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鎖分】社會思品一輪復習加分寶專題復習學案考點14 了解犯罪與刑罰,自覺預防犯罪了解刑法的含義和作用;犯罪的含義和三個基本特征;刑罰的含義和分類。讓青少年自覺樹立依法自律,遠離違法犯罪意識。一、刑法含義 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的法律。作用 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犯罪含義 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2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地 位 關 系嚴重社會危害性 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 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了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刑事違法性 是犯罪的法律標志 應受刑罰處罰性 是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3、法律后果: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刑罰含義 又稱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2分類 管制 拘役刑罰 主刑 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 死刑 附加刑 罰金 剝奪政治權利 沒收財產 驅逐出境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的危害,遠離犯罪。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3、我們應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出租車司機徐某行駛途中遭到乘客李某持刀搶劫。當李某用刀威脅徐某時,徐某用車上的扳手擊傷李某,并立即報警。后來,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李某有期徒刑10年。材料二:劉某原來是個好學生,自從認識了一些網友后,就經常曠課,到網吧打游戲,吸煙、酗酒,多次勒索同學,受到學校處分;并在社會上偷竊財物,參與賭博,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籌集賭資,與網友攔路搶劫多次,最終判處有期徒刑3年。 (1)材料一,二中哪些人的行為是犯罪行為?你是依據什么判定的? (2)“有期徒刑10年”“有期徒刑3年”說明兩名罪犯受到了刑罰中的哪類處罰? (3)劉某為什么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4)我們應該怎樣預防違法犯罪? 【解析】⑴根據所學知識,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材料一、二中的李某、劉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罰處罰,所以李某、劉某的行為是犯罪行為。⑵根據所學知識,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題文中的“有期徒刑10年”“有期徒刑3年”是屬于主刑。⑶題文李某認識網友后,就經常曠課,到網吧打游戲等,體現了他自制力差,沒有抵抗不良誘惑;沒有結交諍友和益友,說明他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社會上偷竊財物、與網友攔路搶劫多次說明他道德水平低,法律意識淡薄。⑷根據所學知識,學生可從珍惜美好生活、杜絕不良行為、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從小事做起、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等角度組織答案。故答案為:⑴李某、劉某的行為是犯罪行為。判定的依據是:他們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受到了刑罰處罰。⑵主刑。⑶劉某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觀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誘惑等。⑷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從小事做起,防范于未然。【答案】(1)李某、劉某的行為是犯罪行為。判定的依據是:他們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受到了刑罰處罰。(2)主刑。(3)劉某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觀念淡??;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誘惑等。(4)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從小事做起,防范于未然。 【點評】本試題主要考查犯罪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解題的關鍵在于學生要了解什么是犯罪,理解犯罪的判定條件、法律依據。在生活中我們應防微杜漸,避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引誘未成年人吸食毒品,張某被當地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1萬元。據此可以判斷 ( D )① 張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② 有期徒刑3年、罰金1萬元都屬于附加刑③有期徒刑3年屬于主刑、罰金1萬元屬于附加刑 ④ 法院依據刑法對張某作出判斷 A .①② B ① 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解答本題主要考犯罪的基本特征和刑罰,①體現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嚴重社會危害性,④體現了犯罪基本特征之一應受刑罰處罰性,③體現了刑罰中主刑與附加刑的區別而② 不符合題意。故選D。【答案】D2、《刑法修正案(九)》將校車嚴重超遠超速、違法運輸危化品等行為列入刑事處罰范圍,從犯罪的最本質的特征來看,這些行為都具有 ( C )A刑事違法性 B刑罰當罰性 C嚴重危害性 D法律強制性【解析】解答本題主要考犯罪的最本質特征,而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是嚴重社會危害性,故符合題意是C。故選C。【答案】C3、朱某因闖紅燈和超速行駛被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李某因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被處以罰金。朱某和李某的行為分別是 ( A )A .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 B 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 C 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 D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 【解析】解答本題主要考犯罪與一般違法的區別,注意罰金與罰款的區別。朱某的行為沒有造成嚴重社會危害,不屬于犯罪,但行為是違法行為。李某受到罰金處罰,罰金是刑罰的一種,故選A。【答案】A4.2017年3月20日,備受關注的“內蒙古女記者紅梅遭丈夫家暴致死案”一審宣判,鄂爾多斯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金柱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一判決中屬于主刑的是(??? )A.?死刑??B.?剝奪政治權利終身??C.?緩期兩年執行?D.?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刑罰處罰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根據所學,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所以材料紅死刑屬于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屬于附加刑,所以排除BCD。