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專題復習:電學實驗(考點精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專題復習:電學實驗(考點精練)

資源簡介

中考復習系列
電學實驗
幾個重要的實驗介紹
一、探究歐姆定律
1.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即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器材:電流表、電壓表、定值電阻(2個)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導線
電路圖:
  
2.進行實驗: ①按圖連好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開關閉合之前要把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處
②保持電阻R1=5不變,檢查電路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1V、2V、3V,并讀出電流表相應的數值、填表。
R1=5Ω
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1
1
0.2
2
2
0.4
3
3
0.6
3.得出結論:   在電阻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1.設計實驗:仍使用控制變量法,即保持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研究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電路圖:
                
2.進行實驗:
①按圖接好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開關閉合之前要把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處 ②分別將5Ω、10Ω、15Ω的定值電阻連入電路(換電阻時要先斷線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保持3V不變,分別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填入表格。 U=3V
次數
電阻R/Ω
電流I/A
1

0.6
2
10Ω
0.3
3
15Ω
0.2
3.得出結論: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要點詮釋:在本次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①保護電路  ②調節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
三、測未知電阻或小燈泡電阻(假定小燈泡電阻不變) 多種方法
測電阻
1.伏安法:
①實驗原理: R=U/I ②實驗器材:電源、開關、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待測定電阻和導線若干。 ③實驗電路圖:
          
④實驗步驟: (1)按圖連好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開關閉合之前要把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處;  
(2)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 P的位置,改變電阻兩端電壓分別為U1、U2、U3觀察電流表每次對應的數值,I1、I2、I3 分別填入設計的記錄表格:
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
1
 
 
 
 
2
 
 
 
 
3
 
 
 
 
(3)根據每次記錄的電壓和電流值,求它的對應的電阻值,再求出它們的平均值。
2.安阻法: ①實驗器材:電源、兩個開關、電流表、一個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R0、待測定電阻Rx和導線若干。
②實驗電路圖:
③實驗步驟:
(1)按圖連好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
(2)S閉合,S1斷開,電流表示數為I1;    (3)S、S1閉合,電流表的示數為I2;    (4)計算: U=I1R0  Ix=I2-I1
3.伏阻法 ①實驗器材:電源、電壓表、兩個開關、一個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R0和幾根導線,待測電阻Rx。 ②實驗電路圖:
③實驗步驟:
(1)按圖連好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
(2)S1閉合,S2斷開,電壓表的示數為U1; (3)S1斷開,S2閉合,電壓表的示數為U2;
4.等效替代法 ①實驗器材:電源、電流表、兩個開關、一個電阻箱和幾根導線,滑動變阻器,待測電阻Rx。 ②實驗電路圖:
③實驗步驟: (1)斷開開關,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將滑動變阻器及電阻箱的阻值調至最大; (2)把開關S2閉合,調節滑動變阻器到適當位置,讀出電流表的示數為I; (3)把開關S1閉合S2斷開,調節電阻箱,使電流表的示數為I; (4)讀出電阻箱的示數,并記錄為R。   Rx表達式:Rx=R
四、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1)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1. 實驗器材:電源、開關、導線、小燈泡、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
2. 實驗原理:P=UI
3. 實驗步驟:
(1)斷開開關,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放到阻值最大處。
(2)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 U,并將數據記錄在表
格中。
(3)記錄電流表的示數為 I,并記錄在表格中。
(4)根據 P=UI 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只有一組數據,只需要測量一次)。
4. 實驗數據
(2)伏阻法測小燈泡額定功率(無電流表)
1. 實驗原理:P=UI,利用串聯分壓的特點求出R0 兩端的電壓(定值電阻加電壓表相當于電流表)
2. 實驗步驟:
(1)斷開開關,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放到阻值最大處。
(2)閉合開關 S 1 、S 2 ,調節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作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使燈泡兩端電壓達到額定電壓記為 U 1 ,并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3)斷開開關 S 2 ,閉合開關 S 1 、S 3 ,記錄電壓表的示數為 U 2 ,并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3. 測量結果記為: (用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安阻法測小燈泡額定功率(無電壓表)
1.實驗原理:P=UI,并聯分流的特點求出燈泡和 R 0電流, (定值電阻R 0 加電流相當于電流表)
2. 實驗步驟:
(1)斷開開關,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放到阻值最大處。
(2)閉合開關 S 1 、S 2 ,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為小燈泡的額定電流記為 I 1 ,并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3)斷開 S 2 閉合 S 1 、S 3 ,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不動,讀出電流表的示數記為I 2 ,并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3. 測量結果記為: (用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共性問題:
1.電路的連接問題(電路設計、連線、改錯等)
2.器材的選擇(電源、燈泡或電阻、電表量程、變阻器規格等)
3.電路故障(燈泡不亮、短路、斷路、電表示數、變阻器接線等)
4.多次試驗(目的、方法、結論等)
5.變阻器的作用(保護電路、改變或保持電路中電流電壓等)
6.實驗步驟(開關的開合、變阻器的位置及移動方向、表格的設計等)
綜合練習
1.甲為探究并聯電路電流規律的實驗電路圖。
位置
A
B
C
電流(安)
0.18
0.18
0.36
(1)若要測量干路電流,則電流表應串聯在甲圖中的________(填“A”“B”或“C”)處。
(2)若要測量A處的電流,在連接電路閉合開關前,發現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調整正確后閉合開關,發現指針又偏向圖乙位置,其原因是________。
(3)糾正(2)中的錯誤后,測出A、B、C三處的電流值如上表,由此得出結論: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且各支路的電流相等,這個實驗在設計方案上還存在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寫出一條)


