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浙教版科學一輪系統復習 第40課 空氣(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浙教版科學一輪系統復習 第40課 空氣(1)

資源簡介

系統復習 第40課 空氣(1)
一、知識梳理
(一)、空氣的組成
1.空氣成分的發現過程
1774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第一次明確提出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在19世紀以前,人們深信空氣中僅含有氮氣和氧氣。后來陸續發現了氦、氖、氬、氪、氙等稀有氣體。
2.空氣中氧氣體積的測量
在紅磷燃燒這個實驗中,紅磷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一種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體,我們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這個反應表示出來。
方法點撥
利用過量的紅磷燃燒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氣而又不產生其他氣體,導致壓強減小,減小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
[實驗探究]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實驗用品:a.集氣瓶、燃燒匙、導氣管、燒杯、彈簧夾
b.紅磷、水
實驗步驟
①在集氣瓶口連接一個雙孔膠塞,一個孔插燃燒匙,另一孔插導管,并配上彈簧夾。
②把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緊握集氣瓶外壁,如果在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證明氣密性良好。
③在集氣瓶內加少量水,并做上記號。
④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實驗現象
①紅磷燃燒,有大量白煙生成。放熱、黃白色火焰
②冷卻后,打開彈簧夾,集氣瓶內的水面上升,而且上升到集氣瓶體積的1/5。
實驗成功的關鍵
①裝置不漏氣。若裝置漏氣,雖然裝置內氣體減少,但是從外界又進入一些氣體,并不能使壓強明顯降低,因而水不能上升到集氣瓶體積的1/5。
②燃燒匙里要放入過量的紅磷,目的是使紅磷燃燒,盡可能消耗盡集氣瓶內的氧氣。
③應該等溫度冷卻到室溫時才可以觀察。因為如果溫度較高,雖然氣體減少,但是壓強并不能減少很明顯,因而水也不能上升到集氣瓶體積的1/5。
要點提示
集氣瓶內盛少量水,一是為防止熱的燃燒物濺落炸裂集氣瓶;二是為了吸收五氧化二磷。導管內應事先注滿水,否則測量結果偏低。
3.空氣的成分
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
要點提示
這里空氣中各成分所占百分數是體積分數,也就是說,如果有100體積的空氣,其中氮氣約78升,氧氣約21升,稀有氣體約0.94升,二氧化碳0.03升,其他氣體和雜質0.03升。
綠色化學-----環境友好化學??? (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 ①四特點P6(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 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
4.純凈物和混合物
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如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都是純凈物。
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如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多種成分組成的,這些物質相互間沒有發生反應,各物質都保持各自的性質。
誤區警示
絕對純凈的物質是沒有的,純凈物是相對而言的,混合物都是由純凈物組成的,判斷一種物質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關鍵是看這種物質由幾種物質組成,不能與物質的名稱混淆。如五氧化二磷,是一種物質的名稱,是純凈物,冰水共存體雖然是冰和水混合在一起,但是它們都屬于同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
(二)、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1.氧氣
氧氣可用于動植物呼吸、醫療急救、金屬切割等。
人和動植物吸入氧氣,氧化分解體內的有機物,釋放能量;危急病人呼吸困難,僅通過吸入空氣中的氧氣不足以維持他的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氧氣,必須吸入高濃度的氧氣,說明氧氣能供給呼吸。
乙炔在氧氣里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氧炔焰的溫度可達3000 ℃以上,鋼鐵接觸到氧炔焰很快就會熔化。利用這一性質,生產上用來焊接或切割金屬,通常稱作氣焊和氣割,說明氧氣支持燃燒。
2.氮氣
(1)氮氣的用途
氮氣的用途廣泛,它是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由于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由于其沸點較低,用液態的氮氣汽化時吸熱來提供低溫環境,用作液氮冷凍麻醉劑,超導材料的環境改造劑。
(2)氮氣的性質
①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小。
②化學性質: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一般情況下不能支持燃燒,不供給呼吸,也不與其他物質反應,但在一定條件下,氮氣可以和某些物質反應,例如:合成氨、制氮肥、生物固氮等。
