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11張PPT。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原因、特點和影響1.危機的原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社會化大生產與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主要原因:生產與銷售的矛盾購買力下降貧富差距擴大具體原因:材料二:當時美國的流行說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就能把汽車開回家,住進別墅。 汽車、收音機、電冰箱、洗衣機、鋼琴、電唱機以至結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來殯儀館也登起廣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們來負責料理后事。”分期付款市場虛假繁榮擴大生產加劇供需矛盾 材料三:20年代初,股票投機成風。人們不但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銀行貸款購買股票,造成這一時期股票價格被大幅度哄抬,發展到令人難以相信的極端,股票以其賬面價值的3倍到20倍的價格賣出。連學生都成為證券市場的主顧。他們受到的宣傳是:“買股票就能賺錢,早買早賺,不買就讓別人賺”。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股票投機活動 嚴重沖擊金融市場的穩定材料1:從美國爆發的經濟危機迅速波及到了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并影響到所有的經濟部門。范圍特別廣2.經濟危機的特點 材料2: 一般的經濟危機持續一年最多不過兩年,而30年代初的危機持續了長達4年之久,有的國家甚至更長一點。 時間相當長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破壞性情況破壞性特別大抗議失業的示威游行引發社會危機,沖擊資產階級民主制度3.危機的影響: 1930年美國首先宣布提高關稅,引起40個國家的報復行動,國際關稅戰愈演愈烈,1931~1932年,76國提高了關稅。 1931年英國率先放棄金本位,令英鎊貶值30%。兩年后美國也使美元貶值50%。經濟危機期間,先后有56個國家實行貨幣貶值以爭奪國際市場。 —《世界現代史》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國際市場爭奪,彼此矛盾尖銳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加緊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奪,加劇世界緊張局勢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小結原因特點:范圍廣、時間長、破壞性大影響貧富差距擴大限制消費能力增長分期付款造成市場虛假繁榮股票投機沖擊金融市場穩定引發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各主要資本主義加緊國際市場爭奪,彼此矛盾尖銳加緊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奪,加劇世界緊張局勢1.1933年6月,資本主義各國在倫敦舉行的世界經濟會議無果而終。這突出的說明經濟大危機( )A.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經濟關系空前緊張B.瓦解了國際金融體系C.引發了各國嚴重的政治危機D.中斷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2.1929年10月24日,美國爆發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極其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一周之內,美國人在證券交易所內失去的財富達100億美元,農場主為了銷毀“過剩”的產品,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美國( )A.經濟危機來勢猛烈B.經濟危機范圍廣,破壞性強C.經濟危機給人們帶來深重災難D.經濟危機持續時間長3.右圖是1935年一個描述工會罷工者與試圖穿越工廠警戒線的無賴打斗在一起的鏡頭。一個罷工者打著“法西斯主義”的標語,幾名昏迷的男子躺在地上。這反映經濟危機( )A.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危機B.關稅壁壘嚴重C.加劇了世界局勢的動蕩D.加深了資本主義國家與殖民地之間的矛盾4.1929年,中國的入超額由以前的每年3億美元增加到8.16億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67億美元,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B.九一八事變的影響C.四大家族壟斷的影響D.美國加緊侵華的影響5.1929年夏,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股票價格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這種“牛市”最終導致的結果是( )A.社會財富再分配,社會矛盾得到緩和B.社會財富高度集中,貧富分化嚴重C.資本主義“黃金時代”來臨D.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爆發6.“在1913~1938年的25年間,世界工業生產量增長了83%,但是世界貿易量只增長了3%”。這可以用來說明1929~1933年經濟危機( ) A.破壞性嚴重 B.是生產的相對過剩C.持續時間長 D.加劇各國之間矛盾7.1929~1933年美國經濟危機期間,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們必須奪取政權,建立工農共和國”的口號。這最能說明這次危機( ) A.對經濟的破壞十分嚴重 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C.引起了政治危機 D.促進政府調整政策8.下面是美國1919年和1929年經濟運行情況對照表。觀察表中的數據,下列解讀中正確的一項是( )時間汽車產量家電產值汽油產量……國民總收入人均收入1919年150萬輛960萬美元8 600萬噸……650.9億美元620美元1929年440萬輛4.16億美元4.39億噸……828.1億美元681美元A.數據的出現是統計機構造假的結果B.數據雖可信但這是表面上的繁榮C.