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顯著特點是( )A.首先發生在英國B.發明了新的交通工具C.科學成為技術進步的動力D.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2.下列對圖中b處對應歷史時期的工業革命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這一時期電力作為新能源被廣泛利用②石油的利用促使內燃機、交通運輸和化學工業不斷發展③電話、電報等新的通訊手段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④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③④符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情況,故選A項。3.右圖漫畫的名字是“大資本家支配下的世界”。它所反映的歷史現象最早可能出現于( )A.新航路開辟時期B.工業革命時期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D.羅斯福新政時期4.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發生的最大變化是( )A.交通運輸業獲得巨大的發展 B.電力工業的發展尤為突出C.重化工業開始占據主導地位D.輕工業的地位在逐步下降5.“科學過去是躲在經驗技術的隱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當它走到前面傳遞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就可以說已經開始了。”這里所說的“科學時代”期間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A.電力工業 B.內燃機 C.蒸汽機 D.化學工業6.(2017·南昌高一檢測)近代以來,世界交通運輸工具發生了很大的變革。下圖中虛線所示的交通工具是( )A.輪船 B.火車 C.汽車 D.飛機7.(2017·四川學業水平)1902年美國已有發電廠3 621座,總裝機容量121.2萬千瓦;1907年德國已有三分之一的企業使用電動機。這預示人類進入到(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C.信息時代 D.智能時代8.(2017·成都高一檢測)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新發展是( )A.雇傭關系出現 B.手工工場出現C.自由資本主義產生 D.壟斷組織形成9.(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第二次工業革命促成了工業生產結構的巨大變化,其表現為( )A.輕紡工業占據工業生產的主導地位B.重化工業成為工業生產主要成分C.信息技術產業成為領先行業D.環保產業崛起10.(2018·北京西城區高一下學期期中)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一個新時代。下列能夠體現其時代特征的發明是( )A.飛梭 B.輪船 C.火車 D.電燈11.(2018·北京西城區高一下學期期中)有兩個國家被稱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兩個發源地和中心”,它們是( )A.英國、法國 B.法國、德國C.英國、美國 D.德國、美國12.(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學期期中)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電力時代,其引發力量不是來自生產技術本身,而是來自似乎同生產沒有關系的科學研究成果。”下列發明或創新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①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 ②西門子制成發電機③本茨研制成三輪汽車 ④瓦特改良蒸汽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3.(2018·山西晉中高一下學期期中)“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它們取代了孤獨的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這說明第二次工業革命( )A.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 B.大企業時代到來C.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D.出現新一輪技術革新熱潮14.“鋼鐵工業的發展導致重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直線上升,這個時代史稱‘鋼鐵時代’。”與“鋼鐵時代”同時產生的新興工業部門還有( )A.煤炭開采 B.電訊事業C.火車制造 D.水力紡織15.“交通運輸業愈發達,商品流通愈迅速、愈頻繁,單個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場結合的進程就愈快,作為一個整體的世界經濟的生產機體的發展也就愈迅速。”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突出成就表現在( )A.火車的研制成功 B.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C.蒸汽機的不斷改良 D.發電機的創制成功16.1879年,某消息傳到英國后,倫敦證券交易所的煤氣股票價格狂跌。這則消息可能是( )A.愛迪生發明白熾燈 B.英荷戰爭爆發C.萊特兄弟研制飛機成功 D.改良蒸汽機的發明17.觀察下列圖表,其中的甲國應是( )甲乙丙丁四國制造業產量占世界總產量比例示意表A.英國 B.美國 C.德國 D.法國18.“19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后,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在歐美許多國家開展起來,它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異常深遠。”這主要表現在( )A.英國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壟斷地位B.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C.“煤鐵復合型”布局到臨海型布局的演變D.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開始占據主導地位19.當今世界,石油市場價格的漲跌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近代推動石油開采業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產生的主要發明是( )A.蒸汽機 B.發電機C.內燃機 D.火車20.“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奇跡的時代,大車不需要馬拉,新聞通過環繞地球的電線一瞬間傳遍世界……”請判斷這樣的生活最早應出現在( )A.新航路開辟時期 B.工業革命時期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2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由傳統農業社會進入現代工業社會,人類歷史實現了從分散的地域性歷史向整體的世界歷史的重大跨越,人類社會開始了工業文明的全球擴張。材料二 “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衣冠楚楚的紳士和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民眾同擠一列火車,還得處處給人讓路。保守人士驚呼,鐵路會帶來某種“平等化的危險”。民主人士拍手稱贊:“我看到這列火車真高興,我想封建制度是一去不返了。”材料三 恩格斯說:“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請回答:(1)英國率先開展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么?歸納工業革命的特點。(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了哪些新興的工業部門?(3)結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學知識,你認為兩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顯著特點是( )A.首先發生在英國B.發明了新的交通工具C.科學成為技術進步的動力D.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解析:C。19世紀中后期,很多科學研究成果應用于生產,即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由實驗室的科研成果應用到生產中去,說明了科學成為技術進步的巨大動力。2.下列對圖中b處對應歷史時期的工業革命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這一時期電力作為新能源被廣泛利用②石油的利用促使內燃機、交通運輸和化學工業不斷發展③電話、電報等新的通訊手段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④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A。