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曾有西方學者指出:“……工業革命使城市主宰世界”。下列敘述能為此提供佐證的是( )A.城市先于工業誕生于世 B.城市化是工業革命條件之一C.工業化加速了城市發展 D.城市是工業革命的直接產物2.下列史學家統計的19世紀英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圖(注:圖中①農民②工人③中產階級),其中合乎史實的是( )3.英國工業革命被譽為“被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創造了一幅煙囪多于教堂頂尖的圖景。這主要說明英國工業革命( )A.比古代神話還神奇 B.沉重打擊了宗教勢力C.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D.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4.工業革命產生了巨大的生產力,對世界歷史產生的最根本的影響是( )A.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B.產生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C.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D.使東方從屬于西方5.在英國,狹窄的鐵路跨過像綠色海洋一樣的鄉間,把沿途被裝進火車里的英國人民,拋進城門口越來越稠密的人群之中。這一現象反映了工業革命( )A.縮小城鄉差距 B.促進農業快速發展C.推動城市化進程 D.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6.下面是1801年和1841年英國的農業、工業、商業運輸業占其國民總收入比例的變化示意圖。此示意圖反映了( )A.工業革命激化了工農矛盾B.英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嚴重落后C.英國正向工業社會過渡D.英國已確立了“世界工廠”地位7.(2017·貴州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根據對英國某鎮十八個教區手工業者情況的調查,發現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鐵匠、水輪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現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A.文藝復興的興起 B.圈地運動的影響C.手工工場的發展 D.工廠機械化沖擊8.(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會考)19世紀后期,英國有錢人以坐船游覽倫敦的泰晤士河為時尚,但是這一時期河水已經渾濁不堪,臭氣熏天。由此可見( )A.水力成為主要的能源B.工業革命造成了環境污染C.城市日益喧囂和擁擠D.工業革命助長了奢侈風氣9.(2018·河南洛陽高一下學期期中)英國18世紀人口死亡率明顯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 工廠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導致上述情況發生的重要原因是( )A.人口膨脹食物短缺 B.城市環境惡化C.醫療技術水平下降 D.化學工業污染嚴重10.工業革命結束了民族地域歷史,有利于實現從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其中“轉變”的含義是( )A.東方從屬于西方格局的形成B.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D.民族主義萌發11.在18世紀初的英國,人們只能依靠肌肉、風力和水力為他們的工作提供動力;早期的磨坊用水力,而夏季的干旱或冬季的嚴寒就會威脅到這一動力源。上述問題在英國得到根本解決主要得益于( )A.珍妮紡紗機的發明 B.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推廣C.火車的發明 D.工廠制的確立12.下圖顯示了生產力發展與工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圖中①點對應的歷史時期的科技革命,將人類社會帶入了 ( )A.鐵器時代 B.蒸汽時代C.電氣時代 D.信息時代13.根據資料記載,18世紀初英國城市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4,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1/2。這直接說明英國工業革命( )A.引發了生產力的飛躍 B.推動了城市化進程C.帶來社會關系的變化 D.促進經營理念革新14.1801~1861年,英國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長2.085%,而小城鎮和鄉村人口平均僅增長1.039%,大城市人口增長比其他地區快近一倍。導致英國大城市人口增速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貿易帶來大量勞動力B.紡織業等制造業的發展C.外來移民的不斷涌入D.人口數量的快速增加15.安德魯·烏爾在1835年解釋說:“工廠體系的原則……就是用‘機械科學’代替‘手工技術’,將工序分割至它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以適應工人的分工和等級。”這反映出工廠體系( )A.有利于提高勞動效率 B.實現了科學與技術的結合C.有利于保障工人的權利 D.改善了工人們的勞動環境16.英國曼徹斯特地區,在18世紀80年代初只有棉紡廠兩家,短短的時間內棉紡廠發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出現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紡紗機推動工業發展B.蒸汽動力的普遍推廣C.鐵路交通大規模興建D.英國棉紡品大量涌入中國17.“在1780年和1850年之間,令人驚奇的發展改變了英國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下列各項符合這一時期英國社會變化的是( )A.壟斷組織出現B.內燃機普遍應用C.眾多婦女走向社會D.重工業在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18.“中產階級在政治和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明顯,他們反對各種野蠻或血腥的娛樂方式,試圖取消容易引起騷亂的傳統節日慶典。