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自由平等的追求課前自主預習知識點1 珍視自由1.珍視自由的要求是什么?(1)珍視自由,就要珍惜 憲法和法律 賦予我們的權利。為此,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 行使和維護 自己的正當權利。?(2)珍視自由,必須 依法 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 守法光榮 、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知識點2 踐行平等2.踐行平等的要求是什么?(1)踐行平等,就要 反對特權 。特權是平等的大敵。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或利用手中的權力 以權謀私 ,或利用社會關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設法逃避 法律制裁 。然而,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任何踐踏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 制裁和懲罰 。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 義務 ,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2)踐行平等,就要 平等對待 他人的合法權利。每個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權利、 發展權利 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 尊重 他人的合法權益。?(3)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 不平等 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就業歧視等不平等現象,損害了公民的 人格尊嚴 ,違背了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的原則。面對這些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 依法維權 。?課堂基礎達標知識點1 珍視自由1.自由存在于每個人心中,男人和女人,一旦信仰之火熄滅,便沒有什么可使它復活。一個不懂得珍視自由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呼吸到自由的空氣。我們要珍視自由,就要 (D)①無所顧忌,張揚個性,自由自在 ②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權利 ③敢于打破陳規,敢于挑戰法律權威 ④自覺守法,依法行使公民權利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畢達哥拉斯說:“不能制約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自由的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沒有絕對的自由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 ③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④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午休時間,同宿舍的同學都休息了,小松還在大聲地朗讀英語。室友多次提醒,他卻說:“學習是我的權利和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對小松的觀點,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D)A.小松的觀點正確,每個人都有學習的自由和權利B.小松的觀點錯誤,在午休時間他沒有認真學習的權利C.小松的觀點正確,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他人不得干涉D.小松的觀點錯誤,公民應在不損害他人合法權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權利知識點2 踐行平等4.下面漫畫說明踐行平等需要 (B)A.以權謀私 B.反對特權C.寬容他人 D.遵守秩序【解析】漫畫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私車公養”的特權現象,特權是平等的大敵,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與漫畫寓意不符。5.“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自尊嗎?不!我們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正像你和我最終將通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一樣。”這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經典名著《簡·愛》中的一段話,這段話體現了(B)A.簡·愛認為自己的地位非常卑微B.簡·愛是一位追求平等的女性C.窮人和貴族是無平等可言的D.人生來就不平等6.平等,是指人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權利,主要包括權利平等、機會平等以及結果平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平等”,是通過平等的社會機制和價值引領,既保障公民個人享有平等的權利,也保障每個人基于社會貢獻所要求得到的權利、利益和尊重。因為法治,每個人都應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弱者也應分享公共資源。(1)我國公民不受哪些條件的限制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所賦予的各項權利?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2)平等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踐行平等?①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②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③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課后鞏固提升1.“個人的絕對自由是瘋狂,一個國家的絕對自由是混亂。”這句話主要告誡我們 (C)A.個人不可追求自由,國家要限制公民自由B.權利與義務相矛盾,盡義務就不能講權利C.珍惜民主政治權利,要正確行使政治權利D.自由權利是絕對的,但要付出代價去爭取2.人生是寶貴的,自由是寶貴人生的亮點,我們應該熱愛自由,珍視自由。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為此,我們要 (A)①知曉自己的權利 ②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 ③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④拒絕履行公民義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深圳某中學高二學生小許競選學校學生會主席,卻遭到一名高三學長的網上造謠中傷,該學長稱小許為“爭奪學生會主席不惜狠砸20萬”,于是小許有了一個新綽號“狠砸20萬”。小許多次與該學長交涉無果后,決定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最終討回了公道。據此可以推斷 (B)①自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②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自己的權利 ③任何自由都是有條件的④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是最常用的辦法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學長在網上散布謠言,侵犯了小許的合法權益,這告訴我們,網絡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條件的,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自己的權利,①②③正確。