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專題復習:運動和力(考點精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專題復習:運動和力(考點精練)

資源簡介

中考復習系列
運動和力專題 (一)
知識點一 運動的描述與速度
1.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 標準 的物體叫參照物。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時,選擇的 參照物 不同,其結論也常常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速度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①比較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 路程 ;②比較相同的路程所用的 時間 。科學中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一般采用 ① 的方法。
(2)速度
①物理意義:表示物體 運動快慢 的物理量。
②定義:物體在 單位時間 內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
③公式: v= 。
④單位:m/s(也可表示為m·s-1)、km/h(也可表示為km·h-1)。1 m/s= 3.6 km/h。
3.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并且運動快慢 保持不變 。
4.變速運動:常見的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這種運動叫變速運動。研究變速運動時可以用 平均速度 來粗略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知識點二 力和力作用效果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2.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 牛頓 ,簡稱為 牛 ,符號是 N 。
3.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2)力能改變物體的 形狀 。
4.力的測量工具: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測力計,常用工具是彈簧測力計,它是根據在彈性限度內, 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 的原理做成的。(失重情況下能用彈簧測力計?)
5.力的三要素: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點 ,它們都能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示意圖: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 作用點 ,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 大小 ,線段上的箭頭表示力的 方向 。
7.重力
(1)物體由于 地球 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地球 ,重力的方向總是 豎直向下 。
(2)物體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 質量 成正比。用公式表示為G= mg 。g= 9.8 N/kg ,它表示質量為 1 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牛。
(3)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 重心 ,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 幾何中心 。
8.摩擦力(考試重點) (整體隔離、驅動輪被動輪等問題)
(1)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運動時,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 阻礙相對 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 相反 。(摩檫力不是阻力)
(2)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壓力的大小 和接觸面的 粗糙程度 ,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物體運動的速度的大小無關。
(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接觸面的 粗糙程度 ;增大 壓力 ;使 滾動 變為滑動。
(4)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減小粗糙面的 粗糙程度 ;減小 壓力 ;變滑動為 滾動 ;使物體與接觸面稍稍分離。
知識點三 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聯系運動和力的橋梁)
1.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 勻速直線運動 狀態或 靜止 狀態,可見力不是 維持 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 改變 物體運動的原因。
2.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慣性。慣性不是力,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 質量 有關。
溫馨提示:
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屬性,與物體是否受力和所處的運動狀態無關。不能把慣性說成是“慣性力”“受到慣性作用”或“克服物體的慣性”,一般只能說“具有慣性”。
知識點四 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
1.平衡狀態指物體處于 靜止 或 勻速直線運動 狀態。
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 同一物體 上的兩個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并且作用在 同一直線 上。
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異同:
考點習題精練
考點一:參照物與相對運動
1.公路邊有一農舍,它的煙囪正在冒煙,插有旗幟的a、b兩輛車在農舍旁的公路上。觀察圖中煙和旗的情況,判斷以下關于a、b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b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B.a、b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C.a車可能運動,b車向右運動
D.a車可能靜止,b車向左運動
2.隨著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逐漸由一個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2017年4月,中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并與“天宮二號”空間站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如圖所示。此時說“天宮二號”是靜止的,選取的參照物是(  )
A.“天宮二號” B.太陽 C.“長征七號” D.“天舟一號”
3.戰斗機水平飛行時,飛行員從右側舷窗看到如圖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線”,當飛行員從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如圖乙所示時,飛機可能在(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沖
C.豎直向上爬升 D.豎直向下俯沖
4.向前直線行駛的車內,小明給小芳連拍兩張照片如圖所示,拍照過程中車可能(  )
A.向西加速 B.向東加速 C.向西減速 D.向東減速
5.甲乙兩車并排停著,當甲車司機看著乙車時,忽然感覺自己的車正在緩慢運動,但當他看地面時,卻發現自己的車并沒動。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以地面為參照物甲車是運動的 B.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是靜止的
C.以地面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 D.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運動的
6.【相對運動】兩列火車如圖所示。西子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正在向東運動。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靜止
B.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也向東行駛
C.若西子號靜止,則和諧號可能向西行駛
D.若兩車都向西行駛,則西子號行駛得較慢
7.【相對運動】“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飛行器順利完成對接,開啟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新階段。如圖所示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即將對接時的模擬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完成對接后,“神舟十號”相對于“天宮一號”是運動的
B.在完成對接后,“神舟十號”相對于“天宮一號”是靜止的
C.“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在軌道上運行時沒有質量
D.“神舟十號”在軌道上運行時的慣性比在地球上小
考點二:速度
8.為了監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安裝了周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5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3s,若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1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則(  )
第8題圖
A.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170m B.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距測速儀102m
C.汽車的速度是34m/s D.汽車的速度是30.9m/s
9.【測速】交通部門常用測速儀來檢測車速。測速原理是測速儀前后兩次發出并接收到被測車反射回的超聲波信號,再根據兩次信號的時間差,測出車速,如圖甲。某次測速中,測速儀發出與接收超聲波的情況如圖乙所示,x表示超聲波與測速儀之間的臣離。則該被測汽車速度是(假設越聲波的速度為340米/秒,且保持不變)( )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
10.【v-t圖像】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 B. C. D.
11.【s-t圖像】某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其s﹣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0~t1做加速直線運動 B.t1~t2做勻速直線運動
C.0~t1比t2~t3運動的路程長 D.0~t1比t2~t3運動的速度大
12.【s-t圖像】如圖是某汽車通過一平直公路時記錄的v-t圖像,甲、乙、丙、丁四個過程中,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平均速度】近來共享電動汽車成為人們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車30min行駛20km,則該車的平均速度為(  )
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
【s-t圖像】周末,小關和小超分別與家人駕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前往桂林市樂滿地主題樂園游玩,如圖所示是兩小車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運動圖象,由圖可知,兩小車都在做   (選填“加速直線運動”或“勻速直線運動“);小超家車的速度   (選填“大于”或“小于”)小關家車的速度。
15.【平均速度】如圖所示abc三輛車的s-t圖像,求三輛車的平均速度 m/s = km/h,并且描述三輛車運動情況。

15題圖 16題圖
16.如圖所示是小球下落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運動的參照物是 ,比較小球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 ,可知小球的速度越來越 。
17.【速度和v-t圖像】勻速直線運動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相等路程的直線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線運動,如從靜止開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則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移動的距離s=vt,在它的v—t圖像中(下圖1),陰影矩形的邊長正好是v和t,可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移動的距離對應著v—t圖像中陰影的面積,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移動的距離也有類似的關系。
現有一輛汽車在教練場上由靜止開始沿平直道路做勻加速運動,在10秒末速度達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勻速直線運動,最后減速慢慢停下。
(1)從汽車由靜止開始運動計時,在下圖2中作出汽車在1分鐘內的v—t圖像。
(2)求這1分鐘內汽車行駛的距離。
(3)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車前進的牽引力F1和阻礙汽車運動的阻力F2,試分析這一分鐘內F1和F2的大小關系。
18.已知××型汽車的質量M=1200kg,汽車的額定功率P=40kW。一般情況下,駕駛員酒后的反應時間(從發現情況到開始制動所需的時間)比正常時慢了0.1~0.5s,易發生交通事故。下表格為《駕駛員守則》中駕駛員在不同車速時所對應的正常反應距離(汽車在正常反應時間內通過的距離)的表格:
車速v(km/h)
40
60
80
反應距離s(m)
5
7.5
10
?
