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 題 : 8.2 敬畏生命【學習目標】1.能說出敬畏生命的意義,懂得生命至上的內涵。2.能正確看待生命之間的休戚與共,學會珍愛自我生命,關懷和善待身邊其他人的生命。【預習案】(5分鐘)自主閱讀課本第94-98頁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問題(課本補充問題勾畫答案)。知識點一:敬畏生命的意義/我們為什么要敬畏生命?1. 生命是 、 ;生命是 、 ,生命是 、 。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2.生命都是 ,生命價值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 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 。 知識點二:如何敬畏生命1.敬畏生命,要從珍愛 走向對 的關懷,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 。(意識層面)2.敬畏生命體現在 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 、 和 身邊的每一個人。(行為層面)3.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誰的命令,而是內心的 時,我們就走向了 。(道德層面)預習小測:績優學案64頁第1,2,3題。【探究案】(5分鐘)探究點一:生命至上議題:生命的重量2015年5月30日1點13分,廣西省玉林市一棟民宅發生火災,消防隊員楊科璋在滅火救援中緊急救出一名約兩歲的孩子,但因煙霧太大、能見度低而踩空墜樓。從五樓墜樓時楊科璋緊抱孩子,最終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卻獻出了年僅27歲的生命。楊科璋入伍以來共參加滅火救援戰斗200多次,搶救疏散被困160多人。犧牲后,中國公安部政治部批準消防員楊科璋為烈士,并授予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2018年3月1日,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播出,楊科璋榮膺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1)、情境中消防英雄楊科璋為救被困兒童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是不愛惜自己生命的表現嗎? (2)、小組討論:作為未成年人如果我們看到別人遭遇險情時是否也要見義勇為、不畏生死?請談談你的觀點(3)生活中我們如何珍愛他人生命,請談談具體做法。探究點二:如何敬畏生命議題:休戚與共在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鐫刻著德國新教牧師馬丁留下的發人深省的短詩: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 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 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后來他們追殺工會會員, 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會員; 后來他們又追殺天主教徒, 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徒; 最后 他們奔我而來, 再也沒有人能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1)、當“他們”奔我而來時,為什么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這首短詩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2)、比較這首短詩中描述的情境與案例一中消防英雄的情境,你發現了哪些不同?結合案例,說一說我們應如何敬畏生命? 【檢測案】1、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救援時,黨和政府爭分奪秒、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這是因為( )A.人生的價值在于戰勝挫折 B.各種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關C.生命是頑強的,人的生命最具智慧 D.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2、“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高齡孤寡老人劉盛蘭拾荒助學子的感人事跡體現了他( )A. 珍愛生命,悅納自我 B.不斷進取,發展自我C.敬畏生命,關愛他人 D.冷靜客觀,認識自我3、 某校七年級學生在班會上,就“敬畏生命”展開了熱烈討論。以下是四位同學的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A.小紅說:人的生命十分寶貴,它完全屬于自己B.小林說:人的生命生來就是脆弱的,所以要敬畏生命C.小軍說:我敬畏生命是因為老師讓我這樣做D.小梅說:珍愛他人生命應如同珍愛自己的生命4、小強所在的學校不定期舉行各種逃生演練、緊急疏散等活動。他對此舉不以為意:又沒發生地震,用得著那樣瞎練嗎?下列說法中,最能說服小強的是( )A.人的生命是頑強的,也是脆弱的,我們要敬畏生命,關愛生命。B.逃生演練能幫助我們避免意外。C.無論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棄生的希望D.通過逃生演練、緊急疏散活動實現生命價值教(學)后反思:參考答案:預習案:知識點一:敬畏生命的意義1.?2.生命都是寶貴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 知識點二:如何敬畏生命1.敬畏生命,要從珍愛自己的生命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意識層面)2.敬畏生命體現在不漠視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行為層面)3.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誰的命令,而是內心的自愿選擇時,我們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道德層面)探究案:探究一:(1)、情境中消防英雄楊科璋為救被困兒童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是不愛惜自己生命的表現嗎?不是的,正是因為愛惜自己的生命,所以看到別人的生命遭遇威脅時才能感同身受,奮不顧身。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答案不唯一,只要能結合材料,體現出要如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愛別人的生命這層意思即可。)(2)、小組討論:作為未成年人如果我們看到別人遭遇險情時是否也要見義勇為、不畏生死?請談談你的觀點活動建議:3分鐘小組討論,然后請持不同意見的小組做展講。總體來說,這個問題的設計是希望學生能通過思考與討論,初步形成對現實生活的復雜情形作出合理判斷的能力。如看到他人遇險,我們作為未成年人因為缺乏專業成熟的自救或他救技能,心理等各方面素質也不成熟。所以幫忙呼救、報警、或在不危害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幫助他人等這些方式都是提倡的,但并不建議大家路見不平就見義勇為。當然,如果學生有相反觀點,教師可適當引導,但不強求必須觀點一致。 (3)生活中我們如何珍愛他人生命,請談談具體做法。如:關心、幫助生命的同學;在家庭中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遵守交通規則等,言之成理,符合題目要求即可。探究二:(1)、當“他們”奔我而來時,為什么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這首短詩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因為“我”漠視別人的生命,在別人的生命遭受威脅時我保持沉默,所以我的生命也得不到保護。(大意正確即可。)敬畏生命,讓我們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使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我們的生命與他人的生命休戚與共。(2)、比較這首短詩中描述的情境與案例一中消防英雄的情境,你發現了哪些不同?這個問題答案比較開放。學生只要能從對待他人生命的態度上來分析,如一個是如珍愛自己的生命般珍愛他人的生命,雖然犧牲,卻在3年后的今天依然活在人們的心里;一個是只看到自己的生命,卻漠視他人的生命,最終當自己的生命遭受威脅時,孤立無援。(3)結合案例,說一說我們應如何敬畏生命? ①敬畏生命,要從珍愛自己的生命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②敬畏生命體現在不漠視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③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誰的命令,而是內心的自愿選擇,我們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檢測案:1. 【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生命至上的認識。黨和政府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說明與其他東西相比生命價值高于一切,所以選擇D。ABC選項與題意無關,排除。2. 【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如何敬畏生命的掌握情況。拾荒助學體現了老人對他人的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這是敬畏生命的表現,C選項符合題意。3. 【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敬畏生命的正確認識。A選項中“生命完全屬于自己”說法錯誤,排除;B選項將敬畏生命歸因于生命的脆弱,認識片面,排除;C選項說法錯誤,最終選D。4. 【答案】A【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敬畏生命在行為層面的認識。我們要敬畏生命,不漠視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關愛生命。A選項說法正確,B、D選項說法錯誤,C選項與題意無關,所以最終選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