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新航路開辟后,許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煙草、可可和中國的茶葉等出現在歐洲市場上,香料等傳統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這表明新航路的開辟( )A. 引起了“價格革命”B. 引起了“商業革命”C. 引起了“商業危機”D. 引起了“貿易革命”2.16世紀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婦抱怨說:“過去一個月的生活費就五個銀幣,現在十個銀幣還不夠。”這說明西班牙出現了( )A.商業危機 B.商業革命 C.價格革命 D.經濟危機3.1493年,哥倫布完成第一次遠航以后,帶回了他在新大陸采集的“印第安人文明之花”的玉米、甘薯和馬鈴薯等高產農作物并廣泛種植,極大地緩解了饑荒對舊大陸人類生存的威脅。據此理解正確的是( )A.哥倫布是徹底解決亞歐大陸饑荒問題的有功之臣B.新航路的開辟密切了美洲和歐洲的經濟聯系C.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的形成D.新航路的開辟證實了地圓學說4.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間,由歐亞貿易流入中國的白銀在7 000到10 000噸左右,約占當時世界白銀總產量的1/3。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東西方貿易聯系B.鄭和下西洋帶回了大量白銀C.白銀成為當時中國的主要流通貨幣D.明朝資本主義萌芽5.“實際上,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直到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進行遠洋探險時才開始。”主要是由于( )A.在此以前未出現著述世界歷史的史學家B.其探險打破了人類彼此隔絕的生活狀態,促進了世界各民族聯系C.他們在探險過程中都記述了所到地區的歷史D.其探險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6.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說:“不用像以前那樣要經常到威尼斯去進貨和長途奔波了,黃金像水一樣直往口袋里流,擋都擋不住。我打算投資辦個工場再賺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 )A.荷蘭發達的航運業B.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商業革命C.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價格革命D.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形成7.16世紀末,西班牙物價水平平均上漲了4倍多,糧食上漲了5倍,英、法、德等國的物價水平平均上漲了2至2.5倍。這一現象導致了( )A.西班牙成為殖民大國 B.資產階級實力上升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強 D.歐洲普遍陷入貧困8.1992年許多國家為紀念某一歷史事件紛紛舉行500周年紀念活動,但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強烈不滿,他們打出標語:“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與該紀念活動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鄭和下西洋 B.迪亞士到達好望角C.哥倫布航行到美洲 D.麥哲倫環球航行9.(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會考)有學者認為:“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歐洲、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這表明( )A.亞非拉地區資本主義經濟發展B.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C.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D.經濟貿易活動取代殖民戰爭10.(2017·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據《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維亞和秘魯開采的白銀大量輸入……結果造成(歐洲)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和工資上漲到如此驚人的程度”。導致這次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開辟 B.壟斷組織的出現C.工業革命的開展 D.世界市場的形成11.(2017·11月浙江學業水平測試)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遠洋航行,甩開了橫亙東西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辟了歐洲與亞洲貿易交通的新孔道,終結了歐洲與東方陸路隔絕的狀態。其所產生的影響是( )A.重新聯結傳統商路B.國際勞動分工格局形成C.世界市場快速形成D.推動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12.(2018·四川樂山高一下學期期中)下表是16世紀末歐洲部分主要國家的物價與16世紀初相比的上漲倍數。由此可以推斷( )國家西班牙英國荷蘭法國倍數4.232.62.2A.社會分化正在加速 B.商業革命影響深刻C.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D.經濟水平決定物價13.(2018·湖北天門、仙桃、潛江三市高一下學期期中)“哥倫布的功績恰恰在于他打開了世界市場,而世界市場的建立則大大推進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材料認為哥倫布的功績在于( )A.加速西歐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 B.推動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與碰撞C.客觀上有利于整體世界的形成D.加速了西班牙向資本主義轉型14.(2018·廣東佛山高一下學期期中)沒有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英國也不可能成為發動工業革命的國家,同時在舊大陸也很難出現像美利堅合眾國那樣的自由資本主義試驗場地。材料說明了新航路的開辟( )A.使人類加速向近代文明轉變B.