本題主要考查對圖表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圖中a點處于1800年,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b點處于1900年,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①②③④符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情況,故選A項。3.右圖漫畫的名字是“大資本家支配下的世界”。它所反映的歷史現象最早可能出現于( )A.新航路開辟時期B.工業革命時期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D.羅斯福新政時期解析:C。本題考查對圖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題干中“大資本家”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壟斷大資本家對世界的控制,故選C項。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聯系為一個整體,但并未確立資本家對世界的統治,工業革命使東西方的差距拉大,也未確立資本家對世界的統治,排除A、B兩項。D項出現在C項之后,與“最早可能出現于”不符,排除。4.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發生的最大變化是( )A.交通運輸業獲得巨大的發展 B.電力工業的發展尤為突出C.重化工業開始占據主導地位D.輕工業的地位在逐步下降解析C。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了工業生產結構發生巨大變化,重化工業取代輕紡工業,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成分,故選C項。A、B、D三項都是變化,但僅是程度上的,而工業結構的變化是質變,是最大變化,故排除A、B、D三項。5.“科學過去是躲在經驗技術的隱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當它走到前面傳遞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就可以說已經開始了。”這里所說的“科學時代”期間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A.電力工業 B.內燃機 C.蒸汽機 D.化學工業解析C。本題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從材料中科學“走到前面”可知是指第二次工業革命,四個選項中只有C項不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故選C項。6.(2017·南昌高一檢測)近代以來,世界交通運輸工具發生了很大的變革。下圖中虛線所示的交通工具是( )A.輪船 B.火車 C.汽車 D.飛機解析:C。根據圖片分析,虛線所代表的交通工具出現于1900年以后,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輪船、火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交通工具,故A、B兩項錯誤;結合材料中的時間和速度可以判斷是汽車,故C項正確;飛機雖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但是速度明顯不符,故D項錯誤。7.(2017·四川學業水平)1902年美國已有發電廠3 621座,總裝機容量121.2萬千瓦;1907年德國已有三分之一的企業使用電動機。這預示人類進入到(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C.信息時代 D.智能時代解析:B。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燈、電車、電話、電影放映機等電器產品紛紛涌現,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人類由此進入“電氣時代”。8.(2017·成都高一檢測)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新發展是( )A.雇傭關系出現 B.手工工場出現C.自由資本主義產生 D.壟斷組織形成解析:D。為了適應資本主義大生產的要求,提高勞動生產率,追求更多的利潤,資產階級著手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調整生產組織形式,壟斷組織形成。故D項符合題意。9.(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第二次工業革命促成了工業生產結構的巨大變化,其表現為( )A.輕紡工業占據工業生產的主導地位B.重化工業成為工業生產主要成分C.信息技術產業成為領先行業D.環保產業崛起解析:B。結合所學知識分析:A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B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C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D出現在21世紀初。故答案為B項。10.(2018·北京西城區高一下學期期中)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一個新時代。下列能夠體現其時代特征的發明是( )A.飛梭 B.輪船 C.火車 D.電燈解析:D。飛梭、輪船、火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出現的發明,故A、B、C項錯誤;電燈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是電氣時代的重要標志,故D項正確。11.(2018·北京西城區高一下學期期中)有兩個國家被稱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兩個發源地和中心”,它們是( )A.英國、法國 B.法國、德國C.英國、美國 D.德國、美國解析:D。第二次工業革命首先在美國和德國開始,并且主要發明集中于這兩個國家,故D項正確。12.(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學期期中)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電力時代,其引發力量不是來自生產技術本身,而是來自似乎同生產沒有關系的科學研究成果。”下列發明或創新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①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 ②西門子制成發電機③本茨研制成三輪汽車 ④瓦特改良蒸汽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解析:B。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屬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時代”的成果,不屬于電力時代,①錯誤;西門子制成發電機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電力時代的成果,②正確;本茨研制成三輪汽車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電力時代的成果,故③正確;瓦特改良蒸汽機屬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時代”的成果,④錯誤;選擇B項符合題意。13.(2018·山西晉中高一下學期期中)“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它們取代了孤獨的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這說明第二次工業革命( )A.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 B.大企業時代到來C.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D.出現新一輪技術革新熱潮解析:A。根據材料“工業研究”“儀器”“科學家”體現科學研究對技術的推動,得出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故A項正確;大企業時代,是指工業發展所伴隨的經濟迅猛發展,生產和資本出現集中趨勢,企業規模的擴大,與材料并不相關,故B項錯誤;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材料中強調的是科學與技術,與市場無關,故C項錯誤;出現新一輪技術革新熱潮只體現技術,不能全面體現材料的主旨,故D項錯誤。14.“鋼鐵工業的發展導致重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直線上升,這個時代史稱‘鋼鐵時代’。”與“鋼鐵時代”同時產生的新興工業部門還有( )A.煤炭開采 B.電訊事業C.火車制造 D.水力紡織解析:B。“鋼鐵時代”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有關,因此,B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15.“交通運輸業愈發達,商品流通愈迅速、愈頻繁,單個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場結合的進程就愈快,作為一個整體的世界經濟的生產機體的發展也就愈迅速。”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突出成就表現在( )A.火車的研制成功 B.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C.蒸汽機的不斷改良 D.發電機的創制成功解析:B。