說明美國經濟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D.說明此時的貧富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9.“美國國內經濟的不平衡與國際經濟的不平衡一樣嚴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資落后于不斷上升的生產率,從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而其生產率卻猛增了55%。”這說明1929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金融市場投機嚴重 C.社會經濟虛假繁榮D.市場供需嚴重失衡10.(2018·宜春高一檢測)以下是193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狀況表。此表最能說明當時( )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資本主義世界工業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貿縮減70%69.1%50%48%50%2/3失業人數1 700萬600萬近300萬85萬300萬3 000萬A.德國遭到的破壞最嚴重B.世界各國經濟普遍下降C.經濟危機持續時間長D.經濟危機破壞力巨大11.“分期付款、抵押貸款、信用卡等消費方式引誘著人們用手頭還沒有的錢買用不著的東西……由新教倫理的節儉觀讓位于享樂消費觀。”這種享樂消費觀( )A.是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原因之一 B.有利于擴大需求,擺脫經濟危機C.是凱恩斯主義理論的實際應用D.是解決當前歐債危機的主要途徑12.(2017·天津學業水平測試)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處于繁榮時期,財富集中在少數人和大企業手中,貧富差距不斷擴大。1929年,占美國人口1%的富人擁有的財富超過美國全部國民財富的三分之一。上述現象對美國造成的影響是( )A.經濟的持續繁榮發展B.埋下經濟危機的隱患C.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D.民主政治轉變為富人專制13.(2018·宜春高一檢測)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中,美國等70多個國家大幅度提高進口商品的關稅率,與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對此評述正確的是( )①加劇了世界性經濟危機 ②各國全面加強經濟干預 ③促進了世界市場的擴大 ④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認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議論著西方的社會制度也許會失敗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諾德·湯因比產生上述言論的原因是( )A.國家對經濟的宏觀干預加強B.“自由放任”經濟政策失敗C.蘇聯實力壯大威脅西方安全D.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15.(2017·鄭州高一第二學期期末)據統計,1920~1929年,美國工廠中生產率增長55%,而工人的工資只增長了2%。占全國人口5%的富人幾乎占了全部收入的1/3,約60%的美國家庭收入僅夠生活在溫飽線上。這反映了當時的美國( )A.經濟危機空前嚴重 B.消費市場的相對狹小C.供需保持基本平衡 D.國家干預效果不明顯16.(2017·河南六市二模)以下為1927~1930年美國社會離婚率統計表,這表明( )年份1927192819291930離婚率10%15%12%3%A.新政有利于促進社會及家庭穩定B.自由主義思潮影響美國家庭穩定C.經濟水平與家庭穩定程度正相關D.家庭穩定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較大17.(2018·江蘇如皋期末)1932年12月4日的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在現有谷物價格的條件下,家庭和機關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磚更合算。”這反映了當時( )A.胡佛政府開始干預農業經濟B.羅斯福政府推行減耕減產政策C.出現農產品嚴重過剩的現象D.煤炭資源不足的危機暴露出來18.1931年,在美國紐約州的一所小學里,有一位教員勸一個小女孩回家吃點東西,可小女孩有氣無力地說:“不行啊,我們家是輪流吃飯,今天該我妹妹吃!”這表明( )A.危機面前胡佛沒有采取任何措施B.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與中國人不同C.美國經濟危機導致貧富差距懸殊D.經濟危機使美國人民生活很艱難19.“1930年,美國提高近九百種商品的關稅,其他國家也采取報復措施,提高關稅壁壘。”這表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A.激化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部矛盾B.促使世界大國聯合應對人類困難C.使德國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引發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戰爭20.1932年,拿不到養老金的老兵在首都華盛頓非法占據長達數月之久;來自匹茲堡的失業工人結成摩托車隊,到華盛頓游行示威;在愛荷華州,憤怒的農民傾倒了大量牛奶,阻塞街道。該材料說明美國經濟危機( )A.造成金融危機的加劇B.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危機C.導致工業生產大幅下降D.致使農業遭到毀滅性打擊21.(2018·長沙高一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40%,各國工業產量倒退到19世紀末的水平,資本主義世界貿易總額減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萬家企業破產。資本主義世界失業工人有3 000多萬。材料二 經濟風暴的另一影響是使地方性的經濟民族主義發展到妨害國際關系的程度。在總崩潰的大潮流中,各國的自衛措施都采取了諸如較高的關稅、更嚴格的進口限額、結算協定、貨幣管制條例和雙邊貿易協定之類的形式。這些措施必然會引起各國間的經濟摩擦和政治上的緊張關系。