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19年中考嘉興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熱點預測5——分層評價簡介:分層評價試題在近幾年各地的中高考中得到了廣泛采用。它的評分方法簡易可行,能有效檢測學生思維含量的高低,給主觀題的分層評分法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能夠運用到所有的主觀題題型。學生需要讀透材料,提煉有效信息,歷史地多角度地組織語言、表述答案;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有價值的、思維含量的提問,鼓勵學生作出有效的、辯證的思考和詮釋。這樣分層評價法作為一種新的思維能力評價方法,才能大放異彩,成為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點評:分層評價題最近越來越流行。在最近的九年級上冊的期末考試中就有出現,且給了八分大的分值。這類題不好說是放在歷史與社會還是道德與法治,答題時角度要全面,表述要嚴謹,邏輯要嚴密,能夠論述成文。建議多多訓練,加以總結。預測:全部考點。練習1.(2018·溫州)通過區域綜合治理,H鄉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美、經濟強、社會和諧的美麗鄉鎮。(1)據圖6判斷,H鄉最有可能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 。(2分)(2)十年前,甲居民區夏季易發洪澇災害,根據上圖說明原因。(4分)(3)與十年前相比,H鄉發生了許多變化。請在圖7中找出一個變化,并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予以評析。(6分)(評析要求:邏輯嚴密,表述簡潔)2.(2016·溫州)“和合”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當代中國走怎樣的發展道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材料一:他率領的船隊,在二十八年中到達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普遍的歡迎。在榜葛剌,國王派大臣率幾千人馬到港口迎接,并陪到王宮。雙方互贈禮物后,國王設宴招待。——摘編自樊樹志《國史概要》(1)材料一反映了中外交往的哪一史實?(2分)材料二: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國蹣跚地走入近代。隨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國人通過條約“合法”地剝奪榨取、管束控制中國,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軌,改道變形。不僅使中國人民從此陷入苦難的歷程,也促進中國人民覺醒和奮起。——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等(2)“在炮口的逼迫下”,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中國人民覺醒和奮起”表明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是什么?(4分)材料三: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所占的地位實在太重要了。它成為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樞紐。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主要戰場之一,中國抗日戰爭受到了國際社會的肯定和尊重。——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3)根據材料三,說明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樞紐”的理由。(4分)材料四: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華民族在尋求復興之路上開啟了新的征程。(4)“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有著歷史與現實的必然性?!苯Y合材料一至材料四,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論證。(6分)(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3.(2017·溫州)揖美追歐民主風,舊邦新造共和路。民族獨立和自由民主不僅是人類奮斗的崇高理想,更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光榮使命。材料一: 美國歷史文獻 主要思想淵源 1776年《獨立宣言》稱:“政府的正當權力,則是經被統治者同意所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對這些目標的實現起破壞作用時,人民便有權予以更換或廢除,以建立一個新的政府?!?盧梭的“人民主權”理論 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摘錄:本憲法所授予之立法權,均屬于由參議院與眾議院組成的合眾國國會?!姓鄬儆诿览麍院媳妵罂偨y?!痉鄬儆谧罡叻ㄔ杭皣鴷S時制定與設立的低級法院。 ▲(1)完成表格內容,并指出美國革命與啟蒙運動之間的聯系。(4分) 材料二:華盛頓及其領導的美國革命成為近代中國進步人士心目中的理想和榜樣。1901年《獨立宣言》被首次翻譯并發表在《國民報》上;1903年革命者陳天華疾呼“要學那,美利堅,離英自立”;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仿效美國憲法,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的國家體制。 ——摘編自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教材《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為什么美國革命成為進步人士心目中的理想和榜樣?聯系近代中國的社會狀況予以分 析。