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簡單機械中機械效率的變化問題一、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變化例題1:證明沙袋質量越大,動滑輪機械效率越高。【證明】將沙袋提升相同的高度,控制變量W額外相同。沙袋的質量越大,W有用越多。W額外 不變,W有用增加,故η增加例題2:證明增加一個動滑輪,動滑輪機械效率會減少。(不計繩重和摩擦)【證明】將沙袋提升相同的高度,控制變量W有用相同。增加了一個動滑輪,W額外增加。 W有用不變,W額外增加,故η減少杠桿機械效率的變化例題1:如圖所示,用豎直向上的恒力F拉動杠桿,鉤碼掛在A點時,使掛在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一段距離,此時杠桿的機械效率記做η1;將鉤碼移到B點,使掛在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此時杠桿的機械效率記做η2。則機械效率η1 η2(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析】方法一:控制變量W額外 相同如圖所示,兩次都將杠桿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則對杠桿所做的W額外相同。則W有用1=G×BD,W有用2=G×AE,W有用1>W有用2故從A移到B提升相同高度的過程中,額外功不變,有用功減少,η減少。故η1>η2。方法二:控制變量W有用 相同如圖所示,兩次都將物體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則對杠桿所做的W有用相同。但是第二次杠桿上升的高度增加,W額外增加。故在提高重物相同高度的過程中,有用功不變,額外功增加,η增加。故η1>η2。 例題2: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①用輕繩懸掛杠桿一端的O點作為支點,在A點用輕繩懸掛總重為6N的鉤碼,在B點用輕繩豎直懸掛一個彈簧測力計,使杠桿保持水平。其中AO=10厘米,AB=20厘米。②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緩慢勻速上升(保持0點位置不變),在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2.5牛。回答下列問題:(1)杠桿靜止時,若杠桿的自重和摩擦不計,彈簧秤示數應為 。(2)杠桿緩慢轉動時,其機械效率為___________。(3)若只將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的作用點由B移至C,O、A位置不變,仍將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摩擦阻力),則杠桿的機械效率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1)2N (2)80% (3)不變【第三小題解析】有用功不變,額外功不變,機械效率不變。斜面機械效率的變化例題:如圖甲,質量m的貨物在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向上運動(不考慮空氣的阻力),斜面長L、高H,貨物沿斜面移動的距離L與時間t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0至t1時間內的拉力為F1,t1至t2時間內拉力為F2,(不計速度變化的時間,斜面粗糙程度不變)(1)0至t2時間內拉力做的有用功是 。(2)0至t1時間內的拉力F1做功的功率為P1,t1至t2時間內的拉力F2做功功率為P2,則P1 P2。F1時斜面的機械效率為η甲,F2時斜面的機械效率為η乙,則η甲 η乙(注:兩空均選填“﹥”、“﹤”或“=”)【答案】(1)mgH;(2)﹥;(3)=【鞏固練習】1.實驗桌上有帶橫桿的鐵架臺、刻度尺、彈簧測力計、細繩,另外還有鉤碼一盒,質量不等的滑輪3個,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計。請選用上述實驗器材證明:動滑輪越重,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越低。(1)寫出實驗步驟;(2)畫出實驗數據記錄表格。【答案】(1)實驗步驟:①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一個鉤碼、一個動滑輪所受重力,用G、G動表示。如圖3所示組裝實驗器材,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勻速拉繩子自由端,繩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用s表示,鉤碼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出F,用刻度尺分別測出s、h.并把測量數據記錄在表格中。②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另外兩個動滑輪所受重力G動,保證所掛鉤碼不變,再做兩次實驗,每次實驗更換動滑輪,仿照步驟①分別測量對應的F.?s、h.并把測量數據記錄在表格中。③利用公式η=W有W總=GhFs,計算3次實驗動滑輪的機械效率η,并將η值記錄在表格中。(2)實驗數據記錄表格如下:2、小濱做“測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時,用圖中所示的滑輪,組裝成滑輪組,(1)請在圖中畫出使用該滑輪組時最省力的繞法。用此滑輪組將重為3.6N的物體勻速提起時,拉力的功率為0.36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忽略摩擦及繩重)求:(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和動滑輪的總重。(3)若用此滑輪組提起小于3.6N的重物時,其機械效率將如何改變?說明理由。【答案】(1)見上圖;(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3m/s,動滑輪的總重1.2N;(3)機械效率減小,因為當提升物體的重力減小時,有用功減小,額外功不變,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減小,故其機械效率減小。3、小金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拉動杠桿,使掛在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支點和杠桿的摩擦不計)問:(1)重為5N的鉤碼掛在A點時,人的拉力F為4N,鉤碼上升0.3m時,動力作用點C上升0.5m,此時機械效率η1為多大? (2)小金為了進一步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仍用該實驗裝置,將鉤碼移到B點,再次緩慢提升杠桿使動力作用點C仍然上升0.5m.問:人的拉力F與第一次相比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比較此時的機械效率η2與η1的大小并用學過的知識給以推導. 【答案】(1)機械效率η1為75%;變小;此時的機械效率η2<η14、為了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程度之間的關系山,曉龍同學利用長木板、刻度尺、彈簧測力計、木塊、小車等器材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測量的數據如下表請你根據表中的數據解答下列問題:(1)在第2次實驗中,斜面的機械效率是______.(2)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程度之間的關系是______.(3)在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物體在斜面上做 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與拉力F的大小關系為f F(選填“>”、“<”或“=”)。(4)斜面的機械效率還可能與______有關。【答案】50%;斜面傾斜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勻速直線;<;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材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