非訴訟手段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最常用的辦法,④錯誤。4.下面漫畫警示我們要 (A)A.珍視自由 B.踐行平等C.放棄權利 D.守護健康【解析】漫畫表明要追究嚴重醫鬧行為的刑事責任,警示我們要珍視自由,A項符合題意。B、D兩項與漫畫中的寓意不符,C項說法錯誤,均排除。5.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表示,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下列對特權思想的認識有誤的是 (C)A.我們要反對特權,特權是平等的大敵B.特權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C.特權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正常現象D.每個人都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6.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教育不平等狀況不容忽視,不僅投入上存在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結果上也存在教育獲得分布的差異,比如城鎮與農村之間、不同性別之間、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內陸地區之間存在的教育不平等現象。面對這些不平等現象,我們應該 (C)A.忍氣吞聲,聽之任之 B.自強不息,改變身份C.據理力爭,依法維權 D.踐行平等,暴力維權7.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450元提高到490元,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擴大用藥保障范圍,在全國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這些做法 (C)①能保證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徹底消除城鄉差別②有利于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③是踐行平等的表現④體現了平等對待并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1957年,毛澤東帶頭將工資由一級(每月600元)降為三級(每月404.80)元,一直到1976年去世也沒改變。他認為:“我們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習近平總書記認為:“要破除特權思想和作風,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D)①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 ②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 ③踐行平等,就要創造條件構筑一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④踐行平等,就要堅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下列是生活中的兩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小強和小東既是同班同學,又是最要好的朋友。小東無意間在班級說了一些關于小強生理缺陷的秘密,讓小強覺得既憤怒又尷尬。當他指責小東的時候,小東卻說這是我的言論自由。(1)小東應該: 主動向小強賠禮道歉。? (2)理由: 公民在行使權利的時候,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情境二 小梁在外地讀小學的時候,因為家鄉口音被同學嘲笑,他每天只能被欺負得哭鼻子。(1)其他同學的做法是 不尊重他人 的表現。?(2)理由: 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不能因家境、身體等方面的原因輕視和歧視他人。? 10.當下,人人都是“自媒體”,都可以成為獨立的信息發布者和傳播者。但當我們在享受網絡便利的時候,同樣面臨著互聯網謠言滿天飛、嚴重干擾對信息真實性判斷的尷尬。充斥著污言穢語、胡編亂造的非理性跟帖評論,已經影響到了網絡輿論場的正常秩序,更有甚者會威脅社會穩定和安全。而有些網絡平臺為了吸引眼球,對這樣的內容反而會刻意保留與放任,無形中助推了不良之風的蔓延,廣大網民對此早就深惡痛絕。頑疾若想根治,必須從源頭抓起。(1)在網絡上發表非理性跟帖評論的行為,是珍視自由的表現嗎?為什么?不是珍視自由的表現。原因: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2)從源頭上根治網上非理性跟帖評論,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將互聯網實名認證制度真正落到實處,讓網上非理性跟帖評論者明白互聯網世界并非“法外之地”,其間的一言一行,同樣要和現實社會一樣,承擔社會責任與法律風險。(符合題意即可)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第1課時 自由平等的真諦課前自主預習知識點1 無法治不自由1.自由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是什么?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 幸福感 ,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 進步 與繁榮。?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 限制 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 保護 。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 混亂 與傷害。?(2)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 法律之內 的自由。?3.自由的含義是什么?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 意志 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 權利 。?4.自由與法治的關系是怎樣的?法治與自由 相互聯系 ,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 界限 ,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 法律 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 保障 ,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 規范 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 守底線 才享自由。?知識點2 法眼看平等5.平等的含義是什么?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 同等對待 ;二是不同情況 差別對待 。?6.為什么要追求平等?(1)平等是人類的 崇高理想 ,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 社會主義法治 的基本原則之一。?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是什么?(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 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 各項權利 ,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 各項義務 。?(2)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 法律保護 ,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 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 特權 。?課堂基礎達標知識點1 無法治不自由1.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些警示牌——“不要踐踏草地”“不要隨地吐痰”“禁止吸煙”等。但在看到這些警示牌的同時,有的人卻“自由”地踐踏草地,“自由”地吐出“拋物線”,“自由”地“吞云吐霧”。