(4分)(要求:邏輯嚴密,表述簡潔)材料三:偉大的中國人民從未停止探索復興道路的步伐,經過艱苦卓絕地奮斗,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3)選擇年代尺中的任一歷史事件,說明其對中國革命進程的影響。(2分)4.(2015·溫州)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文化同源,有過友好交往,也有過戰爭廝殺。作為21世紀的大國,面向未來,中日關系將往何處去?材料一:隋唐時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兩國人民譜寫了極其壯麗的篇章。——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1)列舉一例該時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實。(2分) 材料二:1873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國公使覲見那一回,主持儀式的大臣,把品級較高的日本外務大臣副島種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級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區別對待之意。——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三:1898年,光緒皇帝在會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時表示:“貴國維新以來之政治,為各國所稱許?!辈⑾M撂俨┪哪芟蛑袊敿毥榻B“變法之順序、方法等事”。——摘編自鄧嗣禹、費正清《中國對西方的反應》(2)材料表明清朝統治者對日本的態度有何變化?運用所學知識說明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4分)材料四:大陸政策是近代日本對亞洲大陸的長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內容是,首先侵占朝鮮,然后侵占中國東北,進而擴展到整個中國,獲得在東亞的霸權。——摘編自宋志勇、田慶立《日本近現代對華關系史》(3)大陸政策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日關系中有哪些具體表現?試舉一例。(2分)材料五:1945年日本戰敗,抗日戰爭結束;1972年中日實現邦交正?;?,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進入21世紀,中日關系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4)結合材料一至材料五,運用所學知識論證中日兩國發展友好關系的重要性。(6分)(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5.(2017·金華)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習思想品德課的重要方法。請參與小明的學習過程。回答問題. 【架構理論】小明在復習《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時,整理了一張思雛導圖。【走向實踐】小明調查到一組信息:甲乙同為浙中山村.自然環境相似,但生活水平蓋距懸殊。甲村:曾引資開發青石礦.植被破壞.水質惡化。村民大多讀完初中就外出打工,村里僅有老人和婦女留守。因長期封閉落后.村民“等、靠、要”思想嚴重.村集體經濟薄弱,是典型的貧困村.21世紀教育網精選資料乙村: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旅游業,聘請某大學教授為村集體經濟顧問,鼓勵大學生曰鄉創業.目前,村集體女產上億,村內基礎設施完善,村民可享受免費的教育、醫療、養老等福利。(1)修正上圖ABCD中的兩處錯誤,并簡述在分配過程中如何才能有效促進社會公平?(2)乙村響應政府精準扶貧號召.攜手甲村共奔富裕路。結合調查信息和思維導圖,請你與小明一起為之出謀劃策.溫馨提示:此問采用分層給分,要求觀點鮮明,邏輯順暢,表達完整。6.(2018·湖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英雄烈士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昨天,你用生命捍衛我們;今天,我們用法律保護你!(1)中華傳統美德在英雄身上有鮮明的體現。根據材料“英雄榮光”,指出董存瑞、黃繼光的英雄事跡主要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的哪些內容。(2分)(2)結合材料“法律捍衛”,分析法律具有怎樣的作用。(6分)(3)從權利、義務角度說說蔣某案例給我們的警示。(4分)(本小題采用分層評分,要求結合材料,分析全面,表述充分。)7.(2018·金華)經濟體制的改革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3年就要到來的時候,……我國社會生活中又出現和積累了一些斷的矛盾,……在農村,主要是土改以后農民分散落后的個體經濟難以滿足城市和工業對糧食和農產原料的不斷增長的需要?!诔鞘?,工人階級和國營經濟同資產階坂級之間服限制和反限制的斗爭已經經歷幾大回合,……使黨不能不考慮加緊和擴大農村的互助合作運動和城市限制資本的措施。——中央黨史研究宣《中國國共產黨七十年》(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國初期我國為解決“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指施的實質。材料二:(2)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結合材料二分析推動這一成就取得的一系列政策性因素。(本小題采用分層賦分。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簡潔) H鄉的氣候 H鄉的變化森林水稻居民區等高線水庫水壩公路河流圖例橋▲ 1955年,在亞非會議上,中國政府“求同存異”的方針,得到了眾多亞非 國家的響應。▲ 1978年至201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率為9.8%,是同期世界 經濟年均增長率的三倍多,經濟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二。▲ 2013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由1978年的2.3%上升到近30%。