故答案為:A。【答案】A 5.特大搶劫、殺人犯張某、李某等人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一審判決后,張某等人不服,遂提起上訴,上級法院經審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張某等人的行為(? )①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②觸犯了刑事法律③屬于民事違法行為? ④應受到刑事處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對犯罪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嚴重危害性、刑事處罰性、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從題干材料的關鍵信息“特大搶劫、殺人犯 ”和 “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 可知 張某等人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結合犯罪的法律特征可知 ①②④ 符合題意,正確。③ 不符題意, 民事違法行為是一般違法行為。故答案為:B【答案】B 6、2018年5月18日,八步區紅纓幼兒園保育員虐待被監護人案在八步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賴某犯虐待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賴某的行為屬于(??? ) ?一般違法行為????????????B.?民事違法行為???????????????C.?行政違法行為??????D.?刑事違法行為 【解析】本題考查對一般違法和犯罪行為的正確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我們知道,違法行為根據違法情節的輕重,分為一般違法和犯罪。所謂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題文中,被告人賴某犯虐待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這是對犯罪分子實行的處罰,據此斷定賴某的行為屬于嚴重違法行為,D符合題意;一般違法是指違法情節輕微、觸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的行為,包括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所以A、B、C均與題意不符,故應排除;所以本題選擇D。故答案為:D【答案】D 7、.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選項符合圖中所示關系的是( ??)?主刑與刑罰????????B.?刑法與民法??????????????????C.?拘役與死刑????????????????D.?主刑與罰金【解析】違法行為根據危害社會程度可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分析圖示是違法行為包含犯罪行為;A說法是刑罰包括兩個方面,即主刑和附加刑,存在包含關系;B說法是兩部不同性質的法律,不存在包含關系;C說法是兩個主刑的內容,不存在包含關系;D說法是主刑和附加刑,不存在包含關系。所以A說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答案】A 8、.刑罰分為(??? ) A.?主刑和附加刑???????????????????????B.?警告和記過???????????????????????C.?警告和罰款???????????????????????D.?行政拘留【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刑法知識的運用。 答題時應注意:我國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根據所學,刑罰又稱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和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我國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A符合題意;BCD屬于一般違法的處罰方式,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答案】A 9、據調查,校園欺凌案件近六成的誘因是同學之間的口角和玩笑等,受欺凌多選擇沉默和忍受。這一調查結果啟示我們要 ( A )① 依法自律,用法維權 ②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③ 學會平等尊重他人 ④ 維護正義,讓好朋友報復欺凌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解答本題主要考青少年如何依法自律,遠離違法犯罪,本題肢④描述是錯誤的,此舉行為是非正義的,故采用排除法,符合題意是A。故選A。【答案】A10、據某市未成人管教所對在押少年犯進行調查的數據顯示,從他們曾有的行為看,有打架行為的占57.9%,有曠課行為的占49.8%,經常光顧網吧的占44.9%,有賭博行為的占44.3%,這警示我們(D)①應該增強自控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② 不良行為必然會發展成為違法犯罪行為 ③不良行為是小節,對個人成長無關緊要 ④ 預防違法犯罪應該從杜絕不良行為開始A .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D題干材料警示我們應該增強自控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預防違法犯罪應該從杜絕不良行為開始。①④符合題意,②③ 的觀點錯誤。故本題選D。【答案】D非選擇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星張某容留他人吸毒一案在北京朝陽區法院開庭審理。一審宣判容留他人吸毒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處罰金2000元。(法律鏈接: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材料二:《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當前我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中,35歲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數同比下降19%,但不滿18歲的吸毒人員1.5萬人,占0.6%;吸毒人員出現低齡化趨勢,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任重道遠。未成人吸毒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好奇無知、交友不慎。請你判斷吸毒的行為屬于何種性質的違法行為,并說明理由。青少年如何拒絕毒品,預防毒品危害?【解析】1、聯系案件和法律鏈接,結合犯罪的基本特征。容留他人吸毒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違反了《刑法》第354條,具有刑事違法性;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10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受到刑罰處罰,具有刑罰當罰性。 2、青少年如何依法自律,遠離毒品。從思想和行動兩個角度回答。思想上增強是非觀念,樹立禁毒光榮,吸毒可恥意識;行動上增強自控能力,面對毒品的不良誘惑堅決抵制,遠離毒品;不結交品行有問題的人等等。【答案】 1、性質:嚴重違法行為。理由:吸毒會導致多種疾病,引發刑事犯罪,是影響社會安定的重要因素,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違反了《刑法》第354條,具有刑事違法性;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受到刑罰處罰,具有刑罰當罰性。2、了解毒品危害,增強是非觀念,樹立禁毒光榮,吸毒可恥、販毒有罪的榮辱觀。增強自控能力,面對毒品的不良誘惑堅決抵制,遠離毒品;不結交品行有問題的人等等。 