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熱點:《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熱點:《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

資源簡介

中考熱點:《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 習近平提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
【熱點鏈接】
今年是《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今天上午10點,《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又有利于統一后臺灣長治久安。
習近平提出,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后,臺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習近平表示,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系行穩致遠的總根子,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兩岸雙方應該本著對民族、對后世負責的態度,凝聚智慧,發揮創意,聚同化異,爭取早日解決政治對立,實現臺海持久和平,達成國家統一愿景,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在祥和、安寧、繁榮、尊嚴的共同家園中生活成長。
習近平: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里事,當然也應該由家里人商量著辦。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系行穩致遠的總根子,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兩岸雙方應該本著對民族、對后世負責的態度,凝聚智慧,發揮創意,聚同化異,爭取早日解決政治對立,實現臺海持久和平,達成國家統一愿景,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在祥和、安寧、繁榮、尊嚴的共同家園中生活成長。
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臺灣任何政黨、團體同我們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礙。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合作取代爭斗、以雙贏取代零和,兩岸關系才能行穩致遠。我們愿意同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
我們鄭重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系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明確提出了一系列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政策措施。
【知識梳理】
臺灣問題
形成 在解放戰爭中,南京國民政府戰敗,敗退臺灣,導致兩岸分離,臺灣問題形成
對臺政策 毛澤東 新中國成立后:解放臺灣。20世紀50年代中期: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
鄧小平 改革開放以來,確立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提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
江澤民 1995年初提出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是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指導思想
對臺基本政策(原則、方針)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兩岸關系發展 (1)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放棄“三不”政策,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并在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一些開放措施,海峽兩岸同胞近38年的隔絕狀態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歷史性變化 (2)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1991年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 (3)1992年,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九二共識”)。 (4)1993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將“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寫入協議,并就開展兩岸經濟、科技、文化交流達成共識。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5)2008年,兩岸三通(通郵、通商、通航)正式啟動
兩岸關系密切交往 表現 二十多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及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蓬勃發展。海峽兩岸經濟上相互促進、互補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①兩岸人員往來,探親、旅游;②經濟交流,通商貿易、投資、辦企業;③文化交流,通郵、通航、通電話、電報傳真、移動電話
原因 (1)共同的語言、文字,共同的傳統文化;(2)同屬中華民族;(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指引;(4)海峽兩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共同努力
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 (1)大陸和臺灣的聯系和歷代政府對臺灣的管理: ①三國時,吳國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夷洲,加強臺灣和內地聯系;②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琉球(臺灣)和澎湖;③1683年清軍進駐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④1885年清政府設置臺灣省 (2)臺灣軍民的反侵略斗爭: ①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②鴉片戰爭中,姚瑩率軍民反抗英國侵略;③中法戰爭中,劉銘傳率臺灣軍民奮勇抗法 (3)重要的國際條約: ①甲午戰爭后,1895年,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割占臺灣;②二戰期間,1943年中英美三國《開羅宣言》強調日本竊取的臺灣、澎湖等中國領土必須無條件歸還;③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三、國共關系的演變
時期 時間 標志 合作形式 影響 原因
第一次合作 國民革命 1924— 1927年 國民黨一 大的召開 革命統 一戰線 北伐戰爭勝利進軍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務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 1927— 1937年 四一二反 革命政變 導致大革命失敗,內戰給日本侵略者帶來可乘之機 蔣介石叛變革命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戰爭 1937— 1945年 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取得抗日戰爭勝利,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戰爭 1946— 1949年 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 祖國至今未能實現統一大業 蔣介石發動內戰,實行獨裁


一國兩制?
一國兩制 目的 解決香港、澳門和臺灣等歷史遺留問題,維護國家統一
提出 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從維護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含義 “一國兩制”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影響 (1)“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 (2)“一國兩制”尊重了港澳臺等地區的歷史和現實,有利于保證它們的繁榮穩定,從而有利于整個國家的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香港、澳門回歸
港澳回歸 進程 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澳門政權交接儀式
意義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認識啟示 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提高是港澳回歸的主要原因;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能真正走上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

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
與時俱進的對臺政策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明確提出要解放臺灣
20世紀50年代中期,確立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思想
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確立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不久,在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基礎上,形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
兩岸關系的發展 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調整“三不政策”,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1990年,臺灣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
1991年,大陸成立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海協會)
1992年,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達成共識“九二共識”;1993年,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見右圖)將“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寫入協議,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5年初,江澤民提出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這是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指導思想
日益密切的交往 20多年來,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指引下,經過海峽兩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共同努力,海峽兩岸經濟上互相促進、互補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歷史角度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民族角度看,海峽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完成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是全體炎黃子孫的共同心愿;從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國家法》的頒布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從可行性來看,香港、澳門的回歸和持續繁榮為統一臺灣提供了范例
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時勢的發展,海峽兩岸同胞的聯系日益加強,實現祖國統一已成為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維護祖國安定、實現祖國統一是中國政府的神圣職責,炎黃子孫應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為祖國統一而努力奮斗