導致美洲傳統社會走向解體C.推動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D.直接引發了英國的工業革命15.16世紀的西班牙人抱怨說:“今天買一磅羊肉的錢相當于過去整只羊。”與此同時,荷蘭人寫道:“他們(指西班牙、葡萄牙)或許有遙遠的領地,但我們有他們的翅膀(指船只)。”這些材料共同說明了 ( )A.封建地主地位上升B.歐洲發生“價格革命”C.美洲大陸已經發現D.資本主義發展迅速16.據統計,1500~1620年,歐洲的物價平均漲了300%~400%。歐洲的下列階層中,在物價上漲中遭受打擊最大的是( )A.城市商人 B.天主教士C.封建貴族 D.知識分子17.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歐洲人的眼界,此后,歐洲人不再用地中海—大陸觀念,而是用一種新的觀念來看世界。歐洲的新觀念應是( )A.殖民觀念 B.海洋觀念C.宗教觀念 D.商品觀念18.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賓后,派“圣·巴布洛”號大帆船滿載亞洲的香料,從馬尼拉運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爾科。此后,中國的絲綢、瓷器等源源不斷地輸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銀元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形成繁榮的“太平洋絲綢之路”。這條絲路的形成,直接得益于 ( )A.迪亞士的遠航 B.達·伽馬的遠航C.哥倫布的遠航 D.麥哲倫船隊的遠航19.“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們越過海峽,進入太平洋。在3個月20天里,我們沒有吃過任何新鮮的食物。我們吃的餅干已不是餅干,而是爬滿蟲子、發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們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黃水……”材料中“我們”的活動( )A.揭開了地理大發現的序幕B.證實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C.確立了歐洲對世界的統治D.徹底否定了宗教神學說教20.“幾千年來,東西半球與大洋洲的物種都是獨立地沿著各自的軌跡進化的。歐洲的航海探險……引發了物種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的永久性變化。”這種變化約開始于( )A.14世紀 B.16世紀C.18世紀 D.20世紀21.(2018江西八校聯考)據統計,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蘭的毛紡布年均產量分別為22 430匹和15 000匹,而從1640~1649年,兩地毛紡布年均產量分別降為11 450匹和3 000匹。與同時期的英、法比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蘭毛紡布產量下降的原因是( )A.“商業革命”的影響B.“價格革命”的影響C.意大利不重視技術革新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22.地理大發現,將世界逐漸連成一個相互影響的整體。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16世紀和17世紀,由于地理上的發現而在商業上發生的并迅速促進了商業資本發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場的突然擴大,流通商品種類的增多,歐洲各國掀起想占有亞洲產品和美洲豐富資源的競爭熱,殖民制度——所有這一切對打破生產的封建束縛起了重大的作用。——摘選自《共產黨宣言》材料二 玉米這一美洲特產,地理大發現后很快傳到中國西南部、非洲及東南歐。馬鈴薯、菸草、可可等美洲特產,也傳到亞歐非諸洲。非洲所產的咖啡傳到歐美,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請回答:(1)材料一中地理上的發現指的是什么?依據材料歸納“地理大發現”在哪些方面促進了歐洲市場的發展。(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從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1.新航路開辟后,許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煙草、可可和中國的茶葉等出現在歐洲市場上,香料等傳統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這表明新航路的開辟( )A. 引起了“價格革命”B. 引起了“商業革命”C. 引起了“商業危機”D. 引起了“貿易革命”解析:B。本題考查遷移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美洲的煙草、可可和中國的茶葉等之所以出現在歐洲市場上,主要原因在于新航路的開辟所引起的“商業革命”,故選B項。2.16世紀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婦抱怨說:“過去一個月的生活費就五個銀幣,現在十個銀幣還不夠。”這說明西班牙出現了( )A.商業危機 B.商業革命 C.價格革命 D.經濟危機解析:C。本題考查遷移理解能力。16世紀初,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的殖民擴張,西班牙從美洲掠奪了大量的金銀,引發了價格革命,物價飛漲,致使材料中的現象出現,故選C項。3.1493年,哥倫布完成第一次遠航以后,帶回了他在新大陸采集的“印第安人文明之花”的玉米、甘薯和馬鈴薯等高產農作物并廣泛種植,極大地緩解了饑荒對舊大陸人類生存的威脅。據此理解正確的是( )A.哥倫布是徹底解決亞歐大陸饑荒問題的有功之臣B.新航路的開辟密切了美洲和歐洲的經濟聯系C.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的形成D.新航路的開辟證實了地圓學說解析:B。本題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依據“玉米、甘薯和馬鈴薯”等信息可知,新航路的開辟密切了美洲和歐洲的經濟聯系,故選B項。A項中的“徹底”與材料中的“極大地緩解”不符,排除。C、D兩項與史實不符,排除。4.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間,由歐亞貿易流入中國的白銀在7 000到10 000噸左右,約占當時世界白銀總產量的1/3。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東西方貿易聯系B.鄭和下西洋帶回了大量白銀C.白銀成為當時中國的主要流通貨幣D.明朝資本主義萌芽解析:A。