19世紀初的歐洲,興起一場理性休閑運動?!边@反映出當時的歐洲( )A.代議制民主政治逐漸完善B.社會貧富分化日益加劇C.工業革命改變著社會生活D.社會矛盾在不斷地激化19.根據記載,19世紀中期,在世界貿易中英國所占份額超過五分之一。以下是1854~1856年英國進出口貿易三種類型商品所占份額圖。這表明 ( )A.世界市場雛形顯現 B.英國成為世界工廠C.英國對外貿易順差 D.英國實行自由貿易20.(2017·長沙高一檢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工業革命下的紡織工廠及火車材料二 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美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而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遍布東印度群島。……——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的記述(1)材料一對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產生了什么影響?(2)材料二反映了當時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從中看出當時英國的經濟地位如何? 1.曾有西方學者指出:“……工業革命使城市主宰世界”。下列敘述能為此提供佐證的是( )A.城市先于工業誕生于世 B.城市化是工業革命條件之一C.工業化加速了城市發展 D.城市是工業革命的直接產物解析:C。本題考查工業革命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工業革命使城市主宰世界”是指工業革命對城市化程度的影響,能夠提供佐證的只有C。2.下列史學家統計的19世紀英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圖(注:圖中①農民②工人③中產階級),其中合乎史實的是( )解析:B。19世紀英國已開展工業革命,工業比重在不斷增長,農業比重下降。3.英國工業革命被譽為“被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創造了一幅煙囪多于教堂頂尖的圖景。這主要說明英國工業革命( )A.比古代神話還神奇 B.沉重打擊了宗教勢力C.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D.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解析:C。提取信息:“煙囪多于教堂頂尖”,反映了工業迅速發展的情況,“被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表明工業革命促進了社會的發展。4.工業革命產生了巨大的生產力,對世界歷史產生的最根本的影響是( )A.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B.產生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C.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D.使東方從屬于西方解析:A?!≈饕疾楣I革命對世界歷史產生的最根本的影響,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這之后才開始大規模地對外進行侵略擴張,造成東方從屬于西方的局面。5.在英國,狹窄的鐵路跨過像綠色海洋一樣的鄉間,把沿途被裝進火車里的英國人民,拋進城門口越來越稠密的人群之中。這一現象反映了工業革命( )A.縮小城鄉差距 B.促進農業快速發展C.推動城市化進程 D.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解析:C。本題考查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材料反映的歷史信息是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這必然造成農村的相對衰落和加快城市化進程,因此,A、B兩項錯誤,C項正確。農民遠離故土,無法形成“城鎮”,因此,D項是錯誤的。6.下面是1801年和1841年英國的農業、工業、商業運輸業占其國民總收入比例的變化示意圖。此示意圖反映了( )A.工業革命激化了工農矛盾B.英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嚴重落后C.英國正向工業社會過渡D.英國已確立了“世界工廠”地位解析:C。本題考查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分析題圖信息可知,相對于1801年,1841年英國農業在國民總收入的比例下降,僅為22.10%,而工業比例上升達34.50%,且超出了農業的比例,商業運輸業增至18.50%,工商業比例遠超農業,改變了以往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反映了英國正向工業社會過渡,故選C項。A、B兩項在材料中無體現且不符合史實,故排除;材料沒有反映英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突出地位,故D項錯誤。7.(2017·貴州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根據對英國某鎮十八個教區手工業者情況的調查,發現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鐵匠、水輪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現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A.文藝復興的興起 B.圈地運動的影響C.手工工場的發展 D.工廠機械化沖擊解析:D。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工廠的機械化程度大大提高,逐步代替了傳統的手工業者,故答案為D項。8.(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會考)19世紀后期,英國有錢人以坐船游覽倫敦的泰晤士河為時尚,但是這一時期河水已經渾濁不堪,臭氣熏天。由此可見( )A.水力成為主要的能源B.工業革命造成了環境污染C.城市日益喧囂和擁擠D.工業革命助長了奢侈風氣解析:B。19世紀后期,伴隨工業化的進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這與題干材料“河水已經渾濁不堪,臭氣熏天”相符,故答案為B項。