方法點撥
物質的物理性質一般指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這些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反應就能表現出來。
3.稀有氣體
(1)物理性質:在通常狀況下,稀有氣體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化學性質:化學性質極不活潑,過去人們認為這些氣體不跟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曾把它們叫做惰性氣體。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發現有些稀有氣體在一定條件下也能與某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其他物質。
(3)用途
①保護氣,如焊接金屬是用稀有氣體來隔絕空氣,燈泡中充入稀有氣體以使燈泡經久耐用。
②電光源,稀有氣體在通電時發出不同的光。燈管里充入氬氣,通電時發出藍紫色光;充入氦氣發出粉紅色光;充入氦氣發出紅光。
③用于激光技術。
④氦氣可作冷卻劑。
⑤氙氣可作麻醉劑。
(三)、保護空氣
1.空氣中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是有害氣體和煙塵兩類。有害氣體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2.空氣污染的危害。被污染的大氣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溫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也都與空氣污染有關。
3.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加強大氣質量監測;研制和開發潔凈能源;采用化學方法處理工業生產中產生的有害氣體;在汽車上安裝尾氣凈化裝置;積極植樹造林、種草。
二、查漏補缺,自我檢測
1.★下列現象中,可以證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
A.壓力鍋煮飯時會噴氣
B.開水沸騰時,水中形成大量氣泡
C.真空包裝的食品袋緊貼在食品上
D.醫生給病人注射藥液要推活塞
2.★[2017·重慶]O2和CO2總與我們如影隨形,下列關于它們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來滅火
B.空氣中O2過多無害,而CO2過多會形成酸雨
C.它們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D.自然界里它們可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轉化
3.★“人造空氣”幫助人類實現了“太空漫步”的夢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還有CO2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造空氣”比空氣中的氮氣含量高
B.燃著的蠟燭在“人造空氣”中會熄滅
C.可以采用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方法,測定“人造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D.“人造空氣”若只含有O2會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4.下列有關物質燃燒現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紅色固體
B.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種黑色同體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煙霧
5.★氧氣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下列現象中,沒有體現氧氣的氧化性的是( )
A.動植物的呼吸 B.食物腐敗 C.氣球爆炸 D.蠟燭燃燒
6.★★★如圖32-8所示裝置常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對該實驗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A. 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 燃燒匙中的紅磷可以換成細鐵絲
C. 該實驗可以說明N2難溶于水
D. 紅磷的量不足會導致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大于1/5
7.用嘴吹滅燃著的生日蠟燭,利用的主要滅火原理是( )
A. 隔絕空氣 B. 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C. 清除可燃物 D. 使可燃物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8.某市5月26日的空氣質量日報如下:
項目
空氣污染指數
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質量
可吸入顆粒物
65


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
20
下列各項對表中三個空氣質量指標不會產生影響的是( )
A. 露天焚燒垃圾 B. 用煤作燃料
C. 用氫氣作燃料 D. 用灑水車灑水
9.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氣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將混合氣體點燃
B. 將混合氣體通過澄清的石灰水
C.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CuO
D.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炭層