2.某科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電路來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的關系,其實驗過程如下:用電壓表分別測量L1兩端的電壓UAB、L2兩端的電壓UBC和L1、L2兩端的總電壓UAC , 并將第一次測出的電壓值填入下表中。
為了防止偶然因素的影響,小組同學采用了以下兩種方法之一來重復實驗,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測量并將數據記錄于表中。
方法一:改變電源電壓(增加或減少電池個數)
方法二:更換其中一個燈泡(規格與原燈泡不同)
請你根據他們的實驗過程、有關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試判斷后兩次實驗是采用哪種方法來進行重復實驗并說明依據:________。
(2)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
(3)該實驗進行多次重復實驗,目的是為了________。

3.小明、小紅和小亮在做“探究影響導體的電阻大小因素”實驗時,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的長度有關.
猜想二: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想三: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的材料有關.
實驗室提供了4根電阻絲,其規格、材料如表所示
編號
材料
長度(m)
橫截面積(mm2 )
A
鎳鉻合金
0.25
1.0
B
鎳鉻合金
0.50
1.0
C
鎳鉻合金
0.25
2.0
D
錳銅合金
0.25
1.0
(1)如圖所示電路,閉合開關后,在M、N之間分別接上不同導體,通過觀察相關現象來比較導體電阻大小,小明、小紅和小亮對圖中的電路設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小明認為:電流表是多余的,觀察燈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斷導體電阻的大小.
小紅認為:燈泡是多余的,根據電流表示數的變化就可以判斷導體電阻的大?。?br/>小亮認為:燈泡和電流表同時使用更好,因為燈泡可以保護電路,從而防止燒壞電流表.
你贊同________(選填“小明”、“小紅”或“小亮”)的觀點.
(2)為了驗證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________?(選填“A、B、C、D”)的兩端相連,閉合開關,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分析比較這兩根電阻絲電阻的大?。?br/>(3)依次把M、N跟電阻絲A、B的兩端連接,閉合開關,電流表的示數不同,分析比較A、B兩根電阻絲電阻的大小,可探究電阻跟________??的關系,其結論是________ .
(4)小麗在探究同樣的課題時,手邊只有一根電阻絲,那么,她利用這根電阻絲和上述電路,不能夠完成猜想________(選填“一”、“二”或“三”)的實驗驗證.
(5)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問題時經常用到,被稱為控制變量法.下列4個實驗中沒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
A.?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
B.?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 C.?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
D. 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

4.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Rx的阻值,圖中R為電阻箱(電阻箱符號為 ),R0為滑動變阻器,電源兩端的電壓不變。
(1)請你完成該實驗的主要步驟有:
①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電阻箱阻值調到最大;
②斷開開關S2,閉合開關S1,讀出電流表的示數為I;
③________;
④讀出電阻箱的示數R,就是未知電阻的阻值。
(2)該同學操作正確,電阻箱調節好后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可知待測電阻的阻值Rx=________?歐。

5.實驗室中要測量一個阻值約為數百歐的電阻。提供的器材有:電源(電壓約5伏)、學生用電壓表(0~6伏)、電阻箱R(0~9 999歐 5安)、開關S1和S2、導線若干?,F要測量待測電阻Rx的阻值,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圖。小虎進行的實驗過程如下:
(1)根據實驗電路圖,連接成如圖乙所示的實物電路,但存在連接錯誤,只需改動一根導線,即可使電路連接正確,請在接錯的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畫出正確的接法。
(2)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S1 , 將S2撥到觸點1時,電壓表的讀數為U1 , 則電源電壓為________。
(3)閉合S1 , 將S2撥到觸點2,當電阻箱的阻值調為R0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2 , 則待測電阻的阻值Rx=________。)

