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二:提升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中國熱點點擊:201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人下簡稱《意見》),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出部署安排。一、與教材知識的結合1.《意見》指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存在許多不足。請你列舉一二。一些地方、一些領域由于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加上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使得我國環境問題愈加嚴重。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高發態勢。2.《意見》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請說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主要內容和意義。(1)堅持生態興則文明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建設美麗中國全民行動,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2)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須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3.《意見》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怎樣的?(1)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2)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4.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國家提出了怎樣的要求?(1)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2)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3)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5.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各方應該怎么做?(1)國家:①國策、理念,戰路----堅持節約資配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②依法治國-----堅持依法治國,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嚴懲破壞環境的行為。③道德建設-------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積極宣傳生態文明新理念,倡導綠色、環保新生活。(2)企業:①增強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依法規范自身行為。②加快科技創新,加大環保節能投入,節能減排。(3)個人:①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②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踐行綠色生活,積極參與環保公益生活動。③積極向有關部門獻計獻策,勇于同破壞環境的行必為做斗爭。6.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決會帶來哪些危害?會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7.《意見》指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分別指什么?如何正確認識兩者的關系?(1)“綠水青山”指生態環境保護,“金山銀山”指經濟發展。(2)資源和環境制約著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能為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提供條件。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二、學而思、思中學 探究設問 嘗試作答三、檢測題1、《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福。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這告訴我們要①堅持綠色惠民②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社③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④始終扭住環境保護這個中心工作不動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監測顯示,200年以來,全國沙化土地面積已連續3個監測期縮減,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這一轉變①是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體現②是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結果③說明我國在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決定性勝利④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意見》指出,端制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以京津其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下列措施不符合藍天保衛戰要求的是A污染高的工業轉移到周邊不發達地區B加強汽車尾氣檢測,報廢不達標的汽車C開發使用風能太陽能清潔能源產品D完善公共自行車網絡,倡導公民低碳出行4.觀察下面兩幅漫畫,回答問題(1)兩幅漫畫中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為了實現此目的,請從國家和個人兩個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5、201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意見》,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出部署安排。某校九年級同學摘錄了《意見》部分內容,開展了一次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憧憬美麗中國目標】《意見》指出,確保到2035年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你心中的美麗中國景象是怎樣的?【領會生態文明思想】《意見》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2)在下面空格內填入適當的內容。【美麗中國全民行動】《意見》指出,引導公眾綠色生活。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開展創建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商場、綠色餐館等行動。(3)青少年應怎樣為實現美麗中國目標做貢獻?6、(2018年河南中考試題)材料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效果明顯,生態文明理念、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漸深入人心,祖國大地正在綠起來、美起來。材料二: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強調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美麗中回翔中國。閱讀上述材料,運用相關知識,思考下列問題黨和國家為什么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三個方面即可)(2)聯系上述生態文明建設成就,說明建成美麗中國必須樹立和堅持哪些生態文明理念。(兩個方面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