10.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與多種物質反應。下列對有關反映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在點燃的條件下,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鐵
B.在點燃的條件下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
C.鐵、硫、蠟燭在氧氣中燃燒都是化合反應
D.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屬于氧化反應,氧氣具有氧化性
11.鎂粉在焰火、閃光粉、鞭炮中是不可少的原料。工業上制造鎂粉是將鎂蒸氣在某種氣體中冷卻,有下列氣體:①空氣、②二氧化碳、③氬氣、④氫氣、⑤氮氣,其中可作為冷卻氣體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2.如圖是關于氧氣化學性質的部分知識網絡,關于該圖說法正確的是( )
A.S、P在氧氣中燃燒均會產生大量白煙 B.Fe在Ⅰ、Ⅱ兩類反應中的產物相同
C.Ⅰ類反應放出熱量,Ⅱ類反應吸收熱量 D.Ⅰ、Ⅱ兩類反應均體現了氧氣的氧化性
13.在紙船中加入適量水,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紙船安然無恙,紙船沒有燃燒的原因是( )
A.紙船不是可燃物 B.溫度沒有達到紙船的著火點
C.紙船沒有氧氣接觸 D.水能滅火
14.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此話的意思是說:做人必須腳踏實地,事業才能有成;燃燒固體燃料需要架空,燃燒才能更旺。從燃燒的條件看,“火要虛”的實質是( )
A.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B.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著火點 D.增大可燃物的熱值
15.[2017·寧波·6]真空包裝、食品包裝袋內充氮氣、放鐵粉包或生石灰包等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保鮮方法。對上述方法的分析,錯誤的是(  )
A.真空包裝:能使食品不與氧氣接觸   
B.充氮氣:能隔絕空氣并防止食品變形
C.放鐵粉包:能除去食品包裝袋內的氧氣和水蒸氣
D.放生石灰包:能除去食品包裝袋內的氧氣
16.據報導,新疆有多處煤層發生了自燃,調查顯示其原因為埋藏在地下的煤層暴露在空氣中發生了 ,使煤層的溫度升高達到煤的著火點,煤層就發生了燃燒,煤場工人往煤堆上灑水,一方面減少煤堆中的空氣,另一方面降低煤堆的 ,從而防止煤堆自燃。
17.在按書本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當裝置內的氧氣低于一定含量時,紅磷就不再與氧氣反應,從而導致測量結果偏小。有老師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32-5所示。在一容器中倒入剛拆封的“暖寶寶”黑色粉末,再在上面放足量的白磷,迅速扣上燒杯,隨后白磷自燃,利用這一裝置可更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對此同學們作出了以下兩種猜想。
猜想一:該粉末可能是木炭粉。
猜想二:該粉末可能是鐵粉。
根據學過的科學知識,有同學認為猜想一肯定是錯誤的,你認為他的理由是 。
(2)通過實驗證明加入的黑色粉末是鐵粉。加入鐵粉后使測定結果更加準確,原因是 。
18.如圖所示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及藥品。

(1)為獲得較為準確的實驗數據,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
A.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 燃燒匙中的紅磷足量
C. 點燃紅磷后緩慢將燃燒匙插入瓶中,塞緊瓶塞
D. 紅磷熄滅,廣口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
(2)小明同學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紅磷、氫氧化鈉溶液代替水來做此實驗。小明操作正確,但是測得的數據小于用紅磷測得的數據,其原因是木炭燃燒除生成二氧化碳外還可能生成 。
(3)市售“暖寶寶”中發熱劑主要成分是鐵粉、炭粉、水和食鹽等,反應原理可簡化為鐵生銹。小明用配置的發熱劑按上圖乙裝置實驗。他不是將足量的發熱劑堆在瓶底,而是將其涂抹在廣口瓶內壁的四周,這樣做的目的是 。
(4)在上述三個實驗操作都正確的情況下,與另兩個實驗的測量結果相比,第三個實驗的測量結果與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最接近。推測其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
19.利用下圖所示儀器測量氧氣體積,來測定高錳酸鉀樣品的純度(雜質不參加反應)。實驗步驟如下:

(1)檢查氣密性:連好發生裝置后,將導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 。如果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就證明裝置不漏氣。
(2)組裝裝置:連好的裝置如圖甲,其中有一處明顯錯誤。在不移動、不調整酒精燈的前提下,需要調節 (填字母)螺母改正錯誤。
(3)進行實驗:采用正確的反應裝置和如圖乙所示的收集裝置制取并收集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加熱時間過短,會使測量結果不準
B. 反應一段時間,排出反應裝置內原有空氣再連接乙裝置收集氣體,會使結果更準確
20.小明在生活中觀察到:點燃的小木棒燃燒端朝上,往往沒燃盡就熄滅,而燃燒端朝下,往往不易熄滅。從燃燒的條件來看,你認為燃燒端朝上的小木棒,沒燃盡就熄滅的最主要原因是 ,若將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燒端朝上也未熄滅,請說明原因。 。