(1)假設汽車在水平路面上以額定功率勻速行駛時間t1=15min,速度大小v1=72km/h,消耗汽油的質量m=2kg,求該汽車受到阻力大小和汽車發動機的效率;(g=10N/kg,q汽油=4.5×107J/kg)
(2)請根據表格數據,計算駕駛員的正常反應時間;
(3)如圖所示,假設一飲酒后的駕駛員駕車以v2=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在距離某學校門前s=40m處發現有一隊學生在斑馬線上橫過馬路,他的反應時間比正常時慢了Δt=0.2s,剎車到停止運動所用時間t2=4s,剎車后,車的平均速度為v3=27km/h。試通過計算說明是否會發生交通事故。
考點三: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19.有關力與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就運動
B.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它的三要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C.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該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D.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會慢慢停下來
20.甲圖中,小鐵球從斜面上滾下沿直線運動,當經過磁鐵附近時方向發生了改變,此現象說明力可以 ;乙圖中,放有磁鐵的兩個小車用細線相連,剪斷細線后,小車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此現象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 _的。
第20題圖
21.如圖實驗,用力F按壓平面鏡之間的桌面時,經兩平面鏡反射后照到墻面上的光點位置將 (填“上升”、“不變”或“下降”);這個實驗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
第21題圖 第22題圖
22.墻體的豎直性是房屋質量的重要指標,在建造房屋時,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圖所示的重垂線檢測墻體是否豎直,這運用了重力的方向是 ___ _ ,圖中所示的墻體向 ___ __ (選填“左”或“右”)傾斜。
23.CCTV科教頻道曾報道:有一輛小車載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時,左前輪、右前輪、左后輪、右后輪對地磅的壓力分別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設該小車四個輪子的軸心圍成一個長方形,O為幾何中心,AB、CD為兩條對稱軸,如圖所示。若再在車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輛車所受重力的作用線通過O點,則該重物的重心應落在( )
AOC區域上 B、BOC區域上 C、AOD區域上 D、BOD區域上
24.如圖中甲、乙、丙、丁四根彈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墻上,圖中所示的力F均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為一條直線上,四根彈簧在力的作用下均處于靜止狀態,其長度分別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L甲<L丙 L乙>L丁 B.L甲=L丙 L乙=L丁
C.L甲<L丙 L乙=L丁 D.L甲=L丙 L乙>L丁
25.為探究“影響彈簧受力形變的因素”,興趣小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彈簧形變的大小可能與彈簧的長度有關。
猜想二:彈簧形變的大小可能與受力的大小有關。
猜想三:彈簧形變的大小可能與彈簧的材料有關。
他們選擇了甲、乙、丙3根彈簧作為研究對象。已知彈簧甲和丙是同種金屬絲,彈簧乙是另一種金屬絲,甲和乙原長均為6厘米,丙原長為9厘米,其他條件均相同。將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彈簧測力計以不同大小的力拉。下表是實驗數據記錄。
彈簧受到的拉力(牛)
0
1
2
3
4
5
6
7

彈簧的長度
(厘米)
6.0
6.6
7.2
7.8
8.4
9.0
9.6
10.6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9.0
9.9
10.8
11.7
12.6
13.5
14.4
15.9
(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甲彈簧伸長的長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彈簧伸長的長度。
(2)要證實猜想一,需比較________兩組彈簧的數據。
(3)在彈性限度內,同一彈簧________與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中考復習系列
運動和力專題 (二)
考點四:牛頓運動定律(慣性)
26.哪位科學家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和推理,得出了重要的物理度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
A.愛因斯坦 B.牛頓 C.伽利略 D.亞里士多德
27.2018年2月22日,在短道速滑男子500m決賽中,武大靖為中國贏得平昌冬奧會首枚金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把冰刀磨得很鋒利,是為了增大摩擦力
B、沖過終點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
C、以滑行中的運動員作為參照物,觀眾是靜止的
D、運動員用力蹬冰面就會向前運動,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28.火箭發射升空過程中,初期做加速運動,而后做一段時間的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時,運動狀態沒有改變
B、火箭加速升空時,受到平衡力作用
C、火箭勻速直線升空時,運動狀態沒有改變
D、火箭勻速直線升空時,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29.如圖所示,一小鐵塊沿斜面向下滑動,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識描述個正確的是(  )
A.鐵塊從斜面滑下的速度越來越快,說明鐵塊慣性在變大
B.鐵塊所受重力與斜面對鐵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鐵塊受到斜面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D.鐵塊相對于斜面始終是靜止的
30.人造衛星繞地球勻速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況是( )
A. 同步衛星轉動事依靠慣性
B. 受平衡力
C. 受不平衡力
D. 衛星脫離地球表面不再受到地球引力
31.(2018?杭州)大游輪向東勻速直線行駛,小金面朝游輪前進方向,在游輪上的A位置豎直向上起跳,落下時的位置在(不計空氣阻力)(  )
A.A 位置的東側 B.A 位置的西側
C.A 位置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32.小球A靜止放在光滑車廂底板上(假設車廂底板足夠長),如圖所示。當車廂受到水平向右的力 F作用時,車廂從靜止開始在水平地面上作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則小球A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是( )
A、作勻速直線運動
B、作與車廂同方向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
C、處于靜止狀態
D、作與車廂反方向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
33.如圖所示,在列車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氣泡水平儀,發現水平儀中的氣泡突然向前移動。由此可知,列車發生的變化是( )
突然啟動 B. 突然制動 C.勻速運動 D. 突然減速
34.(2018?河南)如圖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車上有A、B兩個物體,兩物體與小車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勻速運動。B在A的正前方,B的質量小于A的質量。假設小車的上表面足夠長,不計空氣阻力,小車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后,A、B兩物體   (選填“會”或“不會”)相撞,原因是:   。
35.(多選)如圖是一種汽車安全帶控制裝置的示意圖這個裝置主要包括棘輪、鎖棒和復擺,它們都能繞各自轉軸轉動。當汽車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復擺豎直懸掛,鎖棒水平,棘輪可以自由轉動,乘員能拉動安全帶。當汽車突然剎車時,復擺由于巨性繞軸轉動,使得鎖棒鎖定棘輪的轉動,乘員拉不動安全帶請根據圖中復擺的位置判斷汽車的可能運動方向和運動狀態( )
A.向左行駛、突然剎車 B.向右行駛、突然剎車
C.向左行駛、加速 D.向右行駛、勻速
36.小剛同學放學回家的路上,腳被石塊絆了一下,身體向前跌倒(下圖甲);過了一會兒不小心腳踩到一塊西瓜皮,身體向后摔倒(下圖乙),對這兩種情景,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A. 二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
B. 二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
C. 前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后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
D. 前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后者上身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37.(2018?衡陽)如圖所示,若小球向右擺動到最低點時繩子斷裂假設所有力同時消失,此后,小球的運動情況是(  )
A.勻速直線下落
B.勻速直線上升
C.勻速直線斜向上運動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38.【運動和力】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摩擦,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 )
A.在B點保持靜止
B.沿BE方向運動
C.沿BC方向運動
D.沿BD方向運動
考點五: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39.(2018?棗莊)如圖所示,小麗用力F把一才塊壓在豎直墻面上靜止,現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
①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墻對木塊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
②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③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④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木塊對小麗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
A、 只有①正確 B、 只有④正確 C、 只有①③正確 D、 只有③④正確
40.(2018?大慶)如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對這兩物體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
A.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與B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來源:Zxxk.Com]
B.B對A的支持力與A對B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B對A的支持力與A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D.A對地球的吸引力與地球對A的吸引力完全相同
41.如圖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卻沒有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箱子沒有運動,此時箱子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對箱子的摩擦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假設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則箱子將靜止在原地??