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歐亞貿易中世界白銀大量流入中國,說明世界貿易發達,其主要原因是新航路開辟加強了東西方貿易聯系,這與C、D兩項無關,因為當時中國推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B項的時間是在明朝初期。5.“實際上,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直到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進行遠洋探險時才開始。”主要是由于( )A.在此以前未出現著述世界歷史的史學家B.其探險打破了人類彼此隔絕的生活狀態,促進了世界各民族聯系C.他們在探險過程中都記述了所到地區的歷史D.其探險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解析:B。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進行遠洋探險,開辟了新航路,打破了人類彼此隔絕的生活狀態,促進了世界各民族聯系,世界真正成為一個整體,B項正確。A、D兩項明顯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與材料意思不符,排除。6.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說:“不用像以前那樣要經常到威尼斯去進貨和長途奔波了,黃金像水一樣直往口袋里流,擋都擋不住。我打算投資辦個工場再賺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 )A.荷蘭發達的航運業B.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商業革命C.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價格革命D.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形成解析:B。“不用像以前那樣要經常到威尼斯去進貨和長途奔波”反映出歐洲貿易中心由原來的地中海區域轉移到大西洋沿岸,這一變化是新航路開辟帶來的商業革命的表現。7.16世紀末,西班牙物價水平平均上漲了4倍多,糧食上漲了5倍,英、法、德等國的物價水平平均上漲了2至2.5倍。這一現象導致了( )A.西班牙成為殖民大國 B.資產階級實力上升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強 D.歐洲普遍陷入貧困解析:B。根據對材料的理解,主要反映出歐洲物價上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黃金白銀大量流入歐洲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依靠固定地租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從事商品生產的資產階級實力上升。這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B項正確。8.1992年許多國家為紀念某一歷史事件紛紛舉行500周年紀念活動,但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強烈不滿,他們打出標語:“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與該紀念活動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鄭和下西洋 B.迪亞士到達好望角C.哥倫布航行到美洲 D.麥哲倫環球航行解析:C。注意題干中的“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信息,哥倫布航行到美洲,他以為這里就是印度,于是稱當地人為“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居民,故符合題干意思的是C項。9.(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會考)有學者認為:“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歐洲、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這表明( )A.亞非拉地區資本主義經濟發展B.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C.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D.經濟貿易活動取代殖民戰爭解析:B。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新航路開辟后,歐、亞、非、美洲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故答案為B項。10.(2017·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據《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維亞和秘魯開采的白銀大量輸入……結果造成(歐洲)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和工資上漲到如此驚人的程度”。導致這次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開辟 B.壟斷組織的出現C.工業革命的開展 D.世界市場的形成解析:A。1540年前后,通貨膨脹是因為新航路的開辟引發的價格革命,故A項正確;壟斷組織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故B項錯誤;工業革命的開展是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期,故C項錯誤;世界市場的形成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故D項錯誤。11.(2017·11月浙江學業水平測試)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遠洋航行,甩開了橫亙東西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辟了歐洲與亞洲貿易交通的新孔道,終結了歐洲與東方陸路隔絕的狀態。其所產生的影響是( )A.重新聯結傳統商路B.國際勞動分工格局形成C.世界市場快速形成D.推動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解析:D。新航路的開辟是開辟新的商路,沒有重新聯結傳統商路,故A項錯誤;國際勞動分工格局形成是在工業革命后,故B項錯誤;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不是快速形成,故C項錯誤;新航路的開辟,世界逐漸連成一個整體,故D項正確。12.(2018·四川樂山高一下學期期中)下表是16世紀末歐洲部分主要國家的物價與16世紀初相比的上漲倍數。