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 題 : 8.1 生命可以永恒嗎【學習目標】1.能準確理解并說出生命的特性。2.能正確看待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從而感激生命、熱愛生命。3.能準確理解并闡述生命接續的意義。【預習案】(5分鐘)自主閱讀課本第88-93頁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問題(課本補充問題勾畫答案)。知識點一:生命的特性1.生命 。每個人的生命是在無數的偶然性中產生的,在這一點上我們是幸運的。2.生命是 。每個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個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3.生命是 。“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決不能復返。”4.生命也是 。“人生如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知識點二:正確看待死亡1.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命發展的 。2.死亡是人生 的歸宿,它讓我們 。3. ,讓我們擁有一份好好活著的感動,從容面對 ,更加 。知識點三:如何正確理解生命接續的意義?預習小測:績優學案61頁第1,2,3題。【探究案】(5分鐘)探究點一: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議題:向死而生在西方哲學流派中有一個影響很深的派別叫“伊壁鳩魯派”,他們認為死亡不是件壞事。朋友圍在身邊,平靜快樂地告別人世,分享所有的快樂時光,等待比最深的睡眠還要安寧的死亡,就是善終。哲學家大衛·休謨的辭世,就是這樣一個實例。當他癌癥復發時,他的朋友亞當斯密去看望他。他高興的對朋友說:“我已經做了所有我想做的重要的事情,我已盡力令我的親人和朋友過得更好。因此我完全有理由滿足地死去。”在最后的時光,休謨完全不焦慮,不消沉,看有趣的書來度過他的時光。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生。學習任務: (1)、故事中休謨面對死亡的態度是什么?談談你對這種死亡觀念的理解。(2)、你有沒有經歷過身邊親人朋友的離世呢?可以跟大家談談你的感受嗎?(3)小組討論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如何做到熱愛生命?探究點二:生命的接續議題:神奇的傳承DNA(脫氧核糖核酸)是生物遺傳信息的載體。這些信息最終表現出生物的特定性狀。科學研究表明,父母會把自己一半的DNA遺傳給孩子,每個孩子都帶著一半父親的DNA和一半母親的DNA。我們順著這條線往上看,你的父(母)的誕生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他們生命的結合,繼續往上到曾祖父母、高祖父母······你是你的家族的延續,你也將在未來將自己的DNA延續下去。在公元前約3000年左右的黃河中下游平原,我們華夏民族的先民們在這片土地上勞動、生活,創造出璀璨奪目的中華文化。幾千年來,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而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學習任務:(1)案例中提及了哪些生命的傳承關系?你還可以說出哪些傳承關系? (2)小組交流:你是你們家庭中的第幾名成員?你在家庭中從你的親人長輩那里接續了什么? (3)思考:你的生命和你的父母、祖父母、你的歷代祖先們、乃至遠古先哲們他們的生命是什么樣的關系呢?【檢測案】1、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生活在這個美麗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A.都是相同的 B.少部分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C.大部分都是一樣的,少數不同 D.都是獨特的2、“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這句話主要說明生命是( )A.是唯一的 B.是永恒的 C.有意義的 D.短暫的3、作家羅曼?羅蘭說:“人生不出售來回車票,一旦動身,決不返回。”這形象地說明( )①一個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復的;②生命一旦失去就不會再來;③正確認識生活中的苦與樂,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好;④生命是不可逆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關于生命的接續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在生命的接續中,人類生命不斷發展,人類的精神文明也不斷積累和豐富B.在生命的傳承關系中,我們能更好地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生命C.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與他人、社會無關D.在人類生命的接續中,我們總能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 教(學)后反思:參考答案:預習案:知識點一:生命的特性1.生命來之不易。每個人的生命是在無數的偶然性中產生的,在這一點上我們是幸運的。2.生命是獨特的。每個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個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3.生命是不可逆的。“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決不能復返。”4.生命也是短暫的。“人生如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知識點二:正確看待死亡1.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2.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它讓我們感激生命的獲得。3.向死而生,讓我們擁有一份好好活著的感動,從容面對生命的不可預知,更加熱愛生命。 知識點三:生命有接續 1、如何正確理解生命接續的意義?(1)在人類生命的接續中,我們總能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2)在生命的傳承關系中,我們能更好地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生命。(2)在生命的接續中,人類生命不斷發展,人類的精神文明也不斷積累和豐富。 2、作為自己家族的一員,作為炎黃子孫的一份子,我們對自己的家族、民族可以擔當哪些責任和使命?日常的學習和生命中我們該如何做呢?(略)。答案不一,由學生自由回答。探究案:探究一:(1)、故事中休謨面對死亡的態度是什么?談談你對這種死亡觀念的理解。 (略)學生能圍繞材料從感激生命、從容面對、樂觀豁達等角度思考即可。教師可從劃線句子處引導學生理解正確面對死亡從正確對待生命(善待他人、承擔責任)開始。(2)、你有沒有經歷過身邊親人朋友的離世呢?可以跟大家談談你的感受嗎?(略)請3-4位同學分享,從學生已有的經驗角度出發,將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這一話題從案例故事轉到我們的生活體驗。(3)小組討論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如何做到熱愛生命?正確看待死亡:①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②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它讓我們感激生命的獲得。③向死而生,讓我們擁有一份好好活著的感動,從容面對生命的不可預知,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命:(略)學生根據實際從思想、學習、生活甚至工作等角度回答即可。探究二:(1)案例中提及了哪些生命的傳承關系?你還可以說出哪些傳承關系?材料中提及了生命的“身體傳承”和“精神文明傳承”;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其他的接續傳承關系,如“職業傳承”、“ 民族傳承”、“技藝的傳承”等。此問意在拓展學生對于“生命的接續”這個話題的認知邊界,我們所接續的生命的內涵是豐富多樣的,這種種的接續是生命的饋贈,更是生命的重托。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這個維度去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2)小組交流:你是你們家庭中的第幾名成員?你在家庭中從你的親人長輩那里接續了什么?學生據實回答即可。此問題的設計旨在使學生將上一問中得來的關于生命不同的傳承關系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嘗試分析理解自己在家庭生命接續中的位置和使命。教師引導:在家族生命的延續中,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有各自身份所擔負的使命和責任。 (3)思考:你的生命和你的父母、祖父母、你的歷代祖先們、乃至遠古先哲們他們的生命是什么樣的關系呢?每個人的個體生命是生命長河中的一朵浪花。我們的生命不僅屬于我們自己這個個體,還屬于家族、民族這條長河。在生命的傳承中,我們能更好地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生命,而在這種傳承的歷史中,我們要有歷史的責任感。檢測案:1.【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生命特性的認識中的生命的獨特性。ABC均為錯誤說法,排除。2. 【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生命特性的認識中的生命的短暫性的認識。在時間的長河中,個人的生命很短暫,如白色的駿馬在縫隙前飛快的越過。所以ABC說法都是不合題意的,排除。3. 【答案】:B【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生命的理解。“一旦動身,絕不返回”說明了生命不可重復、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會再來,它是不可逆的。故①②④符合題意,③本身雖然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最終選B。4. 【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生命接續的認識。正確理解人類生命的接續,找到自己的個體生命在家族、民族乃至整個人類歷史中的正確定位,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準確的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生命,承擔歷史使命。ABD選項都是正確說法,排除。最終選C。 導學案編號 ( ) 導(學)補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