42.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種玩具,該玩具中間是軸承內有滾珠,邊上有三個用密度較大的金屬制作的飛葉,撥動飛葉后,飛葉可以繞軸在指尖上長時間轉動(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飛葉轉速變慢,慣性不變
軸承內有滾珠,利于減小摩擦
C.飛葉被撥動后旋轉是因為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陀螺對指尖的壓力和指尖對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43.利用如圖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1)將卡片上的兩根線跨放在支架的滑輪上,并在兩個線端分別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條直線上。當卡片平衡時,從鉤碼質量看,卡片兩邊所受的拉力 。
(2)為觀察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將卡片 ,釋放時觀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時,用剪刀將卡片從中間剪開,并觀察隨之發生的現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個條件是 。
(4)該實驗在選擇卡片時,選用較輕卡片的目的是 。
考點六:摩擦力
44.教室的門關不緊,常被風吹開,小明在門與門框之間塞入硬紙片后,門就不易被風吹開了。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A.門被風吹開是因為門沒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門沒被吹開是因為風吹門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紙片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D.塞入硬紙片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
45.(2018·杭州)如圖,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塊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到B點時撤去水平拉力,物塊仍繼續運動,到C處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AB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10牛
B、在AB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20牛
C、在BC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10牛
D、在C點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30牛
46.如圖所示,質量為10千克的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的墻上,當力F逐漸減小的過程中,物體靜止一段時間后,向下運動,則在這過程中,摩擦力f與時間t的關系,可能符合下列圖線的是( )
47.(2018?宜賓)圖是一只猴子在竹桿上玩耍的情景,猴子雙手握住豎直竹桿勻速下滑時,它所受的摩擦力為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摩擦力F向下,F=mg B.摩擦力F向上,F<mg
C.摩擦力F向上,F=mg D.摩擦力F向下,F>mg
48.重力為G的熱氣球豎直勻速上升時,它所受到的浮力為F,受到的空力阻力為f,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豎直勻速下降、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F>G+f B.F=G+f C.F<G+f D.F=G﹣f
49.(2018?常州)如圖甲所示,將雙面吸盤小的一面緊貼在豎直玻璃上,掛上鍋鏟后靜止;如圖乙所示,將該吸盤大的一面緊貼在豎直玻璃上,掛上同一鍋鏟后靜止。從甲圖到乙圖(  )
A.吸盤對玻璃的壓力變大,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變大
B.吸盤對玻璃的壓力變大,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不變 [來源:學科網]
C.吸盤對玻璃的壓力不變,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變大
D.吸盤對玻璃的壓力不變,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不變
50.如圖所示,一個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沖上粗糙斜面后最終靜止在A點。以下關于木塊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終不變
B.木塊在A點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塊的重力
C.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沿斜面向下
D.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會發生改變
51.如圖所示是一個偉送帶,B輪轉動帶動物體C向右上方勻速運動,物體C沒有在皮帶上發生滑動,皮帶與輪之間不打滑,則有關物體C與皮帶之間的摩擦、皮帶與B輪之間的摩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沒有摩擦、滾動摩擦 B、靜摩擦、滾動摩擦 C、靜摩擦、靜摩擦 D、滑動摩擦、滾動摩擦
52.(摩擦力中的驅動輪被動輪分析)汽車加速前進時,前后輪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為( )
A. 前后輪均向前 B. 前輪向后,后輪向前
C. 前輪向前,后輪向后 D. 前后輪均向后
53.在中學秋季田徑運動會上,高一2班李好同學奮力拼搏,勇奪男子100m 冠軍,圖為該同學奔跑途中的兩個瞬間,用f 1、f 2分別表示該同學在圖甲、乙兩瞬間所受到的摩擦力,則關于f 1、f 2的方向,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起跳時向下登力向上)
A.f 1向后,f 2向后 B.f 1向前,f 2向前
C.f 1向前,f 2向后 D.f 1向后,f 2向前
54.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當t=1s時,物體處于_ 狀態。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N。
55.(2018?廣州)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兩物體分別在水平拉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乙受到的摩擦力,S隨后逐漸增加F1 、F2使甲乙兩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甲受到的摩擦力 乙受到的摩擦力。(填“>”或“<”或“=”)
56.一課外活動小組為探究拔河比賽取勝的“秘密”,做了如圖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根據圖示,你認為拔河比賽取勝的“秘密”是 。
57.(2018?樂山)如圖所示,小范站在商場勻速向上運動的自動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58.如圖所示,木塊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塊b放在木塊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空氣阻力不計,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59.(2018?自貢)如圖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兩個長方形物塊,F是作用在物塊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塊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此可知,關于A、B間摩擦力f1和B、C間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60.(2016·杭州)如圖所示,第一次甲單獨用50N的力推墻。第二次甲推墻的力不變,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兩次,人均未運動。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兩幅圖中,墻壁都受到50N的推力
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第二次推時,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第二次推時,墻壁受到80N的推力
61.(2018?攀枝花)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2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A和B之間摩擦力為0
B.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0
C.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右
62.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中A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為F
B.甲、乙兩圖中B物體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
C.甲圖中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0,物體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
D.乙圖中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F,物體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
63.如圖,只有B物體左面是光滑的,其余各接觸面都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將物體A和B壓緊在豎直墻上不動。則A物體受到摩擦力的情況是(   )
A.左、右都受向上的摩擦力
B.左側受向上的摩擦力,右側受向下的摩擦力
C.左、右都受向下的摩擦力
D.左側受向下的摩擦力,右側受向上的摩擦力
64.如圖,三個相同的物體疊放在一起,當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時,三個物體一起向右勻速運動,則A與B之間、B與C之間的摩擦力分別為 N和 N。
65.許多場合會用如圖甲、乙所示傳送帶傳送物體。若不計空氣阻力,關于傳送帶上的物體受力情況,下列有關說法合理的是(  )
甲圖物體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的過程中,可能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甲圖物體與傳送帶一起向右減速運動時,一定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乙圖物體勻速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D、乙圖物體勻速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一定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65題圖 66題圖
66.如圖所示,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放在長木板上,砝碼放在木塊上,現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塊,木塊、砝碼、長木板均保持靜止,此狀態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木塊對砝碼的摩擦力為2N B、長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為2N
C、桌面對長木板的摩擦力為4N D、桌面對長木板的摩擦力為0
67.如圖所示,將彈簧測力計左端固定在墻上,右端用細線與重力為10N的木塊相連,木塊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車上,彈簧測力計保持水平,現拉動小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則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與方向分別是(  )
A.10N,水平向右 B.14N,水平向左 C.6N,水平向左 D.4N,水平向右
68.(2018?泰安)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N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向右運動,同時物塊乙相對于地面靜止,已知此時墻壁對物塊乙的拉力F2=4N.則木板甲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是
   N。
69.(2018?溫州)如圖為吸盤式掛桿,將吸盤壓在瓷磚上排盡其中的空氣,掛桿就能被固定在瓷磚上,掛有平底鍋的掛鉤沿光滑水平橫桿從P點開始向吸盤B移動,若吸盤與橫桿的重力、吸盤大小均忽略不計,設掛鉤與吸盤A的距離為l,則吸盤B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與l的關系圖象為(  )