5【中考鎖分】社會思品一輪復習加分寶專題復習學案考點14 了解犯罪與刑罰,自覺預防犯罪了解刑法的含義和作用;犯罪的含義和三個基本特征;刑罰的含義和分類。讓青少年自覺樹立依法自律,遠離違法犯罪意識。一、刑法含義 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的法律。作用 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犯罪含義 是具有 、觸犯了 、應當受 的行為。2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地 位 關 系嚴重社會危害性 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了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 是犯罪的法律標志 是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3、法律后果: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刑罰含義 又稱 、 ,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2分類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剝奪政治權利 驅逐出境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 。3、 。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出租車司機徐某行駛途中遭到乘客李某持刀搶劫。當李某用刀威脅徐某時,徐某用車上的扳手擊傷李某,并立即報警。后來,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李某有期徒刑10年。材料二:劉某原來是個好學生,自從認識了一些網友后,就經常曠課,到網吧打游戲,吸煙、酗酒,多次勒索同學,受到學校處分;并在社會上偷竊財物,參與賭博,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籌集賭資,與網友攔路搶劫多次,最終判處有期徒刑3年。 (1)材料一,二中哪些人的行為是犯罪行為?你是依據什么判定的? (2)“有期徒刑10年”“有期徒刑3年”說明兩名罪犯受到了刑罰中的哪類處罰? (3)劉某為什么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4)我們應該怎樣預防違法犯罪? 因引誘未成年人吸食毒品,張某被當地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1萬元。據此可以判斷 ( )① 張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② 有期徒刑3年、罰金1萬元都屬于附加刑③有期徒刑3年屬于主刑、罰金1萬元屬于附加刑 ④ 法院依據刑法對張某作出判斷 A .①② B ① 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刑法修正案(九)》將校車嚴重超遠超速、違法運輸?;返刃袨榱腥胄淌绿幜P范圍,從犯罪的最本質的特征來看,這些行為都具有 ( )A刑事違法性 B刑罰當罰性 C嚴重危害性 D法律強制性3、朱某因闖紅燈和超速行駛被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李某因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被處以罰金。朱某和李某的行為分別是 ( )A .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 B 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 C 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 D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 4.2017年3月20日,備受關注的“內蒙古女記者紅梅遭丈夫家暴致死案”一審宣判,鄂爾多斯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金柱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一判決中屬于主刑的是(??? )A.?死刑??B.?剝奪政治權利終身??C.?緩期兩年執行?D.?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5.特大搶劫、殺人犯張某、李某等人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一審判決后,張某等人不服,遂提起上訴,上級法院經審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張某等人的行為(? )①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②觸犯了刑事法律③屬于民事違法行為? ④應受到刑事處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2018年5月18日,八步區紅纓幼兒園保育員虐待被監護人案在八步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賴某犯虐待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賴某的行為屬于(??? ) A?一般違法行為?????B.?民事違法行為???????C.?行政違法行為??????D.?刑事違法行為 7、.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選項符合圖中所示關系的是( ??)?主刑與刑罰????????B.?刑法與民法?????????C.?拘役與死刑????????????????D.?主刑與罰金8、.刑罰分為(??? ) A.?主刑和附加刑???????????B.?警告和記過????C.?警告和罰款??????????????D.?行政拘留9、據調查,校園欺凌案件近六成的誘因是同學之間的口角和玩笑等,受欺凌多選擇沉默和忍受。這一調查結果啟示我們要 ( )① 依法自律,用法維權 ②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③ 學會平等尊重他人 ④ 維護正義,讓好朋友報復欺凌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據某市未成人管教所對在押少年犯進行調查的數據顯示,從他們曾有的行為看,有打架行為的占57.9%,有曠課行為的占49.8%,經常光顧網吧的占44.9%,有賭博行為的占44.3%,這警示我們()①應該增強自控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② 不良行為必然會發展成為違法犯罪行為 ③不良行為是小節,對個人成長無關緊要 ④ 預防違法犯罪應該從杜絕不良行為開始A .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①④非選擇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星張某容留他人吸毒一案在北京朝陽區法院開庭審理。一審宣判容留他人吸毒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處罰金2000元。(法律鏈接: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材料二:《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當前我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中,35歲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數同比下降19%,但不滿18歲的吸毒人員1.5萬人,占0.6%;吸毒人員出現低齡化趨勢,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任重道遠。未成人吸毒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好奇無知、交友不慎。請你判斷吸毒的行為屬于何種性質的違法行為,并說明理由。青少年如何拒絕毒品,預防毒品危害?刑 罰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4、了解犯罪與刑罰,自覺預防犯罪解析版.doc 14了解犯罪與刑罰,自覺預防犯罪原卷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