6.小科在做“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中,采用了圖甲所示的電路圖。
甲 ?????????????????乙
(1)圖乙是對應的未連接完整的實物圖,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該實物圖的連接。
(2)實驗過程中,先將 5Ω 的電阻接入電路中進行實驗,然后將 5Ω 電阻依次換成 10Ω 和20Ω 的電阻進行實驗,每次閉合開關后,都要________,然后 再記錄電流表的示數。右表是小科測得的三組數據,據此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

7.在測電阻的實驗中,實驗的器材有:干電池3節,電流表、電壓表各1個,開關2個,滑動變阻器1只,待測電阻2個,導線若干。
(1)圖1甲是實驗的電路圖。小明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時,開關應________。
①閉合開關S后,小明發現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指針均不動。他斷開開關S,檢查線路連接無誤后,把電壓表與b點相連的那根導線改接到c點,再次閉合開關S時,發現電流表的指針仍不動,但電壓表的指針有明顯的偏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故障是________。
②排除故障后,正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當電壓表的示數為1.6伏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1乙所示,則電路中的電流為________,Rx=________歐。
(2)實驗時某小組同學想利用一只電流表和最大阻值為R0的滑動變阻器完成對未知電阻Ry的測量。如圖2所示是他們按照設計想法連接的部分實驗電路。
①請你依據下面的實驗步驟,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驗電路連接完整________。(只添加一條導線)。
實驗步驟:
A.開關S1和S2都斷開,將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處,觀察到電流表無示數;
B.保持滑片P位置不動,只閉合開關S1時,讀取電流表的示數為I1;
C.再閉合開關S2時,讀取電流表的示數為I2(I2>I1)。
②請你用I1、I2和R0表示Ry , 則Ry=________,。)

8.小李同學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時,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按照圖甲所示的電路圖,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乙所示的實物圖的連接。
(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________狀態。
(3)在做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時,采用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法,要求保持電阻阻值不變,通過改變電阻兩端的________,觀察電流大小的變化。
(4)如圖丙所示是他在實驗中的第三次測量結果,請把實驗數據填入到記錄表中。
實驗次數
電壓U/伏
電流I/安
1
1.2
0.2
2
1.8
0.3
3
________
________
(5)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________。

9.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1)連接電路時,圖甲中導線E端應與滑動變阻器的________(填“A”“B”“C”或“D”)接線柱相連,使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置于A端。
(2)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發現,電壓表始終無示數,電流表有示數,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號)。
A.滑動變阻器斷路 B. R短路 C. R斷路
(3)排除故障后,將5歐的電阻接入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為1.5伏,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電流表讀數為________安。
電阻R/歐
5
10
15
電流I/安
0.15
0.1
(4)將5歐的電阻換成10歐的電阻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到合適位置,記錄實驗數據,此操作中調節滑動變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
(5)再將電阻換成15歐重復操作。分析數據可得出結論:________。

10.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15V保持不變,滑動變組器的規格是“50Ω 2A”,阻值為10Ω、20Ω、30Ω、40Ω、50Ω的定值電阻各1個,電流表量程0~0.6A、0~3A,電壓表量程0~3V、0~15V。
實驗次序
?R/Ω
?I/A
?1
?10
?0.59
?2
?20
?0.30
?3
?30
?0.20
?4
?40
?0.15
?5
?50
?0.12
?
(1)根據圖甲將圖乙所示的實物圖連接完整,電壓表量程選擇應滿足能測量5組數據。
(2)要完成預定實驗探究任務,滑動變阻器除了保護電路外,另有一個重要作用是________。
(3)如表為另一同學提交的實驗數據,老師指出第4、5組的數據不符合實際,理由是________。

11.馬云同學在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的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時采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仔細觀察甲、乙兩圖.
(1)實驗總通過觀察兩個U形管中________的變化來比較電流通過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的多少.四個容器中裝滿了煤油,為什么用煤油而不是用水?________。
(2)你認為甲圖所示的裝置是用來研究電流通過電阻絲產生的熱量與 ________ 的關系.乙圖是研究所示的裝置是用來研究電流通過電阻絲產生的熱量與 ________ 的關系
(3)該實驗采取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法 和________法 .

