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第1課時 生活需要法律課前自主預習知識點1 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1.為什么說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1)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 社會關系 ,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 法律 來調整。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 規范 和調整。?(2)法律通過 調整 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 未來 的生活。?(3)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 權利 ,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 義務 。?知識點2 法治的腳步2.法律的含義是什么?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 管理社會 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 是非曲直 、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3.法治的含義和意義分別是什么?(1)含義: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 依法治國 、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 依法辦事 。?(2)意義:法治是人們共同的 生活愿景 ,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法治助推 中國夢 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 社會公平 、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4.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1)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 總目標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法治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黨的 十九大 報告進一步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確定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基本方略 之一。?課堂基礎達標知識點1 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1.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氣一樣,時刻與我們相伴。這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C)A.生活完全依賴于法律 B.法律來源于生活C.生活離不開法律 D.違法的人需要學法2.下列關于法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 ②法律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③法律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 ④法律是調解各種社會關系的唯一手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我國法律在許多方面針對未成年人作出了專門的法律規定,對我們的財產權、繼承權、受教育權、撫養權等進行專門保護。只有這些法律規定落到實處,我們的基本權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這說明 (C)①法律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②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③我們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④法律規定并保障我們的合法權益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知識點2 法治的腳步4.小夢為參加學校組織的“法治宣傳進社區”實踐教育活動,準備了以下宣講內容。其中不正確的是 (A)A.自從有了國家以后就出現了法治B.法治要求每個人要遵守法律,依法辦事C.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D.法治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5.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 (B)①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②用法治代替人治 ③堅持法律至上 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6.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對于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1)“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這句話說明了什么?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2)法治對中國夢的實現有何意義?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課后鞏固提升1.生活中調節矛盾和糾紛的手段有 (D)①道德 ②法律 ③親情 ④友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下表說明 (B)時期 少年 青年 老年相關法律 未成年人保護法 婚姻法、 勞動法 老年人權 益保障法A.不違法就與法律無關B.法律與生活緊密相連,伴隨人的一生C.沒有法律人類就無法生存D.法律比生活更重要3.法律由統治階級制定,必然要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頒布、實行經國家機器來完成,本質上為統治階級服務。這說明 (C)①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②法律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 ③有了法律人類就走上了依法治國的道路 ④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但是走上依法治國的道路則發生在現代,③錯誤。①②④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4.下面漫畫表明 (B)①生活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 ②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③我們要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④法律能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2018年9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黨支部召開全體黨員大會,開展“反腐倡廉每季一課”第三季度專題學習。反腐倡廉有利于 (C)①建成高效廉潔、公正透明的政府 ②維護少數人的切身利益 ③維護法律的權威,建設法治國家 ④建設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列做法與法治要求不相符的是 (C)A.國家依法懲治制假售假的行為B.張某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C.兩名身穿便衣的民警未亮明身份就進入李某家搜查D.王某在網上傳播謠言造成惡劣影響,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解析】本題考查法治的要求。法治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A、B、D三項均符合法治要求。C項中民警未亮明身份就進入李某家搜查,不符合依法辦事的要求。7.對下面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D)①法治是依法對國家進行治理 ②治理國家只能依靠法治 ③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 ④強調用人治代替法治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解析】本題考查依法治國。治理國家既依靠法治,也依靠德治,②錯誤;④說法錯誤且在漫畫中沒有體現,排除。①③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8.清晨,你和張小月同學同路上學,都騎著自行車,行至十字路口,紅燈亮了,張小月見沒有車輛和行人通過,準備穿過馬路。此時,你的正確選擇是 (B)A.停下車來,繞道走過去B.停下車來,提醒張小月等綠燈亮了再過去C.停下車來,要是有人過就一起闖過去D.和張小月一起快速穿過馬路9.按要求回答問題。(1)閱讀下面的表格內容和相關法律,并將它們對應起來。(只填序號)內容 對應法律①出生后,父母要為我申報戶口,還可以為我申辦居民身份證 D②到了上學年齡,父母必須送我去上學 E③我未成年,父母有責任撫養和教育我 H④一般情況下,年滿十六周歲,才能就業 F⑤年滿十八周歲,我才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⑥年滿十八周歲,我必須接受祖國的挑選,依法服兵役 G⑦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等權利 A⑧父母年紀大了,我們必須贍養和扶助父母 CA.勞動法B.憲法、選舉法C.婚姻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D.戶口登記條例、居民身份證法E.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F.未成年人保護法、勞動法G.憲法、兵役法H.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2)閱讀并填寫完上述表格后,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運用所學知識,說說你是如何理解這個結論的。①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②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③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10.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思考下列問題。材料一 公元前21世紀,我國產生了古代第一個王朝——夏,夏朝的法律稱為“禹刑”;公元前18世紀,《漢穆拉比法典》誕生,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材料二 馬克思說:“在民主的國家里,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里,國王就是法律。”(1)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們靠什么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們用習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習慣靠人們自覺自愿遵守。(2)“法律就是國王”“國王就是法律”分別體現了怎樣的治國理念?你更贊同哪一種理念?請說明理由。①“法律就是國王”體現的是法治;“國王就是法律”體現的是人治。②我更贊同“法律就是國王”的理念。因為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法治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3)請你列舉出兩個我國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舉措。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我國現行憲法;1999年,我國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0年底,我國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答出兩個即可)第2課時 法律保障生活課前自主預習知識點1 法律的特征1.