A. B. C. D.
70.(2018?蘇州)如圖所示,一木塊放在水平面上,上表面固定一輕滑輪(不計滑輪摩擦),輕繩繞過滑輪后,一端固定在右側墻上,另一端始終用大小為F1的力豎直向上拉,木塊向右勻速運動,這個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若將繩端拉力方向改為水平向右,木塊仍能勻速運動,這時拉力大小為F2,則F2   F1(選填“=”、“>”或“<”)。
71.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小英做了如圖甲所示的三次實驗,用到了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木塊、一個砝碼、兩個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實驗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長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長木板。
(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   ,根據二力平衡知識,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2)比較1、2兩次實驗,得出結論:    。
(3)比較   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4)剛開始小英做第1次實驗時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木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則木塊在第7s時的摩擦力為   N。
(5)小芳同學將實驗方法進行了改進,實驗裝置如圖丁所示:將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另一端鉤住木塊,木塊下面是一長木板,實驗時拉著長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大小為   N.這樣改進的好處是   。
(6)小芳在作圖丁實驗時,拉動木板沒有及時停下來,當木塊有七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時候,摩擦力大小為   N。
72.【摩擦力方向】某人推著自行車前進時,地面對前、后輪的摩擦力分別為F1、F2;當他騎著自行車加速前進時,地面對前后輪的摩擦力分別為F3、F4,關于車輪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與車前進方向相同 B.F2與車前進方向相同
C.F3與車前進方向相同 D.F4與車前進方向相同
73.(2018?濟寧)用如圖的實驗裝置,讓靜止的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觀察并記錄小車在三種不同木板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下圖是對在水平面上運動小車進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確的是______
(2)小易按照“毛巾——棉布——木板”的順序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表。 分析比較表中內容,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距離______ 深入分析發現,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慢,由此進一步推理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觸面
小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車在水平面上的運動距離s/cm
毛巾

23.1
棉布
較大
37.5
木板

85.6
(3)早在17世紀初期,意大利物理學家________?(填寫科學家名字)?就通過實驗和科學推理的方法研究過力和運動的關系。
74.(2018·湖州)小華和小麗在觀摩一次自行車比賽中,看到運動員在轉彎時,身體和自行車都是向彎道內側傾斜的,如圖所示。
(1)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為什么要向彎道內側傾斜呢?小華提出了疑問。一旁的小麗說:“要想轉彎,必須受力。身體傾斜是為了給自行車一個向內側轉彎的力”小華覺得小麗“要想轉彎,必須受力”的觀點很有道理,因為 。
(2)我們平時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的傾斜沒有這么明顯。可為什么比賽時選手傾斜得這么明顯呢?且靠內道的選手轉彎時比外道選手傾斜得更明顯。使騎行的自行車轉彎的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華和小麗提出了兩種猜想。
猜想一:可能與騎行的速度有關。猜想二:可能與圓弧形跑道的半徑有關。
(3)接著,小華和小麗一起設計實驗,并在實驗室里通過實驗驗證猜想一。
把半徑為0.5米的半圓軌道(左端連著橫桿)通過橫桿在O點與墻壁活動連接(能繞O點在豎直方向自由轉動),軌道置于壓力傳感器上時,傳感器示數為1牛。讓質量為30克的同一小鋼球分別從距離傳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處自由滾下,如左下圖所示。觀察、記錄每次壓力傳感器達到的最大示數(注:小鋼球到達最低點時的示數最大),記錄如下表。
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若要驗證猜想二,從控制變量角度考慮,需對上述實驗進行哪兩項改變?(不考慮小鋼球與軌道之間的摩擦)① ;② 。
(4)實驗后,他倆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讓騎行的自行車轉彎需要的力還可能與人和車的總質量有關。于是,他倆又展開了后續實驗探究……
75.如圖所示,光滑斜面AB和光滑小圓弧BC與粗糙的水平桌面CDE相連,且DE段比CD段更粗糙,現將一物塊P從A點自由釋放,物塊沿斜面滑下,到達E點剛好靜止,試畫出物體下滑過程中,摩擦力隨時間變化的大致圖像,并說出你畫該圖像的理由。(溫馨提示:tB、tC、tD、tE分別表示物塊經過該B、C、D、E點的時刻)
中考復習專題
運動和力
知識點一 運動的描述與速度
1.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 標準 的物體叫參照物。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時,選擇的 參照物 不同,其結論也常常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速度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①比較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 路程 ;②比較相同的路程所用的 時間 。科學中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一般采用 ① 的方法。
(2)速度
①物理意義:表示物體 運動快慢 的物理量。
②定義:物體在 單位時間 內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
③公式: v= 。
④單位:m/s(也可表示為m·s-1)、km/h(也可表示為km·h-1)。1 m/s= 3.6 km/h。
3.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并且運動快慢 保持不變 。
4.變速運動:常見的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這種運動叫變速運動。研究變速運動時可以用 平均速度 來粗略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知識點二 力和力作用效果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2.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 牛頓 ,簡稱為 牛 ,符號是 N 。
3.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2)力能改變物體的 形狀 。
4.力的測量工具: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測力計,常用工具是彈簧測力計,它是根據在彈性限度內, 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 的原理做成的。(失重情況下能用彈簧測力計?)