12.在做“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時,小于采用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兩個相同且透明的容器中密閉了等量的空氣,U形管中液面變化反映了密閉空氣溫度的變化。
(1)實驗中通過觀察兩個U形管中  的變化來比較電流通過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的多少。
(2)如圖甲中,若通電時間相同,發現B玻璃管內液面上升較高,這表明:在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導體的   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
(3)小剛采用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這時連通A玻璃管的容器中電熱絲的電流是連通B玻璃管容器中電熱絲電流的   倍,通電相同時間,發現A玻璃管液面上升較高,這表明:在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   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
(4)若通電一段時間后,發現其中一個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幾乎不變,出現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5)該實驗用到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有   。
13.如圖所示的是將復雜電路等效一個簡單電路的過程,已知:R2=R3=10Ω,R1=5Ω,則可知R23=   Ω,R123=   Ω。
14.如圖是某家用電熱器內部電路結構圖,它有高溫、中溫、低溫三個檔位,其中R1、R2為加熱電阻絲(R1=R2).其中高溫檔位是   ,低溫檔是   ,中溫檔位是   。(均選填圖中對應的序號)
15.(2017?紹興)用如圖電路測定小燈泡的功率,所用電源的電壓應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燈泡的額定電壓要使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時,電流表示數變小,導線e端應連接在滑動變阻器的________接線柱上。

16.在“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中,已知電源電壓為6V,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V,燈絲電阻約為8Ω,則電流表(0.6A、3A)應選用的量程為________。電壓表(3V、15V)應選用的量程為________。某同學在連接好電路并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前,要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________值(變阻器與燈串聯);要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必須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為________V,并測出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值。

17.在“測定小燈泡電功率”實驗中,電源電壓為4.5V,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選擇合適器材后進行實驗,試回答:
(1)實驗小組閉合開關,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的滑片,小燈泡都不發光,且電流表有明顯讀數而電壓表讀數為零,經討論分析,小燈泡可能出現了________(“斷路”或“短路”)。
(2)實驗中有同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到某位置時,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若他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圖甲中滑片P向________(選填“A”或“B”)端移動。
(3)實驗小組同學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繪制成圖丙所示的I-U圖像,結合圖像,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__W。

18.(2017?溫州)為了研究小燈泡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小明選擇額定電壓為2.5伏的小燈泡、電壓為4伏的電源以及其它相關器材按圖甲連接電路,進行實驗。
(1)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觀察到________時,可以判斷此時小燈泡正常發光。
(2)在實驗過程中,小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從A端開始移動,直到燈泡正常發光,在此過程中測得小燈泡電流和電壓的幾組數據,并正確畫出曲線a,如圖乙所示。該實驗中小明選擇的滑動變阻器可能是?? ?????。
A.?滑動變阻器R1(20歐,3安)
B.?滑動變阻器R2(50歐,2安)
C.?滑動變阻器R3(2000歐,0.25安)
(3)小明在圖乙中還畫出了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曲線b,老師據圖指出該曲線是錯誤的,其理由是________。

19.如圖所示是測量電阻阻值的一種方法,我們稱之為電流表“外接法”,用這種方法測得的阻值偏 小 (選填“大”或“小”),原因是   。這種方法適宜于測量阻值較  ?。ㄟx填“大”或“小”)的電阻。
20.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0為定值電阻,R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后,在移動滑片P的過程中,電流表的示數I與R的阻值關系如圖乙所示,電壓表的示數U與R的阻值關系如圖丙所示,則R0的阻值為   Ω,電源電壓為   V。
21.甲和乙兩燈的額定電壓均為6V,如圖丁所示是甲、乙兩燈的電流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曲線。現將兩燈串聯后接在某一電路中,要使其中一個燈泡正常發光,并保證電路安全,電路的工作電流應為    A,電路的總功率為    W。
中考復習系列
電學實驗
幾個重要的實驗介紹
一、探究歐姆定律
1.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即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器材:電流表、電壓表、定值電阻(2個)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導線
電路圖:
  
2.進行實驗: ①按圖連好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開關閉合之前要把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處
②保持電阻R1=5不變,檢查電路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1V、2V、3V,并讀出電流表相應的數值、填表。
R1=5Ω
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1
1
0.2
2
2
0.4
3
3
0.6
3.得出結論:   在電阻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1.設計實驗:仍使用控制變量法,即保持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研究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電路圖:
                
2.進行實驗:
①按圖接好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開關閉合之前要把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處 ②分別將5Ω、10Ω、15Ω的定值電阻連入電路(換電阻時要先斷線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保持3V不變,分別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填入表格。 U=3V
次數
電阻R/Ω
電流I/A
1

0.6
2
10Ω
0.3
3
15Ω
0.2
3.得出結論: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要點詮釋:在本次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①保護電路  ②調節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
三、測未知電阻或小燈泡電阻(假定小燈泡電阻不變) 多種方法
測電阻
1.伏安法:
①實驗原理: R=U/I ②實驗器材:電源、開關、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待測定電阻和導線若干。 ③實驗電路圖:
          