你應該對這些人說 (D)A.每個人都對自由無限向往B.擁有自由能夠增強幸福感C.擺脫不合理的束縛和限制D.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2.“在一切能夠接受法律支配的人類的狀態中,哪里沒有法律,哪里就沒有自由。”洛克在《政府論》中的這一名言啟示我們 (B)A.法律只會限制人的自由B.法律制約并保障人的自由C.離開法律的約束更加自由D.人的自由可不受法律約束3.材料一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依托新華睿思數據云圖分析平臺,梳理出2018年11月網絡熱傳謠言。“上海快遞員因快遞被偷在雨中痛哭”“杭州城管棍棒打狗”“人體分為酸性體質和堿性體質”位列11月網絡熱傳謠言前三名。材料二 國家網信辦強調: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網絡傳播違法信息,網絡自由也有邊界。你認為“網絡自由的邊界”是什么?你怎樣理解其與自由的關系?①網絡自由也是法律之內的自由,網絡自由的邊界是法治(法律)。②關系: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知識點2 法眼看平等4.我們生活在崇尚自由、民主、平等的時代。下列對平等的認識正確的是 (C)A.平等就是“等貴賤,均貧富”B.平等就是公民在生活上各方面完全平等C.平等是公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D.平等是指全體公民享有同樣的權利5.柏拉圖說:“對一切人的不加區別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這啟示我們 (D)A.要追求絕對平等B.要同等情況同等對待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不同情況差別對待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老虎”一般指職務級別較高的,特別是副部級以上的違紀違法分子;“蒼蠅”一般指職務級別較低的違紀違法分子。“老虎”“蒼蠅”一起打表明 (B)A.所有公民的合法權益都會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B.所有公民的違法或犯罪行為都要依法予以追究C.無論違反黨紀還是國法都平等地承擔法律責任D.只要嚴懲腐敗,就一定能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表明公民的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B項符合題意。A項與題意不符;違反黨紀與違反國法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不一樣的,C項錯誤;D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課后鞏固提升1.某班同學準備召開一次主題為“名言雋語話自由”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下面是同學們收集到的資料,其中符合活動主題的是 (B)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B.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D.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解析】題干要求收集與自由有關的“名言雋語”,B項表達了人們對自由的無限向往,符合題意。A項表達詩人對遠方之人殷切懷念的情思,不符合題意;C項形容只要思想感情相通,再遠也能感覺親近,與自由無關;D項的意思是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與自由無關。2.2018年9月27日,一條由經過認證的某大學團委官方微博發出的惡搞三位英烈的微博,引起了網民的廣泛關注和強烈憤慨,警方迅速依法展開調查,鎖定了涉嫌發布該微博信息的違法嫌疑人。9月28日上午,該微博就此事件發布了致歉信。這表明 (C)①公民在網絡上是沒有言論自由的 ②公民的自由都是在法律規范內的自由 ③自由是相對的 ④公民有使用網絡的權利,也有維護網絡文明的義務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3.歌德說:“一個人只要宣稱自己是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這是因為 (B)①紀律、法律等規則制約著人的行為,也保障著人的權利和自由 ②紀律、法律等規則和自由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同時也是相互制約的 ③紀律、法律等規則是對行動自由的限制 ④只有內心甘愿接受規則的約束,我們的心靈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自由是一種力量,埋藏在深邃的大海之中,為人生的奮斗激蕩起波濤洶涌;自由是一個夢想,孕育在寬廣的天空之中,為生命的真諦譜寫出風云變幻;自由是一份責任,蘊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為自己的生活尋找方向與夢想。擁有自由能夠 (C)①增強個人幸福感 ②激發個人的活力 ③創造巨大的物質財富 ④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5.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這體現了法律意義上的平等的含義是 (C)A.同等情況同等對待B.同等情況差別對待C.不同情況差別對待D.不同情況同等對待6.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下符合這一規定要求的是 (B)①《法律援助條例》正式實施 ②某小學為提高平均成績,迫使成績差的小偉退學 ③某省政法委原副書記犯受賄罪,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 ④某農藥化工廠因嚴重污染環境和生活用水,被法院責令停產和罰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下面漫畫說明了 (C)A.我國已經實現完全的平等B.只要有了就業促進法,就能實現真正的平等C.我國從多方面保障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D.我國在就業方面已經不存在不平等的現象8.我國曾有一位科學家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一審判決后,近200人上書法院請求槍下留人。這位科學家有多項專利設計,因此人們希望法律能夠對他寬大處理,讓他戴罪立功,然而,他最終還是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個案例告訴我們 (C)①公民的合法權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 ②任何公民違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國家在依法實施處罰方面,可以考慮對社會貢獻的大小酌情處罰 ④在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任何人不享有特殊權利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一個擁有多項專利設計的科學家,因為觸犯了法律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國家并沒有因為他有突出成就就網開一面,這表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①②④正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并不是減輕刑罰的標準,③錯誤。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據統計,近十年海南性別比一直維持在109以上,遠高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重男輕女思想不僅影響性別結構,還對海南農村女性享受受教育的權利、農村脫貧致富工作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為此,海南省政協委員董德標建議:通過宣傳教育,使鄉村干部自身明確男女均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鄉村干部應盡到引領、規勸、監督等職責,確保鄉村女性享有平等受教育權利。(1)為什么要確保鄉村女性享有平等受教育權利?