5.力的三要素: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點 ,它們都能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示意圖: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 作用點 ,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 大小 ,線段上的箭頭表示力的 方向 。
7.重力
(1)物體由于 地球 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地球 ,重力的方向總是 豎直向下 。
(2)物體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 質量 成正比。用公式表示為G= mg 。g= 9.8 N/kg ,它表示質量為 1 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牛。
(3)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 重心 ,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 幾何中心 。
8.摩擦力(考試重點) (整體隔離、驅動輪被動輪等問題)
(1)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運動時,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 阻礙相對 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 相反 。(摩檫力不是阻力)
(2)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壓力的大小 和接觸面的 粗糙程度 ,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物體運動的速度的大小無關。
(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接觸面的 粗糙程度 ;增大 壓力 ;使 滾動 變為滑動。
(4)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減小粗糙面的 粗糙程度 ;減小 壓力 ;變滑動為 滾動 ;使物體與接觸面稍稍分離。
知識點三 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聯系運動和力的橋梁)
1.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 勻速直線運動 狀態或 靜止 狀態,可見力不是 維持 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 改變 物體運動的原因。
2.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慣性。慣性不是力,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 質量 有關。
溫馨提示:
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屬性,與物體是否受力和所處的運動狀態無關。不能把慣性說成是“慣性力”“受到慣性作用”或“克服物體的慣性”,一般只能說“具有慣性”。
知識點四 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
1.平衡狀態指物體處于 靜止 或 勻速直線運動 狀態。
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 同一物體 上的兩個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并且作用在 同一直線 上。
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異同:
考點習題精練
考點一:參照物與相對運動
1.公路邊有一農舍,它的煙囪正在冒煙,插有旗幟的a、b兩輛車在農舍旁的公路上。觀察圖中煙和旗的情況,判斷以下關于a、b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a、b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B.a、b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C.a車可能運動,b車向右運動
D.a車可能靜止,b車向左運動
2.隨著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逐漸由一個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2017年4月,中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并與“天宮二號”空間站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如圖所示。此時說“天宮二號”是靜止的,選取的參照物是( D )
A.“天宮二號” B.太陽 C.“長征七號” D.“天舟一號”
3.戰斗機水平飛行時,飛行員從右側舷窗看到如圖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線”,當飛行員從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如圖乙所示時,飛機可能在( B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沖
C.豎直向上爬升 D.豎直向下俯沖
4.向前直線行駛的車內,小明給小芳連拍兩張照片如圖所示,拍照過程中車可能( C )
A.向西加速 B.向東加速 C.向西減速 D.向東減速
5.甲乙兩車并排停著,當甲車司機看著乙車時,忽然感覺自己的車正在緩慢運動,但當他看地面時,卻發現自己的車并沒動。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
A.以地面為參照物甲車是運動的 B.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是靜止的
C.以地面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 D.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運動的
6.【相對運動】兩列火車如圖所示。西子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正在向東運動。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靜止
B.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也向東行駛
C.若西子號靜止,則和諧號可能向西行駛
D.若兩車都向西行駛,則西子號行駛得較慢
7.【相對運動】“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飛行器順利完成對接,開啟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新階段。如圖所示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即將對接時的模擬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在完成對接后,“神舟十號”相對于“天宮一號”是運動的
B.在完成對接后,“神舟十號”相對于“天宮一號”是靜止的
C.“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在軌道上運行時沒有質量
D.“神舟十號”在軌道上運行時的慣性比在地球上小
考點二:速度
8.為了監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安裝了周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5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3s,若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1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則( C )
第8題圖
A.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170m B.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距測速儀102m
C.汽車的速度是34m/s D.汽車的速度是30.9m/s
9.【測速】交通部門常用測速儀來檢測車速。測速原理是測速儀前后兩次發出并接收到被測車反射回的超聲波信號,再根據兩次信號的時間差,測出車速,如圖甲。某次測速中,測速儀發出與接收超聲波的情況如圖乙所示,x表示超聲波與測速儀之間的臣離。則該被測汽車速度是(假設越聲波的速度為340米/秒,且保持不變)( D )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
10.【v-t圖像】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B )
A. B. C. D.
11.【s-t圖像】某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其s﹣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D )
A.0~t1做加速直線運動 B.t1~t2做勻速直線運動
C.0~t1比t2~t3運動的路程長 D.0~t1比t2~t3運動的速度大
12.【s-t圖像】如圖是某汽車通過一平直公路時記錄的v-t圖像,甲、乙、丙、丁四個過程中,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B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平均速度】近來共享電動汽車成為人們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車30min行駛20km,則該車的平均速度為( A )
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
14.【s-t圖像】周末,小關和小超分別與家人駕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前往桂林市樂滿地主題樂園游玩,如圖所示是兩小車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運動圖象,由圖可知,兩小車都在做 勻速直線運動 (選填“加速直線運動”或“勻速直線運動“);小超家車的速度 大于 (選填“大于”或“小于”)小關家車的速度。
15.【平均速度】如圖所示abc三輛車的s-t圖像,求三輛車的平均速度 2 m/s = 7.2 km/h,并且描述三輛車運動情況。
答:A做速度逐漸減小的變速運動,B做勻速直線運動,C做速度逐漸增大的變速運動。

15題圖 16題圖
16.如圖所示是小球下落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運動的參照物是 地面 ,比較小球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 路程 ,可知小球的速度越來越 大 。
17.【速度和v-t圖像】勻速直線運動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相等路程的直線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線運動,如從靜止開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則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移動的距離s=vt,在它的v—t圖像中(下圖1),陰影矩形的邊長正好是v和t,可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移動的距離對應著v—t圖像中陰影的面積,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移動的距離也有類似的關系。
現有一輛汽車在教練場上由靜止開始沿平直道路做勻加速運動,在10秒末速度達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勻速直線運動,最后減速慢慢停下。
(1)從汽車由靜止開始運動計時,在下圖2中作出汽車在1分鐘內的v—t圖像。
(2)求這1分鐘內汽車行駛的距離。
(3)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車前進的牽引力F1和阻礙汽車運動的阻力F2,試分析這一分鐘內F1和F2的大小關系。
答:(1)如圖 
(2)550m (3)0~10s,F1>F2 10s~60s,F1=F2
18.已知××型汽車的質量M=1200kg,汽車的額定功率P=40kW。一般情況下,駕駛員酒后的反應時間(從發現情況到開始制動所需的時間)比正常時慢了0.1~0.5s,易發生交通事故。下表格為《駕駛員守則》中駕駛員在不同車速時所對應的正常反應距離(汽車在正常反應時間內通過的距離)的表格:
車速v(km/h)
40
60
80
反應距離s(m)
5
7.5
10
?