21.下圖甲是“壓縮氣體做功”實驗:取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內放一小團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壓下活塞。此實驗可觀察到浸有乙醚的棉花著火燃燒,這是由于活塞對氣體做功,氣體的內能
(填“增加”或“減少”)的緣故。圖乙是“壓縮乙醚液化”實驗:將少量乙醚吸進注射器,取下針頭,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用手握住注射器的下端,乙醚會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然后向內推動活塞,看到乙醚發生液化現象,但乙醚沒有燃燒。即使快速推動活塞,乙醚也不會燃燒,是因為 。
22.小麗利用底部有一個小孔的大試管,如下圖甲所示,裝配成一個制取CO2氣體的裝置。
(1)實驗前,關閉止水夾,先將試管底部浸沒在水中,再用雙手緊握試管,觀察到 ,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小麗將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試管中,觀察不到明顯現象,那么CO2與NaOH是否發生反應?為此又做了實驗:在集滿CO2的軟塑膠瓶(如上圖乙)中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蓋緊瓶塞振蕩,發現瓶變癟,于是認為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小衢提出質疑,認為導致軟塑膠瓶變癟的原因還有可能是 。
(3)小科從變癟的軟塑膠瓶中取出少量試液置于試管中,滴入 (填一種鹽)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就證明了CO2與NaOH的反應確實已經發生。
23.★★磷的燃燒反應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紅磷在空氣中燃燒能冒出濃厚的白煙,軍事上常用來制煙幕彈。某同學利用燃磷法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過程如下圖(左)。他測得氧氣體積分數約是 %。燃燒結束試管里剩余氣體主要是 (填化學式)。
24.向盛滿氧氣的集氣瓶中倒入迅速冷卻的沸水,立即塞緊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處,裝置如圖所示。 (1)手拿集氣瓶在水平面上搖晃數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將 (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2)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可說明有少量氧氣溶于水中
b.可不需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
c.用迅速冷卻的沸水是因為其中幾乎不含氧氣
25.上課時,老師演示了“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實驗。可學生分組實驗又是采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小科對此產生了疑問,老師解釋說:“從某個角度分析,每一種制取氧氣的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長處”。請你對這兩種制取氧氣的方法進行分析比較,從三個不同角度說出它們的差異和優勢。
26.[2018·紹興·33]油鍋著火能用水撲滅嗎?某科普類節目曾演示過一個模擬實驗:將鍋中的油加熱到燃燒后,身穿防護服的消防員將一瓶水倒入油鍋中,在水倒進鍋里的一瞬間,熱油飛濺,巨大的火苗竄起一米多高.請用所學的知識加以解釋。
27.[2018·湖州·28]某科學興趣小組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將數顯設備、氣體壓強傳感器和空氣中氧氣含量測量裝置按下圖連接。裝置氣密性良好,調節右邊敞口容器和集氣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時集氣瓶內氣體的體積為V1。關閉活塞,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塞緊瓶塞,待火焰熄滅后,過一段時間打開活塞,觀察到集氣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氣瓶內的水面不再上升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V2。然后向右邊容器內加入一定量的水至兩邊水面再次相平,此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V3。在點燃紅磷至打開活塞這一過程中,觀察到數顯設備顯示集氣瓶內的氣體壓強先上升后下降,再趨于穩定。
(1)數顯設備顯示,開始一段時間集氣瓶內氣體壓強上升,這是因為溫度升高導致的氣壓變化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氣量減少導致的氣壓變化量。
(2)基于數顯設備顯示的氣壓變化,“過一段時間打開活塞”中的“一段時間”指的是火焰熄滅后到 所經歷的時間。
(3)★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集氣瓶中減少的氧氣體積為 (選填“V1—V2”、“V1—V3”或“V2—V3”)。
參考答案
1.C
2.B
第2題解析:
A、氧氣能支持燃燒,不能滅火,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可以滅火,故選項正確;
B、氧氣具有氧化性,氧氣過多會造成氧化過度,CO2過多不會形成酸雨,會引起溫室效應,故選項錯誤;