④實驗步驟: (1)按圖連好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開關閉合之前要把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處;  
(2)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 P的位置,改變電阻兩端電壓分別為U1、U2、U3觀察電流表每次對應的數值,I1、I2、I3 分別填入設計的記錄表格:
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
1
 
 
 
 
2
 
 
 
 
3
 
 
 
 
(3)根據每次記錄的電壓和電流值,求它的對應的電阻值,再求出它們的平均值。
2.安阻法: ①實驗器材:電源、兩個開關、電流表、一個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R0、待測定電阻Rx和導線若干。
②實驗電路圖:
③實驗步驟:
(1)按圖連好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
(2)S閉合,S1斷開,電流表示數為I1;    (3)S、S1閉合,電流表的示數為I2;    (4)計算: U=I1R0  Ix=I2-I1
3.伏阻法 ①實驗器材:電源、電壓表、兩個開關、一個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R0和幾根導線,待測電阻Rx。 ②實驗電路圖:
③實驗步驟:
(1)按圖連好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
(2)S1閉合,S2斷開,電壓表的示數為U1; (3)S1斷開,S2閉合,電壓表的示數為U2;
4.等效替代法 ①實驗器材:電源、電流表、兩個開關、一個電阻箱和幾根導線,滑動變阻器,待測電阻Rx。 ②實驗電路圖:
③實驗步驟: (1)斷開開關,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將滑動變阻器及電阻箱的阻值調至最大; (2)把開關S2閉合,調節滑動變阻器到適當位置,讀出電流表的示數為I; (3)把開關S1閉合S2斷開,調節電阻箱,使電流表的示數為I; (4)讀出電阻箱的示數,并記錄為R。   Rx表達式:Rx=R
四、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1)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1. 實驗器材:電源、開關、導線、小燈泡、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
2. 實驗原理:P=UI
3. 實驗步驟:
(1)斷開開關,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放到阻值最大處。
(2)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 U,并將數據記錄在表
格中。
(3)記錄電流表的示數為 I,并記錄在表格中。
(4)根據 P=UI 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只有一組數據,只需要測量一次)。
4. 實驗數據
(2)伏阻法測小燈泡額定功率(無電流表)
1. 實驗原理:P=UI,利用串聯分壓的特點求出R0 兩端的電壓(定值電阻加電壓表相當于電流表)
2. 實驗步驟:
(1)斷開開關,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放到阻值最大處。
(2)閉合開關 S 1 、S 2 ,調節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作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使燈泡兩端電壓達到額定電壓記為 U 1 ,并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3)斷開開關 S 2 ,閉合開關 S 1 、S 3 ,記錄電壓表的示數為 U 2 ,并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3. 測量結果記為: (用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安阻法測小燈泡額定功率(無電壓表)
1.實驗原理:P=UI,并聯分流的特點求出燈泡和 R 0電流, (定值電阻R 0 加電流相當于電流表)
2. 實驗步驟:
(1)斷開開關,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放到阻值最大處。
(2)閉合開關 S 1 、S 2 ,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為小燈泡的額定電流記為 I 1 ,并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3)斷開 S 2 閉合 S 1 、S 3 ,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不動,讀出電流表的示數記為I 2 ,并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3. 測量結果記為: (用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共性問題:
1.電路的連接問題(電路設計、連線、改錯等)
2.器材的選擇(電源、燈泡或電阻、電表量程、變阻器規格等)
3.電路故障(燈泡不亮、短路、斷路、電表示數、變阻器接線等)
4.多次試驗(目的、方法、結論等)
5.變阻器的作用(保護電路、改變或保持電路中電流電壓等)
6.實驗步驟(開關的開合、變阻器的位置及移動方向、表格的設計等)
綜合練習
1.甲為探究并聯電路電流規律的實驗電路圖。
位置
A
B
C
電流(安)
0.18
0.18
0.36
(1)若要測量干路電流,則電流表應串聯在甲圖中的________(填“A”“B”或“C”)處。
(2)若要測量A處的電流,在連接電路閉合開關前,發現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調整正確后閉合開關,發現指針又偏向圖乙位置,其原因是________。
(3)糾正(2)中的錯誤后,測出A、B、C三處的電流值如上表,由此得出結論: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且各支路的電流相等,這個實驗在設計方案上還存在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寫出一條)
【答案】(1)C(2)電流表正負接線柱接反(3)選兩個規格相同的小燈泡太特殊(或只測量了一次就得出結論不具有普遍性)

