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課型:新授使用人: 使用時間: 班級: 小組:【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的分配制度,知道按勞分配的地位、基本內容、意義。2、知道我國的分配方式有哪幾種,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哪幾種。3、懂得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制度的意義【自主學習】閱讀課本P59-60內容, 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標注。(時間:3分鐘) 1.按勞分配的地位和基本內容是什么?P592.為什么要實行按勞分配?P593. 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哪幾種?4.為什么要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P60【合作探究】材料一: 李某一家5口人,李某本人承包了責任田,每年收入5萬元;李某的妻子開了個小店,納稅后每年也有3萬元的收入;李某的兒子是國有企業員工,每月工資、獎金、津貼共8 000元,還炒股賺了不少錢;李某的女兒是工程師,她利用雙休日為一家私營企業當技術顧問,也有一筆豐厚的報酬;李某的母親靠出租房屋每月獲得的收入有3 000元。材料二:1958年,我國提出了“大躍進”口號,組織人民公社,實行平均分配制度,吃“大鍋飯”。當時順口溜說得好:上工一窩蜂,干活鬧哄哄,放工往前沖,苦了想干的,累了實干的,便宜了搗蛋的。如果實行平均分配,必然導致“懶漢”的出現,勞動者的積極性不能很好地調動起來,干和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整個社會的發展必然緩慢,最終導致共同貧窮。請運用我國分配制度的有關知識說明:結合材料一談談,我國現階段采取什么樣的分配制度?結合材料二思考,在公有制經濟中如果實行平均主義、平均分配會出現什么后果?為什么要采取這樣的分配制度?(3) 李某一家5口人收入各來自何種分配方式?【易錯辨析】1.實行按勞分配意味著等量勞動獲得等量報酬。2.工人的工資收入都屬于按勞分配。3.按勞分配是與公有制經濟相適應的,按生產要素分配是與非公有制經濟相適應的。【考點明細】1.我國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是什么:以按勞分配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的地位:公有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決定了按勞分配在我國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體地位。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注意:按勞分配這種分配方式存在的前提是在公有制經濟中,在非公有制經濟中不可能實行按勞分配。】2.為什么要實行按勞分配?(1)是由我國現階段的客觀經濟條件決定的。必要性①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②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③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2)按勞分配有何意義? 重要性①實行按勞分配,有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②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3.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具體形式:(1)含義:按生產要素分配,是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收益分配。(2)具體形式:主要有土地、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知識拓展:按生產要素分配按資本要素分配私營企業主生產經營取得的稅后利潤,債權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紅,債券、股票交易收入等按勞動要素分配在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中,勞動者所獲得的工資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業管理人員憑借管理才能在生產經營中的貢獻而參與分配的方式按技術、信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術和信息資料取得的收入(技術入股、專利使用、技術轉讓等)[來源:學。按土地要素憑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出讓金等)…………【課堂達標】1.60多年來,我國的分配制度經歷了“從單一的按勞分配方式到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多種分配方式為補充再到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變遷。促成這一變遷的根本原因是( )A.我國生產力的不斷發展B.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不斷完善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D.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深入發展2.在我國現階段,按勞分配之所以在各種分配方式中占主體地位,是因為( )A.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B.按勞分配的收入占勞動者收入的比重最大C.按勞分配徹底實現了多勞多得,少勞少得D.公有制企業的勞動者收入來源越來越單一3.小琳的父親是國有企業的工程師,月工資1萬元;母親是外企的財務人員,年薪20萬元;叔叔開雜貨店,月收入8 000元;姑姑承包集體土地種植有機蔬菜,收入也不少。以上所述小琳一家的收入各來自何種分配方式?【課后作業】1. 完成“一線課堂”P43-45頁內容。2.背誦“一線課堂”P44頁我國的分配方式表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