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導學案第十七課 做一個負責人的人一:熟讀教材,梳理知識。(54頁--63頁)對責任的認識。①含義:責任是對于一個人 的要求,對 就是負責。②個人的責任就在所處的 中產生。③不同的人在社會關系中的 不同, 就不同。④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們所處的社會關系 ,所承擔的責任也會 。⑤來源:責任來源于 、承諾、 、任命、 、法律、 等方面的要求。 是責任的重要來源之一。⑥一旦作出承諾, ,言必行、行必果,做一個 的人。2、責任會有什么代價?①會使我們感受到 ;②耗費 ,付出 ,甚至放棄 ;③事情如果做得不好,還會受到 。3、承擔責任會有哪些回報?①獲得 。②會得到他人的 和社會的 ,體驗到 。③會獲得新的 ,增長 等。④承擔責任的回報既有 的,也有 的, 的回報是無形的財富,比 更重要。4、不承擔責任會有什么后果?不負責任的人會受到 或 。5、為什么要承擔責任?①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 的具體表現(xiàn),是 的重要標志。②才能建立起 和 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的 。6、怎樣承擔自己的責任?①認真做好 的事情,這是承擔責任 。②樹立起 。③對 負責。④要有 、 的責任意識。7、我們應該怎樣為國盡責?①自覺履行好 ,勇于為 。②國家處于 ,更需要我們勇于承擔起 。③現(xiàn)實生活中,為國盡責主要表現(xiàn)在為 作出積極的貢獻。④當代青年應增強 的責任感,肩負起 ,為國家奉獻自己的青春。二.當堂檢測1.辨別是非.(1)有些責任并不是自己自愿選擇或樂意承擔的,但有責任就要擔當,就要毫無怨言地去承擔,并認認真真地做好。這是承擔責任最起碼的要求。(2)責任是對于一個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對責任的承擔就是履行承諾。(3)積極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不僅僅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其實也是我們每個社會成員的內心需要。2.單項選擇(1)(2018?臨沂中考)2018年5月12日晚,央視六套重播了抗震題材電影《地動山搖》,劇中當遂選面臨生死考驗的突擊隊員時,旅長那句“不是獨生子女的請舉手”話音未落,所有戰(zhàn)士(很多是獨生子女)齊刷刷舉起了右手的場面震撼人心。這充分說明戰(zhàn)士們①深明大義,勇于擔當 ②吃苦耐勞,勇于創(chuàng)新③堅守信念,無私奉獻 ④愛出風頭,自私虛偽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2)(2018?濟寧中考)201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黃大年,懷著一腔愛國熱情義無反顧返回祖國,不計得失、頑強攻關,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祖國的深地資源探測和國防安全建設事業(yè)上戰(zhàn)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黃大年之所以“感動中國”,是因為他①勇于創(chuàng)新,推動我國科技的發(fā)展 ②善于與人合作,實現(xiàn)合作共贏③勇?lián)熑危瑹o私奉獻 ④熱愛祖國,以國家利益為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3)(2018?婁底中考)鏡頭:一位騎摩托車的小伙子跟隨車流等紅燈時,發(fā)現(xiàn)一輛黑色轎車上有人隨手扔出一個包裝袋。小伙子立刻下車,俯身撿起了包裝袋,輕敲車窗,并舉起包裝袋。最終,車上的人慚愧地收回了包裝袋。鏡頭中該小伙子的行為①守護了正義,傳遞了正能量 ②展示了自身良好的素質和形象③彰顯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④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