2.某科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電路來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的關系,其實驗過程如下:用電壓表分別測量L1兩端的電壓UAB、L2兩端的電壓UBC和L1、L2兩端的總電壓UAC , 并將第一次測出的電壓值填入下表中。
為了防止偶然因素的影響,小組同學采用了以下兩種方法之一來重復實驗,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測量并將數據記錄于表中。
方法一:改變電源電壓(增加或減少電池個數)
方法二:更換其中一個燈泡(規格與原燈泡不同)
請你根據他們的實驗過程、有關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試判斷后兩次實驗是采用哪種方法來進行重復實驗并說明依據:________。
(2)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
(3)該實驗進行多次重復實驗,目的是為了________。
【答案】(1)方法2(二),理由是由原兩燈電壓之比1:1看出兩燈規格相同,若改變電源電壓,兩燈的電壓應該還是1:1,結合數據看出,燈的規格(電阻)變了 (2)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即U總=U1+U2) (3)使得出的結論更具普遍性、更準確(防止得出的結論具有偶然性)
3.小明、小紅和小亮在做“探究影響導體的電阻大小因素”實驗時,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的長度有關.
猜想二: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想三: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的材料有關.
實驗室提供了4根電阻絲,其規格、材料如表所示
編號
材料
長度(m)
橫截面積(mm2 )
A
鎳鉻合金
0.25
1.0
B
鎳鉻合金
0.50
1.0
C
鎳鉻合金
0.25
2.0
D
錳銅合金
0.25
1.0
(1)如圖所示電路,閉合開關后,在M、N之間分別接上不同導體,通過觀察相關現象來比較導體電阻大小,小明、小紅和小亮對圖中的電路設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小明認為:電流表是多余的,觀察燈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斷導體電阻的大?。?br/>小紅認為:燈泡是多余的,根據電流表示數的變化就可以判斷導體電阻的大?。?br/>小亮認為:燈泡和電流表同時使用更好,因為燈泡可以保護電路,從而防止燒壞電流表.
你贊同________(選填“小明”、“小紅”或“小亮”)的觀點.
(2)為了驗證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________?(選填“A、B、C、D”)的兩端相連,閉合開關,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分析比較這兩根電阻絲電阻的大?。?br/>(3)依次把M、N跟電阻絲A、B的兩端連接,閉合開關,電流表的示數不同,分析比較A、B兩根電阻絲電阻的大小,可探究電阻跟________??的關系,其結論是________ .
(4)小麗在探究同樣的課題時,手邊只有一根電阻絲,那么,她利用這根電阻絲和上述電路,不能夠完成猜想________(選填“一”、“二”或“三”)的實驗驗證.
(5)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問題時經常用到,被稱為控制變量法.下列4個實驗中沒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
A.?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
B.?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 C.?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
D. 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
【答案】(1)小亮(2)A、C(3)導體的長度;當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越長電阻越大(4)三(5)C
4.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Rx的阻值,圖中R為電阻箱(電阻箱符號為 ),R0為滑動變阻器,電源兩端的電壓不變。
(1)請你完成該實驗的主要步驟有:
①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電阻箱阻值調到最大;
②斷開開關S2 , 閉合開關S1 , 讀出電流表的示數為I;
③________;
④讀出電阻箱的示數R,就是未知電阻的阻值。
(2)該同學操作正確,電阻箱調節好后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可知待測電阻的阻值Rx=________?歐。
【答案】(1)斷開開關S1 , 閉合開關S2 , 調節電阻箱,使電流表示數不變 (2)36
5.實驗室中要測量一個阻值約為數百歐的電阻。提供的器材有:電源(電壓約5伏)、學生用電壓表(0~6伏)、電阻箱R(0~9 999歐 5安)、開關S1和S2、導線若干?,F要測量待測電阻Rx的阻值,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圖。小虎進行的實驗過程如下:
(1)根據實驗電路圖,連接成如圖乙所示的實物電路,但存在連接錯誤,只需改動一根導線,即可使電路連接正確,請在接錯的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畫出正確的接法。
(2)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S1 , 將S2撥到觸點1時,電壓表的讀數為U1 , 則電源電壓為________。
(3)閉合S1 , 將S2撥到觸點2,當電阻箱的阻值調為R0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2 , 則待測電阻的阻值Rx=________。)
【答案】(1)解: (2)U1(3)
6.小科在做“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中,采用了圖甲所示的電路圖。
甲 ?????????????????乙
(1)圖乙是對應的未連接完整的實物圖,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該實物圖的連接。
(2)實驗過程中,先將 5Ω 的電阻接入電路中進行實驗,然后將 5Ω 電阻依次換成 10Ω 和20Ω 的電阻進行實驗,每次閉合開關后,都要________,然后 再記錄電流表的示數。右表是小科測得的三組數據,據此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
【答案】(1) (2)調節滑動變阻器,保持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一定;當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7.在測電阻的實驗中,實驗的器材有:干電池3節,電流表、電壓表各1個,開關2個,滑動變阻器1只,待測電阻2個,導線若干。
(1)圖1甲是實驗的電路圖。小明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時,開關應________。