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材料二 近年來,企業用各種奇葩手段來懲罰業績未達標的員工的事件層出不窮。如南京三名企業員工因未完成考核任務,不得已兌現承諾當街跪爬;大連一家理發店命令八名員工到大街上跪爬,以求“自我突破”;重慶某公司讓員工圍繞解放碑廣場跪爬,邊爬邊喊加油。甚至,逼員工上街乞討、罰曬、喝尿等極端事例都曾經上演過。只有你想象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2)企業用各種奇葩手段來懲罰業績未達標的員工,這種做法合法嗎?為什么?不合法。原因:①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③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④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等。第八課 維護公平正義第1課時 公平正義的價值課前自主預習知識點1 認識公平1.公平的含義是什么?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 標準 或原則,處理事情 合情合理 、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2.公平的內涵是什么?公平有著豐富的內涵,包括權利公平、 規則 公平、機會公平等。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 社會活動 ;規則公平,要求每個人都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機會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 發展機會 和條件。?3.公平的價值是什么?(1)公平是個人 生存和發展 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 物質條件 ,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 潛能 ,提高工作效率。?(2)公平是社會 穩定和進步 的重要基礎。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 社會矛盾 ,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 競爭環境 ,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知識點2 正義的力量4.正義的含義是什么?正義是 社會文明 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 公共利益 的行為。?5.正義的要求是什么?正義作為法治追求的基本 價值目標 之一,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 正當權利 ,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要求人們分辨是非, 懲惡揚善 ,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6.正義的價值是什么?(1)正義是 社會制度 的重要價值。正義作為人類社會的理想追求,往往被當作評價社會制度的 價值標準 。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 保障正義 。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 關愛 。作為社會制度中具有 國家強制力 的法律,更應體現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2)正義是 社會和諧 的基本條件。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 創造性 ;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 動力 。?課堂基礎達標知識點1 認識公平1.公平,是人類的不懈追求。下列關于公平的含義說法正確的是 (B)A.公平指以自我為中心,奉行個人利益至上的原則B.公平是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C.公平是相對的,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D.公平就是互惠互利,實行平均主義2.杭州圖書館從2003年開始,允許乞討者和拾荒者入內閱讀,如今已有10多年。當有人質疑圖書館向乞討者開放有礙觀瞻時,館長回答:“我無權拒絕他們來讀書,但您有權選擇離開。”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得出的正確認識是 (D)①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 ②公平包括權利公平、機會公平 ③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都需要公平 ④法律具有強制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之所以強調促進公平是因為 (C)A.公平能讓人們擁有相同的權利和機會B.公平能滿足所有人的愿望C.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D.維護公平才能解決現實中的所有問題知識點2 正義的力量4.羅曼·羅蘭說:“即使全世界都毀滅了,正義是不能沒有的。”下列行為能夠體現正義的是 (C)A.恃強凌弱 B.弄虛作假C.尊老愛幼 D.違法亂紀5.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下列舉措不能支撐這一觀點的是 (D)A.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B.甘肅推行復合式醫保支付改革,分級診療按病種付費C.民法總則切實保障救助人的合法權益D.“三八”國際婦女節中外婦女招待會在北京舉行【解析】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分級診療按病種付費、民法總則都是正義的制度,A、B、C三項舉措能夠支撐上述觀點,不符合題意。舉行中外婦女招待會,不屬于正義的制度,不能支撐上述觀點,D項符合題意。6.據《人民日報》報道,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六部委發布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針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參保人大病負擔重的情況引入市場機制,建立大病保險制度,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請運用公平正義的相關知識闡述建立大病保險制度的意義。①國家建立大病保險制度有利于維護公平正義。②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④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課后鞏固提升1.“公平是對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個人最大限度地釋放能量。”這句話的意思是 (B)①公正的制度是人們獲得公平的保障 ②公平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 ③公平能讓人感受到尊嚴 ④要學會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近年來,“公平”一詞頻頻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之所以頻頻強調公平,是因為 (C)①期盼公平、維護正義是人們共同的心愿 ②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③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④維護社會公平能夠徹底解決社會矛盾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3.據報道,某些地方在公開招聘中,曾出現了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條件的現象。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D)①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②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 ③無可厚非,因為公平只是美好的愿望 ④會使更多的人失去公平發展的機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社會公正是中國夢的基石,社會應該毫不偏袒地為所有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機會,讓每個人都有夢想成真的可能。