由此可以推斷( )國家西班牙英國荷蘭法國倍數4.232.62.2A.社會分化正在加速 B.商業革命影響深刻C.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D.經濟水平決定物價解析:A。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我們不難推知,題干中所提及的是價格革命,它的出現促進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進一步壯大以及封建地主勢力的日益衰微,是一種社會分化的清晰寫照,故A項正確;商業革命的主要影響就是歐洲貿易地位在地理位置以及世界經濟格局中的轉變而并沒有物價方面的變化,故B項錯誤;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體現的應是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而非單單的物價指數變化,故C項錯誤;決定價格的是價值而非經濟發展水平,故D項錯誤。13.(2018·湖北天門、仙桃、潛江三市高一下學期期中)“哥倫布的功績恰恰在于他打開了世界市場,而世界市場的建立則大大推進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材料認為哥倫布的功績在于( )A.加速西歐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 B.推動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與碰撞C.客觀上有利于整體世界的形成D.加速了西班牙向資本主義轉型解析:C。由“哥倫布的功績恰恰在于他打開了世界市場,而世界市場的建立則大大推進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可知,哥倫布發現美洲,客觀上推動了整體世界的形成,故C項正確。14.(2018·廣東佛山高一下學期期中)沒有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英國也不可能成為發動工業革命的國家,同時在舊大陸也很難出現像美利堅合眾國那樣的自由資本主義試驗場地。材料說明了新航路的開辟( )A.使人類加速向近代文明轉變B.導致美洲傳統社會走向解體C.推動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D.直接引發了英國的工業革命解析:A。材料反映出新航路的開辟推動英國工業革命和美國民主政治實踐,使人類加速向近代文明轉變,故A項正確。15.16世紀的西班牙人抱怨說:“今天買一磅羊肉的錢相當于過去整只羊。”與此同時,荷蘭人寫道:“他們(指西班牙、葡萄牙)或許有遙遠的領地,但我們有他們的翅膀(指船只)。”這些材料共同說明了 ( )A.封建地主地位上升B.歐洲發生“價格革命”C.美洲大陸已經發現D.資本主義發展迅速解析:B。材料反映出西班牙、葡萄牙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金銀,造成歐洲金銀貶值,物價上升,即“價格革命”。依靠固定地租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從事商品生產的資產階級實力上升。故選B項。16.據統計,1500~1620年,歐洲的物價平均漲了300%~400%。歐洲的下列階層中,在物價上漲中遭受打擊最大的是( )A.城市商人 B.天主教士C.封建貴族 D.知識分子解析:C。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價格革命的結果。在價格革命中,依靠固定地租為生的封建貴族備受打擊,日趨衰落和分化。17.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歐洲人的眼界,此后,歐洲人不再用地中海—大陸觀念,而是用一種新的觀念來看世界。歐洲的新觀念應是( )A.殖民觀念 B.海洋觀念C.宗教觀念 D.商品觀念解析:B。題目中歐洲的舊觀念是地中海—大陸觀念,與此相對應的僅有B項。新航路開辟后,海洋成為聯結世界的紐帶,歐洲人用海洋觀念觀察世界,改變了原有的意識。18.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賓后,派“圣·巴布洛”號大帆船滿載亞洲的香料,從馬尼拉運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爾科。此后,中國的絲綢、瓷器等源源不斷地輸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銀元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形成繁榮的“太平洋絲綢之路”。這條絲路的形成,直接得益于 ( )A.迪亞士的遠航 B.達·伽馬的遠航C.哥倫布的遠航 D.麥哲倫船隊的遠航解析:D。本題考查新航路的航線。在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中,葡萄牙支持的航海家開辟了繞過非洲到達亞洲的航線,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和亞洲的航線。材料的信息提示了從亞洲到拉美之間的航線,這符合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路線,故正確答案為D項。19.“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們越過海峽,進入太平洋。在3個月20天里,我們沒有吃過任何新鮮的食物。我們吃的餅干已不是餅干,而是爬滿蟲子、發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們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黃水……”材料中“我們”的活動( )A.揭開了地理大發現的序幕B.證實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C.確立了歐洲對世界的統治D.徹底否定了宗教神學說教解析:B。根據材料中的時間信息,可以判斷出是新航路開辟中的事件——環球航行,環球航行證實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故選B項。哥倫布到達美洲,揭開了地理大發現的序幕,工業革命使歐洲逐漸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故排除A、C兩項,D項不符合史實。20.“幾千年來,東西半球與大洋洲的物種都是獨立地沿著各自的軌跡進化的。歐洲的航海探險……引發了物種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的永久性變化。”這種變化約開始于( )A.14世紀 B.16世紀C.18世紀 D.20世紀解析:B。15世紀末16世紀初開始的開辟新航路使各洲物種交流頻繁,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體。故B項正確。21.