(1)假設汽車在水平路面上以額定功率勻速行駛時間t1=15min,速度大小v1=72km/h,消耗汽油的質量m=2kg,求該汽車受到阻力大小和汽車發動機的效率;(g=10N/kg,q汽油=4.5×107J/kg)
(2)請根據表格數據,計算駕駛員的正常反應時間;
(3)如圖所示,假設一飲酒后的駕駛員駕車以v2=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在距離某學校門前s=40m處發現有一隊學生在斑馬線上橫過馬路,他的反應時間比正常時慢了Δt=0.2s,剎車到停止運動所用時間t2=4s,剎車后,車的平均速度為v3=27km/h。試通過計算說明是否會發生交通事故。
答:(1)2000N;40% (2)0.45s (3)不會
考點三: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19.有關力與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就運動
B.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它的三要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C.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該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D.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會慢慢停下來
20.甲圖中,小鐵球從斜面上滾下沿直線運動,當經過磁鐵附近時方向發生了改變,此現象說明力可以___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_____________;乙圖中,放有磁鐵的兩個小車用細線相連,剪斷細線后,小車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此現象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相互_的。
第20題圖
21.如圖實驗,用力F按壓平面鏡之間的桌面時,經兩平面鏡反射后照到墻面上的光點位置將___下降_____(填“上升”、“不變”或“下降”);這個實驗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第21題圖 第22題圖
22.墻體的豎直性是房屋質量的重要指標,在建造房屋時,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圖所示的重垂線檢測墻體是否豎直,這運用了重力的方向是 ___豎直向下_ ,圖中所示的墻體向 ___左___ (選填“左”或“右”)傾斜。
23.CCTV科教頻道曾報道:有一輛小車載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時,左前輪、右前輪、左后輪、右后輪對地磅的壓力分別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設該小車四個輪子的軸心圍成一個長方形,O為幾何中心,AB、CD為兩條對稱軸,如圖所示。若再在車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輛車所受重力的作用線通過O點,則該重物的重心應落在( C )
AOC區域上 B、BOC區域上 C、AOD區域上 D、BOD區域上
24.如圖中甲、乙、丙、丁四根彈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墻上,圖中所示的力F均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為一條直線上,四根彈簧在力的作用下均處于靜止狀態,其長度分別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B )
A.L甲<L丙 L乙>L丁 B.L甲=L丙 L乙=L丁
C.L甲<L丙 L乙=L丁 D.L甲=L丙 L乙>L丁
25.為探究“影響彈簧受力形變的因素”,興趣小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彈簧形變的大小可能與彈簧的長度有關。
猜想二:彈簧形變的大小可能與受力的大小有關。
猜想三:彈簧形變的大小可能與彈簧的材料有關。
他們選擇了甲、乙、丙3根彈簧作為研究對象。已知彈簧甲和丙是同種金屬絲,彈簧乙是另一種金屬絲,甲和乙原長均為6厘米,丙原長為9厘米,其他條件均相同。將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彈簧測力計以不同大小的力拉。下表是實驗數據記錄。
彈簧受到的拉力(牛)
0
1
2
3
4
5
6
7

彈簧的長度
(厘米)
6.0
6.6
7.2
7.8
8.4
9.0
9.6
10.6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9.0
9.9
10.8
11.7
12.6
13.5
14.4
15.9
(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甲彈簧伸長的長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彈簧伸長的長度。
(2)要證實猜想一,需比較________兩組彈簧的數據。
(3)在彈性限度內,同一彈簧________與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答案:(1)小于 (2)甲和丙 (3)伸長量
考點四:牛頓運動定律(慣性)
26.哪位科學家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和推理,得出了重要的物理度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B )
A.愛因斯坦 B.牛頓 C.伽利略 D.亞里士多德
27.2018年2月22日,在短道速滑男子500m決賽中,武大靖為中國贏得平昌冬奧會首枚金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把冰刀磨得很鋒利,是為了增大摩擦力
B、沖過終點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
C、以滑行中的運動員作為參照物,觀眾是靜止的
D、運動員用力蹬冰面就會向前運動,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28.火箭發射升空過程中,初期做加速運動,而后做一段時間的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火箭加速升空時,運動狀態沒有改變
B、火箭加速升空時,受到平衡力作用
C、火箭勻速直線升空時,運動狀態沒有改變
D、火箭勻速直線升空時,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29.如圖所示,一小鐵塊沿斜面向下滑動,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識描述個正確的是( C )
A.鐵塊從斜面滑下的速度越來越快,說明鐵塊慣性在變大
B.鐵塊所受重力與斜面對鐵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鐵塊受到斜面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D.鐵塊相對于斜面始終是靜止的
30.人造衛星繞地球勻速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況是( C )
A. 同步衛星轉動事依靠慣性 B. 受平衡力
C. 受不平衡力 D. 衛星脫離地球表面不再受到地球引力
31.(2018?杭州)大游輪向東勻速直線行駛,小金面朝游輪前進方向,在游輪上的A位置豎直向上起跳,落下時的位置在(不計空氣阻力)( C )
A.A 位置的東側 B.A 位置的西側
C.A 位置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32.小球A靜止放在光滑車廂底板上(假設車廂底板足夠長),如圖所示。當車廂受到水平向右的力 F作用時,車廂從靜止開始在水平地面上作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則小球A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是( C )
A、作勻速直線運動
B、作與車廂同方向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
C、處于靜止狀態
D、作與車廂反方向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
33.如圖所示,在列車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氣泡水平儀,發現水平儀中的氣泡突然向前移動。由此可知,列車發生的變化是( A )
A. 突然啟動 B. 突然制動 C.勻速運動 D. 突然減速
34.(2018?河南)如圖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車上有A、B兩個物體,兩物體與小車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勻速運動。B在A的正前方,B的質量小于A的質量。假設小車的上表面足夠長,不計空氣阻力,小車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后,A、B兩物體 不會 (選填“會”或“不會”)相撞,原因是: AB都具有慣性,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 。
35.(多選)如圖是一種汽車安全帶控制裝置的示意圖這個裝置主要包括棘輪、鎖棒和復擺,它們都能繞各自轉軸轉動。當汽車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復擺豎直懸掛,鎖棒水平,棘輪可以自由轉動,乘員能拉動安全帶。當汽車突然剎車時,復擺由于巨性繞軸轉動,使得鎖棒鎖定棘輪的轉動,乘員拉不動安全帶請根據圖中復擺的位置判斷汽車的可能運動方向和運動狀態( BC )
A.向左行駛、突然剎車 B.向右行駛、突然剎車
C.向左行駛、加速 D.向右行駛、勻速
36.小剛同學放學回家的路上,腳被石塊絆了一下,身體向前跌倒(下圖甲);過了一會兒不小心腳踩到一塊西瓜皮,身體向后摔倒(下圖乙),對這兩種情景,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 )
A. 二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
B. 二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
C. 前者上身的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后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
D. 前者腳的運動狀態改變,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后者上身運動狀態改變,而腳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37.(2018?衡陽)如圖所示,若小球向右擺動到最低點時繩子斷裂假設所有力同時消失,此后,小球的運動情況是( D )
A.勻速直線下落
B.勻速直線上升
C.勻速直線斜向上運動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38.【運動和力】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摩擦,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 B )
A.在B點保持靜止
B.沿BE方向運動
C.沿BC方向運動
D.沿BD方向運動
考點五: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39.(2018?棗莊)如圖所示,小麗用力F把一才塊壓在豎直墻面上靜止,現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C )
①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墻對木塊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
②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③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④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木塊對小麗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
A、 只有①正確 B、 只有④正確 C、 只有①③正確 D、 只有③④正確
40.(2018?大慶)如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對這兩物體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C )
A.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與B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來源:Zxxk.Com]
B.B對A的支持力與A對B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B對A的支持力與A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D.A對地球的吸引力與地球對A的吸引力完全相同
41.如圖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卻沒有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箱子沒有運動,此時箱子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對箱子的摩擦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假設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則箱子將靜止在原地??