①閉合開關S后,小明發現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指針均不動。他斷開開關S,檢查線路連接無誤后,把電壓表與b點相連的那根導線改接到c點,再次閉合開關S時,發現電流表的指針仍不動,但電壓表的指針有明顯的偏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故障是________。
②排除故障后,正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當電壓表的示數為1.6伏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1乙所示,則電路中的電流為________,Rx=________歐。
(2)實驗時某小組同學想利用一只電流表和最大阻值為R0的滑動變阻器完成對未知電阻Ry的測量。如圖2所示是他們按照設計想法連接的部分實驗電路。
①請你依據下面的實驗步驟,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驗電路連接完整________。(只添加一條導線)。
實驗步驟:
A.開關S1和S2都斷開,將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處,觀察到電流表無示數;
B.保持滑片P位置不動,只閉合開關S1時,讀取電流表的示數為I1;
C.再閉合開關S2時,讀取電流表的示數為I2(I2>I1)。
②請你用I1、I2和R0表示Ry , 則Ry=________,。)
【答案】(1)斷開;bc間斷路;0.32安;5 (2);
8.小李同學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時,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按照圖甲所示的電路圖,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乙所示的實物圖的連接。
(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________狀態。
(3)在做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時,采用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法,要求保持電阻阻值不變,通過改變電阻兩端的________,觀察電流大小的變化。
(4)如圖丙所示是他在實驗中的第三次測量結果,請把實驗數據填入到記錄表中。
實驗次數
電壓U/伏
電流I/安
1
1.2
0.2
2
1.8
0.3
3
________
________
(5)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________。
【答案】(1)解: (2)斷開(3)控制變量;電壓(4)2.4;0.4
(5)正比
9.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1)連接電路時,圖甲中導線E端應與滑動變阻器的________(填“A”“B”“C”或“D”)接線柱相連,使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置于A端。
(2)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發現,電壓表始終無示數,電流表有示數,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號)。
A.滑動變阻器斷路 B.R短路 C.R斷路
(3)排除故障后,將5歐的電阻接入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為1.5伏,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電流表讀數為________安。
電阻R/歐
5
10
15
電流I/安
0.15
0.1
(4)將5歐的電阻換成10歐的電阻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到合適位置,記錄實驗數據,此操作中調節滑動變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
(5)再將電阻換成15歐重復操作。分析數據可得出結論:________。
【答案】(1)B(2)B(3)0.3(4)保持定值電阻兩端電壓不變 (5)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10.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15V保持不變,滑動變組器的規格是“50Ω 2A”,阻值為10Ω、20Ω、30Ω、40Ω、50Ω的定值電阻各1個,電流表量程0~0.6A、0~3A,電壓表量程0~3V、0~15V。
實驗次序
?R/Ω
?I/A
?1
?10
?0.59
?2
?20
?0.30
?3
?30
?0.20
?4
?40
?0.15
?5
?50
?0.12
?
(1)根據圖甲將圖乙所示的實物圖連接完整,電壓表量程選擇應滿足能測量5組數據。
(2)要完成預定實驗探究任務,滑動變阻器除了保護電路外,另有一個重要作用是________。
(3)如表為另一同學提交的實驗數據,老師指出第4、5組的數據不符合實際,理由是________。
【考點】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
【答案】(1) (2)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 (3)要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 6V 不變,所需分壓電阻超出了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
11.馬云同學在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的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時采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仔細觀察甲、乙兩圖.
(1)實驗總通過觀察兩個U形管中________的變化來比較電流通過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的多少.四個容器中裝滿了煤油,為什么用煤油而不是用水?________。
(2)你認為甲圖所示的裝置是用來研究電流通過電阻絲產生的熱量與 ________ 的關系.乙圖是研究所示的裝置是用來研究電流通過電阻絲產生的熱量與 ________ 的關系
(3)該實驗采取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法 和________法?。?
【答案】(1)液面高度;煤油比熱比水小,溫度變化明顯。 (2)電阻;電流 (3)控制變量;轉換
12.在做“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時,小于采用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兩個相同且透明的容器中密閉了等量的空氣,U形管中液面變化反映了密閉空氣溫度的變化。
(1)實驗中通過觀察兩個U形管中 液面高度差的變化來比較電流通過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的多少。