中國與 “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彼此互惠互利,共享發展成果。▲ 2015年,中國向聯合國贈送“和平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感謝中 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所作的貢獻。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中共成立遵義會議新中國成立1935年1949年1927年1945年1921年▲2012年,日本宣布釣魚島“國有化”。此舉引發中國國內大規??棺h活動。▲2014年,我國將9月3日設立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今年恰逢抗戰勝利70周年,國務院決定這一天放假,以便于全國人民廣泛參與各類紀念活動。▲日本右翼分子編寫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多次篡改歷史,企圖抹煞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的罪行。▲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有個國際和平博物館,它收集、整理并展示了許多二戰期間日軍犯下的戰爭罪行。▲中日雙方經貿關系密切,1980年雙邊貿易總額為92億美元,三十年后的2010年達到2977.7億美元。在中日關系趨冷的2014年,雙邊貿易總額仍保持在3000億美元以上。▲2015年4月以來,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希望日本同中國一道沿著和平發展的道路走下去”,“中日友好事業對兩國和兩國人民有利,對亞洲和世界有利?!?br/>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19年中考嘉興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熱點預測5——分層評價練習參考答案及部分解析1.【答案】南方地區。以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降水集中;甲居民區附近河道彎曲,泄洪能力差;甲居民區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寫出兩點即可)。(3)變化:實現退耕還林;山區的居民區搬遷至平原地區;修建水利設施;由單純依靠農業生產轉變為農業和旅游業共同發展。(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亦可,寫出一點即可)評析:采用分層評價。水平1: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三個方面,能從其中的一個方面對所列舉的變化進行評析,且言之有理,邏輯清晰。水平2:能從可持續發展的兩個方面對所列舉的變化進行評析,且言之有理,邏輯清晰。水平3:能從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方面對所列舉的變化進行評析,且言之有理,邏輯清晰。水平4:在水平3的基礎上概括可持續發展的內容特征,且形成較為嚴密的表述邏輯。示例:(以“實現退耕還林”為例) H鄉實施退耕還林后,首先,減少了當地的水土流失,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其次,改善后的生態環境為當地發展旅游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促進了經濟發展;第三,生態環境和經濟狀況的改善,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由此可見,H鄉的這一變化既滿足了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促進了生態、經濟和社會三者的可持續發展。(從PRED的角度進行評析,言之有理亦可)2.【答案】(1)鄭和下西洋。(2分)(2)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分) 反帝反封建(或反封建反侵略)。(2分)(3)抗日戰爭的勝利,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4分)(4)本題采用分層評價,評分量表如下:等級 等級描述 得分水平5抽象拓展層次 在水平4的基礎上能夠擴展材料本身的意義,并進行更為抽象的概括。材料運用充分,論證嚴密,表達清晰。 6水平4關聯結構層次 使用多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建立起聯系,從歷史、現實兩個角度,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如“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符合當今世界時代主題”,并做出一定解釋。材料運用較充分,論證較嚴密,表達較清晰。 4-5水平3多點結構層次 使用多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得出結論,但未建構其邏輯關系或邏輯關系不嚴密。 3水平2單點結構層次 使用一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就直接得出結論,如從“鄭和下西洋、抗日戰爭勝利”中得出結論;或對材料解讀單一,史實與結論沒有聯系。 1-2水平1無結構層次 沒有應答;應答與中國和平發展無關,如中國威脅論、國強必霸等;同義反復。 0 示例:中國有著熱愛和平的傳統,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見證了中外友好往來。自鴉片戰爭以來百余年里,中國遭受列強的長期侵略?!凹核挥鹗┯谌恕保@段苦難的歷史讓中國深知和平的重要性。新中國成立以來,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中國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和平的環境。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也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符合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綜上所述,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有著歷史與現實的必然性。