1.對“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理解。
(1)“一國兩制”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但這并不是說“兩制”都是主體。
(2)“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種制度并存,國家的主體是社會主義制度。
(3)“一國兩制”這一體制僅適用于香港、澳門和臺灣三個地區,經濟特區自治區都必須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進行。
(4)“一國兩制”下設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但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完全自治。
2.臺灣是中國領土的法律依據。
(1)《開羅宣言》:1943年的《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侵占的包括東北三省、臺灣、澎湖列島在內的中國領土必須歸還中國。
(2)《中美聯合公報》:1972年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3)《中美建交公報》:1978年《中美建交公報》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3.當前解決臺灣問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根本保證);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發展前景);“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政策保證);香港和澳門的順利回歸并保持高度繁榮,證明了“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生命力(經驗借鑒)。
(2)不利因素:美國支持“臺獨”,干涉中國內政,不停地向臺灣出售武器,這是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最大障礙;“臺獨”分子的分裂行徑;國際上其他反華勢力的阻撓。
4.我國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原則立場、基本方針和最后底線。
(1)原則立場: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2)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3)最后底線:如果出現臺灣被以任何名義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如果出現外國侵占臺灣,如果臺灣當局無限期地拒絕通過談判解決兩岸統一問題,我國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包括使用武力來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完成祖國統一。
5.臺灣問題與港澳問題的比較。
(1)性質不同:港澳問題是殖民主義侵略遺留下來的問題,是中國與英國、中國與葡萄牙之間的問題,是主權問題;臺灣問題是國內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屬于中國內政,不允許外國干涉。
(2)解決方式:可能相同,即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使臺灣與祖國大陸統一;也可能不同,最終通過武力加以解決。
(3)港澳臺的前途:必然是相同的,那就是實現我國的領土統一,實行“一國兩制”的總方針,保證港澳臺地區的長期穩定和發展。
6.中國完全統一的歷史意義。
(1)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一個國家的最高利益。
(1)兩岸實現統一后,可攜手合作、互補互助、發展經濟,共同振興中華。
(2)中國的統一,不僅有利于中國本身的穩定和發展,也有利于中國同世界各國進一步加強友好合作關系,有利于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7.為了海峽兩岸的美好未來,為了維護國家統一,你認為各方面應作出哪些努力?
(1)中國政府:繼續推進兩岸之間的交流,不斷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
(2)臺灣當局:順應歷史潮流,徹底放棄“臺獨”主張。
(3)兩岸同胞:互信互諒,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要自覺維護國家統一,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4)青年學生: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堅決同分裂祖國的行為作斗爭。
【中考模擬】
1.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邊疆的安定對于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圖有著重要意義。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5分)
材料??中國邊疆最早確立于秦漢之際……在長期邊疆治理實踐的基礎上,中國逐漸形成了富有智慧的邊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種因勢而定的邊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龍《中國的邊疆治理:調整與創新》
請回答:
(1)“中國邊疆最早確立于秦漢之際”。秦朝時期我國疆域最南到了哪里?(2分)漢朝哪一機構的設置使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府?(2分)
(2)明期中后明至清明前期,我國邊疆危機主要來自外來的侵略和少數民族分裂勢力的判亂,請各舉一例說明中央政府是怎樣應對的?(4分)
(3)清雍正皇帝時期(1722-1735年在位)采取什么措施加強對西藏的管理?(?2分)19世紀7O年代,率軍收復了新疆地區(除伊犁之外) 的湖南人是誰?(?2分)
(4)當前,我國邊疆地區也面臨主要來自日美等外來勢力和臺獨等分裂勢力的威脅。根據材料及歷史經驗。你認為我國應該如何應對?(3分)
1.(1)南海;西域都護;
(2)明:抗擊外來侵略,戚繼光抗倭等;清:平定內部叛亂,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等。
(3)設駐藏大臣;左宗棠;
(4)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對分裂祖國的行為堅決打擊。加強國際合作等等。
2.(16分)處理好民族關系歷來是各朝代政權實施治國理政,追求和維護國家統一的重要內容。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北魏改革】
材料一??孝文帝日:“今欲斷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資治通鑒》
(1)北魏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權,它在孝文帝改革時對鮮卑等少數民族實行漢化政策。材料一體現了漢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漢化政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
【唐皇長策】
材料二??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2)材料二體現了唐朝政府對于民族關系怎樣的態度或政策?試舉唐與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說明。(4分)
【清帝奇功】
材料三??1761牟,居住在伏爾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舉行反抗沙俄的起義,遭到沙皇軍隊的殘酷鎮壓。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領渥巴錫等率部眾于1770年10月再次發動了反抗沙俄的武裝起義,他們高呼:“我們的子孫永不當奴隸,讓我們到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經長途跋涉,東歸祖國。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岳麓版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學參考書》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對于少數民族的愛國義舉一種怎樣的態度?(2分)此外,清朝前期,為維護國家統一,在處理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關系上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體現了哪幾個方面的特點?并舉例說明。(6分)
2.(16分)(1)說漢話(或語言方面)。(2分)影響:有利于北方少數民族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或社會進步);加快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分。答出其中1點即可)
(2)平等(或團結或友愛或開明或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2分)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時金城公主人藏;821年吐蕃與唐朝會盟建碑,約定“患難相恤,暴掠不作”。(2分。答出其中l點即可)
(3)態度:鼓勵(或歡迎、表彰、獎勵、團結或隆重接待、妥善安置等相近意思皆可)。(2分)其他特點:一是嚴懲叛亂。舉例:粉碎準噶爾部噶爾丹的叛亂;粉碎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二是加強管理。舉例:設立伊犁將軍、烏里雅蘇臺將軍、駐藏大臣,在中央設理藩院。三是實行冊封。舉例:冊封達賴、班禪。(6分。每一特點1分,每一舉例2分,寫出兩個特點兩個例子即可)