42.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種玩具,該玩具中間是軸承內有滾珠,邊上有三個用密度較大的金屬制作的飛葉,撥動飛葉后,飛葉可以繞軸在指尖上長時間轉動(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D )
飛葉轉速變慢,慣性不變
軸承內有滾珠,利于減小摩擦
C.飛葉被撥動后旋轉是因為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陀螺對指尖的壓力和指尖對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43.利用如圖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1)將卡片上的兩根線跨放在支架的滑輪上,并在兩個線端分別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條直線上。當卡片平衡時,從鉤碼質量看,卡片兩邊所受的拉力 。
(2)為觀察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將卡片 ,釋放時觀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時,用剪刀將卡片從中間剪開,并觀察隨之發生的現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個條件是 。
(4)該實驗在選擇卡片時,選用較輕卡片的目的是 。
答案:(1)相等;(2)旋轉一定角度;(3)必須在同一物體上;(4)卡片重力可以忽略.
考點六:摩擦力
44.教室的門關不緊,常被風吹開,小明在門與門框之間塞入硬紙片后,門就不易被風吹開了。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C )
A.門被風吹開是因為門沒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門沒被吹開是因為風吹門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紙片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D.塞入硬紙片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
45.(2018·杭州)如圖,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塊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到B點時撤去水平拉力,物塊仍繼續運動,到C處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在AB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10牛
B、在AB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20牛
C、在BC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10牛
D、在C點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30牛
46.如圖所示,質量為10千克的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的墻上,當力F逐漸減小的過程中,物體靜止一段時間后,向下運動,則在這過程中,摩擦力f與時間t的關系,可能符合下列圖線的是( B )
47.(2018?宜賓)圖是一只猴子在竹桿上玩耍的情景,猴子雙手握住豎直竹桿勻速下滑時,它所受的摩擦力為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摩擦力F向下,F=mg B.摩擦力F向上,F<mg
C.摩擦力F向上,F=mg D.摩擦力F向下,F>mg
48.重力為G的熱氣球豎直勻速上升時,它所受到的浮力為F,受到的空力阻力為f,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B )豎直勻速下降、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B )
A.F>G+f B.F=G+f C.F<G+f D.F=G﹣f
49.(2018?常州)如圖甲所示,將雙面吸盤小的一面緊貼在豎直玻璃上,掛上鍋鏟后靜止;如圖乙所示,將該吸盤大的一面緊貼在豎直玻璃上,掛上同一鍋鏟后靜止。從甲圖到乙圖( B )
A.吸盤對玻璃的壓力變大,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變大
B.吸盤對玻璃的壓力變大,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不變 [來源:學科網]
C.吸盤對玻璃的壓力不變,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變大
D.吸盤對玻璃的壓力不變,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不變
50.如圖所示,一個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沖上粗糙斜面后最終靜止在A點。以下關于木塊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B )
A.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終不變
B.木塊在A點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塊的重力
C.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沿斜面向下
D.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會發生改變
51.如圖所示是一個偉送帶,B輪轉動帶動物體C向右上方勻速運動,物體C沒有在皮帶上發生滑動,皮帶與輪之間不打滑,則有關物體C與皮帶之間的摩擦、皮帶與B輪之間的摩擦的說法正確的是( B ) A、沒有摩擦、滾動摩擦 B、靜摩擦、滾動摩擦 C、靜摩擦、靜摩擦 D、滑動摩擦、滾動摩擦
52.(摩擦力中的驅動輪被動輪分析)汽車加速前進時,前后輪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為( B )
A. 前后輪均向前 B. 前輪向后,后輪向前
C. 前輪向前,后輪向后 D. 前后輪均向后
53.在中學秋季田徑運動會上,高一2班李好同學奮力拼搏,勇奪男子100m 冠軍,圖為該同學奔跑途中的兩個瞬間,用f 1、f 2分別表示該同學在圖甲、乙兩瞬間所受到的摩擦力,則關于f 1、f 2的方向,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C )(起跳時向下登力向上)
A.f 1向后,f 2向后 B.f 1向前,f 2向前
C.f 1向前,f 2向后 D.f 1向后,f 2向前
54.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當t=1s時,物體處于___靜止__狀態。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4____N。
55.(2018?廣州)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兩物體分別在水平拉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 乙受到的摩擦力,S隨后逐漸增加F1 、F2使甲乙兩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甲受到的摩擦力 > 乙受到的摩擦力。(填“>”或“<”或“=”)
56.一課外活動小組為探究拔河比賽取勝的“秘密”,做了如圖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根據圖示,你認為拔河比賽取勝的“秘密”是__主要取決于人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____。
57.(2018?樂山)如圖所示,小范站在商場勻速向上運動的自動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A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58.如圖所示,木塊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塊b放在木塊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空氣阻力不計,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 )
A、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59.(2018?自貢)如圖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兩個長方形物塊,F是作用在物塊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塊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此可知,關于A、B間摩擦力f1和B、C間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A )
f1=0,f2≠0
f1=0,f2=0
f1≠0,f2=0
f1≠0,f2≠0
60.(2016·杭州)如圖所示,第一次甲單獨用50N的力推墻。第二次甲推墻的力不變,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兩次,人均未運動。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
A.在兩幅圖中,墻壁都受到50N的推力
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第二次推時,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第二次推時,墻壁受到80N的推力
61.(2018?攀枝花)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2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
A.A和B之間摩擦力為0
B.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0
C.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右
62.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B )
A.甲、乙兩圖中A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為F
B.甲、乙兩圖中B物體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
C.甲圖中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0,物體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
D.乙圖中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F,物體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
63.如圖,只有B物體左面是光滑的,其余各接觸面都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將物體A和B壓緊在豎直墻上不動。則A物體受到摩擦力的情況是( B )
A.左、右都受向上的摩擦力
B.左側受向上的摩擦力,右側受向下的摩擦力
C.左、右都受向下的摩擦力
D.左側受向下的摩擦力,右側受向上的摩擦力
64.如圖,三個相同的物體疊放在一起,當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時,三個物體一起向右勻速運動,則A與B之間、B與C之間的摩擦力分別為 0 N和 5 N。
65.許多場合會用如圖甲、乙所示傳送帶傳送物體。若不計空氣阻力,關于傳送帶上的物體受力情況,下列有關說法合理的是( B )
甲圖物體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的過程中,可能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甲圖物體與傳送帶一起向右減速運動時,一定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乙圖物體勻速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D、乙圖物體勻速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一定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65題圖 66題圖
66.如圖所示,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放在長木板上,砝碼放在木塊上,現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塊,木塊、砝碼、長木板均保持靜止,此狀態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木塊對砝碼的摩擦力為2N B、長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為2N
C、桌面對長木板的摩擦力為4N D、桌面對長木板的摩擦力為0
67.如圖所示,將彈簧測力計左端固定在墻上,右端用細線與重力為10N的木塊相連,木塊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車上,彈簧測力計保持水平,現拉動小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則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與方向分別是( D )
A.10N,水平向右 B.14N,水平向左
C.6N,水平向左 D.4N,水平向右
68.(2018?泰安)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N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向右運動,同時物塊乙相對于地面靜止,已知此時墻壁對物塊乙的拉力F2=4N.則木板甲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是  6  N。
69.(2018?溫州)如圖為吸盤式掛桿,將吸盤壓在瓷磚上排盡其中的空氣,掛桿就能被固定在瓷磚上,掛有平底鍋的掛鉤沿光滑水平橫桿從P點開始向吸盤B移動,若吸盤與橫桿的重力、吸盤大小均忽略不計,設掛鉤與吸盤A的距離為l,則吸盤B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與l的關系圖象為( D )