9.(2018·河南洛陽高一下學期期中)英國18世紀人口死亡率明顯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 工廠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導致上述情況發生的重要原因是( )A.人口膨脹食物短缺 B.城市環境惡化C.醫療技術水平下降 D.化學工業污染嚴重解析:B。伴隨工業革命的推進,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膨脹食物短缺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故A項錯誤;材料中強調的時間是1816年以來,強調的地點是工廠集中的城市,即伴隨工業革命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引發死亡率的上升,故B項正確;醫療技術水平伴隨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而提高,故C項錯誤;化學工業的發展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故D項錯誤。10.工業革命結束了民族地域歷史,有利于實現從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其中“轉變”的含義是( )A.東方從屬于西方格局的形成B.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D.民族主義萌發解析:C。題干材料強調的是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指的是各民族之間聯系的加強,B項應在新航路開辟之后,與題干不符,A、D項不是對題干材料的正確理解。故選C項。11.在18世紀初的英國,人們只能依靠肌肉、風力和水力為他們的工作提供動力;早期的磨坊用水力,而夏季的干旱或冬季的嚴寒就會威脅到這一動力源。上述問題在英國得到根本解決主要得益于( )A.珍妮紡紗機的發明 B.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推廣C.火車的發明 D.工廠制的確立解析:B。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發明,從根本上實現了動力的革新。12.下圖顯示了生產力發展與工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圖中①點對應的歷史時期的科技革命,將人類社會帶入了 ( )A.鐵器時代 B.蒸汽時代C.電氣時代 D.信息時代解析:B。圖中①點處于18世紀到19世紀之間,對應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機,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13.根據資料記載,18世紀初英國城市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4,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1/2。這直接說明英國工業革命( )A.引發了生產力的飛躍 B.推動了城市化進程C.帶來社會關系的變化 D.促進經營理念革新解析:B。材料顯示,從“18世紀初”到“1851年”,英國的城市人口比重急劇增加,再結合19世紀中期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的史實,綜合判斷可知,材料直接說明了工業革命推動了英國的城市化進程。14.1801~1861年,英國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長2.085%,而小城鎮和鄉村人口平均僅增長1.039%,大城市人口增長比其他地區快近一倍。導致英國大城市人口增速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貿易帶來大量勞動力B.紡織業等制造業的發展C.外來移民的不斷涌入D.人口數量的快速增加解析:B。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英國城市中工廠林立,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因此,英國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是工業革命的結果,B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15.安德魯·烏爾在1835年解釋說:“工廠體系的原則……就是用‘機械科學’代替‘手工技術’,將工序分割至它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以適應工人的分工和等級?!边@反映出工廠體系( )A.有利于提高勞動效率 B.實現了科學與技術的結合C.有利于保障工人的權利 D.改善了工人們的勞動環境解析:A。題目提供的材料表明,在工廠體系下,工人有著明確的分工,通過不同的工序協作完成生產,這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16.英國曼徹斯特地區,在18世紀80年代初只有棉紡廠兩家,短短的時間內棉紡廠發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出現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紡紗機推動工業發展B.蒸汽動力的普遍推廣C.鐵路交通大規模興建D.英國棉紡品大量涌入中國解析:B。通過數據可以看出棉紡織廠數量的增加,這表明棉紡織業發展較快,其原因在于工業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而蒸汽動力的普遍推廣是工業革命開始后生產力提高的重要表現,故選B項。17.“在1780年和1850年之間,令人驚奇的發展改變了英國的經濟和社會生活?!毕铝懈黜椃线@一時期英國社會變化的是( )A.壟斷組織出現B.內燃機普遍應用C.眾多婦女走向社會D.重工業在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解析:C?!?780年和1850年之間”屬于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大量婦女走出家庭到工廠中工作,英國的家庭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18.“中產階級在政治和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明顯,他們反對各種野蠻或血腥的娛樂方式,試圖取消容易引起騷亂的傳統節日慶典。