3.(7分)家國情懷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的社會責任與人文追求。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新疆、西藏、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地區 史實
新疆 西漢:公元前60年,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城事務。 唐朝: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城。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A,管轄新疆地區。
西藏 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唐蕃關系日益密切。 元朝:設B,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 清朝:冊封達賴和班禪;1727年,設置駐藏大臣。
臺灣 三國時期:吳國船隊曾到達夷洲,加強了內地和臺灣地區的聯系。 元朝:設澎湖巡檢司,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清朝:1684年,設置C,隸屬福建省,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材料二?“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爭,還是在一九三一年就開始了。”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材料三??右圖
材料四??2016年11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洪秀柱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習近平強調,面向未來,國共兩黨要……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鞏固“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CCTV官網
(1)請寫出材料一表格中A、B、C處應填入的合適內容。
(2)請舉出一例說明材料二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在一九三一年就開始了”。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兩幅圖是20世紀末回歸祖國的兩個地區的區旗。這兩個地區的順利回歸得益于哪一方針政策的成功實施?
(4)材料四中“九二共識”的內容是什么?
3.?(7?分)(1)伊犁將軍(1分);宣政院(1分);臺灣府(1分)。
(2)東北人民和未撤走的東北軍部隊,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曰游擊戰爭(1分,答出一點即可)。全民族團結抗戰(1?分)。
(3)一國兩制(1?分)。
(4)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1分)。
4.在中國和美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都曾面臨著統一與分裂的問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歷史紀年示意圖》(局部)

?
(1)材料一中,你能找出哪些結束國家分裂、完成統一的朝代?結合所學知識,說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階段特征。北朝時期,鮮卑族建立的什么政權統一了黃河流域?(3分)
材料二??臺灣大事記
元朝 加強對琉球(今臺灣)的管轄
1662年 ????① ???(人物)收復臺灣
1895年 ????② ???(條約)割臺灣給日本
1945年 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1992年 海協會和海基會就“????③ ???”達成共識

(2)材料二空白處應填寫:①?????????;②?????????;③?????????????????。(3分)
材料三??美國內戰是兩種不同制度之間矛盾與沖突的結果,也是一場維護國家主權完整的戰爭。如果主權完整得不到維護,領土得不到統一,資本主義制度就難以一統美國天下,工業化就會推遲。如果美國分裂成了兩個或者更多的國家,或者北方沒有贏得勝利,美國就不可能成為20世紀世界第一強國。
——《大國崛起解說詞》
(3)說出材料三中“兩種不同制度”分別指什么?依據材料三,說出美國內戰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3分)
(4)結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請談談你對國家統一與分裂的認識。(1分)
4.(1)秦、西晉、隋(1分);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意思對即可)(1分)北魏(1分)。
(2)鄭成功;《馬關條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一個中國原則)(3分)
(3)北方資本主義和南方種植園經濟(奴隸制);(1分)維護了國家土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了國家統一;使資本主義制度一統美國;有利于美國工業化;為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奠定基礎。等等。(答對兩條即可)(2分)
(4)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統一有利于國家的發展、強盛;我們要維護國家的統一。等等。(觀點正確即可)(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平江县| 华蓥市| 永嘉县| 宽甸| 宁陵县| 涞水县| 天祝| 永新县| 南部县| 台安县| 五河县| 长葛市| 尼玛县| 华坪县| 临桂县| 清远市| 桂平市| 西畴县| 荆州市| 垦利县| 大城县| 沛县| 青川县| 富裕县| 南雄市| 饶河县| 洛扎县| 金寨县| 峨眉山市| 安丘市| 益阳市| 南部县| 安多县| 平利县| 金堂县| 台南市| 安仁县| 东台市| 印江| 博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