3.【答案】(1)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啟蒙運動為美國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4分)(2)本題采用分層評價。水平1:孤立地列舉近代中國的社會狀況,如列強侵略、封建壓迫等;或者對美國革命有片面的理解,不夠完整。(1分)水平2:能夠從民族獨立和自由民主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國的社會狀況;或者能從其中一個角度聯系美國革命與中國近代社會狀況進行分析。(2分)水平3:能夠從不同角度分析近代中國的社會狀況,并與美國革命進行聯系。(3分)水平4:在水平3的基礎上歸納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和歷史使命,形成較有邏輯的表述。(4分)答案示例: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有列強侵略,內有封建壓迫,民族獨立和自由民主是近代中國革命的奮斗目標。美國通過獨立戰爭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建立起民主共和的國家體制。這與近代中國的革命任務有相近之處。因此,美國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近代中國的進步人士。(3)選擇年代尺中的任一歷史事件,指出該事件的歷史影響即可。(2分)如: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4.【答案】(1)寫出隋唐時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實即可。(2分)如:鑒真東渡。(2)變化:由輕視轉變為欽佩,并打算向日本學習。(2分)原因:日本在明治維新后,改變了落后的面貌,經濟發達,軍事實力強大?;蚣孜鐟馉幍氖∽屒宄y治者對日本有了新的認識。(2分)(3)只要是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侵華事件即可。(2分)如:九一八事變。(4)本題采用分層評價,評分量表如下:等級 等級描述 得分水平5抽象拓展層次 在水平4的基礎上能夠擴展材料本身的意義,并進行更為抽象的概括。材料運用充分,論證嚴密,表達清晰。 6水平4關聯結構層次 與多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建立起聯系,結合國際背景,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如“中日兩國友好交往是符合當今世界主題和兩國利益的必然選擇”,并對此做出一定解釋。材料運用較充分,論證較嚴密,表達較清晰。 4-5水平3多點結構層次 使用多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但未建構其邏輯關系或邏輯關系不嚴密。 3水平2單點結構層次 使用一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就直接得出結論,如“侵華戰爭給中日兩國帶來災難,因此兩國要友好交往”。對材料的解讀角度單一,事件與影響沒有聯系。 1-2水平1前結構層次 沒有應答;應答與中日友好交往無關,如中國復仇論、中美關系發展等;同義反復。 0答案示例:日本在隋唐時期積極向中國學習,促進了日本國內的社會發展;近代以來中國曾以日為師,通過日本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和制度,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的社會發展與思想覺醒。但是,強大起來的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給中日兩國帶來巨大災難。實現邦交正?;?,中日經貿關系日益密切,反映了中日經濟發展的高度依賴性。很明顯,中日兩國和則兩利,斗則兩害。因此,發展中日友好關系至關重要,不僅有利于兩國社會經濟發展,也符合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5.【答案】(1)A:改為基本經濟制度。B:改為按勞分配為主體。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2)略。合理即可6. 【答案】(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奮不顧身、舍生取義的英雄氣概。(2)法律具有規范作用。英雄烈士保護法的相關規定,為 人們維護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提供了行為準繩。法律具有保護作用。通過對蔣某侮辱英雄烈士 行 為的制裁有效保護了英雄烈士榮光。(3)第一層次:單一方面從公民要正確行使權利角度或者忠實履行義務角度簡單表述,無展開分析.給1分。第二層次:從正確行使權利、忠實履行義務兩方面簡單表述,無展開分析,給2分。第三層次;從公民正確行使權利,忠實履行義務兩方面簡單分析,給3分?;蛘邚墓裾_行使權利或忠實履行義務某一方面結合材料深人分析,給3分。第四層次:從公民正確行使權利,忠實履行義務兩方面結合材料綜合分析,表述充分,邏輯清晰,有理有據,給4分。示例:公民行使育論自由權要限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蔣某利用言論自由侮辱 英雄烈士,破壞社會公德,損害公共利益,其言論自由超越了法律允許的范圍。公民要忠實履行義務,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蔣某做了英雄烈士保護法禁止做的行為,必然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受 到法律處罰。7. 【答案】(1)措施: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質: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2)本小題采用分層評價,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分層評價.doc 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