(2)如圖甲中,若通電時間相同,發現B玻璃管內液面上升較高,這表明:在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導體的 電阻 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
(3)小剛采用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這時連通A玻璃管的容器中電熱絲的電流是連通B玻璃管容器中電熱絲電流的 2 倍,通電相同時間,發現A玻璃管液面上升較高,這表明:在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 電流 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
(4)若通電一段時間后,發現其中一個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幾乎不變,出現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空氣盒氣密性不好 。
(5)該實驗用到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有 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 。
13.如圖所示的是將復雜電路等效一個簡單電路的過程,已知:R2=R3=10Ω,R1=5Ω,則可知R23= 5 Ω,R123= 10 Ω。
14.如圖是某家用電熱器內部電路結構圖,它有高溫、中溫、低溫三個檔位,其中R1、R2為加熱電阻絲(R1=R2).其中高溫檔位是 丁 ,低溫檔是 乙 ,中溫檔位是 甲丙 。(均選填圖中對應的序號)
15.(2017?紹興)用如圖電路測定小燈泡的功率,所用電源的電壓應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燈泡的額定電壓要使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時,電流表示數變小,導線e端應連接在滑動變阻器的________接線柱上。
【答案】大于;d
16.在“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中,已知電源電壓為6V,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V,燈絲電阻約為8Ω,則電流表(0.6A、3A)應選用的量程為________。電壓表(3V、15V)應選用的量程為________。某同學在連接好電路并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前,要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________值(變阻器與燈串聯);要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必須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為________V,并測出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值。
【答案】0~0.6A;0~15V;最大;3.8
17.在“測定小燈泡電功率”實驗中,電源電壓為4.5V,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選擇合適器材后進行實驗,試回答:
(1)實驗小組閉合開關,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的滑片,小燈泡都不發光,且電流表有明顯讀數而電壓表讀數為零,經討論分析,小燈泡可能出現了________(“斷路”或“短路”)。
(2)實驗中有同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到某位置時,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若他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圖甲中滑片P向________(選填“A”或“B”)端移動。
(3)實驗小組同學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繪制成圖丙所示的I-U圖像,結合圖像,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__W。
【答案】(1)短路(2)B(3)0.5
18.(2017?溫州)為了研究小燈泡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小明選擇額定電壓為2.5伏的小燈泡、電壓為4伏的電源以及其它相關器材按圖甲連接電路,進行實驗。
(1)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觀察到________時,可以判斷此時小燈泡正常發光。
(2)在實驗過程中,小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從A端開始移動,直到燈泡正常發光,在此過程中測得小燈泡電流和電壓的幾組數據,并正確畫出曲線a,如圖乙所示。該實驗中小明選擇的滑動變阻器可能是?? ?????。
A.?滑動變阻器R1(20歐,3安)
B.?滑動變阻器R2(50歐,2安)
C.?滑動變阻器R3(2000歐,0.25安)
(3)小明在圖乙中還畫出了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曲線b,老師據圖指出該曲線是錯誤的,其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電壓表示數為2.5伏(2)B(3)小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兩者電壓之和應等于4伏,而圖中曲線b與a交點處,電壓之和大于4伏
19.如圖所示是測量電阻阻值的一種方法,我們稱之為電流表“外接法”,用這種方法測得的阻值偏 小?。ㄟx填“大”或“小”),原因是 由于電流表測量的是電壓表和電阻的總電流,該電流大于通過電阻上的電流,根據R=,電壓表測的是電阻兩端的電壓,所以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 。這種方法適宜于測量阻值較 小?。ㄟx填“大”或“小”)的電阻。
20.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0為定值電阻,R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后,在移動滑片P的過程中,電流表的示數I與R的阻值關系如圖乙所示,電壓表的示數U與R的阻值關系如圖丙所示,則R0的阻值為 10 Ω,電源電壓為 12 V。
21.甲和乙兩燈的額定電壓均為6V,如圖丁所示是甲、乙兩燈的電流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曲線。現將兩燈串聯后接在某一電路中,要使其中一個燈泡正常發光,并保證電路安全,電路的工作電流應為 0.5  A,電路的總功率為 4  W。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南靖县| 安乡县| 花莲县| 神农架林区| 大关县| 毕节市| 抚远县| 林西县| 桐乡市| 正阳县| 蒙自县| 岳普湖县| 张北县| 榆树市| 邯郸县| 富平县| 万盛区| 政和县| 饶阳县| 会泽县| 勃利县| 甘洛县| 抚远县| 壤塘县| 房产| 黑水县| 崇信县| 北辰区| 舞钢市| 屯昌县| 泾源县| 阿拉尔市| 锡林郭勒盟| 永顺县| 新沂市| 施甸县| 枣庄市| 原平市| 周口市|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