——[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1929~1933年爆發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更加助長了本已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各國間的關稅大戰愈演愈烈。美國將關稅水平提高至53%,推動45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關稅。國際貿易進一步趨于萎縮,而這反過來又加深了危機本身。深刻的教訓促使各國開始認識到在生產國際化日益發展的背景下,廣泛開展國際協調與合作的必要性。——楊起善《關貿總協定與復關對策研究》(1)根據材料一,歸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形成這些特點的主要原因。 1.1933年6月,資本主義各國在倫敦舉行的世界經濟會議無果而終。這突出的說明經濟大危機( )A.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經濟關系空前緊張B.瓦解了國際金融體系C.引發了各國嚴重的政治危機D.中斷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解析:A。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能力。1933年,正是大危機時代。各國為擺脫危機,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加緊在國際市場上的爭奪,導致彼此之間的矛盾和摩擦日趨尖銳,各國關系漸趨緊張。2.1929年10月24日,美國爆發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極其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一周之內,美國人在證券交易所內失去的財富達100億美元,農場主為了銷毀“過剩”的產品,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美國( )A.經濟危機來勢猛烈B.經濟危機范圍廣,破壞性強C.經濟危機給人們帶來深重災難D.經濟危機持續時間長解析:B。本題考查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歷史上極其嚴重”“100億美元”“農場主”等信息,可以看出經濟危機巨大的破壞性和廣泛性,選B。3.右圖是1935年一個描述工會罷工者與試圖穿越工廠警戒線的無賴打斗在一起的鏡頭。一個罷工者打著“法西斯主義”的標語,幾名昏迷的男子躺在地上。這反映經濟危機( )A.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危機B.關稅壁壘嚴重C.加劇了世界局勢的動蕩D.加深了資本主義國家與殖民地之間的矛盾解析:A。本題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從材料中“1935年”“工會罷工者與試圖穿越工廠警戒線的無賴打斗在一起”“一個罷工者打著‘法西斯主義’的標語”等信息可知,受大危機的影響,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危機。4.1929年,中國的入超額由以前的每年3億美元增加到8.16億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67億美元,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B.九一八事變的影響C.四大家族壟斷的影響D.美國加緊侵華的影響解析:A。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能力。大危機發生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一步加緊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奪,導致上述現象的發生,故選A。5.1929年夏,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股票價格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這種“牛市”最終導致的結果是( )A.社會財富再分配,社會矛盾得到緩和B.社會財富高度集中,貧富分化嚴重C.資本主義“黃金時代”來臨D.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爆發解析:D。解答本題要抓住題干關鍵信息“1929年”“牛市”,再聯系1929年經濟大危機的導火線是10月24日股價狂跌可知,D項與題意相符。6.“在1913~1938年的25年間,世界工業生產量增長了83%,但是世界貿易量只增長了3%”。這可以用來說明1929~1933年經濟危機( ) A.破壞性嚴重 B.是生產的相對過剩C.持續時間長 D.加劇各國之間矛盾解析:B:根據題干材料“世界工業生產量增長了83%,但是世界貿易量只增長了3%”可知,這說明國際貿易的增長落后于工業生產的增長,反映了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是生產相對過剩的本質,故選B項。7.1929~1933年美國經濟危機期間,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們必須奪取政權,建立工農共和國”的口號。這最能說明這次危機( ) A.對經濟的破壞十分嚴重 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C.引起了政治危機 D.促進政府調整政策解析:C。由“建立工農共和國”的口號可知,經濟危機引發了人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滿,一些人要求改變資本主義制度,這說明經濟危機引發了政治危機,故選C項。8.下面是美國1919年和1929年經濟運行情況對照表。觀察表中的數據,下列解讀中正確的一項是( )時間汽車產量家電產值汽油產量……國民總收入人均收入1919年150萬輛960萬美元8 600萬噸……650.9億美元620美元1929年440萬輛4.16億美元4.39億噸……828.1億美元681美元A.數據的出現是統計機構造假的結果B.數據雖可信但這是表面上的繁榮C.說明美國經濟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D.說明此時的貧富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解析:B。材料表明美國大蕭條之前經濟出現繁榮現象,但這是表面上的“虛假繁榮”,表格中的數據體現了當時美國的經濟發展較快,但這種快速增長的背后也隱藏著危機,故B項正確;“造假”“良性”“縮小”等,明顯與當時的實際情況不符,A、C、D項均排除。