法律和道德的共同點是什么?法律、道德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 行為規范 ,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 社會秩序 。?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1)法律是由國家 制定 或認可的。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的兩種 基本形式 。 道德 等其他行為規范不是由國家制定的。?(2)法律是由國家 強制力 保證實施的。法律的實施以強大的國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為規范主要依靠 社會輿論 、信念、習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證實施。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 最主要 特征。?(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 普遍約束力 。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 ,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 保護 ,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 法律責任 。?知識點2 法律的作用3.法律的作用有哪些?(1)法律 規范 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 社會環境 。?(2)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 權利 ,應該履行的 義務 。法律讓我們懂得在 社會生活 中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法律也為我們評判、 預測 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3)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 違法犯罪 ,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 合法權益 。?課堂基礎達標知識點1 法律的特征1.國家創制法律的兩種基本形式是 (C)A.提出和修改 B.制定和廢止C.制定和認可 D.簽署和通過2.法律區別于其他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D)A.法律靠社會輿論、信念保證實施B.法律靠習俗、經濟力量保證實施C.法律靠教育和行政力量保證實施D.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3.法律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下列突出體現法律這一特征的是 (B)A.《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正式頒布B.某公務車輛因違法停放被處罰C.路人譴責李某故意損壞共享單車D.學校處分實施校園欺凌的學生知識點2 法律的作用4.“法律是根高壓線,誰碰上它誰觸電;法律是個守護神,懲處違法護好人。”這句話體現了法律的 (B)A.激勵作用和制裁作用B.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C.保護作用和教育作用D.規范作用和激勵作用【解析】“法律是根高壓線,誰碰上它誰觸電”,體現了法律的規范作用,規范人們的行為;“法律是個守護神,懲處違法護好人”,體現了法律具有制裁違法犯罪和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的作用。B項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5.2018年1月1日起,《導游管理辦法》施行。其中明確規定,導游執業不得有擅自變更行程、誘騙或者強迫消費、向旅游者索取小費等11項違法違規行為。《導游管理辦法》的施行 (B)A.能夠杜絕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B.可以規范導游行為,整頓旅游市場秩序C.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保障D.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愛崗敬業的美德6.某市兩級人民法院的多個法庭,近年來依法判決了一批民事賠償案件,但仍有部分單位和個人拒絕履行人民法院的判決。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該市人民法院根據統一部署,采取果斷措施強制執行,依法拘留被執行人5人,查封房屋6間,扣留汽車1輛,維護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1)上述材料體現了法律的哪些特征?①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②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上述材料體現了法律怎樣的作用?①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②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課后鞏固提升1.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18年4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材料說明 (A)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法律的實施以國家力量為后盾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法律能夠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2.下面漫畫《闖紅燈》告訴我們 (C)A.法律與人如影隨形B.法律具有保護作用C.法律具有規范作用D.法律具有預測作用3.2018年12月21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重慶市昆侖化工有限公司水污染責任糾紛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并當庭宣判,重慶市昆侖化工有限公司賠償因其違法排放工業有毒廢水產生的生態環境損害費434275.45元并支付評估費74000元、公告費750元。這說明法律 (B)①只側重于保護環境 ②能夠維護人們正常的生活環境 ③依法打擊侵犯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行為④能夠保證社會生活有序開展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4.2018年8月31日,安徽蕪湖男子謝某在微信朋友圈發布未經證實的“非洲豬瘟疫情”謠言,編造銅陵義安區有13人感染疫情死亡,并有大批生豬被填埋的虛假信息。謠言發布后被大量轉發,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謝某因此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5日。這說明 (C)①法律維護社會公共秩序 ②制裁違法犯罪是法律的唯一內容 ③日常生活需要法律 ④保護公共秩序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限制和規范了野生動物的利用,規定了不得違法放生。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這啟示我們 (B)①法律是規范人們行為的唯一行為規范 ②法律能杜絕生活中的違法放生現象 ③法律是評價人們行為是否合法的準繩 ④法律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的行為A.①②④ B.③④C.①③④ D.②④6.下面漫畫表明 (D)①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②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③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④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伸張正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與論、信念、習俗等力量保證實施;法律則是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這說明了道德和法律 (C)A.產生方式不同 B.相互聯系、相互補充C.實施手段不同 D.調整的對象和范圍不同8.“法律用處大,處處需要它。國家興法治,興旺又發達。權益受侵害,維權要靠法。我們青少年,人人要學法。守法又護法,利民利國又利家。”《普法歌》告訴我們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下列屬于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的是 (A)①維護社會穩定,保證國家長治久安 ②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 ③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依法懲治違法犯罪 ④法律無所不能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9.觀察圖片,回答下列問題。(1)兩幅圖片分別體現了法律的特征是:圖片一: 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圖片二: 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2)請你分別談談對上述法律特征的理解。圖片一:①制定法律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訂法律、修改或廢止現有法律的活動。②認可法律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根據實際需要,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上已經存在的某些習慣、道德規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動。③科學完備的法律體系是實行法治的前提。圖片二:①法律的實施以強大的國家力量作后盾,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②國家強制力主要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它的運用必須以合法為前提。10.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幫游手好閑的“朋友”后,逐漸無心學習,不完成作業,經常曠課。開始時,他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老師。后來便放縱自己,曾因偷學校的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在社會上偷竊財物、參加賭博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能有錢到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就作案3起,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1)從陳某失足的軌跡來看,他的行為受到過哪些規則制約?他的行為受到過道德、紀律和法律的制約。(2)法律的規范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讓我們懂得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3)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淪為“階下囚”,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①我們應增強規則意識,在生活中懂得并自覺遵守紀律、道德、法律等行為規范。②如果人們違反法律,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要自覺學法守法,健康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生活需要法律.docx 第2課時 法律保障生活.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