19世紀初的歐洲,興起一場理性休閑運動?!边@反映出當時的歐洲( )A.代議制民主政治逐漸完善B.社會貧富分化日益加劇C.工業革命改變著社會生活D.社會矛盾在不斷地激化解析:C?!?9世紀初的歐洲”正在經歷著工業革命的洗禮,中產階級對傳統習俗的態度及理性休閑運動的興起反映了工業革命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因此,C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19.根據記載,19世紀中期,在世界貿易中英國所占份額超過五分之一。以下是1854~1856年英國進出口貿易三種類型商品所占份額圖。這表明 ( )A.世界市場雛形顯現 B.英國成為世界工廠C.英國對外貿易順差 D.英國實行自由貿易解析:B。根據題干信息,可知1840年前后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主要通過海外貿易獲得工業原料,同時輸出工業制成品,而且在世界貿易中英國所占份額超過五分之一,這說明了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故B項正確;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市場的雛形出現,故A項錯誤;圖中沒有英國進出口貿易額,因此無法判定英國對外貿易是否是順差,故C項錯誤;圖中沒有反映英國的對外貿易政策,故D項錯誤。20.(2017·長沙高一檢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工業革命下的紡織工廠及火車材料二 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美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而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遍布東印度群島?!?br/>——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的記述(1)材料一對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產生了什么影響?(2)材料二反映了當時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從中看出當時英國的經濟地位如何?解析:第(1)問,主要從生產組織和交通工具兩個角度分析。第(2)問,主要從各地經濟聯系加強和主導者的角度分析。答案:(1)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工廠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組織形式,并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交通工具的革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2)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進一步加強。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在世界貿易中居于主導地位。 課件10張PPT。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1.極大地提高了_________社會生產力16世紀的紡織業 19世紀的紡織業2.生產組織形式: 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 工廠制度興起。工業革命后,農業、工業在英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3.經濟結構:英國實現_____化農業工業工業瓦特的家鄉格拉斯哥,在18世紀末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城鎮,但到1831年已是20幾萬人口的大工業都市了,擁有328部蒸汽機,分裝在60多條汽船和107家紡織廠中。 倫敦,1873、1880、1892和1952年,發生過四次毒霧事件,造成非常慘重的死亡 (4)、生活方式的變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環境污染加重城市化進程加快環境污染加重5.世界市場:__________________為主導的世界市場基本形成。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6.經濟思想:工業資產階級要求 ? 作為工業資產階級的代言人,亞當·斯密反對重商主義的理論和政策,要求取消保護關稅、行會制度和特權公司;主張自由放任,他把自由競爭當作永恒不變的法則,要求國家不干涉工商業活動……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資本主義權力塔政府基督教會軍隊工廠老板工人VS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階級關系:1832年,英國進行第一次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的議會席位。⑤自由主義成為新的經濟主導思想1.經濟方面:①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②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 工廠制度興起。③工業城市興起,城市化進程加快④以歐美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工業革命的影響2.政治方面:① 形成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②工業資產階級崛起并逐漸參與國家統治,完善了資產階級代議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7課-2《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測試題(原卷版).doc 第7課-2《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測試題(解析版).doc 第7課-2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flv 第7課-2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