為此,我國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這說明 (B)①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現了正義,正義因制度而有保障 ②當正義與制度融為一體時,公平與和諧才有可能實現 ③正義的制度是為社會弱勢群體制定的 ④正義的制度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推動社會的進步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公平正義就像一盞明燈,照耀人類歷史前進的航程。沒有對公平正義的追求,人類將失去文明發展的動力。我們追求公平正義的意義在于 (C)①公平正義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 ②公平需要有正義感的人來維護 ③公平正義保障社會成員的生存發展 ④公平正義要求我們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本題考查追求公平正義的意義。公平正義能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保障社會成員的生存發展,①③符合題意。②④說法正確,但不是追求公平正義的意義,不符合題意。6.法律是治國之重器。執政興國,離不開法治支撐;社會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百姓福祉,離不開法治保障。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它要求 (B)①依法保障人們的所有權利 ②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③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 ④每個人都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正義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①錯誤;規則公平要求每個人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④錯誤。②③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7.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從“正義”的角度看,這是因為 (A)①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 ②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③正義是社會文明的衡量尺度 ④我國還沒有建立正義的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8.身份證異地辦理、公積金全國聯通、開單位發票須填“稅號”……這一系列新規定的實施 (C)①是以正義的制度維護社會公平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③能徹底杜絕非正義行為的發生 ④有利于促進社會健康、持續發展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9.下列校園生活中的場景能讓你產生公平感的是 (D)A.陽陽值日時,只要看到老師不在他就偷懶,老師在他就認真干,老師不知情,表揚了他B.八年級(1)班與八年級(2)班搞了一次時政競賽,(2)班的小王同學偷看了老師出的題,結果得了第一名C.雯雯成績不好,班主任取消了她享受低保的資格D.璐璐各方面表現突出,期末被推薦為“三好學生”10.有權利公平,夢想才能起飛;有機會公平,奮斗才有動力;有規則公平,社會才能進步。(1)你認為什么是公平?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2)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的理解。①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②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11.2018年12月4日,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東里27號樓二層一住戶家中起火殃及三層,三層一名女子抱著一個嬰兒坐在窗臺上試圖跳樓逃生。周圍居民有的勸止,有的幫忙報警求助。在附近上班的工人李慶福與幾名工友正好在樓下施工,看見有人要跳樓,趕緊順著護欄爬上去救人。他們先爬到樓上托住女子和孩子,慢慢把他們救到二層,再從二層把他們接下來。(1)李慶福與幾名工友的行為是什么行為?依據是什么?正義行為。依據: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2)李慶福與幾名工友為什么要維護社會正義?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②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等。(3)我們怎樣才能實現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正義?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等。第2課時 公平正義的守護課前自主預習知識點1 堅守公平1.我們為什么要堅守公平?人們總是渴望公平。公平從美好的愿望轉化為現實,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和 不懈努力 ,需要我們在生活中追求公平, 捍衛公平 。?2.如何堅守公平?(1)個人維護公平。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 公平之心 為人處世。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 信賴 與尊重,形成有利于我們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 原則立場 ,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 最大限度 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2) 制度 保障公平。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 公平 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 合法權益 。?知識點2 守護正義3.為什么要守護正義? 追求正義 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 正義感 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義、實現正義、 維護正義 ,是我們的共同心聲。?4.如何守護正義?(1)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 智慧 ,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 敢于斗爭 ,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 見義“智”為 。?(2)司法維護正義。 司法 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 法律 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為了實現司法正義,國家積極推進以 司法公正 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 獨立公正 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 公平正義 。?課堂基礎達標知識點1 堅守公平1.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A.公平是相對的,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B.生活中不公平的事是無法改變的C.生活中的不公平是常有的,要學會泰然處之D.生活中有許多不公平的事情,我們要去追求絕對公平2.