C、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氣的密度大,都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故選項正確;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氣是產物;氧氣是呼吸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是產物,故選項正確;故選B。
3.C
第3題解析:空氣中氮氣的含量為78%,A錯誤;人造空氣中含有氧氣,燃著的蠟燭在“人造空氣”中不會熄滅,B錯誤;常在純氧中呼吸有害人體健康,D錯誤。故選C。
4.B 5.C 6.C
第6題解析: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色煙霧,故選項說法錯誤; B、細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不能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選項說法錯誤; C、實驗中當裝置內進入水以后,氮氣依然能夠存在,說明氮氣難溶于水,故選項說法正確; D、紅磷的量不足時,燃燒時就無法將瓶內氧氣全部消耗掉,進入水偏少,無法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
7.D 8.C [2014·蘭州]
第8題解析:空氣污染的途徑主要有兩個:有害氣體和粉塵。有害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解析:氣體;粉塵主要是地面粉塵、燃煤排放的粉塵、沙塵暴等。
A、露天焚燒垃圾會產生有害氣體和煙塵,對表中三個空氣質量指標會產生影響,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煤不充分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和煙塵,對表中三個空氣質量指標會產生影響,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氫氣燃燒的產物是水,無污染,對表中三個空氣質量指標不會產生影響,故選項符合題意;
D、用灑水車灑水,能減少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故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
9.C 10.D 11.C
第11題解析:①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它們都與鎂發生反應,故①錯誤;
②鎂與二氧化碳在點燃的條件下發生燃燒反應,生成氧化鎂和炭黑,故②錯誤;
③氬氣屬于稀有氣體,化學性質極不活潑,不與鎂反應,故③正確;
④H2不與鎂反應,故④正確。
⑤氮氣能與鎂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Mg3N2,故⑤錯誤。故選:C。
12.D 13.B 14.A 15.D
16.[2015·湖州·19]緩慢氧化;溫度
17.[2014·嘉興33](1)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會影響實驗結果 (2)鐵粉能進一步與燒杯中氧氣反應
18.[2015·杭州·29](1)C;(2)一氧化碳(或 CO);(3)增大鐵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4)第三個實驗中廣口瓶內氧氣消耗的更充分
19.[2015·衢州·27](1)用手緊握試管(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給分);(2)AB(全對給2分,選對一個給1分,有錯不給分);(3)A
第19題解析:(1)組裝好儀器后,將導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如果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就證明裝置不漏氣;故填:用手緊握試管;(2)要改正該錯誤需要調節A、B、C旋鈕中的AB,C旋鈕夾在試管的中上部,因此C不動;故答案為:AB;(3)若加熱時間過短,高錳酸鉀有可能沒有完全分解;反應一段時間后再進行收集,會導致氧氣部分逸出。故選A。
20.[2014·杭州·25]小木棒溫度不易達到著火點;著火點較低的油燃燒產生的熱量,使小木棒溫度較易達到著火點。
21.增加????汽化(沸騰)????沒有充足的氧氣(空氣)
22.[2014·衢州·32](1)試管底部有氣泡逸出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3)氯化鈣、氯化鋇、硝酸鈣、硝酸鋇等合理答案均可。
23.18;N2.
24.下降;ac
25.
26.
(1)燃燒的條件
(2)水的密度比油大,水加入后,會沉在油的下方,起不到隔絕氧氣作用。
(3)油鍋的溫度很高,水加進去之后容易汽化,水汽化過程中將油滴帶出,增加油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劇烈。
示例:可燃物燃燒必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與助燃劑(氧氣)充分接觸,二是溫度達到著火點。當水倒入燃燒的油鍋時,因為水的密度比油大,水無法覆蓋在油的表面,起不到隔絕氧氣作用。油浮在水面上繼續燃燒,在高溫下,水迅速汽化過程中攜帶著油滴沖出油鍋,大量的油滴與空氣(氧氣)充分接觸,引發更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的熱。
27.
(1)大于;
(2)集氣瓶內的溫度恢復到室溫(或“數顯設備的示數已不變”或“集氣瓶內的氣壓保持穩定”);(3)V1-V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安庆市| 惠安县| 修水县| 通山县| 沁源县| 张家口市| 韶关市| 澄迈县| 海原县| 赞皇县| 临潭县| 临夏县| 竹溪县| 衡水市| 泸定县| 阜宁县| 华阴市| 宁安市| 安顺市| 丰城市| 长顺县| 社会| 镇赉县| 偃师市| 乐业县| 康定县| 平定县| 丹东市| 锡林郭勒盟| 罗甸县| 新龙县| 普宁市| 新密市| 奉贤区| 北海市| 泊头市| 鹿邑县| 梁河县| 万全县| 闸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