9.“美國國內經濟的不平衡與國際經濟的不平衡一樣嚴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資落后于不斷上升的生產率,從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而其生產率卻猛增了55%。”這說明1929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金融市場投機嚴重 C.社會經濟虛假繁榮D.市場供需嚴重失衡解析:D。題干中提到經濟危機的原因是工人工資的增長幅度遠遠低于社會勞動生產率,工人的工資決定了市場的購買力或者是市場需求,而不斷上升的生產率就等于市場的供給,由此導致供需嚴重失衡,即供給遠遠大于需求,故選D。10.(2018·宜春高一檢測)以下是193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狀況表。此表最能說明當時( )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資本主義世界工業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貿縮減70%69.1%50%48%50%2/3失業人數1 700萬600萬近300萬85萬300萬3 000萬A.德國遭到的破壞最嚴重B.世界各國經濟普遍下降C.經濟危機持續時間長D.經濟危機破壞力巨大解析:D。據材料五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世界在工業下降、外貿縮減和失業人數方面的數據可知,經濟危機破壞力巨大,故選D。11.“分期付款、抵押貸款、信用卡等消費方式引誘著人們用手頭還沒有的錢買用不著的東西……由新教倫理的節儉觀讓位于享樂消費觀。”這種享樂消費觀( )A.是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原因之一 B.有利于擴大需求,擺脫經濟危機C.是凱恩斯主義理論的實際應用D.是解決當前歐債危機的主要途徑解析:A。“分期付款、抵押貸款、信用卡等消費方式”導致的過度消費是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的原因之一,故A項正確;材料中論述的是經濟危機的原因,不是擺脫方式,故B項錯誤;凱恩斯主義理論主張有計劃的消費,不是盲目消費,故C項錯誤;享樂消費觀只能導致危機加劇,不可能解決當前歐債危機,故D項錯誤。12.(2017·天津學業水平測試)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處于繁榮時期,財富集中在少數人和大企業手中,貧富差距不斷擴大。1929年,占美國人口1%的富人擁有的財富超過美國全部國民財富的三分之一。上述現象對美國造成的影響是( )A.經濟的持續繁榮發展B.埋下經濟危機的隱患C.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D.民主政治轉變為富人專制解析:B。從題干可看出,繁榮時期的美國,社會財富高度集中,貧富差距擴大,從而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加劇生產與銷售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了經濟危機的爆發,故選B。13.(2018·宜春高一檢測)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中,美國等70多個國家大幅度提高進口商品的關稅率,與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對此評述正確的是( )①加劇了世界性經濟危機 ②各國全面加強經濟干預 ③促進了世界市場的擴大 ④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根據材料“美國等70多個國家大幅度提高進口商品的關稅率”可知,這是為了阻止外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擺脫經濟危機,但結果卻導致世界經濟進一步混亂,從而加劇經濟危機和國際關系的惡化,故選B。14.“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認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議論著西方的社會制度也許會失敗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諾德·湯因比產生上述言論的原因是( )A.國家對經濟的宏觀干預加強B.“自由放任”經濟政策失敗C.蘇聯實力壯大威脅西方安全D.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解析:D。根據材料“1931年”并結合所學可知,此時西方正爆發大規模經濟危機(1929~1933年),“認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議論著西方的社會制度也許會失敗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遭到了人們的質疑,結合所學,當時出現嚴重的政治危機,法西斯主義和工人運動興起,故D正確。15.(2017·鄭州高一第二學期期末)據統計,1920~1929年,美國工廠中生產率增長55%,而工人的工資只增長了2%。占全國人口5%的富人幾乎占了全部收入的1/3,約60%的美國家庭收入僅夠生活在溫飽線上。這反映了當時的美國( )A.經濟危機空前嚴重 B.消費市場的相對狹小C.供需保持基本平衡 D.國家干預效果不明顯解析:B。從材料中“約60%的美國家庭收入僅夠生活在溫飽線上”可知,美國窮人占主體,故實際購買力低,消費市場狹小,故B項正確。16.(2017·河南六市二模)以下為1927~1930年美國社會離婚率統計表,這表明( )年份1927192819291930離婚率10%15%12%3%A.新政有利于促進社會及家庭穩定B.自由主義思潮影響美國家庭穩定C.經濟水平與家庭穩定程度正相關D.家庭穩定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較大解析:D。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之后,離婚率反而下降了,說明家庭穩定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較大,故D項正確。17.(2018·江蘇如皋期末)1932年12月4日的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在現有谷物價格的條件下,家庭和機關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磚更合算。”這反映了當時( )A.