個人和社會需要公平,維護公平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我們應該努力維護公平,自覺做到 (B)①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 ②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 ③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絕對公平 ④調整思維方式,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必須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引導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請你談談對“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的理解。制度保障公平。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知識點2 守護正義4.近年來,我們身邊悄然出現了一批不平凡的“哥”:挺身而出,將撞傷交警的肇事車逼停的“逼停哥”;自費創辦反毒網站,誓將公益禁毒進行到底的“反毒哥”……他們的事跡啟示我們,培養自己的正義感就要 (A)①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 ②講究策略,做到見義“智”為 ③以實際行動建構正義的大廈 ④不顧一切抵抗非正義行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下面漫畫說明守護正義需要 (D)A.講究策略 B.見義勇為C.科學立法 D.司法公正【解析】漫畫告訴我們,對于造成冤假錯案的主審法官要終身追責,這說明守護正義需要司法公正,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與漫畫寓意不符,排除。6.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機關維護正義就要 (D)①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②嚴格遵循訴訟程序 ③平等對待當事人 ④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課后鞏固提升1.2018年6月7日,全國975萬考生參加高考。自1977年我國恢復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制度以來,廣大學子通過高考改變命運,成為社會的骨干力量。國家恢復高考制度 (D)A.積極維護了公民廣泛的政治權利B.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正式啟動C.滿足了公民接受教育的一切需求D.為公民的發展提供了公平的機會【解析】國家恢復高考制度,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受教育權,為公民的發展提供了公平的機會,D項正確。高考屬于受教育權,不是政治權利,A項錯誤;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B項錯誤;恢復高考有利于滿足公民受教育的需求,但不能滿足公民接受教育的一切需求,C項錯誤。2.就業促進法規定:“反對就業歧視,促進公平就業。”這一規定有利于 (A)①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機制和環境 ②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③根除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 ④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公平的社會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現實生活中總會發生一些不公平現象。要消除和減少這些現象,國家和社會應該 (C)①加強法治建設 ②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 ③強化輿論監督和宣傳,增強公民公平意識 ④增強維權意識,依法維護正當合法權益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上述規定 (A)A.有利于在全社會弘揚正氣和匡扶正義B.能夠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悲劇發生C.能夠完全打消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D.必將喚醒社會良知徹底扭轉社會風氣5.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中學生小軍看到一輛貨車違章高速行駛,撞倒了一位騎自行車的婦女。小軍見狀高喊停車救人,貨車司機卻加大油門逃跑。小軍記下肇事貨車的車牌號,并攔下了一輛汽車,將被撞婦女送往醫院。對此,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D)A.肇事司機的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B.小軍救人的行為會贏得他人的贊賞和崇敬C.小軍的做法是見義勇為、匡扶正義D.與非正義行為作斗爭要不惜付出任何代價6.2018年5月9日,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某校八年級學生劉某為幫同學出氣,用刀捅傷同年級的學生,受到公安機關的處罰,并賠償傷者的醫藥費。為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只要是正義之舉,就可以不顧一切B.劉某重情義、講義氣,值得交往C.維護正義,需要采取正當的方式D.朋友受欺負,就應該幫忙討回公道7.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下列能體現司法公平正義的是 (B)①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不受任何機關干預 ②努力消除群眾訴訟障礙,全面落實司法公開原則③依法糾正冤假錯案,健全完善預防和糾正錯案機制④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讓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努力消除群眾訴訟障礙,全面落實司法公開原則,依法糾正冤假錯案,健全完善預防和糾正錯案機制,都體現了司法公平正義,②③正確。司法機關雖然獨立行使司法權,但是要接受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對人大負責,①錯誤;④與題意不符,排除。8.“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政法機關提出的工作要求。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保障。我們在追逐“中國夢”的道路上最根本、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公平正義理當成為撐起“中國夢”的重要基石。為了進一步理解公平正義的重要性,某校八年級(2)班決定開展以“公平正義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為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請你為本次活動設計兩條宣傳標語和兩種活動形式。①標語:維護社會公平,捍衛人間正義;追求公平正義是你我共同的責任;等等。②形式:講正義故事、召開弘揚正義的主題班會、舉辦弘揚正義的演講比賽等。(2)請你列舉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不正義的現象。不公平地對待他人、侵犯他人權利、歧視排斥他人、傷害他人的自由和尊嚴等。(3)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們作為中學生應如何追求公平正義。①維護公平。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信賴與尊重,形成有利于我們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②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第1課時.docx 第七課尊重自由平等第2課時.docx 第八課 維護公平正義第1課時.docx 第八課 維護公平正義第2課時.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