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發明了內燃機,這為汽車和飛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從而推動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16.1879年,某消息傳到英國后,倫敦證券交易所的煤氣股票價格狂跌。這則消息可能是( )A.愛迪生發明白熾燈 B.英荷戰爭爆發C.萊特兄弟研制飛機成功 D.改良蒸汽機的發明解析:A。1879年,正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此時電燈的發明會取代傳統的煤油燈,故煤氣價格會下跌,故A項正確。英荷戰爭發生于17世紀,與題目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飛機試飛成功是在1903年,故C項錯誤;D項時間上不符合。17.觀察下列圖表,其中的甲國應是( )甲乙丙丁四國制造業產量占世界總產量比例示意表A.英國 B.美國 C.德國 D.法國解析:A。據圖,甲國在1860年占據世界制造業產量比例份額最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后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因此,A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18.“19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后,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在歐美許多國家開展起來,它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異常深遠。”這主要表現在( )A.英國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壟斷地位B.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C.“煤鐵復合型”布局到臨海型布局的演變D.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開始占據主導地位解析:B。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A項錯誤。“煤鐵復合型”布局到臨海型布局的演變是指經濟布局,C項錯誤。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開始占據主導地位是指產業結構,D項錯誤。只有B項符合題意。19.當今世界,石油市場價格的漲跌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近代推動石油開采業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產生的主要發明是( )A.蒸汽機 B.發電機C.內燃機 D.火車解析:C。內燃機的發明和使用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革新,帶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20.“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奇跡的時代,大車不需要馬拉,新聞通過環繞地球的電線一瞬間傳遍世界……”請判斷這樣的生活最早應出現在( )A.新航路開辟時期 B.工業革命時期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解析:C。注意材料中提到的“電線”,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發明。2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由傳統農業社會進入現代工業社會,人類歷史實現了從分散的地域性歷史向整體的世界歷史的重大跨越,人類社會開始了工業文明的全球擴張。材料二 “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衣冠楚楚的紳士和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民眾同擠一列火車,還得處處給人讓路。保守人士驚呼,鐵路會帶來某種“平等化的危險”。民主人士拍手稱贊:“我看到這列火車真高興,我想封建制度是一去不返了。”材料三 恩格斯說:“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請回答:(1)英國率先開展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么?歸納工業革命的特點。(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了哪些新興的工業部門?(3)結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學知識,你認為兩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解析:第(1)問考查工業革命的原因及特點,結合所學知識不難回答。第(2)問實際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解題時要抓住關鍵信息“新興的工業部門”。第(3)問考查兩次工業革命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概括即可。答案:(1)原因:大量自由勞動力的存在;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大量生產經驗;市場的擴大。特點:率先在英國爆發;首先在棉紡織業中爆發;大多數工業成果來自于一線工業生產;科學與技術尚未真正結合。(2)石油、化工等重工業部門。(3)①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發展;②導致近代城市興起,產生了兩大對立階級,并導致城市就業結構發生變化;③推動了社會進步,使民主、平等觀念深入人心;④密切了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使世界經濟逐漸連成一體,世界一體化進程加快;⑤有助于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課件11張PPT。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不同興起時間18世紀60年代;開展的國家從英國一國開始,后來拓展到其他國家;19世紀中后期在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標志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電的廣泛應用科學的作用材料:科學開始對工業沒什么影響······紡織工業、采礦工業、冶金工業和運輸業方面的發明,極少是由科學家們作出的。相反,它們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過1870年以后,科學開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科學與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科學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英國農業和工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比重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鋼鐵工業和化學工業也取得了重大的發展。尤其是石油工業的發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更強有力的能源。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重化工業取代了輕紡工業,成為工業生產的核心部分。產業結構重心工業超過農業重化工業超過輕紡工業壟斷組織兼并企業,控制經濟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制度壟斷組織對中國的影響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會完全淪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會對世界市場的影響初步形成最終形成1.(2012·上海歷史·18)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璀璨耀眼的展覽場館和高聳入云的建筑物成為新亮點。為此提供物質基礎的是( )A.電力與蒸汽 B.電力與鋼鐵 C.蒸汽與煤炭 D.煤炭與鋼鐵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鋼鐵×√××2.(2012·天津文綜歷史·8)右圖為英國工業革命時代阿克萊特于1771年建立的紡紗廠遺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該紡紗廠所利用的動力應該是( )A.蒸汽動力B.水力動力 C.水電動力 D.機械動力1769年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紗機×√××1785年瓦特發明改良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電力工業革命前出現機械動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8課-1《兩次工業革命的不同點》測試題(原卷版).doc 第8課-1《兩次工業革命的不同點》測試題(解析版).doc 第8課-1兩次工業革命的不同點.flv 第8課-1兩次工業革命的不同點.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