A. B. C. D.
70.(2018?蘇州)如圖所示,一木塊放在水平面上,上表面固定一輕滑輪(不計滑輪摩擦),輕繩繞過滑輪后,一端固定在右側墻上,另一端始終用大小為F1的力豎直向上拉,木塊向右勻速運動,這個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F1  ,若將繩端拉力方向改為水平向右,木塊仍能勻速運動,這時拉力大小為F2,則F2  >  F1(選填“=”、“>”或“<”)。
71.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小英做了如圖甲所示的三次實驗,用到了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木塊、一個砝碼、兩個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實驗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長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長木板。
(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   ,根據二力平衡知識,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2)比較1、2兩次實驗,得出結論:   。
(3)比較   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4)剛開始小英做第1次實驗時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木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則木塊在第7s時的摩擦力為   N。
(5)小芳同學將實驗方法進行了改進,實驗裝置如圖丁所示:將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另一端鉤住木塊,木塊下面是一長木板,實驗時拉著長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大小為   N.這樣改進的好處是   。
(6)小芳在作圖丁實驗時,拉動木板沒有及時停下來,當木塊有七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時候,摩擦力大小為   N。
答案:(1)勻速直線 等于 (2)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2、3 (4)3 (5)右 2.8 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便于操作(6)2.8
72.【摩擦力方向】某人推著自行車前進時,地面對前、后輪的摩擦力分別為F1、F2;當他騎著自行車加速前進時,地面對前后輪的摩擦力分別為F3、F4,關于車輪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F1與車前進方向相同 B.F2與車前進方向相同
C.F3與車前進方向相同 D.F4與車前進方向相同
73.(2018?濟寧)用如圖的實驗裝置,讓靜止的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觀察并記錄小車在三種不同木板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下圖是對在水平面上運動小車進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確的是______
(2)小易按照“毛巾——棉布——木板”的順序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表。 分析比較表中內容,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距離______ 深入分析發現,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慢,由此進一步推理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觸面
小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車在水平面上的運動距離s/cm
毛巾

23.1
棉布
較大
37.5
木板

85.6
(3)早在17世紀初期,意大利物理學家________?(填寫科學家名字)?就通過實驗和科學推理的方法研究過力和運動的關系。
答案:(1)B (2)越遠 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伽利略
74.(2018·湖州)小華和小麗在觀摩一次自行車比賽中,看到運動員在轉彎時,身體和自行車都是向彎道內側傾斜的,如圖所示。
(1)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為什么要向彎道內側傾斜呢?小華提出了疑問。一旁的小麗說:“要想轉彎,必須受力。身體傾斜是為了給自行車一個向內側轉彎的力”小華覺得小麗“要想轉彎,必須受力”的觀點很有道理,因為 。
(2)我們平時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的傾斜沒有這么明顯。可為什么比賽時選手傾斜得這么明顯呢?且靠內道的選手轉彎時比外道選手傾斜得更明顯。使騎行的自行車轉彎的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華和小麗提出了兩種猜想。
猜想一:可能與騎行的速度有關。猜想二:可能與圓弧形跑道的半徑有關。
(3)接著,小華和小麗一起設計實驗,并在實驗室里通過實驗驗證猜想一。
把半徑為0.5米的半圓軌道(左端連著橫桿)通過橫桿在O點與墻壁活動連接(能繞O點在豎直方向自由轉動),軌道置于壓力傳感器上時,傳感器示數為1牛。讓質量為30克的同一小鋼球分別從距離傳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處自由滾下,如左下圖所示。觀察、記錄每次壓力傳感器達到的最大示數(注:小鋼球到達最低點時的示數最大),記錄如下表。
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若要驗證猜想二,從控制變量角度考慮,需對上述實驗進行哪兩項改變?(不考慮小鋼球與軌道之間的摩擦)① ;② 。
(4)實驗后,他倆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讓騎行的自行車轉彎需要的力還可能與人和車的總質量有關。于是,他倆又展開了后續實驗探究……
答案:(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3)其它條件相同時,使自行車轉彎所需要的力隨運動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①改變圓弧形軌道的半徑;
②讓同一小鋼球在不同軌道上距壓力傳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滾下
75.如圖所示,光滑斜面AB和光滑小圓弧BC與粗糙的水平桌面CDE相連,且DE段比CD段更粗糙,現將一物塊P從A點自由釋放,物塊沿斜面滑下,到達E點剛好靜止,試畫出物體下滑過程中,摩擦力隨時間變化的大致圖像,并說出你畫該圖像的理由。(溫馨提示:tB、tC、tD、tE分別表示物塊經過該B、C、D、E點的時刻)
答案:
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ABC段,斜面光滑,所以物體沒有受到摩擦力;物塊P從水平段C到E滑動過程中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因CD段和DE段都是粗糙的,所以物體P在CD段和DE段滑動過程中都會受到摩擦力,但DE段比CD段更粗糙,所以在DE段時摩擦力更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筠连县| 迁西县| 拉萨市| 霍邱县| 涿州市| 孟州市| 藁城市| 沾化县| 赣州市| 凤城市| 山西省| 太谷县| 乌苏市| 姚安县| 慈利县| 启东市| 图片| 年辖:市辖区| 利津县| 巴马| 金门县| 宁陕县| 扬中市| 开江县| 连云港市| 永胜县| 新乡县| 遵义县| 万源市| 榆中县| 阿瓦提县| 海兴县| 乐亭县| 女性| 丰都县| 乌兰察布市| 本溪市| 宜州市| 行唐县|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