胡佛政府開始干預農業經濟B.羅斯福政府推行減耕減產政策C.出現農產品嚴重過剩的現象D.煤炭資源不足的危機暴露出來解析:C。 題干材料未涉及干預農業,與材料中“利用谷物作燃料”不符,故A項錯誤;1933年3月,羅斯福就職總統與材料中“1932年12月4日”不符,故B項錯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表現是產品嚴重過剩,“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磚更合算”是由于谷物產量過剩,價格下降,故C項正確;材料中“在現有谷物價格的條件下”反映了更便宜,沒有涉及煤炭資源不足,故D項錯誤。18.1931年,在美國紐約州的一所小學里,有一位教員勸一個小女孩回家吃點東西,可小女孩有氣無力地說:“不行啊,我們家是輪流吃飯,今天該我妹妹吃!”這表明( )A.危機面前胡佛沒有采取任何措施B.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與中國人不同C.美國經濟危機導致貧富差距懸殊D.經濟危機使美國人民生活很艱難解析:D。A項與材料無關且與史實不符,排除;材料中沒有體現B和C的內容,題干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是“輪流吃飯”,說明在經濟危機時期美國人民生活很艱難。19.“1930年,美國提高近九百種商品的關稅,其他國家也采取報復措施,提高關稅壁壘。”這表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A.激化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部矛盾B.促使世界大國聯合應對人類困難C.使德國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引發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戰爭解析:D。 “激化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部矛盾”與材料“其他國家”信息不符,A項錯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后,各國以鄰為壑,轉嫁危機,B項錯誤;C項與材料無關,排除;依據材料“1930年,美國提高近九百種商品的關稅,其他國家也采取報復措施,提高關稅壁壘”可知,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戰爭,各國加緊在國際市場上的爭奪,彼此之間的矛盾和摩擦日趨尖銳,D項正確。20.1932年,拿不到養老金的老兵在首都華盛頓非法占據長達數月之久;來自匹茲堡的失業工人結成摩托車隊,到華盛頓游行示威;在愛荷華州,憤怒的農民傾倒了大量牛奶,阻塞街道。該材料說明美國經濟危機( )A.造成金融危機的加劇B.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危機C.導致工業生產大幅下降D.致使農業遭到毀滅性打擊解析:B。 材料反映出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各種“群體性社會事件”頻發,社會矛盾激化,社會危機加深,B項正確。其他選項與材料信息不符。21.(2018·長沙高一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40%,各國工業產量倒退到19世紀末的水平,資本主義世界貿易總額減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萬家企業破產。資本主義世界失業工人有3 000多萬。材料二 經濟風暴的另一影響是使地方性的經濟民族主義發展到妨害國際關系的程度。在總崩潰的大潮流中,各國的自衛措施都采取了諸如較高的關稅、更嚴格的進口限額、結算協定、貨幣管制條例和雙邊貿易協定之類的形式。這些措施必然會引起各國間的經濟摩擦和政治上的緊張關系。——[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1929~1933年爆發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更加助長了本已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各國間的關稅大戰愈演愈烈。美國將關稅水平提高至53%,推動45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關稅。國際貿易進一步趨于萎縮,而這反過來又加深了危機本身。深刻的教訓促使各國開始認識到在生產國際化日益發展的背景下,廣泛開展國際協調與合作的必要性。——楊起善《關貿總協定與復關對策研究》(1)根據材料一,歸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形成這些特點的主要原因。解析:應注意依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來歸納特點,而不是將教材中的特點全部列出;主要原因應結合所學知識從市場、經濟政策等方面進行分析。答案:特點:波及范圍特別廣;破壞性特別大。主要原因: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已經形成;“自由放任”主義盛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以鄰為壑,轉嫁危機。(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說明1929~1933年經濟危機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解析:要理解好材料內容并概括說明經濟危機的影響。答案:影響:資本主義國家為加強貿易保護,打起關稅戰、貨幣戰等,原有的世界貨幣體系四分五裂,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秩序陷入混亂,加深了經濟危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7課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原因、特點和影響.flv 第17課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原因、特點和影響.ppt 第17課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原因、特點和影響測試題(原卷版).doc 第17課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原因、特點和影響測試題(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