(2018江西八校聯考)據統計,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蘭的毛紡布年均產量分別為22 430匹和15 000匹,而從1640~1649年,兩地毛紡布年均產量分別降為11 450匹和3 000匹。與同時期的英、法比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蘭毛紡布產量下降的原因是( )A.“商業革命”的影響B.“價格革命”的影響C.意大利不重視技術革新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解析:A。新航路開辟之后,西歐出現了“商業革命”,其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商業和貿易中心發生轉移,即開始由地中海沿岸轉至大西洋沿岸,原來的商業中心威尼斯、熱那亞和米蘭等相繼衰落,而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安特衛普等港口開始崛起,故A項正確。22.地理大發現,將世界逐漸連成一個相互影響的整體。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16世紀和17世紀,由于地理上的發現而在商業上發生的并迅速促進了商業資本發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場的突然擴大,流通商品種類的增多,歐洲各國掀起想占有亞洲產品和美洲豐富資源的競爭熱,殖民制度——所有這一切對打破生產的封建束縛起了重大的作用。——摘選自《共產黨宣言》材料二 玉米這一美洲特產,地理大發現后很快傳到中國西南部、非洲及東南歐。馬鈴薯、菸草、可可等美洲特產,也傳到亞歐非諸洲。非洲所產的咖啡傳到歐美,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請回答:(1)材料一中地理上的發現指的是什么?依據材料歸納“地理大發現”在哪些方面促進了歐洲市場的發展。(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從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啟示?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據所學知識可知是新航路的開辟;第二小問應從商業革命、世界市場擴大、商品種類增多、殖民制度等角度分析地理大發現對歐洲市場的影響。第(2)問,第一小問可根據材料得出“促進世界物種交流”的結論;第二小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新航路的開辟。主要方面:商業革命;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流通商品種類增多;殖民制度;資本主義發展等。(答出其中三點即可)(2)歷史現象:新航路開辟促進世界物種交流。啟示: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等。 課件10張PPT。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有哪些?分散的世界文明東亞儒家文明南亞佛教文明西亞北非伊斯蘭教文明歐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陸的印第安文明1、對世界: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各地的文明開始出現會合交融商品種類----增多貿易范圍----擴大貿易中心----轉移經營方式----變化“商業革命”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的股份有限公司。1611年,一些商人在阿姆斯特丹進行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材料:16世紀,歐洲的黃金從55萬公斤增加到119萬多公斤,…… 物價上漲使靠工資為生的工人實際工資下降,日趨貧困。按傳統方式征收定額貨幣地租的封建主,收入減少了。新興的資產階級靠使用廉價的勞動力和高價出售產品而得到好處。 ——孔祥民主編《世界中古史》 貨幣貶值階級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葡萄牙西班牙15-17世紀葡萄牙西班牙海外殖民地教皇子午線大國瓜分殖民地的先例 從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從美洲得到18600噸注冊白銀和200噸注冊黃金,‥‥‥到1570年,戰爭屠殺和歐洲傳來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區的人口從2500萬下降到265萬,秘魯的人口由900萬下降到了130萬。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從那以后急劇減少了90%。 ---《大國崛起》3、對亞非拉美:帶來深重的災難1、對世界: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各地的文明開始出現會合交融;2、對歐洲:引起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3、對亞非拉美:帶來深重的災難知識小結 史料一 實際上,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直到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進行遠航探險時才開始。——《全球通史》 探究一:材料一反映了新航路開辟具有怎樣的影響?使整個世界日益聯系成一個整體。 史料二 15世紀末,歐洲人開始認識到一種新現象——通貨膨脹即價格的普遍上漲。1500年以后,(西歐)價格很快開始迅速上漲。在這個世紀里,整個歐洲大陸的價格平均上漲了4倍。 黃金、白銀大量流入歐洲,造成物價上漲,引起了“價格革命”。探究二:料二表明新航路開辟有怎樣的影響?史料三 冒險的遠征,殖民地的開拓,首先是當時市場已經可能擴大為而且規模愈來愈大地擴大為世界市場——所有這一切產生了歷史發展的一個新階段。——《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探究三:材料三表明新航路開辟有怎樣的影響?探究四:圖一圖二分別反映了新航路開辟產生了怎樣影響?圖一反映了西、葡兩國通過開辟的新航路掠奪了大量財富。圖二反映了新航路開辟后,貿易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半島被晾在一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5課-2《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測試題(原卷版).doc 第5課-2《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測試題(解析版).doc 第5課-2新航路開辟的影響.flv 第5課-2新航路開辟的影響.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