種單色光。A、三棱鏡 ?B、凹透鏡 C、凸透鏡? D、平面鏡4、把一根鉛筆插入裝水的玻璃杯內,從側面看鉛筆,說法( ?)正確。A、鉛筆向上折?B、鉛筆向下折?C、鉛筆變細了 D、鉛筆變長了5、關于小孔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進無關?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6、在檢測暗盒的時候,如果發現小燈泡變暗,這時候暗盒里可能連著(?? )。A、一節電池? B、一根導線? C、一個燈泡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觸磁鐵的是(??? )。A、透明膠帶?? B、磁帶?? C、塑料貼片8、人體吸進和呼出空氣的途徑(? )A、鼻腔→喉→氣管→支氣管→肺→支氣管→氣管→喉→鼻腔B、鼻腔→喉→支氣管→肺→氣管→鼻腔C、鼻腔→喉→肺→氣管→肺→鼻腔9、下面的說法中,屬于事實的是( ???? ),屬于解釋的是(? ??? )A、蘋果表皮滲出了水?? B、蘋果表面的細菌在繁殖? C、聞起來有異味四、連線。把科學家的人名與他們對“人眼是如何看到東西的”解釋用線連起來。畢達哥拉 物體像鏡子那樣反射射向它的光柏拉圖? 光由物體發出,照射到物體上反射到眼睛亞里士多德??看見物體前,陽光與眼睛內部發出的光先混合托勒密?????? 通過發光物體發出的光來看見東西阿爾哈曾??????? 眼睛發出不可見的光接觸物體五、問答題。1、避免觸電有哪些方法? (至少寫出3條)2、心臟為什么要推動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動?六、觀察實驗題。請你設計實驗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與什么有關?請選擇一個因素填寫我的假設 需要的材料 保持不變的是 需要改變的是 我的發現和結論小學五年級科學參考答案(二)一、每空1分,共10分。1、地球自轉 2、林奈 3、會聚、分散4、指南針、司南5、心臟、血管?6、20、80二、每題1分,共8分。1、√ 2、√ 3、× 4、√ 5、× 6、× 7、×? 8、√?三、每空1分,共10分。1、B 2、C 3、A 4、B 5、C? 6、C 7、B 8、A 9、AB、C四、每連對一條線得1分,共5分。畢達哥拉斯?????物體像鏡子那樣反射射向它的光柏拉圖??光由物體發出,照射到物體上反射到眼睛亞里士多德????看見物體前,陽光與眼睛內部發出的光先混合托勒密?????? 通過發光物體發出的光來看見東西阿爾哈曾?????眼睛發出不可見的光接觸物體五、第一小題3分,答出三條得全分。第二小題4分,根據回答情況得分。1、(1)不要在電線上晾曬衣服(2)不要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3)不要用濕毛巾抹電器(4)不要把多個電器插在一個電源插座上2、血液在循環流動的過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氣和消化器官吸收的養料運送到全身各處去,又把全身各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通過肺和排泄器官排出體外。只有心臟不停地跳動,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環流動。六、本題共10分,每答出一空得2分。以下為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有關的實驗,還有其他實驗方法(如與電池的數量、鐵釘的粗細等因素有關),只要合理即可得分。我的假設 需要的材料 保持不變的是 需要改變的是 我的發現和結論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有關。線圈匝數多,磁力大;線圈匝數少,磁力小。 電池2節、鐵釘、導線若干、回形針 電池數量、鐵釘粗細等 線圈匝數 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匝數有關。線圈匝數多,吸起的回形針多,磁力大;線圈匝數少,吸起的回形針少,磁力小。PAGE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